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匈帝國

奧匈帝國

奧匈帝國(德語:Österreich-Ungarn;匈牙利語:Osztrák–Magyar Monarchia),又名雙元帝國(Duale Monarchy)、二元帝國,正式名稱為:帝國議會所代表的王國和皇室領地以及匈牙利聖史蒂芬王冠領地(德語:Die im Reichsrat vertretenen Königreiche und Länder und die Länder der heiligen ungarischen Stephanskrone;匈牙利語:Birodalmi tanácsban képviselt királyságok és országok és a magyar Szent Korona országai),13世紀後成為哈布斯堡帝國(Habsburg Empire)的重要組成部分。

哈布斯堡帝國實施聯合統治,政治體制為共主邦聯,內部的奧地利、西班牙、匈牙利諸國均為獨立國家,但同奉一位君主作為國家元首。神聖羅馬帝國解體後,奧地利改組為帝國,半個世紀後,弗蘭茨一世將匈牙利由王國提升為帝國,二元帝國正式建立。

奧匈帝國與英、法、德、俄並列為歐洲傳統五大強國,是當時世界列強之一,其國土面積之遼闊、在當時歐洲排名第三,僅次於俄羅斯帝國奧斯曼帝國;總人口數量之眾多、稍遜於俄羅斯和德意志帝國,位於歐洲第三;機械儀器製造業之繁榮和鋼鐵軍火工業之雄厚,排位世界第四,僅次於德國英國美國之後;其資源總儲備之廣泛和動員總兵力之龐大,亦是歐洲第四,只少於俄羅斯德國法國;而農產品種類之繁多和原油產量之豐富,則是超越擁有精緻農業的法國和以糧食出口為導向的俄羅斯,位居全歐之冠;斯柯達兵工廠生產的重炮武器雄踞世界第一。

基本介紹

地理,領土構成,行政區劃,歷史,誕生與發展,擴張與崛起,史無前例的外交勝利,哈布斯堡帝國,稱霸歐洲,三十年戰爭,奧地利的復興,哈布斯堡-洛林,奧地利帝國,奧匈成立,三皇同盟,塞拉耶佛事件,解體過程,遺留問題,民族,比例,說明,宗教,政府,經濟,外交,軍事,歷史沿革,防衛軍,軍事部門,動員,步兵,炮兵,騎兵,獵兵,海軍,主要城市,評價,皇帝,

地理

領土構成

一般將奧匈帝國的領土分為兩個部分:內萊塔尼亞(Cislethania)和外萊塔尼亞(Translethania)。
奧匈帝國版圖,匈牙利就占了1/3以上奧匈帝國版圖,匈牙利就占了1/3以上
狹義的內萊塔尼亞僅指萊塔河以西的部分,即奧地利,但廣義的內萊塔尼亞還包括斯洛維尼亞波希米亞摩拉維亞加里西亞達爾馬提亞等地區。這部分被統稱為“帝國議會所代表的王國與領地”。
外萊塔尼亞,即萊塔河以東的部分,也不只包括匈牙利,而且還包括斯洛伐克特蘭西瓦尼亞克羅地亞。這部分領土被統稱為“聖史蒂芬的王冠領地”。聖史蒂芬一世是匈牙利的第一位基督教國王,他後來被尊為聖人。

行政區劃

  • 內萊塔尼亞的王國和領地
    內萊塔尼亞分為3個王國、7個公國、1個侯國、1個地區和1個省份。
波希米亞王國(Königreich Böhmen)
達爾馬提亞王國(Königreich Dalmatien)
加里西亞-洛多梅里亞王國(Königreich Galizienund Lodomerien)
奧地利公國(Erzherzogtumen Österreich Österreichobder Ennsundunterder Enns)
布科維納公國(Herzogtum Bukowina)
奧匈帝國行政區劃奧匈帝國行政區劃
卡林西亞公國(Herzogtum Kärnten)
卡尼鄂拉公國(Herzogtum Krain)
薩爾茨堡公國(Herzogtum Salzburg)
西里西亞公國(Herzogtum Ober-und Niederschlesien)
施蒂利亞公國(Herzogtum Steiermark)
摩拉維亞侯國(Markgrafschaft Mähren)
蒂羅爾和前阿爾卑斯地區(Gefurstete Grafschaft Tirolund Land Vorarlberg)
濱海省份(Österreichisches Kustenland)
  • 外萊塔尼亞
    外萊塔尼亞分為2個王國、1個自由市和1個直轄省份。
匈牙利王國(KönigreichUngarn)
克羅地亞-斯拉沃尼亞王國(Königreich KroatienundSlawonien)
阜姆(里耶卡)自由市(Stadt Fiume)
波士尼亞和黑塞哥維納(Bosnien und Herzegowina)
﹝注﹞波士尼亞和黑塞哥維那屬於獨立的帝國直轄省份,由匈牙利和奧地利共同管理。

歷史

誕生與發展

東法蘭克王國兼併中法蘭克王國之後,於962改稱羅馬帝國,宣布繼承西羅馬帝國腓特烈一世時期宗教化,稱神聖羅馬帝國
神聖羅馬帝國疆域變動神聖羅馬帝國疆域變動
該帝國是一個聯邦性質的帝國,最初由擁有實權的皇帝進行統治,皇帝由選舉產生。其疆域鼎盛之時,包括了今德國奧地利捷克荷蘭比利時盧森堡義大利,以及法國東北部的一些領土。
在德語中,奧地利意為“東部邊區”,起初是一個模糊的地理概念,泛指帝國巴伐利亞、斯提里亞東部的邊疆領土。
1156年,神聖羅馬帝國皇帝腓特烈一世在位期間,對帝國內部的大國進行了拆解,其中對巴伐利亞的拆解使用了小特權方案,奧地利由邊區提升為公國,正式建國。
1282年起,哈布斯堡王朝開始統治奧地利,並在不久後被選舉成為帝國皇帝,其後二百年,奧地利逐步吞併了斯提里亞,蒂羅爾等公國,使國土面積增加了三倍,成為神聖羅馬帝國境內首屈一指的大邦國。

擴張與崛起

1454年,奧地利公爵艾伯特和利奧波德簽定協定,將國家一分為二,交由他們的子孫分別掌管,北部是統治上奧地利地區的奧地利公國,君主同時兼任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南部則是斯提里亞公國。
被瓜分前夕的勃艮第被瓜分前夕的勃艮第
1453年,英法結束了百年戰爭法國開始著手國家的統一,大舉進攻西歐的大國勃艮第。
勃艮第公國名義上屬於法蘭西王國,但在百年戰爭時期獲得了實質上的獨立。1477年,被稱為“大膽的查理”的勃艮弟公爵死於亂軍之中,奧地利的馬克西米連一世趁機迎娶查理的女兒,獲得了勃艮弟繼承權。奧軍於1479年在吉內加特戰役擊敗法軍。法國僅收回了法語區約27%的土地,整個低地、法國東北部以及中部的一些領土則由奧地利獲得。
聯統勃艮第使奧地利的領土擴大了一倍有餘,一舉躋身歐洲列強行列。
1490年,上奧地利統治者絕嗣,奧地利和斯提里亞合併,再次由一位公爵統治。這一時期,通過偽造金璽詔書,奧地利提升為大公國,政治影響在帝國內僅次於波希米亞王國

史無前例的外交勝利

卡斯蒂利亞的公主伊莎貝拉阿拉貢王子斐迪南的婚禮,使兩個國家逐步融合為一個新的國家——西班牙,他們的子嗣卻是著名的瘋女胡安娜
查理五世查理五世
1496年,馬克西米連一世通過巧妙的在婚姻安排,以腓力一世將其迎娶。他們的子嗣同時獲得了西班牙、勃艮第、奧地利諸國的繼承權,這一橫跨歐、亞、非、美四大洲的帝國被稱為哈布斯堡帝國
1521年,斐迪南一世迎娶波希米亞公主安妮。1522年,斐迪南的妹妹瑪利亞嫁予匈牙利波希米亞國王拉約什二世,這兩段婚姻為日後帝國吞併波希米亞和匈牙利埋下伏線。

