竇大夫祠

竇大夫祠

竇大夫祠又稱英濟祠、烈石神祠,位於太原市西北20公里的上蘭村,在汾河峽谷左側;北靠二龍山,左傍烈石寒泉,右臨趙戴文祠,是祀奉春秋時晉國大夫竇犨(chōu)的祠廟。竇犨,字鳴犢,封地在今太原,曾於狼孟(今陽曲黃寨)開渠興利,因而得到後人的紀念;宋代元豐八年(1085)神宗封之為英濟侯.故祠廟又名英濟祠。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竇大夫祠
  • 地理位置太原市西北20公里的上蘭村
  • 氣候類型:溫帶季風性氣候
  • 開放時間:8:00-17:00 
  • 門票價格:20元/人,學生半價 
  • 著名景點:琉璃團龍山門
  • 又稱:英濟祠、烈石神祠
  • 所屬國家:中國
  • 所屬城市:山西省太原市
行前必讀,景區動態,景區介紹,關鍵信息,簡介,特點,簡介,近現代,八景,地位,楹聯,相關,其他,相關,地址,

簡介

其創建年代不詳,但唐代李頻《游烈石》詞中“駐馬看竇犨像”之句,證明唐代此祠已存。宋元豐八年六月,祠為汾水所淹,遂北移重建,歷代多有碑記。現存建築中,山門、獻殿、大殿等是元至正三年(1343)重建,局部還有著宋、金時代的建築風格;其獻亭較大,後檐柱用大殿明間廊柱代替,結構嚴謹而獨特。
竇大夫祠竇大夫祠
祠廟建築巍峨壯觀,古樸幽深;大殿中塑有竇犨坐像,神態自若。祠周圍環境更是十分優美:清泉自烈石山蒼崖下汩汩而出,清澈見底,游魚可數;泉水溫度較低,人稱“寒泉”,與翠柏古祠交相輝映,古雅有趣,“烈石寒泉”成為太原名勝之一。寒泉旁小廟前有“靈泉”二字碑刻,相傳為宋徽宗趙佶所書。祠內有許多側柏,枝幹粗壯。

特點

簡介

竇祠的創建年代不詳,最晚當在唐代之前。宋元豐八年(公元1085年)汾河大漲,祠院被淹,遂北移重建。此後“邦人祈求,屢獲感應。”因此,宋大觀元年(公元1107年)宋徽宗追封竇華為英濟侯,“英濟之名,蓋取生而英靈死而濟物故也”故竇祠也叫英濟祠。竇祠重建後,歷代均有修葺。主要建築正殿、獻亭、山門殿都是元代至正三年(公元1343年)重建。竇大夫祠有50多間殿堂。其中琉璃團龍山門、方形藻井式獻亭、五間懸山式正殿都是元代遺物 ,部分保留宋金風格 。殿內供大夫像,美髯長須,風度翩翩。左有梧桐木,俗傳手摸可除百病,現仍光滑溜圓,光可鑑人。祠亦有八景之說,“神龕梧桐”為八景之一。祠左有明代的保寧寺和近代的趙戴文公館。

近現代

趙戴文(1867——1943),五台人,同盟會員,曾任國民黨政府山西省主席、國民黨山西省黨部主任委員,晚年信佛。公館為三重院建築,存過廳、正廳、偏院等40餘間房屋,後部辟有花園,園中有趙戴文墓。以上的祠、寺、館一氣呵成,互相貫通,東西寬近200米,參觀面積達萬餘平方米。祠右側又有“烈石寒泉”,亦為舊陽曲八景之一。地下水噴涌而出,匯而成潭,“汾水得烈石泉,勢始洶湧”,可見流量很大,且夏冷冬溫,有詩曰“人在冰壺六月寒”,故名寒泉。泉邊有小廟,刻“靈泉”兩字,是宋崇寧元年(1102)九月宋徽宗趙佶御書。寒泉在文革中遭破壞,擬引汾水予以恢復。 祠前可觀賞烈石口汾水的旖旎風光。祠後的二龍山,百花爭艷,擬辟成山頂公園。祠緊靠上蘭鎮,市場繁榮,具有發展旅遊“六要素”的優越條件,可以成為這片旅遊區的中心。
竇大夫祠竇大夫祠

