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統節日

中國傳統節日

中國傳統節日,形式多樣、內容豐富,是中華民族悠久歷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傳統節日的形成,是一個民族或國家的歷史文化長期積澱凝聚的過程。中華民族的古老傳統節日,涵蓋了原始信仰、祭祀文化、天文曆法、易理術數等人文與自然文化內容,蘊含著深邃豐厚的文化內涵。從遠古先民時期發展而來的中華傳統節日,不僅清晰地記錄著中華民族先民豐富而多彩的社會生活文化內容,也積澱著博大精深的歷史文化內涵。

中國的傳統節日主要有春節(正月初一)、元宵節(正月十五)、龍抬頭(二月二)、社日節(二月二)、清明節(公曆4月5日前後)、端午節(農曆五月初五)、七夕節(農曆七月初七)、七月半(農曆七月十四/十五)、中秋節(農曆八月十五)、重陽節(農曆九月九)、冬至節(公曆12月21~23日)、除夕(年尾最後一天) 等。

另外,二十四節氣當中,也有個別既是自然節氣點也是傳統節日,如:清明、冬至等,這些節日兼具自然與人文兩大內涵,它們既是自然節氣點,也是傳統節日。此外,中國各少數民族也都保留著自己的傳統節日,諸如傣族潑水節蒙古族那達慕大會彝族火把節瑤族達努節白族三月街壯族歌圩藏族藏曆年望果節苗族跳花節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傳統節日
  • 英文名:traditional Chinese festivals
  • 別稱:中華傳統節日
  • 節日類型傳統節日
  • 流行地區中國及世界上一些國家與地區
  • 節日起源:原始信仰、祭祀文化、天象、曆法等
  • 節日意義:傳承與弘揚傳統文化
  • 設定地點中國
  • 設定時間上古
  • 漢語讀音:zhong guo chuan tong jie ri
節日節期,歷史淵源,形成,發展,節日介紹,春節,元宵節,龍抬頭,社日節,花朝節,上巳節,寒食節,清明節,端午節,七夕節,中元節,中秋節,重陽節,寒衣節,冬至節,臘八節,小年,除夕,節日列表,農曆正月,農曆二月,農曆三月,農曆四月,農曆五月,農曆六月,農曆七月,農曆八月,農曆九月,農曆十月,農曆十一月,農曆十二月,其它節日,附 錄,節日中英對照,活動中英對照,

節日節期

傳統節日是傳承優秀歷史文化的重要載體,既使人們在節日中增長知識,受到教益,又有助於彰顯文化、弘揚美德、陶冶情操、弘揚傳統。民俗節日是人類文明進化發展的產物,大部分節日習俗在上古時代就已初露端倪。傳統節日的形成過程,是中華民族歷史文化沉澱凝聚的過程。《春秋命歷序》:“天地開闢,萬物渾渾,無知無識;陰陽所憑…日月五緯俱起牽牛;四萬五千年,日月五緯一輪轉;…定天之象,法地之儀,作乾支以定日月度。”上古乾支曆法的制定為節日產生提供了前決條件。在歷史發展演變中,朝代更迭,古代曆法變動極大,前後共出現過102個歷,有些“傳統節日”的古今具體日期其實並不相同。在中華民族歷史上,曾誕生過許多節日,有的留存至今,有的半路“走失”。
中國傳統節日中國傳統節日
月日相同(農曆):春節(一月一) 、、春 龍節(二月二) 、上巳節(三月三) 、端午節(五月五)、曬霉節(六月六) 、七夕(七月七) 、重陽節(九月九)。
月中: 上元節(一月十五)、中元節(七月十五)、 中秋節(八月十五)、下元節(十月十五)。
月首月尾:元日(一月一) 、送窮節(一月晦日) 、寒衣節(十月一日)、 除夕(十二月晦日)。
外來節日浴佛節(四月八日)、 臘八節(十二月八日)。
節日名稱
節日時間
正月初一
正月十五
二月初二
二月初二
二月13-二月17
三月初三
清明節前一天
公曆4月5日前後
五月初五
七月初七
七月十四/十五
八月十五
九月初九
十月初一
十月十五
陽曆12月22日前後
臘月初八
臘月廿三或廿四
臘月廿九或三十

歷史淵源

形成

古老傳統節日的起源和傳承發展,是人類社會“逐漸形成、逐漸完善的文化過程”,是人類文明進化發展的產物。據現代人類學、考古學的研究成果表明,人類最原始的兩種信仰:一是天地信仰,二是祖先信仰。天地信仰和祖先信仰產生於人類初期對自然界以及祖先的崇拜,由此產生了各種崇拜祭祀活動。祭祀,是一種信仰活動,源於天地和諧共生的信仰信念。古老節日是人們基於原始信仰以及為了適應生活需要而創造的民俗文化,古時代一些流傳至今的節俗活動,清晰地記錄著古人豐富多彩的社會生活內容,也積澱著博大精深的中國歷史文化內涵。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形式多樣,內容豐富,是中華民族悠久的歷史文化的一個重要的組成,是構成文明國家的基本框架。

發展

大部分節日習俗在上古時代,就已初露端倪, 但是其中風俗內容的豐富與流行,經過一個漫長的發展過程。民俗節日來自於人文與自然文化,最早的風俗活動是和原始崇拜、祭祀文化有關。每個傳統節日有每個節日的活動載體,諸如燈會、扒龍舟、拜神祭祖等等。大部分傳統節日形成於上古時代,先秦時期由於南北風俗各異,南北各地的風俗尚未融合普及,很多古已有之的節俗活動在中原文獻鮮有記載。漢代是中國統一後第一個大發展時期,南北的經濟文化交流使風俗習慣也互相融合,這對節日習俗的傳播普及提供了良好的社會條件。漢後南北文化上的交流使節俗融合傳播,主要的傳統節日都已經普及到全國各地。節日發展到唐代,已經從原始祭拜嚴肅的氣氛中轉為娛樂禮儀型,從此節日變得豐富多彩,許多體育、享樂的活動內容出現,並很快成為一種時尚流行開來,這些風俗一直延續發展,經久不衰。唐代是傳統節日習俗揉合定型的重要時期,其主體部分傳承至今。在歷史演變中,由於朝代更迭、曆法變動,有些節日在日期上古今不同。
傳統節日的產生體現了中華民族對自然的認識和尊重,蘊含著厚重的歷史與人文情懷,擁有豐富的文化內涵和精神核心。通過多種多樣的形式,中華民族在節日中表達出中華民族的價值和思想、道德和倫理、行為與規範、審美與情趣,也凝聚著千百年來人們對幸福生活的積極嚮往和執著追求。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歷代的文人雅士、詩人墨客,為一個個節日譜寫了許多千古名篇,這些詩文膾炙人口,被廣為傳頌,使中國的傳統節日滲透出深厚的文化底蘊,精彩浪漫。在歷史發展演變中,也有一些傳統節日被附會上“避瘟”、“避惡”等沉重色彩的故事傳說作為節日“起源”,經實際考察,這些故事傳說遠遠晚於節日誕生,是後世建構出來的。附會的這些“避瘟避惡”故事與節日內涵衝突,無助於優秀傳統文化的彰顯以及傳統節日的傳承與弘揚。中國的節日有很強的內聚力和廣泛的包容性,一到過節,舉國同慶,這與我們民族源遠流長的悠久歷史一脈相承,是一份寶貴的精神文化遺產。節日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生活文化精粹的集中展示,傳統節日是中國極其多樣的習俗的代表,凝聚著中華文明的思想精華。
中國是禮儀之邦,儀式表達著中國人對事物重要性、價值性的認同,沒有儀式感的節日難以讓人們對節日產生心理上的認同和依從,而儀式本身又是讓人參與進來的重要方式。一系列依次展開的程式,代表著節日文化內涵的逐層展示,也是讓心靈參與其中審美的過程。在這樣一套看似繁瑣的儀式里,人們的情感得到表達和宣洩,節日的文化內涵和意義也得到彰顯和傳承。儀式讓傳統節日變得莊重,富有意義,為生活增添了趣味和價值。通過舉辦儀式,人們可以領略到人生的美好、自然的瑰麗,人性的善良,感受到對生命的虔誠和更高層次的精神享受。儀式感讓節日成為節日,能喚醒人們內心對於節日的尊重。

