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園詩

田園詩

歐洲古代的田園詩是忒俄克里托斯(公元前310?-245?)首創的。他傳下的詩有二十九首,這些詩描寫西西里美好的農村生活和自然風景,清新可愛。古希臘的田園詩對後世歐洲帶有貴族傾向的詩歌有很大的影響。中國古代的田園詩指歌詠田園生活的詩歌,多以農村景物和農民、牧人、漁夫等的勞動為題材。東晉大詩人陶淵明開創了田園詩體後,唐宋等詩歌中的田園詩便主要變成了隱居不仕的文人和從官場退居田園的仕宦者們所作的以田園生活為描寫對象的詩歌。田園詩和邊塞詩並稱唐代開元、天寶年間兩大詞派,前者恬淡疏朴,後者雄渾豪邁。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田園詩
  • 創作年代:(公元前310?-245?)
  • 作品出處:歐洲古代
  • 作者:忒俄克里托斯
  • 題材:農村景物和農、牧、漁等的勞動
  • 代表詩人王維孟浩然陶淵明范成大
  • 特點:恬淡疏朴
  • 開創者陶淵明
田園詩人,陶淵明,王維,孟浩然,范成大,部分詩歌賞析,《歸園田居(其三)》陶淵明,《鄉村四月》翁卷,《鹿柴》王維,《辛夷塢》王維,《山居秋暝》王維,《鳥鳴澗》王維,《渭川田家》王維,《田家行》王建,《野老歌》張籍,《傷田家》聶夷中,《觀田家》韋應物,《山中寡婦》杜荀鶴,《春中田園》王維,《過故人莊》孟浩然,《歲晏行》杜甫,《燒歌》溫庭筠,《四時田園雜興》范成大,《四時田園雜興》范成大,

