筍殼魚

筍殼魚

筍殼魚的體形略延長,粗壯,前段呈圓柱形後部稍扁,頭扁平、較大,體寬約為體長的1/3.5,嘴角下斜,與眼同寬。眼睛凸出,位於嘴唇上方,上頜兩側為齒帶,下顎長於上顎。有一排小尖牙,身上的鱗片呈梳齒狀,有四圈黑色斑紋,腹部的顏色較淺,體表的顏色會隨著周圍水質和環境而變化。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雲斑尖塘鱧
  • 拉丁學名:Oxyeleotris marmoratus
  • 別稱:筍殼魚、泰國筍殼魚
  • :動物界
  • 鱸形目
  • 亞目:蝦虎魚亞目
  • :塘鱧科
  • :尖塘鱧屬
  • 分布區域:泰國、馬來西亞、菲律賓、印尼等東南亞地區
形態特徵,種群分布,生活習性,各段食性,生長特性,人工繁殖,養殖周期,病害防治,養殖水質管理,寄生蟲的防治,體表性的疾病,養殖注意,七大不宜,六大關鍵,營養價值,

形態特徵

亞馬遜筍殼魚頭大而尖扁,體形略延長、粗壯,中後段呈圓柱形,後部稍扁。口上位,上、下頷齒多行,齒細小。眼小而高。體被櫛鱗。腹鰭分離,背鰭Ⅶ,8~9,分為前後兩個,胸鰭大,臀鰭較小,尾鰭圓形。其外部形態與泰國筍殼魚相近,但其體色偏黑,體側無斑紋,體色隨生活環境變化而改變。

種群分布

主要分布在泰國、馬來西亞、菲律賓、印尼等東南亞地區,台灣於1975年自高棉引進,因是熱帶魚種,野生的筍殼魚主要分布在嘉義以南,其中又以烏山頭水庫一帶最為知名。

生活習性

生活習性:筍殼魚為底棲穴居性魚類,常棲息於水質較清或有微流水的江河、水庫、池塘的底部沙泥或草叢中,也常棲息於岸邊的沙石縫隙、洞穴及雜物中。游泳能力不強,不能快速和長距離遊動。性溫馴,對低氧環境適應能力較強。多在夜間活動,白天喜藏進泥里。適溫範圍15~35℃,最適溫度25~30℃,10℃以下大量死亡。可適應pH值為5的酸性水體及15‰的鹹淡水。在自然界捕捉它比較困難。
筍殼魚為肉食性魚類,但與其他肉食性魚類如斑鱧和鱖魚等相比,它生性並不兇猛。其食物組成隨不同的生長階段而不同,魚苗階段主要以輪蟲類、枝角類、橈足類及底棲水生昆蟲幼體和環節動物為食;成魚主要以水中的各種小魚、小蝦甲殼類、軟體動物、水生昆蟲及幼體為食,也食一些新鮮的動物肉碎屑等。對食物先窺視後吞食,不追逐捕餌。耐飢餓能力很強,一次飽食後可多天不攝食。 在人工培育條件下,1.5厘米以上魚苗可攝食家魚魚苗和蝦苗。
在東南亞,筍殼魚當年的魚苗經養殖可長至體長15~20厘米,體重50~100克;第二年養殖可達30厘米以上,體重400~700克。一般100克以下的筍殼魚生長較慢,100克以上生長逐漸加快,100克的魚種養殖一年有的體重可達900克。

各段食性

筍殼魚的食物種類是根據魚的不同生長階段而變化,全長1.5~2.5cm的魚苗,以枝角類、橈足類等活餌料為食,逐步從枝角類、橈足類過度到食魚花、蝦苗為主,全長5cm以後,逐步從食蝦苗、魚苗過度到食較大規格的小魚、蝦,當魚苗生長到全長12~14cm,體重30~50克時,在人工養殖條件下,可開始餌料馴化,飼餵冰鮮魚肉碎塊或沉水性人工合成全價飼料。全長6~7cm以上的魚多表現為早晨、黃昏潛伏在淺水處靜候捕食。

生長特性

筍殼魚的養殖條件適宜,在餌料適口、充足的條件下,由全長 2~2.5cm的魚苗生長到4~5cm以上的魚苗約1個月,由全長4~5cm的魚苗生長到全長12cm以上,體重30~50克的魚苗約4~5個月,由30~50克的魚苗生長到400克左右的商品規格約6~8個月。在溫度適宜條件下,全程養殖周期約為12~16個月。筍殼魚在我國長江珠江流域均可採用塑膠大棚越冬養殖,也可充分利用各地養殖甲魚的溫室內水泥池養殖。

