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民系

閩民系

閩民系,亦稱為“閩海民系”或“閩族”。中原漢人遷居福建可追溯至漢代吳國入閩設立建安郡。晉代永嘉二年即公元308年發生五胡亂華,當時開始有八姓入閩,是為漢人大規模移民入閩之始。從此見諸於文字記載的漢人入閩漸多。到了晚唐,又有陳元光開漳和王潮王審知入閩(十八姓從王)建立閩政權的事件,從而形成了一個中原漢人入閩的高潮。閩民系大致形成在隋唐五代這個時期。

隨著福建海上貿易的發展以及農業土地的緊張,閩民系開始向粵東雷州半島海南島台灣東南亞各地移民,明清至今登上華人首富的商人里便有先祖從泉州移居廣州的伍秉鑒,印尼華僑祖籍民國間由福建晉江潘湖徙印尼中爪哇古都斯金湖的針記創始人黃維源與福州福清的林紹良和祖籍莆田移居潮汕的李嘉誠等閩商,有的向歐洲、美洲、日本等地移民,分布極為廣泛,成為最大的海外華人族群。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閩民系 閩人 福建人
  • 外文名:Fujian People (Min People)
  • 人口:約1億2000萬
  • 分布:全球
  • 民族漢族
  • 語言閩語閩南話福州話等)
  • 代表人物陳嘉庚黃乃裳
  • 來源:中原人和古閩人
閩民系形成和擴散,閩民系來源,閩民系擴散過程,閩民系血緣和文化,基因血緣,宗教,服飾,語言,政權,閩民系分支,閩南民系,閩東民系,莆仙民系,雷瓊民系,海陸豐民系,潮汕民系,閩北民系,閩中民系,邵將民系,福建和其他地區閩民系分支介紹,台灣閩南民系,廣東閩民系,浙江閩南民系,香港的閩民系,世界各地的閩民系,歐美的閩民系,閩南人、畲族以及客家人,閩商在南洋、香港等地的發展,語言,

閩民系形成和擴散

閩民系來源

閩民系來源於西晉末年與六朝時期至五代漸次移入中原人和古閩人。
閩民系
因為南下地點不同,民系分支的語言有不同程度的不同,亦因為大家南下的原地點不同,而晉朝時各地風俗,語言亦有差別,而細分為數個民系。但閩海民系的人都來相差不遠的時代,閩語區多山,與中原相阻,使北方文化,語言難以影響此民系的發展,亦令閩文化得以獨立發展。閩人亦在歷史上避過多次的大屠殺,為目前中國保留漢文化和傳統最好的地區,族群家族觀念很強。同時移居福建及廣東沿海地區更享有交通便利,閩人在航海,貿易等亦取得多樣成就,亦有閩商之美名。滿清剃髮易服文字獄使漢文化受到很大影響,但閩人血液里仍流淌著漢族儒家傳統文化。在明末清除初時閩商更是傾盡資本幫助鄭氏集團(鄭成功)以福建為基地進行反清復明活動。清軍占領福建和台灣之後,大量閩人繼續下南洋,經過200多年積累再次崛起,積累了大量財富,控制了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尼以及菲律賓的經濟,而且富可敵國,並在清末民國初幫助孫中山楊衢雲等革命,與控制全中國經濟的滿族再戰,志在推翻滿清政府。在民國時期華僑富豪以陳嘉庚為首,在這一帶以及福建人早期的聚居地中上環,提供國民黨革命、北伐、抗日的資金中轉站,有大量銀行,企業為國民黨提供資本。新中國成立後,大量原居於廈門廣州上海以及全國各地的閩籍資本家、地主移居香港以及新加坡,香港閩民系當中數十萬都在中西區灣仔區東區觀塘區沿海以及九龍城區紅磡一帶。東南亞閩人在馬來西亞的人口比重為20%,卻控制著全國40%的經濟;占菲律賓總人口1%控制了該國70%的財富,而占印尼總人口5%更是控制了該國80%的財富如民國初由福建晉江潘湖徙印尼中爪哇古都斯金湖的針記創始人黃維源等,新加坡的華人比例達75%更是不在話下。

