竇姓(竇(姓氏))

竇姓(姓氏)

竇(姓氏)一般指本詞條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竇姓,是中國漢族的一種姓氏。現在主要分布在河南河北一帶。在當今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二百四十九位,人口約四十六萬七千餘,占全國人口總數的0.032%左右。竇(Dòu 竇)姓在大陸與台灣均未列入前一百大姓。

竇姓出處有五種說法,一說出自漢族姒姓,為夏帝少康之後,以地名為氏;一說出自寶姓,民間有竇(繁體“竇”)寶(繁體“寳”)一家的說法;一說出自戰國時魏國有竇公,其後代簡改為竇氏;一說出自周穆王賜皇后氏族為竇氏;還有一說出自少數民族被賜改竇氏。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竇姓
  • 外文名:Sinus surname
  • 詞目:竇、窬
  • 拼音:ㄉㄡˋ
  • 注音:dòu
  • 主要分布:河南河北
  • 郡望:扶風郡
  • 歷史名人:竇漪房,竇嬰,竇融,竇憲,竇建德
  • 文獻:竇氏族譜
歷史起源,姓氏溯源,得姓始祖,遷徙分布,姓氏名望,名人,郡望,姓氏文化,堂號,家譜,字輩,祠聯,竇姓血型,說文解字,

歷史起源

姓氏溯源

源流一
源於漢族姒姓,傳說中國上古帝舜時,鯀的妻子修己有莘氏的女兒,因為吞吃了薏苡這種植物而懷孕,生下了。因此禹治水成功後,舜便賜姒姓(姒是苡的同音字)於禹。
竇姓
竇出自夏王朝帝君太康之妃子後緡的避難之地,屬於以居邑名為氏。據《風俗演義》及《新唐書·宰相世系表》、《風俗通》和《尚友錄》等所載,夏朝帝太康在位時,荒廢政事,不理民情,沉湎於遊樂田獵,遠去洛水南岸打獵,他的五個弟弟和懷孕的妃子後緡也跟隨著前去。這時,有窮氏部落首領羿由於不能忍受太康的這種所作所為,就在黃河北岸攔阻和抵禦太康回國。太康的五個弟弟和他們的母親(後緡),就到洛水轉彎流匯黃河的地方一個地洞裡去躲避和等候太康,等了一百多天也不見太康回來,結果也被有窮氏部落人發現並關入竇(地穴、地洞)中管制起來。後來懷孕的後緡臨近產期,就攜帶著兒子們想辦法逃出了避難的竇,奔歸有仍(今山東濟寧),在那裡生下了少康。少康是大的玄孫,是太康的侄孫。
竇姓竇姓
太康失位後,經過了羿、寒淖的篡位時期後,由其弟中康(仲康)繼位;中康逝世後,其子帝相繼位;到帝相逝世後,由少康繼位。為了紀念祖上這個歷史事件,少康就給他留居在有仍的抒、寵兩個兒子命姓氏為“竇”氏,世代相傳至今。竇氏族人大多尊奉少康為得姓始祖。後來杼即位為下任夏王。
漢族沒鹿回部,出自東漢大鴻臚竇章之子雁門太守竇統的後裔,奔入鮮卑改姓沒鹿回氏,到晉朝後期被稱為紇豆陵氏。北魏孝文帝拓拔·宏(元宏)在北魏太和十七~二十年(公元493~496年)由平城(今山西大同)遷都於洛陽(今河南洛陽)後,大力推行漢化改革政策,在這個過程中,紇豆陵氏恢復漢姓竇氏,其後裔子孫皆稱竇氏,回歸到漢族之中,世代相傳至今。
源於周穆王賜皇后氏族為竇氏,參考文獻《穆天子傳奇》。
源於姬姓,出自戰國時期魏國大夫竇公,屬於複姓省文簡化為氏。戰國時期,魏國有中大夫竇公,其後裔子孫以先祖名號為姓氏,稱竇公氏,後省文簡化為單姓竇氏,世代相傳至今。
源流二
源於氐族,出自南北朝時期氐族庫狄宥連部,屬於以居邑名稱漢化為氏。 在史籍《魏志》中,記載有庫狄宥連部,其實就是氐族的一支比較強大的部落。在晉朝末期,庫狄宥連部的首領以所居之地“屋竇城”(今內蒙古呼和浩特托克托古城鄉)為姓氏,稱竇羽泥,族人主要分布在今陝西、甘肅、四川一帶。竇羽泥後來率部與北魏政權抗衡,最終敗北,整個部族被吞併入北魏王朝控制之中,逐漸融合於鮮卑族。
在竇羽泥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名號為漢化姓氏者,稱竇羽氏,在北周時期形成了一個相當龐大的權勢集團。
源流三
源於鮮卑族,出自南北朝時期鮮卑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據史籍《通志·氏族略》等的記載:
鮮卑族婁提部,以首領名字為部稱,後成為婁提氏。
源流四
源於蒙古族,出自元、明朝時期蒙古烏扎喇部,屬於以居邑名稱漢化為氏。據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滿洲八旗姓》記載:
蒙古族烏扎喇氏,亦稱兀札喇氏、吳扎拉氏,世居察哈爾(今河北張家口一帶,包括河北、內蒙烏蘭察布盟、錫林郭勒盟一部、山西部分地區)、烏喇(今吉林永吉烏拉街至輝發河口、拉發河流域、雙陽縣境)、薩哈爾察(今吉林敦化西北部)、哈達(今遼寧西豐小清河流域)、輝發(今吉林柳河、輝發河以及沙河下游,樺甸、輝南一帶)、葉赫(今吉林梨樹葉赫鄉南部)、白石(今黑龍江牡丹江鏡泊湖)、薩爾和(今俄羅斯共青城南部)、瓦丹(今黑龍江牡丹江寧安)、廟噶山(今黑龍江湯原,一說在今俄羅斯黑龍江口廟街)、黑龍江沿岸等地。後有東海女真卦爾察部、錫伯族引為姓氏者,滿語為Ujara Hala。在清朝中葉以後,蒙古族、女真族、錫伯族烏扎喇氏多冠漢姓為竇氏、吳氏、烏氏、武氏等。
源流五
源於滿族,出自元、明朝時期女真卦爾察部,屬於以居邑名稱漢化為氏。在東海女真卦爾察部中,有烏扎喇氏,亦稱兀札喇氏、吳扎拉氏,滿語為Ujara Hala,世居薩哈連烏喇(今黑龍江竇文村)、薩哈爾察(今黑龍江北岸俄羅斯境布列亞河流域)、哈達(今遼寧西豐小清河流域)、輝發(今吉林柳河、輝發河以及沙河下游,樺甸、輝南一帶)、葉赫(今吉林梨樹)、白石(今黑龍江牡丹江鏡泊湖)、薩爾和(今俄羅斯共青城南部)、瓦丹(今黑龍江牡丹江寧安)、廟噶山(今黑龍江湯原,一說在今俄羅斯黑龍江口廟街)、黑龍江沿岸等地。後有蒙古族、錫伯族引為姓氏者,世居察哈爾(今河北張家口一帶,包括河北、內蒙烏蘭察布盟、錫林郭勒盟一部、山西部分地區)。烏扎喇氏族人中有一著名的烏扎喇·多羅岱,為滿洲鑲白旗人,世居薩哈連烏喇(今黑龍江竇文村)。在明崇禎十五年(後金崇德七年,公元1642年),烏扎喇·多羅岱在跟從清太宗愛新覺羅·皇太極征攻明朝益津關(今河北霸州)時陣亡,清太宗追贈其為騎都尉,並令其侄烏扎喇·薩賴襲其職,後亦陣亡,再贈一等輕車都尉。在烏扎喇·多羅岱陣亡後,其後裔族人中有以其故居地為姓氏者,稱竇氏,在滿清一朝中屬於較早即以漢姓為姓氏的家族。

