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本主義(私有制經濟制度)

資本主義(私有制經濟制度)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資本主義(Capitalism)是資本屬於個人所擁有的經濟制度,以私有制為基礎。私有制是資本主義最主要的內容,沒有私有制就不能稱為資本主義。資本主義區別於封建主義的主要特點之一是無產階級對資產階級的依附形式發生變化,依附程度減弱,且無產階級完全不擁有生產資料。資本主義的根本特點是少數剝削階級通過掌握生產資料來控制社會分配,使財富流入資產階級手中。

資本主義由封建社會發展過來。封建社會是地主將土地租給農民播種,租期內土地由農民掌控,但要定時向地主交地租和其它稅。資本主義改為農業工人農業資本家農場幹活,之後拿錢離開,不掌控土地。資本主義里資本家與工人之間是僱傭關係。資本主義指資本主導社會經濟政治的意義,並無準確定義,不同經濟學家有不同定義。一般而言資本主義是一種經濟學或經濟社會學制度,在這樣制度下絕大部分生產資料歸個人所有,並藉助僱傭勞動手段以生產工具創造價值。

現在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已經達到政企一體的政治制度。即金融巨頭通過聯合的方式推選自己的代言人組成政府,跨國經濟巨頭則可以通過選舉、戰爭等方式控制其它國家,從而擴展勢力範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資本主義
  • 外文名:capitalism
  • 萌芽:文藝復興時期
  • 特點:私有制
  • 統治階級:資產階級
詞源,變化,基本特徵,歷史,理論產生,產生,發展,意識形態,經濟特色,再生產,私人所有,私人企業,私利利潤,自由市場,經濟成長,自我組織,存在缺陷,發展方向,各個階層,典型國家,

詞源

capital”一詞來源於對動物及人的買賣及占有,“capital”源於拉丁詞語“capitalis”,“capitalis”則源於原始印歐語的“kaput”--意思是“只”,“只”是一種在遠古年代的歐洲測量財富的方式:一個人擁有越多“只”牛和人,那么此人也就越富有。“chattel”(意思是商品,動物或奴隸)和“cattle”(牛)這兩個字也是從“kaput”衍生而來的。
在許多語言中,貨幣的名稱以及某些經濟學裡所用的術語至今仍然保存著它們與動物買賣及原始貿易在辭彙上的聯繫,譬如“fee”(費)是從高地古德語中的“faihu”(牛,錢)一詞衍生而來,“rupee”(盧比)是從梵文中的“rupya”(銀)一詞衍生而來,“buck”(一塊錢)原指一種鹿皮,“pecuniary”(金錢的)是從拉丁文中的“pecu”(一個人的牛群及羊群)一詞衍生而來,“stock”(股票)是從英文中的“livestock”(牲口)一詞衍生而來,“peso”(比索)是從梵文中的“pashu”(牛)一詞衍生而來,等等。 “Kapitalist”一詞在1848年馬克思和恩格斯所發表的《共產黨宣言》里第一次出現,不過,宣言裡並沒有出現後來德語裡與“capitalism”同義的“Kapitalismus”一詞。第一個使用“capitalism”一詞的是英國小說家威廉·梅克匹斯·薩克雷(WilliamMakepeaceThackeray),他以此表示大量資本的所有權,而非一種生產制度。

變化

辭典里對於資本主義的定義總是不斷改變。例如,1909年出版的《世紀辭典》(CenturyDictionary)對於資本主義的定義是:
擁有資本或財產的國家;和對於資本的占有。眾多資本集中在少數人的手上;以及,對於大量或聯合的資本的權力或影響力。至於當代的定義,或許是因為受到了19世紀的哲學和意識形態爭論的影響,則將其定義為一種“經濟制度”(如同宋巴特和偉伯使用的)。例如梅里厄姆-韋伯斯特詞典里對資本主義的定義是:“一個由個人或公司擁有資本財產的經濟系統,經由個人的決定進行投資而非經由國家的控制,以及價格、生產、銷售產品主要都由自由市場所決定。”不過,英國1987年版的《牛津英語辭典》將其定義為:“占有資本的狀況;資本家的身份;擁護資本家存在的制度。”這與美國辭典的定義差異也或許是因為意識形態和詞源解釋不同而造成的。

基本特徵

經濟上,以私營經濟為主,沒有政府干預或者政府干預很少。政治上,資產階級政黨掌權,或實行資本主義的民主政治制度。
生產力高度發展,社會富裕,如從18世紀開始發展的西歐及美國,另一方是生產力低下,社會貧窮的國家,例如拉美諸國,鼓勵自由的市場經濟,政府對經濟的干預儘量少。
商品生產發展到很高的階段,成為社會生產普遍的和統治的形式,勞動力變成了商品。
資本家占有生產資料,用僱傭勞動的方式剝削工人階級,生產的目的是創造利潤(用馬克思的表達式:生產的目的是攫取工人創造的剩餘價值)。
以使用機器的大生產為特徵,生產社會化同資本主義的私人占有之間的矛盾構成資本主義社會的基本矛盾,這一基本矛盾貫穿於資本主義發展的始終,它在經濟上具體表現為個別企業生產有組織和整個社會生產的無政府狀態的矛盾,在政治上表現為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的矛盾。資本主義的發展經歷兩大階段——自由競爭的資本主義和壟斷資本主義
與資本主義生產關係的統治形式相適應,資本主義以前的各種上層建築被資產階級的上層建築所代替,產生了資產階級的國家政權、法律制度和思想體系,形成包括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和與它相適應的上層建築的社會制度。
根據馬克思所說,資本主義是以資本家占有生產資料和剝削僱傭勞動為基礎的社會制度。
資本主義的標誌之一:經濟自由度指數
經濟研究上有時也會使用頗具爭議性的經濟自由度指數。兩個最著名的指數之一是由華爾街日報美國傳統基金會所發布的,另一個是由加拿大的弗雷澤研究所(Fraser Institute)所發布的。兩個指數都試圖測量每個國家的經濟自由度,主要是以法規、政府干預程度、私人財產權利、和貿易自由為主。經濟自由度指數“經濟自由”定義為“人民對於產品和服務的生產、銷售、和消費不受政府的強迫和約束”(這也被稱為自由放任)。
他們以一些獨立組織如聯合國的資料來計算每個國家在不同項目上的分數,例如政府規模、稅賦比率、財產權利的安全性、自由貿易的程度、以及市場管制的程度。許多發布的資料也被其他獨立的智囊機構用作研究資本主義與貧窮之間的關係。弗雷澤研究所主張實行資本主義越徹底的國家有著更高的國民所得、最貧窮的10%人口也有更高的所得、更高的平均壽命、更高的識字率、更低的嬰兒必死率、更多使用水資源的機會、和較少的腐敗現象。而資本主義國家和非資本主義國家間最貧窮的10%人口所占有的總收入比率也是相同的。一些人則強調資本主義里信用制度的重要性,尤其是小額貸款所發揮的功能。
資產階級與無產階級對立的原因: 資本家制定的制度主要是維護資本家自身的利益;而社會主義是由無產階級統治,無產階級制定的制度也主要是代表著無產階級的利益;資產階級的利益與無產階級的利益顯然是存在對立的,但資本主義與社會主義並非對立的。而在乎於執行的人怎么去做。資本即是社會,社會即是資本。最終目的都只有一個。