哈布斯堡帝國

15世紀末,日益強大的法國發現自身領土被哈布斯堡的家族領土所包圍,於是在1494年發動義大利戰爭,奪取米蘭、薩伏依等地,但對那不勒斯王國的侵略卻被挫敗,此後兩個世紀,那不勒斯王國一直受哈布斯堡統治。
查理五世時期的哈布斯堡歐洲領土查理五世時期的哈布斯堡歐洲領土
1525年,查理五世於帕維亞戰役大敗法國,生擒法國國王弗朗索瓦一世
1544年,查理五世圍攻巴黎,雖因奧斯曼帝國進逼維也納而撤軍,但仍幫助薩伏依重獲獨立。
1557年,哈布斯堡於聖康坦戰役中擊潰法國,雙方簽定卡托-康布雷齊和約,結束了綿延半個世紀的義大利戰爭,哈布斯堡將法國勢力徹底逐出義大利,鞏固了在南義大利的統治,獲得了米蘭以及法國東北部的一些土地。
在東邊,奧地利則要面對更加強大的敵人——奧斯曼帝國,在蘇萊曼一世的領導下,奧斯曼進入到鼎盛時期,先後擊敗東正教聯盟、匈牙利-波希米亞、波蘭立陶宛聯邦,讓整個基督教世界都大感威脅。
查理五世的敵人們組成了“瀆聖同盟”,由信奉天主教的法國和信奉伊斯蘭的奧斯曼帝國共同領導,作為回應,查理五世組織了天主教同盟。
1526年,蘇萊曼一世親征匈牙利,擊潰波希米亞—匈牙利聯軍,占領匈牙利大部,並於1529年和1532年兩次率軍圍攻維也納,從側翼支援法國,但均被天主教同盟擊退。由於波希米亞—匈牙利國王戰死,奧地利大公獲得了波希米亞王國、匈牙利王國的繼承權。
1540年,查理五世攻打布達,試圖奪占匈牙利中部地區,遭到失利,被迫承認瓦拉幾亞公國摩爾達維亞公國成為蘇丹的附庸國。
1542年,奧斯曼軍隊在法國南部登入。
1544年,查理五世進逼巴黎,奧斯曼帝國再度圍攻維也納,但法國因無法繼續作戰而講和。此後雙方邊境大體穩固,但奧斯曼帝國西進之路受阻,不得不將歐洲的進攻方向集中在斯拉夫人的區域,與俄羅斯和波蘭立陶宛聯邦矛盾激化。
海上的競爭則更加激烈,西班牙和熱那亞海軍聯合,重創了奧斯曼—法國聯合艦隊,但突厥人僅僅只用了一年時間,便建造了一支比以前更為龐大的艦隊。
1535年,查理五世率軍征討北非,從蘇萊曼一世手中奪得突尼西亞
1538年,西班牙艦隊在普雷韋扎戰役中被海雷丁帕夏擊敗,突尼西亞再次易主,從此奧斯曼在地中海稱雄33年。
1571年,腓力二世威尼斯共和國結盟,在勒班陀海戰擊敗突厥人,重獲地中海主導權,但是哈布斯堡也為此付出了重大代價(損失大型戰船16艘,8000人戰死,21000人受傷),奧斯曼帝國則損失了二百多艘戰船,失去了3萬多名士兵。

稱霸歐洲

“在朕的領土上,太陽永不落下!”——查理五世
打敗法蘭西,擊退奧斯曼帝國的入侵後,哈布斯堡帝國成為無可爭辯的歐洲霸主,以及世界上第一個日不落帝國,但查理五世並未在這些戰爭中獲得太大的收益。隨著宗教改革運動的加劇,奧地利對神聖羅馬帝國的統治日益動搖,西班牙、葡萄牙龐大殖民地流入國內的財富也沒有提升帝國的生產能力,反而流入了英國、法國,使後者國力漸漲,為日後埋下隱患。
分家前夕的帝國疆域分家前夕的帝國疆域
查理五世在退位時,將自己的領地一分為二,西班牙、勃艮第、法國中部交由腓力,奧地利和神聖羅馬帝國交給斐迪南
腓力二世成功統治了葡萄牙,卻陷入與英國、法國的長期競爭而無法自拔,由於陸上、海上通道均被切斷,腓力二世被迫允許低地軍隊自負盈虧,實際上默許了低地軍隊進行經商和腐敗,高額的稅收以及官員的腐敗了終於使低地爆發大規模叛亂,“西班牙的暴行”事件之後,叛亂者宣布成立尼德蘭聯合省,藉助宗教進行武裝反抗,並試圖從帝國獨立出來,由此引發八十年戰爭。與此同時,無敵艦隊五次遠征英國均告失利,而在法國宗教戰爭中,西班牙軍隊雖然攻占巴黎,卻未達到預期目的。
奧地利在這段時期極力反對宗教改革,試圖維護國家的信仰統一,疲於奔命於各大邦國之間,但遭到失敗。1617年,連奧地利國內也出現了宗教改革運動,波希米亞人荷蘭人一樣,不但擁護新教,還試圖從帝國獨立出來。
1618年,布拉格扔出窗外事件發生,成為三十年戰爭的導火索。

三十年戰爭

西班牙、葡萄牙主導了大航海時代,以教宗子午線瓜分了整個世界,奧地利利用帝國權威大力支持文藝復興。引領時代是哈布斯堡王朝能夠奪得霸主地位的主要原因。兼併了葡萄牙後,帝國擁有了世界面積最為廣袤的殖民地,並拒絕與其他國家分享未殖民地區。這引起了英國、法國、瑞典等後起殖民國家的不滿。
帝國的海外殖民地帝國的海外殖民地
在東方,俄羅斯自稱第三羅馬,以東正教為國教,使俄羅斯與神聖羅馬帝國矛盾空前激化——不僅有宗教上的分歧,還有對羅馬正統性的爭奪,同時,俄羅斯也對奧地利與波蘭立陶宛聯邦結盟十分擔憂。在帝國內部,出於對教廷高額賦稅、贖罪券等政策的不滿,新教正取得越來越多的支持。這一切預示著,新興國家正在縮小與哈布斯堡帝國之間的國力差距。但是,法國和奧斯曼帝國聯盟的失利,讓所有心懷不滿的國家不得不小心應對。
奧地利主要疆域變動(13世紀~拿破崙帝國)奧地利主要疆域變動(13世紀~拿破崙帝國)
17世紀初期,奧地利、西班牙雙雙遭受重大挫折,其內部出現了嚴重叛亂。新興國家相繼加入戰爭。三十年戰爭爆發,該戰爭是人類歷史上第一場全球範圍的戰爭,從北美到烏克蘭、從加勒比海到太平洋,從墨西哥到台灣,均發生了直接衝突。
三十年戰爭以哈布斯堡同盟為一方,反哈布斯堡同盟為另一方。從歐洲角度來說,戰爭是針對奧地利和西班牙霸權的挑戰;從全球角度來看,是列強對殖民地的再分配;從宗教角度來看,是新教爭取與天主教同等權利的衝突;從政治角度來看,是法國、瑞典、英國等國對哈布斯堡超然地位不滿,試圖爭取國家間平等關係的戰爭。
哈布斯堡同盟主要有奧地利、西班牙、波蘭立陶宛聯邦教宗國以及神聖羅馬帝國境內支持天主教的國家。
反哈布斯堡同盟主要有瑞典法國英國俄羅斯、荷蘭以及神聖羅馬帝國境內支持新教的國家。
戰爭一共持續了三十年,反哈布斯堡同盟一共結成四次,前三次均告失利,第四次反哈布斯堡同盟中,信奉天主教的法國則在著名的紅衣主教黎塞留的領導下加入新教一方。西班牙和奧地利軍隊從東、南兩方攻入法國,但在巴黎近郊的戰爭中慘遭失利。
1638年,法國海軍打敗舉世聞名的西班牙海軍。
1639年,西班牙海軍的主力被荷蘭海軍殲滅。
1643年,在羅克魯瓦戰役中,西班牙陸軍的主力被擊潰,雙方簽訂《威斯特伐利亞和約》,戰爭結束。
三十年戰爭摧毀了哈布斯堡的霸權,西班牙衰落,神聖羅馬帝國徹底分裂,境內的義大利諸國、瑞士、荷蘭獨立,奧地利的皇帝之位被架空,從此法國稱霸歐洲達半個世紀之久。
在台灣,荷蘭人在大肚王國的幫助下,驅逐了西班牙人。於是,在中國人進攻前,台灣分為兩部分,由荷蘭人統治的沿海個別城市,原住民統治的內陸部分和沿海中部。

