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草鮮美

芳草鮮美

陶淵明(約365年—427年),字元亮,諡號靖節先生,別號五柳先生,入劉宋後改名潛,字淵明,文學史上稱“田園詩人”。東晉漢陽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東晉末期南朝宋初期詩人、文學家、辭賦家、散文家。相關作品有《飲酒》《歸園田居》《桃花源詩》《五柳先生傳》《歸去來兮辭》等。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芳草鮮美
  • 作品出處:《桃花源記》
  • 文學體裁:文言文
  • 作者:陶淵明
出處,原文簡介,原文,譯文,句子翻譯,字詞詳解,考點解析,寫作背景,文章賞析,作者簡介,教學素材,沿用成語,中心思想,劉子驥,

出處

芳草鮮美
意為: 芬芳的青草鮮艷美麗。
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
————東晉 陶淵明(選自《陶淵明集》)

原文簡介

桃花源記》是東晉文人陶淵明的代表作之一,約作於永初二年(421),即南朝劉裕弒君篡位的第二年。描繪了一個世外桃源。以武陵漁人進出桃花源的行蹤為線索,按時間先後順序,把發現桃源、小住桃源、離開桃源、再尋桃源的曲折離打的情節貫串起來,描繪了一個沒有階級,沒有剝削,自食其力,自給自足,和平恬靜,人人自得其樂的社會,是當時的黑暗社會的鮮明對照,是作者及廣大勞動人民所嚮往的一種理想社會,它體現了人們的追求與想往,也反映出人們對現實的不滿與反抗。另有同名動畫《桃花源記》和相關話劇《暗戀桃花源》。

原文

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 夾(jiā)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shě)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huò)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shè)儼(yǎn)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qiān)陌(mò)交通,雞犬相聞
芳草鮮美
其中往來種(zhòng)作,男女衣著(zhuó),悉如外人。黃髮垂髫(tiáo),並怡然自樂
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 yāo )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鹹來問訊。自雲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yì)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weì)具言所聞,皆嘆惋。餘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日,辭去。此中人語(yù)云:“不足為外人道也。”
芳草鮮美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志之。及郡下,詣(yì)太守,說如此。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
南陽劉子驥(jì),高尚士也。聞之,欣然規往,未果,尋病終。後遂無問津者

譯文

東晉太元年間,武陵郡有個人以打魚為生。一天,他順著溪水划船,忘記劃了多遠的路程。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生長在溪水的兩岸,長達幾百步。中間沒有別的樹,花草鮮艷美麗,落花紛紛。漁人看到眼前的景象感到非常詫異,又向前走,想走到林子的盡頭。
芳草鮮美
桃林在溪水發源的地方就到頭了,便出現一座山,山上有個小洞,隱隱約約好像有些光線。(漁人)就丟下了船,從洞口進去。起初,洞口很狹窄,只容一個人通過。又走了幾十步,突然變得寬敞明亮了。這裡土地平坦開闊,房屋整整齊齊,有肥沃的田地、美麗的池沼、桑樹,竹林這類的東西。田間小路交錯相通,村落間雞鳴狗叫之聲處處可以聽到。人們在田野里來來往往,耕種勞作,男女的穿戴,都像桃花源以外的世人。老人和孩子們都悠閒自在自得其樂。
村中的人看見了漁人,竟大吃一驚,問他從哪來的。漁人詳細地回答了他,有人就邀請他到自己家裡去,擺了酒,又殺雞做飯來款待他。村裡的人聽說來了這么一個人,就都來打聽訊息。他們自己說他們的祖先為了躲避秦時的戰亂,領著妻子兒女和鄉鄰們來到這與世隔絕的地方,不再出去,於是跟外面的人斷絕了來往。他們問現在是什麼朝代,竟然不知道有漢朝,更不必說魏朝晉朝了。漁人把自己所知道的事一一詳細地告訴了他們,(村人)都感嘆惋惜起來。其餘的人又各自把漁人請到自己的家中,都拿出酒飯來款待他。漁人住了幾天,就告辭離開。臨別時這裡的人告訴他說:“這裡的情況不值得對外邊的人說啊!”
芳草鮮美
漁人出來後,找到了他的船,就沿著舊路回去,處處做了記號。到了郡里,去拜見太守,報告了這些情況。太守立刻派人跟著他去,尋找以前做的記號,竟然迷失了方向,再也找不到通往桃源的路了。
南陽劉子驥,是個志向高潔的人,聽到了這件事,高高興興地計畫前往。沒有結果,不久就因病而終了。此後就再也沒有探尋桃花源的人了。