歷史

理論產生

大多數被稱為資本主義的理論家都是在18世紀、19世紀、和20世紀出現的,例如在工業革命和歐洲的帝國主義時期(例如斯密李嘉圖),和大蕭條時期(如凱恩斯)和冷戰時期(如哈耶克、佛利民)。
這些理論家定義資本主義為一種資本由私營的個體們(有時也被稱為“資本家”)擁有的制度,而經濟的決策和決定是由市場進行-亦即藉由販賣者和購買者之間透過協定所進行的貿易;借著市場的智慧和企業家精神,以及由法律保護的財產權和契約制度來運作。這些理論家也試著解釋為何資本主義能產生比由政府介入的經濟更大的經濟成長。(參見經濟學、政治哲學、自由放任)
芬蘭國會議員安德斯·屈德紐斯(AndersChydenius)在1765年出版了TheNationalGain一書,成為第一個提倡貿易和產業自由以及自由主義原則的人,11年後的1776年亞當·斯密出版了國富論一書。
1867年皮埃爾-約瑟夫·普魯東(Pierre-Joseph Proudhon)使用了“資本家”一詞來稱呼資本的所有人。不過,第一個使用“資本主義”一詞來形容生產制度的是德國經濟學家維納·宋巴特(Werner Sombart),於1902年的著作DieJudenunddasWirtschaftsleben里。宋巴特的密友和同僚馬克斯·韋伯也在1904年的《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DieprotestantischeEthikundderGeistdesKapitalismus)使用這一詞。
對於資本主義的概念也隨著時間而不斷改變,也隨著政治觀點和分析方式而有所差異。亞當·斯密所支持的經濟自由主義專注於人類私利所扮演的的啟蒙角色(“看不見的手”),以及特定的在增加資本聚集效率上所扮演的角色。
一些資本主義的擁護者(如米爾頓·佛利民、艾茵·蘭德、和阿倫·格林斯潘)都強調自由市場所扮演的角色,他們相信自由市場能提升個體間的合作、創新、經濟成長、以及自由。一些人(如社會學家伊曼紐爾·沃勒斯坦(ImmanuelWallerstein))認為資本主義的樞紐在於一個能讓產品和服務於市場進行貿易的經濟制度,而資本產品屬於非國家的實體所有,在全球的規模之上運作。
對其他人而言(如卡爾·馬克思),資本主義則被定義為一種在歷史上前所未見的社會關係,導致了勞工市場的產生,大多數人為了生活而必須出賣他們的勞力。
奧地利經濟學派的經濟學家則主張,由於經濟自行組織的現象,沒有經過政府計畫和指引的經濟將會有更優越的效率。許多人將資本主義作為市場經濟的同義詞。

產生

資本主義生產關係產生於封建社會內部。封建社會經濟結構的解體使資本主義的要素得到解放。14、15世紀,地中海沿岸的某些城市(例如威尼斯)已經稀疏地出現了資本主義生產關係的萌芽,但是資本主義時代是從16世紀才開始的。
在封建社會末期,商品經濟的發展,促進了封建社會自然經濟的解體,引起小商品生產者的兩極分化。資本的原始積累加速了這種分化,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產生的基本條件是:一方面,產生大批失去生產資料而不得不出賣自己勞動力的無產者;另一方面,巨額的貨幣和生產資料集中在少數人手裡轉化為資本。所謂資本原始積累,就是強制地使勞動者同他們的生產資料分離的歷史過程,而對農民土地的剝奪是全部過程的基礎。其產生的途徑有兩個:一是從小商品經濟分化出來;二是從商人和高利貸者轉化而成。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被破壞,大量農民和手工業者破產,從而既給資本主義提供了自由勞動力,又給它造成了商品市場。剝奪農民和手工業者的歷史在不同國家帶有不同的特點,經歷不同的階段。勞動力轉化為商品和生產資料轉化為資本,標誌著簡單商品生產向資本主義生產的過渡,也標誌著對勞動者的剝削形式的變換,即由封建剝削變成資本主義剝削。資本原始積累還包括對殖民地的侵占和掠奪,以及其他利用國家權力的暴力手段。