人工繁殖

1、親魚的選擇
親魚選擇好壞是人工繁殖成功的關鍵。要選擇2齡夠成熟的親魚,雌雄親魚按1:1放入產卵池中。成熟的雌魚體色較淺淡,體表較少粘液,手膜有明顯粗糙感;腹部豐滿有明顯的卵巢輪廓;外生殖突稍膨大,呈淡紅色,基部較寬,游離度深,外觀外生殖突呈扇形;泄殖孔較大,位於生殖突的次末端,兩側稍隆起,無黑色素點。成熟的雄魚體色較深,斑紋更加明顯,體表粘液多、手摸感覺較光滑;腹部不明顯豐滿;外生殖突比雌魚小得多,呈白色的三角形;泄殖孔開口於最末端,孔周有少許黑色素點。
2、誘導產卵
催產劑和劑量為雌魚(體重75~100克),每章節附注射鯉魚腦垂體1個(約等於3毫克重)加絨毛膜促性腺激素(H CG)700國際單位,催產注射為一次注射。注射後的親魚按雌:雄=1:1的比例放入設定有可供穴居和產卵巢穴的產卵池中。供穴居和產卵的巢穴用瓦片或木板疊成。巢穴寬約30厘米,高約20厘米。產卵池水深40厘米。產卵池的池水用經淨化的自來水。注射後的親魚入池後會自行選擇巢穴和自行配對,大約24~48小時後便會在巢穴中自行產卵;產出的成片附著於巢穴壁上。催產成功率均在70%左右。
3、人工孵化
產卵後,可將附有魚卵的木板或瓦片(卵的附著器)移至有清水的水池中孵化。此時可以根據孵化池條件和根據育苗方式控制適宜的密度。在水溫為27~32℃時,受精卵孵化歷經時間約84~108小時,孵化率80%左右。
4、苗種培育
初孵化的仔魚全長2.3~2.6毫米,全身透明,腹部有一個頗大的卵黃囊,卵黃囊前部有多個分散的小脂滴。仔魚沉於水底,不時做間歇性螺旋式的上下遊動。孵化二天后的仔魚,全長3.2~3.4毫米。卵黃囊變為長橢圓形,卵黃囊中的分散多個的小脂滴匯合為單一個頗大的油球,位於卵黃囊的前上方。消化道開始分化,口凹、腸管、肛門出現,眼球開始充積黑色素;奇鰭褶進一步發育擴張,仔魚能做快速上下竄游。孵化出膜四天后的魚苗,卵黃囊大部分被吸收,僅殘留前上方小部分和油球,上下頜分化形成並能張合,腸管出現分節。此時魚能做水平遊動和覓食食物,可以開始投飼食物。
這時將稚魚移往50噸容量的水泥池培育,培育到1厘米規格大約需一個月時間,這個階段的成活率平均20%左右。體長1~3厘米規格放60噸容量的水泥池培育,這個階段的成活率為80~90%。培育稚魚的水泥池要三分之一遮光,放養密度為每池5000~6000尾。
達到3厘米規格的稚魚要轉移到中間育成土池中培育,大約培育2~3個月,便可達到出售種苗的規格7~8厘米。這個階段的成活率為60~70%,其中有的個體達到100克規格。
魚苗培育成活率的高低,關鍵是飼料,其次是精細的管理。蝦虎魚孵出後約3天,卵黃消化便開始攝食。這時稚魚的開口口徑只有100~200微米。其開口的餌料是:將生的雞蛋充分攪拌,然後將約150cc的熱水沖注入內,用100目的生物網過濾,然後進行投餵。投餵的第一天要投餵四次,從第二天開始,蛋和浮游生物一天交替地投餵三次。第15天止,要投餵60~90微米的浮游生物(輪蟲)。或者改用蛋黃和過濾的水蚤或搖蚊幼蟲混合使用。由於魚苗弱小,應及時適量,每天分多次投喂,以保證幼魚的需要。
從第16到30天之間,每天投餵三次淡水枝角類。以後可投餵海洋雜魚做成的魚糜、枝角類、輪蟲等。
在育苗過程中要注意水質的變化,經常排除污物和適時更換新水,才能獲得高的成活率。培育10~15天的魚苗體長可達5~6毫米,鰭條開始出現,游泳能力增強。仔魚主要以水蚤和水中的水生昆蟲幼體為餌料,鰓發育也完善,可以轉入大池進行魚種的培育。

