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陵(中國湖北省荊州市地名)

江陵(中國湖北省荊州市地名)

江陵,又名荊州城。今為荊州市和荊州區人民政府所在地,位於湖北省中部偏南,地處長江中游,江漢平原西部,南臨長江,北依漢水,西控巴蜀,南通湘粵,古稱“七省通衢”。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江陵(荊州區)
  • 別名荊州城 郢都 南郡
  • 行政區類別市轄區
  • 所屬地區:中國華中
  • 下轄地區:紀南、川店、八嶺山、郢城等
  • 政府駐地:湖北省荊州市荊州區西城街道荊州中路80號
  • 電話區號:0716
  • 郵政區碼:434000
  • 地理位置湖北省中南部
  • 面積:1045平方公里
  • 人口:60.12萬
  • 方言:西南官話
  • 氣候條件亞熱帶季風氣候
  • 著名景點:荊州古城,張居正故居,關公廟
  • 機場:沙市機場
  • 火車站:荊州火車站
  • 車牌代碼:鄂D
簡介,古稱,古今之別,城池組成,時代變化,江陵鐵牛磯,城市古景,文化名城,歷史名人,名人:,張居正,屈原,孫叔敖,羅清泉,風俗,過“月半”,過端午,過大年,紅喜事,“過禮”,陪媒,坐十友,娶親,鬧洞房,白喜事,縣城,領導,

簡介

古稱

江陵的城市前身為楚國國都“郢”,從春秋戰國到五代十國,先後有34代帝王在此建都,歷時515年。至漢朝起,江陵城長期作為荊州的治所而存在,故常以“荊州”專稱江陵。
江陵現名荊州市,位於湖北省中南部,地級市,全國歷史文化名城江漢平原的中心城市。五代以來,中原王朝統治中心在豫陝之間,江陵西控巴蜀,北接襄漢,襟帶江湖,指臂吳粵,是中原溝通嶺南的要衝,號為“東南重鎮”,“亦都會也”。歷代建都於長江中下游的政權多建都於此,有春秋迄五代共有十代政權建都,其中是大國強國,東晉和南朝都擁有中國南部半壁江河,故江陵的古都地位較高,僅次於“七大古都”,是荊楚名都。
在1600餘年間,江陵的建都有楚,南北朝和五代三段高潮。楚原建都於丹陽,據《史記·楚世家》記載,在公元前689年楚文王繼位後“始都郢”,建城於紀山之南,故名紀南;楚人習慣性稱都城為“郢”,故又名紀郢。經過300餘年的發展,此時楚已穩固地控制江漢平原,成為大國和強國,江陵一開始就是大國都城,是當時南方最大的都會。春秋中期楚國北上爭霸,爭得中原許多小國的追隨,滅國達50餘個之多差不多將漢水以北的姬姓小國吞併殆盡,故史書說:“漢陽諸姬,楚實盡之”。周頃王六年(公元前613年)楚莊王繼位,楚國進入全盛時期,莊王率師北伐陸渾之戒,“觀兵周郊”,還敢於向周王“問鼎之輕重”;大敗晉師於必;包圍宋都五個月等,成為”春秋五霸之一。春秋晚期,楚國長期內亂,楚平王殺大臣伍奢,其子伍子胥奔吳,說(shuì)吳伐楚。楚昭王十年(公元前506年)吳軍攻入郢都,迫楚昭王逃至雲夢澤並向秦求救,次年;秦楚軍擊敗吳軍,昭王還都紀郢,但因懼吳進攻旋遷都鄢郢;又說是遷鄀,直到昭王二十五年(公元前491年)才回到紀郢。春秋末到戰國初,楚國勢力向今渝,黔,魯,皖擴展。楚王用吳起變法,楚國重新崛起成為“戰國七雄”之一。
戰國後期在秦國日益富強的同時,楚國卻走向衰落。秦昭王二十九年(公元前278年),秦將白起先後攻入鄢郢與紀郢,盡毀都城,史稱“白起拔郢”,楚頃襄王只得北逃城陽,楚在紀南城建都歷二十王近400年,西漢初曾在此封有兩代臨江王,但為時不長。江陵建都的第二個高潮始自東晉,終於南北朝,先後有晉安帝。齊和帝,梁孝元帝短期移都於此,這幾個朝代領域廣大,江陵成為當時中國南方僅次於建康(今南京)的第二政治中心。恭帝元年(公元554年),西魏破江陵城,梁孝元帝自焚,江陵遭受一次浩劫
西魏人走後扶植一個蕭梁宗室建立後的小朝廷,存在33年。隋末唐初又有蕭銑重建的梁國,則存在僅3年。唐代設江陵縣為荊州治,是當時中國南方重鎮,唐肅宗時在公元760年及762年曾兩度設為南都江陵府,是唐代五都之一。江陵建都的最後高潮在五代,五代十國中的荊南(南平)國就在江陵。唐哀宗天佑三年(公元906年)朱溫高季興為荊南節度使,高氏從此占有荊州。後來後梁曾封季興為渤海王,後唐封之為南平王。荊南地域狹小,但經濟頗為繁榮,是諸大國間的緩衝國。北宋建隆四年(公元963年),宋師南下,荊南末主高繼沖倉惶出迎,兵未血刃即納地歸降,共歷五主57年。宋設江陵府。明清置荊州府建文帝曾遷封遼王於此,歷八王180年。
古代長江中游政治、經濟中心多在江陵,近代平漢及粵漢鐵路(今京廣線)通車,武漢取代了江陵的地位,但江陵仍屬富庶之區。公元1949年沙市鎮劃出成立沙市市,沙市輕工業發達,在八十年代迅速崛起,號稱“三楚明星城市”,當時省內影響力僅次於武漢。公元1994年合江陵與沙市為荊沙市。公元1996年更名為荊州市。