田園詩人

陶淵明

陶淵明(365~427),東晉潯陽柴桑人,字元亮,名潛,世稱靖節先生,自稱五柳先生,著名詩人。我國第一位田園詩人。後世稱他為“百世田園之主,千古隱逸之宗”。陶詩今存125首,多為五言詩。從內容上可分為飲酒詩、詠懷詩和田園詩三大類。
陶淵明陶淵明
陶淵明是東晉時期的一位非常重要的詩人,甚至是漢魏南北朝800年間最傑出的詩人。他被尊稱為隱逸詩人之宗,而且開創了田園文學這一文學潮流。他的詩文充滿了田園氣息,他的名士風範和對生活陶淵明是簡樸的熱愛,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國文人,乃至整箇中國文化都深受其影響。 陶淵明在中國幾乎是個家喻戶曉的名字。上過中學的人都學過他的《桃花源記》,很多人會隨口念道: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老師還會給我們講他“不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然而要進一步對他說些什麼,恐怕就有點困難了。一個人之所以成為 那樣的人,總得有很多因素的影響造成。若要更進一步了解這位隱逸詩人,知道他 的生平、多讀他的詩文,是必不可少的。
陶淵明,字元亮。晚年時更名為潛。諡號靖節。東晉潯陽柴桑人——就是現在的江 西九江。曾祖陶侃做過晉朝的大司馬,封長沙郡公。祖父、父親都做過太守。但在陶淵明的少年時代,家族的顯赫已經成為歷史。有時候日常生活所需也出現危機。陶淵明年輕時徘徊於仕與隱之間。在那個年代,做官是所有文人的入世之道;正所謂學而優則仕。然而看樣子陶淵明是不大喜歡做官的。二十九歲那年,他做過江州祭酒的小官,但很快就“不堪吏職”辭職不幹了。此後一直在家隱居,直到中年後迫於生計,又一度出門任職。當他在做彭澤令的時候,他因不想“束帶”去見督郵,說了句“我豈能為五斗米折腰向鄉里小兒!"然後又辭官歸隱了。這一次是真正地歸隱田園,再也沒有出來做官。
從他的事跡可以看出他是個生性熱愛自然,不喜拘束的人。正如他《歸園田居》中寫道: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誤落塵網中,一去三十年。這樣的人讓他去做官 ,每天逢場作戲官場酬酢,定是難受得很。當他真正拋棄了所謂的“功名利祿”之後,一個無限舒展的世界向他敞開了。從他的詩里,我們就可以看出來,他的精神世界邁向了另一個層次: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隨 口念來,讓人心嚮往之。
東晉是亂世之末,又是佛教風行、崇尚名士風度的時代,因此,才會造就出陶淵明這樣超越世俗的田園詩人。唐以來的許多大詩人,像李白、杜甫白居易蘇軾陸游,都是非常推崇陶淵明的,在藝術創作和人生態度上也深受其影響。陶淵明的詩文代表了關於“人的覺醒”,也就是說,人不光要有物質生活,精神生活也非常 重要。當我們再次念到“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這樣的詩的時候,便感到了一種來自靈魂深處的自由與舒展。
年幼時,家庭衰微,八歲喪父,十二歲母病逝,與母妹三人度日。孤兒寡母,多在外祖父孟嘉家裡生活。日後,他的個性、修養,都很有外祖父的遺風。外祖父家裡藏書多,給他提供了閱讀古籍和了解歷史的條件,在學者以《》《》為宗而黜《六經》的兩晉時代,他不僅像一般的士大夫那樣學了《老子》《莊子》,而且還學了儒家的《六經》和文、史以及神話之類的“異書”。時代思潮和家庭環境的影響,使他接受了儒家和道家兩種不同的思想,培養了“猛志逸四海”和“性本愛丘山”的兩種不同的志趣。
田園詩
陶淵明少有“猛志逸四海,騫翮思遠翥”《雜詩》的大志,孝武帝太元十八年(393年),他懷著“大濟蒼生”的願望,任江州祭酒。當時門閥制度森嚴,他出身庶族,受人輕視,感到不堪吏職,少日自解歸“。(《晉書陶潛傳》)他辭職回家後,州里又來召他作主簿,他也辭謝了。安帝隆安四年(400年),他到荊州,投入桓玄門下作屬吏。這時,桓玄正控制著長江中上游,窺伺著篡奪東晉政權的時機,他當然不肯與桓玄同流,做這個野心家的心腹。他在詩中寫道:“如何舍此去,遙遙至西荊。”(《辛丑歲七月赴假還江陵夜行塗口》)對仕桓玄有悔恨之意。“久游戀所生,如何淹在滋?”(《庚子歲五月中從都還阻風於規林二首》)對俯仰由人宦途生活,發出了深長的嘆息。隆安五年冬天,他因母喪辭職回家。元興元年(402年)正月,桓玄舉兵與朝廷對抗,攻入建康,奪取東晉軍政大權。元興二年,桓玄在建康公開篡奪了帝位,改國為楚,把安帝幽禁在潯陽。他在家鄉躬耕自資,閉戶高吟:“寢跡衡門下,邈與世相絕。顧盼莫誰知,荊扉晝常閉。“表示對桓玄稱帝之事,不屑一談。元興三年,建軍武將軍、下邳太守劉裕聯合劉毅、何無忌等官吏,自京口(今江蘇鎮江)起兵討桓平叛。桓玄兵敗西走,把幽禁在潯陽的安帝帶到江陵。他離家投入劉裕幕下任鎮軍參軍。(一說陶淵明是在劉裕攻下建康後投入其幕下)。當劉裕討伐桓玄率兵東下時,他仿效田疇效忠東漢王朝喬裝馳驅的故事,喬裝私行,冒險到達建康,把桓玄挾持安帝到江陵的始末,馳報劉裕,實現了他對篡奪者撫爭的意願。他高興極了,寫詩明志:“四十無聞,斯不足畏,脂我名車,策我名驥。千里雖遙,孰敢不至!”(《榮木》第四章)劉裕打入建康後,作風也頗有不平凡的地方,東晉王朝的政治長期以來存在“百司廢弛”的積重難返的腐化現象。經過劉裕的“以身范物”(以身作則),先以威禁(預先下威嚴的禁令)的整頓,“內外百官,皆肅然奉職,風俗頓改“。其性格、才幹、功績,頗有與陶侃相似的地方,曾一度對他產生好感。但是入幕不久,看到劉裕為了剪除異己,殺害了討伐桓玄有功的刁逵全家和無罪的王愉父子。並且憑著私情,把眾人認為應該殺的桓玄心腹人物王謚任為錄尚書事領揚州刺史這樣的重要的官職。這些黑暗現象,使他感到失望。在《始作鎮軍參軍經曲經阿曲伯》這首詩中寫道:“目倦山川異,心念山澤居”“聊且憑化遷,終返班生廬”。緊接著就辭職隱居,於義熙元年(405年)轉入建威將軍、江州刺史劉敬宣部任建威參軍。三月,他奉命赴建康替劉敬宣上表辭職。劉敬宣離職後,他也隨著去職了。同年秋,叔父陶逵介紹他任彭澤縣令,到任八十一天,碰到潯陽郡派遣郵至,屬吏說:“當束帶迎之。”他嘆道:“我豈能為五十斗米向鄉里小兒折腰。”遂授印去職。陶淵明十三年的仕宦生活,自辭彭澤縣令結束。這十三年,是他為實現“大濟蒼生”的理想抱負而不斷嘗試、不斷失望、終至絕望的十三年。最後賦《歸去來兮辭》,表明與上層統治階級決裂,不與世俗同流合污的決心。
陶淵明辭官歸里,過著“躬耕自資”的生活。夫人翟氏,與他志同道合,安貧樂賤,“夫耕於前,妻鋤於後”,共同勞動,維持生活,與勞動人民日益接近,息息相關。歸田之初,生活尚可。“方宅十餘畝,草屋八九間,榆柳蔭後檐,桃李滿堂前。”淵明愛菊,宅邊遍植菊花。“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從雜詩》)至今膾炙人口。他性嗜酒,飲必醉。朋友來訪,無論貴賤,只要家中有酒,必與同飲。他先醉。便對客人說:“我醉欲眠卿可去。”義熙四年,住地上京(今星子縣城西城玉京山麓)失火,遷至栗里(今星子溫泉栗里陶村),生活較為困難。如逢豐收,還可以“歡會酌春酒,摘我園中蔬”。如遇災年,則“夏日抱長飢,寒夜列被眠”。義熙末年,有一個老農清晨叩門,帶酒與他同飲,勸他出仕:“襤褸屋檐下,未足為高棲。一世皆尚同(是非不分),願君汩其泥(指同流合污)。”他回答:“深感老父言,稟氣寡所諧。纖轡(回車)誠可學,違已詎非迷?且共歡此飲,吾駕不可回。”(《飲酒》)用“和而不同”的語氣,謝絕了老農的勸告。他的晚年,生活愈來愈貧困,有的朋友主動送錢周濟他。有時,他也不免上門請求借貸。他的老朋友顏延之,於劉宋少帝景平元年(423年)任始安郡太守,經過潯陽,每天都到他家飲酒。臨走時,留下兩萬錢,他全部送到酒家,陸續飲酒。不過,他之求貸或接受周濟,是有原則的。宋文帝元嘉元年(424年),江州刺史檀道濟親自到他家訪問。這時,他又病又餓好些天,起不了床。檀道濟勸他:“賢者在世,天下無道則隱,有道則至。今子(你)生文明之世,奈何自苦如此?”他說:“潛也何敢望賢,志不及也。”檀道濟饋以梁肉,被他揮而去之。他辭官回鄉二十二年一直過著貧困的田園生活,而固窮守節的志趣,老而益堅。元嘉四年(427年)九月中旬神志還清醒的時候,給自己寫了《輓歌詩》三首,在第三首詩中末兩句說:“死去何所道,托體同山阿”,表明他對死亡看得那樣平淡自然。
田園詩田園詩

