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地利帝國

奧地利帝國

奧地利帝國(德語:Kaisertum Österreich、英語:Austrian Empire,1804年-1918年),是一個地跨中歐南歐東歐東南歐部分地區的龐大帝國,國土面積約65萬平方公里(1804年),人口約2120萬人(1804年)。領土包括現在的奧地利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斯洛維尼亞克羅地亞、北義大利羅馬尼亞特蘭西瓦尼亞波蘭加利西亞等廣大地區。

帝國的首都為奧地利皇室領地內的維也納奧地利皇帝世襲兼任神聖羅馬帝國皇帝,1806年,拿破崙勒令弗朗茨二世放棄羅馬皇帝尊號,神聖羅馬帝國瓦解。奧地利是德意志邦聯的永久主席國和神聖同盟的三巨頭之一,也是哈布斯堡-洛林皇朝統治下的奧地利波西米亞王國等其他領地的統稱。1867年2月,匈牙利獲得自治,6月奧地利帝國正式改組為奧匈帝國(Austro-Hungarian Empire)。奧匈帝國是奧地利帝國和匈牙利王國組成的政合國,1867年後匈牙利從法理上已經脫離奧地利帝國獨立,但兩國的外交立場保持一致。1918年一戰戰敗後解體。

奧地利帝國是跨越多個民族的居住地,而在法國大革命拿破崙推行自由主義以及民族平等的衝擊下,各地反哈布斯堡王朝統治的活動日益活躍。雖然如此,奧地利帝國仍是歐洲傳統的五大強國和當時世界列強之一。奧皇室向來擔心革命浪潮危及自身的統治權,奧軍向來積極干預歐洲他國事務,鎮壓革命。另一方面,奧歷任皇帝篤信天主教,因此教廷給與神聖羅馬皇帝教宗選舉中的否決權,被轉授與奧皇,直到1914年才被樞機主教團廢除。

基本介紹

歷史,誕生與發展,擴張與崛起,外交聯姻,爭霸時期,成立,失去霸權,政體改革,領土,帝王世系,綜述,奧地利帝國時期,奧匈帝國時期,

歷史

誕生與發展

東法蘭克王國經過一系列擴張,於公元962年改稱神聖羅馬帝國,該帝國是一個聯邦性質的帝國,最初是由擁有實權的皇帝進行統治。其疆域鼎盛之時,包括了今德國奧地利捷克丹麥南部,荷蘭比利時盧森堡義大利北部和中部,以及法國東北部和中部的一些領土。
德語中,奧地利意為“東部邊區”,起初只是一個模糊的地理概念,泛指帝國巴伐利亞、斯提里亞東部的邊疆領土。
1156年,神聖羅馬帝國皇帝腓特烈一世在位期間,對帝國內部的大國進行了拆解,其中對巴伐利亞的拆解使用了小特權方案,奧地利由邊區提升為公國,正式建國。
國土組成成分國土組成成分
1282年起,哈布斯堡王朝開始統治奧地利,並在不久後被選舉成為帝國皇帝,其後二百年,奧地利逐步吞併了斯提里亞,蒂羅爾等地,使國土面積增加了三倍,成為神聖羅馬帝國境內首屈一指的大邦國。

擴張與崛起

被瓜分前夕的勃艮第
1454年,奧地利公爵艾伯特和利奧波德簽定協定,將國家一分為二,交由他們的子孫分別掌管,北部是統治上奧地利地區的奧地利公國,南部則是斯提里亞公國,君主同時兼任神聖羅馬帝國皇帝。
1453年,英法結束了百年戰爭,法國開始著手國家的統一,大舉進攻西歐的大國勃艮第。
勃艮第公國名義上屬於法蘭西王國,但在百年戰爭時期獲得了實質上的獨立。1477年,被稱為“大膽的查理”的勃艮第公爵死於亂軍之中,奧地利的馬克西米連一世趁機迎娶了查理的女兒,並於1479年在吉內加特戰役擊敗法軍。法國僅收回了法語區約27%的土地,整個低地、法國東北部以及中部的一些領土則由奧地利獲得。
對勃艮第的瓜分使奧地利的領土擴大了一倍有餘,一舉躋身歐洲列強行列。
1490年,上奧地利統治者絕嗣,奧地利和斯提里亞合併,再次由一位公爵統治。

外交聯姻

卡斯蒂利亞的公主伊莎貝拉與阿拉貢王子斐迪南的婚禮,使兩個國家逐步融合,成為了一個新的國家——西班牙,他們的子嗣卻是歐洲歷史上著名的瘋女胡安娜。1496年,馬克西米連一世通過巧妙的在婚姻安排,以當時英俊著稱,後來被稱為腓力一世的奧地利王子將其迎娶。他們的子嗣同時獲得了西班牙、荷蘭、奧地利諸國的繼承權。
1521年,斐迪南一世迎娶波希米亞公主安妮,1522年,斐迪南的妹妹瑪利亞嫁予匈牙利兼波希米亞國王拉約什二世,這兩段婚姻為日後奧地利吞併波希米亞和匈牙利埋下伏線。

