中國青年報

中國青年報

《中國青年報》是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中央機關報,是以中國各族青年和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團員幹部為主要讀者對象的全國綜合日報。毛澤東同志為中國青年報題寫了報名。

中國青年報作為中宣部直管的中央級大報,以“推動社會進步,服務青年成長”為己任,服務一代又一代的青年。

2018年3月,獲“2017年百強報紙”榮譽。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中國青年報
  • 語言中文
  • 類別:綜合性報紙
  • 主管單位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
  • 主辦單位共青團中央
  • 編輯單位:中國青年報社
  • 創刊時間:1951年4月27日
  • 出版周期日報
  • 國內刊號:CN11-0061
  • 郵發代號:1-9
  • 報社地址:北京市東直門內海運倉2號
  • 訂閱年價:298.08 元/年
  • 開張頁碼:對開12個版
  • 刊頭題字毛澤東
  • 官網:http://www.cyol.net/
歷史沿革,報刊版面,報刊發行,主要榮譽,報刊評價,重要事件,

歷史沿革

《中國青年報》創刊於1951年4月27日,是當代中國具有重大影響力的報紙之一。創刊時編輯記者平均年齡只有21歲。該報以推動社會進步、促進青年發展為神聖職責,在讀者中享有崇高的聲譽。
中國青年報中國青年報
20世紀50年代宣傳了為抗美援朝、保家衛國英勇獻身的黃繼光邱少雲,創造先進操作法的青島紡織女工郝建秀和“走在時間前面”的鞍鋼工人王崇倫等青年英雄和勞動模範的事跡。
1951年4月27日 ,經毛澤東劉少奇周恩來等中共中央領導人批准,《中國青年報》在北京創刊。毛澤東同志親自為中國青年報題寫報名。
20世紀60年代宣傳了中國人民解放軍戰士雷鋒王傑等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
1966年8月20日因“文化大革命”停刊。
1978年10月7日,經中共中央批准,《中國青年報》復刊,為周三刊,對開4版。
1978年復刊後,報導了同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團進行英勇鬥爭的張志新、身殘志不殘的張海迪以及中國女子排球隊等青年先進人物和先進集體的事跡。
20世紀80年代以來,中國青年報加強改革的宣傳,報導了一批各行各業勇於開拓的青年改革者的先進事跡,在較深的層次上對改革中出現的一些新情況、新問題進行實事求是的分析。該報社還為青年組織各種有益的活動。
1980年在以《怎樣認識人生的意義?怎樣找到前進的路標?》為題的討論中,編輯部共收到國內外青年讀者的來信、來稿7萬多件。
1983年舉辦的“讀書與求知”百科知識競賽,收到答卷41萬份;“我最喜愛的銀幕青年形象”評選活動,收到選票100萬張;
1984年組織了各行各業的專家同青年見面、為青年服務的“讀者日”活動,有3萬名青年參加。
1986年組織了有巴西、英國、法國等強隊參加的“中國青年報TDK杯國際青年足球錦標賽”。
在1987年中國首批評定的高級記者、高級編輯中,就有20萬人是20世紀五十年代的青年報人。該報社大約90%以上擔任中層以上領導職務者均系復刊後進社成長起來的。
該報1989年起出日版;1993年起增至對開8版。現為每期12個版(周六周日4版)。
2004年3月16日,中國青年報社與北大青鳥集團共同出資組建中青報業傳媒發展有限公司,負責《中國青年報》的發行、廣告、品牌經營及其他延伸性經營活動,著力將《中國青年報》打造成中國最具影響力的有鮮明青年特色的主流大報。

報刊版面

《中國青年報》通過各種副刊、專欄,幫助青年開拓視野,增長知識。其中有輔導學習理論和政策的“學習與思考”,談思想修養的“開拓者”,介紹文學的“綠地”,講自然科學的“長知識”,以及“國際瞭望”、“共青團支部”、“法制與社會”、“中華各民族”和“美術天地”等。每星期日出版的“星期刊”,是包括文學、藝術、歷史、地理、書法、體育、諷刺小品、世界青年生活等各種專版的綜合性文化知識副刊。經常發表評論、讀者來信和調查報告,發揮輿論監督作用。
中國青年報的子報有《青年參考》、《青年時訊》、《青年體育》、《中國產經新聞》、《中青線上》均依附在《中國青年報》上。
《中國青年報》版面周期《中國青年報》版面周期
該報設有“青年信箱”“答讀者問”等欄目,聘請有關人士公開答覆或個別覆信,為青年排憂解難。編輯部每年收到讀者來信、來稿50萬件以上。經常以“徵答”“徵文”“筆談”“討論會”等方式,組織青年讀者就同齡人共同關心的問題展開討論。
《中國青年報》每日有七個新聞版和一個副刊版,報導國內外要聞和經濟、社會、教育、科技、文化、體育以及青年普遍關注的新聞及時。她以推動改革開放和社會進步為己任,以獨特的視角、客觀翔實的報導,及時反映人們普遍關注的社會問題,積極倡導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的新思想、新觀念。