王維

王維是盛唐山水田園詩派的代表人物。他繼承和發揚了謝靈運開創的山水詩而獨樹一幟,使山水成就達到高峰,在中國詩歌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王維其他方面也有佳作。有的反映軍旅和邊塞生活,有的表現俠義,有的揭露時弊。一些贈別親友和寫日常生活的小詩,如《送元二使安西》、《相思》、《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送沈子福歸江東》等,古今傳誦。這些小詩都是五絕或七絕,情真語摯,不用雕飾,有淳樸深厚之美,與李白、王昌齡的絕句相媲美,代表盛唐絕句最高成就。他的應制詩、唱和詩及宣揚佛理的詩偶有名篇佳句,多不足取。王維五律和五、七絕造詣最高,亦擅其他各體,在唐代詩壇很突出。其七律或雄渾華麗,或澄淨秀雅,為明七子師法。七古形式整飭,氣勢流蕩。散文清幽雋永,極富詩情畫意,如《山中與裴秀才迪書》。王維生前身後均享有盛名,有“天下文宗”、“詩佛”美稱。對後人影響巨大。
王維王維
正是由於他常以一位禪者的目光覽觀萬物,才使他的詩有了一種其他詩人所難以企及的靜美、澄曠、寂悅。特別是他在描寫大自然中一剎那間的紛紜動象,是那樣的清淨與靜謐,禪韻盎然,如:“人閒桂花落,夜靜春山空。月出驚飛鳥,時鳴春澗中。”《鳥鳴澗》“颯颯秋雨中,淺淺石榴瀉。跳波自相濺,白鷺驚復下。”《欒家瀨》以及名句“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山居秋暝》等,往往蕩滌讀者之胸襟,給人以恬澹寧和的無盡遐思。

