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

文字

文字,是一個漢語辭彙,拼音為wén zì,基本意思是記錄思想、交流思想或承載語言的圖像符號。該詞出自《史記·秦始皇本紀》:“一法度衡石丈尺,車同軌,書同文字。”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文字
  • 外文名:characters
  • 拼音:wén zì
  • 定義:文字是交流信息的圖像工具
  • 例子漢字拉丁字母諺文
詞語釋義,含義,基本解釋,引證詳解,文字屬性,各項分類,辨析方向,書寫方向,尋本溯源,類型和發展史,中國漢字,漢字歷史,漢字性質,民族,演變,觀點辨析,

詞語釋義

含義

含義:文字和語言等其他工具一樣,都是交流信息的工具,同時蘊含一定意義與審美價值,有淵源的歷史沿革。

基本解釋

(1) 交流信息的工具。如漢字拉丁字母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在“琅琊山刻石”中才第一次把文字叫做字;
倉頡之初作書,蓋依類象形,故謂之文,其後形聲相益,即謂之字。文者物象之本,字者言孳乳而浸多也。——《說文解字敘》
(2) [writing]∶文章,作文;
文字通順
(3) [written language]∶語言的書面形式,如漢文俄文
(4) [documents]∶文書;公文,行文字;
(5) [secret letter]∶密信。
得此文字。

引證詳解

1、文。
漢·許慎《〈說文解字〉敘》:“蓋依類象形,故謂之文;其後形聲相益,即謂之字,”按,依類象形,即獨體,為文;形聲相益,即合體,為字。
史記·秦始皇本紀》:“一法度衡石丈尺,車同軌書同文字。”
南北朝《千字文》:“始制文字 ,乃服衣裳 。”
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勉學》:“夫文字者,墳籍根本,世之學徒,多不曉字。”
唐·韓愈《讀〈鶡冠子〉》:“文字脫謬,為之正三十有五字。”
清·陳澧東塾讀書記·國小》:“聲者象乎意而宣之者也,聲不能傳於異地,留於異時,於是乎書之為文字。”
魯迅漢文學史綱要》第一篇:“要之文字成就,所當綿歷歲時,且由眾手,全羣共喻,乃得流行,誰為作者,殊難確指,歸功一聖,亦憑臆之說也。”
2、字記錄的書面語
唐·孟郊《老恨》詩:“無子抄文字,老吟多飄零。”
元·劉祁歸潛志》卷八:“雷 則雲作文字無句法,委靡不振,不足規。”
醒世恆言·錢秀才錯占鳳凰儔》:“有幾個考學,看了舍親的文字,都許他京解之才。”
夏丏尊葉聖陶文心》三:“一篇文字的題目,往往是完篇之後才取定的。”
3、字記錄詞和句子
唐·韓愈《荊潭唱和詩序》:“搜奇抉怪,雕鏤文字,與韋布里閭憔悴專一之士,較其毫釐分寸。”
4、公文;案卷。
宋·范仲淹《耀州謝上表》:“今後賊界差人齎到文字,如依前僭偽,立便發遣出界,不得收接。”
宣和遺事》前集:“有那押司宋江接了文字看了,星夜走去石碣村,報與晁蓋幾個。”
秦並六國平話》卷上:“各路州縣接得文字,得知韓王被虜,諸將皆亡,未免具降書投降。”
《古今小說·簡帖僧巧騙皇甫妻》:“錢大尹看罷,即時教押下一箇所屬去處,叫將山前行山定來。當時山定承了這件文字。”
5、奏疏或札子。
宋·朱弁曲洧舊聞》卷八:“熙寧初議新法,中外惶駭,韓魏公有文字到朝廷,裕陵之意稍疑。”
明·馮夢龍《智囊補·上智·韓琦》:“一日,入札子,以山陵有事取覆,乞晚臨,後上殿獨對,謂官家不得驚,有一文字須進呈,說破只莫泄。”