報刊發行

《中國青年報》在中國國內25個省份設有印點,擁有覆蓋全國各地的發行行銷網路。確保每天的報紙以較快的時效送達訂戶。《中國青年報》高端讀者位居全國平面媒體前列,其發行覆蓋中國政府93個部委辦、129家中央企業、各省市領導群體。
記者提問記者提問
中國青年報採用先進的衛星傳版,使全國90%以上的地區均能閱讀到當日的報紙,下設四種子報(刊),《青年參考》《青年時訊》《青年體育》和《數字青年》。
全國24個省市設立駐外機構,駐外機構有:天津、河北、山西、內蒙古、遼寧、吉林、黑龍江、上海、江蘇、福建、安徽、江西、河南、湖南、廣東、深圳、廣西、海南、重慶、雲南、陝西、甘肅、新疆、寧夏等。
《中國青年報》在中國國內共設有35個記者站,在美、日、俄、法、歐盟等國家和地區設有常駐記者。

主要榮譽

據國家統計局有關部門發布的市場調查報告,全國性日報閱讀率,中國青年報位居第三。 據日本權威社會調查機構在中國六大城市的調查表明,中國青年報在 50 家大報中閱讀率和知名度位列第六。中國消費者協會所作的中國產品品牌調查問卷,中國青年報回收率連續三年名列第一。
在1987年中國首批評定的高級記者、高級編輯中,就有20萬人是五十年代的青年報人。
《中國青年報》是以青年為主要讀者對象、具有重大影響力的全國性綜合日報。在中國主要報紙公信力調查中,該報連續10年位居前3名。
《中國青年報》是2010年上海世博會官方合作媒體,是2010年廣州亞運會宣傳合作媒體,是2011年深圳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官方合作媒體。
《中國青年報》擁有業界公認的優秀編輯記者及優秀經營管理人才,他們中有“全國優秀新聞工作者”、“鄒韜奮新聞獎”獲得者、“范長江新聞獎”獲得者、“全國百佳新聞工作者”、“全國十佳新聞記者”、“全國優秀青年報刊工作者”、“全國報業先進經營管理工作者”等。

報刊評價

評論
《中國青年報》“青年話題”新聞評論版,引領中國報紙從“雜文”轉向“時評”潮流。
讓讀者說話始終以“意見廣場”定位。
《中國青年報》多篇報導被高考試卷引用;
《中國青年報》持續關注高考公平,直擊高考舞弊和腐敗行為。
2010年遼寧高考語文試卷60分作文題“幸福和屋子的關係”以《中國青年報》報導為材料。
2009年福建高考語文試卷15分考題----“寂靜錢鐘書”以《中國青年報》報導為材料。
2003年上海高考語文試卷16分考題“王洛賓訪談”以《中國青年報》報導為材料。
外國權威媒體眼中的中國青年報
一份有活力的中國媒體——法國費加羅報
中國25個省會城市設有中國青年報的分印點,中國近百萬萬讀者每天在第一時間閱讀到當天的中國青年報;
30萬發行量,覆蓋全國各大高校,被評為大學生最喜愛的報紙;
20萬發行量,覆蓋中國人民解放軍全軍、武警、公安和消防部隊。

重要事件

1978年10月7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中央機關報《中國青年報》在北京復刊。
復刊後的第一期《中國青年報》,套紅髮表了毛主席1955年為《中山縣新平鄉第九農業生產合作社的青年突擊隊》一文所寫按語的手跡。毛主席指出:“青年是整個社會力量中的一部分最積極最有生氣的力量。他們最肯學習,最少保守思想,在社會主義時代尤其是這樣。希望各地的黨組織,協同青年團組織,注意研究如何特別發揮青年人的力量,不要將他們一般看待,抹殺了他們的特點。”
葉劍英等為《中國青年》雜誌和《中國青年報》復刊的題詞手跡,也套紅刊登在第一版上。葉劍英的題詞是:“青年們努力學習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學習現代科學文化知識,繼承和發揚革命傳統,把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開創的革命事業進行到底。”
這一期還刊登了《中國青年報》、《中國青年》雜誌合寫的社論《肩負起歷史重任奮勇前進》。
2014年8月19日,中青報總編輯張坤出任報社黨組書記、社長,首次以社長身份公開參加活動。
2014年8月20日上午,《中國青年報》刊登了一篇清華大學教授肖鷹的文章《“天才韓寒”是當代文壇的最大醜聞》。此事立即在網上引發熱議。肖鷹是清華大學教授,美學家。20世紀80年代~90年代,在北京大學哲學系求學,獲哲學學士、哲學碩士、哲學博士學位。
中國青年報
肖鷹對韓寒電影《後會無期》的敘事結構,演員表演方式以及韓寒本人寫作能力都提出了強烈質疑。語言犀利,用了“爛片”、“猥瑣”等詞形容,認為電影內容前後情節如“仙人跳”一樣毫無聯繫地推進,批評陳柏霖表演“極度裝萌、且臉譜化”。而針對韓寒本人,肖鷹認為其“文筆極差”,“是當代媒體聯手文學界打造的一個虛假文化偶像”。
肖鷹的文章在網上引起極大爭議。肖鷹稱《後會無期》上映後自己就去看了影片,覺得是“一部十足的爛片”,稿件系其主動向中青報投稿,無人授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