得姓始祖

少康、竇公、竇羽泥、烏扎喇·多羅岱。根據《唐書·宰相世系表》記載,竇姓出自姒姓,相傳夏後氏帝相失國後,他的妃子(原為有仍氏人),逃出自竇,投奔娘家有仍氏,生子曰少康,留居有仍遂為竇氏。關於此事,在《風俗通》和《尚友錄》上也有記載。竇氏的始祖少康得姓至今已有4000多年的歷史,是中國古老的姓氏之一。有仍是竇氏的最早發源地,也是古時的國名,這個地方在今山東省濟寧市一帶。故竇氏後人奉少康為竇姓的得姓始祖。

遷徙分布

竇氏是一個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在當今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二百四十九位,人口約四十六萬七千餘,占全國人口總數的0.0029%左右。竇(Dòu 竇)姓在大陸與台灣均未列入前一百大姓。
竇姓起源古老,遠祖始於夏朝。是大禹的後代。源於姒氏。夏朝國君相被殺後,到了王妃逃出竇地,逃回娘家有仍,生下了遺腹子少康。後來少康恢復了夏朝,史稱“少康中興”,少康的兩個兒子杼、龍,仍然居住在有仍,就姓了竇姓。後來杼即位為下任夏王。發展和演變:古代的少數民族氐族(分布在今天的陝西、甘肅、四川一帶)也有以竇為姓的。在漢朝時,清河觀津的竇氏出了一個皇后,竇太后,她是文帝劉恆的妻子,景帝劉啟的母親,她一直執政到漢武帝時,清河竇氏也因此大興,逐漸形成望族。此外,竇姓在發展過程中,還逐漸形成了扶風,河南兩大郡望,在當地發展成為望族,因此,竇姓世稱扶風望(漢武帝置右扶風,為三輔之一。三國魏時改為扶風郡。在今陝西省長安縣以西),河南望(漢高帝時置郡。在今河南省洛陽市一帶),清河望(漢高帝置郡。相當於今河北省清河至山東省臨清一帶)。
如今,竇氏族人在全國分布較廣,尤以江蘇省為多,約占全國竇氏人口的10%左右。
徙分布,聚集地
宋朝時期,竇姓大約有10萬餘人,約占全國人口的0.13%,排在大姓姓氏中第一百一十位。當時主要分布於河北、陝西、山東,這三省竇姓大約占了竇姓總人口的80%。其次分布於江蘇、山西、河南等地。河北為竇姓第一大省,約占全國竇姓總人口的47%。全國的竇姓基本集中在北方。
明朝時期,竇姓人口大約有5萬5千,人數急劇減少,排在大姓姓氏中第一百八十位以後。山東為竇姓第一大省,約居住了竇姓人口的35%。全國竇姓主要集中於山東、江蘇、山西,這三省大約占全國竇姓總人口的80%。其次分布於河北、安徽、湖南、河南、浙江等。竇姓人口主要傾向是由北向東南地區遷移。
在蘇魯中部、安徽東段、天津、河北東部和南端、內蒙古中部和東部、遼吉大部、黑龍江、河南北端、山西大部、陝寧、甘肅大部、青海東部、新疆西北、川黔南段、雲桂大部,竇姓占當地人口的比例大約在0.08%以上,中心地區可以達到0.3%以上,以上地區覆蓋面積約占全國總面積的30%,居住了大約56%的竇姓人群。在河北大部、北京、內蒙古中東和中西、遼吉東部、山西北部、陝西中部、川渝大部、雲南西部、貴州中部、廣西北部、廣東西南、海南、豫鄂皖大部、浙江西北、上海、江蘇南北兩端、山東西部和東段,竇姓占當地人口的比例大約在0.04%—0.08%之間,以上地區覆蓋面積約占了全國總面積的25.5%,居住了大約35%的竇姓人群。