節日介紹

春節

春節即夏曆(農曆新年 英文:Chinese New Year
時間:漢代前春節為乾支歷的立春,後來演變為夏曆正月初一(即農曆正月初一)。現今春節時間為:狹義農曆正月初一,廣義農曆正月初一至正月十五。
別稱:歲首、新春、新歲、新年、新禧、年禧、大年等,口頭上又稱度歲、慶歲、過年、過大年等。
春節簡介
春節,即農曆新年,是一年之歲首,亦為傳統意義上的“年節”。俗稱新春、新歲、新年、新禧、年禧、大年等,口頭上又稱度歲、慶歲、過年、過大年。春節歷史悠久,由上古時代歲首祈年祭祀演變而來。萬物本乎天、人本乎祖,祈年祭祀、敬天法祖,報本反始也。春節的起源蘊含著深邃的文化內涵,在傳承發展中承載了豐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在春節期間,全國各地均有舉行各種慶賀新春活動,熱鬧喜慶的氣氛洋溢;這些活動以除舊布新、迎禧接福、拜神祭祖、祈求豐年為主要內容,形式豐富多彩,帶有濃郁的各地域特色,凝聚著中華傳統文化精華。
中國傳統節日
據現代人類學、考古學的研究成果,人類最原始的兩種信仰:一是天地信仰,二是祖先信仰。古老傳統節日的起源與上古原始信仰、祭祀文化以及天象、曆法等人文與自然文化內容有關。古老傳統節日多數形成於古人擇吉日祭祀,以謝天地神靈、祖先恩德的活動。早期的節日文化,反映的是古人自然崇拜、天人合一、慎終追遠、固本思源的人文精神;一系列的祭祀活動,則蘊含著祗敬感德、禮樂文明的深邃文化內涵。“年歲”的概念,來自上古曆法,《盤古王表》與《三命通會》等均有載:“天皇氏始制乾支之名,以定歲之所在”。天皇時代以“歲”來表示“年”。歲以六十甲子(乾支紀年法)為運轉周期。“歲”即“攝提”(原始乾支),又名為“歲星”、“太歲”。在傳承發展中後世將這套多音節的攝提紀元(歲)術語簡化為一個字,其與簡化後的乾支在《爾雅》與《史記》均有對照關係的記載。古人以天干地支來作為載體,天干承載的是天之道,地支承載的是地之道。設天干地支以契天地人事之運。十天干與十二地支的組合,形成了六十循環紀元法。十二月建二十四節氣是其基本內容。乾支紀元以斗柄指向正東偏北方位的“建寅”之月為起始,然後順時針方向旋轉,開始一年的歷程。寅位是後天八卦的艮位,是年終歲首交結的方位,代表終而又始。如《易·說卦傳》所曰:“艮,東北之卦也,萬物之所成終而所成始也。”乾支紀元法,正月建寅,立春為歲首,交節日為月首。
上古乾支曆法的制定為節日產生提供了前決條件,原始信仰與祭祀文化是年節形成的重要因素。春節是由歲首祈年祭祀演變而來,上古時代人們於一年農事結束後在新一年開端的歲首,舉行祭祀活動報祭天地眾神、祖先的恩德,祈求豐年。古代的祭儀情形雖渺茫難曉,但還是可以從後世的節儀中尋找到一些古俗遺蹟;如嶺南部分地區沿承有在新年初一拜歲的習俗,新年期間隆重盛大的拜神祭祖節儀活動,由此可見上古時代歲首祈年祭祀的蛛絲馬跡。原始意義上的歲首,是指乾支曆法中表示季節變遷的廿四個特定節令之一的“立春”,立春反映著冬春季節的更替;當天象“斗柄指寅”時,陰陽轉化,陽和起蟄,品物皆春,意味著新的一個輪迴已開啟。節日的形成涵蓋了人文哲學與自然規律等方面內容。春節的起源和發展是一個逐漸形成,潛移默化地完善與普及的過程。春節文化作為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反映了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內涵,也記錄著古代人們豐富多彩的社會生活文化內容。百節年為首,春節是中華民族最隆重的傳統佳節,它不僅集中體現了中華民族的思想信仰、理想願望、生活娛樂和文化心理,而且還是祈福、飲食和娛樂活動的狂歡式展示。受到中華文化的影響,世界上一些國家和地區也有慶賀新春的習俗。據不完全統計,已有近20個國家和地區把中國春節定為整體或者所轄部分城市的法定節假日。
習俗
新春賀歲圍繞祭祝祈年為中心,以除舊布新、迎禧接福、拜神祭祖、祈求豐年等活動形式展開,內容豐富多彩,熱鬧喜慶,年味濃郁。我國過年歷史悠久,在傳承發展中已形成了一些較為固定的習俗,有許多還相傳至今,如辦年貨、掃塵、貼年紅、團年飯、守歲、壓歲錢、拜歲、拜年、舞龍舞獅、拜神祭祖、燒炮竹、燒煙花、游神賽會、年例、押舟、祈福、廟會、游鑼鼓、上燈酒、賞花燈等習俗。傳統的節日儀式與相關習俗活動,是節日元素的重要內容,承載著豐富多彩的節日文化內涵。

元宵節

時間:農曆正月十五
英文:Lantern Festival(龍燈節直譯)
簡介
元宵節,,又稱上元節、小正月元夕燈節,為每年農曆正月十五日,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之一。正月是農曆的元月,古人稱“夜”為“宵”,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根據道教“三元”的說法,正月十五日又稱為“上元節”。元宵節習俗自古以來就以熱烈喜慶的觀燈習俗為主。元宵節俗的形成有一個較長的過程,據一般的資料與民俗傳說,正月十五在西漢已經受到重視,漢武帝正月上辛夜在甘泉宮祭祀“太一”的活動,被後人視作正月十五祭祀天神的先聲。不過,正月十五元宵節真正作為民俗節日是在漢魏之後。正月十五燃燈的習俗與佛教東傳有關。唐朝時,佛教大興,仕官百姓普遍在正月十五這一天“燃燈供佛”,佛家燈火於是遍布民間。從唐代起,元宵張燈即成為法定之事,並逐漸成為民間習俗。
中國傳統節日
習俗
由於元宵有張燈、看燈的習俗,民間又習稱為“燈節”。元宵節主要有賞花燈、吃湯圓、猜燈謎放煙花等一系列傳統民俗活動。此外,不少地方元宵節還增加了耍龍燈、耍獅子、踩高蹺、劃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民俗表演。