句子翻譯

1. 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
譯:東晉太元年間,有一個武陵人以捕魚為生。注釋:“武陵是湖南常德歷史上的第二個行政區劃,魏晉後,武陵郡轄沅水流域諸縣。”(《武陵藏珍---沅澧流域歷史文化圖說》)
2. 緣溪行,忘路之遠近。
譯:(他)順著溪水划船,不記得劃了多遠的路程。
3. 忽逢桃花林,夾(jiā)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
譯:忽然看見一片桃花林,兩岸幾百步以內,其中沒有別的樹,芬芳的青草鮮艷美麗,墜落的花瓣繁亂交雜。
4. 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
譯:漁人對此感到十分詫異,繼續往前划行,想要走到林子的盡頭。
5. 林盡水源,便得一山
譯:桃林在溪水發源的地方就沒有了,便看到一座山。
6. 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
譯:山上有個小洞口,隱隱約約好像有光亮。漁人便離開船,從洞口進去。
7. 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shè)儼(yǎn)然。
譯:剛開始山洞很狹窄,僅容一個人通過。又走了幾十步,突然變得寬闊明亮的樣子。土地平坦開闊,房屋整齊。
8.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qiān)陌交通,雞犬相聞
譯:有肥沃的土地,美麗的池塘,桑樹竹子之類。田間小路交錯相通,村落間都可以聽到雞鳴狗叫的聲音。
9. 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zhuó),悉如外人,黃髮垂髫(tiáo),並怡然自樂
譯:裡面來來往往的和種地勞作的,男女的穿戴,全跟桃花源以外的世人一樣。老人和孩子們各個都高高興興自得其樂.
10. 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
譯:(村人)看見了漁人,就非常的驚訝,問(漁人)是從哪兒來的。(漁人)詳細地回答了。
11. 便要(yāo)還家,設酒殺雞作食。
譯:(村人)就邀請他到自己家裡去,備酒殺雞做飯(來款待他)。
12. 村中聞有此人,鹹來問訊。
譯:村裡的人聽說有這個人,都來打聽訊息。
13. 自雲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yì)人來此絕境,
譯:(村人)自己說他們的祖先為了躲避秦時的戰亂,帶領妻子、兒女和同縣的人來到這個與人世隔絕的地方。
14. 不復出焉,遂(suì)與外人間(jiàn)隔。
譯:從此不再出去,就與外面的人斷絕來往了。
15. 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
譯:(村人)問現在是什麼朝代,竟然不知道經歷過漢朝,更不用說魏朝晉朝了。
16. 此人一一為(wèi)具言所聞,皆嘆惋(wǎn)。
譯:這個人對(村人)一一詳細地說了他所知道的,(村人)都很感嘆,惋惜。
17. 餘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日,辭去。
譯:其他的人各自又都把漁人請到自己家中,都拿出酒肉飯菜(來款待他)。(漁人)過了幾天后,向村里人告辭離去。
18. 此中人語(yù)云:“不足為(wèi)外人道也。”
譯:裡面的人告訴他說:“(這裡的情況)不值得對外邊的人說啊!”
19.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志之。
譯:(漁人)出來以後,找到了他的船,就順著原來的路劃回去,處處都做了記號。
20. 及郡(jùn)下,詣(yì)太守,說如此。
譯:到了郡城,去拜見太守,說了他進出桃花源的事情。
21. 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
譯:太守立即派人跟著他去,尋找先前所做的標記,居然迷路了,找不到回去的路了。
22.南陽劉子驥(jì),高尚士也,聞之,欣然規往。
譯:南陽劉子驥是個志向高潔的隱士,聽到這件事後,高興地打算前往。
23. 未果,尋病終, 後遂無問津者
譯:還沒有去成,不久就得病死了,此後就再也沒有人尋路探訪的人了。

字詞詳解

太元:東晉孝武帝司馬曜(yào)的年號(376~396)。
世外桃源:指一種空想的脫離現實鬥爭的美好世界。世外桃源是一個人間生活理想境界的代名詞,相當於西方的極樂世界或者天堂。千百年來,完美主義者無不苦苦追尋、刻意營造自己想像中的“世外桃源”。(作者的這一社會理想是對當時黑暗社會的批判,在客觀上也反映了人民擺脫壓迫、擺脫剝削的要求,具有一定的積極意義;但它又有一定程度的復古傾向,在階級社會中也只能是一種幻想,是不可能實現的。) 比喻不受外面影響的生活安樂、環境幽靜的美好地方。一般作主語、賓語、定語。
武陵:古代郡名。今湖南常德一帶。
為業:以……為生。為:作為。
緣:沿著,順著。
行:前行,這裡指划船。
遠近:偏義複詞,這裡指遠。
忽逢:忽然遇到。
夾岸:兩岸。
雜:別的,其它的。
鮮美:鮮艷美麗。
落英:墜落的花瓣。
繽紛:繁多的樣子。
甚:很,非常。
異:感到詫異。
欲:想要。
便:於是,就。
窮:窮盡。這裡是走完的意思。詞類活用,形容詞作動詞。
林盡水源:林盡(於)水源。桃林在溪水的源頭地方就沒有了。
得:看到。
仿佛:隱隱約約,形容看的不真切的樣子。
若:好像。
舍:離開。
初:開始。
才:副詞,僅。
才通人:僅容一人通過。
通:通過。
豁然開朗:豁然:形容開闊敞亮的意思;開朗:地方開闊;光線充足、明亮。指一下子出現了開闊明亮的境界。現在形容一下子明白了某種道理;心情十分舒暢。(總意) 形容由狹窄幽暗突然變得開闊明亮的樣子。也形容對某一問題從長期思索不解而後忽然領悟。一般作謂語、賓語、定語。
舍:房屋。
曠:寬闊。
儼(yǎn)然:整齊的樣子。
之:這。
屬:類。
阡陌交通:田間小路,交錯相通。阡陌,田間小路,南北走向的叫阡,東西走向的叫陌。交通,交錯相通
雞犬相聞:(村落間)雞鳴狗叫的聲音,彼此都可以聽得見。相聞,可以互相聽到。
其:那。
種作:耕田勞作。
著:穿著、穿戴。
悉:都。
外人:桃花源以外的人。
黃髮垂髫(tiáo)並怡然自樂:安閒快樂的樣子。怡然,快樂的樣子。老人和小孩。 黃髮,古時認為老人頭髮由白轉黃是長壽的表征,借指老年人。垂髫,古時小孩不扎結頭髮,頭髮下垂,借指兒童。髫,小孩下垂的頭髮。
怡然:愉快的樣子。
乃:竟然(不選為“於是”的原因是因為世外桃源是個與世隔絕的地方,所以在桃花源里的人對一個恰好闖進來的外人感到驚訝。且,“竟然”是以漁人的角度來寫,所以為“竟然”。)
大:很,非常。
從來:從……地方來。
具:同“俱”,詳盡。
之:代桃花源內的人。
要(yāo):通“邀”,邀請。
鹹:副詞,都,全
問訊:詢問,打探訊息。
先世:祖先。
妻子:指妻子、兒女。
邑人:同鄉的人。
絕境:與世隔絕的地方。
復:再,又。
焉:兼語詞,從這裡。相當於“於之”,“於此”。
間隔:隔絕。
乃:竟然。
無論:(更)不必說。
嘆惋:感嘆,惋惜。
延:邀請。
具:詳細地。
停:逗留。
辭去:辭別離開。
語yù:告訴。
云:說。
不足:不值得。 為,給、替。
道:說。
既:已經。
得:找到。
便扶向路:就沿著舊路(回去)。 扶,沿、順著。 向,從前的,舊的。
處處志之:處處都做了記號。志,名詞作動詞,作標記。
及:到。
郡下:指武陵郡城下。
詣:到。
尋向所志:尋找以前所做的標記。志,標記。
遂:終於。
復:又,再。
得:取得,獲得,文中是找到的意思。
南陽:郡名,治所在現在河南南陽
劉子驥:即劉驎之,字子驥,東晉南陽(今河南南陽)人。《晉書·隱逸傳》里說他“好游山澤”。
欣然:高興的樣子。
規:計畫,打算。
未果:沒有實現。
尋:隨即,不久
問津:問路,這裡是訪求,探求的意思。 津,渡口