養殖周期

筍殼魚在冬春季節長速緩慢,進入夏秋高溫天氣長速較快,我們在養殖中發現,從9月~翌年6月的養殖前期平均只有150克/尾,而到了10月則快速長至400克/尾,雖然商品規格一般要達200克,但經濟養殖期要1年以上為好。
養殖筍殼魚要有越冬設備,可採用三種越冬方式:
①在4~5月份投放新苗,年底可上市部分達到商品規格的,其餘的繼續越冬養殖至翌年8月;
②9月份投苗,成活穩定後進入越冬季節,翌年12月前收穫上市;
③10月購進種苗集中越冬標粗,翌年4~5月份塘放養,年底可全部上市。筍殼魚的越冬水溫要求在15℃以上,在廣東地區採用羅氏沼蝦越冬的塑膠布大棚較為安全、經濟。越冬期要減少投餌和加強水質管理,可使用有益菌降低水中的氨氮。

病害防治

養殖水質管理

在池塘、水泥池等條件下養殖筍殼魚,養成率較難提高的主要因素之一是水質惡化造成,實驗證明筍殼魚對水質的要求比中水層魚類要求的指標高,在商品魚養殖全程中管理好水質,是提高中、後期養成率的重要環節。 在準備商品魚養殖池塘時,要清除塘中的淤泥,有效降低氨氮硫化氫亞硝酸鹽的產生體,水體pH值7~8時,可用10ppm強氯精對塘底消毒,初次進水後,用1ppm硫酸銅加0.3ppm硫酸亞鐵或克藻靈全池潑灑滅殺藻類,有效控制藍藻水華藍藻門微囊藻,俗稱臭綠沙)的發生,有關專家研究表明;微囊藻在水體中繁殖泛濫時,形成藍藻水華,在水體中大量釋放損壞魚類的肝毒素及神精毒素,會造成魚類死亡。
持有益藻類種群開始繁殖。增施化肥硝酸鉀20ppm;磷酸二氫鉀5ppm,保持水色茶褐色或嫩綠色,透明度在50cm左右,全池1/3~1/4 面積放養水葫蘆等水生植物,根據池塘面積設定增氧機以保持水清、水活。

寄生蟲的防治

筍殼魚在養殖中最常見的是寄生蟲病,錨頭蚤寄生在魚的胸鰭、腹鰭下,將魚捕起十分容易看到,魚得病初期並無不適,魚體被錨頭蚤寄生叮咬處,因表皮被破壞容易感染多種體表性疾病和併發症,表現為傷口局部紅腫、化膿,最終引發魚血液系統感染而死亡,防治不及時或不能堅持徹底殺蟲,在一定時間內雖不會造成大規模死亡,但零星死亡不斷。徹底殺滅寄生蟲是筍殼魚養殖中首要的防病措施。
筍殼魚耐藥物毒性能力強,使用高出常規標準值1~2倍的藥物未能見其有損害,各類水產殺蟲劑均可使用,由於筍殼魚底棲在池低,使用劑量與池塘水肥度相關,可用水泵保持池塘水體循環增強藥效,殺蟲劑與要間隔7天使用第二次。可使用阿維菌素、敵百蟲殺蟲劑,敵百蟲可使用濃度為1~1.5ppm並視治療效果,周期性徹底滅殺各類寄生蟲。

體表性的疾病

由於筍殼魚其磷片呈梳齒狀;倒刺性極強,在捕抓時相互摩擦,造成表皮損壞不易察覺而至病,是運輸、分養、轉塘成活率低的主要原因。在大規格魚种放養初期,常見症狀是魚鱗、魚鰭損傷處紅腫或黴菌感染後的棉絮狀增生物,尾部磷片脫落表皮潰爛。
分規格養殖,必要的養殖轉移或採購大規格魚种放養,凡是擦傷的魚都要先用20ppm的高錳酸鉀溶液浸泡1小時消毒傷口,然後用比重6%鹽水加20ppm聚維銅碘(含碘量10%)配製的消毒水,在水泥池、方形塑膠桶或在水池中建立塑膠布水箱暫養2天以上,消毒水現配現用,每天換消毒水一次,在暫養過程中要保持充氧,經過表皮治療康復後,才可轉入正常養殖。高溫季節可周期性使用石灰20~40ppm 及各類水產用消毒劑2倍的劑量全池潑灑消毒。