奧地利的復興

三十年戰爭後,路易十四對荷蘭和義大利諸國的戰爭使得歐洲國家對法國越加警惕,奧斯曼帝國則將精力集中在征服北非,奧地利得以迅速恢復國力。
歐根親王歐根親王
18世紀初的奧地利18世紀初的奧地利
1683年,奧斯曼帝國再度圍攻維也納,慘遭大敗,歐根親王率領奧地利軍隊攻入塞爾維亞,收復了匈牙利全部領土,這一地區受奧斯曼帝國的統治已有150年之久。隨後,奧地利揮師西進,擊敗法國,解放了被法國占領的盧森堡列日等神聖羅馬帝國邦國,將法國在義大利的勢力再次驅逐。路易十四因為這一連串的失利,不再被人民稱作“太陽王”。
18世紀初期,西班牙王位繼承權戰爭爆發,奧地利聯合英國,擊敗法國-西班牙聯軍,占領了阿拉貢王國那不勒斯王國等地。但英國不願看到一個同時統治西班牙-奧地利的強大國家再次出現在歐洲大陸,因而和路易十四單獨和談,並將海軍從地中海撤離,奧地利被迫放棄了西班牙繼承權,換來對米蘭、比利時和那不勒斯的繼承權,路易十四本已遭到削弱的霸權在此戰之後徹底喪失。

哈布斯堡-洛林

哈布斯堡帝國衰落的根源在於亂倫,為保障家族高貴的血統,帝國所統領的德意志(第一)帝國,西班牙、葡萄牙殖民帝國、奧地利大公國\奧匈帝國等等100多個帝國、王國、公國、伯國、主教區、騎士團中,其家族進行長達200多年的亂倫,致使西班牙、奧地利兩大帝脈先後絕嗣。前者引發了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導致帝國丟失了西班牙,後者引發了奧地利王位繼承戰爭,兩者的不同點在於,奧地利留下了瑪麗婭·特蕾莎
哈布斯堡-洛林王朝形成時的帝國哈布斯堡-洛林王朝形成時的帝國
特蕾莎女王特蕾莎女王
特蕾莎女王以驚人的毅力帶領奧地利走出困境,她繼承大公,開創了哈布斯堡-洛林王朝,為古老的哈布斯堡帝國續命200年。歐洲學者一致同意,特蕾莎女王是現今歐洲所有王室的共同祖先,因此被稱為“歐洲老祖母”,也被南德意志人稱為“國母”。
但是,隨著民族主義思潮的覺醒,奧地利國內非日耳曼人開始希求自治權甚至獨立,布蘭登堡-普魯士的崛起讓奧地利在帝國內部的地位受到挑戰。
七年戰爭中,奧地利聯合法國、俄羅斯、瑞典等國,發動了對普魯士的戰爭,但這場戰爭卻意外的以俄羅斯的倒戈而結束,作為結果,奧地利被迫承認西里西亞受普魯士統治。而在波蘭王位繼承戰爭中,那不勒斯和西里西島也脫離維也納的統治。儘管特蕾莎女王重振了奧地利,但此時的奧地利已非霸權,僅是列強之一,從此歐洲進入大陸均勢時代。

奧地利帝國

第二次反法同盟中,趁拿破崙被困於黎凡特之際,奧地利聯合奧斯曼帝國、俄羅斯、英國,並組織神聖羅馬帝國聯軍,大舉進攻法國。拿破崙隻身返國,大敗反法同盟軍隊,於1806年取締了神聖羅馬帝國,將德意志西部各邦國置於自己的統治之下。
帝國旗幟帝國旗幟
1807年拿破崙再次攻克柏林,奪得普魯士一半多的領土。但在1806年,奧地利重新啟用卡爾大公,屢挫拿破崙軍隊。
1809年,卡爾大公在阿斯珀恩-埃斯靈會戰和拿破崙首次正面交戰,大獲全勝,擊斃法軍名將拉納,打破了拿破崙戰無不勝的神話,讓反法同盟大為振奮。拿破崙後來認為卡爾大公是他最厲害的敵人,英國名將威靈頓則認為同盟中,卡爾大公的軍事水平最高。為紀念卡爾大公,維也納廣場為他鑄造了雕像,另一尊則是歐根親王。1815年,拿破崙帝國滅亡,奧地利將比利時割讓給荷蘭,換取威尼斯共和國拉古薩共和國的統治權。拿破崙帝國對奧地利的打擊最終被證明是是全方位和難以承受的,拿破崙戰爭期間,奧地利遭到極大削弱,瓜分勃艮第獲得的法國東北領土在此時喪失殆盡,號稱天主之盾,曾抵禦突厥人二百餘年的維也納被數度攻破,更加災難性的影響是民族主義思潮的擴散。為回應拿破崙取締神聖羅馬帝國,奧地利改組為帝國,成為古羅馬帝國的最後殘渣,為作區別,通常稱為奧地利帝國
鼎盛時期的拿破崙帝國鼎盛時期的拿破崙帝國

奧匈成立

1867年2月建立奧匈帝國的原因是一種折衷方案。
奧匈帝國國徽奧匈帝國國徽
19世紀,奧地利的國力被大幅削弱:1859年的義大利獨立戰爭使它喪失了在義大利的所有非奧地利歷史領土;1866年的普奧戰爭使它被排除德意志邦聯之外;同時匈牙利維也納的統治也非常不滿。在帝國的其它許多地區民族主義思想也不斷加強、造成了空前的叛亂。匈牙利對奧地利的不滿出於多種原因,其中之一是奧地利在俄羅斯帝國的支持下對1848年匈牙利革命的鎮壓。
匈牙利民族是奧地利帝國中第二大民族,為了保障奧地利皇帝在匈牙利的地位,弗朗茨與匈牙利的貴族舉行安撫性質的談判,尋求一個可以使他們支持他的折衷方案。但匈牙利貴族只肯接受與奧地利傳統貴族之間的二元體,結果成立了由日耳曼人和匈牙利人主導的二元帝國。
1875年的布達佩斯1875年的布達佩斯
匈牙利貴族尤其要求皇帝特地在匈牙利加冕為匈牙利國王來證明匈牙利在帝國內的特權。他們還要求在布達佩斯設立一個有立法權的議會,這個議會設立的法律在歷史上歸屬匈牙利王國的地區有效,保證匈牙利人在其中占多數,羅馬尼亞人斯拉夫人等基本無權。

三皇同盟

1872年9月,奧皇弗蘭茨·約瑟夫一世及首相安德拉希·居拉伯爵、俄皇亞歷山大二世及首相A.M.戈爾恰科夫訪問柏林,與德皇威廉一世及首相俾斯麥會晤。三國首相最後議定:維持歐洲現狀;協同解決東南歐的糾紛。
1873年5月6日,德皇威廉一世俾斯麥毛奇訪問聖彼得堡,德、俄簽訂共同防禦協約。約同年6月6日,俄皇亞歷山大二世和戈爾恰科夫訪問維也納,俄、奧兩皇又簽訂《興勃隆協定》,約定:遇有第三國侵略危及歐洲和平時,兩國應立即商討共同的行動方針。德皇也加入這一協定,協定至1875年有效,史稱第一次三皇同盟
1875年,黑塞哥維那地區發生反抗土耳其的起義。同盟的態度是:尋求避免大規模暴亂、催促蘇丹進行多項改革,包括基督徒宗教自由。另外組建基督徒及穆斯林混合委員會,以監督蘇丹的改革。這一態度體現於安德雷西檔案中。英法對此贊同,安德雷西檔案遞交予蘇丹,蘇丹於1876年1月31日同意檔案的建議。然而,黑塞哥維那的反抗軍領袖,卻拒絕接受這份檔案,指出蘇丹曾經承諾進行改革,不過從未有履行。
當起事被大規模鎮壓後,謠言指奧斯曼帝國對反抗省份居民施以暴行,謠言衝擊了歐洲人的感情。俄國這時發動戰爭,於1877年4月24日對奧斯曼帝國宣戰。俄國成功爭取到奧匈帝國的中立,透過許諾戰後與奧匈瓜分戰時奪取的土地,即奧匈將取得波士尼亞黑塞哥維那。但是,英國催促德國及奧匈帝國向俄國發出警告。於是俄國與土耳其媾和,簽訂了《聖斯特凡諾條約》。借著條約俄國可以操控新獨立的多個國家,她在東南歐的影響力將會大幅提升。
1878年柏林會議召開,7月13日簽訂《柏林條約》,波士尼亞及黑塞哥維那交由奧匈帝國管治,但名義上屬於奧斯曼帝國。
柏林會議後,德奧與俄關係惡化。俾斯麥為了防止俄、法聯合,使自己兩面受敵;而俄國也想聯合德國在近東和兩海峽與英國抗衡,因而在1881年6月18日俾斯麥與俄、奧兩國大使在柏林又簽訂了三國協定。為期3年。1884年續訂,1887年廢除。史稱第二次三皇同盟
協定規定:締約國之一與第四國作戰時其他兩國應守善意的中立,並盡力使衝突局部化;對土耳其歐洲領土的任何改變須經三國共同協定:三國承認封閉博斯普魯斯和達達尼爾海峽的原則,務使土耳其不得將海峽供任何交戰國作軍事活動之用。另外,三國又簽訂一項附加的協定書,規定:奧國對波士尼亞和黑塞哥維那兩省保留隨時吞併之權;三國不反對保加利亞和東魯米利亞的合併。
協定和協定書是秘密的,1920年才被披露。1887年協定期滿,因俄、奧在巴爾幹衝突加劇而未再續訂。同年,俾斯麥另與俄國訂《再保險條約》,此約維持到1890年。
柏林會議後,俄德關係迅速惡化。俾斯麥為對付俄國並防止俄法接近,決定先發制人,謀求與奧匈締結反俄同盟。
1883年,羅馬尼亞與奧匈在維也納訂立了同盟條約,主旨在反對俄國對巴爾幹的擴張。同日,德國聲明加入。這樣又形成了一個新的三國同盟
1908年,帝國宣布正式吞併波赫,最終導致了塞拉耶佛暗殺事件。

