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手瓜

佛手瓜

佛手瓜(學名:Sechium edule),又名千金瓜、隼人瓜、安南瓜、壽瓜、豐收瓜、洋瓜、合手瓜、捧瓜、土耳瓜、棚瓜、虎兒瓜等,是一種葫蘆科佛手瓜屬植物,原產於墨西哥、中美洲和西印度群島,19世紀傳入中國,在中國江南一帶都有種植,是多年生的植物,以雲南、貴州、浙江福建、廣東、四川、台灣最多。佛手瓜清脆,含有豐富營養。每千克鮮瓜中含蛋白質5克、脂肪1克、纖維素3克、碳水化合物7.7克,還含有維生素C220毫克,核黃素0.1毫克,含鈣500毫克、磷320毫克、鐵40毫克。佛手瓜既可做菜,又能當水果生吃。加上瓜形如兩掌合十,有佛教祝福之意,深受人們喜愛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佛手瓜
  • 拉丁學名:Sechium edule
  • 別稱:合手瓜、合掌瓜、豐收瓜、洋瓜、捧瓜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 雙子葉植物綱
  • 亞綱:五椏果亞綱
  • 堇菜目
  • 葫蘆科
  • 亞科:葫蘆亞科
  • 佛手瓜屬
  • :佛手瓜
  • 分布區域:中美洲、墨西哥、西印度群島、中國西南、江南
  • 命名者及時間:Swartz, 1800
  • 英文名稱:Chayote
  • 原產:墨西哥、中美洲和西印度群島
形態特徵,生物特性,主要用途,食用部分,食用方法,烹飪選單,功效,經濟價值,營養價值,藥用價值,栽培技術,種瓜的選擇與貯藏,育苗,定植,搭架引蔓與整枝,水肥管理,

形態特徵

佛手瓜具塊狀根的多年生宿根草質藤本,莖攀援或人工架生,有棱溝。葉柄纖細,無毛,長5~15厘米;葉片膜質,近圓形,中間的裂片較大,側面的較小,先端漸尖,邊緣有小細齒,基部心形,彎缺較深,近圓形,深1~3厘米,寬1~2厘米;上面深綠色,稍粗糙,背面淡綠色,有短柔毛,以脈上較密。卷鬚粗壯,有棱溝,無毛,3~5歧。雌雄同株。雄花10~30朵生於8~30厘米長的總花梗上部成總狀花序,花序軸稍粗壯,無毛,花梗長1~6毫米;花萼筒短,裂片展開,近無毛,長5~7毫米,寬1~1.5毫米;花冠輻狀,寬12~17毫米,分裂到基部,裂片卵狀披針形,5脈;雄蕊3,花絲合生,花葯分離,藥室折曲。雌花單生,花梗長1~1.5厘米;花冠與花萼同雄花;子房倒卵形,具5棱,有疏毛,1室,具1枚下垂生的胚珠,花柱長2~3毫米,柱頭寬2毫米。果實淡綠色,倒卵形,有稀疏短硬毛,長8~12厘米,徑6~8厘米,上部有5條縱溝,具1枚種子。種子大型,長達10厘米,寬7厘米,卵形,壓扁狀。花期7~9月,果期8~10月。

生物特性

1.根:佛手瓜最初為弦線狀鬚根,隨植株生長,鬚根逐漸加粗伸長,形成半木質化的側根,上生不規則的副側根。側根長而粗,在一般條件下,一年生的側根長達2m以上。根系分布範圍廣,吸收肥水能力強,耐旱。多年生的佛手瓜,進入第2年以後,在不十分炎熱的地區可形成肥大的塊根。
佛手瓜
2.莖:莖蔓性,攀援性強。主蔓可長達10m以上。分枝能力強,幾乎每節上都有分枝,分枝上又有2次、3次分枝。節上著生葉片和卷鬚。
3.葉:葉互生,葉片與卷鬚對生。葉片呈掌狀五角形,中央一角特別長。綠色至深綠色,全緣。葉面較粗糙,葉背的葉脈上有茸毛。
4.花、果實、種子:佛手瓜雌雄同株異花,雄花多生於子蔓上,開花早;雌花多生於孫蔓上,開花遲於雄花。雄花10~30朵在總花梗的上部成總狀花序,每雄花有雄蕊5枚、花絲聯合。雌花單生,枝頭頭狀,花柱聯合,子房下位1室、僅具1枚下垂胚珠。彎片、花冠均為5片。異花傳粉,蟲媒花。
佛手瓜
果實梨形,有明顯的5條縱溝,瓜頂有一條縫合線。果色由綠色至乳白色,單瓜重250g~500g。果肉乳白色,一個果實內只具一枚種子,果肉與種皮緊密貼合,不易分離;種子扁平,紡錘形。種皮系肉質膜狀,不具備控制種子內失水的功能。當種子剝離果實後,極易失水乾癟而喪失生活力。故種子不能曬乾貯存,一般均以整個種瓜為繁殖材料。種子無休眠期,成熟後如不及時採收,種子在瓜中就會很快萌發。這一現象稱“胎萌”,是佛手瓜的一大特點。
佛手瓜