養殖注意

七大不宜

1. 面積不宜太寬
筍殼魚喜聚集成群,而離開群體搞“單幹”的極少。其集群主要分布於池邊或池邊附近及餌料台和餌料台附近,池中間很少見到有筍殼魚棲息。根據筍殼魚的集群行為及其分布特點,放養筍殼 2魚的魚池面積不宜過大,每口池400~500 m即可,而且魚池以長方形為好。同時餌料台的設定以沿池邊四周布局為好,而在池中央就沒有必要設定餌料台了。這樣,投餌和觀察攝食情況都很方便。
2. 運種不宜盲目
筍殼魚的鱗片構造特殊,它呈鋸齒狀,順摸光滑而倒摸刺手。正是這種特殊構造的鋸齒鱗片,在苗種運輸過程中互相造成致命的傷害。因此,運輸魚種時切記不宜盲目。2010年內,先後從廣東等地引進多批筍殼魚,引進總數近100萬尾,其中,規格分別有2.5cm以內、3~5cm、 5~10cm、30~150g/尾、150g/尾以上等。在這些規格中,最好運輸的是2.5cm以內規格的和30g/尾以上規格的;最難運輸的是3~5cm規格;5~10cm規格的次之。從以上筍殼魚長途運輸的經驗說明,適宜長途運輸的規格要么小要么大,而不大不小規格的則運輸損傷大。這是因為2.5cm以下的小規格筍殼魚,其鱗片尚未發育成熟,鋸齒鱗片光滑還沒有防禦功能,運輸時魚體之間幾乎不產生摩擦及受傷。規格30g/尾以上筍殼魚,雖然鱗片完全成熟,但其結構緊密質堅,運輸時魚體間雖產生摩擦,但其耐摩擦力強損傷度極小。而介於上述兩種規格之間尤其是3~5cm規格的筍殼魚,因其鋸齒鱗片剛成熟和鱗片結構稀疏,耐摩擦能力很弱,運輸時極易受傷致死。因此,根據筍殼魚鋸齒狀鱗片特點,選擇適宜運輸規格,是提高其成活率的關鍵措施之一。
3. 飢餓不宜太久
筍殼魚是肉食性魚類,無論自然條件或養殖環境中,筍殼魚的自相殘殺行為都普遍存在,且難以避免。所以,養殖戶通常有發現池中筍殼魚會越養越少的情況,但又沒有發現有死的筍殼魚。其實,這是自相殘殺大吃小的原因。筍殼魚自相殘殺行為在不同生長階段有不同的表現,即魚苗階段最弱,魚種階段最強,成魚階段偶有。筍殼魚在魚種階段,尤其在2.5~10cm規格時,自相殘殺行為特別突出,因此損失百分之幾十甚至九死一生的情況均發生在這個時期,是養殖筍殼魚成活率低的主要原因之一。而在魚苗階段和成魚階段自相殘殺的行為則較少。筍殼魚的自相殘殺行為雖難以避免,但其殘殺的程度可以人為控制到最低。解決其難題的方法主要是採用科學投餌,滿足筍殼魚的攝食需要。我們知道筍殼魚殘殺其兄弟姐妹的目的並非好鬥,而是為了滿足其自身生存生長和繁育的需要。人們如果在人工養殖環境中,能做到讓筍殼魚每日三餐飽食,其殘殺同類的行為意識將大大降低,被殘殺的筍殼魚數量將大大減少,其成活率自然將得到提高。另外,要及時分池或分箱,在同魚池或網箱中放養相同規格的筍殼魚,這樣,消除了筍殼魚大吃小的環境,使其失去殘殺行為的條件。
4. 投餌不宜太廣
有人將筍殼魚稱為懶鬼魚,就是因為其愛靜不愛動的行為而得名。可以說筍殼魚是懶得出奇,它就是在攝食時,也只是攝食靠近嘴邊的食物,而對於距離其稍遠的食物則會視而不見。針對其行為特徵,在投餌時不能全池遍投,否則,投入池中的餌料會浪費很大,這既增加養殖成本,又污染水質。正確的做法是將筍殼魚引入到人工餌料台攝食。餌料台用鐵絲或竹片紮成框,將紗窗布套在框上形成平面則成餌台,再將餌料台吊著置於水深50cm左右處後投入餌料。但因其太懶,要做到池中所有的筍殼魚入餌料台攝食需要有一個誘入的過程和時間,即在筍殼魚集中區至餌料台的路段投餌成一條線形的餌料道,這樣經過數日後,筍殼魚會隨餌道並最終全部進入餌