姓氏名望

名人

竇嬰
西漢大臣。字王孫(公元前?-公元前131),觀津(今河北省衡水東)人。竇太后侄。吳、楚七國之亂時,被景帝封為大將軍,守滎陽,監齊、趙兵。七國破,封魏其侯。武帝初,任丞相。推崇儒術,反對道表法里的黃老學說,為竇太后貶斥。後因罪被殺。
竇融
周公(公元前16年-公元62年),扶風平陵(今陝西省鹹陽西北)人,世代仕官河西。新莽時封建武男,後因參加鎮壓綠林、赤眉農民軍,拜渡水將軍。新朝滅亡,降更始政權,求任張掖屬國都尉。更始覆滅,被張掖、武威、酒泉、金城敦煌五郡長吏推為行河西五郡大將軍事,據境自保。他先奉隗囂正朔,後見光武帝號令嚴明,有意投靠。時光武帝聞河西殷富,士卒精壯,也遣使與他聯絡。建武五年(29年),融接受東漢政權涼州牧的官職。八年,光武帝征隗囂,融率部來會合,擊破隗囂後,封安豐侯。隴蜀平定,融奉召入京,歷任冀州牧大司空、代行衛尉事兼領將作大匠。竇氏貴寵,一門先後一公、二侯、三公主、四二千石,府邸相望京邑,奴婢以千計。融子放縱,多行不法。永平二年(59年)從兄子竇林因罪處死,明帝令融就第養病。歲余,融上衛尉印綬。五年卒,年七十八歲。
竇固
字孟孫。(?—88年),扶風郡平陵縣(今陝西鹹陽西北)人。東漢時期名將,竇融之侄。年少時因娶光武帝劉秀女涅陽公主而被任命為黃門侍郎,他好讀書,喜愛兵法。世襲父親顯親侯爵位,曾任中郎將,與馬武擊破燒當羌。因受堂兄竇穆牽連被禁錮十年。永平十六年(73年),任奉車都尉,與耿秉等分四路出擊北匈奴,竇固在天山大破呼衍王,又奪取伊吾盧,設定了宜禾都尉,並以班超為假司馬出使西域,最終使西域諸國重新歸附。次年,率軍耿秉等擊降車師,又建議重新設定西域都護戊己校尉,打通了前往西域的咽喉。漢章帝劉炟繼位後,徵召竇固為大鴻臚,歷任光祿勛、衛尉等職,食邑累增至一千三百戶,每有軍政要事,章帝都會徵求竇固的意見。章和二年(88年),竇固去世,諡號文。
竇憲
字伯度。東漢扶風平陵(今陝西省鹹陽西北)人,是竇融之曾孫,領兵出塞3000餘里,大破匈奴,登燕然山,刻石紀功而還,拜大將軍,總攬大權。和帝既長,憤其驕縱,與中常侍鄭眾等合謀,迫令自殺。
竇武
字游平(?-168),扶風平陵(今陝西省鹹陽西北)人。桓帝延熹八年(165年)以長女被選入宮,拜侍中;女於同年冬被立為皇后,遂遷越騎校尉,次年改官城門校尉。時正第一次黨錮之禍,上書為黨人求情。桓帝死,無子,與其女竇太后迎立靈帝,任大將軍輔政,封聞喜侯。他引用陳蕃李膺杜密等黨人參政,合謀殺中常侍曹節王甫等。事泄,反為曹節等所殺。
竇鞏
字友封(772或773-831或832),唐扶風平陵人。竇庠弟。憲宗元和二年進士。袁滋闢為從事及掌書記。入朝拜刑部郎中。元稹觀察浙東,奏為副使後兼御史中丞。平居與人言不出口,時號“囁嚅翁”。工五言詩。與兄竇常竇牟竇群、竇庠合有《竇氏聯珠集》。
竇苹
字之野,生卒年不詳,生活在北宋仁宗時代。《酒譜》雜取有關酒的故事、掌故、傳聞計十四題,包括酒的起源、酒的名稱、酒的歷史、名人酒事、酒的功用、性味、飲器、傳說、飲酒的禮儀,關於酒的詩文等,內容豐實,多采“舊聞”,且分類排比,一目了然,可以說是對北宋以前中國酒文化的匯集,有較高的史料價值。此書成書於宋仁宗天聖二年(公元1024年),後收入於陶宗儀說郛》中。其“酒之文十三”,本收《酒德頌》、《醉鄉記》、《清河先生傳》三篇前人關於酒的文章。
竇默
字子聲(1196-1280),初名傑,又字漢卿,元代廣平府肥鄉縣興教鄉人(現邯鄲市肥鄉縣)。竇默是中國元代傑出的政治家、理學家、教育家和醫學家。竇默自幼熟讀詩書,廣結朋友,和許衡姚樞等當時的理學家共同探討程朱理學,“凡經傳、子史、禮樂、名物、星曆、兵刑、食貨、水利之類,無所不講”,無所不學。廣泛涉獵,無止的追求,使他的儒學知識更為豐富和系統化,特別是朱熹思想的滲透,形成自己一套觀點,為他日後出仕元廷,輔佐世祖,成就帝業,奠定了基礎。
竇漪房
中華帝國黃老學派的最後一個代表人物(公元前205-公元前135),河北清河郡觀津人,在呂后時被選入宮。呂后賞賜每個諸侯王宮女五名,竇漪也在被選之列。因家在清河,竇姬請求分配的宦官把她分到離家較近的趙國去。但宦官把事給忘了,她被分配到代國去,就這樣她到了代國,但代王劉恆非常喜歡她,和她生了劉啟和劉武。竇姬信奉黃老之學(道家學說,“黃”指黃帝,“老”指老子。主張無為而治,寬政待民)在她的影向下,景帝劉啟以黃老治國,在以後的日子裡黃老思想成為治世的主流思想直到竇太后逝世為止,歷經文、景二朝,再她逝世前漢武帝也不敢重用儒生。
竇建德
隋朝漳南人。聚眾起事,據河北諸郡,稱夏王,建號五鳳。隋大業十四年煬帝南遊江都,為反賊宇文化及弒,時王世充在洛陽自稱鄭王,奉越王侗為帝,建德亦奉朝命。賊王世充旋弒侗自稱帝,建德亦稱夏帝。唐武德三年,李世民秦王)擊世充。世充求援建德,建德出兵救。四年,戰敗被俘,斬於長安。享年48歲。
竇燕山竇燕山
竇榮定
隋扶風平陵(今陝西鹹陽西北)人,曾率軍出涼州,御突厥阿波可汗,在高越原(今甘肅民勤西北一帶)獲捷,迫使阿波證盟而去。冊封洛州總管、陳國公,官至左武衛大將軍。妻子是隋文帝的姐姐萬安公主,兒子竇抗是大唐武德朝宰相。
竇威
大唐武德年間的宰相,岐州平陸縣人。唐高祖太穆竇皇后的叔父,隋朝太傅竇熾之子。竇氏一族皆以武勇稱世,而竇威卻以文章秀美而稱世,好讀書,尤其熟知朝廷故事。當時天下大亂,禮典缺失,唐初禮法建制皆出自竇威規劃。集十卷,今存詩一首。
竇燕山
名禹鈞,號燕山。後周漁陽人。在五代後晉時,明瞞暗騙,勢壓貧賤,不講天理良心,30無子。傳說一夜其父送夢,對燕山說:“你心德不端,惡名張注天曹,日後無子,兼且無壽。速要改惡從善,大積陰德,廣行方便,挽回天意,改過呈祥”。燕山醒來將父夢中的話牢記在心,從前之惡,不再敢為,而且廣行方便,家中又設立義館,請明師教訓,幫助家貧子弟讀書。他創辦過40多所義學,官作諫議大夫,由他推薦提拔成名的青年不計其數。一夜又夢見父親說:“你今陰功浩大善名張注天曹,後有5子,齊登科甲,壽添89歲”。此後修身積德,更加殷勤。後來,果然連生儀、嚴、侃、偶、傅五子,由於他教子有方,5子勤奮學習,先後登科。
竇燕山教子義方竇燕山教子義方
竇叔向
字遺直,京兆(今陝西省扶風)人。唐代宗大曆初登進士第,代宗時,常袞為相,引為左拾遺、內供奉。袞貶,出為溧水令,復遷工部尚書。詩法謹嚴,有詩傳世。五子群、常、牟、庠、鞏,皆工詞章,著有《聯珠集》行於時。竇叔向工五言,名冠時輩。有集七卷,今存詩九首。