主要用途

食用部分

果實、嫩莖葉、卷鬚、地下塊根均可做菜餚,是名符其實的無公害蔬菜。龐大莖蔓可作飼料;瓜蔓可作為強纖維 的來源,用來加工繩。果實含鋅較高,對兒童的智力發育、男女不育症、尤其男性性功能衰退療效明顯,可緩解老年人視力衰退。生長20d的嫩瓜含鈣比黃瓜、冬瓜和西葫蘆高2倍多,含鐵是南瓜的4倍、黃瓜的12倍,以白色或奶油色品種品質最佳。果型優美,適合庭園種植,可供觀賞和遮蔭綠化。

食用方法

佛手瓜的食用方法很多,鮮瓜可切片、切絲,作葷炒、素炒、涼拌,做湯、涮火鍋、優質餃子餡等。還可加工成醃製品或做罐頭。在國外,佛手瓜以蒸製、烘烤、油炸、嫩煎等方法食用。除果實外,根莖也可以食用,方法和風味與土豆相似,含維生素A、C較多。嫩葉和新梢也可作為蔬菜食用。
佛手瓜食用時最好選擇幼果以果肩部位光澤及果皮表面縱溝較淺者,果皮鮮綠色、細嫩、未硬化為佳。佛手瓜的上市期為秋末,很耐貯藏,常溫下可由10月一直放到翌年3月~4月,風味基本不變。

烹飪選單

涼拌佛手瓜
主料:佛手瓜300克 輔料:柿子椒30克,青椒20克
調料:醬油10克,白砂糖15克,味素2克
特色:味道鮮美,口感脆嫩,顏色鮮艷。
做法:
1.佛手瓜洗淨切絲;
2.紅椒、青椒洗淨去蒂、籽,切絲,將佛手瓜絲和辣椒絲放入沸水中焯燙一下,撈起備用;
3.在容器中放入醬油、白糖、味素與佛手瓜絲和辣椒絲攪拌均勻,盛盤即可。
清炒佛手瓜
食材:佛手瓜、胡蘿蔔、黃甜椒、蔥
調料:鹽、糖、植物油、蘑菇精
做法:
1、佛手瓜、胡蘿蔔、黃甜椒切片,蔥切成蔥花;
2、油燒成八分熱時放入切好的食材一起大火快速翻炒;
3、轉為中火放適量糖和鹽翻幾下後轉小火放點蘑菇精裝盤即可。
佛手瓜口味依舊鮮嫩清甜可口,很適合在炎熱的夏天食用。
佛手瓜煲雞腳
材料:佛手瓜100克、紅棗10克、雞腳200克、生薑10克。清水500克、鹽20克、味素10克、白糖5克、胡椒粉少許。
做法:
1.佛手瓜去籽切塊,生薑切片,雞腳砍去爪尖,紅棗洗淨。
2.瓦煲注入清水,放入雞腳、紅棗用小火煲40分鐘。
3.再調入鹽、味素、白糖、胡椒粉、佛手瓜同煲20分鐘即成。
佛手瓜炒醬肉丁
原材料:豬五花肉、佛手瓜、甜椒、大蔥、玉米。
調料:料酒、老抽、白糖、豆粉、鹽、雞精食用油、生薑
製作步驟: 翻炒的時候別忘了加適量的雞精和鹽。
佛手瓜炒鵪鶉松
主料:佛手瓜1斤(約500克),鵪鶉4隻,蒜蓉1茶匙。
配料:芡味料:鹽、糖、生抽各1/4茶匙,蚝油1湯匙,上湯1/2杯,生粉1茶匙。
做法:
1、佛手瓜去皮切件,用水煮約兩分鐘,瀝乾水。
2、鵪鶉去皮及骨,將肉切碎。
3、燒熱1湯匙油,爆香蒜蓉,加入碎鵪鶉肉炒熟,將佛手瓜加入,炒勻後放入芡汁,煮滾至稠,試味後即可上碟。
備註:
1、佛手瓜能治消化不良,更含豐富維他命c、有機酸。細嫩的佛手瓜皮青、敕滑、筋少,宜切片炒熟吃;較大的,則多宜煲湯。
2、可用碎豬肉替代鵪鶉烹製此菜。
佛手三絲
主料:佛手瓜(500克) 輔料:泡椒(100克) 荷蘭豆(100克)
調料:鹽(4克) 香油(10克)
1. 將佛手瓜洗淨切成細絲;
2. 泡辣椒去籽切絲;
3. 荷蘭豆切細絲;
4. 將佛手絲、荷蘭豆絲、泡椒絲下入開水鍋內焯一下,撈出過涼控水,加精鹽拌勻,淋入香油即可。