龍抬頭

  • 參見主詞條龍抬頭
龍抬頭(農曆二月二),又稱春耕節、農事節、青龍節、春龍節等,是中國民間傳統節日。“龍”是指二十八宿中的東方蒼龍七宿星象,每到仲春卯月之初,“龍角星”就從東方地平線上升起,故稱“龍抬頭”。龍抬頭日處在卯月的驚蟄春分之間;卯,冒也,萬物冒地而出,為生髮之大象,代表著生機茂發,如《律書》中所云:“卯之為言茂也,言萬物茂也“。“卯”是乾支歷十二地支之一,五行屬木,卦象為“震”。九二在臨卦互震里,震為龍,表示龍離開了潛伏的狀態,已出現於地表上,嶄露頭角。“龍抬頭”是中國古代農耕文化對於節令的反映,標示著陽氣自地底而出,春雷乍動、雨水增多、氣溫回升,萬物生機盎然,春耕由此開始。自古以來人們亦將龍抬頭時節作為一個祈福納祥轉運的日子。“龍抬頭”雖有著久遠的歷史源頭,出現在文獻上將龍抬頭與節俗聯繫在一起是在元代後。元時期把“二月初二”稱為“龍抬頭”的日子。農曆二月已進入仲春季節,“二月二”處在二十四節氣的“雨水”、“驚蟄”、“春分”之間。
龍抬頭龍抬頭
農曆“二月二”,既是“龍抬頭節”,又是土地神誕辰“社日節”。南方”二月二“龍抬頭主要以祭社(土地神)習俗為主,祭龍習俗主要在龍升天的仲夏端午。在浙江、福建、廣東、廣西等地區,既有類似龍抬頭節習俗,又有以祭社習俗為主的新”二月二“習俗,南方普遍奉祀土地神。二月二龍抬頭節日據傳說是上古人物的生日,應為附會,因上古不慶生,恐遭人厭勝,真實誕日情況絕不泄露。

社日節

社日節,又稱土地誕(農曆二月二),是古老的中國傳統節日,社日分為春社和秋社。古時代的社日節期依據乾支曆法來定,後來因曆法變動改用陰曆定節期。春社按立春後第五個戊日(戊,五行屬土)推算,一般在農曆二月初二前後,秋社按立秋後第五個戊日,約新谷登場的農曆八月。古代把土地神和祭祀土地神的地方都叫"社",按照我國民間的習俗,每到播種或收穫的季節,農民們都要立社祭祀,祈求或酬報土地神
土地誕土地誕
古人認為土生萬物,所以土地神是廣為敬奉的神靈之一。人們以為該神管理著五穀的生長和地方的平安。二月二是土地公的聖誕,土地公又稱福德正神,在中國南方地區,是土地公公的生日,稱“土地誕”,為給土地公公“暖壽”。在浙江、福建、廣東、廣西等地區”二月二“普遍奉祀土地神。有的地方有舉辦“土地會”的習俗:家家湊錢為土地神祝賀生日,到土地廟燒香祭祀,敲鑼鼓,放鞭炮。
從上古開始,社神就成為了祭祀系統中的祀典之神。時至今,古老的“社神”已有了很多變化,但祭祀土地神的習俗一直保留下來,並隨著華人的遷徙,在泰國,新加坡,馬來西亞等東南亞國家也開花結果,落地生根。
社日分為春社和秋社,春社按立春後第五個戊日推算,一般在二月初二前後,秋社按立秋後第五個戊日,約新谷登場的八月。

花朝節

花朝節,簡稱花朝,俗稱“花神節”、“百花生日”,一般在農曆二月初二舉行。花朝節當天要祭拜花神,祈福禳災。節日期間,人們還要結伴到郊外遊覽賞花,稱為“踏青”,姑娘們剪五色彩紙粘在花枝上,稱為“賞紅”。

上巳節

上巳節,俗稱三月三,流行於我國西南地區。上巳節是古代舉行“祓除畔浴”活動中最重要的節日,人們結伴去水邊沐浴,稱為“祓禊”,此後又增加了祭祀宴飲、曲水流觴、郊外遊春等內容。上古時代以“乾支”紀日,三月上旬的第一個巳日,謂之“上巳”。魏晉以後,上巳節改為陰曆三月初三,故又稱“重三”或“三月三”。“三月三”節日至今仍在南方的壯族、侗族、布依族、瑤族、黎族、畲族、土族等少數民族中流傳。從雲南大理每年三月三日舉行的潑水節活動中,依稀還可看到古時上巳節祓禊之俗的影子。吳地也有上巳節遺韻,主要的習俗有祓禊禊飲遊樂

寒食節

時間:清明節前一天
寒食為舊俗中流行於我國北方的一個節日,古時日期並不固定,有說在清明節前一天,也有另一種說法是清明前兩天。現大多和清明節過。
簡介
寒食節寒食節
寒食節,亦稱“禁菸節”、“冷節”、“百五節”。在這一日,禁菸火,只吃冷食,所以叫做“寒食節”。寒食節是源傳於我國北方古代較早的節日,寒食節初為節時,禁菸火、只吃冷食,在後世的發展中逐漸增加了祭掃、鞦韆、蹴鞠、牽勾、鬥雞等風俗。由於北方寒冷,春三月氣溫上升正值改火的時節,人們在新火未到之時,要禁止生火。在民間傳說中寒食節雖與介子推有關,但寒食起源,並非為紀念介子推,而是沿襲了上古的改火舊習,即《周禮》所謂“仲春以木鐸修火禁於國中”。改火,源於古人的鑽木取火和換取新火的制度。古人認為,每年不能用同一個火種,火用久了就要熄滅,需要重新取火。在換火儀式中,新火與舊火不能相見,要先熄滅舊火,再迎接新火。古人在這個季節要進行隆重的祭祀活動,把上一年傳下來的火種全部熄滅,即是“禁火”,然後重新鑽燧取出新火,作為新一年生產與生活的起點,謂之“改火”或“請新火”。寒食節期間的習俗,主要有禁火、冷食。雖經東漢周舉、三國曹操、後趙石勒、北魏孝文帝等多次禁斷,卻屢禁屢興,寒食習俗蔓延國內部分地區,深入民心。
關於改火的習俗,在先秦就有了。《論語·陽貨》:“舊谷既沒,新谷既升,鑽燧改火,期可已矣。”這裡,宰予將農作物生長周期與改火時間相聯繫。據《後漢書》說,最初的寒食節時間很長,最長的105天,最短的也要近1個月。寒食節期間不得生火,只能吃冷食。寒食節由兩項內容組成,一個是官方的改火儀式,一個是民間的禁火寒食。冷食折射出先民曾經歷過的食物匱乏階段,改火儀式則標誌著新耕作期的開始。關於民間寒食習俗的記載,幾乎是突然地出現在東漢的文獻中,主要集中在山西地區。即使在寒食習俗頗為盛行的唐時代,其傳播範圍也不出北方。
早期寒食節的日期不定,大約在魏晉時期固定在冬至後第105天,主要的習俗是禁火、冷食。魏晉時期,寒食節只是流行於北方地區的地方性民間節日,內容也僅限于禁火和寒食。到了南北朝時,其節日的內容開始增加,據南朝時期的《荊楚歲時記》記載,那時的寒食節習俗已有挑菜鏤雞子鬥雞蹴鞠等。唐代寒食節的一項重要活動是上墳祭奠先祖。《唐會要》記載的一道敕文中提到:“寒食上墓,禮經無文。近世相傳,浸以成俗。士庶有不合廟享,何以用展孝思?宜許上墓……仍編入禮典,永為例程。”可見寒食上墳的習俗在唐代興起後,得到了官方的認可,並成為禮制。