八景

竇大夫祠山門殿“明三暗五”,兩側內牆各有琉璃團龍兩個,亦為元代原作。殿內原塑有紅白兩匹駿馬,傳為二郎坐騎。門殿兩邊鐘鼓樓,西邊鐘樓無甚特別,而東邊鼓樓卻以石柱支撐,號“鼓樓石柱”,令人稱奇。進入祠院,迎面便是獻亭,占地130多平方米,4根大柱直徑達0.8米,將亭頂穩穩撐起。獻亭造型雄偉,飛檐翹角,宛如大鵬展翅,令人讚嘆的是它的藻井,完全由木塊和木條交錯層疊咬合構成,沒有一個釘子,而且排列疏朗,造型精巧,呈八卦圖形,是不可多得的藝術品。獻亭是陳設祭品的享堂,使人感興趣的還有竇祠的獻亭與主殿兩大建築連為一體,這在別的祠堂還不多見。大殿明三暗五,寬20多米,高約15米,內供竇大夫坐像一尊,兩旁顯得空闊,據說是為龍王留設的祭台,百姓在祈雨時要把龍王請人大殿祭拜。在竇大夫像左側有一株碗口粗的梧桐樹枯乾,鋥明瓦亮,猶如塗漆,傳說是因為遊人禮拜之後都要用手摸一摸樹幹,以求抹去百病,日久天長,梧桐便被摸得光亮照人。這也是竇祠八景之一,稱為“神龕梧桐”。

地位

竇祠雖然規模不大,但周圍景觀較為集中,院東牆外有觀音閣、保寧寺,再往東有趙戴文公館遺址。祠西即是太原八大勝景之一的“烈石寒泉”。汾河轉彎處的烈石口石壁高達數十丈,氣勢雄偉,冰涼徹骨的寒泉從山下湧出,淙淙有聲。只可惜今天烈石依舊,寒泉不再,我們只能望著泉亭下宋徽宗所題“靈泉”二字和早巳乾涸的三角形泉面,遙想當年那泉清池碧的美景了。

楹聯

山光悅鳥性;
潭影空人心,
——佚名題竇大夫祠寒泉
太行峰巔,孔聖為誰留轍跡;
烈石山下,晉賢遺澤及蒼生。
——沈榮昌題竇大夫祠獻殿
竇大夫祠獻殿原懸有三大名匠匾額,分別為“澤被蒼生”、“靈濟汾源”、“仁周三晉”,現已不存。所掛的這副楹聯是清乾隆年間鳳台令沈榮昌所擬,聯語工整妥貼,令人回味。1959年郭沫若參觀竇大夫祠時,曾題詞一首,其中頭兩句“孔子回車處,驅車我卻來”,與此聯上聯同出一典。

相關

從太原市區北行,汾河東岸的蘭村西烈石山下,有竇大夫祠,毗鄰中北大學
竇大夫名(音抽),字鳴犢,春秋時期晉國大夫,他的封地在今天太原市西北的古城村。竇大夫曾在狼盂,也就是今天太原陽曲縣的黃寨一帶有過開渠利民的德政,後人於是立祠紀念他,因為祠堂建在烈石山下,又稱為烈石神祠。
竇大夫生年不祥,晉定公十三年,即公元前499年,被趙簡子殺害。趙簡子殺害竇大夫的原因,有多種說法。