考點解析

1.重要實詞
緣、異、窮、具、鹹、妻子、邑人、絕境、間隔、無論、語、足、及、詣、津
2.重要虛詞
乃(1)見漁人,乃大驚:於是 就
(2)乃不知有漢:竟然
為(1)武陵人捕魚為業:作為
(2)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對
其(1)欲窮其林:這
(2)其中往來種作:代詞桃花源
(3)餘人各復延至其家:自己的
(4)得其船:自己的
(5)太守即遣人隨其往:代漁人
3.多詞一義
(1)溪行、便向路:沿著
(2)便還家至其家: 邀請
(3)如外人、來問訊、嘆惋: 都
(4)此中人雲、不足為外人也:說
(5)大驚、與外人間隔:於是
無論(古義:不要說,(更)不必說;今義:多為連詞,表示條件不同而結果不變)
妻子(古義:妻子和兒女;今義:對已婚男子的配偶的稱呼,指妻子)
絕境(古義:與人世隔絕的地方;今義:沒有出路的境地)
鮮美(古義:顏色鮮艷美麗;今義:指食物的新鮮美味)
交通(古義:交錯相通;今義:各種交通運輸和郵電事業的總稱)
不足(古義:不值得、不必;今義:不夠 "註:今義也有不值得的意思,例如 :不足掛齒")
間隔(古義:隔絕; 今義:兩個地方分隔開)
儼然(古義:整齊的樣子; 今義:形容很像)
緣(古義:沿著 ;今義:緣故,緣分)
津(古義:渡口。指訪求、探求的意思。 今義:唾液)
外人(古義:特指桃花源外的人;今義:局外人
如此(古義:像這樣;今義:這樣)
仿佛(古義:隱隱約約,形容看得不真切的樣子;今義:似乎,好像)
開朗(古義:地方開闊,光線充足;今義:樂觀,暢快)
扶(古義:沿、順著;今義:攙扶,用手按著或把持著)
志(古義:做標記;今義:志氣,志向)
延(古義:請;今義:延伸,延長)
悉(古義:都;今義:熟悉)
鹹(古義:全;今義:一種味道)
既(古義:已經;今義:關係連詞,既然)
尋(古義:隨即,不久;今義:尋找)
向(古義:以前的,舊的;今義:方向, 對…)
果(古義:實現;今義:果實,結果)
盡(林盡水源):形容詞用作動詞,消失。
異(漁人甚異之):形容詞用為動詞的意動用法,對…感到詫異。
前(復前行):方位名詞作狀語,向前。
窮(欲窮其林):形容詞用作動詞,(窮盡,走到盡頭。)
焉(不復出焉):兼詞,“於之”,即“從這裡”。
志(尋向所志/處處志之):做標記,名詞作動詞。
果(未果):名詞作動詞,實現
6.一詞多義
尋:①尋向所志(動詞,尋找)
②尋病終(副詞“不久”)
舍:①便舍船(舍(shě),動詞,捨棄。)
屋舍儼然[舍(shè),名詞,“房屋”)
中:①中無雜樹(“中間”)
②晉太元中(“年間”)
③其中往來種作(“裡面”)
志:①處處志之(動詞,“做記號”)
②尋向所志(志,獨字譯為做標記.與所連用,譯為'所做的標記')
之:①忘路之遠近(助詞,用在定語和中心詞之間,可譯為“的”)
②聞之,欣然規往(代詞,“這件事”)
③處處志之(助詞,起協調音節作用,無實意)
為:①武陵人捕魚為業(讀wéi,動詞,作為)
不足為外人道也(讀wèi,介詞,對,向)
遂:①遂迷,不復得路(“最終”)
②遂與外人間隔(“於是”)
向:①尋向所志(原來)
眈眈相向(看)
得:①便得一山(出現)
②得其船(找到)
聞:①雞犬相聞(聽見)
②聞有此人(聽說)
7.同義詞
都——1)悉:悉如外人
2)皆:皆嘆惋
3)鹹:鹹來問訊
4)並:並怡然自樂
5) 具:具答之
沿------1)緣:緣溪行
2)扶:便扶向路
邀請—1)要:便要還家
2)延:餘人各復延至其
9.古漢語句式
例: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也”表判斷。句意:南陽劉子驥是高尚的名士。)
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是“(村人)見漁人,乃大驚,問(漁人)所從來。(漁人)具答之。(村人)便要(漁人)還家,設酒殺雞作食”的省略。句意:(村人)看見了漁人,都非常驚訝,問他是從哪兒來的。(漁人)詳細地回答(村人),於是邀請他到自己家裡去,擺了酒,殺了雞準備食物款待他。)
省主語:
例一: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是“〈小口〉仿佛若有光”的省略。句意:山上有一個小洞口,〈小口裡面〉好像有些光亮。)
例二:便舍船,從口入。(是“〈漁人〉便舍船,從口入”的省略。句意:〈漁人〉就丟下船,從洞口進去。)
本文省略主語有多處,如:“(小口)初極狹,才通人。”“(武陵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其中,(人們)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村中人)見漁人,乃大驚,問(漁人)所從來。(漁人)具答之。(村中人)便要(漁人)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村中人)皆嘆惋。”翻譯時一併補出。
省賓語:
例一:問所從來(是“問之所從來”的省略。“之”代“漁人”。句意:問〈漁人〉從哪裡來。)
省介詞:
例二:林盡水源(是"林盡於水源"的省略.)