竇漢卿
金代有醫學家。名默。廣平肥鄉人,曾官居太師,故世稱竇太師,,精針灸八脈穴法,著有《針經指南》、《標幽賦》為是書主體內容,因行文典雅,論理精湛,元明諸名家皆宗之。論其體用,《標幽賦》之於針灸實如《煙波釣叟歌》之於遁甲也。
竇光鼐
(1720~1795)清代官員、學者。字元調(一說符調),號東皋,山東諸城市箭口鄉西郭家埠村人。乾隆七年進士,授編修,官至左都御史、上書房總師傅。歷督學政,所得士位至公卿者眾。他與紀昀朱圭翁方綱主持文運30年,極有造詣。 著有《省吾齋詩稿》、《省吾齋文集》等傳世。
竇宗融
竇宗融(1895-1931.8.27),字世雄,又字時尋,甘肅省榆中縣人。幼讀私塾,後隨岳父到敦煌縣繼續讀書。1925年冬加入中國共產黨。
民主革命時期,1920年11月赴蘭州,當了警察。在與好友張一悟的經常接觸中,接受了革命思想。
1931年8月27日,被殺害於北平西直門外護城河邊,犧牲時36歲。
竇朝宗
竇朝宗(1907-1931),原名竇祖海,代號吳恕安徽省六安市人。早年和胞弟竇中、未婚妻余佩芬參加六安土地革命鬥爭。1928年在六安縣立初級中學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30年在上海由團轉入中國共產黨。
大革命時期,1925年考入六安縣立初級中學。1928年在學校參加六安學生運動。1929年受中共黨組織派遣赴上海擔任秘密交通員。1931年10月,鄂豫皖蘇區成立中國工農紅軍第25軍時,被派回蘇區參加紅軍工作。先後擔任紅25軍第73師政治部宣傳科科長,紅73師政治委員。同年冬,在蘇區“肅反”運動中和余佩芬、竇中同時被錯殺,時年24歲。
竇克難
竇克難(1908-1931.11),原名祖文,又名竇克蘭、杜克南,化名薛英,安徽省六安市西河口鄉郝家集人。1917年9歲時入進步知識分子王鼐雄私塾就讀,以聰明的天資和孜孜不倦的學習,成績斐然,被王譽為“竇家千里駒,終非池中物。”1927年在六安縣立中學由吳岱新等介紹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同年由團轉入中國共產黨。
以革命報刊宣傳鼓動民眾,報導革命動態,還參與編寫和審定蘇區學校課本,為中共皖西北特委創辦的向忠發學校(即黨校)、軍事政治學校、模範學校、女校講課,幫助建立列寧文化室、列寧國小和民眾戲劇團體,推動和發展區鄉蘇維埃文化教育事業。1931年6月調任中共霍山縣委書記。11月中旬到皖西北道委機關開會,途經麻埠梁山寨時被逮捕,12月張國燾搞內部“肅反”擴大化時,和革命伴侶趙慧嬡一起被錯殺於麻埠,時年23歲。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夫妻兩人均得以平反昭雪,追認為革命烈士,編入《中華英烈傳》。
竇來庚
竇來庚(1900-1942.7.19),字峰山,山東省臨朐縣東城街道竇家窪村人。自幼尚武,1914年高等國小畢業後,考入臨朐師範講習所,1919年考入濟南一中,當年轉入山東省武術傳習所學習。畢業後任臨朐縣高等國小國術教員。
1942年7月19日凌晨,日偽軍分多路向竇部發起進攻,保全17旅因兵力、武器與敵懸殊,節節失利,先退至福山、八埠頂一帶,後退到鄔家官莊。激戰到下午4點,2000多人的17旅只剩不足100人,自己亦中彈負傷。誓死不當俘虜,開槍自盡,犧牲時42歲。
抗日戰爭勝利後,國民政府感其忠烈,追晉為陸軍少將。1988年2月23日,山東省人民政府追認為革命烈士。
竇秀增
竇秀增(1904.8.16-1939.8)字濟民,廣東省吳川市振文鎮上竇村人,景昭之長子。1934年2月離開故土、高堂東渡日本留學。日本侵略軍逐日擴大入侵中國,中國抗日浪潮逐日興起。日本政府對中國留日學生也逐日懷懼,日政警方介入拘趕我留學生。1936年1月日軍大舉進軍入侵中國,這時秀增在信中寫道:“國家抗戰,現值得青年均應從軍。所以找尋機會,迫著北上來韶抗日。”秀增公義憤填膺毅然離日回國從戎。拜別高堂、扣見父老,偕宗親竇振琨引路。從梅錄起程經化州高州信宜羅定;轉往廣西梧州、賀縣,再轉回廣東乳源等縣避開敵占區,徒步行破了三對鞋才到韶關山背嶺革命根據地的國共聯軍三十五集團軍部。時任該集團軍獨立旅旅長廣州黃浦軍官學校、十二期通訊科畢業的竇振琨二哥竇振藩(字超群)的推舉,由三十五集團軍司會員時任廣東省政府主席李漢魂將軍批准。以留日盛譽的秀增公多謀善斷、軍略超人,李漢魂將軍特任秀增公為一五五師作戰部秘書長。民國二十八年歲次已卯(公元一九三九年)八月因抗日烽火四起,地方缺醫少藥。在出發英德接收新兵時,秀增公因癍痧大熱症卒任內,享年35歲。(生前秀增公每次寄信回家都問及村中各人狀況,尤其是村中長老棣昭、彩昭兩位,全村各人悉聞秀增公的不幸,都非常悲痛,國家失去了一位革命的頂樑柱),當時師部把秀增公安葬於韶關山背嶺抗日革命軍人公墓。斯時李漢魂將軍命其下屬軍官黃炎光、楊廷桂等對秀增公舉行盛大追悼大會,即時省政府報告抗日軍部批准追授《竇秀增抗日優秀將士》的榮譽稱號,其胞弟秀祺公加入抗日救國隊伍,率兵武裝起義,組織敵後武工隊,英勇善戰團結戰友,指揮作戰,一九四五年農曆十二月初四晚突圍戰鬥中壯烈犧牲,享年二十九歲。於一九八八年廣東省人民政府876號文,批覆竇秀祺為革命烈士,國家民政部頒發了革命烈士證明書。鄉人異口同聲夸上竇村景昭公家境貧窮,他兒孫人窮志不窮,在國家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的幫扶下,他們個個成才、為國家效勞、全家食天祿,且家庭溫馨,孝悌滿門。成為鄉人學習的好榜樣。
竇秀祺
竇秀祺(1915.3.14-1945.12.8),廣東省吳川市振文鎮上竇村人,生於1915年3月14日,年少時被賣“豬仔”到南洋,1939年從印尼回國參加抗日救亡運動。在張炎將軍號召下,于振文區成立新安鄉等三個抗日後備隊,竇秀祺任中隊長。1945年參加吳川抗日武裝起義及游擊活動。1945年12月8日晚上竇秀祺同志在執行任務時壯烈犧牲了,時年29歲。
雖然竇秀祺同志只有了短暫人生,但他為革命作出貢獻和高尚品德予載入史冊。根據廣東省人民政府粵字第873號文批准竇秀祺同志為革命烈士,吳川市政協主編的《吳川英雄傳》已把竇秀祺同志革命事跡編入。