發展

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同封建制度的地方特權、等級制度和人身依附是相矛盾的。隨著資本主義的發展,資產階級的經濟、政治力量不斷壯大,為各國的資產階級革命準備了條件。荷蘭在16世紀末,英國在17世紀中葉,法國在18世紀末,德國及其他一些國家在19世紀中葉,先後爆發資產階級革命,變革了封建制度,從而為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取代封建的生產方式掃清了道路。
資本主義經濟是經過工業革命,由工場手工業過渡到機器大工業以後最終確立的。15世紀末的地理大發現以及隨之而來的殖民地的開拓,使銷售市場擴大了許多倍,加速了手工業向工場手工業的轉化。資本主義工場手工業由於在工場內部實行勞動分工,比資本主義初期實行簡單協作的手工業,大大地提高了勞動生產率。到18世紀,在英國等先進的資本主義國家里,國內市場與世界市場的迅速擴大,越來越同工場手工業的狹隘的技術基礎發生矛盾。資本家為了在競爭中獲取更多的利潤,要求進一步改進生產技術。在這種情況下發生了工業革命。工業革命誕生的機器大工業,標誌著資本主義生產的物質技術基礎已經建立。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兩大對抗階級成為資本主義社會基本的階級結構。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和套用於生產,促進了生產力迅速發展,使資本主義生產關係擴展到一切生產部門,同時也使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的對抗進一步發展。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展,在各個國家具有共同的規律並帶來類似的後果,但是各個國家由於具體的歷史條件不同,也具有各自的特點。
社會化生產和資本主義所有制之間的矛盾還表現為個別企業生產的組織性和整個社會生產的無政府狀態之間的對立。簡單商品生產已經包含著社會生產無政府狀態的萌芽,資本主義生產方式把這種無政府狀態推向極端。大工業和世界市場的形成使資本家之間的鬥爭具有普遍性和空前激烈性。資本家為了占有更多的剩餘價值,同時也在競爭規律的支配下,竭力套用科學技術的成果,不斷改進機器,加強自己企業中社會化生產所具有的組織性,其結果是不斷加劇整個社會生產的無政府狀態。資本主義大工業巨大的擴張遇到了資本主義占有所造成的市場相對狹小的限制,社會化生產所必需的客觀比例遇到了整個社會生產無政府狀態的破壞,衝突便成為不可避免。1825年以來,資本主義經濟危機周期性地爆發,就是這種衝突的突出表現。在危機中,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全部機構在自己創造的生產力的壓力下失靈了。周期性經濟危機表明,社會生產力以日益增長的威力要求擺脫它作為資本的那種屬性,要求在事實上承認它作為社會生產力的性質。生產力的這種反抗,迫使資本家階級不得不在資本關係內部可能的限度內,部分地承認生產力的社會性質。由資本集中而產生的股份公司壟斷組織以及國家占有就是這種趨勢的表現。19世紀末、20世紀初,資本主義從自由競爭階段過渡到它的最高階段,即壟斷資本主義階段。
兩極世界理論分階段地回顧了外部壓力與資本主義內部社會形態變革的過程,將資本主義分為土地侵占資本主義殖民體系、土地貢稅資本主義殖民體系和原料市場資本主義殖民體系三個發展階段,產業上分別對應的是公共產品性領域殖民、自然壟斷性領域殖民、競爭性領域殖民。英國崛起到19世紀中葉是土地侵占殖民階段,殖民體系的社會形態是類似於原始社會和奴隸社會時期的以侵占土地為目的的奴隸制;19世紀中葉到二戰結束是土地貢稅殖民階段,19世紀中葉到19世紀末期是土地貢稅殖民的第一環節,19世紀末期到二戰結束是土地貢稅殖民的第二環節,殖民體系的社會形態是類似於封建社會時期的以獲取基於一定土地上生存的人民上繳的貢稅為目的的農奴制;二戰後到21世紀上半葉是原料市場殖民階段,二戰後到20世紀70年代是原料市場殖民階段的第一環節,20世紀70年代到21世紀上半葉是原料市場殖民階段的第二環節,殖民體系的社會形態是以獲取基於國際不平等分工的原料和市場為目的的經濟殖民形態。

意識形態

贊同資本主義的政治意識形態包括以下:
自由意志主義與古典自由主義一致,強調資本主義的市場經濟和將國家的干預程度最小化。小政府主義的自由意志主義者認為政府在經濟活動中的唯一角色是保護參與者的權利和防止暴力、偷竊和諸如污染之類的破壞。自由主義由於這一詞被廣泛的套用,並非每一個“自由主義”的政黨都支持自由放任的資本主義。不過,絕大多數的自由主義政黨在20世紀裡都將維持資本主義作為主要目標,並且將自由貿易作為主要的經濟計畫。
保守主義根據各國的不同情況而有所差異。在西方國家,保守主義通常贊同保持當前的資本主義制度。但是很多在政治上自稱為保守主義的人在經濟上被稱作重商主義。
客觀主義艾茵·蘭德所主張的一種哲學理論,主張在個人的道德上,資本主義是唯一道德的經濟體制,因為如果沒有不可剝奪的、理性的自由人,資本主義是不可能存在的。
一些意識形態認為,資本主義實際上是一種混合的經濟形式,包括資本主義和國營因素。
重商主義贊同在國內建立一個幾乎完全自由的市場,但是建議國家繼續介入到保護國內商業和工業中以反對外國競爭。
社會民主主義和社會自由主義支持廣泛的政府法規和部分的政府介入。在經濟問題上,社會民主主義者介於社會主義和古典自由主義者之間。他們認為政府有需要規範就業、貿易和勞力,有時也同意國有化一些特定的行業。(參見福利國家、政治自由主義)
分產主義(distributism)希望一個擁有私人財產的經濟,並且幾乎所有人平分這些財富。這可以在一個以農業為主國家的發生。在這種經濟中,法律會限制合併以阻止更大的實體的產生。分產主義者贊同通過基層努力和合作來達到這個目標而不是國家的法規。
法西斯主義認為,資本主義應該是私人企業與政府緊密勾結,由政府控制生產工具並全盤主導經濟計畫,強調消除失業率和通貨膨脹
反對資本主義的意識形態主要是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意識形態,這些意識形態贊同共同協作的經濟:
無政府主義要求推翻一切國家組織,直接由民眾自治組織替代國家。
共產主義主張以民主的或革命的方式推翻資本主義體制,將生產資料公有化,生活資料按需分配。社會主義實行按勞分配

經濟特色

再生產

擁護者和批評者們都同意資本主義擁有以下的特色:私營部分、私人所有權、自由企業、利潤、財富的不平等分配、競爭、自我組織、市場(包括勞工市場)的存在、以及追求私人利益。
至於由政府大量干預經濟—包括由國家掌控生產工具的所有權—混合一些自由市場特色的經濟制度通常稱為混合經濟,而不是資本主義[3]。如果政府干預的程度遠遠高過私人的決策部分,那么這種經濟則被稱為中央集權。一些人如米爾頓·佛利民則反對任何政府對經濟進行的干預。依照一些定義方式,所有的已開發國家都屬於資本主義制度,或者是根基於資本主義上的混合經濟制度。一些人則認為全世界已經結合為一個全球化的資本主義制度,甚至是那些仍拒絕資本主義的國家,也都在一個全球性的資本主義經濟里運作。

私人所有

資本主義的必要特徵是以法規制度來確立和保護私人的財產,尤其是對生產資料的私人所有權。私人財產權在早期的法律制度便已存在,例如古羅馬,但對於這些權利的保護則較為困難,因為當時羅馬便沒有警察存在。羅馬和一些早期的制度經常逼迫弱者付費給有權勢的庇護人或貴族以換取保護。
擁護者們主張,穩固的財產和法律制度使資本主義能促成:
  1. 最大的獨立性;
  2. 更清楚而確實的所有權
  3. 統一併整合全國的財產法規和財產資訊;
  4. 藉由懲罰貿易中的詐欺行為來提升信任;
  5. 藉由更正式而複雜的所有權書面契約,將能更輕易的分擔風險和公司中的所有權;
  6. 藉由更多借貸的擔保項目,新的投資計畫將更容易借貸資金;
  7. 更容易獲得可信度更高的借債信用歷史和財產價值的情報;
  8. 強化財產所有權契約檔案的代替性、標準性、和可移動性,替全國性的市場架構鋪路,並能使個人和公司實體更輕易的轉移財產。而這些全都能促進經濟的成長。
與社會主義相較,資本主義堅持私人財產的個人所有權,特別是生產工具的私人所有權。資本主義的支持者經常強調,在生產工具不受政府控制的情況下,將能最大化經濟的生產力。路德維希·馮·米塞斯主張“在歷史上,生產工具的私有化程度,是和人類從動物狀況進化至現代文明的發展一致的”。在現代,每個國家裡的生產工具多多少少都有一部分歸政府所有,不過,只有絕大部分的所有權都歸私人擁有的經濟體系才能被視為資本主義。