閩民系擴散過程

漢人入閩由漢武帝攻打閩越開始,在五胡亂華時大量商家遷入福建沿海地區,使當地商業開始發達,唐宋元明初泉州港亦成為世界第一大港,閩民系又由閩南中心泉州港擴展至整箇中國東南(包括廣東、福建和浙江)沿海,漳州一帶則是唐朝時開發的。閩民系在商業學術航海殖民皆取得很高的成就。福建是歷代出狀元最多的省份,朱熹更使福建成了南方理學聖地,閩人為中國開拓了海上絲綢之路以及創下鄭和下西洋的壯舉,而且由中原帶來了佛教的信仰,在福建本土發展後又多了佛教中閩民系獨有的媽祖(即天后)信仰,閩民系在海上營商的同時,亦有自己的軍隊,在鄭和下西洋時曾對南洋南亞中東什至遠至非洲不肯臣服明朝的國家進行武力征服。因為明朝實行實行君主集權,又因為當時閩民系在通商過程中掌握了極大量的財富,而且和外國人的關係密切,為免影響明皇室的皇權,一改唐宋以來的自由貿易政策,泉州港實行海禁,當時人口極密集的福建沿海一帶的人口更多的遷往廣州及再次更大量的遷往整箇中國東南沿海,亦有不少不接受海禁的人排除在明朝國民以外,明亡時,閩民系仍擁有自己的海軍,而且擊退當時已經崛起的西方列強荷蘭而在台灣建立政權,不少閩南人遷台,在中國整個東南沿海以及台灣和滿清對抗,扶助南明政權,後來滿清又實施海禁,盡內遷或殺掉沿海居民,使善於經商的閩人無法以貿易維持財政,最終亦敗在同為閩南人的施琅海軍之下。清朝末年,中國成為世界上最貧窮的國家,更大量的閩人到南洋經商,從此又多了一大班閩商富豪民國初由福建晉江潘湖徙印尼中爪哇古都斯金湖的針記創始人黃維源等,五口通商之中兩個口岸便是在福建省的(福州和廈門)。閩人在清朝時因為長期和滿清敵對,被視為清奸,閩人大力支持反清革命,當中又以陳嘉庚為領袖,為國民黨提供大量資金。國共內戰後,共產黨取得政權,逐漸控制全中國後,大量在香港、台灣以及五口通商的城市流動閩人口向台灣、香港以及南洋移民。
整體來說,閩民繫於漢朝開始初步形成,晉朝到唐朝為大量人口遷入福建而成為現今閩民系的主要成份,最後在唐末五代時期定型。明朝到清朝則是閩民系向廣東、福爾摩沙擴散的時期,清末以及民國則是大量人口向香港、台灣以及南洋移民的時期。閩民系經商人口由唐朝到清朝向中國東南沿海以及全世界擴張。當中以明朝海禁後、滿清執政、列強入侵、國共內戰時期遷出大量人口,福建現今成為中國人口最少的省份之一。

閩民系血緣和文化

基因血緣

因為早期福建沿海人口大多是中原漢人經長三角由水路南下,而且福建、浙江同為漢人的原居地區,人口來往頻繁,元代福建、浙江屬同一省,歷代亦有閩浙一家親的說法,福建亦是各南朝江南城破時遷都之地,因福州為福建省會,受更多歷代由江南等地南下移民影響,而使方言和民系有所不同,而廣東沿海,珠三角的人當中不少亦是福建人南下的後代,所以亦有閩粵一家親的說法,但廣東珠三角則含被廣州漢族(粵語民系)互相影響同化的少數族群(俚人等)、福建以及江西人等移民,閩民系只占其中一個重要組成,而且有不少聚居地,現今分子人類學(主要運用Y染色體單倍群做遺傳標記,而不是基因,主要看單倍群的分布頻率,某種單倍群並不專屬於某一族群)已經越來越多開展各民系姓氏的研究。姓氏分布方面,很多閩系古漢族姓氏如陳姓浙南、廣東、福建沿海高頻,珠三角、長三角次高頻,蔡姓則是閩南、潮汕高頻,許姓則是源於中原許國,南渡後在江南,福建沿海高頻,珠三角、廣東、浙江沿海次高頻,見證了漢人各民系以及閩海民系各分支遷移的歷史。在新中國成立後,閩商的資本由大陸各個省市轉為以香港新加坡為中心,美國亦有60萬閩籍華人。