功效

佛手瓜在瓜類蔬菜中營養全面豐富,常食對增強人體抵抗疾病的能力有益。經常吃佛手瓜可利尿排鈉,有擴張血管、降壓之功能。據醫學研究報導,鋅對兒童智力發能影響較大,缺鋅兒童智力低下,常食含鋅較多的佛手瓜,可以提高智力。佛手瓜對男女因營養原因引起的不育症,尤其對男士性功能衰退有益。適合所有人食用,老少皆宜。適用量:每次1個。

經濟價值

營養價值

佛手瓜肉質細嫩,每100克佛手瓜的果實 中含有水分90~92克,蛋白質0.9~1.2克,碳水化合物2.6~7.7克,維生素C12~22毫克,胡蘿蔔素20微克。鉀的含量較高,可達190毫克,核黃素0.1毫克,鈣500毫克、磷320毫克、鐵40毫克、鈉10毫克、銅0.03毫克、鎂7毫克、鋅8.35微克硒2.3微克。此外還含有葉酸、泛酸、煙酸等。佛手瓜的苗也是營養豐富的蔬菜,每百克鮮苗含有蛋白質1.8克、脂肪0.5克、碳水化合物4.3克、鈣20毫克,磷10毫克、鐵14毫克,特別是硒的含量每100克含30.58~53.01微克,是多種蔬菜不能比擬的。

藥用價值

1.佛手瓜在瓜類蔬菜中營養全面豐富,常食對增強人體抵抗疾病的能力有益。
2.佛手瓜蛋白質和鈣的含量是黃瓜的2~3倍,維生素和礦物質含量也顯著高於其他瓜類,並且熱量很低,又是低鈉食品,是心臟病、高血壓病患者的保健蔬菜。經常吃佛手瓜可利尿排鈉,有擴張血管、降壓之功能。
3.據國家營養協會報導,鋅對兒童智力發育影響較大,常食含鋅較多的佛手瓜,有助於提高智力。
4.中醫認為它具有理氣和中,疏肝止咳的作用,適宜於消化不良、胸悶氣脹、嘔吐、肝胃氣痛以及氣管炎咳嗽多痰者食用。
5.佛手瓜苗硒的含量每100克高達30.58~53.01微克,是多種蔬菜不能比擬的。現代醫學證明,硒元素是人體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每個成人每日的攝取量應為30-50微克,硒元素具有較強的抗氧化作用,可以保護細胞膜的結構和功能免遭損害等。
6.佛手瓜對男女因營養引起的不育症,尤其對男性性功能衰退有較好的療效。
據國家營養協會報導,鋅對兒童智力發育影響較大,常食含鋅較多的佛手瓜,有助於提高智力。中醫認為它具有理氣和中,疏肝止咳的作用,適宜於消化不良、胸悶氣脹、嘔吐、肝胃氣痛以及氣管炎咳嗽多痰者食用。

栽培技術

種瓜的選擇與貯藏

種瓜需選擇個頭肥壯、重量500g左右、表皮光滑潤薄、臘質多、微黃色、茸毛不明顯、芽眼微微突起、無傷疤破損、充分成熟的瓜做種瓜。將種瓜於11月下旬放在5℃~7℃的室內保存,具體方法是用籮筐裝沙儲藏,即用籮筐裝一層沙,放一層瓜,不留空隙,籮筐頂端覆蓋10cm~15cm的沙即可。若數量大可在室內建沙池儲藏,在整個儲藏期要特別注意幾點:①自始至終不能澆水,即使表皮起皺也不能澆。②必須用於沙儲藏覆蓋,不能用農家肥和田園土儲藏覆蓋。③若無乾沙可用乾煤灰儲藏覆蓋。