寫作背景

年輕時的陶淵明本有“大濟蒼生”之志,可是,他生活的時代正是晉宋易代之際,東晉王朝極端腐敗,對外一味投降,安於江左一隅之地。統治集團生活荒淫,內部互相傾軋,軍閥連年混戰,賦稅徭役繁重,加深了對人民的剝削和壓榨。在國家瀕臨崩潰的動亂歲月里,陶淵明的一腔抱負根本無法實現。同時,東晉王朝承襲舊制,實行門閥制度,保護高門士族貴族官僚的特權,致使中小地主出身的知識分子沒有施展才能的機會。像陶淵明這樣一個祖輩父輩僅做過一任太守一類官職,家境早已敗落的寒門之士,當然就“壯志難酬”了。加之他性格耿直,清明廉正,不願卑躬屈膝攀附權貴,因而和污濁黑暗的現實社會發生了尖銳的矛盾,產生了格格不入的感情。義熙元年(405),他倉促而堅決地辭去了上任僅81天的彭澤縣令,與統治者最後決裂,長期隱居田園,躬耕僻野。
他雖“心遠地自偏”,但“猛志固常在”,仍舊關心國家政事。元熙二年(420年)六月,劉裕晉恭帝為零陵王,改年號為“永初”。次年,劉裕採取陰謀手段,用毒酒殺害晉恭帝。這些不能不激起陶淵明思想的波瀾。他從固有的儒家觀念出發,產生了對劉裕政權的不滿,加深了對現實社會的憎恨。但他無法改變、也不願干預這種現狀,只好藉助創作來抒寫情懷,塑造了一個與污濁黑暗社會相對立的美好境界,以寄託自己的政治理想與美好情趣。《桃花源記》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產生的。
桃花源記》是《桃花源詩》的序,原詩如下;
嬴(yíng)氏亂天紀,賢者避其世。
黃綺(qǐ)之商山,伊人亦云逝。
往跡浸復湮(yān),來徑遂蕪廢
相命肆農耕,日入從所憩(qì)。
桑竹垂餘蔭,菽稷(jì)隨時藝;
春蠶收長絲,秋熟靡(mí)王稅
荒路曖交通,雞犬互鳴吠。
俎(zǔ)豆猶古法,衣裳無新制。
童孺(rú)縱行歌,班白歡游詣(yì)。
草榮識節和,木衰知風厲。
雖無紀曆志,四時自成歲。
怡然有餘樂,於何勞智慧!
奇蹤隱五百,一朝敞神界。
淳薄既異源,旋復還幽蔽。
借問遊方獅,焉測塵囂外。
願言躡(niè)清風,高舉尋吾契(qì)。
但現在《桃花源記》出名程度已遠遠超過《桃花源詩》

文章賞析

文章開端,先以美好閒靜、“芳草鮮美,落英繽紛”的桃花林作為鋪墊,引出一個質樸自然的化外世界。在那兒,一切都是那么單純,那么美好。沒有稅賦,沒有戰亂,沒有沽名釣譽,沒有勾心鬥角。甚至連一點吵吵嚷嚷的聲音都聽不到。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也是那么平和,那么誠懇。造成這一切的原因,作者沒有明說,但從“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一句中已隱約透露了訊息:原來歸根結蒂,是因為沒有一個高踞人民頭上為私利互相攻伐的統治集團。這個幻想中的桃源世界,對生活在虛偽黑暗、戰亂頻繁、流血不斷的現實世界中的人們來說,無疑是令人神往的。作者的簡淨筆觸,恰如其分地表現出桃花源的氣氛,使文章更富有感染力。當然,這種理想的境界在當時現實中是不存在的,只是作者通過對大同社會的構想,藝術地展現了大同社會的風貌,是不滿黑暗現實的一種精神寄託。
桃花源中的家庭多為主幹家庭(三代同堂),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從“男女”、“黃髮”、“垂髫”這三個詞便可以看出此點。
文章的結構也頗有巧妙之處。作者借用小說筆法,以一個捕魚人的經歷為線索展開故事。開頭的交代,時代、漁人的籍貫,都寫得十分肯定,似乎真有其事。這就縮短了讀者與作品的心理距離,把讀者從現實世界引入到迷離惝恍的桃花源。相反,如果一開頭就是“山在虛無縹緲間”,讀者就會感到隔遠,作品的感染力也就會大打折扣。“不足為外人道也”及漁人返尋所志,迷不得路,使讀者從這朦朧飄忽的化外世界退回到現實世界,心中依舊充滿了對它的依戀。文末南陽劉子驥規往不果一筆,又使全文有餘意不窮之趣。