私人企業

在資本主義經濟里,絕大多數的生產能力都屬於以追求利益為目標的公司組織所有。這包括了一些早期經濟系統存在的組織如獨資企業合夥公司。在資本主義體制里的非利益組織則包括合作社、存款互助社、和公社。
資本主義制度更獨特的組織是法人,可以用作利益和非利益的用途。這種實體在法律上能如同自然人一般承擔法律責任,這也替公司的股東創造了獨特的優點,使股東只需承擔有限責任。
特定形式的法人則由股東所有,股東在市場上買賣他們的股票。股票也將公司的所有權轉化為可貿易的商品—所有權的權利被分割為股票的單位,使它們更容易被買賣。這樣的股票貿易首先於17世紀的歐洲出現,並從那時開始逐漸擴張和發展。當公司的所有權由許多股東分攤時,股東們通常能依據其持有之股份投票行使公司內部的權力。
在更廣泛的程度上,生產能力的控制權是屬於公司的股東們。在法律的限制和公司的財務能力內,每個公司的股東
鹿特丹的一間銀行。在資本主義經濟里,銀行扮演著買賣貨幣和提供資本的角色。
股東能決定要如何使用生產能力。在更大的公司里,公司的權力架構通常有一套等級制度或者管理的科層制度。
重要的是,公司的股東能取得公司所產生的利潤或收益,有時候是藉由股份紅利的制度,有時候則是藉由以更高的價位來售出他們所持有的股票。他們也能將這些利潤再次進行投資,進一步擴展公司的利潤和價值。他們也可以將公司變賣,賣出所有配備、土地、和其他資產,並分攤變賣所得的資金。賣出生產能力的所有權通常都是最大化的價格或是淨現值法的價格,以預估中未來公司能產生的利潤為基準。因此利潤的刺激將能促使公司的股東行使他們的權力以促進公司的生產能力。不同的股東也對這種刺激有不同的程度—有些人會販賣他們所持有的比率,有些人則試著增加他們所持有的價值。無論如何,這種利潤的刺激總是存在著,許多人也將其視為是資本主義經濟能繁榮成長的主要因素。同時資本主義的批評者則認為這種給予公司股東的利潤太大,並使股東能夠名正言順地獲得勞工生產的所得,一些人則認為這種利潤刺激只能鼓勵股東去創造利潤—而並不一定會對社會產生正面影響。一些人則指出,股東們為了獲取利潤,必須滿足其他人的需要才能使他們願意付費。而且,儘管在資本主義體制里非利潤的組織和公社也都能合法的進行生產,但人們通常都傾向於購買追求利潤的公司所生產的產品和服務。
當一個公司創立時,最初的所有人通常會提供一些金錢(資本)來購買或借貸一些生產的工具。舉例而言,公司會先購買或借貸一塊土地或一棟房屋,購買機械並雇用勞工(勞動力),或者由資本家自行提供勞動力。而勞工生產的產品則成為資本家的財產(在這裡“資本家”一詞指的是擁有資本的人,而不是支持資本主義的人)並且由勞工替資本家販賣產品,或者由資本家自行販賣,販賣所得的資金也屬資本家所有。資本家則向勞工支付勞動的酬勞,和支付其他的成本,並保留其餘的資金作為利潤。這些利潤可以用作許多方面,資本家可以此消費,或將其進一步投資在研發新產品或新技術上,或者以此擴張商業的版圖,以追求更多利潤。如果需要更多資金來擴展事業,資本家則會向他人借貸資金,並以信用保證會償還本金和利息。

私利利潤

艾茵·蘭德的客觀主義哲學認為一個人生命中的道德目標便是將追求個人的利益。
個人對私利的追求是資本主義不可或缺的成分。在這樣的經濟制度里,“擁有土地和資本的物主們,以及他們所雇用的勞工們,都能自由使用他們的資源和勞動力進行生產以追求最大的利潤。”許多理論家如亞當·斯密艾茵·蘭德認為個人對私利的追求能使整個社會變的更為富裕。亞當·斯密被廣泛認為是資本主義之父,他認為利己的行為比宣稱替“公共利益”服務的利他主義更有效率多了:
“藉由追求他個人的利益,一個人將能更有效地提升這個社會。我從來沒看過有多少好事是由那些為了“公共利益”而干預貿易的人達成的。(國富論)”
艾茵·蘭德或許是最坦率支持資本主義里追求個人利益的了,她在Capitalism:TheUnknownIdeal一書里寫道:
“美國的富裕並非是由那些替公共利益犧牲的人所創造的,而是由那些追求各自利益和私人財富、具有生產力的天才自由人所創造的。”
獲得諾貝爾獎的經濟學家米爾頓·佛利民也擁護資本主義里追求個人利益的重要性。他主張公司並沒有所謂的社會責任,唯一的責任就是替股東們增加利潤,只要不在過程中使用詐欺的行為即可。他主張公司在追求其利潤的同時,只要不使用詐欺和欺瞞的行為,就都能替這個社會帶來利益。佛利民並沒有主張公司不應該協助社會共同體,而是主張只要公司投入的是長期的事業那他們便會“貢獻資源給社會共同體的設施……”以“提升商譽”,以此來提升其利潤。其他一些資本主義的支持者則反對聚焦於自我利益上,例如美國全食市場(WholeFoodsMarket)的執行長JohnMackey在Reason雜誌的文章里談到,替顧客和社會服務是出自“愛”而不是自我利益(重新思考商業的社會責任,Reason雜誌,2005年10月)。
藉由對利潤的追求來達成自我利益是資本主義的必要特色。利潤是藉由販賣產品的所得高過其生產成本而獲得的。一些人認為追求利潤是資本主義的本質。社會學家和經濟學家馬克斯·韋伯主張“資本主義與對利潤的追求相同的,由刻意而理性的資本家們進行。”不過,那並非是資本主義獨有的特色,古代狩獵採集時期的社會也有交換和貿易的利益行為。在資本主義里,利潤是經濟成長的必要條件,成長的利潤部分又再次進行投資,而不是將其消耗掉。