爭霸時期

15世紀末,日益強大的法國發現自身領土被哈布斯堡的家族領土所包圍,於是在1494年發動義大利戰爭,先後奪取了米蘭、薩伏依等地,但對那不勒斯王國的侵略卻被挫敗,此後兩個世紀,那不勒斯王國一直受哈布斯堡統治。1513年,哈布斯堡轉入反攻,奪取米蘭。1525年,查理五世於帕維亞戰役大敗法國,生擒法國國王弗朗索瓦一世。1529年,米蘭劃歸哈布斯堡。1544年,查理五世圍攻巴黎,雖因奧斯曼帝國進逼維也納而撤軍,但仍幫助薩伏依重獲獨立。1557年,哈布斯堡於聖康坦戰役中擊潰法國,雙方簽定卡托-康布雷齊和約,結束了綿延半個世紀的義大利戰爭,哈布斯堡將法國勢力徹底逐出義大利,鞏固了在南義大利的統治,獲得了米蘭以及法國東北部的一些土地。
在東邊,奧地利則要面對更加強大的敵人——奧斯曼帝國,在蘇萊曼一世的領導下,奧斯曼進入到鼎盛時期,先後擊敗匈牙利-波希米亞、波蘭立陶宛聯邦以及中東強國波斯,讓整個基督教世界都大感威脅。
查理五世的敵人們組成了“瀆聖同盟”,由信奉天主教的法國和信奉伊斯蘭的奧斯曼帝國共同領導。1526年,蘇萊曼一世親征匈牙利,擊潰波希米亞—匈牙利聯軍,占領匈牙利大部,並於1529年和1532年兩次率軍圍攻維也納,從側翼支援法國,但是均被天主教同盟擊退。這場戰爭後,由於波希米亞—匈牙利國王戰死,查理五世加冕匈牙利國王和波希米亞國王,獲得了匈牙利北部和整個波希米亞。
奧地利帝國

成立

1789年,法國大革命爆發,哈布斯堡王朝同法國關係惡化,先後三次參加反法聯盟,均為拿破崙·波拿巴擊敗,失去本土西部、義大利北部、西加里西亞和南斯拉夫等領地,神聖羅馬帝國已徹底瓦解。法國大革命拿破崙的崛起加劇了德國諸城邦的分化,帝國的前景並不樂觀。
1804年5月18日,法國第一執政拿破崙稱帝。有見及此,在拿破崙稱帝三個月後的8月11日,弗朗茨二世將他統治下的奧地利大公國波西米亞王國匈牙利王國以及位於義大利波蘭等處的領土合併為奧地利帝國,自稱為奧地利皇帝弗朗茨一世,以回應拿破崙,並藉機整合哈布斯堡王朝的領地,是為奧地利帝國之始。
1806年,奧地利再次被拿破崙擊敗,弗蘭茨放棄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稱號。
1809年任命克萊門斯·文策爾·馮·梅特涅為首相,奧地利的反法政策改為策略性與法合作。
1810年弗蘭茨一世將女兒瑪麗亞·路易絲嫁給拿破崙一世,以鞏固奧地利的地位。
拿破崙戰爭時期,奧地利失去出海口拿破崙戰爭時期,奧地利失去出海口
1812年拿破崙一世侵俄失敗,奧地利又轉而與法作戰,萊比錫戰役以後,[於1814年3月]攻入巴黎。在同年召開的維也納會議上,梅特涅施展外交手腕,使奧地利收復所失領地,並得到了經濟文化最發達的威尼斯和米蘭,後組成以奧地利為首的德意志邦聯,奧地利的大國地位得到恢復。
1815年,奧地利發起成立神聖同盟,成為復辟勢力的代表,聯合歐洲各君主國反對各國自由主義,維護專制制度,充當歐洲憲兵。

