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闐文

于闐文

我國古代于闐地區的稱為“塞人”的民族使用的一種拼音文字。又稱于闐塞文。因19~20世紀之交於新疆和田(古稱于闐)發現寫有這種文字的文獻而得名。屬印歐語系伊朗語族,與今阿富汗斯坦境內的瓦罕語相近。

基本介紹

簡介,近代研究,

簡介

于闐大體就是今天中國新疆的和田地區,位於新疆塔里木盆地的南隅。于闐古國是絲綢之路上的重要樞紐,商業發達,與北庭故城、西州並稱西域三大絲都。西漢時,張騫出使西域從大月氏返回時,就是途徑于闐回到中原的。《新唐書·西域傳》提到,“于闐或曰瞿薩旦那,亦曰渙那、曰屈丹,北狄曰於遁,諸胡曰豁旦”。于闐古國信仰佛教,是當時塔里木綠洲大乘佛教的中心,法顯、玄奘和慧超等高僧都曾到過這裡。後伊斯蘭教傳入,隨著回鶻人建立的喀喇汗王朝占領于闐,于闐國就此滅亡。
漢代西域圖漢代西域圖
于闐文是繼佉盧文(不過其字形和在樓蘭等地流行的佉盧文不同)之後,在該地區通行的一種文字,約流行於5到10世紀。于闐文又稱于闐塞文(因為這是古代塞種人用來記錄自己語言的文字),是一種源出印度婆羅米字母笈多王朝字型的音節文字,字型有楷書、草書、行書之別,字大多是合體連寫的。《大唐西域記》瞿薩旦那(于闐)國條謂其“文字憲章聿遵印度,微改體勢,粗有沿革,語異諸國”。 吐蕃文 《于闐國懸記》亦謂“其文字悉同身毒(印度),習尚大有華風”。說的都是于闐文有印度文字演化而來。于闐文是在約5世紀以後才在這一地區流行的,並且還通用漢字。已出土的大量于闐文獻中夾雜著漢字,而且還有漢語稱謂,比如宰相、長史、節度使等等。
于闐文元音有a、ā、i、ī、u、ai、e、au、o,輔音有g、th、d、p、ph、b、tc、js、j、c、、、ts、ch、、s、、、s、ys、hv、h:。詞類有名詞、代詞、數詞、形容詞、動詞、副詞、前置詞、後置詞、連線詞等。名詞有陰性、陽性,單數、複數,主格、賓格、屬格、用格、方位格、呼格等形態變化;形容詞變格與名詞相同;動詞有第一、第二、第三人稱,單數、複數,現在時、過去時,陳述式、命令式、假定式、希望式,主動態、中動態等形態變化。

近代研究

19世紀末俄國駐中國喀什噶爾領事M.彼得洛夫斯基、英國駐中國喀什噶爾領事G.H.馬繼業最先在和田地區蒐集于闐文文獻,1901年德國梵文學家霍恩雷首次刊布。此後英國、法國、美國、日本等國派到中國新疆的“探險家”又獲取了大量于闐文文獻。已發現的于闐文文獻屬以佛經居多,比如《妙法蓮華經》、《般若波羅蜜多經》等,也有少量世俗文書如官方敕令、奏報、信札、醫書和辭彙集等。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以來, 在新疆陸續發現有于闐文文獻。(見圖于闐文《佛頂尊勝陀羅尼》)英國學者貝利研究于闐文40餘年,已發表《于闐文文獻》7冊、《于闐文佛教文獻》1冊,並著有《于闐文字典》1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