自由市場

“自由市場”的概念在於所有針對貨幣、產品、和服務的經濟決定都以自願為基準,免於受到強迫和詐欺的影響,這被看作是資本主義的必要特色。其他一些經濟制度則阻止個人擁有生產工具(包括利潤),或強迫必須共享之,同時一部分經濟的決定也受到強迫的影響,這都不能被視為是自由市場。在理想的自由市場制度里,所有的經濟決定都不能被強迫影響,相反地,它們是由個人之間互相貿易、談判、合作、和競爭來決定的。在一個自由市場裡,政府或許會扮演保護的角色以阻止市場的參與者使用強迫力量,但並不會主動地進行干涉;這種情況被稱為自由放任。不過,一些人主張資本主義是可以與獨裁主義的政府並存的,或者一個自由的市場可以在沒有資本主義的情況下存在(參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
一個法律系統會承認並保護財產的權利,提供財產的所有人自由販賣他們財產的權利;如果沒有人願意購買那他們也有權利繼續擁有之。依據資本主義的標準理論,如同亞當·斯密在國富論一書所主張的,當個人進行貿易時,他們通常更注重於評估產品的價值,而不是他們為此付出的代價。如果產品沒有那個價值,那他們便不會進行貿易,保留他們評估認為價值更高的東西。這個概念也說明了在貿易中雙方都曾評估認為自己會因此獲利。
在自由市場裡,產品和服務的價格是由買賣雙方的價格協定所決定的,而不是由政府所指定。這個價格是購買者願意支付購買商品的價格、和銷售者願意賣出其商品的價格,直接由供給和需求(以及貿易的數量)所決定。用抽象的概念來說,價格是由供給和需求的弧線的平衡點所決定的,代表了購買者會願意購買(和銷售者願意賣出)特定數量的產品的價格。在平衡點上的價格將會導致供給過多,在平衡點下的價格則會導致需求提升。當購買者願意支付的價格與銷售者願意賣出的價格一致時,貿易進行同時價格也因此決定。
不過,並不是所有人都相信自由市場是件好事,經常被用以正當化政府干預市場的理由是所謂的“市場失靈”。市場失靈指的是那些市場無法有效提供或分配資源及服務的狀況(舉例而言,當市場沒有按照某些人理想中的情況分配物資時,市場經常被指責破壞了道德或社會公平)。一些人認為自由市場如果缺乏“完全情報”和“完全競爭”,那么政府應該對此施加干預(參見完全競爭)。經常被舉出的市場失靈現象還包括了壟斷,市場資訊來源的壟斷(例如內線交易)、或是價格詐欺。透過自由市場機制決定的工資也經常被批評會造成收入分配的不均衡。另外一個對自由市場的批評則是外部性的問題,外部性會導致市場其中一方的行為在未被察覺的情況下負面或正面的影響到了其他人,最常被舉的外部性例子是污染。整體來說,自由市場在醫療健保、失業率財富不平等、以及教育等領域分配物資的表現經常被批評為市場失靈。同時,許多被視為是資本主義體制的政府也會在市場中施加價格管制,因此干預了自由市場的機制。這通常發生在經濟危機的時期,又或者是在一些被認為是有重要戰略位的產品和服務領域—例如電力產業在許多國家都受到政府的沉重管制。許多知名的經濟學家也分析了市場失靈,並且主張政府的確應該承擔起平衡這些市場失靈的工作,例如透過市場管制和補貼的計畫。
然而,其他經濟學家,例如諾貝爾獎得主米爾頓·佛利民以及奧地利經濟學派的經濟學家,則大力反對政府對自由市場的干預。他們主張政府在經濟上扮演的角色應該要被限制,不該以“市場失靈”為藉口干預經濟自由。他們認為市場失靈只不過是一種錯誤的概念,被許多人用以正當化政府施加強迫干預的政治行為—例如平等主義的目標。這些經濟學家認為政府的干預不但不會解決問題,反而會造成更多麻煩,甚至會造成與原先這些干預所要達成的目標完全相反的結果。這些擁護自由放任的經濟學家並不反對壟斷,除非這些壟斷是透過強迫手段避免競爭才達成的(參見強迫壟斷),他們並且指出在歷史上的壟斷往往是由於政府的干預造成的,而不是由於缺乏干預。他們主張最低工資法條只會造成不必要的失業,而取締內線交易的法條則會減低市場的透明度和效率,政府強迫施加的價格管制則會造成產品及服務的短缺。這些經濟學家通常是根基於實踐上的理論,但也有許多人是出自道德上的立場擁護資本主義,例如艾茵·蘭德便稱資本主義是唯一具有道德正當性的經濟體制。
儘管通常會受到沉重的管制,金融市場能提供大規模的、標準化的、和更簡易的貿易債務、國際匯率、和對公司的所有權。農業、礦業、和能源業的生產也會有類似的改變。
在人類歷史中市場一直存在著。在狩獵採集時期,人們通常以物易物交換他們的商品。貨幣的出現使得交換更容易進行,也讓中世紀的商品交易會得以繁榮發展。不過,每個社會(不同時間和地點)對於產品貿易的適當性都有各自的看法,也因此有時會對生產和特定產品的交易加以限制:要不是因為以這種限制來達成其他目標—例如穩固地方貴族/武士/首長的地位,就是因為認為特定產品能夠被貿易的概念是錯誤的。這些也都妨礙了真正的自由市場。
即使在現代經濟里,政府也不允許市場在許多領域自由進行;不過與中世紀授與同業公會的特權為例相比較,對於價格的限制已經相當寬鬆了。大多數的經濟都混合了自由市場和非市場的制度。一些人認為資本主義並不一定等同自由市場,他們主張資本主義經濟的某些成分或是財產的權利會妨礙在貿易上的自由,其他人則完全否定“自由市場”的概念,主張自由市場是剝削性的、或是根本不存在。舉例而言,一些人認為透過自由市場而非政府所決定的工資是具有剝削性質的,主張那剝奪了勞工對於產品的所有權利,並且只能接受低廉的工資以賺取溫飽。然而,經濟學家則指出工資的減低就如同市場上的通貨緊縮現象一般:當勞動的價格下降時,那只不過表示市場上對這種勞動的需求減低了,又或者是這種勞動的供給過多,所以造成了平均價格的下降。