古今之別

由於1994年荊州地區和沙市市合併導致行政區劃的變更,江陵縣一分為三,西部以原縣城為中心的主體成立了荊沙市荊州區(後改名為荊州市荊州區),中部部分鄉鎮併入到原沙市市成立了荊沙市沙市區(後改名為荊州市沙市區),東部部分以郝穴鎮為中心成立荊沙市江陵區(後改名為荊州市江陵區,98年撤區設縣,成立新江陵縣)。現將江陵一詞的古今之別整理如下:
1 是指泛江陵地區,其範圍為老江陵縣,相當於今荊州市市轄區加上新江陵縣這一片地區。
2 是指今荊州市荊州區,這裡是兩千多年江陵縣城及其中心所在,從秦置江陵縣以來至1994年前作為城市概念的“江陵”就是指代的這一地區。首批歷史文化名城中的“江陵”就是指的現荊州區。
3 是指今荊州市江陵縣,原先為荊州市江陵區,後撤區設縣,轄境僅為原江陵縣不到二分之一。縣治郝穴鎮。

城池組成

後漢書·地理志》記載,城牆的修造始於2600多年前的周厲王時期。經最新古城垣考古發掘實物科學驗證:荊州古城牆是我國延續時代最長、跨越朝代最多、由土城發展演變而來的唯一古城垣。城池由磚城牆、土築城垣、護城河組成。現聳立在人們眼前的雄偉磚城,為明清兩代所重建。磚城逶迤挺拔、完整而又堅固,是我國府城中保存最為完好的古城垣,素有“江南完璧”之美譽。磚城厚約1米,牆內垣用土夯築,牆體外用條石和城磚砌築。磚城牆體用特製青磚加石灰糯米漿砌築。特製大青磚每塊重約4公斤,有的燒制有文字。遊客在攀登東門城樓的馬道上即可見到部分已採取保護措施的文字磚。文字磚記載了操辦城磚的官府、官員和時間。
從文字磚記載的產地得知,城磚非只出自原荊州地域,產地除漢江流域和長江中游地區二十多個洲、縣外,分別還有來自交界的襄陽府管轄的均州、鄖縣、房縣、谷城、棗陽、南漳等縣(市);來自西南方的湘、桂、黔三省區交界的清州;來自南方的桂陽州宜章縣;來自東南方向緊挨江西省的茶陵縣。還有來自湘北的常德府,湘西的辰州府,湘南的永州府,湘中的衡州府以及湘東的長沙府的銘文字磚;來源範圍包括今湖南、湖北省大部分地區和兩省的部分邊緣地域,共有八府四十餘縣,最遠距離荊州數百公里、甚至近千公里。文字磚是荊州古城牆修建史不可多得的檔案實證,同時也是人們遊覽古城賞析研究的又一道特殊的風景線。文字磚說明荊州城牆飽蘸了荊楚人民的智慧和心血,蘊涵著荊楚大地的地脈和人氣。