文字屬性

文字在語言學中指書面語等人們意思表達的視覺形式,古代把獨體字叫做“文”,把合體字叫做“字”,如今聯合起來叫做“文字”,文字的基本個體叫做“字”。在日常生活中,“文字”還可以指書面語、語言、文章、字等。視覺符號形式,突破口語的時間和空間限制。例如漢字拉丁字母
唐朝張懷作有《文字論》“論曰:文字者,總而為言。若分而為義,則文者祖父,字者子孫。察其物形,得其文理,故謂之曰文;母子相生,孽乳寢多,因名之為字。題於竹帛,則目之曰書。字之與書理亦歸一因文也者,其道煥焉。日月星辰,天之文也;五嶽四瀆,地之文也;城闕翰儀,人之文也。文為用,相須而成,......”
  • 視覺
    文字是簡單的視覺圖案再現口語所表達的意思,因而更加清晰,可以反覆閱讀,可以突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
  • 約定
    文字是人類約定創造的視覺形式。必要的時候可以重新約定形成文字改革。
  • 系統
    無論是語素文字音節文字還是音素文字都有自己嚴密的系統,因此不能望文生義,改革也會牽一髮動全身。

各項分類

辨析方向

人類長期只有口語傳遞信息,用文字記事傳遞信息形成的書面語歷史較短。系統的語言成為人和禽獸分離的重要工具,文字使人類能進入有歷史記錄的文明社會。把時空的影像變化轉碼成視覺可見的符號系統,使後人能通過間接的文字想像出畫面,了解歷史和學習技術經驗。使文字成為文化的主要載體。
大英博物館收藏的中國文字天書大英博物館收藏的中國文字天書
文字突破口語受到時間和空間的限制,是人類可以在書面語的基礎上完整地傳承人類的智慧和精神財富,使人類能夠完善教育體系,提高自己的智慧,發展科學技術,進入文明社會。
普通文字是用簡單圖形形成,早期更加接近圖畫,更加接近幾何線條。例如拉丁字母是簡單的直線、弧線和點構成。漢字主要是由直線構成,所以叫做“方塊漢字”。古代的甲骨文漢字,埃及象形文字瑪雅文字等古老文字圖畫性比較強。
由於特殊人群視覺能力的局限,還可以發明變異的視覺符號或者觸覺符號來代替普通文字。盲文是為了適應沒有視覺能力的盲人發明的觸覺符號。手語是為了適應沒有語音能力的聾啞人發明的用手舞動的動態視覺符號。旗語是為了適應航海等遠距離聽覺和視覺局限發明的用旗子舞動的動態視覺符號。這些代碼文字,一般建立在表音文字或者表意文字的拼音方案的基礎上,目前傳統漢字尚且沒有這種代碼的解決方案。
在電子信息傳輸的初期,人們還採用阿拉伯數字代替漢字傳輸書面語。這種數字代碼可以給任何文字編碼。但是漢字因為數量多,需要專門的代碼翻譯人員才能使用。
有人把文字分成線性文字和非線性文字。這樣有一定道理,但無論是普通文字還是代碼文字都有線條和點等視覺元素。

書寫方向

字在記錄口語的時候,必然隨著口語的詞的順序進行。但是把口語唯一的時間順序轉換成空間順序的時候會遇到多種選擇。早期文字例如埃及聖書體書寫方向不確定。一般是寫到哪兒就從哪兒繼續寫,叫做牛耕式寫法。從一個水平方向開始,然後在一行結尾的位置直接到下一行開始反方向書寫。
多數文字是採用希臘字母開始的書寫方式:字母從左到右書寫,行從上到下寫。現代漢字採用橫行文時也基本上這樣書寫。
但是阿拉伯文字、希伯來字母等是從右到左書寫。中國新疆的維吾爾字母來自阿拉伯字母也是這樣。
漢字在古代是直行文,從上到下書寫,行從右到左。(古代匾額從右向左的橫行文其實是一字一行的直行文。)現在一些情況下仍然採用這種書寫方式。