塞拉耶佛事件

塞拉耶佛暗殺事件在1914年6月28日巴爾幹半島波士尼亞發生,此日為塞爾維亞之國慶日。奧匈帝國皇位繼承人斐迪南大公夫婦在從軍演結束後在市區訪問途中被塞爾維亞族青年普林西普(一名隸屬塞爾維亞的恐怖組織“黑手社”的波士尼亞學生)槍殺。這次事件使奧匈帝國於7月向塞爾維亞宣戰,成為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導火線。
奧匈帝國空軍部隊奧匈帝國空軍部隊
奧匈皇儲斐迪南大公之所以要去波赫閱兵,並非蓄意挑釁,實質上是因為他的夫人索非亞大公妃出身低微,每年大公妃生日慶典均十分尷尬,慶典招待會不辦不行,辦了又要招來維也納貴婦們閒話。大公為討夫人歡心,索性向皇帝討了閱兵任務,借這個名頭帶老婆躲到波赫去。
暗殺的策劃來自塞爾維亞軍方中的極端民族主義勢力“黑影”,塞政府於1913年暗中通知奧匈邊境海關戒備。1916年,塞軍節節敗敗,奧匈軍隊占領塞爾維亞全和希臘北部,“黑影”在軍中勢力大不如前。塞政府為平息民眾怒火,宣布“黑影”為非法組織。

解體過程

1918年夏,戰事對同盟國越來越不利,帝國已經無法將這眾多民族聯合在一起了。其它成員也對帝國喪失了信心:經濟發展已經停止,新的經濟發展的希望也消失了,戰時許多戰前在奧地利部分引入的開放政策被取消,這使民族主義者非常氣憤。
奧匈帝國奧匈帝國
在這些條件下民族主義者獲得了許多支持者。1918年9月和10月,一系列地區宣布獨立。
1918年11月3日奧匈帝國與協約國達成停火協定。戰爭的結束也是奧匈帝國的終止。
1918年10月28日捷克首先宣布獨立,匈牙利其次。特蘭西瓦尼亞大多數地區加入羅馬尼亞,其中還包括了很多匈牙利少數民族。南部的斯拉夫地區聯合組成了後來的南斯拉夫。戰後戰勝國承認這些新的邊界,大大地改變了當地的政治地圖。一系列條約保障這些邊界的合法性。
霍爾蒂霍爾蒂
奧地利匈牙利成為共和國,哈布斯堡王朝被驅逐。在匈牙利首先成立了一個匈牙利蘇維埃共和國,但1919年羅馬尼亞入侵後保皇勢力又開始抬頭。
1920年匈牙利恢復為一個王國,但沒有國王。卡爾一世企圖占據這個王位沒有成功(1921年3月至10月),他被放逐到葡萄牙屬馬德拉群島,後來在那裡逝世。霍爾蒂·米克洛什成為執政者。
從奧匈帝國分裂出的國家有奧地利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塞爾維亞黑山克羅地亞共和國斯洛維尼亞共和國馬其頓共和國波士尼亞和黑塞哥維納共和國等,此外波蘭羅馬尼亞義大利也獲得部分前奧匈帝國的領土。

遺留問題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奧匈帝國四分五裂。對戰勝國來說,按照美國總統伍德魯·威爾遜宣布的十四點和平原則,奧匈帝國被肢解為多個民族國家是必然發生的事。值得注意的是,肢解奧匈帝國並非協約國的最初目的,這個建議一直到戰爭後期才獲得支持。因為當初不少人認為奧匈帝國的解體,不但無助解決當地的民族問題、反而只會使這個地區的局勢更不穩定,實際上,這些不穩定的局勢成為了法西斯主義和共產主義滲入的源頭。
雖然奧匈分裂出的國家表面上遵從民族自決,但實際民族疆界的劃分極其混亂不堪(例如匈牙利、南斯拉夫、捷克斯洛伐克、波蘭等),而且有些直到戰前都擁有過完整歷史疆界國家(例如匈牙利)慘遭肢解,而有些組成民族不同、本不應草率合併的國家(例如捷克斯洛伐克和羅馬尼亞)卻占有了很多原本不屬於他們領土。這些民族和歷史疆域的劃分非但沒有使得東歐和巴爾幹人民過上自給自足的新生活,反而招致這些小國在互相攻擊,以至於很多國家走上法西斯主義的道路,給了東歐人民帶來了重大災難。
這些國家中大部份的基礎工農建設、財政貿易結構、教育軍事體系基本沿用奧匈的老路,卻又因為國內市場迅速萎縮、原料人力嚴重不足而不能像在原奧匈時代那樣各司其職的進行產業分工。雖有相同的交通和通訊設施這些便利條件,但因為政治上的敵對和高額的關稅壁壘而不能發揮原本的作用。事實上,很多國家雖然從奧匈帝國獲得了獨立,但無論從國際地位、經濟狀況(這一點除捷克以外)、和軍隊實力都無法再與之前的奧匈相提並論,有些國家人民的生活水平甚至遠遠低於奧匈還存在時候。加之很多國家剛獨立,民族主義的氣焰正濃,為本爭取利益而不惜手段,結果讓21世紀初的東歐和巴爾幹問題埋下更多禍根。

民族

比例

民族占比

說明

在帝國的兩個部分起支配作用的兩個民族其實不占統治地位:在奧地利部分,日耳曼人人只占36%,而在匈牙利部分,匈牙利人也不到半數。
奧匈帝國奧匈帝國
捷克人波蘭人烏克蘭人斯洛維尼亞人義大利人都試圖在奧地利部分獲得更大的發言權。
同時在匈牙利部分,羅馬尼亞人、斯洛伐克人、克羅地亞人和塞爾維亞人也向匈牙利人的統治挑戰。羅馬尼亞人和塞爾維亞人還爭取與新成立的羅馬尼亞和塞爾維亞王國合併。
相對於在奧地利部分的德意志統治者來說,匈牙利的統治者更不願交出他們的權利。但1868年,在他們獲得自主權一年後,他們授予克羅地亞王國部分自主權。
奧匈帝國內爭議最大的一個問題是語言的問題。哪些語言是官方語言或官用語言總是一個問題。少數民族希望使用他們自己的語言以及教育他們自己的語言。比如1897年4月5日奧地利首相下令在波希米亞將捷克語和德語作為同等的內部官方語言,結果受到整個帝國德國民族主義者的抨擊,最後這位首相被解僱。

宗教

地區/宗教全國內萊塔尼亞外萊塔尼亞波士尼亞黑塞哥維那
76.6%
90.9%
61.8%
22.9%
8.9%
2.1%
19.0%
0%
8.7%
2.3%
14.3%
43.5%
4.4%
4.7%
4.9%
0.6%
1.3%
0%
0%
32.7%