清明節

時間:乾支歷節氣清明當日,公曆(陽曆)4月5日前後。
簡介
清明節,又稱踏青節、行清節、三月節、祭祖節等,節期在仲春暮春之交。清明節源自上古時代的春祭活動,兼具自然與人文兩大內涵,既是自然節氣點,也是傳統節日。清明節是傳統的重大春祭節日,掃墓祭祀、緬懷祖先,是中華民族數千年以來的優良傳統,不僅有利於弘揚孝道親情、喚醒家族共同記憶,還可促進家族成員乃至民族的凝聚力和認同感。清明節融匯自然節氣與人文風俗為一體,是天時地利人和的合一,充分體現了中華民族先祖們追求“天、地、人”的和諧合一,講究順應天時地宜、遵循自然規律的思想。清明是中華民族古老的節日,既是一個掃墓祭祖的肅穆節日,也是人們親近自然、踏青遊玩、享受春天樂趣的歡樂節日。清明節氣一般是在公曆4月5號前後,即春分後第15日。這一時節,生氣旺盛、陰氣衰退,萬物“吐故納新”,大地呈現春和景明之象,正是郊外踏青春遊與行清墓祭的好時段。清明祭祖節期很長,有10日前8日後及10日前10日後兩種說法,這近20天內均屬清明祭祖節期內。
清明節清明節
據考古研究,在廣東英德青塘遺址發現最早的墓葬,年代距今約13500年,是中國年代最早的可確認葬式的墓葬,表明萬年前的古先民已具有墓葬禮俗觀念。清明節歷史悠久,源於上古時代的春祭,春秋二祭,古已有之。上古乾支曆法的制定為節日形成提供了前決條件,祖先信仰與祭祀文化是清明祭祖禮俗形成的重要因素。經歷史發展,清明節在唐宋後融匯了寒食節與上巳節的習俗,雜糅了多地多種民俗為一體,具有極為豐富的文化內涵。全國各地因地域文化不同而又存在著習俗內容上或細節上的差異,各地節日活動雖不盡相同,但掃墓祭祖、踏青郊遊是共同基本禮俗主題。每逢清明時節,人們無論身處何方,都會回鄉參加祭祖活動,緬懷祖先。清明節俗豐富,歸納起來是兩大節令傳統:一是禮敬祖先,慎終追遠;二是踏青郊遊、親近自然。清明禮俗文化充分體現了中華民族禮敬祖先、慎終追遠的人文精神。在祖先祭祀儀式中慎終追遠,在踏青郊遊中享受春天樂趣。

端午節

時間:漢代前為乾支歷午月午日,漢代後演變為農曆五月初五。
英語:Dragon Boat Festival(龍舟節直譯)
又名:龍舟節
簡介
端午節,又稱端陽節、重午節、午日節、龍舟節、正陽節、浴蘭節、天醫節、天中節等,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端午節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時代龍圖騰祭祀演變而來。端午節的起源涵蓋了古老星象文化、人文哲學等方面內容,蘊含著深邃豐厚的文化內涵。在傳承發展中雜揉了多種民俗為一體,節俗內容豐富,扒龍舟與食粽子是端午節的兩大禮俗主題,這兩大傳統禮俗主題在中國自古傳承,至今不輟。
扒龍舟扒龍舟
起源
端午節,歷史悠久,由上古時代百越舉行龍圖騰祭祀演變而來。龍是古越人(長江中下游以南一帶先民)的原始信仰,源自天象崇拜。中國古代的星象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春秋命歷序》:“天地開闢,萬物渾渾,無知無識;陰陽所憑,天體始於北極之野…日月五緯一輪轉;天皇出焉…定天之象,法地之儀,作乾支以定日月度。”上古時代人們定天之象、法地之儀,根據日月星辰的運行軌跡和位置,將黃道和赤道附近的區域分作“二十八宿”,在東方的“角、亢、氐、房、心、尾、箕”組成一個完整的龍形星象,即為“蒼龍七宿”。古越人以龍作為部族保護神,自比是龍的子孫,他們不僅有“斷髮文身”以“像龍子”的習俗,而且在每年仲夏端午舉行盛大的圖騰祭。選擇在端午舉行祭龍節儀與蒼龍七宿正處南中的時節天象有關。在傳統文化中,方位和時間以及卦象是聯繫在一起的,仲夏午月午日,龍星飛升至正南中天,即如《易經·乾卦》中所曰:“飛龍在天”;此時龍星既“得中”又“得正”,處於“中正”之位,為大吉大利之象。天象“飛龍在天”被賦予多重含義和寄託,形成祭龍以酬謝龍祖恩德、壓邪攘災、祈福納祥的禮俗,衍化成“端午節”。端午文化充分體現了古人“天人合一”的自然觀。
習俗
端午節的節俗以祈福納祥、壓邪攘災等形式展開,內容豐富多彩,熱鬧喜慶。祈福納祥類習俗主要有扒龍舟、祭龍、放紙龍等,壓邪攘災類習俗主要有掛艾草、浸龍舟水、洗草藥水、拴五色彩線等,節慶食品主要有粽子、五黃等。在傳統節日中,論民俗之繁多複雜,或只有端午節能和春節可比擬。端午節有著豐富多彩的節慶活動,與春節一樣,其習俗蘊含著祈福、消災等文化內涵,寄託了人們一種迎祥納福、辟邪除災的美好願望。
端午節端午節
鑄陽燧:東漢王充的《論衡》記載了端午節“鑄陽燧”的禮儀習俗:“陽燧取火於天,於五月丙午日中之時,消煉五石,鑄以為器,摩勵生光,仰以向日,則火來至,此取真火之道也”。古人認為,午月午日午時具三重之火,是陽氣極盛之時,在此時刻以火煅金,是最佳的熔金鑄鏡的時刻,鑄成的銅鏡具有不可思議的神力。以鏡辟邪的習俗,在南方沿海一帶有著廣泛的套用和遺傳,常能見到出生不久的小孩子,身上佩帶著銀制的鏡子等等飾物,這類銀飾小鏡子等,就是用於孩子們辟邪。現代小區嶄新建築的門、窗上方,也往往能發現懸掛著的鏡子,這些都是用於所謂的辟邪。由此可見鏡子辟邪的文化信仰在民間根深蒂固。
掛艾葉菖蒲榕枝:在端午節,家家都以菖蒲、艾葉、榴花、蒜頭、龍船花、榕枝,製成人形稱為艾人。將艾葉懸於堂中,剪為虎形或剪彩為小虎,貼以艾葉,婦人爭相佩戴,以僻邪驅瘴。用菖蒲作劍,插於門楣,有驅魔祛鬼之神效。
扒龍舟:是端午節的一項重要活動,是多人集體划槳競賽,在我國南方沿海一帶十分流行。傳出國外後,深受各國人民的喜愛並形成了國際比賽。龍船競渡前,先要請龍、祭神;如廣東龍舟,在端午前要從水下起出,祭過在南海神廟中的南海神後,安上龍頭、龍尾,再準備競渡,並且買一對紙制小公雞置龍船上,認為可保佑船平安(隱隱可與古代鳳舟相對應);閩、台則往媽祖廟祭拜。舊時人們祭祀龍神廟時氣氛很嚴肅,多祈求農業豐收、風調雨順、去邪祟、攘災異、事事如意,也保佑划船平安。扒龍舟最早當是古越族人祭龍神的一種祭祀活動。在河姆渡遺址和田螺山遺址的史前文化證明,早在5000年至7000年前,就有了獨木舟和木槳;龍舟最初原形是單木舟上雕刻龍形的獨木舟,後來發展為木板製作的龍形船。
採藥:這是最古老的端午節俗之一。民間習俗認為,午日午時陽氣旺盛,是草木一年中藥性最強的一天,端午遍地皆藥。端午期間,我國不少地方都有熏艾葉、掛菖蒲、飲藥酒等習俗,中草藥在其中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夏小正》載:“此日蓄藥,以蠲除毒氣。”《歲時廣記》卷二十二“采雜藥”引《荊楚歲時記》佚文:“五月五日,競采雜藥,可治百病。”
食粽:端午食粽,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習俗。粽子,又叫做“角黍”、“粽籺”、“筒粽”,其由來久遠,花樣繁多。粽最初是用來拜祭祖先和神靈;到了晉代,正式定粽子為端午節的節慶食品。“艾葉香,香滿堂;桃枝插在大門上,出門一望麥兒黃;這兒端陽,那兒端陽,處處都端陽。”——這是舊時流行甚廣的一首描寫過端午節的民謠。總體上說,各地人民過端午節的習俗大同小異,而端午節吃粽,古往今來,中國各地都一樣。
端午節端午節
五彩絲線:在東晉葛洪的《抱朴子》中又記述有將五色紙掛于山中,召喚五方鬼神的巫術,大概是以五色象徵五方鬼神齊來護佑之意,源於我國古代的五行觀念。另外,可能源於古代南方人的文身之俗。據《漢書》記載:“越人常在水中,故斷其發、文其身,以象龍子,故不見傷害也。”又《淮南子》載:“越人以箴刺皮為龍文,所以為尊榮也。”晉人劉義慶《世說》等書,記以五色絲纏繞粽子,以投入江中,為蚊龍所憚。雖系傳說,卻透出了一絲值得玩味的信息。五色絲繫於臂上,或為文身遺俗。端午以五色絲線系臂,曾是很流行的節俗。傳到後世,即發展成如長命縷長命鎖、佩香包等許多種漂亮飾物,製作也日趨精緻,成為端午節特有的民間藝品。
飲雄黃酒:此種習俗,在長江流域地區的人家很盛行。
游百病:此種習俗,盛行於貴州地區的端午習俗。
佩香囊:端午節小孩佩香囊,不但有避邪驅瘟之意,而且有襟頭點綴之風。香囊內有硃砂、雄黃、香藥,外包以絲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絲線弦扣成索,作各種不同形狀,結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瓏奪目。