尋本溯源

明代著名史學家萬民英根據我國古文獻文記載確定上古時代天皇氏時已發明乾支及相關記錄文字,在其著作《三命通會》中有詳細記載。十乾曰:閼逢、旃蒙、柔兆、強圉、著雍、屠維、上章、重光、玄黓、昭陽。十二支曰:困頓、赤奮若、攝提格、單閼、執徐、大荒落、敦牂、協洽、涒灘、作噩、閹茂、大淵獻。在後來的傳承中,黃帝時代把乾支之名簡化為一個字。在《史記》《爾雅》等均有對照關係的記載,不過《史記》與《爾雅》的版本不一樣。發明數字:零、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廿、卅、卌、百、千、萬。
文字因其所代表語系的龐雜,分布廣泛而複雜文字因其所代表語系的龐雜,分布廣泛而複雜
文字是人類記錄思想、交流思想的符號,它於1萬年前“農業化”開始以後萌芽,隨著人類向文明過渡,是由先人們在生產和交換的過程中,經過了無數年月的不斷創造和改進而形成的。

類型和發展史

文字可以分為三類:形意文字意音文字拼音文字,它們的關係並不是進化的關係。
最原始的自源文字大多是圖畫符號,即通過象物來表達。古代埃及文字中,也有幾個圖畫符號來表達其音組合後對應事物的做法。蘇美爾文字也經歷過這個時期。但值得注意的是,漢字的“象形”與古西方文字的“象形”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事實上古埃及文字中絕大部分圖畫符號並非以形表意,而是表音符號。實質上類似於字母文字。舉個例子來說,在古埃及文字語法中,看起來像是各種鳥的符號,其實跟鳥無關,而是表示不同的的發音。所以所謂的“古埃及象形文字”,其實是世界上最早的拼音文字。(按:早年中國學者在翻譯“hieroglyph”時錯誤的放棄了直譯法,而是比較形象的根據古埃及文字的圖畫特徵,套用漢字造字法中的象形,翻譯為象形文字流傳至今。)
隨後楔形文字放棄了圖畫符號,不再以形表音,而是用線條來標音,今天我們看到的眾多字母體系,從腓尼基字母借用古埃及象形文字的形而用其聲,再經過一系列演變,分化出希臘字母羅馬字母阿拉伯字母西里爾字母,滿文字母,等等,從古代到現在的字母文字,幾乎都可追溯到腓尼基字母。在東亞,日本利用漢字,從其草書和楷書形態演化出平假名片假名
文字變化的機理和拼音文字存在的原因在哪裡?很重要的一點是文字還沒發生和成熟之前,言語已經高度成熟了,即使是沒有文字的民族,它們的口語也能涵蓋日常生產生活的諸多內容。在語言還沒有產生之前,人們已經能認識周圍事物,而文字則是對周圍事物的抽象化體現,又比如在漢字這樣的意音系統里,虛詞普遍採用了“假借”手法,譬如“然”即是今天的“燃”的本字,火字旁乃是後人為了和“虛詞”用法相區分而加上去的(容易注意到,火字旁其實是和“然”字的火字底(四點底)相重複的),以今人度之,即如畫一個抽象符號即可。
漢字作為象形會意文字系統,為何能延續至今?在於漢字的跨語言性!漢字本身不同於西方表音文字,與發音無關。一旦寫下來就讓世界無論說任何語言的人看懂,不懂日語的孫中山與宮崎寅藏多次以手寫漢字方式筆談,越南的潘佩珠老先生當年去日本,還是以漢字與日本人交流。傳統漢字可記錄漢語,可記錄朝鮮語,可記錄日語,可記錄蒙語,可記錄俄語,可記錄英語,……等等語言。
過去一些觀點認為,讓文字對應語音,這是非常經濟的,而且在人類抽象思維沒有蓬勃發展起來之時,這也幾乎是唯一可行的。即零基礎構建一套指示會意文字系統,工程量更是巨大,譬如“西夏文”,然其結果仍不甚理想。相比之下,表音文字工程量幾乎可以忽略不計,一個沒有或者只有非常原始的文字系統的民族,接觸到外來民族先進成熟的文字系統時,往往就會形成“他源”表音文字。但隨著研究深入,人們逐漸發現,用指示會意文字系統更為便捷,因為其強大的表意性,以及不需要包含聲音信息。以漢字為例,人們在用漢字來書寫英語時根本不需要考慮漢字原有的讀音,也不必考慮英語的拼寫,只需要將單詞與表達相應含義的漢字或漢字詞對應起來即可。相對於用拉丁字母創造單詞,使用漢字大幅度減少工作量,並且其書寫的文字可以在整個漢字世界中無障礙閱讀,而且閱讀者並不需要學習這門語言。
表音文字根據其記錄的語音單位,譬如音節或者音素。日語的假名是音節文字,一個字寫一個音節。英語的文字是音素文字,例如“study”用5個字(字母)寫5 個音素。
音節文字又分成整體音節文字和非整體音節文字。日語假名是整體音節文字。非整體音節文字又分成半音素化音節文字和全音素化音節文字。半音素化音節文字例如阿拉伯文字,每個字(字母)內部的主體部件寫音節中的輔音音素,元音音素可以不寫或者用附加部件寫。全音素化音節文字例如朝鮮文字,每個字(字母)內部的部件分別對應音節中全部音素