政府

奧匈帝國有三個不同的政府:匈牙利政府、奧地利政府和一個位於皇帝之下的中央政府。匈牙利和奧地利各有各自的議會和自己的首相。皇帝的權力理論上是至高的,但實際上是有限的。皇帝的中央政府負責陸軍、海軍、外交和對外貿易。奧匈帝國內的一些地區如加利西亞克羅埃西亞享受特別地位,它們擁有特殊的政府形式。
奧地利和匈牙利兩個地區的共同政府由一個共同部長會議組成,這個共同部長會議的成員包括三個部長(財政、軍事和外交),兩個地區的首相,一些大公和皇帝本人。兩個議會各派出一個代表團,各六十人分別對共同部長會議的財政計畫及其他議案討論,這樣每個地區政府對共同政府的工作有一定的影響力,不過總括來說,議會的聯席是沒有甚麼真正的權力,因為它僅能互相提出照會,在奧、匈兩代表團兩次照會均無法達成共識時,才分別進行表決,由始至終它都不能對中央的事務進行共同辯論及質詢。行政上,最終共同政府的部長僅對皇帝負責,而非議會及人民,而皇帝本人有權對外交和軍事政策作最後決定。兩個地方政府與中央政府權力交叉往往導致摩擦和低效率。尤其軍隊在這方面受到阻礙。儘管軍事是中央政府的職權範圍,但奧地利和匈牙利政府有“徵兵、提供駐紮地、運輸和補給,以及負責軍隊人員民事的和非軍事事務的責任“。因此每個地方政府對中央政府的決定有很強的影響力,而每個地方政府都使用每一個機會來擴大它們自己的權力。兩個地區之間奧地利部分占總人口的約57%以及主要經濟資源。從1867年開始兩個政府與中央政府之間最大的爭執是關於每個政府向中央政府交納多少費用的問題。在帝國組成初期,奧地利部份負擔帝國總體開支百分之七十,匈牙利部分負擔百分之三十。這個問題每十年進行一次協商,而每次協商都造成很大的爭議。尤其是從1900年代中開始(1906年4月)匈牙利的議會中民族主義者占多數和組織政府開始,這個爭議問題造成了一個持久性的憲法危機。1907年10月和1917年11月,這個問題在一個“始終如舊”的基礎上暫時獲得解決,匈牙利負擔比率僅上升到36.4%。
第一次世界大戰時的奧匈帝國第一次世界大戰時的奧匈帝國

經濟

在其存在的51年間,奧匈帝國的經濟發展很快,技術的改進促進了工業化和城市化。在這51年裡,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傳播到整個帝國。舊的封建主義制度不斷消失。維也納附近、奧地利腹地、阿爾卑斯山麓、捷克和布達佩斯是經濟發展的中心。19世紀末,匈牙利中心平原和喀爾巴阡山脈地區的經濟發展也很快。1913年奧匈工業產值占世界4.4%,另七大列強世界占比分別為美35.8%、德15.7%、英13.6%、法6.1%、俄8.2%、意2.4%、日2.0%,奧匈帝國位居世界第六。
奧匈帝國發行的20克朗紙幣奧匈帝國發行的20克朗紙幣
整個帝國內的經濟發展速度相差相當大。總的來說西部的發展比東部高得多。20世紀初整個帝國的經濟發展速度都很高。從1870年到1913年,國家每人平均生產率每年約提高1.45%。與歐洲其它國家相比(英國1.00%,法國1.06%,德國1.51%),這個發展速度是比較高的。但國家的經濟發展的來說還是落後於其它國家,原因是它的起步比較晚。英國的數字約是奧匈帝國的三倍,德國是它的兩倍。這個粗的比較還無法體現帝國內部發展的不均衡性。
鐵路在奧匈帝國普及很快。1841年奧匈帝國的前身奧地利帝國就已經從維也納出發在西部建立了一個鐵路核心。此時政府認識到鐵路的軍事意義,因此開始在其建設上大量投資。布拉格布達佩斯克拉科夫威尼斯、格拉茨發、盧布爾雅那布拉迪斯拉發都被聯入鐵路網。到1854年為止整個帝國內的鐵路網長度達2000千米,其中約60-70%為國有。由於1848年的革命和克里米亞戰爭帝國政府為解決其經濟困難開始將其鐵路出售給私人投資者。
從1854年到1879年幾乎所有的鐵路建設都是由私人投資完成的。在奧地利部分鐵路網延長了7952千米,在匈牙利部分鐵路網延長了5839千米。許多新的地區被連入鐵路網,現有的鐵路網被連線到一起。在此之前奧匈帝國的主要運輸工具是船運,鐵路網的發展使整個帝國的經濟發展得以協調。
1879年後政府開始慢慢地重新將鐵路網國有化。其主要原因是1870年的經濟蕭條使私人企業對鐵路的投資減緩了,無法滿足政府的要求。從1879年到1900年奧匈帝國修建了25000千米鐵路,大多數是補充已有的鐵路網。在東部也建立了新的鐵路。一些地區一直到此時才接通鐵路。鐵路網大大地降低了帝國內的運輸費用,為其內部經濟打開了新的市場。

外交

奧地利和匈牙利的外交部長經常進行外交關係談判、磋商。奧地利部分和匈牙利部分地區政府對中央政府的外交政策的態度也稍不相同。布達佩斯的政治家害怕帝國的擴大會使得匈牙利人的比例和影響變小。不過,帝國政府與德國在1879年結成德奧同盟,對付俄國的同盟,則受到兩個地區政府的歡迎,因為它們都將俄羅斯看作最大的軍事威脅。
按1878年柏林條約,奧匈帝國於1878年8月占領波士尼亞和黑塞哥維那。1908年10月它正式被併入帝國。這塊地方被作為雙方共同管理地區,並被率屬於財政部管理。為解決這個不正常的狀況一些維也納的政治家考慮將這塊地區與帝國南部的其它一些斯拉夫人占多數的地區合併為帝國的一個第三個地區。當地的克羅地亞人可能較為親近維也納,而非布達佩斯。

軍事

歷史沿革

所謂“奧匈帝國”,實質上是古老的哈布斯堡王朝對於民族主義興起的一種無奈的讓步。哈布斯堡統治著一大堆領地,從葡萄牙到西烏克蘭,皇室用一大串諸如“國王,親王,大公,公爵,總督”等稱號,統轄這片廣袤的土地,和土地上居住著的民族各異的臣民們。
1913年在維也納街頭的奧匈帝國士兵1913年在維也納街頭的奧匈帝國士兵
拿破崙戰爭期間,皇室失去了神聖羅馬帝國皇位,改稱奧地利皇帝,然而,到了19世紀60年代,隨著帝國在義大利對法國和在波希米亞普魯士的接連兩次戰敗,一度被壓制的民族解放運動又再度洶湧澎湃起來,皇室為了拉攏自特蕾莎女皇時代就一直效忠皇室的匈牙利貴族,不得不於1867年授予匈牙利自治權,這就是所謂“奧匈二元制君主國”的由來。
隨著薩多瓦的戰敗,帝國恢復在德意志區域的影響力的希望化為泡影之後,帝國開始努力向東南巴爾幹方面擴展影響力,企圖攫取奧斯曼帝國退出東南歐的巴爾幹半島後的留下的以南方斯拉夫人為主體的前土耳其占領地區,這就使得帝國和俄國矛盾加劇。
博物館展出的奧匈帝國軍官的制服博物館展出的奧匈帝國軍官的制服
第二次工業革命展開,帝國依靠著遼闊的領土(歐洲第二),龐大的人口(歐洲第三)和不弱的工業實力,仍然是世界一大強國。但其統治弗朗茨一世卻在私下透露到:“我的帝國是一個紙房子,只要有人使勁踹上一腳,就會轟然坍塌”。正是出於這種擔憂,帝國才愈漸將自己綁到同屬日耳曼人的德意志戰車上。