經濟成長

由貿易和財產作為核心角色的社會制度的主要目標之一,便是為了促進資本的成長。測量成長的標準方法是稱為GDP的國內生產總值、產能使用率(Capacityutilization)、以及生活的水平。
在亞當·斯密的主張里,一個資本主義經濟保持並改良他們所儲藏的資本的能力是自由市場設定生產、價格、和資源分配的重心。一般認為在工業革命和現代資本經濟出現前,世界各國的國內生產總額都相當低落,成長也較為緩慢。在那之後資本主義國家的成長則非常迅速[7][8]。在工業革命之前一些國家便已有現代資本主義的特色,也擁有相較之下更高的生活水平,這些國家包括了前4世紀的古希臘文明、1世紀羅馬的義大利、和15世紀的北義大利。17世紀的荷蘭也是很好的例子,當時荷蘭的人均所得遠大於其他的所有國家,也達到了18世紀英格蘭的生活水平,但並沒有如英格蘭一樣達成了工業革命。
一般也認為較高的GDP人均所得能提升生活的水平,包括滿足或改進食物、住宅、衣著、醫療、減少工作時數並使老年人得以免於勞動。這些都無法在GDP過低時達成。
不過,經濟的成長並沒有被普遍認為是正面的,這種成長的負面影響被經濟學家稱為“成本的外部化”(參見外部性),除了別的以外,這些影響包括污染、對於傳統生活形態和文化的摧毀、疾病的散布、為了資源或市場接觸而引發戰爭、。並產生了下層階級。在替資本主義辯護時,自由主義的哲學家以賽亞·伯林主張這些負面問題都不是資本主義所獨有的,也不是資本主義必然產生的後果。
企業家的經濟和一個社會的“成長”所標誌的便是經濟的流動性,流動性代表了在構成社會—經濟的架構里的大規模改變。這種改變在人口間的收入和財富差距上相當明顯,也大幅改變了一個人一生真正能賺取權力。在標準的經濟學裡,資本主義提供了個人更多的機會去從事新的行業或進行商業冒險,使個人有機會更快的致富。相較這種不穩定的經濟架構,封建制度和部落社會有著較穩定的財富關係。而平等主義社會主義社會則將更多財富分配給社會利益用途,也因此減少了收入的流動性,尤其是對那些擁有資本並想以此貿易的人而言。
不過,收入的大量變動並不一定代表著收入的流動性—有些人定期接收薪資,薪資也隨著工作年數增加,並在年老時退休,而這種變動在本質上並不一定代表“流動性”。除此之外,許多勞工經濟學者主張,薪資的不穩定性代表風險轉移至勞工—尤其是特定的領域如農業勞工的身上,而使資本的所有人得以躲避風險。

自我組織

資本主義的支持者指出這樣的經濟系統能夠自行組織成為一個複雜的系統,而無需外部的指引或計畫機制。這種現象稱為“自我組織”。諾貝爾獎得主弗里德里克·哈耶克創造了“交易經濟”(catallaxy)一詞,意思是一個出於“自發秩序”市場,沒有中央控制(政府)的機構可以阻撓個人追求其目標的決定。不過,在大多數現代經濟里國家都引導某些程度的中央經濟計畫(如以國家的中央銀行設定基本利率),表面上看來是企圖增加經濟的效率、減低經濟循環的易變性、和推動特定的社會目標,但即使這些有限的控制都會產生問題,因為要預測經濟在未來僅僅一年或兩年的狀況都是極度困難的。諾貝爾獎得主米爾頓·佛利民便主張大蕭條是因為聯邦儲備系統的錯誤政策所造成的。
一些經濟學家使用混沌理論主張,對長期的經濟發展作出預測是不可能的。他們的觀點分散了經濟計畫的本質,並發展為資本主義里的重要力量之一,主張資本主義允許嘗試各種的解決方法,而現實世界的競爭通常能找出解決新興問題的好方法。這些理論反對在計畫經濟里以中央計畫運作社會的方式,這種方式通常因為錯誤的預測而選擇了錯誤的解決方法。一個可能的例子便是索馬里的經驗,原先被嚴密管制的電信產業在政府垮台後則“繁榮”的發展,而據報導指出這種繁榮正是因為缺乏政府的存在。
古羅馬(尤其是共和國晚期至帝國初期)和宋朝的中國都有著一些資本主義的特色:沒有封建的封地、(微弱的)財產權利、一些經濟成長、和在當時相當先進的科技。許多爭論也聚焦於為何這些社會沒能產生他們的“工業革命”以達成現代的工業資本主義。一些說法認為這些國家都在他們的地區形成了壟斷,也缺乏與其他國家的競爭。於是統治階級開始變的自滿,而原本順利的制度則被翻轉以富裕某些特定的利益團體。許多新技術的發明都曾在歷史上諸多小國家競爭時出現過,如同在古希臘以及文藝復興的義大利,當時這些國家和城市都是全世界最先進的地區。