孟浩然

唐代詩人。襄州襄陽(今湖北襄樊)人,世稱孟襄陽。前半生主要居家侍親讀書,以詩自適。曾隱居鹿門山。40歲游京師,應進士不第,返襄陽。在長安時,與張九齡、王維交誼甚篤。有詩名。後漫遊吳越,窮極山水,以排遣仕途的失意。因縱情宴飲,食鮮疾發而亡。孟浩然詩歌絕大部分為五言短篇,題材不寬,多寫山水田園和隱逸、行旅等內容。雖不無憤世嫉俗之作,但更多屬於詩人的自我表現。他和王維並稱,其詩雖不如王詩境界廣闊,但在藝術上有獨特造詣,而且是繼陶淵明謝靈運、謝眺之後,開盛唐田園山水詩派之先聲。孟詩不事雕飾,清淡簡樸,感受親切真實,生活氣息濃厚,富有超妙自得之趣。如《秋登萬山寄張五》、《過故人莊》、《春曉》等篇,淡而有味,渾然一體,韻致飄逸,意境清曠。孟詩以清曠沖澹為基調,但沖澹中有壯逸之氣,如《望洞庭湖贈張丞相》“氣蒸雲夢澤,波撼岳陽城”一聯,精力渾健,俯視一切。但這類詩在孟詩中不多見。總的來說,孟詩內容單薄,不免窘於篇幅。現通行的《孟浩然集》收詩263首,但竄有別人作品。
孟浩然孟浩然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綠樹、青山、村舍、場圃、桑麻和諧地打成一片,這是一幅優美寧靜的田園風景畫,這裡有清新的泥土味;這裡有強烈的生活感。這裡“淡到看不見詩”(聞一多《孟浩然》),但是深深融在整個詩作的血肉之中的不乏恬淡的藝術美更不乏淳樸的生活美。孟浩然在這裡仿佛尋找到了一種皈依的感覺。詩人終於將那政治追求中遇到的挫折,名利得失全部忘掉了,甚至連那隱居中孤獨抑鬱的情緒也徹底丟開了。思緒終於舒展了,甚至詩人的舉措也都靈活自在了,自然在這裡顯示了它的征服力。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這四句詩是孟浩然藝術境界和精神境界俱臻化境之作。“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王國維評價李煜的詞“儼有釋迦基督擔荷人類罪惡之意”,孟浩然這兩句詩裡面也有一種極大極深的感情蘊涵著。“他的情與萬物的情有一種共鳴”,有一種對宇宙對人生的深厚的同情。這首詩表現最高的玄心,亦表現最大的風流。這是最自然的詩篇,是天籟。孟浩然是幸福的,他把自己的人生境界由功利境界化到了天地境界,由我達到了無我,儘管這期間他甘苦備嘗,但終於苦盡甘來。

范成大

范成大(1126--1193):南宋詩人作品大多是反映田園生活.《四時田園雜興》(總計六十首)就是他的傑作.其《四時田園雜興》其中的兩首被北師大版國小六年級語文課本收錄在樂趣這個單元。
范成大(1127-1206)字致能,號石湖居士。漢族,平江吳郡(郡治在今蘇州吳縣)人。南宋詩人。諡文穆。從江西派入手,後學習中、晚唐詩,繼承了白居易、王建張籍等詩人和新樂府的現實主義精神,終於自成一家。風格平易淺顯、清新嫵媚。詩題材廣泛,以反映農村社會生活內容的作品成就最高。反映農村生活的代表作是《四時田園雜興》,共記60首,描寫農村春、夏、秋、冬四個季節的景色和農民的生活,同時也反映了農民遭受的剝削以及生活的困苦。這是其中的一首,描寫農村夏日生活中的一個場景。四季分別有12首。他與楊萬里、陸游、尤袤合稱南宋“中興四大詩人”。
范成大范成大