防衛軍

皇家和王家地方防衛軍(KaiserlichKöniglicheLandwehr,這裡的皇,是指奧地利皇帝,王,指的是波希米亞國王,然而波希米亞僅有王國之名,卻沒有如匈牙利一般的自治權),這是帝國的非匈牙利部分(又稱內萊塔尼亞地區)的地方防衛軍,雖然被稱為地方防衛軍,然而卻具備野戰能力,只是根據法律規定,其部署和作戰有一定地域限制,不像帝國國防軍可以在帝國任意區域部署和作戰。
奧匈帝國第九十八步兵團在東波希米亞集結奧匈帝國第九十八步兵團在東波希米亞集結
王家匈牙利地方防衛軍(Honvéd),其使命和性質與皇家和王家地方防衛軍一樣,是帝國的匈牙利部分(外萊塔尼亞地區)的地方防衛軍,也屬於正規野戰部隊。在軍事行政管理方面,帝國國防軍由維也納的帝國戰爭部直接統轄,皇家和王家地方防衛軍由同樣設在維也納的奧地利地方防衛部管轄,王家匈牙利地方防衛軍由設在佩斯港(布達佩斯的一部分,港口區域)的匈牙利地方防衛部管轄,而這兩個地方防衛部,共同統於維也納的帝國戰爭部。在軍令指揮體系方面,由這三部分共同組成的帝國陸軍,由維也納的帝國總參謀部指揮。
從軍政和軍令向上引出的兩條線,共同指向一個人:理論上的帝國軍隊最高統帥:奧地利皇帝兼匈牙利國王。然而實質上,由於帝國已經立憲,君主對帝國戰爭部長的影響力已經不如帝國宰相,更由於君主弗蘭茨.約瑟夫一世已經垂垂老矣,軍令指揮權實質上是由總參謀長在行使,在戰爭初期災難性的慘敗之後,軍令指揮權又落到了德國顧問手中,這種情況,在老皇帝駕崩後有所改變,繼位的皇帝卡爾一世年富力強,又是頗有經驗和成就的野戰軍官,這使他拿回了部分軍令指揮權。
和地方防衛軍不同,帝國國防軍的各團經常調換駐地,這主要是為了防止國防軍士兵和當地居民建立過於深厚的友好關係,使得發生叛亂的時候無法放手鎮壓這一政治考慮,這也是由帝國國防軍的角色決定的,和地方防衛軍不同,它是直屬於皇帝的機動性打擊力量,這一點,在總動員前更加明顯,由出生於效忠哈布斯堡皇室的貴族的軍官們和基本上出生於同樣效忠皇室的下級公務員家庭的士官們指揮的帝國國防軍,不僅僅是威懾民變的力量,根據從來沒有公開表述但是私下心照不宣的官方看法,它更是威懾作為其補充力量使用的地方防衛軍的力量,特別是那些處於不穩地區的地方防衛軍,這些部隊由心懷不滿的當地人組成,由具有分離主義傾向的鄉紳們指揮,被看作是對於帝國政府的一種超過民變的威脅,因為他們擁有組織和武器,而且是合法的。
這也是奧匈帝國這種中世紀體制應付現代民族國家間戰爭的一種無奈的折中反應。和中世紀的皇家僱傭兵戰爭不同,現代民族國家間的戰爭要求動員大批國民參戰,在這種情況下,要是不建立自己的動員體制,奧匈帝國將被敵人潮水般湧來的服普遍義務兵役的部隊人海所淹沒,所以必須建立自己的動員體制,建立自己的後備和預備部隊,可是,這些部隊的忠誠卻由於沒有民族認同感的維繫而十分脆弱。
奧匈帝國軍隊中的波蘭和烏克蘭民族的軍人奧匈帝國軍隊中的波蘭和烏克蘭民族的軍人
具有諷刺意味的是,被動員淹沒的是帝國國防軍而不是被認為不穩,被視為威脅的地方防衛軍。總動員令下達後,大批的帝國臣民們被補充進帝國國防軍,使帝國國防軍從30萬膨脹到近200萬,然而結果卻是災難性的,那些由於長期培養而效忠皇室的貴族軍官和下級士官以及常備軍士兵被動員部隊的人海所淹沒,成為孤島,大量飽含著來自具有分離情緒的民族的士兵的部隊迅速喪失戰鬥力,拒戰,投降和譁變稱為家常便飯,只有那些由來自上下奧地利地區和匈牙利馬扎爾地區的士兵組成和補充的部隊才具備水準之上的戰鬥力,其他部隊不譁變就是謝天謝地了。
與帝國國防軍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地方防衛軍,這些為了保衛本鄉本土而戰的部隊經常死戰到底,成為戰爭後期帝國陸軍的支柱,其代表就是蒂羅爾地方射手部隊,他們是皇家和王家地方防衛軍的一部分,是蒂羅爾(奧-意)邊境地區的地方部隊,在戰前僅有四個團建制,在義大利對奧宣戰後的邊境戰役中,這隻小部隊堅守奧意邊境,遲滯義大利著名的阿爾卑斯山地步兵和龐大得和自己不成比例(150:1)的義大利主力部隊的進攻,為奧匈大部隊和德國援兵南調贏得了寶貴的時間,如若不然,奧匈在1915年就崩潰了,因此,卡爾一世繼位後,賜予蒂羅爾射手部隊“皇家射手部隊”榮譽稱號。
然而地方防衛軍畢竟不是帝國主力部隊,對其部署和使用頗多法律限制,例如上述的蒂羅爾地方射手部隊,就被蒂羅爾州議會明確限定只能參加保衛蒂羅爾或者在戰略上對保衛蒂羅爾有利的戰鬥,因此在後來對義大利的進攻作戰中,該部隊一度袖手旁觀,直到帝國戰爭部曲解引申了法律條文,宣稱對義大利的進攻作戰是屬於“在戰略上對保衛蒂羅爾有利的戰鬥”,才得以調動其參戰。
由此可見,雖然地方防衛軍具有較強的戰鬥力,卻只能進行防禦作戰,或者小縱深的進攻作戰。

軍事部門

帝國戰爭部部長在理論上高於帝國總參謀長,其屬下除了總參謀長外,還包含個兵種總監和戰地救護部隊總指揮,帝國軍官團團長(榮譽性職務,榮譽上的全國軍官之首),軍事建築總工程師,軍醫委員會(注意其主任和戰地救護部隊總指揮不是一個職務,該委員會和戰地救護部隊總指揮部也不是一個部門),戰地宗教軍官總監,軍事技術委員會以及各行政性部門。
雖然是內閣部門,然而帝國戰爭部長卻必須是現役軍人。帝國戰爭部將帝國劃分為數個軍管區,每個軍管區一般駐紮或者預計總動員後將建立一個轄數個師和輔助部隊的作戰軍,軍管區司令由該軍軍長兼任,軍管區司令部由四部分組成:
軍事部:由軍參謀長擔任主任,負責軍事事務。
軍事建築部:負責軍事建築事務。
經理部:負責後勤和軍事經濟事務。
輔助部隊部:包含軍炮兵旅長,軍法處長,戰地救護主任,軍事宗教事務委員會(由於帝國各民族信仰極為龐雜,因此各教會和教派都有自己的隨軍神職人員,包括隨軍牧師,隨軍拉比,隨軍依瑪姆,當然由於帝國沒有信奉佛教的民族,所以沒有設立隨軍和尚。)
奧匈帝國的軍官們奧匈帝國的軍官們
帝國國防軍的作戰團按照其作戰指揮語言的不同,分為奧地利(德意志)團和匈牙利團兩種。
這種粗疏的劃分也是一種不得已而為,帝國民族眾多,語言混雜,一個軍官不可能通曉帝國所有20餘種語言(據說只有皇帝一人能夠說全這些語言,不愧為帝國統一象徵和聯結紐帶呀)。
於是,只要是從帝國的非匈牙利部分征來的士兵,一概分入使用德語為指揮語言的奧地利團,而不管他是否是波希米亞人或者義大利人;從帝國匈牙利部分征來的兵一概分入使用匈牙利語為指揮語言的匈牙利團,而不管他是否是羅馬尼亞人,波蘭人,克羅地亞人或者斯洛維尼亞人。這種情況到總動員後更加惡化,大批操各種語言的農民被填入軍隊中,發展到最後,甚至到了連排長也無法讓他所搜羅來的那一大堆亂七八糟的人全部聽懂他發令的地步,整個基層作戰指揮趨於瓦解,整個帝國國防軍,預期中的帝國主力部隊變成了一頭患有神經末梢麻痹絕症的龐大怪獸,根本無法正常運轉,更遑論作戰了。
這種情況在地方防衛部隊中反而要好得多,這些部隊士兵大多來自本鄉本土,下級指揮官就是當地人,語言問題不嚴重,因此到了戰爭後期,地方防衛軍的戰績明顯好於帝國國防軍。戰爭後期,估計是吸取了這種經驗,王家匈牙利地方防衛軍又被劃分為王家匈牙利地方防衛軍和王家克羅地亞-斯洛維尼亞地方防衛軍。其實,早在1868年,根據適用於克羅地亞的“小平權法案”(相對於適用於匈牙利的“大平權法案”,根據該法案匈牙利取得了和奧地利同等的地位),克羅地亞語就已經成為匈牙利地方防衛軍中的克羅地亞單位的指揮和勤務語言。
奧匈帝國軍隊中的捷克和德意志民族的軍人奧匈帝國軍隊中的捷克和德意志民族的軍人
由於戰績不佳,再加經戰爭檢驗顯得不合時宜,不符合實戰需要,到了1915年,帝國戰爭部取消了所有部隊的歷史性榮譽稱號和附屬標誌,直接按照編號來稱呼部隊。