育苗

佛手瓜在溫帶地區只能作一年生栽培、須整瓜播種育苗。在南方佛手瓜入窖貯藏,翌年清明前後自然出苗,而後選擇苗好的種瓜直接播種。北方為培育大壯苗,提高幼苗的抗性,需及早適時進行室內催芽。催芽時間於翌年1月下旬將種瓜取出,用塑膠袋逐個包好,移到暖室或熱炕上催芽,溫度15~20℃。催芽溫度不宜太高.溫度過高出芽快,但芽細不健壯。適當降低催芽溫度,芽粗短健壯。半月左右種瓜頂端開裂,生出幼根,當種瓜發出幼芽時進行育苗。數量小用大營養袋或花盆放在暖室培育,數量大用簡易保護地培育。營養土用通氣性能好的砂質土與菜園土對半混合配製,種瓜發芽端朝上,柄朝下,覆土4~6cm、土壤濕度為手握成團,落地即散為準。不要有積水。育苗期瓜蔓幼芽留2~3枝為宜,多而弱的芽要及時摘掉。對生長過旺的瓜蔓留4~5葉摘心,控制徒長,促其發側芽。育苗期間要保持20~25℃,並還要注意保持較好的通風光照條件。
佛手瓜整瓜播種,需種瓜量較多,成本偏高。為減少種瓜用量,擴大繁殖係數,山東省農科院蔬菜研究所採用莖切段扦插育苗獲得成功。具體方法是:將種瓜提前育苗,培育出用於切段扦插的健壯秧蔓。在有溫室的地方,可於11~12月育苗,延長育苗期可使幼苗多發枝、發壯枝。於3月上、中旬將幼苗秧蔓剪斷,每一切段含2~3個節。將切段莖部置於500ppm的萘乙酸溶液中浸泡5~10分鐘,取出插於育苗營養土或蛭石、珍珠岩、過篩爐渣等輕質基質內,保溫保濕促其生根。據試驗,採用此法扦插成活率達80%以上。

定植

佛手瓜斷霜後即可定植。大棚栽培可於3月上、中旬定植,露地栽植以於4月中旬為宜。定植時,穴要大而深,約1m見方,1m深。將挖出的土再填入穴內1/3,每穴施腐熟優質圈肥200~250kg,並與穴土充分混合均勻,上再鋪蓋20cm的土壤,用腳踩實。定植時將育苗花盆或塑膠袋取下,帶土入穴,土地與地平面齊,然後埋土。定植後澆水,促其緩苗。定植密度,若採用種瓜育苗,大苗定植,每667平方米可栽20~30棵。用切段扦插的小苗栽培,密度可適當加大,行距3m~4m,株距2m,每667平方米80~120株。

搭架引蔓與整枝

佛手瓜的繁殖力和攀援力都較強,生長迅速,葉蔓茂密,相互遮陰,任其生長最易發生枯萎和落花落果現象。因此當瓜蔓長到40cm左右時就要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利用竹桿繩索等物讓佛手瓜的卷鬚勾卷引其葉蔓攀架、上樹、爬牆。佛手瓜側枝分生能力強,每一個葉腋處可萌發一個側芽。定植後至植株旺盛生長階段,地上莖伸長較慢,莖基部的側枝分生較快,易成叢生狀,影響莖蔓延長和上架。故前期要及時抹除莖基部的側芽,每株只保留2~3個子蔓。上架後,不再打側枝,任其生長,但應注意調整莖蔓伸展方向,使其分布均勻,通風透光。

水肥管理

①定植後1個月內主要做好幼苗的覆蓋增溫,促進生長發育。此期間不追肥,只澆小水。
②根系迅速發育期,要多中耕鬆土,促進根系發育,為秋後植株的旺盛生長奠定基礎。越夏期勤澆水,保持土壤濕潤,增加空氣濕度,使佛手瓜安全越夏。
③進入秋季,植株地上部分生長明顯加快進入旺盛生長期,要肥水猛攻,以使植株地上部分迅速生長發育,多發側枝,為多開花多結果奠定物質基礎。
④盛花盛果期,日蒸騰量大,需要充分的水肥,水份以保持土壤濕潤為宜,可採用葉面噴施氮、磷肥2~3次,或施腐熟的人畜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