時代變化

春秋戰國時,為楚船官地和楚王行宮--渚宮。城始建年代不詳。秦滅楚後,成為歷代封王置府的重鎮。相傳三國時蜀將關羽,曾傍依舊城而另築新城。晉永和八年(公元352年),桓溫督荊州,將舊城與新城合併為一。後梁乾化二年(公元912年),荊州節度使高季興據江陵稱王,建南平國,驅使民工十餘萬,大築重城,致發郭外五十里冢墓取磚,後梁龍德元年(公元912年)季興遣都指揮使倪可福修外郭,後唐天成二年(公元927年)築子城。南宋淳熙間,以城多潰圮,安撫使趙雄奏請修築,為磚城二十一里,元至十三年(1276年),忽必烈攻下荊州,詔令毀城。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平章楊瑾依舊基修復,周十八里三百八十一步。明崇禎十六年(1643年),張獻忠陷江陵,再次將城牆拆毀。清順治三年(1646年),沿用舊基重建。爾後多次維修。今城池保存完好,計有六組城門建築,三座藏兵洞,二十四座敵樓炮台。城牆高8-9米,厚10米左右。現經初步測量,周長10公里余。城牆下部條石砌成牆腳,上用巨大城磚砌牆外殼。牆身內側及牆腳均用石灰糯米漿嵌縫,堅固異常。城牆東西長,南北短,呈多邊形。依地勢而高下,順湖池而迂迴,居高遠望,水如素練,城似游龍
千里江陵 立軸千里江陵 立軸
江陵江陵
江陵雨量充沛,土地肥沃,早在四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時代,已普遍種植稻穀。江陵物產豐富,經濟繁榮。春秋時就是中國南方最大最繁華的都會。楚國鼎盛時期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始終在江陵。江陵自古人才薈萃,名流輩出。繁華的紀南城是楚國的文化中心。

江陵鐵牛磯

現如今江陵縣境內,留有一座保存完好的“鐵牛磯”位於縣城西南方向2公里(沿荊江大堤直走就到)牛身鑄鐵所造,高約2米,寬約0.8米,半跪狀直視滾滾長江。據說鐵牛正對岸(如今的公安縣)還有一位牧牛的童子手持皮鞭,目的就是為了驅趕渡河過江吃農作物的牛而建。(此乃也是傳說無從考究)
鐵牛磯,曾經歷過百年不遇的98年洪水,當年,因為牛磯下透水穿堤,洪水過後縣政府為更好地保護鐵牛磯,不得不將鐵牛挪位升高加固。此後多年屹立不倒。

城市古景

荊州城內的古建築很多,著名的有太暉觀元妙觀開元觀、擲甲山、點將台、落帽山、畫扇峰、章華寺荊州古城等。太暉觀是明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湘獻王朱柏所建,主體建築金殿屹立於高大平台之上,飛樓涌殿,華拱畫梁,頂覆銅瓦,雄甲荊楚,向有“小金頂”、“賽武當”之稱。
江陵江陵

文化名城

江陵,是一個知名度很高的地名,無形資產豐富。唐朝詩仙李白一曲《下江陵》、詩聖杜甫一曲《望江陵》,使江陵美名載譽海內外,“千里江陵一日還”是海內外華人無人不曉的名句。至於其他騷人墨客題詠江陵的詩文,更是不勝枚舉。
1982年國家公布江陵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歷史名人

名人:

張居正

張居正,字叔大,號太岳。明太祖封先祖張關保到歸州,為歸州千戶所千戶。張居正曾祖庶出,無法承世襲官職,遷到江陵。張居正生於公元1525年5月24日,卒於公元1582年7月9日。5歲入學,7歲能通六經大義,12歲考中了秀才,13歲時就參加了鄉試,寫了一篇非常漂亮的文章,只因湖廣巡撫顧轔有意讓張居正多磨練幾年,才未中舉。16歲中了舉人,23歲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進士,由編修官至侍講學士令翰林事。隆慶元年(1567年)任吏部左侍郎兼東閣大學士。隆慶時與高拱並為宰輔,為吏部尚書、建極殿大學士。萬曆初年,代高拱為首輔。當時明神宗年幼,一切軍政大事均由張居正主持裁決。
明朝文臣,內閣首輔,因其輔佐皇帝治理有效,具有重大歷史功績。
前後當國10年,實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收到一定成效。推行一條鞭法,改變賦稅制度,使明朝政府的財政狀況有所改善;更實行考成法,整飭朝綱,明確責任,賞罰分明;用名將戚繼光、李成梁等練兵,加強北部邊防,整飭邊鎮防務;用凌雲翼、殷正茂等平定南方少數民族叛亂;嚴厲整肅朝廷上下。使奄奄一息的明王朝重新獲得生機。