郡望

扶風郡:周朝時期置郡,其時轄地在今陝西省興平縣、鹹陽市一帶地區。漢朝武帝太初元年(丁丑,公元前104年)置右扶風,與京兆、左馮翊合為三輔,治所在今陝西省興平市,其時轄地在今陝西省長安縣以西、鳳翔縣一帶。三國時期曹魏國改名為扶風郡,治所在隗里(今陝西興平),其時轄地在今陝西省麟遊縣、乾縣以西,秦嶺以北、山東省平原縣以南一帶地區。五代時期後漢將其轄地定在今陝西省鹹陽市一帶地區。西晉朝時期移治到池陽(今陝西涇陽),南北朝時期的北魏移治所到好疇(今陝西乾縣)。隋、唐兩朝以今陝西岐州一帶為扶風郡。
河南郡:秦朝時期名為三川郡。西漢高宗二年(丙申,公元前205年)改為河南郡,治所在雒陽(今河南洛陽),其時轄地在今河南黃河南部洛水、伊水下游,雙洎河、賈魯河上游地區及黃河北部原陽縣一帶地區,轄二十二縣,大致相當於今河南省孟津、偃師、鞏義、滎陽、原陽、中牟、鄭州、新鄭、新密、臨汝、汝陽、伊川、洛陽等縣市。東漢時期既都洛陽,為提高河南郡的地位,其長吏不稱太守而稱尹。隋朝初年被廢黜,後又復為豫州河南郡。唐朝時期為洛州河南府,其轄境都遠小於漢朝時期的河南郡。元朝時期為河南路,明、清兩朝時期均為河南府。民國時期建為河南省。
清河郡:西漢高祖劉邦五年(己亥,公元前202年)置郡,後屢改為國,漢元帝永光年間(公元前43~前39年)後期為郡,治所在清陽(今河北清河)。東漢改為國,移治甘陵(今山東臨清),其時轄地在今河北省清河縣至山東省博興縣、臨清縣一帶地區。元朝以後轄地在今河北省清河市及棗強縣、南宮縣各一部分、山東省臨清縣、夏津縣、武城縣及高唐縣、平原縣各一部分地。
觀津縣:漢朝時期置蓚縣,屬渤海郡。隋朝時期隸屬觀州,後來觀州廢黜,蓚縣便歸屬德州。唐朝貞觀元年改置觀津縣,唐永泰年間後期後屬於冀州,屬於清河郡。今地在河北聲觀津縣南五公里一帶地區。