中國漢字

漢字歷史

各地出土的陶器上的一些陶符紋飾,已具有文字的雛形。從目前我們能看到的現存最早的成批的文字資料──商代甲骨文字算起,漢字已經有3600年的歷史。由於甲骨文字已經是相當成熟的文字型系,我們可以推斷漢字的發生一定遠在3600年以前。漢字的發展可以劃分成兩個大階段。從甲骨文字到小篆是一個階段;從秦漢時代的隸書到如今是一個階段。
據考證,這是中國古代甲骨文的某一載體。據考證,這是中國古代甲骨文的某一載體。
2013年7月6日,來自全國的古文字研究專家們齊聚平湖,現場對這些符號進行論證。專家們認為莊橋墳遺址出土的確為良渚原始文字,是迄今為止在我國發現的最早的原始文字。國家文物局考古專家組成員、中國考古學會理事長張忠培表示,莊橋墳遺址所有出土文物是真實而有科學依據的。
經考古,發現了上古字元。在平果縣馬頭鎮“那林”地區進行考察,採集到數十塊寫滿了古文字的石板和大量石鏟、陶、瓷殘片。有文字的石板,最大的一塊長105厘米,寬55厘米,上面寫滿了數百個字元;最小的只有拇指大小,也寫了七八個字。經過一系列的考古勘探,證明甘桑石刻字元遺址是上古人類活動或居住的地方。甘桑石刻字元為了解該地區當時的經濟、政治、歷史文化及社會發展等方面提供了罕見的實物資料。
圖為“甘桑石刻字元”圖為“甘桑石刻字元”
這一重大發現,將中國的文字史向前推了1000多年。