屈原

屈原(前340—前278)是我國最早的浪漫主義詩人,原姓(mǐ),名平,字原,是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後代。中國文學史上第一位留下姓名的偉大的愛國詩人。他的出現,標誌著中國詩歌進入了一個由集體歌唱到個人獨唱的新時代。公元前340年誕生於秭歸三閭鄉樂平里(今湖北宜昌秭歸縣)。屈原自幼勤奮好學,胸懷大志.。早年受楚懷王信任,任左徒三閭大夫,常與懷王商議國事,參與法律的制定,主張章明法度,舉賢任能,改革政治,聯齊抗秦。提倡“美政”。在屈原努力下,楚國國力有所增強。但是,由於自身性格耿直,在修訂法規的時候不願聽從上官大夫的話與之同流合污。再加上楚懷王的令尹子蘭、上官大夫靳尚和他的寵妃鄭袖等人,受了秦國使者張儀的賄賂,不但阻止懷王接受屈原的意見,並且使懷王疏遠了屈原。公元前305年,屈原反對楚懷王與秦國訂立黃棘之盟,但是楚國還是徹底投入了秦國的懷抱。使得屈原亦被楚懷王逐出郢都,開始了流放生涯。結果楚懷王在其幼子子蘭等人的極力慫恿下被秦國誘去,囚死於秦國楚襄王即位後,屈原繼續受到迫害,並被放逐到江南。公元前278年,秦國大將白起帶兵南下,攻破了楚國國都,屈原的政治理想破滅,對前途感到絕望,雖有心報國,卻無力回天,只得以死明志,就在同年五月懷恨投汨羅江自殺。端午節,據說就是因此而來的。

孫叔敖

孫叔敖是楚國期思縣人(期思縣治在今淮濱縣期思鎮,鄰固始縣西北境,解放前亦屬固始)在湖北楚都海子湖邊被楚莊王舉用,孟子在《生於憂患,死於安樂》中寫到“孫叔敖舉于海”被舉於楚國令尹,以賢能聞名於世。《淮南子·人間訓》:孫叔敖在出任令尹前,“決期思之水(今河南固始縣境的史河),而灌雩雩之野”,即帶領當地人民興建水利工程,灌溉農作物,這項水利工程,就是中國古代歷史上著名的“期思陂”(《太平御覽·地部》:“楚相作期思陂,灌雲雩之野。”)。春秋時期傑出的政治家。楚國名相,蒍氏,名敖,字叔敖,一名蒍獵,蚡冒之後,“世為列姬,國地朝廷”。公元前601年,出任楚國令尹(楚相),輔佐楚莊王施教導民,寬刑緩政,發展經濟,政績赫然。主持興修了芍陂(今安豐塘),改善了農業生產條件,增強了國力。司馬遷《史記·循吏列傳》列其為第一人。相傳孫叔敖少年時,曾遇兩頭蛇,時俗認為見此蛇者必死,他想:要死只我一人,不要再叫旁人看見。於是,他斬殺了這蛇,埋入山丘,其品德為族人讚佩(出典見《賈子》)。受到了後人的傳頌和尊崇。期思城西南有埋蛇嶺系孫叔敖埋蛇處,也叫埋蛇冢,史志作敦蛇丘。因期思縣治後劃入固始,《嘉靖固始志》把 "寢野歧蛇 " 列為八景之一。

羅清泉

羅清泉,男,漢族,1945年11月生,湖北江陵人,1975年1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68年9月參加工作,中央黨校在職研究生學歷,工程師。現任全國人大環境與資源保護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1963.09——1968.09,在武漢水運工程學院船舶機械系船舶製造與修理專業學習;
1968.09——1968.12,留校待分配;
1968.12——1972.06,在長江航運管理局宜昌船廠輪機車間工作;
1972.06——1979.11,長江航運管理局宜昌船廠生產計畫科計畫員、副科長、科長;
1979.11——1985.08,長江航運管理局宜昌船廠副廠長、廠長(其間:1983.09—1985.08中央黨校培訓部學習);
1985.08——1986.04,宜昌市委副書記;
1986.04——1988.01,宜昌市委副書記、代市長;
1988.01——1990.03,宜昌市委副書記、市長;
1990.03——1992.03,宜昌市委書記、市長(以上為縣級宜昌市);
1992.03——1992.08,宜昌市委副書記、市長(地市合併後);
1992.08——1994.10,宜昌市委副書記、市長兼市政協主席;
1994.10——1996.03,宜昌市委書記兼市政協主席;
1996.03——1998.03,湖北省紀委副書記、省監察廳廳長;
1998.03——1999.01,湖北省委常委、省紀委書記;
1999.01——1999.03,湖北省委副書記、省紀委書記兼武漢市委書記;
1999.03——2002.10,湖北省委副書記、武漢市委書記;
2002.10——2003.01,湖北省委副書記、代省長;
2003.01——2007.10,湖北省委副書記、省長;
2007.10——2007.12,湖北省委書記、省長;
2007.12——2008.01,湖北省委書記;
2008.01—— 2010.12,湖北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省軍區黨委第一書記;
2010.12——2011.02,全國人大環境與資源保護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湖北省人大常委會主任(2010年12月25日,第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八次會議表決通過,任命羅清泉為全國人大環境與資源保護委員會副主任委員;2011年2月23日,湖北省十一屆人大四次會議第三次全體會議表決通過:接受羅清泉同志辭去湖北省第十一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主任職務)。
2011.02——至今,全國人大環境與資源保護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中共第十五屆中央紀委委員,第十六屆、十七屆中央委員;
中共十五大、十六大、十七大代表;
第七屆、八屆、十屆、十一屆全國人大代表。