七夕節

時間:農曆七月初七
簡介
七夕節,又稱七巧節、七姐節、女兒節、乞巧節、七娘會、巧夕、牛公牛婆日、雙七等,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為傳統意義上的七姐誕,因拜祭活動在七月七日晩上舉行,故名“七夕”。拜七姐,祈福許願、乞求巧藝、坐看牽牛織女星、祈禱姻緣、儲七夕水等,是七夕的傳統習俗。經歷史發展,七夕被賦予了“牛郎織女”的美麗愛情傳說,因被賦予了與愛情有關的內涵,使其成為了象徵愛情的節日,從而被認為是中國最具浪漫色彩的傳統節日,在當代更是產生了“中國情人節”的文化含義。
七夕節七夕節
七夕節既是拜七姐節日也是愛情節日,是一個以“牛郎織女”民間傳說為載體,以祈福、乞巧、愛情為主題,以女性為主體的綜合性節日。七夕的“牛郎織女”來源於人們對自然天象的崇拜,上古時代人們將天文星區與地理區域相互對應,這個對應關係就天文來說,稱作“分星”,就地理來說,稱作“分野”;牛郎織女星象對應地理分野的記載見於《漢書·地理志》:“粵地,牽牛、婺女之分野也”。
起源
牽牛婺女天文星象崇拜由來已久。《漢書·律曆志》:“指牽牛之初,以紀日月,故曰星紀;五星起其初,日月起其中。”《說文》:“物,萬物也;牛為大物;天地之數,起於牽牛;故從牛,勿聲。”《尸子》:“天左舒而起牽牛,地右辟而起畢昴”。《天官書》[正義]:“南斗、牽牛、須女皆為星紀,於辰在醜,越之分野,而鬥牛為吳之分野也。”《開元占經》卷61引石氏曰:“牽牛生於列澤之邑,以主越國”。《漢書·地理志》:“粵(越)地,牽牛、婺女之分野也,今蒼梧、鬱林、合浦、交趾、九真、南海、日南皆粵分也”。“牽牛婺女”最初的含義是粵(越)地的“分星”。經歷史發展演變,牽牛婺女天文字星象被賦予了人格化的牛郎織女美麗傳說(《歲華紀麗》卷三引漢應劭《風俗通》佚文:“織女七夕當渡河,使鵲為橋”),以及女性向織女星乞巧智慧與巧藝、祈禱姻緣、情人相會、切磋女紅、拜織女等豐富的人文內涵。七夕夜晚坐看牽牛織女星,也是民間的傳統習俗,在七夕夜晚,年輕的姑娘、婦女們要擺上事先準備好的時令水果,對著皎皎明月,朝天祭拜;她們還要舉行各種乞巧儀式,虔誠地乞求織女神賦予她們聰慧的巧手,祈求自己能夠得到美滿愛情的姻緣巧配。
習俗
七夕節是世界上最早的愛情節日,七夕夜晚坐看牽牛織女星、訪閨中密友、拜祭織女、祈禱姻緣、切磋女紅、乞巧祈福等等,是中國民間的傳統七夕習俗。古時候世間無數的有情男女會在這個晚上,對著星空祈禱自己的姻緣美滿。七夕節發源於中國,在部分受中華文化影響的亞洲國家如日本朝鮮半島越南等也有慶祝七夕的傳統。

中元節

時間:農曆七月十四/十五
中元節,原為七月半祭祖節,又稱施孤、鬼節、齋孤、地官節,節日習俗主要有祭祖、放河燈、祀亡魂、焚紙錠等。中元節由上古時代“七月半”農作豐收秋嘗祭祖演變而來。“七月半”的產生可以追溯到上古的祖靈崇拜與農事豐收時祭。古時人們對於農事的豐收,常寄託於神靈的庇佑。七月半是民間初秋慶賀豐收、酬謝大地的節日,有若干農作物成熟,民間按例要祀祖,用新米等祭供,向祖先報告秋成,是追懷先人的一種文化傳統節日,其文化核心是敬祖盡孝。
“七月十四”原本是上古時代民間的祭祖節,而被稱為“中元節”,則是源於東漢後道教的說法。道教認為七月半是地官誕辰,祈求地官赦罪之日,陰曹地府將放出全部鬼魂,已故祖先可回家團圓,因此將七月半秋嘗祭祖節稱為“中元節”;佛教中稱為“盂蘭盆節”。在統治者推崇道教的唐代,道教的中元節開始興盛,並且逐漸將“中元”固定為節名,節期設在七月十五日。中元節與上元節下元節合稱“三元”。
一般認為,中元節,又名“盂蘭盆節”、“鬼節”;其實這種認識存在很大的誤解。正確來講,七月十四民間祭祖節、道教中元節與佛教盂蘭盆節,是分屬於民間俗信、道教與佛教的說法,三者呈並列關係,而非一個節日的三個不同名稱。自道教興起後,“三元說”的“中元”二字,在唐中後期正式被固定為節名,並將節期設在七月十五日。因此北方地區多在七月十五日過節,南方部分地區仍然保持著七月十四日祭祖的傳統。