作者簡介

陶淵明(約365年—427年),字元亮,諡號靖節先生,別號五柳先生,入劉宋後改名潛,字淵明。曾做過幾年小官,後辭官回家,從此隱居,田園生活是陶淵明詩的主要題材,因此後來文學史上稱“田園詩人”。東晉漢陽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東晉末期南朝宋初期詩人、文學家、辭賦家、散文家。相關作品有《飲酒》《歸園田居》《桃花源詩》《五柳先生傳》《歸去來兮辭》等。長於詩文辭賦,詩多描繪自然景色及其在農村生活的情景,其中的優秀作品寄寓著對官場與世俗社會的厭倦,表露出潔身自好,不願屈身逢迎的志趣,但也有宣揚“人生無常”,“樂安天命”等消極思想。其藝術特色,兼有平淡於爽朗之勝,語言質樸自然,而又極為精煉,具有獨特風格。
陶淵明出身於破落仕宦家庭。曾祖父陶侃,是東晉開國元勛,軍功顯著,官至大司馬,都督八州軍事,荊、江二州刺史、封長沙郡公。祖父陶茂、父親陶逸都作過太守 。
年幼時,家庭衰微,九歲喪父,十三歲母病逝。多在外祖父孟嘉家裡生活。孟嘉是當代名士,“行不苟合,年無夸矜,未嘗有喜慍之容。好酣酒,逾多不亂;至於忘懷得意,傍若無人。”(《晉故征西大將軍長史孟府君傳》)淵明“存心處世,頗多追仿其外祖輩者。”(逮欽立語)日後,他的個性、修養,都很有外祖父的遺風。外祖父家裡藏書多,給他提供了閱讀古籍和了解歷史的條件,在學者以《莊》、《老》為宗而黜《六經》的兩晉時代,他不僅像一般的士大夫那樣學了《老子》、《莊子》,而且還學了儒家的《六經》和文、史以及神話之類的“異書”。時代思潮和家庭環境的影響,使他接受了儒家和道家兩種不同的思想,培養了“猛志逸四海”和“性本愛丘山”的兩種不同的志趣。
陶淵明少有“猛志逸四海,騫翮思遠翥”(《雜詩》)的大志,孝武帝太元十八年(393年),他懷著“大濟蒼生”的願望,任江州祭酒。當時門閥制度森嚴,他出身庶族,受人輕視,感到不堪吏職,少日自解歸。(《晉書陶潛傳》)他辭職回家後,州里又來召他作主簿,他也辭謝了。安帝隆安四年(400),他到荊州,投入桓玄門下作屬吏。這時,桓玄正控制著長江中上游,窺伺著篡奪東晉政權的時機,他當然不肯與桓玄同流合污,做這個野心家的心腹。他在詩中寫道:“如何舍此去,遙遙至西荊。”(《 辛丑歲七月赴假還江陵夜行塗口》)對仕桓玄有悔恨之意。“久游戀所生,如何淹在滋?”(《庚子歲五月中從都還阻風於規林二首》)對俯仰由人宦途生活,發出了深長的嘆息。隆安五年冬天,他因母喪辭職回家。元興元年(402年)正月,桓玄舉兵與朝廷對抗,攻入建康,奪取東晉軍政大權。元興二年,桓玄在建康公開篡奪了帝位,改國為楚,把安帝幽禁在潯陽。他在家鄉躬耕自資,閉戶高吟:“寢跡衡門下,邈與世相絕。顧盼莫誰知,荊扉晝常閉。“表示對桓玄稱帝之事,不屑一談。元興三年,建軍武將軍、下邳太守劉裕聯合劉毅、何無忌等官吏,自京口(今江蘇鎮江)起兵討桓平叛。桓玄兵敗西走,把幽禁在潯陽的安帝帶到江陵。他離家投入劉裕幕下任鎮軍參軍。(一說陶淵明是在劉裕攻下建康後投入其幕下)。當劉裕討伐桓玄率兵東下時,他仿效田疇效忠東漢王朝喬裝馳驅的故事,喬裝私行,冒險到達建康,把桓玄挾持安帝到江陵的始末,馳報劉裕,實現了他對篡奪者撫爭的意願。他高興極了,寫詩明志:“四十無聞,斯不足畏,脂我名車,策我名驥。千里雖遙,孰敢不至!”(《榮木》第四章)劉裕打入建康後,作風也頗有不平凡的地方,東晉王朝的政治長期以來存在“百司廢弛”的積重難返的腐化現象。經過劉裕的“以身范物”(以身作則),先以威禁(預先下威嚴的禁令)的整頓,“內外百官,皆肅然奉職,風俗頓改“。其性格、才幹、功績,頗有與陶侃相似的地方,曾一度對他產生好感。但是入幕不久,看到劉裕為了剪除異己,殺害了討伐桓玄有功的刁逵全家和無罪的王愉父子。並且憑著私情,把眾人認為應該殺的桓玄心腹人物王謚任為錄尚書事揚州刺史這樣的重要的官職。這些黑暗現象,使他感到失望。