風俗

過“月半”

在我的家鄉,鄉親們過陰曆七月十四,謂之“過月半”。那一天,實際上是一個鬼節,是悼念死去的親人的節日。相傳祖先都要在七月十四那天回家,所以要好好“款待”。
江陵江陵
鄉親們不管有多忙,都要放下手中的農活,買回魚肉等,侍弄一桌豐盛酒菜,其他客人都不接,只接姑娘女婿回來“過月半”。飯前,家中長者端起酒杯“叫祖宗”。將酒潑灑在桌子的四周,邊潑邊念道死去親人的名字:父親、母親、祖父、祖母、曾祖父母、叔伯嬸娘、岳父岳母等等,念得十分的仔細。酒“喝完”後,每方放一碗飯,將一雙筷子擱到碗上,祖宗“喝”完酒後“吃飯”。一小會兒後,將筷子拿下,表示飯吃完,四方潑一些茶水:“喝”茶。旁邊有人繞紙錢,親人們吃完飯後,再來分錢。
然後,活著的人才開始上桌吃飯。
吃完飯後,還要給祖宗封“包袱”,將一些冥鈔、粗黃紙用白紙包上,用漿糊封好,寫上祖宗的“地址”、姓名,在戶外堆疊一塊繞掉。
親人死去不到一年的,家人要提前一周“過月半”,謂之過“新月半”(相傳剛死去的人要提前回門,所以要提前過月半)。

過端午

家鄉把陰曆五月初五、十五、二十五分頭端陽、中端陽、末端陽。城裡人過“初五”,而家鄉過“十五”。
江陵江陵
過端陽,很多人不休息,依然在田裡勞作,也不花錢買菜請客慶祝,但粽子是要吃的。吃粽子不一定在端午節,進入五月,人們在自家房前屋後或池塘邊,採摘一把新鮮嫩綠流淌著清香的蘆葉,用水煮過後,包上雪白的糯米,用水慢慢的熬。煮熟的粽子,沾上紅糖,滑軟香甜,十分好吃。
端午節那天,男方要給未婚妻及嫂子妹妹送禮,禮物有包子、粽子、消夏日用品入草帽、扇子(紙扇、葵扇)、雨傘等。女兒出嫁頭幾年,父母也要給女兒送端陽,禮物同前。
集體那會兒,移風移俗,民兵小分隊在路上攔截送端陽之人,禮物一律沒收。人們無奈,只得半夜偷著送。
一些村曾在長江里舉行龍舟賽,河邊站滿看比賽的人,好不熱鬧。