姓氏文化

堂號

扶風堂:以望立堂。
河南堂:以望立堂。
觀州堂:以望立堂。
清河堂:以望立堂。
五桂堂:以望立堂。
“五桂”堂號典出五代後周竇禹鈞。
竇禹鈞官諫議大夫,他的五個兒子都登了高科,人稱“竇氏桂”。有詩一首讚譽:“燕山竇十郎,教子有義方;靈椿一株老,丹桂五謦芳。”

家譜

河南柘城竇氏家乘十卷,(清)竇克勤纂修,竇容邃續修,清乾隆五年(公元1740年)木刻活字印本。現收藏在山西師範大學圖書館。
雲南羅平淑基竇氏族譜,(清)竇暹等續修,竇垿續注,清鹹豐三年(公元1853年)承恩堂木刻活字印本四冊。現收藏在雲南省圖書館。
山西平定州東會都竇氏族譜,(清)竇開惠等修,清道光二十七年(公元1847年)世和堂木刻活字印本。現收藏在中國人民大學圖書館、美國猶他州家譜學會。
山西平定竇氏族譜,(清)竇志默等增修,清道光二十七年(公元1847年)世和堂木刻活字印本兩冊,清光緒二十年(公元1897年)增修。現收藏在中國人民大學圖書館。
河南柘城竇氏家乘十卷,(清)竇克勤纂修,竇容邃續修,清光緒九年(公元1853年)木刻活字印本。現收藏在河南省圖書館。
浙江諸暨暨陽豐江竇周氏宗譜二十八卷,(清)周向渠等重修,清光緒二十九年(公元1903年)木刻活字印本二十八冊。現收藏在中國國家圖書館。
江蘇邳縣竇氏族譜,始修於清嘉慶、道光年間,(民國)竇鴻年、竇意坪修,民國十四年(公元1925年)石印本二冊。現收藏在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圖書館、河北大學圖書館、吉林大學圖書館(有兩部)、美國猶他州家譜學會。

字輩

  • 江蘇
江蘇徐州竇氏字輩:“玉勝景恆寶廣公文慶德吉厚存仁本之百世復中在道佑爾萬年”。
江蘇句容竇氏字輩:“良世序綿長洪開祖德”。
江蘇金湖竇氏字輩:“在如金元以連”。
江蘇沭陽竇氏字輩:“洪連兆懷正新”。
江蘇邳州竇氏字輩:“禮道懷賢 秉中思端 繁昌碩茂 善德長延”。
江蘇徐州、河南開封竇氏字輩:“玉勝景恆寶廣公文慶德吉厚存仁本之百世復中在道佑爾萬年”。
  • 河南省
河南葉縣孤山竇氏字輩:“子芝孫蘭聲華奕衣冠相繼稱巨族焉”。
河南永城竇氏字輩:"輩分排列繼十五世祖於宗——元共六十字:
宗玉心鳳廣,興保照鴻祥;
勤敏敬修德,瑞貫慶榮光;
恆士昌平遠,忠信福祿長;
騰雲舟海航,淳哲俊汝雙;
伯方後道漢,清先和維全;
才章秀家幫,正義效同元。”
河南葉縣摩天嶺竇氏字輩:“有發延萬玉(青)書(貫)新尚濟”。
河南潢川竇氏字輩:“玉應啟瑞金可發祥德高望重淵源流長”。
河南獲嘉竇氏字輩:“學宗永先慶承”。
河南博愛竇氏字輩:“有德業紹興樹”
河南竇氏一支字輩:“景守紹振志”。
河南周口淮陽縣、沈丘縣竇氏字輩:宗希允陳時 之運世景茂 榮書樹品全 忠孝敬祖先 天德培爾久 芳澤萬斯年 立心公平正 和順耕讀家 後嗣賢者眾 知禮尊紀綱。
  • 山東
山東濟南竇氏字輩:方-克-甲-新-
山東平邑竇氏字輩:“寶興成慶淑現”。
山東岱嶽竇氏字輩:“庭學田建桂海燦”。
山東肥城竇氏字輩:“繼士慶昌梅永良方卜正志”。
山東桓台竇氏字輩:“希懷開清振維乃欽可承”。
山東鄆城竇氏字輩:“三金守占連同義火順序......”
山東淄博竇氏一支字輩:“全-長-金-明-玉……”
  • 安徽
安徽阜陽竇氏字輩:“長洪開逐肅振玉加邦”。
安徽竇氏一支字輩:“常懷順祖德永念正加申”。
安徽宣城竇氏字輩:“雲秀連登明”。
  • 重慶
重慶永川、榮昌竇氏字輩:“明廷作棟樑”。
重慶大足竇氏字輩:“代興正大光明遠”。
  • 四川
四川合江竇氏字輩:“朝庭衛志國”。
”貴州竇氏字輩:“文善月慶德”
  • 江西
江西武寧、湖北通山竇氏字輩:“秀聯登桂仁”。
  • 湖北
湖北老河口竇氏字輩:“大華延家培學”。
  • 河北
河北景縣竇氏字輩:“書寶文(志)喜”。
  • 陝西
陝西南鄭竇氏字輩:“興隆紹祖先榮華富貴永延年”。
  • 新疆
新疆竇氏一支字輩:“海貴永世新”。
  • 天津
天津濱海新區茶淀鎮西孟村竇氏字輩:“利龍勛國連聞成進廣寶慶俊傳貴”。
  • 其它
竇氏一支字輩:“鳴仲臨稟陽庚誦扈猛敷融穆嘉萬章統賓他勤真朗祜嚴略岳毅照彥德懷”。