在《始作鎮軍參軍經曲經阿曲伯》這首詩中寫道:“目倦山川異,心念山澤居”“聊且憑化遷,終返班生廬”。緊接著就辭職隱居,於義熙元年(405年)轉入建威將軍、江州刺史劉敬宣部任建威參軍。三月,他奉命赴建康替劉敬宣上表辭職。劉敬宣離職後,他也隨著去職了。同年秋,叔父陶逵介紹他任彭澤縣令,到任八十一天,碰到潯陽郡派遣郵至,屬吏說:“當束帶迎之。”他嘆道:“我豈能為五斗米向鄉里小兒折腰。”遂授印去職。陶淵明十三年的仕宦生活,自辭彭澤縣令結束。這十三年,是他為實現“大濟蒼生”的理想抱負而不斷嘗試、不斷失望、終至絕望的十三年。最後、賦《歸去來兮辭》,表明與上層統治階級決裂,不與世俗同流合污的決心。
陶淵明辭官歸里,過著“躬耕自資”的生活。夫人翟氏,與他志同道合,安貧樂賤,“夫耕於前,妻鋤於後”,共同勞動,維持生活,與勞動人民日益接近,息息相關。歸田之初,生活尚可。“方宅十餘畝,草屋八九間,榆柳蔭後檐,桃李滿堂前。”淵明愛菊,宅邊遍植菊花。“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從雜詩》)至今膾炙人口。他性嗜酒,飲必醉。朋友來訪,無論貴賤,只要家中有酒,必與同飲。他先醉。便對客人說:“我醉欲眠卿可去。”義熙四年,住地上京(今星子縣城西城玉京山麓)失火,遷至栗里(今星子溫泉栗里陶村),生活較為困難。如逢豐收,還可以“歡會酌春酒,摘我園中蔬”。如遇災年,則“夏日抱長飢,寒夜列被眠”。義熙末年,有一個老農清晨叩門,帶酒與他同飲,勸他出仕:“襤褸屋檐下,未足為高棲。一世皆尚同(是非不分),願君汩其泥(指同流合污)。”他回答:“深感老父言,稟氣寡所諧。纖轡(回車)誠可學,違已詎非迷?且共歡此飲,吾駕不可回。”(《飲酒》)用“和而不同”的語氣,謝絕了老農的勸告。他的晚年,生活愈來愈貧困,有的朋友主動送錢周濟他。有時,他也不免上門請求借貸。他的老朋友顏延之,於劉宋少帝景平元年(423年)任始安郡太守,經過潯陽,每天都到他家飲酒。臨走時,留下兩萬錢,他全部送到酒家,陸續飲酒。不過,他之求貸或接受周濟,是有原則的。宋文帝元嘉元年(424年),江州刺史檀道濟親自到他家訪問。這時,他又病又餓好些天,起不了床。檀道濟勸他:“賢者在世,天下無道則隱,有道則至。今子(你)生文明之世,奈何自苦如此?”他說:“潛也何敢望賢,志不及也。”檀道濟饋以梁肉,被他揮而去之。他辭官回鄉二十二年一直過著貧困的田園生活,而固窮守節的志趣,老而益堅。元嘉四年(427年)九月中旬神志還清醒的時候,給自己寫了《輓歌詩》三首,在第三首詩中末兩句說:“死去何所道,托體同山阿”,表明他對死亡看得那樣平淡自然。
陶淵明是漢魏南北朝800年間最傑出的詩人之一。陶淵明的詩今存125首,多為五言詩。從內容上可分為飲酒詩、詠懷詩和田園詩三大類。
陶淵明現存文章有辭賦3篇、韻文5篇、散文4篇,總計12篇。辭賦中的《閒情賦》是仿張衡《定情賦》和蔡邕《靜情賦》而作。內容是鋪寫對愛情的夢幻,沒有什麼意義。《感士不遇賦》是仿董仲舒《士不遇賦》和司馬遷《悲士不遇賦》而作,內容是抒發門閥制度下有志難騁的滿腔憤懣;《歸去來兮辭》是陶淵明辭官歸隱之際與上流社會公開決裂的政治宣言。文章以絕大篇幅寫了他脫離官場的無限喜悅,想像歸隱田園後的無限樂趣,表現了作者對大自然和隱居生活的嚮往和熱愛。文章將敘事、議論、抒情巧妙地融為一體,創造出生動自然、引人入勝的藝術境界;語言自然樸實,洗盡鉛華,帶有濃厚的鄉土氣息。韻文有《扇上畫贊》、《讀史述》九章、《祭程氏妹文》、《祭從弟敬遠文》、《自祭文》;散文有《晉故征西大將軍長史孟府君傳》,又稱《孟嘉別傳》,是為外祖孟嘉寫的傳記;此外還有《五柳先生傳》、《桃花源記》、《與子儼等疏》等。總的來說,陶文數量和成就都不及陶詩
陶淵明的作品感情真摯,樸素自然,流露出逃避現實、樂天知命的老莊思想,有“田園詩人”之稱。他也是田園派的鼻祖