料台攝食。如果池中設定的餌料台間距在2-3m的情況下,則不採用餌道誘入法,在餌料台上直接投餌便行。但此形式僅適合於小水面養殖,而在較大水面情況下,則會因眾多密布的餌料台,投餌時大大增加了時間與勞動強度。
5. 觀測不宜太勤
筍殼魚易驚且在兩種情況下尤為突出。一是在苗種階段突出,其中又以魚苗為最,魚種次之。在水泥池小水體養殖情況下,苗種受驚嚇可能致傷甚至致死。郴州市一養殖戶於2010年5月29日從廣東購進的15000尾2.5cm規格的筍殼魚,投放於一口400m 的水泥池後,飼養人員很勤巡塘對其細心管理,但不到半月死亡過半,該農戶覺得不可思議並求助於我們。結果經我們現場診斷為因驚嚇衝撞池壁致傷致死。並建議其嚴格控制巡塘次數,嚴禁用強光照射觀魚,同時採取培肥水質降低透明度等措施。此後,因此死魚的現象基本得到控制。二是筍殼魚在陌生的環境中易驚行為突出,因此,對處在陌生環境中的筍殼魚,應儘量給其創造一個寧靜的環境,儘可能地避免因驚擾尤其是頻繁驚擾給其帶來的損害和損失。
6. 水質不宜太清
筍殼魚為底棲魚類,水質過清的環境不利於棲息與養殖。因為筍殼魚在自然條件下雖然底棲行為尤為突出,但人工養殖環境中筍殼魚的底棲行為發生變化。一是筍殼魚在不同養殖水體中,其底棲行為發生變化。據我們養殖試驗的結果說明,筍殼魚在網箱養殖環境中(網箱吃水深度2~2.5m),筍殼魚沒有底棲行為,而改為沿網箱四周棲息和餌料台上棲息,棲息深度50cm左右。在鰻魚水泥池中,水體透明度在35cm左右的情況下,筍殼魚則主要棲息於餌料台上,此環境中筍殼魚的底棲行為並不突出。在土池中,筍殼魚在白天幾乎都棲息於池底,而在土池邊或餌料台上則很難覓其蹤影;但在晚上,筍殼魚的底棲行為發生變化,即集中棲息於土池邊的斜坡水體之中和餌料台上,或水草叢中。根據筍殼魚在土池中底棲行為的這一特點要求,養殖筍殼魚的土池,其池邊以有一定斜坡的為好。二是筍殼魚在不同的養殖階段,其底棲行為發生變化。即在魚苗階段底棲行為不明顯,此時筍殼魚大都棲息於池邊依附於池牆水體30cm深左右;從魚種階段至成魚階段時期,底棲行為明顯並加強,即由魚苗階段的棲息於池牆過渡到底棲。三是筍殼魚在不同透明度的養殖水體中,其底棲行為發生變化,即除在網箱養殖條件下,透明度越大,底棲行為越明顯。因此,在魚池養殖水體中,應保持水體有一定的肥度,這樣,可改變筍殼魚棲息的單一性為棲息的多樣性,利於養殖高產。
7. 魚巢不宜仿製
自然條件下,筍殼魚喜歡以洞穴為巢,甚至終身生活於洞穴中,是具有明顯占巢行為的魚類。那么,人工養殖條件下是否也要為其營造人工魚巢呢?
2010年度,我們為此開展了營造人工魚巢和不用魚巢的對照試驗。試驗分別在2口鰻魚水泥池中進行,即其中的一口鰻池設定魚巢,魚巢用塑膠管扎排做成後置於池底,讓筍殼魚以管為巢棲息其中;對照池則不設定魚巢,筍殼魚在池中也找不著任何可以作為魚巢的地方。試驗的最終結果為:設定魚巢池與對照池的筍殼魚其成活率、生長速度均沒有明顯差異。這一結果說明了雖然筍殼魚天然條件下具有占巢的行為,但在人工養殖條件下則完全沒有必要為其設定魚巢,可以說設定魚巢是多此一舉。同時,也正是基於這一試驗結果,至目前為止的郴州市近40畝的溫泉魚池、鰻魚池、工廠化魚池、網箱等多種水體的筍殼魚養殖中,都沒有設定魚巢,筍殼魚生長都很正常