漢字性質

從漢字跟漢語的個體單位的對應關係看,漢字是一種語素文字。從漢字的內部構造來看,可以分成形旁(根據意義構造的有理偏旁)、聲旁(根據聲音構造的有理偏旁)和配旁(沒有根據的無理偏旁)3種偏旁部件。 早期漢字很接近圖畫。只有1個偏旁的字叫做獨體字。多一個偏旁的叫做合體字。合體字可以分成指示字、會意字和形聲字,主要是後面兩種,特別是形聲字占80%。
文字
(1)形聲字
形聲字由表示意義的形旁和表示讀音的聲旁兩部分組成。拿構造最簡單的形聲字來說,形旁和聲旁都是由獨體字充當的。作為形聲字的組成部分,這些獨體字都是有音有義的字。不過形旁只取其義,不取其音,例如“鳩”字的偏旁“鳥”;聲旁則只取其音,不取其義,例如“鳩”字的偏旁“九”。 隨著表達越來越豐富,形聲字逐漸增多,漢字中甲骨文中形聲字比例為20%,到了《說文解字》就占到了45%。由於字義和字音的演變,有些形聲字的形旁或聲旁已失去了表意或表音的功能。例如“球”本來是一種玉的名稱,所以以“玉”為形旁。“球”字不再指玉,這個形旁就沒有作用了。再如“海”字本來以“每”為聲旁。由於字音的變化,“海”和“每”的讀音相去甚遠,聲旁“每”也就不起作用了。有的時候,形旁和聲旁都喪失了原來的功能,例如“給、等、短”。這一類字已經不能再作為形聲字看待了。
(2)會意字
古人說“止戈為武”,“人言為信”。對於“武”、“信”兩個字來說,這種解釋是錯誤的。不過漢字型系裡確實有按照這種方式造的字,例如“不正為歪”,“不好為孬”。這一類字的特點是會合偏旁的字義來表現整個合體字的意義。這種字為數很少,只有個別的例子。
射的演變射的演變
形聲字和非形聲字之間並沒有明確的界限。造字之初,形聲字和它的聲旁的讀音本來就不一定密合。發展到現代漢字,出入就更大了。有人拿7500多個現代合體漢字進行統計。就國語讀音來說,合體字跟聲旁完全同音(聲母、韻母、聲調全同)的不到 5%。聲母韻母相同而聲調不同的約占10%。只有韻母一項相同的約占20%。如果我們只把前兩類看作形聲字,那么形聲字大概只占通行漢字的15%。如果把以上三類全看作形聲字,形聲字大概會占通行漢字35%的樣子。要是把標準再放寬或者完全根據來歷確定形聲字,那么通行漢字中形聲字的百分比還要高得多。還有一些理據模糊的字,看起來是合體字。一種是由於變化,原來的聲旁和形旁已經失去理據價值,例如“給、等、 短”等。一種是原來的獨體字被分解成不同部件,例如“章, 按照漢代許慎說文解字》的分析,“章”字從“音”從“十”。可是一般人說“立早章”(以區別於“弓長張”)的時候,是把它分析成“立”和“早”兩部分。其實從古文字看,“章”本來是一個獨體象形字,跟“音、十、立、早”都沒有關係。
在漢字形成的過程中,由於部件的筆畫化甚至訛化,以及古今異義等原因,很多字難解甚至錯解,比如有個奇談:用錯互換的“射”字和“短”字。寸身不是很短嗎?射字其實是短字。豆矢就是飛著的箭,短字其實是射字。實際上射在金文中就是引弓射箭的形象。不過在篆書中,左邊被訛化成了“身”,右邊的“寸”,“寸”作為構字部件同“又”一樣是手的形象,而不是今天人們常用的“長度單位”義。短是個形聲字,“豆”是聲旁即便認為“豆”也可能是形旁,豆,食肉器也,造字部件中多為這個意思,而人們所熟知的“豆”義後起得多,是個假借用法。

民族

中國境內有56個民族。漢、回、滿3個民族通用漢文,蒙、藏、維、哈、柯、彝、傣、拉祜、景頗、錫伯等12個民族各有自己的文字。這些文字多數都有較長的歷史。其中蒙古族使用一種豎寫的拼音文字。這種蒙古文通用於蒙古族地區。居住在新疆的蒙古族還使用一種以通用的蒙古文為基礎適合方言特點的拼音文字。雲南傣族在不同地區使用4種傣文,即傣仂文、傣繃文、傣哪文、金平傣文。因為蒙古族使用兩種蒙古文,傣族使用4種傣文,回族和滿族使用漢文,所以上述15個民族共使用17種文字。
此外,僳僳族中大部分信仰基督教的民眾,使用一種用大寫拉丁字母及其顛倒形式的字母拼寫僳僳語的文字,還有維西縣的一兩個區使用當地農民創製的僳僳音節文字“竹書”。雲南省東北部一部分信仰基督教的民眾使用一種把表示聲、韻、調的符號拼成方塊的苗文。雲南佤族中信仰基督教的少數民眾使用拉丁字母形成的佤文壯族白族瑤族的民眾中,還有一部分人使用在漢字影響下創製的方塊壯字、方塊白文和方塊瑤字。
綜上所述,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前,已使用文字的民族有21個,文字種類有24種。
除以上列舉的文字以外,還有一些在歷史上用過,後來停止使用的文字。這些文字是突厥文回鶻文察合台文于闐文八思巴字西夏文、東馬圖畫文字、東巴象形文字、水書滿文等17種。