中秋節

時間:農曆八月十五
英文:the mid-autumn festival
簡介
中秋節,又稱月夕、秋節、仲秋節、拜月節、團圓節等,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中秋節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時代秋夕祭月演變而來。中秋節自古便有祭月賞月吃月餅、玩花燈、賞桂花、飲桂花酒等民俗,流傳至今,經久不息。
中秋節中秋節
中秋節起源於上古時代,定型於唐朝初年,盛行於宋朝。至明清時,中秋已與年節齊名,成為中國民間的主要節日之一。中秋節以月之圓兆人之團圓,為寄託思念故鄉,思念親人之情,祈盼豐收、幸福,成為豐富多彩、彌足珍貴的文化遺產。
“中秋”一詞最早出現在漢代的文獻,成書於兩漢之間的《周禮中記載有“中秋夜迎寒”、“中秋獻良裘”、“秋分夕月(拜月)”。到了唐代時,將中秋與嫦娥奔月吳剛伐桂玉兔搗藥等神話故事結合起來。北宋時期,定陰曆“八月十五”為中秋節,並出現“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飴”的節令食品記載。明清兩朝的賞月活動,盛行不衰。“其祭果餅必圓”;各家都要設“月光位”,在月出方向“向月供而拜”。
習俗
觀潮:中秋觀潮的習俗由來已久。"定知玉兔十分圓,已作霜風九月寒。寄語重門休上鑰,夜潮留向月中看。"這是宋代大詩人蘇軾寫的《八月十五日看潮》詩。在古代,浙江一帶,除中秋賞月外,觀潮可謂是又一中秋盛事。
祭月:秋夕祭月是一種十分古老的習俗,實際上是古人對“月神”的一種崇拜活動。在古代有“秋暮夕月”的習俗。在廣東部分地區,人們有著在八月十五晚上拜祭月的習俗。夕月,即祭拜月神。設大香案,擺上月餅、西瓜、蘋果、紅棗、李子、葡萄等祭品。在月下,將“月神”牌位放在月亮的那個方向,紅燭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祈求福佑。
賞月:賞月的風俗來源於祭月,嚴肅的祭祀變成了輕鬆的歡娛。據說此夜月球距地球最近,月亮最大顯圓最亮,所以從古至今都有飲宴賞月的習俗;回娘家的媳婦是日必返夫家,以寓圓滿、吉慶之意。
玩花燈:中秋玩花燈,多集中在南方,廣東地區將花燈掛於高處,稱“樹中秋”或“豎中秋”。如的佛山秋色會上,就有各種各式的彩燈:芝麻燈、蛋殼燈、刨花燈、稻草燈、魚鱗燈、穀殼燈、瓜籽燈及鳥獸花樹燈等。在廣州、香港等地,中秋夜要進行樹中秋活動,樹亦作豎,即將燈彩高豎起來之意。
花燈花燈
吃月餅:吃月餅已經是中國各地過中秋節的必備習俗了,中秋節這一天人們都要吃月餅以示“團圓”。月餅,又叫月團、豐收餅、宮餅、團圓餅等,是古代中秋祭拜月神的供品。月餅最初是用來祭奉月神的祭品,後來人們逐漸把中秋賞月與品嘗月餅,作為家人團圓的一大象徵。月餅象徵著大團圓,人們把它當作節日食品,用它祭月、贈送親友。
賞桂花:每逢中秋之夜,人們仰望月中丹桂,聞著陣陣桂香,喝一杯桂花蜜酒,歡慶合家甜甜蜜蜜,歡聚一堂,已成為佳節的一種美的享受。
拋帕招親:古時在我國福建一些地區,中秋之夜有“拋帕招親”的習俗。一般是於廣場中搭一彩台,布置成月宮景狀,設玉兔、桂樹等。一些未出嫁的姑娘扮成嫦娥,將一些繡著不同花色的手帕向台下拋去,如有人接到的手帕與“嫦娥”手中的花色相同,即可登台領獎。有些未婚的小伙在交還手帕時,若“嫦娥”喜歡,則可交友往來,情投意合者便可喜結良緣。

重陽節

時間:農曆九月初九
重陽節,為每年的農曆九月初九日,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易經》中把“九”定為陽數,“九九”兩陽數相重,故曰“重陽”;因日與月皆逢九,故又稱為“重九”。九九歸真,一元肇始,古人認為九九重陽是吉祥的日子。古時民間在重陽節有登高祈福、秋遊賞菊、佩插茱萸、拜神祭祖及飲宴求壽等習俗。傳承至今,又添加了敬老等內涵,於重陽之日享宴高會,感恩敬老。登高賞秋與感恩敬老是當今重陽節日活動的兩大重要主題。據現存史料及考證, 重陽節的源頭,可追溯到上古時代。古時季秋有豐收祭天、祭祀大火星活動。《呂氏春秋·季秋紀》有載,古人在九月農作物豐收之時祭天帝、祭祖,以謝天帝、祖先恩德的活動。這是重陽節作為秋季豐收祭祀活動而存在的原始形式。重陽節起始於上古,成型於春秋戰國,普及於西漢,鼎盛於唐代以後。唐代是傳統節日習俗揉合定型的重要時期,其主體部分傳承至今。重陽祭祖民俗相沿數千年,是具有深刻意義的一個古老民俗。重陽節在歷史發展演變中雜糅多種民俗為一體,承載了豐富的文化內涵。
重陽節重陽節
演變
陰曆的九月九日,是中國傳統的重陽節。同時也是中國的敬老節。在1989年,中國把每年的九月九日定為老人節,傳統與現代巧妙地結合,成為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老年人的節日。我國的每個習俗節日,都承載了豐富的文化與內涵,九九重陽節,亦是穿透歷史而來,在歲月的河流里,散發著厚重與丰韻。
習俗
古時民間在重陽節有登高祈福、秋遊賞菊、佩插茱萸、祭神祭祖及飲宴求壽等習俗。傳承至今,又添加了敬老等內涵,於重陽之日享宴高會,感恩敬老。登高賞秋與感恩敬老是當今重陽節日活動的兩大重要主題。具體習俗如下所列:
①、登高
重陽節重陽節
②、吃重陽糕
③、賞菊並飲菊花酒
④、插茱萸和簪菊花
⑤、喝重陽酒
歷史上也有農曆七月十三為敬老節的說法,但於1989年時修改為九月九日。
時間:農曆九月初九日。

寒衣節

寒衣節,陰曆十月初一,又稱“十月朝”、“祭祖節”、“冥陰節”、“鬼頭日”等。我國北方地區將寒衣節與每年春季的清明節、七月十五的中元節合稱為中國的三大“鬼節”。寒衣節是我國傳統的祭祀節日,相傳起源於周代。寒衣節流行於北方,不少北方人會在這一天祭掃,紀念仙逝親人,謂之送寒衣。同時,這一天也標誌著嚴冬的到來,所以也是為父母愛人等所關心的人送禦寒衣物的日子。十月朔,秦歲首,送寒衣。秦人過年的節日食品是“黍臛”,《荊楚歲時記》記載:“十月朔日,黍臛,俗謂之秦歲首。”陰曆十月初一,謂之"十月朝"。秦朝雖然早亡,但秦歲首之習,不僅在漢初沿用,而且在漢行《太初曆》之後,仍有影響。宋人蒲積中編《古今歲時雜詠》卷38載詩人沈遘的《初冬近飲酒作》,其中詠道:“吾民久已作秦民,迄今十月猶遺俗。”從中可以看到秦文化至宋代,仍有遺存。農曆十月初一祭祀祖先,有家祭、也有墓祭。寒衣節是流行於北方的節日,在南方等地鮮有人知道。