其他

在宋代洪邁的《容齋隨筆》中,曾引用張晏的批註說:簡子欲分晉國,故先殺鳴犢。但從史實來看,趙簡子殺竇大夫時,晉國處於六卿專權的時代,而趙氏家族並沒有占據太大的優勢。或許當時趙簡子心中已經有了分晉而自立的宏圖,但還沒有條件也不敢急於將這一計畫付諸實施,要知道三分晉國是在竇大夫死後五十四年才由趙簡子的兒子趙襄子實現的。因此,趙簡子不可能是因為想瓜分晉國而要提前將竇大夫做為障礙來清除。
據《太原府志》記載,趙簡子想稱霸天下,召來竇大夫等人問政,事後便將他們殺害。孔子在周遊列國時曾對子貢說,趙簡子未得志時頌此二人,得志後便殺之。似乎竇大夫死於趙簡子的忌才,但在當時六卿矛盾尖銳、鬥爭激烈的情況下,趙簡子非常注意舉賢任能,籠絡人心,也不可能僅僅因為忌才去殺害竇大夫而授人以柄,盡失人心。
那么趙簡子殺害竇大夫的真正原因是什麼呢?竇大夫所處的正是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過渡的時代,各國都在進行著封建化的改革,從西周宗法分封制的角度來看,這無疑是非正統的,因而遭到孔子等人的激烈反對,而竇大夫卻非常推崇孔子的主張。改革需要魄力,維護正統需要勇氣,兩者同樣難能可貴,但雙方的矛盾又是不可調和的。因此,政見不一,是趙簡子殺害竇大夫的主要原因。
趙簡子曾邀請孔子來晉國講學交流,當然,也有人懷疑趙簡子的真正目的是要誘殺孔子,但這種說法過於缺乏根據。當孔子行至黃河邊時,聽到了竇大夫被殺的訊息,孔子看著滔滔河水感嘆道:“壯美呀,黃河水,浩浩蕩蕩多么盛大,我之所以不能渡過黃河,也是命運的安排吧!”子貢不解其意,上前詢問,孔子說:“他們都是晉國賢良的大夫,趙簡子未得志時,與他們政見相同,一旦得志,卻殺掉他們推行自己的新政。我聽說不論何時何地,剖腹取胎,麒麟就再也不會降臨;竭澤而漁,蛟龍就再也不會出現;覆巢傾卵,鳳凰就再也不來飛翔。我還聽說,君子總是對同道的不幸遭遇特別傷感,那些鳥獸對於不義的行為尚且知道避開,更何況是我孔丘呢。”於是,孔子返回了魯國陬鄉,並作琴曲《陬操》來哀悼竇大夫。竇大夫祠內有楹聯:太行峰巔,孔聖為誰留轍跡;烈士山下,普賢遺澤及蒼生。其中上聯指的就是這個典故。但孔子回車之時絕對不曾想到,就在貶責趙簡子的第二年,這位魯國司寇利用職權誅殺了和自己有政見和學術分歧、使孔門三盈三虛的少正卯。
竇大夫祠的創建年代已無處追尋,唐末梟雄李克用的兒子李頻在《留烈石》一詩中寫道:游訪曾經駐馬看,竇氏遺像在林巒。因此,其最晚應建於唐代。宋代時,汾河漲溢,鄉民在此祈求,屢獲感應,因而追封竇大夫為英濟候。但祠堂最終還是毀於水患,元代至正三年(1085)重建,此後歷代均有修葺。祠內至今仍保存有殿堂五十餘間,其中山門、獻亭、五間懸山式正殿都是元代遺物,部分保留宋金風格。
竇大夫祠山門西側鼓樓下的石窯洞,是明末清初的思想家傅山先生研讀經史之所,傅山先生在明崇禎十至十五年間居讀於此,室前有老杏樹一株,其狀若虹,故名“虹巢”。
竇大夫祠左有明代的保寧寺和近代的趙戴文公館,公館內建有花園,園中有趙戴文墓。趙戴文,生於1867年,山西五台人,同盟會員,曾擔任國民黨政府山西省主席,是追隨閻錫山三十餘年的忠臣和功臣。趙戴文在抗日戰爭時期病逝於吉縣克難坡,抗戰勝利後遷葬於此。
竇大夫祠右側,就是太原著名的古八景之一的“烈石寒泉”。李頻前詩中有云:泉分石洞千條碧,人在玉壺六月寒。根據前人的記載,當年的烈石寒泉,水量極大,汾河得烈石泉,勢始洶湧,泉口蓄水為潭,潭水清澈見底,冰冷刺骨。泉北有小廟,刻有“靈泉”二字,相傳是宋崇寧元年以瘦金體見長的宋徽宗趙佶御書,另外還有對聯一副: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遺憾的是,寒泉在文革期間遭到破壞,加之對水資源不合理的開發利用,泉水已經乾涸,只有遺蹟尚存。

相關

與竇大夫祠隔汾河相望的,是以太原古八景之一“崛圍紅葉”著稱的崛圍山。
崛圍山巔南坡有古剎多福寺,始建於唐貞元二年,宋末毀於兵火,明代洪武年間重建,歷來是名人逸士的遊蹤之地,唐末梟雄李克用及其龍子後唐莊宗李存勖曾多次來多福寺焚香題名。多福寺為三進院落,保存基本完好,寺內山牆有明代立粉貼金彩繪的佛傳故事84幅,為明代寺觀壁畫中的精品。
多福寺二進院藏經樓下,有思想家傅山先生讀書處,雖然只是一眼磚石窯洞,卻有一個極富詩意名字:霜紅龕。傅山先生去世後,後人將他的著述匯集成冊,名字就叫《霜紅龕集》。
多福寺東南方,建有一座六角七層的舍利風水寶塔,塔西的松林中,有傅山先生當年隱居的“七松庵”。離多福寺不遠的土堂村,建有淨因寺,主殿內大佛高達九米,列太原諸寺之冠。寺內還有三株虬枝亂舞長勢奇特的古柏,“土堂怪柏”,也是太原古八景之一,傅山先生曾有畫作表現此景。

地址

山西省太原市尖草坪區毗鄰中北大學西側
竇大夫祠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