演變

賈湖刻符
八千多年前的河南舞陽賈湖遺址(距今9000—7800年),出土了一批刻符,號稱賈湖刻符。有的學者認為只是刻符,有的認為是文字。香港中文大學饒宗頤曾對賈湖契刻進行了深入探討考證,提出“賈湖刻符對漢字來源的關健性問題提供了嶄新的資料”。賈湖21個刻符里,已認識的11個字,分別屬於反映易學裡離、坤兩卦之象的卦象漢字。
雙墩刻符
七千多年前的蚌埠雙墩遺址,發現630多刻劃符號,豐富多樣,就同期國內外文化遺存來說,都十分罕見,驚人。符號種類之多、內容之豐富是同時期其他遺址所無法比擬的。雙墩刻符的功能可以分為表意、戳記、計數三大類。 2009年10月24日至25日,30多位來自國內外的著名專家學者聚集蚌埠,就“蚌埠雙墩遺址刻劃符號暨早期文明起源”展開研討。眾多與會專家一致認為,雙墩刻符反映了早期雙墩先民的生活形態,已經具備了原始文字的性質,是漢字源頭之一。
半坡陶符
距今6000年前的屬於仰韶文化半坡遺址的陶缽口沿上刻的二三十種刻劃符號,即半坡陶符於省吾認為“是文字起源階段所產生的一些簡單文字”。其中一些是數字。
青墩刻符
屬於長江下游區域良渚文化的江蘇省青墩遺址,距今5000年前,有數字刻符。
莊橋墳刻符
屬於長江下游區域良渚文化的浙江省莊橋墳遺址刻符,距今5000年前,有的連字成句了。
骨刻文
骨刻文是指在獸骨上刻畫的符號——象形文字或圖形文字,在山東集中發現(赤峰、關中等地也有發現),是我國最早的以記事為主的可識文字。2005年,著名考古學家、山東大學美術考古研究所所長劉鳳君教授發現並命名,始稱“東夷文字”,後稱“骨刻文”,並認定刻畫工具為瑪瑙等銳角寶石,形成約在公元前2600~前1300年之間,是龍山文化時期流行的文字。自2010年底開始,著名東夷文化學者、山東省旅遊行業協會專職副會長丁再獻研究員將骨刻文成功系統破譯,從文字的起源和構造等方面較全面的論述了與甲骨文及現代漢字的傳承關係。
陶寺朱文
山西省襄汾縣陶寺遺址,據放射性碳素斷代並經校正,其年代約當公元前2500~前1900年。1984年考古工作者在陶寺遺址中發現一片扁壺殘片,殘片斷茬周圍塗有紅色,殘片上朱書兩個文字,其中的一個字為“文”,另外一個字專家們有“堯”“易”“命”等多種解釋。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信息中心主任朱乃誠表示,朱書文字比甲骨文還早了1500年[4]。考古學家蘇秉琦先生曾這樣評價:“陶寺文化不僅達到了比紅山文化後期社會更高一階段的‘方國’時代,而且確立了在當時諸方國中的中心地位,它相當於古史上的堯舜時代,亦即先秦史籍中出現的最早的‘中國’,奠定了華夏的根基。”襄汾縣所靠近的東南方翼城縣就是傳說的陶唐氏唐堯的後代的封國唐。
夏代水書
河南省洛陽市偃師二里頭夏墟出土的陶器有24個水書文字。
一種比較折衷的意見認為中國文字“形成比較完整的文字型系”則在距今4000年前的夏朝中、後期。當然,這不是公認看法,因為夏代出土的文字還少。