冬至節

時間:陽曆十二月二十一日或二十二日
冬至,俗稱“冬節”“長至節”或“亞歲”等。冬至兼具自然與人文兩大內涵,既是二十四節氣中一個重要的節氣,也是中華民族共同的傳統節日。冬至被視為冬季的大節日,在古代民間有“冬至大如年”的講法,冬至又被稱為“小年”,冬至一到,新年就在眼前,所以古人認為冬至的重要程度並不亞於新年。古時候,漂在外地的人到了這時節都要回家過冬節,所謂“年終有所歸宿”。在我國南方沿海部分地區至今仍延續冬至祭祖的傳統習俗。在我國北方一些地區,每年冬至日,有吃餃子的習俗。
冬至冬至
習俗
現在仍有一些地方在冬至這天過節慶賀。冬至這天,大多數廣東人都有吃薑飯,“加菜”吃冬至肉的風俗。潮汕一帶有“冬節丸,一食就過年”的民諺,俗稱“添歲”。客家人認為,冬至時的水味最醇,所以,客家人冬至釀酒已成為習俗。杭州人冬至吃年糕,吃年糕從清末明初直到現在杭州人在冬至都喜吃年糕。在每逢冬至做三餐不同風味的年糕,冬至吃年糕,年年長高,圖個吉利。在四川卻是冬至吃羊肉湯,羊肉是冬日可謂冬日滋補之首。湖南湖北一帶,在冬至那一天一定要吃上赤豆糯米飯。而今仍有沿海一帶如粵西、潮汕、浙江部分地區延續祭祖的傳統習俗。家家戶戶都把家譜、祖先像、牌位等供於家中上廳,安放供桌,擺好香爐、供品等。祭祖的同時,有的地方也祭祀天神、土地神,叩拜神靈,以祈福來年風調雨順,家和萬事興。

臘八節

臘八節,俗稱“臘八” ,為農曆十二月初八。相傳十二月初八這天還是佛祖釋迦牟尼成道之日,稱為“法寶節”,是佛教盛大的節日之一。“臘八”一詞起源於南北朝時期,當時稱為“臘日”,本為佛教節日,後經歷代演變,逐漸成為家喻戶曉的民間節日。自上古時代起,我國北方一些地方有在臘日祭祀祖先和神靈,臘祭的對象,則是列祖列宗以及五位家神。五位家神指的是“門、戶、天窗、灶、行(門內土地)”。因在十二月舉行,故稱該月為臘月,稱臘祭這一天為臘日。漢代前,臘祭的具體日期並不固定。到了漢代,才明確了從冬至過後的第三個戍日為“臘日”,不過在這一天並不喝臘八粥,而只是作為祭奉諸神的日子。直到南北朝時,才將農曆十二月初八固定為“臘八節”。自從佛教傳入中國,各寺院都用香谷和果實做成粥來贈送給門徒和善男信女們。傳說喝了這種粥以後,就可以得到佛祖的保佑,因此,臘八粥也叫“福壽粥”、“福德粥”和“佛粥”。

小年

小年,並非專指一個日子,由於各地風俗,被稱為“小年”的日子也不盡相同。小年期間主要的民俗活動有掃塵祭灶等。清朝前期和中期,祭灶一直是臘月二十四,而且至少到乾隆時期,都是臘月二十四祭祀。《清嘉錄》卷十二《十二月·念四夜送灶》:“俗呼臘月二十四夜為念四夜,是夜送灶。”《清朝野史大觀·清宮遺聞》中說,乾隆一朝,每年臘月二十四晚上,祀灶神於坤寧宮。從清朝中後期開始,帝王家就於臘月二十三舉行祭天大典,為了“節省開支”,順便把灶王爺也給拜了,因此北方地區民間百姓相效仿多在臘月二十三過小年。南方大部分地區,仍然保持著臘月二十四過小年的古老傳統。

除夕

時間:農曆一年最後一天,即十二月廿九或三十,當年十二月是小月則在廿九,逢大月則在三十。
簡介
除夕,為歲末的最後一天夜晚。歲末的最後一天稱為“歲除”,意為舊歲至此而除,另換新歲。除,即去除之意;夕,指夜晚。“除夕”是歲除之夜的意思,又稱大年夜除夕夜、除夜等,時值年尾的最後一個晚上。除夕作為年尾的節日,源自上古時代歲末除舊布新、祭祀祖先風俗。除夕是除舊布新闔家團圓祭祀祖先的日子,與清明節七月半重陽節是中國民間傳統的祭祖大節。除夕,在國人心中是具有特殊意義的,這個年尾最重要的日子,漂泊再遠的遊子也是要趕著回家去和家人團聚,在爆竹聲中辭舊歲,煙花滿天迎新春。“年”的最後一天,稱為“歲除”,那天晚上叫“除夕”。它與新年首尾相連,謂之“歲窮月盡、挨年近晚”,是新一年的前夕,是除舊迎新的重要時間交界點。除夕因常在農曆十二月廿九或三十日,故又稱該日為大年三十。歲除之日,民間尤為重視,家家戶戶忙忙碌碌或清掃庭舍,除舊布新,張燈結彩,迎祖宗回家過年,並以年糕、三牲飯菜及三茶五酒奉祀。
各大傳統節日標誌各大傳統節日標誌
習俗
除夕主要有貼年紅年夜飯壓歲錢辭歲守歲等習俗。除夕,全家人在一起吃“團圓飯”,有一家人團聚過年的味道。守歲的民俗主要表現為除夕夜燈火通宵不滅,歲火起源於古代驅邪的需要。除夕這一天對華人來說是極為重要的。這一天人們準備除舊迎新,吃團圓飯。吃年晚飯,是春節家家戶戶最熱鬧愉快的時候。大年傍晚,豐盛的年菜擺滿一桌,闔家團聚,圍坐桌旁,共吃團圓飯。

節日列表

農曆正月

以下節日未特定說明皆按農曆(又稱夏曆、陰曆)來算:
  1. 正月初一, 春節,古稱歲首、歲始等。傳說是道教中元始天尊誕辰,佛教中彌勒佛誕辰。
  2. 正月初二,犬日
  3. 正月初三,豬日,小年期
  4. 正月初四,羊日
  5. 正月初五,牛日,破五日,開市,神話中五路財神誕辰
  6. 正月初六,馬日,送窮日
  7. 正月初七,人日,又稱人勝節,送火神
  8. 正月初八,穀日,道教中閻王爺誕辰,八仙日
  9. 正月初九,天日,九皇會,傳說是道教中玉皇大帝誕辰
  10. 正月初十,地日,石頭生日(祭石頭)
  11. 正月十二,火日,民俗中老鼠娶媳婦日,炒黃豆(老鼠眼),點百火,丟百病
  12. 正月十三,上(試)燈日,關公升天日
  13. 正月十五 ,元宵節,正燈日,道教上元節,是天官的誕辰
  14. 正月十八,落燈日
  15. 正月二十天穿節,天穿節又叫補天節,“小天倉”。這一節日又與“雨水”節氣相關立春後的節氣是“雨水”。古人認為,是日“天一生水”,應節則下雨,故謂之“天穿”。
  16. 正月二十五,天倉節(填倉節),有的說天倉節是祭星之日,有的說是為祭土地或祭磨神。所謂填倉,意思是填滿穀倉。