教學素材

【關於本文的對聯】
1.子驥難尋避世地,漁人偶入桃花源
【理解性默寫】
1.文中描繪桃花林中草美花繁(桃花林奇異景象)的語句是:
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
2.本文中是什麼吸引漁人“欲窮其林”的?
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
“夾岸數百步”都是桃樹,沒有一棵雜樹,很是奇特。
3.本文中描寫桃花源美好的自然環境的句子是:
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
4.本文中描寫了桃花源社會環境安寧的句子是:
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
5.本文中明顯了桃花源安居樂業/和平幸福的境況(或:明顯精神面貌)的句子是:
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
6.本文最能體現桃花源人熱情好客/民風淳樸的句子有:
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鹹來問訊。餘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7.“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桃花源人為何嘆惋不已?
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
8.交代桃花源的人來歷的句子是:
自雲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
9.“村人”不知有漢、無論魏晉的原因?
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
10.“村人”滿足於桃花源生活厭惡外界生活的體現是
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暗示了桃花源中人不願也不屑與世俗交往的心情,同時也為漁人出而復尋,“不復得路”,埋下伏筆。)
11.“不足為外人道也”這句話,表明桃花源中人聽了漁人的話之後,雖“嘆惋”卻仍然想繼續在桃花源中生活。他們為什麼不願離開?
桃花源中人厭惡源外戰爭,追求寧靜、和平、幸福的生活;
桃花源中景色很美。
12.最後寫想重入桃花源“不復得路”,劉子驥“規往”而“未果”的意圖是什麼?
①表明桃花源是作者虛構的;
②說明有很多人嚮往著桃花源
【內容評析】
1.第一段:寫漁人發現桃花林的經過和沿途所見的美景
第二段:總寫漁人的感受和桃花源的生活環境、社會風尚
第三段:寫漁人進入桃花源,在桃花源家裡做客以及辭去的經過
第四段:寫太守派人尋找桃花源,因迷路而不復得
第五段:寫桃花源無法找到
2.作者的願望:沒有剝削,沒有壓迫,人人安居樂業,彼此和睦相處
3.中心思想:表達作者對沒有剝削、沒有動亂、和平生活的嚮往,對平等和諧自足的幸福生活的追求
4.桃花源是理想社會的原因:景色優美土地肥沃,資源豐富,風俗淳樸,人人各盡所能的參加勞動,老人和孩子都生活幸福,愉快,人與人之間都極其融洽友好。
【漁人行蹤】
發現桃花源----小住桃花源----離開桃花源----再尋桃花源
中心思想和寫作特點
作者在文中虛構了一個寧靜安樂的世外桃源,那裡沒有壓迫,沒有戰亂,人人安居樂業自由安樂,彼此和睦相處。這是一個與黑暗現實社會相對立的美好境界,寄託了陶淵明的社會及政治理想,也反映了當時人民的美好意願。“桃花源”是個虛構的理想社會,既反映了人民反對剝削壓迫、反對戰爭的願望,也批判了當時的黑暗現實,具有一定的積極意義,但這在當時階級社會中只是一種不能實現的空想,又是作者隱逸、逃避現實的思想反映。
本文藝術構思精巧,借武陵漁人行蹤這一線索,把現實和理想境界聯繫起來。採用虛寫、實寫相結合手法,也是本篇一個特點。語言生動簡練、雋永,看似輕描淡寫,但其中的描寫使得景物歷歷在目,令人神往。文章有詳有略,中心突出。
文章主題
桃花源記》的故事和其他仙境故事有相似之處,描寫了一個美好的世外仙界。不過應當強調的是,陶淵明所提供的理想模式有其特殊之處:在那裡生活著的其實是普普通通的人,一群避難的人,而不是神仙,只是比世人多保留了天性的真淳而已;他們的和平、寧靜、幸福,都是通過自己的勞動取得的。古代的許多仙話,描繪的是長生和財寶,桃花源里既沒有長生也沒有財寶,只有一片農耕的景象。陶淵明歸隱之初想到的還只是個人的進退清濁,寫《桃花源記》時已經不限於個人,而想到整個社會的出路和廣大人民的幸福。陶淵明邁出這一步與多年的躬耕和貧困的生活體驗有關。雖然桃花源只是空想,只是作者理想當中的社會,但是能提出這個空想是難能可貴的。
1.作者社會理想的實質
桃花源”是陶淵明理想中的社會。要弄清作者理想的實質,必須先看原詩,因為在某些實質性的問題上詩比記還要說得明確些。例如“相命肆農耕,日入從所憩”正是原始共耕社會中“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這種和平生活的寫照;“春蠶收長絲,秋熟靡王稅”,說的是沒有君主統治,沒有剝削和壓迫的社會制度;“童孺縱行歌,斑白歡游詣”,則是古代理想中的大同社會“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這一原則的具體化。概括起來說,這些描寫都表現了原始共耕社會的特點。記,則是先通過漁人所見來展示這個社會生活的風貌,從村落、房舍、良田、美池等一直寫到男女耕作、老幼歡樂的情形;後通過村人“自雲”來揭示這個社會的由來,又通過接待漁人來表現他們的精神風貌。詩和記,二者相互補充,十分清晰地勾出了這個理想社會的輪廓。
應當指出,作者這一社會理想是對當時黑暗的社會的批判,在客觀上也反映了人民擺脫壓迫、擺脫剝削的要求,具有一定的積極意義;但它又帶有一定程度的復古傾向,在階級社會中也只能是一種幻想,是不可能實現的。
2.關於層層設疑的寫法
魏晉南北朝時期出現過不少以遊仙為題材的作品,如曹植的《洛神賦》、郭璞的《遊仙詩》等,多是假託遊仙抒發作者的不平感和對現實的不滿。《桃花源記》不是寫作者本人“遊仙”,但漁人的桃花源之行頗與“遊仙”相類(唐王維桃源行》中就有“春來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處尋”的詩句)。為了把桃花源寫成一個似有若無的仙境,作者採用了層層設疑的寫法。因此,開頭雖然交代了故事發生的時間和地點,但並未確切指出年代和地名;主人公也只說他是個漁人,不著姓名,這些都無從查考。接著寫桃林奇景,似為人間所有又似為人間所無,又不說出它的確切地點,因為漁人已“忘路之遠近”。寫桃林的通道更為奇特,洞口小而“仿佛若有光”,路“極狹”而可“通人”,正是“洞天福地”的景象。待到漁人進入桃源後,眼前出現的又是一幅活生生的人間生活的圖景。可是,後來漁人出而復尋,本已做好的標記卻又全部消失,桃源似乎又成了一個虛無縹緲的世界,無跡可尋。最後再虛寫一筆,說高士劉子驥“欣然規往”,給好奇的讀者帶來微茫的希望,但劉子驥又“未果”而“病終”。這樣一來,桃源這個虛實難定的境界就真的成為“千古之謎”了。這種層層設疑的寫法,表達了作者希望在現實中看到一個理想社會的思想感情,也能激發讀者的興趣。
陶淵明的文章似淡而濃,似癯而腴,很值得品味。品味的方法之一就是運用想像來探究故事中的某些細節。例如:
1.漁人“忽逢桃花林”是否出於無意?
過去的詩人對此就有不同解釋。唐代詩人王維曾寫道:“漁舟逐水愛山春,兩岸桃花夾古津。”(《桃源行》)按這種說法,漁人這天並非出來打漁,而是為了欣賞山光水色,在不知不覺間來到桃花林的。南宋詩人謝枋得的看法與此不同,他寫道:“飛花莫遣隨流水,怕有漁郎來問津。”(《慶全庵桃花》)這是說,漁人“沿溪行”恰好在溪的下流,桃林中既“落英繽紛”,自然有不少花兒落在水面,隨流而下,漁人是在看到這些花瓣後,逆流而上到達桃花林的。這兩種說法都有理,不必辨其是非,卻也無妨以此引起學生的想像。
2.漁人何以敢入洞?
漁人見桃林面積之廣(“夾岸數百步”),又是純一色的桃樹(“中無雜樹”),為人間所罕有,已有“尋仙”之意;待到行至桃林盡頭,發現了“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他以為這是“天外有天”的標誌,便決意去追尋光源,滿心希望能由此而直達仙境。
3.村人聽漁人“具言所聞”後,為什麼“皆嘆惋”?
桃源村人為“避秦時亂”而來此,至晉太元中已將近六百年。文中沒有提到漁人所說的具體內容,但從村人“皆嘆惋”的反應中,可以推知他說的是外界的人們在改朝換代的戰爭浩劫中所遭受的災難。
為培養學生想像力而提出探究性的問題不宜過多,更不宜瑣碎,要給學生留出自己發揮想像的餘地,辦法就是要求學生創造性地複述故事。
主題思想
表達了作者對安寧詳和的美好生活嚮往及對黑暗現實的不滿,客觀的反映了人民擺脫壓迫,擺脫剝削的要求.(中考考點)