六大關鍵

1. 池塘消毒與肥水培育“水蛛”
“水蛛”是筍殼魚魚苗的重要餌料,它的豐欠直接影響到魚苗的成活率。筍殼魚魚苗孵化後的15天是其關鍵期,這期間開口餌料大小是否適口和供應量是否充足是決定苗種存活率的關鍵。用生石灰每畝50公斤和茶籽每畝20公斤進行消毒處理。消毒處理的同時採用發酵或者乾雞糞、豬糞等家禽糞肥水可以快速培育出大量水蛛,具體作法是用10%左右的生石灰與之混合後裝入60目網袋(或者飼料袋,但要扎若干小洞)後懸掛在魚塘四周,一般每畝懸掛2袋即可。足夠的浮遊動物是提高幼苗成活率的最有效保障。當然,最科學的方法是潑灑肥水的微生物製劑,這對水質不但沒有污染影響,而且還能開始培育出大量生物餌料。
2. 培育足量適口的麥鯪等魚苗
“養好小魚蝦,育肥筍殼魚”就是指適口活餌料的重要性。利用1.5厘米以上筍殼魚魚苗可攝食家魚魚苗的特性,要提前3~4天培育麥鯪等“魚花”,放養量為筍殼魚苗數量的80~100倍;或直接投餵全長為筍殼魚苗的1/3左右的餌料魚,數量為筍殼魚的40~50倍,保證筍殼魚苗有充足適口餌料魚吃食。此外,視魚苗的培育量另行安排池塘培育餌料魚,保證整個魚苗培育期間,有充足適口餌料魚供魚苗、魚種吃食。餌料魚一般10~15天補充一次。
3. 馴食
筍殼魚苗長至4~5厘米時,可開始馴食人工混合飼料,混合飼料以魚糜為主,添加適量的鰻魚飼料,成糊狀,全塘遍撒,逐漸誘食上飼料籃。飼料籃每個0.6~1.2米,飼料籃間隔2米左右,沿塘邊分內外二排分布。投餵時間約在10:00和17:00,以後者為主,占總量的2/3。每天投餵量為魚體重的15~20%。
4. 人工飼料投餵
養殖前期的人工飼料以魚糜為主,添加10%的鰻飼料形成團狀;養殖後期根據筍殼魚的口裂大小將冰鮮魚切成不同大小的魚塊。每天投餵量為魚體重的5~7%。視天氣、魚攝食情況增減。投餵要定時、定位、定質、定量。
5. 分級
對於筍殼魚來說,6厘米以下都屬於幼苗期,以遊動捕食活餌料為主。如果此時池塘內活餌料供應不足,極易相互殘殺,導致存活率偏低,影響後期商品魚的產量。在幼苗時期,若條件允許,分塘間隔時間若能縮短到40天,效果會更好。進行分塘操作時,應選擇晴天早、晚或陰天進行,避免高溫對筍殼魚的傷害。另外,由於筍殼魚需要頻繁進行分塘,所以必須準備幾口池塘以分養不同規格的魚。至少要準備3口以上池塘,如果沒有多個池塘就養不好筍殼魚。
6. 水質調控
混養規格約每尾克100的鱅魚每平方米400~600尾。注意水質變化,如發現水質變壞應及時加換新水,或施用生石灰和使用微生物製劑,如採用光合細菌等來調節水質,保持塘水“肥、活、嫩、爽”。保持塘水透明度30厘米左右。注意防逃,加水時在入水口用網孔尺寸0.5~0.6毫米的錦綸、尼龍或力士篩絹篩布過濾,防止敵害生物進入。

營養價值

筍殼魚肌肉(鮮樣)中粗蛋白含量(17.83±0.09)%,粗脂肪含量(0.25±0.02)%,水分含量(78.12±0.11)%,粗灰分含量(1.07±0.01)%。肌肉中含有18種胺基酸,總量為(74.02±2.68)%(乾樣百分比),其中8種人體必需胺基酸總量是(29.34±1.17)%,占胺基酸總量的39.63%;必需胺基酸指數(EAAI)為61.66,其構成比例符合FAO/WHO的標準。4種鮮味胺基酸總量為(26.12±0.84)%(乾樣百分比),脂肪酸中EPA與DHA含量較高,分別為2.24%、4.74%,微量元素比值合理。表明泰國筍殼魚有較高的食用價值與保健作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