宗教

傳統的大乘佛教道教儒教,近代的基督新教天主教媽祖是閩人的海上保護神,今日研究清代台灣民族分布時,即以媽祖廟的分布作為依據來區分閩人與客家人。
閩民系

服飾

漢服,滿清剃髮易服後消亡,如今在物質生活較高的條件下,閩民系的年輕人群開始了漢服復興運動,福建台灣的大學高校內基本全部覆蓋了漢服社團。
閩民系

語言

閩南語,福州話,莆仙話,建甌話,永安話等等。

政權

閩南人,泉州南安縣鄭芝龍---鄭成功建立的鄭氏王朝。
閩民系
閩民系

閩民系分支

閩南民系

又名河洛民系,居住地主要為福建漳州泉州廈門龍巖,此民系的人大量移民到東南亞,台灣,日本至及世界各地。其中在福建地區2千萬,海外1千多萬,台灣1千多萬,還有其餘地區,人口7千5百萬。分布在廣東,福建,台灣,香港,浙江以及世界各地。

閩東民系

以福州為中心,包括寧德,尤溪還有分布在歐美,東南亞,全球的華人社區。

莆仙民系

分布在莆田和仙遊、福州市的福清南部、永泰部分地區;

雷瓊民系

分布在海南、雷州;以莆田地區移民為主。

海陸豐民系

分布於廣東省汕尾市管轄的城區海豐縣陸豐市以及惠州惠東縣的部分村鎮;以閩南地區移民為主。

潮汕民系

分布在廣東省的潮汕三市(潮州揭陽汕頭),以及豐順陸豐的部分村鎮。

閩北民系

建甌為中心,中原漢族入閩早期聚集地,福建最早建制兩個郡縣之一;

閩中民系

分布在永安三明沙縣

邵將民系

分布在邵武光澤將樂

福建和其他地區閩民系分支介紹

其他地區的閩民系主要以閩南民系,福州民系為主,地理上看是福建沿海地區的住民,其中以閩南民系人數為最。
福建閩南民系其實涵蓋了莆田地區和福州福清地區部分,福建南部地區。福建中部的莆田仙遊的居民:該地莆仙話本屬閩南語系,只因地近福州,受到福州話較多影響,莆仙話與其他地方的閩南話仍有許多相通的辭彙,而且莆田是許多福建移民的原鄉,莆田湄洲島也是閩、台著名海神媽祖的故鄉。
因為閩南人與福州人同處於福建省,閩東閩南兩地亦有人口往來,福州人即閩東人亦有部份閩南民系的成份,但進入福州的閩南人則被人數較多的福州人同化,南下的福州人亦被閩南人同化。閩東民系與閩南民系的關係仍然非常親密,古代沒有民系之說,而南移政權的人口多在浙江以及福建,福州為福建政治中心,閩東一帶的閩民系受南遷吳越民系影響,影響到語言有些不同,但閩東閩南關係,姓氏,來源仍然非常親密。

台灣閩南民系

祖籍泉州府漳州府台灣人:在台灣日據時期前即居台灣(包含澎湖列島),台灣四大族群之一。
台灣潮州人因使用閩南語,族群認同由潮州民系轉為閩南民系。
在台灣,有許多被閩南化並改用閩南語客家人後裔,一般稱為福佬客或客底。最有名的就是日據時期的醫生作家賴和與台灣前總統李登輝

廣東閩民系

廣東閩民系、廣府民系客家民系為現廣東三大民系
廣東閩民系主要有四類:
廣東閩南人:由福建移居廣東的閩南人,包括明代清代及以後由福建莆田及泉州、漳州移居粵東廣州珠三角以及粵西的閩南人,珠三角的閩南人不少懂流利粵語廣府話標準粵語)而潮汕地區的原居民和由福建莆田及泉州、漳州移居粵東的人亦有一定程度的不同,所以潮汕人實有潮汕民系客家民系(即在潮客家人)以及廣東閩南民系。
明朝中期實施海禁,但廣州仍能作有限度的通商,使在宋元明初的世界第一大港的泉州港的經營貿易的閩南人南下廣州、珠三角以及廣東沿海(廣州十三行中有九家是福建人的),明朝福建閩南地區移民中山東莞吳川廣州以及潮州,但亦被附近主要為廣府地區的廣府話又稱廣州話(即標準粵語同化,民初時期粵語方言的順德話仍有閩語成份(但現今廣府地區大多被香港媒體的港式粵語同化),在廣東沿海亦有大量福建閩南移民,不少和當地人通婚,影響了當地的民系,所以珠三角以及廣東沿海很多地方的粵語方言分支與廣州話有明顯的差距。明清時期,閩南人口大量南下廣東,特別是莆田,使福州人南下莆田,至今莆田話變成閩南福州話夾雜的方言。此外,梅州亦有由莆田南下的閩南人,如曾憲梓。廣東省歷史上的九名狀元便最少五名是從福建閩南地區南下廣東省的。
下面六個地區都有來自閩南的移民:

浙江閩南民系

香港的閩民系

  • 香港有80-100萬人屬閩南民系,福州民系也有大幾十萬。祖籍福建閩南地區的閩南民系80-100萬人和祖籍廣東的潮汕民系以及海陸豐民系總和大約80萬人。其中單單泉州人就有70萬人,早期不少是居住香港島北角一帶更有“小福建”或“小閩南”之稱。統一計算所有的香港福建人總共約120萬人,他們很樂意向他人表明自己的祖籍。此外,很多香港人不再堅持族群通婚,因為香港語言統一,年輕的幾代福建人與四邑人、客家人嶺南人互相結婚以及組織家庭不足為奇,如:香港藝人鄭融父親是四邑人,母親是福建人,很多已操中英夾雜的香港地道港式粵語。香港人口中的福建人自開埠以來聚居於灣仔(特別在廈門街一帶)、銅鑼灣以及上環(福建商會的中心)一帶,而北角鰂魚涌以及西環一帶的福建人則是較後遷入的,而在潮州人聚居的九龍東一帶亦有一定數量的福建人,在福建人聚居的地方亦有一定數量的潮州人。而香港有120萬福建人,當中很大量都是1950年以前移居或是1950-1980年來港的南洋華僑,遠高於北角以及鰂魚涌的人口,北角以及鰂魚涌只是其中一個福建人聚居的地區,早期很多香港政商界福建籍人士都是來自各區,而非只來自北角,但北角以及鰂魚涌居住只是大多而非全為福建籍港人,但北角以及鰂魚涌一帶居住的福建人與福建華僑的關係密切,1950年以前來港的大多居於港島,而較後來港的福建人在九龍新界亦有聚居地,如荃灣區便有不少區議員是福建籍的。在大逃港以後,香港人口變為以說粵語為主,而香港政府推廣粵語為香港通用語,使香港各省籍各民系各文化人都以廣州話為母語,香港廈語片亦全部被停止製作,很多其後亦參與廣東歌(粵語歌)以及粵劇的創作,所以在各個福建人聚居的地區亦大多以港式廣州話溝通。香港的福建聯會和新加坡、南洋一帶的關係密切,不少台灣、香港、南洋、歐美的福建籍人士在近代才分散在各地,這些地方的人不少都有親屬聯繫。在港福建人以勤勞、拚搏著稱,在港從事工商界的人士居多;在港福建人亦非常重視培養子弟念書,在香港的各大高校中,閩籍教授就有幾十個。

世界各地的閩民系

世界各地的閩籍華人華僑或是閩語使用者:在日本北美南洋最多,多用福州話,馬來西亞新加坡甚至有半數以上的華人多使用閩南語。

歐美的閩民系

由清末開始到歐美經商,或在南洋致富後遷居,部份人在新中國建立時把資本遷入歐美,以及在香港移民潮遷入美國的福建閩籍中產。據美國官方數字,至2005年,美國有華僑華人337萬,其中福建籍華僑華人有61.13萬人,來自中國大陸、台灣、香港的新移民183.3萬人。

閩南人、畲族以及客家人

事實上福建南部(閩南)居民除了閩南語族群,在漳州府的詔安雲霄平和南靖等四縣也有不少客家人,而隆教、赤嶺湖西則為畲族鄉。
福建以及廣東山區的畲人,當中不少漢化成為客家人,包括絕大多數只有畲族擁有四大姓氏鐘姓藍姓盤姓以及雷姓,畲族本為廣東、江西以及福建交界山區的一個有獨特文化的族群,歷史上便有不少潮州人與山區畲族交戰的記錄,直到明末部分畲族已經說客家話,成為客家人的一部份(建國後大部分恢復畲族身份)。唐朝開漳開漳聖王陳元光大殺當地的族群,史記武力鎮壓是“兵革徒威於外,禮讓乃格其心”,而且“誅之不可勝誅,徙之則難以盡徙”,“功愈勞而效愈寡”,當時陳元光所處的漳州屬“地極七閩,境連粵地(粵東潮州有大量畲族聚居,但自明中期起廣州一口有限度通商使大量人口由福建、江西、湖南等省進入珠三角,數量遠高於當地漢族原居民)”,是少數民族漢族混居的區域。自始福建山區的畲族式微,大多集中在廣東東部。唐朝以後,福建閩南一帶已經成為全中國人口最密集的地區,大量的漢人亦進入山區,清後畲族大多融入漢族(55年之後,通過民族識別政策很大一部分又被劃為畲族),而且與進入離沿海較遠的閩南人一起融合,進入山區的閩南人亦是客家人的其中一個成份。