失去霸權

普魯士主導建立的德意志關稅同盟建立後,德意志邦聯中的各邦國紛紛參加,梅特涅的力量一蹶不振。
奧地利帝國之勳章奧地利帝國之勳章
1848年歐洲革命爆發後,3月13日維也納民眾在學生領導下爆發起義,梅特涅被迫辭職。在維也納革命影響下,匈牙利和捷克先後發生革命,斯拉夫人問題日益尖銳化,全國各地革命一觸即發。奧軍在俄羅斯幫助下成功鎮壓了1848年匈牙利革命,加劇了匈牙利對奧地利政府統治的不滿。
1849年起,奧地利與普魯士為爭奪德意志霸權展開尖銳鬥爭。奧地利首相費利克斯·施瓦岑貝格在俄國的支持下迫使普魯士簽訂奧爾米茨條約,奧地利再德意志邦聯中的盟主地位暫時得到穩定。
1859年的義大利獨立戰爭使奧地利失去在義大利的所有領地。
1864年奧、普聯合對丹麥作戰,奧地利獲得霍爾斯坦
1866年普奧戰爭爆發,奧軍被擊敗,被迫放棄霍爾斯坦,將威尼斯歸還義大利,並同意解散德意志邦聯,結束了哈布斯堡家族統領德意志各城邦的時代以及在北義大利的優勢地位。此後,德意志走上以普魯士為首的自上而下的統一道路,奧地利被排除在外。奧地利被迫轉向巴爾幹等地發展,對國內日益尖銳的民族矛盾採取讓步政策。

政體改革

奧地利帝國成立以後,國內多民族的紛爭和對外戰爭的失敗令哈布斯堡-洛林皇朝的勢力再被削弱。匈牙利對維也納的統治非常不滿,國內其它許多地區民族主義思想也不斷加強。
奧匈帝國版圖奧匈帝國版圖
在一些政府官員勸告下,奧皇弗朗茨·約瑟夫決定與所有民族運動家談判。雖然如此,但帝國內各部分以匈牙利貴族的勢力最為強大,而他們只肯接受一個他們與奧地利傳統貴族之間的二元體。縱使維也納擔心單獨與匈牙利貴族談判會遭到其它民族更大的反對,但最終僅與匈牙利的貴族協商,而奧匈二元帝國則正式建立。
自此,奧地利帝國成為奧匈帝國的主要組成部分,直至1918年奧匈帝國瓦解。而奧地利帝國的主體,奧地利皇室領地,成為奧地利共和國,直到其1938年被納粹德國兼併。
1914年,奧地利在新吞併的波士尼亞舉行軍演,皇儲斐迪南大公遭塞爾維亞一名叫普林西普的青年刺殺,是謂塞拉耶佛事件。之後,一戰爆發。一戰後奧地利帝國分裂,哈布斯堡王朝垮台。

領土

奧地利帝國轄下由多個奧皇兼任國王的“王國”以及一些公國和領地組成,主要組成部分如下:
奧地利帝國國徽奧地利帝國國徽
波希米亞王國(KoenigreichBoehmen)
匈牙利王國(KoenigreichUngarn)
達爾馬提亞王國(KoenigreichDalmatien)
加利西亞及洛多梅里亞王國(KoenigreichGalizienundLodomerien)
克羅地亞斯洛維尼亞王國(KoenigreichKroatienundSlawonien)
倫巴第-威尼西亞王國(Lombardo-VenezianischesKoenigreich)
奧地利皇室領地(ErzherzogtumOesterreich)
克恩滕公國(HerzogtumKaernten)
克萊因公國(HerzogtumKrain)
薩爾茨堡公國(HerzogtumSalzburg)
西里西亞公國(HerzogtumSchlesien)
施泰爾馬克公國(HerzogtumSteiermark)
布科維納公國(HerzogtumBukowina)
塞爾維亞及塔米斯-巴納特公國(WoiwodschaftSerbienundTamischBanat)
特蘭西瓦尼亞大公國(GroßfürstentumSiebenbürgen)
摩拉維亞侯國(MarkgrafschaftMähren)
蒂羅爾親王伯國(GefürsteteGrafschaftTirol)
戈里奇亞和格拉迪斯卡伯國(GrafschaftGoerzundGradisca)
福拉爾貝格領地(Vorarlberg)
伊斯特尼亞領地(Istrien)

帝王世系

綜述

帝國皇冠,原為[神聖羅馬皇帝]魯道夫二世的私人皇冠自弗朗茨稱帝後,到[1867年]重組為[奧匈帝國]共有3位君主。若算至哈布斯堡王朝覆亡,則共由四位君主曾使用奧地利皇帝的稱號。

奧地利帝國時期

弗朗茨一世(1792年~1806年被稱為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弗朗茨二世),1804年~1835年在位,英譯為法蘭西斯
奧地利帝國、萊茵邦聯與拿破崙帝國奧地利帝國、萊茵邦聯與拿破崙帝國
斐迪南一世,1835年~1848年在位。
弗蘭茨·約瑟夫一世,1848年~1867年在位,英譯為法蘭西斯·約瑟夫。

奧匈帝國時期

弗蘭茨·約瑟夫一世,1867年~1916年在位。
弗蘭茨·約瑟夫一世弗蘭茨·約瑟夫一世
卡爾一世,1916年~1918年在位,末代奧皇,英譯為查理,卒於1922年。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