存在缺陷

在主要實行資本主義制度的國家,行為者和管理者似乎都沒有充分意識到這種制度的優勢或潛在危險。過去,對資本主義優勢的無知,導致一些國家拋棄了這種制度或是對其加以限制。而對其潛在危險的無知,使得市場中的輕率行為和政策疏忽更有可能出現。要重新實現健康運轉的資本主義制度,需要進行再教育和深度改革。
社保體系不一定損害資本主義
資本主義並不是“自由市場”或是自由放任主義——一種無政府“加警察”的制度。如果沒有政府來保護投資者、債權人和企業,使其不受壟斷、瞞騙和欺詐之擾,資本主義體制就無法健康運轉。這樣的制度可能缺乏必要的政治支持,並由於沒有補助來刺激弱勢群體參與社會正規商業經濟,而製造出社會緊張。最後,大規模社保體系以及隨之產生的高稅收、低稅後薪酬和低財富儲蓄,不一定會損害資本主義制度。
本質上,資本主義制度是經濟體能夠藉以實現知識增加的一種機制——在這個過程中,知識的不完整性會產生許多不確定性因素。知識的增加帶來收入和工作滿意度的提高;不確定性則讓經濟體容易發生突然波動。這些現象馬克思(Marx)在1848年就都已經指出。
進入20世紀以後,學者們認為經濟進步源自商業創新,而科學家的發現讓創新成為可能——這些發現來自經濟部門之外,而且都是不期而至的。那么為什麼資本主義經濟能比其它經濟制度受益更多呢?約瑟夫·熊彼特(Joseph Schumpeter)的早期理論指出,資本主義經濟能更迅速地抓住突然而來的機遇,因此具有更強的生產率。這得益於資本主義的文化:能幹的企業家的熱情和專業銀行家的勤勉。但認為銀行家無所不知、企業家不會犯錯的想法是可笑的。學者們發現,大多數知識增加不是由科學推動的。熊彼特經濟理論——亞當·斯密(Adam Smith)理論加社會學——沒有抓住多少要點。
弗里德里希·哈耶克(Friedrich Hayek)在20世紀30年代提出了另一種觀點。任何現代經濟制度,無論是資本主義還是國家控制,都是由散布在專業參與者之中的私人“實踐知識”構成的大雜燴。他表示,沒有人能夠將所有知識全部收集起來,哪怕政府機構也做不到。這些是每個“第一線”的參與者必然獲得的知識。政府根本不知道該在哪些領域投資。只有資本主義能解決這個“知識問題”。
發現過程:資本主義優越性的關鍵
之後,哈耶克又將資本主義如何自己做出“發現”的理論加以充實。他能夠接受“創新理念”這個概念,因為他明白,關於大多數未經試驗的事物的知識都是不完整的,即便是專家也同樣如此。因此他認為可以做出如下假設:由於每個人都擁有自己獨特的領悟,一位經理或是普通員工可能某天就能“想像出”(用哈耶克的偶像大衛·休謨(David Hume)的話來說)一種全新的商業路線——這種路線是該工作領域之外的人永遠推斷不出也想像不到的。隨後,他將健康運轉的資本主義制度描述為一個兼容並包、自下而上的有機體,讓各種各樣的新想法有機會相互競爭從而得以發展,幸運的話,還能在市場中得到套用。這個“發現過程”讓資本主義具有比自上而下的社會主義或社團主義等制度更強的創新能力。後者過於官僚化,不利於了解來自下層的想法,而那些得以傳遞到上層的想法,也不太可能獲得其所有社會夥伴的首肯。
健康運轉的資本主義經濟及其高創新傾向,只有在合用的機構到位時才會出現。英國1688年的光榮革命(Glorious Revolution)和蘇格蘭的“商業社會”(commercial society)所傳載的自由度是不夠的。必須成立這樣的金融機構:其中的金融家沒有私利,每個人都會努力做出最佳投資選擇,而且重要的是他們的觀點各異,因此能為各種各樣的項目融資。此外,公司只應承擔有限責任,而且擁有可以展開收購交易的市場。這些機構必須迎合大量商人的需求,這些商人希望構造新產品、新市場和新商業模式。初級機構在19世紀早期開始出現,從公司法、股票交易所到面向產業放貸的合股銀行和“商業”銀行。
隨即歐洲和美國享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回報:新城市興起、生產率不斷增長、薪酬穩定攀升、就業率普遍較高。所有或幾乎所有社會成員畢生的前景得到改善。不太容易衡量但至關重要的一點是,在資本主義經濟中,有越來越多的人擁有了滿意的職業,並因其中的挑戰與探索而充滿活力。資本主義對他們來說乃是天賜之福。
不確定性:資本主義的最大缺陷
從一開始,資本主義就存在的最大缺陷是:創造性冒險活動不僅給企業家,也給全球經濟的每一個成員帶來了不確定性。冒險活動的波動製造出一種起伏不定的經濟環境。法蘭克·奈特(Frank Knight)在他1921年的著作中對美國的資本主義進行了觀察。他表示,除了一些常規決策,一家企業在做出任何決定時,都面臨所稱的“奈特不確定性”(Knightian uncertainty)。在創新型經濟體中,沒有足夠的先例來幫助你估算這種或那種結果出現的機率。約翰·梅納德·凱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在1936年強調稱,用於衡量投資價值的許多“知識”都具有“不確定性”——因此投資者的信念是脆弱的。(但如今,他被視為“斯密加上心理搖擺”。)
對於這樣一種能夠帶來無價且不可取代的新穎性、問題解答和探索,從而帶來個人發展的體制,從未有過有條理的道德理由去推翻它。相反,自古以來,人文主義哲學一直認為這種體驗是“美好的生活”。社會主義和社團主義者從未提供足以替代的美好生活模式。他們只是宣稱自己推崇的制度要優於資本主義:繁榮更廣泛、就業機會更多、或是工作滿意度更高。不幸的是,公眾依然不太充分了解,公平而論哪些收益可以歸功於資本主義,以及為什麼這些收益是要付出代價的。這種知識的缺失導致資本主義更容易受到反對者的攻擊,也更容易受到體制內部無知行為的影響。
在兩次世界大戰之間,資本主義失去了大部分聲望,歐洲大陸上許多東歐國家轉向了社會主義制度。公眾對政治經濟的掌控在這個時候陷入低谷。最終,更多繁榮和更少動盪的承諾無法兌現。而那些保留了資本主義制度,同時進行改革(或好或壞)的國家再次發展良好——直到現在。而那些脫離資本主義陣營的國家就沒有那么強的創新能力。在經歷了20世紀70年代的動亂之後,它們的失業率上升幅度遠高於資本主義國家。在經濟包容性上,它們的表現也更糟糕。
資本主義正陷於第二場危機
如今資本主義陷入了第二場危機。有一種解釋稱,無論銀行家是否理解資本主義,他們都明白,要保住自己的工作和獎金,就必須借越來越多錢來放越來越多的貸,以完成利潤目標並支撐股價。其含意是,造成危機的原因是公司治理未能對獎金設限,而監管未能把銀行資本的槓桿操作控制在適當水平,導致銀行很容易受到房屋價格暴跌的影響。
但是,為什麼大股東們不採取行動,在槓桿率升至危險水平之前加以阻止呢?為什麼立法者不提出監管幹涉的要求呢?在我看來,這是因為他們都沒有意識到奈特不確定性的存在。所以他們也沒有意識到,房屋價格可能出現暴跌,或是銀行使用的風險管理模型根本不適用。“風險”變成了對波動的定義。人們考慮到價格會圍繞特定軌跡出現波動,卻沒有考慮到軌跡自身的不確定性:即它有下行的風險。銀行高管們也不太理解不確定性。有些人出於直覺購買了保險,但卻沒有看到保險商償付能力的不確定性。
美國和英國的許多體系已經失效:金融部門背叛了商業部門,隨後又導致了自身的毀滅,而商業部門則受到短期主義的困擾。如果我們還保有人文主義的價值觀,我們會努力重組這些部門,讓資本主義能夠再次健康運轉——更好的防止人們忽視金融部門中的不確定性,同時恢復商業部門的創新能力。我們不能將這種為越來越多的人帶來滿意生活的制度拒之門外

