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奧同盟

德奧同盟

德奧同盟 Austro-GermanAlliance 或叫做 the Dual Alliance(德語:Zweibund,意指兩國同盟;也稱為奧德同盟)是1879年10月7日德國與奧匈簽署的條約。雙方承諾在任何一方被俄羅斯攻擊時另一方會相助;如果攻擊者是另一個歐洲國家,另一方則慷慨地保證中立——此歐洲國家在法俄同盟成立後尤其指法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德奧同盟
  • 外文名:Austro-GermanAlliance or The Dual Alliance
  • 別名:奧德同盟
  • 相關國家:德意志帝國、奧匈帝國
  • 成立時間:1879年10月7日
內容,原因,背景,結果,《德奧同盟條約》,條約建立的原因,

內容

普法戰爭以後,德國宰相O.von俾斯麥為孤立和打擊法國,力圖聯合奧匈帝國,拉攏沙皇俄國,阻止法俄接近。
1878年柏林會議(1878)上,俾斯麥偏袒奧匈和英國,使沙俄失去了戰勝土耳其所獲得的權益。會後,德國藉口檢疫禁止俄國牲畜入口,又提高了糧食進口稅,使俄國遭受嚴重的經濟損失。德俄關係急劇惡化。俾斯麥覺察到法俄接近的跡象,為應付東西兩線可能的進攻,選擇奧國為夥伴。奧、俄在巴爾幹的利益衝突不可調和;俄國對君士坦丁堡所造成的威脅,也把奧國推向德國。
俾斯麥俾斯麥
1879年秋,俾斯麥開始積極籌備反俄的德奧同盟條約。9月21日,俾斯麥前往維也納同奧國首相G.安德拉希談判。9月24日簽訂了關於籌備締結盟約的初步秘密議定書,規定了結盟的一般原則。10月 7日德國駐奧匈大使勞斯親王和奧匈外交大臣在維也納簽署了這個同盟條約。
條約主要內容:
①締約國一方遭到俄國的進攻,他方應以全部兵力援助,並不得單獨媾和;
②一方遭到第三國(指法國)進攻,他方應採取善意的中立;如進攻的國家得到俄國支持,締約雙方應共同作戰;
③條約的有效期暫定為 5年;
④締約國雙德奧同盟條約成為德國外交政策的基石,也成了當時歐洲國際關係的軸心。
後來的德奧意三國同盟(1882)是德奧同盟的擴大。然而,德奧同盟帶來的嚴重後果則是法俄同盟的成立。德奧同盟條約實際上成了歐洲列強分裂為兩大對峙的軍事同盟體系的開端,也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的基本因素之一。

原因

1871年,德意志帝國成立。德國首相俾斯麥希望顯示國家愛好和平、令歐洲維持現狀的形象,以確保德國能和平擴張。然而,1878年俄土戰爭結束。俄羅斯擊敗了奧斯曼帝國,並借著聖斯特凡諾條約企圖在巴爾幹建立大保加利亞,以期擴張。雖然奧匈與俄羅斯是三帝同盟的成員,但因為此事件而產生嫌隙。德國也是成員國,並因此想修補奧俄關係。俾斯麥召開柏林會議,邀請歐洲列強解決巴爾幹問題。會後達成的柏林條約,令俄羅斯失去大部分在聖斯特凡諾條約的所得,並讓奧匈帝國管理波士尼亞和黑塞哥維納。
德皇威廉二世和奧皇弗蘭茨·約瑟夫一世德皇威廉二世和奧皇弗蘭茨·約瑟夫一世
雖然俾斯麥在這次會議中扮演誠實的掮客之角色,但德俄關係仍然變差,基於俄國認為被德國出賣——俄國在俄土戰爭中損失甚巨,最後卻得不償失,還要眼巴巴看著競爭者奧匈坐收漁人之利。因此,第一次三帝同盟瓦解。德國於是跟奧匈帝國秘密結盟,視俄國為假想敵。而另一方面,俾斯麥仍然希望與俄國交好。
1883年,德奧俄三國再度結盟(第二次三帝同盟),但同盟在1887年因保加利亞危機而崩潰。俾斯麥最後在同年企圖以再保險條約靠攏俄國。
1890年,已經登基兩年的德國皇帝威廉二世正式主政,並令俾斯麥辭職。他認為俾斯麥同盟制度過於反覆,故此廢除了《再保險條約》,專注維持與奧地利和義大利的1882年三國同盟。
德奧同盟從1879年開始,一直到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雙方都戰敗投降為止。