部分詩歌賞析

《歸園田居(其三)》陶淵明

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
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 但使願無違。

《鄉村四月》翁卷

綠遍山原白滿川,子規聲里雨如煙。
鄉村四月閒人少,才了蠶桑又插田。

《鹿柴》王維

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

《辛夷塢》王維

木末芙蓉花,山中發紅萼。澗戶寂無人,紛紛開自落。

《山居秋暝》王維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鳥鳴澗》王維

人閒桂花落,夜靜春山空。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渭川田家》王維

斜光照墟落,窮巷牛羊歸。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荊扉。雉雊麥苗秀,蠶眠桑葉稀。田夫荷鋤至,相見語依依。即此羨閒逸,悵然歌式微。

《田家行》王建

男聲欣欣女顏悅,人家不怨言語別。五月雖熱麥風清,檐頭索索繰車鳴。
野蠶作繭人不取,葉間撲撲秋蛾生。麥收上場絹在軸,的知輸得官家足。
不望入口復上身,且免向城賣黃犢。田家衣食無厚薄,不見縣門身即樂!

《野老歌》張籍

老農家貧在山住,耕種山田三四畝。苗疏稅多不得食,輸入官倉化為土。
歲暮鋤犁傍空室,呼兒登山收橡實。西江賈客珠百斛,船中養犬長食肉。

《傷田家》聶夷中

二月賣新絲,五月糶新谷。醫得眼前瘡,剜卻心頭肉。
我願君王心,化作光明燭。不照綺羅筵,偏照逃亡屋。

《觀田家》韋應物

微雨眾卉新,一雷驚蟄始。田家幾日閒,耕種從此起。丁壯俱在野,場圃亦就理。歸來景常晏,飲犢西澗水。飢劬不自苦,膏澤且為喜。倉稟無宿儲,徭役猶未已。方慚不耕者,祿食出閭里。

《山中寡婦》杜荀鶴

夫因兵死守蓬茅,麻薴衣衫鬢髮焦。桑柘廢來猶納稅,田園荒盡尚征苗。
時挑野菜和根煮,旋斫生柴帶葉燒。任是深山更深處,也應無計避征徭。

《春中田園》王維

屋中春鳩鳴,樹邊杏花白。持斧伐遠楊,荷鋤覘泉脈
。歸燕識故巢,舊人看新曆。臨觴忽不御,惆悵遠行客。

《過故人莊》孟浩然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歲晏行》杜甫

歲雲暮矣多北風,瀟湘洞庭白雪中。漁父天寒網罟凍,莫徭射雁鳴桑弓。去年米貴闕軍食,今年米賤大傷農。高馬達官厭酒肉,此輩杼軸茅茨空。楚人重魚不重鳥,汝休枉殺南飛鴻。況聞處處鬻男女,割慈忍愛還租庸。往日用錢捉私鑄,今許鉛錫和青銅。刻泥為之最易得,好惡不合長相蒙。萬國城頭吹畫角,此曲哀怨何時終。

《燒歌》溫庭筠

起來望南山,山火燒山田。微紅夕如滅,短焰復相連。差差向岩石,冉冉凌青壁。低隨迴風盡,遠照檐茅赤。鄰翁能楚言,倚插欲潸然。自言楚越俗,燒畲為早田。豆苗蟲促促,籬上花當屋。廢棧豕歸欄,廣場雞啄粟。新年春雨晴,處處賽神聲。持錢就人卜,敲瓦隔林鳴。卜得山上卦,歸來桑棗下。吹火向白茅,腰鐮映赬蔗。風驅槲葉煙,槲樹連平山。迸星拂霞外,飛燼落階前。仰面呻復嚏,鴉娘咒豐歲。誰知蒼翠容,盡作官家稅。

《四時田園雜興》范成大

梅子金黃杏子肥,麥花雪白菜花稀。
日長籬落無人過,唯有蜻蜓蛺蝶飛。

《四時田園雜興》范成大

晝出耘田夜績麻,村莊兒女各當家。
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種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