祠聯

四言
源自姒姓;
望居扶風。
——佚名撰竇姓宗祠通用聯
全聯典指竇姓的源流和郡望(見上題頭《一、姓氏源流》和《四、郡望堂號》介紹)。
門傳四相;
名冠三君。
——佚名撰竇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唐初大臣竇威,字文蔚,扶風平陸人,出身於功勳貴族家庭,兄弟們都喜歡武藝,只有他愛好文史,大家都戲稱他為“書痴”。隋文帝時曾官秘書中郎,李淵入長安任大丞相,任他為大丞相府司錄參軍。他博學多才,通曉歷代典章,李淵建建唐朝,他參與有關檔案的起草,官內史令(宰相),深受寵信,常被召入高祖臥室長談。他侄子竇抗,字道生,是隋文帝的外甥,曾任梁州、岐州刺史及幽州總管;入唐後,官將作大將兼納言(宰相),高祖直接呼他為兄,宮中人也都稱他為國舅。侄孫竇德玄,為高宗時宰相。德玄的兒子竇懷貞,中宗時官御史大夫兼檢校雍州長史,睿宗時為御史大夫,同平章事(宰相)。下聯典指東漢扶負平陵人竇武,字游平,長女為桓帝皇后,桓帝死,他迎立靈帝,任大將軍,封聞喜侯,掌握朝政。與太學生聯結,並起用反對宦官的名士李膺等人。後與陳蕃等人謀劃誅殺宦官,機密泄漏,兵敗自殺。他與陳蕃、劉淑並受人敬仰,被稱為“三君”。
清惟飲水;
利賴穿渠。
——佚名撰竇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南北朝時北周·竇熾,字光成,唐初竇威的父親,有謀略。西魏時官朱衣直閣,又歷涇、原二州刺史,多有政績;入北周,官柱國大將軍,封鄧國公,進為上柱國;隋初,官至太傅。在原州任上時,城北有泉水,他汲水自飲,說:“我在此州,應該只飲水。”下聯說唐代長安人竇琰,任北海令時,曾穿渠三十里,引水灌溉農田,當時號稱“竇公渠”。
系承少康;
源起有仍。
——佚名撰竇姓宗祠通用聯
全聯典指夏帝相之妃遭殺害時正懷孕,從竇(孔穴)逃回娘家有仍(今山東省濟寧東南),生少康,為了紀念祖上這個歷史事件,其子孫以竇為氏。
河西世澤;
章武家聲。
——佚名撰竇姓宗祠通用聯
全聯典指漢代河西人竇廣國,封章武侯事。
燕山五桂;
隋世六儒。
——佚名撰竇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五代竇·禹鈞,有義方,教五子,俱登科,時稱燕山竇氏五桂。下聯典指隋·竇士榮與馬光等並授太學博士,時號六儒。
織錦夫感;
投床後奇。
——佚名撰竇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竇滔蘇蕙,因思夫而織回文璇璣圖詩以寄。隋薛道衡有詩云:“織錦竇家妻。”下聯典指隋·竇毅,其次女數歲,聞其舅隋文帝受北周禪帝位,女自投床下,曰:“恨我非男子,不能救舅家難。”後代嫁李淵,為唐高祖皇后。
五言
海上神山綠;
溪邊杏樹紅。
——竇鞏撰竇姓宗祠通用聯
此聯為唐代詩人,元和進十竇鞏《遊仙洞》詩句聯。
六言
才俊名傳四海;
王威播九州。
——佚名撰竇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宋初史官竇儼,字望之,薊州人。有文才,歷任晉、漢、周各代史官。宋初任禮部侍郎,凡祀事樂章、宗廟諡號,多由他撰定。人稱“才俊”。下聯典指隋末河北農民起義領袖竇建德,清河人。公元618年建夏,稱夏王,都樂壽。次年遷都洛州,後為李世民所敗。
七言
廣平子聲大學士
張掖都尉安豐侯。
——佚名撰竇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元代醫學家竇默,字子聲,廣平人。曾任翰林侍講學士,晚年加至昭文館大學士。下聯典指東漢大臣竇融(公元前16-62),字周公,扶風平陵(今陝西鹹陽西北)人。新莽時,任水波將軍。莽敗,他率軍歸順劉玄。後為鉅鹿太守轉為張掖屬國都尉。劉玄改,他聯合酒泉、張掖、敦煌等五郡,割據河西。被推為五郡大將軍。光武即位,仍歸漢,從破隗囂,封安豐侯,累進大司空。
建隆編敕垂青史;
針經指南耀禹域。
——佚名撰竇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五代、宋初時大臣竇儀,這可象,薊州人。學問淵博,歷任後漢、後擊朝官職,入宋,任工部尚書,判大理寺事。後又為翰林學士,加禮部尚書。曾主撰《宋刑統》、《建隆編敕》。下聯典指元代醫學家竇默,著有《針經指南》、《流注指要賦》等。
毫芒映日千重樹;
涓滴垂空萬丈泉。
——佚名撰竇姓宗祠通用聯
此聯為唐代詩人竇叔向《青陽館望九子山》詩句聯。
織錦寄若蘭之感;
投床見皇后之奇。
——佚名撰竇姓宗祠通用聯
此聯為竇氏宗祠通用堂聯。
守祖宗義方教澤;
願子孫世代書香。
——佚名撰竇姓宗祠通用聯