發展方向

在自由市場的概念上,許多人認為較少的稅賦、較小的政府規模和較少的政府管制是越偏向資本主義的經濟體制。如果以政府的支出為計算政府規模的標準,那么在過去一個世紀裡,西方國家的政府都經歷了巨大的規模擴張。美國政府的支出在過去一個世紀裡從占GDP的3-4%持續躍升至33%,直到1983年里根總統在任時才停止增長。16個工業國家的平均政府支出從占GDP的8%躍升至45%。在美國,政府的非國防支出從1945年的11。5%提升至1983年的30%,並從那時開始一直維持穩定直到2003年(一些計算將國防支出排除在政府支出之外)。管制的法規也越來越多。因此,有人認為資本主義的程度在西方國家是顯著下降的。不過,自從1983年美國的非國防支出穩定化後,一些經濟學家佛利民也表達希望這種趨勢能夠逆轉,朝向更資本主義的方向。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的前主席格林斯潘在2005年的一場演講中說道他相信“自由市場資本主義”在歷經凱恩斯主義所帶來的長期管制後,已經藉由商業的撤銷管制而逐漸恢復了。
其中一種解釋是西方國家已經逐漸避免管制各種市場失靈如污染、保健醫療、失業、財富不均和教育。不過,支持較少國家管制的人,例如自由意志主義者、新自由主義者、和經濟保守主義者,仍然會主張有政府管制限制了經濟上的競爭、稅賦流至了擁有最多政治影響力的特殊利益團體、政府辦事效率沒有私營機構高、以及市場失靈是由政府管制所造成的-例如最低工資、公共學校等等。

各個階層

按產業結構區分
資產階級可分為工業資產階級和農業資產階級:
  1. 世界資本主義生產關係最早是在歐洲出現的。16世紀時,手工形式的資本主義生產在歐洲廣泛流行,直到18世紀60年代工業革命興起之前,手工工場一直是工業中生產組織的基本形式。英國從18世紀60年代興起了工業革命,使這種手工形式的資本主義生產形式逐漸消失,被大機器工業所取代。但無論是手工生產的資產階級還是大機器生產的資產階級,由於他們與農業生產的經營者有明顯的不同,所以這種手工工場和大機器工業的經營者就是工業資產階級。 工業資產階級是構成資產階級的主要社會成分,工業資產階級的最早來源是手工業資產階級。隨著手工業生產的發展,推動了商業和金融事業的發展,於是又從工業資產階級中分化出商業和金融業資產階級。例如英國在手工業繁榮的基礎上,對外貿易也發展起來。16世紀時英國的對外貿易主要是通過貿易公司進行,大商人每年從對外貿易中獲利甚多,還從事非洲黑奴貿易活動,有的甚至從事海盜活動。這些從事商業活動的資本家就是商業資產階級。由於手工業和商業在經營上是密不可分的,因而手工業資本家和商業資本家習慣上統稱為工商業資產階級。手工業的發展和商業的繁榮又推動了金融業的發展,在英國最早履行銀行職能的是“金匠”。“金匠”接受私人存款,也對外貸款和兌換貨幣。16世紀時,倫敦設立了交易所,這樣金融資產階級就出現了。它們往往又被稱為銀行家和金融貴族。進入帝國主義時代,他們有的發展成為金融寡頭(又稱“財政寡頭”)。他們掌握的不僅僅是金融大權,還操縱一部分政治大權。
  2. 世界上農業資本主義萌芽最早出現於英國、尼德蘭及法國的一些地區。由於商品經濟的發展,一部分富裕的農民僱傭少地的農民為自己耕種,還有一部分封建主為了擴大商品生產,開始僱傭農業工人來取代生產率很低的依附農民。他們在大規模的農場上採用僱傭工人進行農業生產,這種農場在剝削關係上和手工工場是相同的,因而這部分人就是早期的農業資產階級。在英國這部分人被稱之為“新貴族”,以區別於封建舊貴族。他們與工業資產階級有同樣的發展資本主義的要求,政治上希望廢除落後的封建制度,以利於資本主義的發展。農業資產階級生產的最初形式是資本主義農場
按生產的規模區分
資產階級又可分為大資產階級和中小資產階級。

典型國家

  1. 法國大革命爆發之初,大資產階級包括包稅人、軍火供應者、國家特許公司的重要股東。他們與封建專制制度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這部分人不願意推翻封建專制制度,只希望通過改革限制一下君主的權力,提高自己的政治地位及消除舊制度的某些弊害。一般而言,大資產階級就是不僅掌握雄厚的經濟實力而且控制一部分政治大權的資產階級。 在殖民地、半殖民地國家,大資產階級往往是從“買辦”開始起家的。“買辦”一詞來源於葡萄牙文Comprador的音譯,是指殖民地、半殖民地國家中,替外國資本家在本國市場上服務的中間人和經理人,他們與封建統治階級和外國資本主義有密切的聯繫,並通過出賣民族利益聚積起十分龐大的經濟和政治勢力,最終發展為官僚資產階級,例如中國的四大家族。
  2. 在法國,中等資產階級包括手工工場主、中等商人和海運者,他們擁有較強的經濟力量,採用大機器生產,生產規模大,對工人剝削程度深。但是他們與政治權利無緣,自己的利益經常得不到保障,生產上受封建統治者阻礙和大資產階級的控制,所以他們意識到封建制度是自己發展的障礙,政治上要求徹底廢除封建土地關係,建立資產階級民主政治。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國,中等資產階級就是民族資產階級,如早期資本家陳啟源、朱其昂等人。他們在生產中艱難起家,受到外國資本主義和本國封建勢力的壓迫和束縛。在完成反帝反封建鬥爭的任務中,他們屬於革命階級,但是革命中又具有兩面性。解放後,通過社會主義改造,這個階級被轉化為社會主義的勞動者。
  3. 小資產階級是所謂的市民階層,俗稱小市民。這一階層包括小商人及小作坊主等。他們大都參加勞動,是獨立的經營者。從剝削關係上看,他們主要依靠自己的勞動或者只輕微地剝削他人,所以,它是一個特殊的社會階層,有些人認為他們不屬於資產階級。但是他們擁有一定的資產,希望通過發展資本主義以擴大自己的產業。由於他們在經營上受封建制度的阻礙,因此,在政治上他們和其他資產階級有共同的利益和要求,那就是要求推翻封建專制統治,建立民主政治。另外,他們在生產上還受制於大資產階級,所以他們對民主政治有更迫切的要求。
  4. 在德國,還有一個特殊身份的資產階級--“容克資產階級”。容克,是德文Junker的音譯,源自Jungherr,意為“地主之子”或“小主人”。容克資產階級起源於普魯士的貴族地主階級。16世紀以來,這些貴族地主長期壟斷軍政職位,掌握國家的領導權。19世紀中葉開始資本主義化,成為半封建型的貴族地主。由於他們不僅擁有經濟力量,而且控制政治權利,因而他們應當屬於大資產階級。他們在德意志四分五裂的狀態下,為了發展資本主義,滿足對外擴張的需要,主張結束割據狀態,成為德意志統一過程中的領導力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