過大年

在我的家鄉,最大的、最隆重的節日是春節,老百姓謂之“過大年”。
一進入陰曆臘月,鄉親們就開始忙碌起年貨來。食物是頭一樁,殺豬宰羊,家家房屋門前掛著醃曬的魚肉、香腸等等。婦女們將糯米用水泡爛了磨沉漿,煮湯圓,將糯米蒸熟了杵糍耙,將綠豆、大米混合浸泡,磨成漿,攤豆餅。炒花生、瓜籽、米籽,炸麻花、苕皮。年關將近時,還要蒸魚糕、包子、饅頭。各色食物應有盡有,這在其它節日裡是沒有的。
臘月二十四,謂之“小年”,它標誌年節正式開始,村子裡開始零零散散的響起鞭炮來,有了節日的氣氛。
大年三十吃團年飯前,各家各戶都要放一大掛鞭炮。吃團年飯時間不一致,東家停了西家放,此起彼停,震撼大地。
到了晚上除夕時,每家每戶又放,到處噼噼啪啪響,整個夜晚沸騰了,天空里不時的閃爍焰火,千姿百態的彩色圖案,好看極了。有的農戶放完鞭炮後抱一捆柴禾歸家,曰“抱財歸家”,期盼來年吉利。
到了正月十五的晚上,鬧元宵時,鄉親們要在自家房前屋後放炮竹,非常的響亮,連房子都震動,邊放邊高聲吆喝“差起――差起――”,意即趕走家裡害蟲螞蟻。
過年是最顯親情和孝心的日子。臘月二十四和三十清早,媳婦都要給公爹公婆煮一碗石磙蛋,沒有蛋紅糖水也要端一碗。和父母分開居住的,還要“接”父母團年。
江陵江陵
在外工作或打工的兒女,無論多忙,路途多遙遠都要趕回家同父母團聚。一同吃團年飯。分開的兄弟,一戶一天,臘月二十四或二十五就開始團年。幾家人、幾輩人全圍坐在一起(有的幾桌)吃著豐盛的團年飯,親熱的說上祝福話,過去婆媳間、妯娌間等糾紛隔閡也就煙消雲散了!
過年時,人們沒有忘記死去的親人。吃團年飯前,長輩都要拿起酒杯在桌子四周潑酒一點酒,口中念著先人的名字,“請”她們回家過年,“吃”團年飯。酒潑完後,桌子四方放一小碗飯,將筷子擱到碗上,請先人“吃飯”,一小會兒後,將筷子拿下,四周灑上茶水。同時,旁邊給先人燒紙錢,祖宗吃完飯,再去領錢。一切完備後,活著的人方入席。
到了晚上,人們拿著麻桿、火柴等湧向墳地,給先人“上亮”,墳頭插上幾根麻桿,點上蠟燭,罩上紙罩。燒紙、放鞭、跪頭,田野里好不熱鬧,那一個個的亮像天上點點繁星。正月十五晚上,人們重複著再給先人上一次“亮”。
年前,未婚和剛結婚的女婿都要提上菸酒等禮物上岳父家“辭年”。岳父母要給女婿塞上幾包香菸作為回禮,並一再叮囑:
“明年早點來玩啦!”
大年初一,鄉親們換上簇新的衣裳,在左鄰右舍、同組相互拜“跑”年(不拿禮物、不吃飯)。進屋賓主像久別一樣,十分親熱的問候:
“新年好,恭喜發財!”
“您也一樣,新年好,恭喜發財!”
主人忙不停敬煙、篩茶。客人拜完東家上西家。
小孩拜年,主人拿些糖果等點心招待。有的小孩頑皮不要,學大人,只要煙,拜完年,手中一大把好玩。
正月初二,人們才開始提上菸酒等禮物上親戚家拜年(辭年拿了禮物則不再拿了)。親戚間相互的拜,女婿拜了岳父母,舅子再回拜。直到正月十四結束(十五要在家過)。
年歲長的婆婆、媳婦過年在家忙招待客人,到了陰曆二、三月間,才抽空回娘家看看,因此,就有了拜年拜到麥子黃之說。

紅喜事

俗話講:“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後者不是平民百姓常有的,結婚是老百姓一生中最大的事,鄉親們叫紅喜事。

“過禮”

結婚頭兩天,男方要到女方拖嫁妝,謂之過禮。男方要給女方送上半邊豬肉,百十來斤魚、酒。豬腳用紅紙裹著(喜慶之意)。臨行前,新郎要拿一小塊豬肉、一條斤來重的魚上媒人家,請媒人一同前往。
一干人來到新娘家,還要給做嫁妝的木匠幾條煙,表示感謝。
吃過飯後,男方將陪嫁桌櫃椅、沙發、彩電、冰櫃等等拉回去,要拉上整整兩至三板車。

陪媒

結婚先一天下午,結婚雙方家都開席。男方請媒人入首席,謂之“陪媒”,對媒人為這場婚姻付出的艱辛表示感謝!
席間,廚師要向媒人“出花”――用紅紙剪的“喜樹”斜插在一塊魚糕上希望媒人拿煙將花樹培正(討要喜禮),媒人是不會背起石頭上山的(不用自己掏煙)。規定菜上完後,東家偷偷拿出幾條煙給媒人,由媒人將花培正,廚師為表示感謝,另弄幾個菜呈上。

坐十友

婚期當日早晨,除新郎外,請9個未婚兄弟、朋友陪新郎吃飯,謂之“坐10友”。將兩張桌拼湊在一起,新郎倌坐首席。此舉表示新郎告別孩童時代(我們這兒,一天不結婚,都是兒童),從此成為大人。
女方家亦如此,請9個姐妹和朋友陪新娘吃飯,叫“陪10姊妹”。