此聯為雲南省師宗縣淑基村竇氏宗祠聯。清初,竇氏先祖竇雲開率子由陸良遷居淑基時,可謂貧困潦倒、多災多難,盜賊與匪禍常使他惶惶不可終日。當他的兒子被強盜掠去賣到滿洲兵營後,他歷盡千辛萬苦才花錢贖回了兒子。竇氏族人早期的弱小與後來長時期的興旺發達,曾讓許多人在心頭留下謎團。其實,先輩曾數代世襲指揮使的竇雲及他的兒孫們,深知“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這樣一個道理。他們清楚地認識到,從唐、宋、元、明直到他們的時代,科舉制度在中國整整推行了一千多年,於是,讀書求知成了他們奮發進取、興家昌業的主要措施。他們決心向那些頭頂烏紗帽、身著蟒袍的人們看齊,於是便不惜為其子孫讀書求知而付出巨大代價,讓兒孫們沿著科舉選拔官吏這條蒼蒼茫茫的道路義無反顧地地走去,朝著廩生貢生、舉人、進士一個個目標邁進。儘管他們心中明白,一條窄窄的科舉路上,往往面臨千軍萬馬地獨木橋的激烈競爭。於是乎,這副楹聯便遍及了竇氏族人的家家戶戶,那“環廊看桂樹,大耶用培,人耶用培,養其根、竣其實,當計十年百年”的祖訓也成了竇氏族人共用的座右銘。
十言
學士榮膺,共仰六儒佳譽;
巍科高掇,爭夸五桂馨香。
——佚名撰竇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隋代學士竇士榮,為世人所重。下聯典出宋代有竇儀、儼、侃、洅、僖五人登科。
竇大夫祠楹聯
竇大夫祠位於太原市西北約20公里處的上蘭村,坐北朝南,背靠二龍山,西臨汾河水,東邊是華北工學院,景色秀麗。竇大夫名仇,字鳴犢,春秋末期晉國的大夫,其封地在今太原北郊河東和陽曲黃寨一帶。為官期間做過開渠利民的事業,深得民眾擁戴。在晉國內外名望很高,但因與晉國卿趙簡子政見不同而被殺。孔子在周遊列國時曾慕名驅車來訪,但剛走到黃河邊上將人晉國時,被竇大夫的親丁攔住。孔子聽說竇大夫被殺,十分氣憤,便“臨河而返”不入晉。至今晉城市南40公里仍有一村名攔車鎮,鎮北有孔子回車廟。竇大夫死後,當地百姓為銘記他鑿泉修渠之功,建祠世代祭祀。
竇祠的創建年代不詳,最晚當在唐代之前。宋元豐八年(公元1085年)汾河大漲,祠院被淹,遂北移重建。此後“邦人祈求,屢獲感應。”因此,宋大觀元年(公元1107年)宋徽宗追封竇華為英濟侯,“英濟之名,蓋取生而英靈死而濟物故也”故竇祠也叫英濟祠。竇祠重建後,歷代均有修葺。主要建築正殿、獻亭、山門殿都是元代至正三年(公元1343年)重建。
竇皇后竇皇后
山門殿“明三暗五”,兩側內牆各有琉璃團龍兩個,亦為元代原作。殿內原塑有紅白兩匹駿馬,傳為二郎坐騎。門殿兩邊鐘鼓樓,西邊鐘樓無甚特別,而東邊鼓樓卻以石柱支撐,號“鼓樓石柱”,令人稱奇。進入祠院,迎面便是獻亭,占地130多平方米,4根大柱直徑達0.8米,將亭頂穩穩撐起。獻亭造型雄偉,飛檐翹角,宛如大鵬展翅,令人讚嘆的是它的藻井,完全由木塊和木條交錯層疊咬合構成,沒有一個釘子,而且排列疏朗,造型精巧,呈八卦圖形,是不可多得的藝術品。獻亭是陳設祭品的享堂,使人感興趣的還有竇祠的獻亭與主殿兩大建築連為一體,這在別的祠堂還不多見。大殿明三暗五,寬20多米,高約15米,內供竇大夫坐像一尊,兩旁顯得空闊,據說是為龍王留設的祭台,百姓在祈雨時要把龍王請人大殿祭拜。在竇大夫像左側有一株碗口粗的梧桐樹枯乾,鋥明瓦亮,猶如塗漆,傳說是因為遊人禮拜之後都要用手摸一摸樹幹,以求抹去百病,日久天長,梧桐便被摸得光亮照人。這也是竇祠八景之一,稱為“神龕梧桐”。
竇祠雖然規模不大,但周圍景觀較為集中,院東牆外有觀音閣寶寧寺,再往東有趙戴文公館遺址。祠西即是太原八大勝景之一的“烈石寒泉”。汾河轉彎處的烈石口石壁高達數十丈,氣勢雄偉,冰涼徹骨的寒泉從山下湧出,淙淙有聲。只可惜今天烈石依舊,寒泉不再,我們只能望著泉亭下宋徽宗所題“靈泉”二字和早巳乾涸的三角形泉面,遙想當年那泉清池碧的美景了。
山光悅鳥性;
潭影空人心,
——佚名題竇大夫祠寒泉
太行峰巔,孔聖為誰留轍跡;
烈石山下,晉賢遺澤及蒼山
——沈榮昌題竇大夫祠獻殿
竇大夫祠獻殿原懸有三大名匠匾額,分別為“澤被蒼生”、“靈濟汾源”、“仁周三晉”,現已不存。如今所掛的這副楹聯是清乾隆年間鳳台令沈榮昌所擬,聯語工整貼貼,令人回味。1959年郭沫若參觀竇大夫祠時,曾題詞一首,其中頭兩句“孔子回車處,驅車我卻來”,與此聯上聯同出一典。

竇姓血型

竇姓人群總的血型分布是:O型占33%,A型占28.4%,B型占29.5%,AB型占9.1%。

說文解字

清代陳昌治刻本說文解字
【卷七】【穴部】竇
空也。從穴,瀆省聲。徒奏切
清代段玉裁說文解字注
空也。空孔古今語。凡孔皆謂之竇。古亦借瀆為之。如周禮注四竇卽四瀆,左傳襄三十年墓門之瀆徐音豆是也。從穴。聲。徒奏切。四部。按古音去入不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