農曆二月

  1. 二月初一,中和節,太陽生日
  2. 二月初二 ,春龍節(頭牙), 又叫龍抬頭、 青龍節 ,佛教中濟公菩薩生日
  3. 二月初三,神話中文昌帝君誕辰
  4. 二月十二,花朝節(一說二月十五),又稱花神節,百花生日,花神生日(花期)
  5. 二月十五 ,道教中九天玄女娘娘誕辰,道教中太上老君、精忠岳王誕辰
  6. 二月十九,佛教中觀世音菩薩誕辰
  7. 二月二十一,佛教中普賢菩薩誕辰

農曆三月

  1. 三月初三 ,上巳節 ,姑娘回娘家,黃帝的誕辰,道教中真武大帝誕辰,神話中王母娘娘開蟠桃會
  2. 三月十五,神話中趙公明元帥誕辰,道教中泰山老母誕辰
  3. 冬至後一百零五天,清明節的前一天 ,寒食節,農曆日期不固定(見清明)
  4. 清明,24節氣之一,通常在二月後半月至三月上半月之內

農曆四月

  1. 四月初一,祭雹神
  2. 四月初四,佛教中文殊菩薩誕辰
  3. 四月初八 ,浴佛節(龍華會),佛教中釋迦牟尼誕辰
  4. 四月十二,道教中蛇王誕辰
  5. 四月十四,道教中神仙生日(呂洞賓誕辰)
  6. 四月十八,神醫華佗誕辰
  7. 四月二十八,藥王(神農)誕辰

農曆五月

  1. 五月初五, 端午節
  2. 五月十三,雨節

農曆六月

  1. 六月初一,半年節(過半年)
  2. 六月初六,曬衣節, 曬伏節“六月六,曬紅綠。” “姑姑節”“六月六,請姑姑”。在古代還是另外一個節日,名叫天貺(賜贈的意思)節,六月六也是佛寺的一個節日,叫做翻經節,祭祀山神。
  3. 六月十九,佛教中觀世音菩薩得道
  4. 六月二十四,關公誕辰,神話中雷神誕辰,荷花生日

農曆七月

  1. 七月初一,祭祀海神
  2. 七月初七, 習稱七夕、七月七、乞巧節
  3. 七月十五 ,是地官的誕辰,佛教的盂蘭盆節,有盂蘭盆會傳世,儒家俗稱鬼節,道教稱中元節
  4. 七月十八,道教中西王母誕辰
  5. 七月二十,棉花生日
  6. 七月二十三,諸葛武侯誕辰
  7. 七月三十 ,佛教中地藏王菩薩誕辰(地藏節

農曆八月

  1. 八月初一,天醫節
  2. 八月初三,道都中灶君生日
  3. 八月初八,神話中瑤池大會
  4. 八月十二,盤古王誕
  5. 八月十五 ,中秋節
  6. 八月二十,水稻生日
  7. 八月二十七,孔夫子誕辰

農曆九月

1.九月初九 ,重陽節,元帝得道之辰
2,九月十九,佛教中觀世音菩薩出家。

農曆十月

1,十月初一 ,十月朝,寒衣節,是流行於我國北方的祭祖節,又稱鬼節之……
2.十月十五 ,道教下元節 ,水官的誕辰。

農曆十一月

1,冬至,故又稱日南至,亞歲(僅次於新年),是二十四節氣中一個被用來確定月序和閏月的節氣,冬至在十一月(子月)月內(即最早十一月初一,最遲十一月二十九或三十)是制定閏月的大前提。因節氣和公曆都是陽曆屬性,所以節氣公曆日期反而相對固定,冬至常在公曆(陽曆)12月22日前後。

農曆十二月

1,十二月初八 ,臘八節 ,佛教中釋迦牟尼佛成道日。
2,十二月十六:尾牙
3,十二月廿三/廿四 :祭灶節,掃塵日,祀灶日,俗稱“過小年”,亦稱小年
4,十二月廿五,道都中接玉……
5,,十二月的最後一天 年除日、除日,除日晚上叫除夕、大年夜、大節夜、大盡等,民間稱年三十、大年三十 ,封井(祭井神),貼春聯,迎財神,吃年夜飯,守歲。

其它節日

半年節” 有六月十五日的、六月十四的、六月六的、六月五日的、也有六月初一日之說。
觀音誕:二月十九、六月十九、九月十九、十一月十九,觀音菩薩的信仰已經超出了佛教的範圍,是一種文化,是一種願望。
媽祖聖誕:每年的農曆三月廿三日為媽祖的誕辰日。
開息門:七月初一日,俗稱開息門。
填倉節:中國漢族民間傳統祭祀節日,在農曆正月二十五日。又叫添倉節、天倉節,是祭祀倉神的節日。
聖賢的誕辰日:
關帝誕:六月廿四
至聖先師孔子誕:八月二十七
倉頡至聖先師誕 :三月廿八
魯班公誕:六月十三(五月初七)
伏羲誕辰:五月十三
炎帝神農誕:四月二十六
黃帝誕辰:三月初三
諸葛孔明誕辰:七月二十三
孟子誕辰:四月初二
岳飛誕辰:二月十五
老子誕辰:二月十五
釋迦佛陀誕辰:四月初八
屈原誕辰:正月二十一
六祖慧能誕辰:二月初八

附 錄

節日中英對照

1. 春節(農曆一月一日) Spring Festival;Chinese New Year's Day
2.元宵節(農曆一月十五日) Lantern Festival(龍燈節直譯)
3.清明節(公曆4月5日前後,農曆二月後半月至三月上半月間) Tomb-Sweeping Day
4.端午節(農曆五月初五) Dragon Boat Festival(龍舟節直譯)
5.中秋節(農曆八月十五) Mid-Autumn (Moon)Festival
6.重陽節(農曆九月九日) Double-ninth Day(重九節直譯)
7.除夕(農曆十二月二十九或三十日)New Year's Eve(新年前夜)

活動中英對照

過春節 celebrate the spring festival
春聯 spring festival couplets
剪紙 paper-cuts
年畫 new year paintings
買年貨 do shopping for the spring festival;do spring festival shopping
敬酒 propose a toast
燈籠 lantern
煙花 fireworks
爆竹 firecrackers (people scare off evil spirits and ghosts with the loud pop.)
紅包 red packets (cash wrapped up in red paper,symbolize fortune and wealth in the coming year.)
舞獅 lion dance (the lion is believed to be able to dispel evil and bring good luck.)
舞龍 dragon dance (to expect good weather and good harvests)
戲曲 traditional opera
雜耍 variety show
燈謎 riddles written on lanterns
燈會 exhibit of lanterns
守歲 staying-up
拜年 pay new year's call;give new year's greetings;pay new year's visit
禁忌 taboo
去晦氣 get rid of the ill- fortune
祭祖宗 offer sacrifices to one's ancestors
辭舊歲 bid farewell to the old year
掃房 spring cleaning; general house-cleaning
年糕nian-gao; rise cake; new year cake
團圓飯 family reunion dinner
年夜飯 the dinner on new year's eve
餃子jiao-zi/dumpling; chinese meat ravioli
粽子rice dumpling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