背景

通過《再保險條約》與先前的《德奧同盟條約》兩相呼應,俾斯麥又重新確立了對俄奧的雙向抑制。俾斯麥藉此向俄奧表明,德國將始終與被進攻方站在一起,共同對抗侵略。誰破壞歐洲和平,誰就是德國的敵人。但是,俾斯麥還必須正視另一個危險,俄國如果挑動奧匈率先發動進攻,德國將怎樣應付?圍繞《再保險條約》簽訂問題俄國內部的爭鬥,沙皇立場的動搖,條約簽訂後俄國在保加利亞問題上對德國無休止的索求,使得俾斯麥對條約的價值大打折扣。他對沙皇和德俄友誼的信心,從此不可挽回地動搖了。
德奧同盟德奧同盟
1887年7月,在違背沙皇意願的情況下科堡的斐迪南被推選為保加利亞大公,俄國訴諸武力的可能增強。俄國報界充斥了對德國的謾罵。8月,戴魯萊德借出席卡托科夫葬禮之機,再次訪問俄國。俾斯麥對時局深感憂慮。俄國既已靠不住,德國必須另謀出路,以防萬一。5月,法俄共同迫使蘇丹放棄了英國特使沃爾夫與土耳其達成的,有關英國從埃及撤軍的方案。法俄合作之勢,引起了了英德的共同警覺。索爾茲伯里擔心,如果奧匈因得不到援助而被迫同俄國妥協,就可能回到三皇同盟時期對英國極為不利的孤立被動局面。
俾斯麥趁勢將《德奧同盟條約》文本送交倫敦,並在11月22日致信索爾茲伯里。信中表示:“如果奧匈帝國之獨立受到俄國侵略的威脅,或者英意遭到法國入侵的危險,德國始終有責任採取進入戰線的政策。”在英國確認了德國對奧匈支援的程度後,1887年12月12日,和16日,英、奧、意三國互換照會,達成《第二次地中海協定》,基本上排除了俄國占領保加利亞,或挾持蘇丹,控制土耳其海峽的可能。俄國如果向奧匈挑釁,將遭到英奧意圍攻。在這一背景之下,俄國開始退卻。
1888年1月俄國在德國的支持下要求土耳其政府宣布斐迪南當選為非法,遭到英奧意的聯合抵制。4月土耳其滿足了俄國的要求。俄國挽回了一部分面子,此後保加利亞問題也就不了了之。
《再保險條約》和《地中海協定》造成了英奧意與法俄在近東和地中海地的相互牽制之勢,同時又阻遏了法俄結合,保證了德國在歐洲大陸的主導地位。然而俾斯麥的體系卻包含著極大複雜性和矛盾性,其促成的對德國有利的均衡局面本質上是脆弱的。因而他的外交歸根結底仍只是一種拖延問題的權宜之計。
作為現實政治的大師,俾斯麥將外交藝術發揮到了極至。現實政治促成了德國的統一和鞏固,俾斯麥對現實政治的迷戀,卻最終使統一後的德國自食其果。儘管隨著德國的統一,俾斯麥由現狀的破壞者轉變成了現狀的維護者,但形勢已今非昔比。在民族主義浪潮的衝擊下,他鼓吹的君主團結原則已失去了維繫力。對強權赤裸裸的追求已成為各國維護自身安全與利益的基本手段,國際關係增添了新的不穩定因素。“卡托科夫的攻擊”就是對俾斯麥富有諷刺意味的回敬。

結果

《德奧同盟條約》

《德奧同盟條約》規定:如果兩國其中一國遭到俄國的進攻,另一國應以“全部軍事力量”予以援助;如果其中一國遭到除俄國以外的另一國家進攻,雙方應互守善意的中立;如果進攻的國家得到俄國的支持,締約國則應共同作戰,直到雙方議和為止。
《德奧意同盟條約》規定:如果義大利遭到法國的進攻,德國和奧匈帝國應以全力援助;如果德國遭到法國的進攻,義大利也要擔負同樣的義務;如果締約國的一國或兩國遭受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大國的進攻,締約三國應協同作戰。

條約建立的原因

1879年10月建立的德奧同盟是在德俄關係惡化的情況下,德國為了維護普法戰爭結束後對自己有利的歐洲格局而與奧地利簽訂的雙邊條約。
1890年俾斯麥下台後,德皇威廉二世開始推行“世界政策”,這一條約的本質也發生了根本變化。因此,把1879年的德奧同盟說成是德國發動第一次世界大戰的主要的外交工具是不確切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