動員

奧匈帝國的動員和整補體制和德國不同,它沒有設立和每個團同一編號的補充團來負責該團的兵力補充,而是採用了以預備軍,補充營,補充區和“地方後備隊”四者相結合的複雜體制。
奧匈兵役法規定,所有身體健康的男性青年必須服普遍義務兵役,年滿21周歲的健康男性經由徵兵局挑選和分配,在帝國國防軍部隊服現役3年,然後在預備軍中服預備役7年,然後在地方防衛軍中再服現役2年,或者在地方防衛軍中服為期10年的“替代性預備役”(每年服役數星期)。在帝國國防軍中服現役期滿的士兵可以繼續服為期一年的志願兵役,服志願兵役期間有工資和入讀隨營初等軍校的機會,技術部隊和海軍鼓勵服志願兵役。其他所有未被征入國防軍,預備軍和地方防衛軍的年滿19周歲,不滿43周歲的男子,必須在地方後備隊服後備役。
奧匈帝國軍隊中的匈牙利民族的軍人奧匈帝國軍隊中的匈牙利民族的軍人
和德國的地方防衛軍是預備役不同,奧匈的地方防衛軍是現役。
奧匈動員計畫是,動員令下達後,在預備軍中服預備役的男子立即轉入帝國國防軍現役,服地方防衛軍替代性預備役的士兵轉入地方防衛軍現役,地方後備隊的後備人員則集中訓練,負責整補戰時兵力損失。
動員期間,奧匈帝國國防軍建立的新部隊較少,主要是使用預備軍人員填充各現有部隊,主要是各部隊不滿員部分和某些團下屬的補充營。該營擁有全部軍官,大部分士官和少量士兵,動員令下達後的兵力展開期,該營被用預備軍人員填滿後,大部分跟隨該團作戰,少部分則編成新團。每個團將補充營填滿投入戰鬥後,立刻建立新的補充營,用來接收和訓練後方補充來的新兵,這些動員後新建的補充營留駐團的原駐地,由其團所屬的補充區所屬的地方後備隊人員進行補充,通常是完成訓練後立刻成建制加入原所屬團作戰並且再建立新的補充營,戰時最高記錄是有一個帝國國防軍的匈牙利團使用過20個補充營,如果算上它在動員前所擁有的4個營的話,再假設該團在戰爭結束的時候擁有4個營(就算滿員),則該團也整個打光過5次了,這說明奧匈軍隊的戰損之巨大簡直不可思議。

步兵

一戰前,奧匈的帝國國防軍總共擁有步兵部隊如下:
62個奧地利步兵團
40個匈牙利步兵團
4個波士尼亞-黑塞哥維納步兵團(1908年帝國新吞併的地區,為了這個地區,賠上了王儲,甚至整個帝國)
28個戰地獵兵營(什麼是戰地獵兵以後介紹)
1個波赫戰地獵兵營
4個蒂羅爾獵兵團(注意,這是屬於帝國國防軍的部隊,和上文提到過的,屬於皇家和王家地方防衛軍的蒂羅爾射手部隊不是一支部隊)。
具體步兵團的建制如下:
團部,4個野戰步兵營,16個野戰步兵連。
團部:
一名上校擔任團長,一名校級軍官擔任參謀長,3到5名尉官擔任參謀,一名副團長,一名團工兵主任,一名團主計官,四名主計官助手,一名團軍需官,一名團修械主任,一名團營房管理主任,一名團軍樂隊長,一名團軍醫主任,四名高級軍醫,一名團部軍士長,四名團部勤務下士。
四名營長(中校或少校),四名副營長,一名團神職軍官及其助手,號手,5名一等兵,30名列兵,兩名學兵。
團部一共:21名軍官,73名士官和士兵。
16個連長都是上尉,同時每連都有一個連軍士長,副連長通常是中尉或少尉,排長是準尉。
除去團部的兵力,一共是:64名軍官,2488名士官和士兵。
團的補充建設制如下:
1名少校營長,2名補充區徵兵官,1名高級軍醫,一名主計官,3名中士級主計官助手,1名軍需官,1名營參謀長,4名中尉(未來的連長),4名中士(未來的連軍士長),以及12名士兵(都是老兵,作用是訓練新兵)。
中尉以上的步兵軍官配發軍刀,軍刀長82厘米,雙面開血槽,單面開鋒,用於指揮發令,也可以用於近身搏鬥。主計官,參謀長和團軍樂隊長配發禮儀性M1863式軍刀,不開鋒,長65.8厘米,不能用來搏鬥。
工兵官,號手和司機等配發M1862式工兵刀。
士兵中的神槍手和神槍軍官可以佩戴“射手標誌”。
各團都擁有自己的團旗,作為本團的標誌。
和步兵部隊一樣,奧匈帝國的炮兵部隊也分屬於三支軍隊,帝國國防軍炮兵部隊,皇家和王家地方防衛軍炮兵部隊和王家匈牙利地方防衛軍炮兵部隊。

炮兵

其中,帝國國防軍炮兵部隊實力最強,下屬兵種最齊全。
帝國國防軍炮兵部隊又可以劃分為:
國防軍野戰炮兵部隊
國防軍要塞炮兵部隊
國防軍山地炮兵部隊
國防軍炮兵技術支援部隊
國防軍炮兵訓練隊
其中,國防炮兵兵力如下:
42個野戰加農炮團
14個野戰榴彈炮師(營級建制)
11個乘騎炮兵師(營級)
14個重榴彈炮師(營級)
11個山地炮兵團
6個要塞炮兵團
10個獨立要塞守備炮兵營

騎兵

奧匈帝國的騎兵部隊也是分別隸屬帝國國防軍,皇家和王家地方防衛軍,王家匈牙利防衛軍。騎兵團分為三種:驃騎兵,槍騎兵,龍騎兵,然而實質上,到了開戰的時候,這三種騎兵的武器裝備根本就沒有區別,這些名字上的區別僅僅是一種歷史遺蹟而已,就如同帝國本身就是歷史遺蹟一般。
奧匈帝國的騎兵們奧匈帝國的騎兵們
帝國國防軍擁有16個驃騎兵團,按照傳統,這些士兵都是來自帝國的匈牙利部分,然而,卻並不都是匈牙利人,還包含克羅地亞人,羅馬尼亞人和斯洛伐克人。
驃騎兵團標準建制為2營6中隊,全團軍官27人,士官和士兵925人,乘騎馬950匹,挽馬16匹。
到了1916年,由於戰馬的奇缺,所有驃騎兵團改為“驃騎兵射手團”,實質上就是步兵團。
奧匈騎兵上校的制服奧匈騎兵上校的制服
驃騎兵戴硬制圓筒形狀軍帽,下大上小,帽筒中部掛穗帶,帽頂部帶有沖天穗,硬質帽檐。
驃騎兵制服稱為“阿提拉”制服,據說是為了紀念匈牙利人偉大的祖先阿提拉(匈牙利人是否是匈人後裔還有爭論),它的著名特點就是制服的前胸帶有5排左右對稱的扣子,扣子之間用長穗帶呈蝴蝶狀纏繞。
各團以制服顏色,軍帽沖天穗顏色和制服扣子穗帶顏色互相區別,後面詳細介紹到團的時候再分別介紹。
驃騎兵裝備M1890式連射卡賓槍,軍官裝備M1870式軍用左輪手槍,醫護兵沒有裝備射擊武器,但是所有驃騎兵,無論官兵,均裝備M1869式騎兵軍刀。
帝國國防軍擁有10個槍騎兵團,按照傳統,這些槍騎兵都是從奧屬波蘭地區徵募來的,其編制和驃騎兵團已經完全沒有任何不同之處。
槍騎兵戴頂部帶有一個小的波蘭四角帽圖形裝飾的頭盔,制服正面帶有一大塊傳統的槍騎兵制服飾布,飾布呈梯形,起於兩肩,收於腰部,飾布顏色各團不同。一直到英軍中的槍騎兵團儘管已經改作步兵或者機械化步兵團,然而在閱兵的時候仍然穿這種制服。
槍騎兵裝備M1890式連射卡賓槍,軍官裝備M1870式軍用左輪手槍,醫護兵沒有裝備射擊武器,但是所有槍騎兵,無論官兵,均裝備M1869式騎兵軍刀。
奧匈帝國騎兵軍官的頭盔奧匈帝國騎兵軍官的頭盔
帝國國防軍擁有15個龍騎兵團,全部是從上下奧地利區域和波希米亞地區招募,龍騎兵團的編制同驃騎兵和槍騎兵。
龍騎兵頭盔的頂飾同古希臘頭盔,是一種拱橋狀飾物,但是一般不帶有流蘇。
龍騎兵的制服和步兵制服一樣,但是佩戴本團識別標誌。
龍騎兵裝備M1890式連射卡賓槍,軍官裝備M1870式軍用左輪手槍,醫護兵沒有裝備射擊武器,但是所有龍騎兵,無論官兵,均裝備M1869式騎兵軍刀。
帝國國防軍所屬的共41個騎兵團,在戰時全部集中編成騎兵旅和騎兵師使用,這和地方防衛軍所屬的騎兵團不同,地方防衛軍所屬騎兵團都被分拆到步兵師去當師屬騎兵使用。