甲骨文
1959年,在山東大汶口出土了一些陶器,上邊刻有一些符號,可以看成是早期(約公元前4300年)的雛形文字。但如今看到的,已經初具規模、比較完備的文字是殷商時期的甲骨文。清朝末年在河南安陽小屯村發現了許多龜甲和獸骨,上面刻有文字,引起了學術界的極大興趣,並把這種文字叫作甲骨文。
金文
隨著社會的發展,字型也不斷地在演變。從殷商到秦統一之前的金文,就是在甲骨文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金文是銅器銘文的通稱,古代的銅器多為鐘鼎,所以也叫鐘鼎文。金文筆畫也比甲骨文豐富多了,大小勻稱,也有了行款,並有了一定的裝飾性。
大小篆
我們學過歷史,都知道春秋戰國時,諸侯爭戰,你爭我奪,也造成了語言異聲,文字異形,直到秦始皇統一六國後,才將文字統一為小篆。以前的甲骨文、金文呢,就稱為大篆,傳世的《琅邪台刻石》《泰山刻石》都是小篆的代表作。
隸書
小篆雖然規範,看起來也漂亮,但寫起來並不容易,套用時不能令人滿意。人們對文字這一傳播思想記錄語言的工具的希望,是越方便越好,於是在小篆的基礎上又產生了新的字型——隸書。相傳隸書的創始人是程邈,因他得罪了秦始皇,下了監獄,在獄中用了十年的工夫,整理出一套套用簡便的新字型,被後人稱為隸書。秦始皇很高興,不但赦免了他的罪,還封他為御史。
到了漢代隸書逐漸成熟,占據了主要地位,這時由於人們審美意識的提高,隸書已寫得相當美觀,留下了許多名碑,如《張遷碑》《石門頌》《曹全碑》等風格各異的傑作,至今仍是學習隸書的最好範本。
楷書
隸書進一步演化而成為楷書,也就是我們今天所用的字型,它比隸書更豐富而完備。三國時期的鐘繇是在楷書加工整理上有巨大貢獻的人。到了唐朝,文化高度發展,書法也發展到了頂峰,出現了一大批擅長寫楷書的名家.像歐陽詢虞世南褚遂良顏真卿柳公權等。
草書
下面說一說草書。草書並不是在楷書出現以後才有的。“草”是初步、草率的意思。無論哪種字型寫得潦草,都算草書。作為一種專門的字型,是漢代才有的。到漢末,草書才大為風行,先為章草,又為今草,最後發展為狂草,還有小草。草書種類繁多,初學者不宜學,所以在這兒也不多說了。
行書
最後說一說行書,這是介乎楷、草書之間的一種字型,產生於東漢之末。真正繁榮時期是東晉,被稱為書聖的王羲之的代表作《蘭亭序》就是行書。由於行書比較實用,書寫比楷書更為便利,又不像草書那樣難認,所以直到今天仍是最常用的字型。
中國文字的演變,大體經歷了甲骨文——大篆——小篆——隸書——草書——楷書——行書等幾個階段。這是符合文字的發展由繁到簡,由不規範到規範的規律的。甲骨文、大篆、小篆可以合稱篆書。那么,篆、隸、楷、行、草書便構成了中國書法的五種字型。漢字發展到了今天,楷書和行書還在套用著,而篆書、隸書、草書,特別是篆書已不在日常生活中套用,只作為一種書法藝術存在了。 