娶親

婚期當日中午,男方要安排人到女方家娶親。家鄉習俗,新郎是不親自登門娶親的,由自己兄弟姐妹、朋友代替,還要選出一個負總責的曰“投鐵”(意即娶親有諸多麻煩事,很艱難)。
快到女方家時,“投鐵”者一人偷偷前往女方家,先入廚房,同廚師打個照面,敬了煙再入正屋見女方父母。如直入正屋,被視為不懂禮數,女方將關上大門拒之門外。投鐵者要放許多鞭,隔門求情諒解,方能進去。
在女方家吃過飯後,牛馬歸欄時,女方方捨得發親。挑細軟嫁妝者先行。細軟嫁妝有被子、忱巾、鏡梳、茶杯、牙膏牙刷、碗筷;還有夜間方便的尿罐,給公爹公婆、親戚煮早茶用的雞蛋等。
噼噼啪啪,屋中響起一大陣鞭炮後,接送親的簇擁著打扮得非常漂亮的新娘出門。新娘的母親嚎啕著,扯著女兒不放,女兒是娘的心頭肉,一把屎一把尿拉扯了二十年,如今要把人家,誰捨得啊!哭泣中,母親還千叮嚀,萬囑咐:
“多聽丈夫、公爹公婆的話,多勞動……”
新娘也很悲痛,抽泣著。父母把自己養大成人,養育之恩半點都未報答,如今卻要分離……
護送新娘的人是哥、嫂、姐、弟、妹、朋友等。迎接新娘的交通工具隨著時代變遷而變化,舊社會是抬花轎,剛解放那會兒是騎馬,文革時移風移俗,新娘步行到婆家,改革開放初期騎腳踏車(新娘由別人馱著),現改為轎車。
一路上,接親的人要給對方敬煙,轉彎過橋要放鞭。
快到婆家時,迎親的鑼鼓傢伙迎上來,新娘等一干人下車步行,動作緩慢。快進婆家屋時,送親的人簇擁著新娘飛奔似的往屋內跑,接親的也不示弱,爭先恐後(避邪)直到進了洞房為止。
小息片刻後,新郎的侄兒侄女給新娘等一干女眷端上洗臉水,簡單擦洗一下,每盆放上10元~50元錢。
然後,送親的一干人入席,男女各一桌,新娘兄嫂坐首席,男方要挑兩名會說話、酒量大的人做酒令倌陪客人。
主人先呈上餅乾、蛋糕之類的點心喝茶,然後換上豬肝、腰花、花生米等乾菜。酒令倌開始小心翼翼地給客人斟酒、勸酒。像陪媒一樣,端上花樹、斜放在上首的舅哥舅嫂面前。
乾菜吃完後,上正菜。蒸、炒、炸、燜的魚糕、丸子、豬肉、牛肉等,十分的豐盛。跑堂倌、酒令倌開始委婉含蓄的向客人討要喜煙培花樹。舅哥舅嫂同樣含蓄的還價砍價。酒席快要結束時,舅哥舅嫂從帶來的大提包里掏出整條整條的香菸,扶正盤中的花樹。
整個酒席要達幾個小時,直到天黑才散。送親的人是不在新娘家過夜的,臨別時,新娘依依難捨,哥嫂又是一陣叮嚀囑託:“明天早點回門啊!”

鬧洞房

送親人走後,親戚、幫忙的、左鄰右舍,男女老少鬧起洞房來。新郎新娘滿面笑容給客人篩糖茶、發糖果、敬香菸。愛開玩笑者偷偷將一些硬物放入新床絮下……
洞房鬧得很晚才散。天剛亮,新郎新娘雙雙起床下廚房為父母客人煮早茶,吃過茶的人都要給茶錢。
吃過早餐後,新娘帶上女婿回娘家,謂之“回門”。結婚到此結束。

白喜事

我們這兒,上了年紀的人去世了,辦喪事謂之“白喜事”。
老人剛一咽氣,要洗澡,只擦三服子,換上先前準備的壽衣,內衣褲要是白色的,床前要燒落氣紙。
將遺體停放在堂屋右側,頭朝神堂,腳朝大門。敞胸,心口放一個雞蛋,一隻手捏一根桃樹條,一隻手握一個饅頭(遇陰狗,投饅頭給狗,桃樹條打狗)。
死者姐妹、女兒等女眷守候在一旁,痛哭著……
神堂前供著死者亡靈,道士在此念經,祈禱亡靈。
晚上,親朋好友前來弔孝,先在門前放一掛鞭炮,然後到靈前跪拜。
一般將死者停放二夜出殯。出殯在半夜。土葬那會兒,用棺木盛殮要將棺底放一層灶灰,灰上用杯蓋上死者壽數印記,再鋪上鬆軟的棉絮,將遺體面朝上放入。蓋棺後,8個(或16個)喪夫猛拍一下棺材,高呼“嗚熱――”抬起棺材,狂奔出門(避邪)停放在屋外路口。屋裡放一掛鞭炮,將各類符連同進餐棚拉下。
天亮,送葬開始,隊伍前頭是搬花圈的小孩,依次是吹鼓手、孝子,後面是喪夫抬著棺木,女眷伏在棺木上痛哭,走幾步則停下。孝子頭頂白孝服,腰纏草繩,手拄哭喪棒迎棺而跪。吹鼓手、喪夫找親戚索要香菸,不停的討價還價。路過人戶時,放鞭迎送,孝子過來磕頭。轉彎、過橋放鞭、丟“買路”錢。
快到墓地時,喪夫等送葬的人又是一陣猛跑。將棺木放到墓穴後,孝子捧著土,一個挨一個在棺背上走過,邊走邊將土灑落在墓穴,完事後,將鞋也脫掉丟進井中。然後開始填土,最後堆成一個圓錐體形上小底大的包,包上插一圈壽圈(有多少歲數,插多少根),圈中間插招魂幡,墳前插花圈。
眼下火葬,喪夫將冰棺抬一程,用車送火葬廠火化,回來將骨灰盒埋入地下或放入砌好的小屋中。