閩商在南洋、香港等地的發展

閩商商幫分布全球,以閩南商幫為最,接著有福州商幫和莆仙商幫等。閩南人以覆蓋量和經商規模令人津津樂道,福州商幫以福清為代表,分布較廣,莆田則是在閩商中被冠以精明的代名詞,地方小人少但是經商比例不亞閩南商人。明清至今登上華人首富的商人里便有先祖從泉州移居廣州的伍秉鑒,印尼華僑祖籍民國間由福建晉江潘湖徙印尼中爪哇古都斯金湖的針記創始人黃維源與福州福清的林紹良和祖籍莆田移居潮汕的李嘉誠。
2010福布斯台灣富豪榜前十位
排名
人物姓名
淨資產(億美元)
祖籍地
1
郭台銘
59
中國-山西省-晉城
2
蔡氏兄弟
58
中國-福建省-泉州晉江
3
蔡萬才
53
中國-福建省-泉州晉江
4
蔡衍明
49
中國-福建省-泉州石獅
5
魏應州
45
中國-福建省-龍巖永定
6
林百里
30
中國-上海
7
林堉璘
27
中國-福建省-泉州石獅
8
林榮三
24
中國-福建省-泉州石獅
9
羅結
23
中國-福建省-泉州安溪
10
王永在
22
中國-福建省-泉州安溪
2010福布斯馬來西亞富豪榜前十位
排名
人物姓名
淨資產(億美元)
祖籍地
1
145
中國-福建省-福州倉山
2
阿南德克里希南
81
3
46
中國-福建省-泉州永春
4
39
中國-福建省-泉州安溪
5
38.5
中國-福建省-廈門海滄
6
38
中國-廣東省-潮州
7
25
中國-福建省-泉州金門
8
莫比達
17
9
16
中國-福建省-泉州永春
10
12
中國-福建省-福州閩清
2010福布斯印尼富豪榜前十位
排名
人物姓名
淨資產(億美元)
祖籍地
1
黃惠忠/黃惠祥
70
中國-福建省-泉州晉江潘湖
2
吳笙福
30
中國-福建省-泉州晉江
3
蔡道平
26
中國-福建省-福州福清
4
阿布力扎·巴克里
25
5
黃亦聰
24
中國-福建省-泉州洛江
6
彼得·松達
21
7
林天喜
20
中國-福建省-泉州安溪
8
陳江和
19
中國-福建省-莆田荔城
9
林逢生
14
中國-福建省-福州福清
10
索吉哈托
12
2010福布斯新加坡富豪榜前十位
排名
人物姓名
淨資產(億美元)
祖籍地
1
黃廷芳/黃志祥
80
中國-福建省-莆田涵江
2
邱氏家族
55
中國-福建省-廈門海滄
3
郭孔豐
35
中國-福建省-福州倉山
4
郭氏四兄弟
32
中國-福建省-泉州南安
5
黃祖耀
31
中國-福建省-泉州金門
6
鐘聲堅
20
中國-廣東省-汕尾
7
林彼得
15
中國
8
郭令明
12
中國-福建省-廈門同安
9
李成偉
8
中國-福建省-泉州南安
10
王明星
7
中國-福建省-泉州南安
2010福布斯菲律賓富豪榜前十位
排名
人物姓名
淨資產(億美元)
祖籍地
1
施至成
50
中國-福建省-泉州晉江
2
陳永栽
21
中國-福建省-泉州晉江
3
吳奕輝
15
中國-福建省-泉州晉江
4
Jaime Zobel
14
5
吳聰滿
12
中國-福建省-泉州晉江
6
陳覺中
9.8
中國-福建省-泉州晉江
7
Enrique Razon Jr
9.75
8
Beatrice Campos
8.4
9
鄭少堅
8.05
中國-福建省-泉州永春
10
許寰戈
7.6
中國-福建省-漳州龍海

語言

閩民系所操的閩語其內部的分支相當之複雜,被分為以下幾種的分支:閩東語(包括南片的福州話和北片的福安話)、閩北語、興化話(今常稱為莆仙話)、閩中語閩南語(在東南亞華人社會中俗稱福建話)。台灣閩南人所說的閩語屬於閩南語的一種,廣東潮汕潮州話)和雷州地區、海南島的閩南民系說的閩語被學者李如龍歸類於閩南語的次方言,現今海南話雷州話也常被分出來單獨成為一個閩語支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