獵兵

所謂戰地獵兵部隊,和德國將獵兵作為憲兵使用不同,奧匈的戰地獵兵部隊其實就是輕步兵部隊,由於傳統上這些部隊的士兵都是招募自獵人,所以有此名字。
和普通步兵不同,戰地獵兵部隊要求具備深入敵後,游擊作戰,不依賴重火器支援,不參與大兵團作戰等任務。
同時,部分戰地獵兵部隊實際上是山地輕步兵部隊,這些部隊從傳統的山民中招募,爬山涉水習慣成自然地如履平地,由於經常打獵而槍法出色,而且具備一定的野外生存能力,是執行山地滲透,襲擾等任務的不可多得的優秀部隊。
帝國國防軍總共擁有29個獨立戰地獵兵營,和4個蒂羅爾獵兵團,這四個團和屬於皇家和王家地方防衛軍的蒂羅爾射手部隊4個團共同構成帝國的山地部隊,不過,當義大利宣戰的時候,屬於國防軍的4個蒂羅爾獵兵團卻在巴爾幹戰線作戰。
帝國國防軍還擁有4個波赫步兵團,這些團身著藍色制服,頭戴紅色土耳其無檐帽(所謂菲茲帽),配備隨軍牧師(針對東正教徒)和隨軍依瑪姆(針對伊斯蘭教徒)。
自1878年開始,帝國就占領了波赫,當然,在名義上這兩個省仍然是屬於昔日地跨歐亞非三洲的封建神權大帝國——奧斯曼帝國。1882年,奧匈帝國戰爭部正式將波赫劃分為4個補充區(塞拉耶佛,巴尼亞盧卡,多倫亞圖茲拉和莫斯塔爾),和帝國其他的隸屬於各軍管區的補充區不同,這四個補充區直屬帝國總參謀部。帝國國防軍首先在四個補充區各徵召了一個基幹連,然後於1885年將連擴展成營,1889年又把營擴展成兩個營,1892年再度將每個營擴編成兩個營,這個時候,四個團所需的16個營就全部構建完成了。1894年,建立團部和補充營後,4個波赫步兵團構建完成。1903年,帝國戰爭部從整個波赫地區不分補充區徵募了一個戰地獵兵營。

海軍

奧匈帝國海軍存在於1867~1918年間,是奧匈帝國的海上力量,繼承自奧地利帝國海軍,1867年奧地利帝國改稱奧匈帝國時海軍也隨之改名。1918年奧匈帝國解體,奧地利不再擁有海岸線,於是帝國海軍不復存在。
奧匈帝國海軍士兵奧匈帝國海軍士兵

主要城市

排名城市名人口
1
2083638人
2
1232026人
3
668000人
4
229510人
5
206113人
6
151886人
7
151781人
8
125737人
9
118328人
10
94610人
11
90764人
12
87100人

評價

這一帝國從建立伊始就困擾於國內的民族糾紛和民族矛盾。奧匈帝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君主國,儘管對於境內其他少數民族來說,匈牙利人在君主國內的地位僅次於德意志人和奧地利人,但匈牙利人要求獨立的願望卻最強烈,這種情緒影響了其他民族,導致帝國內部民族起義此起彼伏,並最終爆發了塞拉耶佛事件。1914年6月,奧匈帝國在塞拉耶佛舉行軍事演習,把塞爾維亞和門的內哥羅作為假想敵,激起塞爾維亞人民的不滿;6月28日,奧匈帝國皇儲弗蘭茨·費迪南公爵夫婦在薩市大街上被塞爾維亞民族主義者普林希普刺死,奧匈帝國藉此向塞爾維亞宣戰,以德、奧、意“同盟國”為一方和以英、法、俄“協約國”為另一方的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奧軍作戰失利,境內各民族紛紛獨立,導致帝國崩潰;1918年11月11日,年輕的卡爾皇帝在帝國夏宮美泉宮的“中國廳”內宣布退位,從而結束了綿延7個世紀的哈布斯堡王朝的君主統治。
奧地利戰後首任總統卡爾·倫納奧地利戰後首任總統卡爾·倫納
翌日,奧地利臨時國民議會宣布奧地利共和國誕生,這就是奧地利第一共和國。作為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戰敗國之一,奧地利被剝奪了所屬的非德語地區,在那裡建立了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南斯拉夫三個獨立的國家,還有一部分加入了獨立的波蘭,同時,奧地利還失去了講德語的南蒂羅爾,這一地區後來被劃歸義大利,時至今日,南蒂羅爾人仍想回歸奧地利;第一共和國時代的奧地利從一個世界大帝國變成了中歐的一個小國,面臨著無法解決的困難,奧地利與周邊國家的邊界被封鎖,原料的進口和工業品的出口受到這些國家關稅壁壘的阻礙,經濟處於癱瘓狀態;30年代經濟大蕭條時期,奧地利向德國求援助,為納粹德國兼併奧地利提供了藉口。1938年3月11日,身為奧地利人的希特勒以“維護祖國秩序”為名,派兵進占奧地利,奧地利則在後來的德奧吞併公投中,超過91%的公民選擇贊同,從此成為德國的東部邊區;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戰後,奧地利復國,被同盟國禁止與德國合併,3月11日如今成為奧地利的國恥紀念日。
戰爭期間,奧地利雖然是法西斯的受害者,但同時也扮演了納粹德國的幫凶角色,成千上萬的奧地利人對希特勒的到來發自內心的歡呼,而且法西斯納粹最殘忍的劊子手中有許多有奧地利人,僅在奧地利就有65000名猶太人慘遭殺害,戰爭後期,奧地利本土也成為戰場,損失慘重。國內各大城市都被盟軍的飛機炸成廢墟,僅維也納就遭到53次輪番轟炸,不少珍貴的古典建築毀於炮火。1945年3月,盟軍占領了奧地利全境。奧地利損失慘重。

皇帝

  • 弗朗茨·約瑟夫一世
奧地利皇帝兼匈牙利國王(1830年—1916年),奧匈帝國的締造者和第一位皇帝(1867年—1916年在位)。
奧匈第一任皇帝弗蘭茨·約瑟夫一世奧匈第一任皇帝弗蘭茨·約瑟夫一世
  • 卡爾一世
卡爾一世(KarlI,1887年8月17日—1922年4月1日),全名卡爾·弗朗茨·約瑟夫·路德維希·胡伯特·格奧爾格·瑪利亞·馮·哈布斯堡-洛林(Karl Franz Josef Ludwig Hubert Georg Mariavon Habsburg-Lothringen)是哈布斯堡王朝與奧匈帝國的末代皇帝(1916年—1918年)。作為奧地利皇帝,稱卡爾一世;作為匈牙利國王,稱卡洛伊四世(IV.Károly);作為波希米亞國王,稱卡萊爾五世(KarelV),是具有600年歷史的哈布斯堡王朝與奧匈帝國的末代皇帝(1916年—1918年)。
第二代、也是末代皇帝卡爾一世第二代、也是末代皇帝卡爾一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