縣城

江陵縣是中國湖北省荊州市所轄的一個縣,位於湖北省中南部、江漢平原腹地、荊江河段北岸。總面積為1032平方公里。2009年末全縣常住人口(指常住本縣半年以上人口)為402215人,其中:城鎮人口124001人,農村人口278214人。今天的江陵縣在江陵古城東南約50公里處,江陵城遺址在與江陵縣毗鄰的荊州市荊州區
江陵縣江陵縣
江陵縣轄7個鎮(資市、灘橋、熊河、白馬寺、沙崗、普濟、郝穴)、2個鄉(馬家寨、秦市)。共有13個居委會、203個村委會。省管江北監獄、三湖、六合垸農場在轄區之內。縣人民政府駐郝穴鎮。郵編:434101。行政區劃代碼:421024。區號:0716。拼音:Jiangling Xian。
地形西高東低,較為平坦,海拔高程在40米以上(馬家寨鄉文新村五家河)——25.3米(沙崗鎮九甲湖電排)之間。境內大小湖泊星羅棋布,河流溝渠縱橫交錯,主要湖泊有三湖、白鷺湖。
江陵生物資源豐富,有動植物1200多種,其中動物200餘種,植物1000餘種。農作物及栽培物20餘種,蔬菜80餘種,水果13種,花類近80餘種,林木88種,竹類13種,藥材222種,其它500餘種,主要農作物有水稻、大麥、小麥、蠶豆、大豆、綠豆、棉花、油菜、花生、芝麻;主要動物有華南兔、黃鼠狼、豬獾、鵪鶉七彩山雞、紅頸雉雞及鳥類、蛇類、蛙類等;主要優勢樹種有意楊、水杉、池杉;主要鄉土樹種有楓楊、苦楝、桑樹、竹類;主要林果類樹種有柑橘、葡萄、桃、梨;其中珍稀植物有資市鎮百年銀杏;主要水產品有鱔魚、河蟹、大口鯰、泥鰍、鯽魚、鯉魚、草魚、花白鰱、烏鱧、小龍蝦、中華鱉、螃蟹、中華草龜、黃顙魚。
江陵縣國土面積104873.52公頃,占全省國土總面積的0.56%。其中耕地面積68740.72公頃,占土地總面積的65.55%;園地面積286.13公頃,占土地總面積的0.27%;林地面積1609.21公頃,占土地總面積的1.53%;城鎮村莊及獨立工礦用地10012.02公頃,占土地總面積的9.55%;交通運輸用地2566.46公頃,占土地總面積的2.45%;水域及水利設施用地21605.69公頃,占土地總面積的20.60%;其他土地48.38公頃,占土地總面積的0.05%。土地利用類型多樣,適宜性廣,耕地資源和水資源相對優勢突出。但土地類型占土地總面積的比例不盡合理,居民點及獨立工礦用地面積大,園地、林地所占比例偏低,缺乏牧草地。同時,各地類內部利用結構也不盡合理,耕地中,糧食作物種植面積大,其他經濟作物種植面積少;林地中用材林比重大,經濟林比重小。土地開發利用主要是走遷村騰地、土地整理的新路,增加可耕地面積,其次是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大力發展養殖業和林牧業,大力發展高效農業。
2009年全縣完成地區生產總值298605萬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10.5%。其中:第一產業完成增加值137205萬元,增長3.1%;第二產業完成增加值63331萬元,增長23.9%;第三產業完成增加值98069萬元,增長11.4%。人均生產總值8116元,較上年提高718元,增長9.7%;三次產業比例由上年的48:19:33調整為46:21:33。

領導

縣長:萬玲玲 常務副縣長:胡成宏 副縣長:宋 斌 副縣長:樂 梅 副縣長:張祖宏 副縣長:張遠重 副縣長:孫自龍 副縣長:彭筱強 副縣長:劉 群 副縣長:嚴振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