觀點辨析

文字和語言關係的幾個命題
  • 原觀點A:文字是記錄信息的符號。
世界上現在除了中國文字的象形文字,其他都是拼音文字。拼音文字是語言的記錄,但象形文字不是語言的記錄,而是事件的記錄。
比如中文‘牛’字,最初就是一個牛頭畫,看了這個畫就知道是牛,而這個牛字,可以念各種音,甚至可以念:cow。
最早埃及有象形文字蘇美爾楔形文字,都不是拼音文字,但埃及的象形文字肯定不是語言的記錄,只是它們都湮滅了。
說文字是記錄語言的符號,還有一個原因,就是現在還有很多民族,只有語言沒有文字。但是這不能證明中國文字也是語言的記錄,也就是說不能證明中國文字產生在語言之後。
人類最早在地上或岩石上畫畫時,可能五個元音還發不全,只能嗷嗷、啊啊、喔喔地叫喚。而當他們能夠有意識地發出輔音+元音的單音(如媽、八、哈)的時候,人類可能早已懂得結繩記事了。
現如今中國有幾十種語言,但是都能對應同一種文字,這是西方觀點怎么也解釋不了的。(秦始皇統一六國文字,為了政治上的目的,由於政治的原因,為了統治的方便,才會出現多種語言對應一種文字的現象。如果使用多種文字統治,那么教育成本必定要增加。語言沒有統一的原因是當時的交通不發達,人們沒有面對面交流的需求,語言也就沒有統一的必要。這用馬克思的觀點很好解釋。作者既然連中國歷史都不知道,如何用西方觀點解釋?即使是現代,計算機的編碼形式,如網頁語言HTML也是趨近於統一化,國際化。中國的語言不是也出現了國語么?以前的事情和現在的事情都是一樣的。)
  • 原觀點B:“象形文字不是語言的記錄”等使讀者產生先入觀點的信息
語言是人類之間系統交流的方式,而人們解讀象形文字是通過自己的認知與人類之間的共識分析文字,這一套系統本身就符合語言的定義,所以象形文字記錄的是語言。
而且,語言承載信息,同時需要一種具象的表現形式,這種形式可以是文字或語音或者姿勢等等,只要有一種就可以將直接的認知與信息橋接。說明上述觀點倒數第二段的錯誤。}(以上來自舊版本中文百科)
就其中的幾個主要命題進行辨析:
文字是記錄信息的符號,這句話作為判斷是對的,當然拿其作為定義就失當了。
“語言”這個詞是有歧義,觀點B中闡述了”語言“的定義,但實際上觀點A中談論的是言及“語言”時與之相對應的“口語”(或者說“言語”)的意義。
口語先於文字出現,這是沒有異議的,實際上,口語的生理基礎主要是兩個,一個是發聲器官,這在兩棲類以上的動物里便存在了,只是不像人類那樣精細;另一個是語言中樞,這是人類特有的。但是相較於”繪畫“能力和相對成熟的思維體系,要求低了很多,這也就是口語出現早而且成熟早的物質基礎。
“口語先於文字出現”同”文字記錄口語“並不存在邏輯關聯。
即使是拼音文字,文字最終關聯的也不是語音流,而是其對應的語義,語義要根本的多。漢語認知得到的研究結論是:高頻字中在人腦中通達的順序的是形,義,音;低頻字中音義幾乎同時出現;低年級小學生中存在著形,音,義的順序,在詞語中,“詞義”先於“詞音”通達;音的觸發是不自覺的。通過以上我們可以得出,語音的作用在生理上是根深蒂固的,這也是口語先於文字出現和發達的物質基礎的表征,第二,文字表達語義是可以不經過語音這一關的,也就是否認了“語音中介”的必要性。由上,“文字記錄語義”才是恰當的命題,也更應該作為文字發展的方向和要求。觀點A中的漢字記錄事件,這是機械的,實際上文字刻畫的,是主觀世界對客觀世界的反映,也就是所謂的語義。
按觀點B的定義,說“文字”是“語言”的一個組成部分,這是確切的,但是這個命題與“文字記錄語言”邏輯上恰恰是互斥的。
主要語言的文字類型
表意文字(意音文字)整體音節文字半音素化音節文字
(元音附標文字)
半音素化音節文字
(輔音音素文字)
音素文字
漢字(中文)
日文假名
亞美尼亞文
喬治亞文
它拿字母(馬爾地夫文)
越南字喃
文字因其所代表語系的龐雜,分布廣泛而複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