沿用成語

解釋:原指與現實社會隔絕、生活安樂的理想境界。後也指環境幽靜生活安逸的地方。借指一種空想的脫離現實鬥爭的美好世界。
成語出處:晉·陶潛《桃花源記》描述的一個與世隔絕,沒有遭到禍亂的美好地方。
成語例句:在這兒,在這世外桃源的仙境中,有了人世喧囂的聲音。(楊沫青春之歌》第一部第三章)
豁然開朗
成語典故:豁然:形容開闊;開朗:開闊明亮。從黑暗狹窄變得寬敞明亮。比喻突然領悟了一個道理。
成語出處: 晉·陶潛《桃花源記》:“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
成語例句:寶玉豁然開朗笑道:“很是,很是。(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九十一回)
解釋:一下子出現開闊明朗的境界。也形容一下子領悟某種道理。
怡然自樂
成語典故:怡然:安適愉快的樣子。形容高興而滿足的樣子。
成語出處:晉·陶潛《桃花源記》:“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
成語例句:劉厚守聽了,怡然自樂,坐在椅子上,盡興地把身子亂擺,一聲也不響。(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
無人問津
發音:wú rén wèn jīn
解釋:沒人探問渡口。比喻事物已被人冷落。津:渡口
語出:晉陶潛(陶淵明)《桃花源記》:“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聞之,欣然規往,未果,尋病終。後遂無問津者。”
示例:這部傳記小說,雖然擺在書架上,卻根本無人問津。
結構:兼語結構
用法:常作謂語、定語、賓語
近義詞:置之不理
反義詞:門庭若市
古意為渡口,今意為唾液
雞犬相聞
成語典故:每家雞和狗的叫聲互相聽得到,表示很近的距離,也表現一種和睦的景象。
成語出處:晉·陶潛《桃花源記》:“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
成語例句:鄉下景色很美,雞犬相聞,呈現出一派和諧的景象。
阡陌交通
成語典故:田間小路交錯相通.阡陌,田間小路.
成語出處:晉·陶潛《桃花源記》:“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
成語例句:那一片片水稻田中,阡陌交通,掩映著農家的自在.
成語典故:指老人和小孩.黃髮,舊說是長壽的象徵,所以用來指老人.垂髫,垂下來的頭髮,用來指小孩.
成語出處:晉·陶潛《桃花源記》:“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
落英繽紛
成語典故:落花紛紛.繽紛,紛紛.
成語出處:晉·陶潛《桃花源記》:“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
不知有漢,無論魏晉
解釋:形容長期脫離現實,對社會狀況特別是新鮮事物一無所知。也形容知識貧乏,學問淺薄。
怡然自樂
成語釋意:怡然,喜悅的樣子。形容高興而滿足的樣子。
成語出處:晉·陶淵明(又名潛,字元亮。死後友人私謚“靖節先生”,自號五柳先生,潯陽柴桑(現江西省九江)人)《桃花源記》:“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
成語示例:這簡直是不倫不類的態度,但他卻怡然自樂,認為是義薄雲天,忠貫日月,大有關雲長“降漢不降曹”的氣概。--丁中江《北洋軍閥史話·復辟謬說》

中心思想

本文借武陵漁人發現桃花源的經過,描繪了桃花源人生活美滿的情景,虛構了人人勞作,沒有剝削,沒有壓迫,社會安定,民風淳樸的理想社會,表達了作者對理想的桃花源生活的嚮往和對現實動亂、黑暗生活的不滿。

劉子驥

在歷史上確有其人,並且是陶淵明的一個遠房親戚,兩人志趣相投,經常結伴遊山玩水。或許我們可以這樣推測,陶淵明與劉子驥結伴探險,在一個武陵漁人的嚮導下,來到了陌生的奉家山桃花源地段,發現了古村落,發現了赤岩山(後文中要提及)。陶淵明與劉子驥是講信用的人,為了“不與外人道”,因而在文中陶淵明耍了一下手段,隱去了自己,也隱去了劉子驥。可以說武陵漁人的原型是陶淵明自己。(這點是陶的慣用寫作手段,比如他的《五柳先生傳》就是寫他自己)陶淵明為什麼要到奉家山來呢?陶淵明祖籍邵陽,家族龐大,在邵陽、漵浦一帶的親友不少,陶淵明肯定聽到過關於莫徭的傳說。所以,陶淵明與劉子驥結伴而探險奉家山區是極有可能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