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炎(南宋詞人)

張炎(南宋詞人)

張炎(1248-約1320),字叔夏,號玉田,又號樂笑翁。臨安(今浙江杭州)人,祖籍秦州成紀(今甘肅天水),南宋著名詞人。張俊六世孫。

祖父張濡,父親張樞,皆能詞善音律。張炎前半生富貴無憂。1276年元兵攻破臨安,南宋覆滅,張炎祖父張濡被元人磔殺,家財被抄沒。此後,家道中落,貧難自給,曾北游燕趙謀官,失意南歸,長期寓居臨安,落魄而終。

著有《山中白雲詞》,存詞302首。

概述圖參考資料:“張炎像”

基本介紹

  • 本名:張炎
  • 字號:字叔夏
    號玉田,又號樂笑翁
  • 所處時代:南宋
  • 民族族群:漢人
  • 出生地:臨安(今浙江杭州)
  • 出生時間:公元1248年
  • 去世時間:約公元1320年
  • 主要作品:《山中白雲詞》《詞源
人物生平,人物成就,個人作品,人物評價,家庭成員,

人物生平

張炎,淳祐八年(1248)生於鐘鳴鼎食之家,前半生在貴族家庭中度過。
1276年,臨安被攻陷,張炎祖父被元兵所殺,張家亦遭籍沒,從此家道中落,貧難自給,當時張炎29歲。三年後,南宋覆滅,之後張炎隱居浙東西之間。
1290年,可能為赴元政府繕寫金泥字藏經而北游元首都大都一次,次年南歸。
1291—1315年間漫遊吳、越之間。
晚年歸隱杭州,靠在四明書肆賣卜維持生計,落拓而終。

人物成就

值得注意的是,張炎是宋詞的最後一位重要作者,一般選宋詞的書,選到最後,就得選張炎,講到最後,也得講張炎。可以說,在宋詞這支柔麗的長曲中,張炎的詞,是最後的一個音節,是最後的一聲歌唱。由於他的詞寄託了鄉國衰亡之痛,備極蒼涼,所以也可以說,他的聲音,也就是南宋末期的時代之聲
張炎《山中白雲詞》張炎《山中白雲詞》
其一生懷抱空狂,又恃才傲物,幾乎日日花前為醉,號呼揮寫,以至於鄭思肖評價他說:“鼓吹春聲於繁華世界,能令後三十年西湖錦秀山水,猶生清響。”
張炎精通音律,審音拈韻,細緻入微,遣詞造句,流麗清暢,時有精警之處。其為詞主張“清空”、“騷雅”,傾慕周邦彥姜夔。多寫個人哀怨並長於詠物,常以清空之筆,寫淪落之悲,帶有鮮明的時代印記。文學史上,與姜夔並稱“姜張”,與宋末著名詞人蔣捷王沂孫周密並稱“宋末四大家”。
但由於他過分追求局部的詩情畫意,在整體構思上不免失之空疏,故境界開闊而又立意甚高者並不多見。
他還是一位著名的詞論家,他寫的《詞源》,在詞的形式研上,給後人留下了不少啟迪。在論述樂律部分,書中保存了有關樂詞的豐富資料,是一部有權威性的理論專著。他的創作主張,強調藝術感受、藝術想像與藝術形式,有許多經驗之談,至今尚可參考,但其觀點帶有門戶之見,難免有偏頗之處。此書分為制曲、句法、字面、虛、清空、意趣、用事、詠物、節序賦情令曲、雜論等十三分。其論詞的最高標準是“意趣高遠”,“雅正”,“清空”。

個人作品

張炎是南宋著名的格律派詞人。張炎早年詞學周邦彥,又深受姜夔詞風的影響,注重格律、形式技巧,內容多寫湖山游賞,風花雪月,反映了貴族公子的悠閒生活。宋亡,國破家亡的傷痛,浪跡江湖的悽苦,使其詞風漸變。他長於寫景詠物,格調淒清,情思宛轉。詞作音律協恰,句琢字煉,雅麗清暢。張炎的《詞源》是一部有影響的詞論專著。上卷是音樂論,其論詞音律尤為祥贍;下卷為創作論,所論多為詞的形式。他主張好詞要意趣高遠、雅正合律、意境清空,並以所作為論詞的最高標準,但是他把辛棄疾劉過豪放詞看做“非雅詞”,則反映了他偏重形式的藝術特點。書中所論詞的做法,包含他個人的創作實踐經驗,某些論述至今仍有借鑑作用。他熱衷於詞學研究,著有《詞源》2卷。有詞集《山中白雲詞》8卷傳世,存詞約三百首。
主要代表作品有《南浦》《高陽台》、《月下笛》、《解連環》、《甘州》等。

人物評價

《靜志居詩話》
浙西填詞者,家白石而戶玉田
宋四家詞選目錄選》
玉田才本不高,專持磨礱雕琢,裝頭作腳
積穀作米,把攬放舟,無開闊手段
○ 玉田之詞,余得取詞中一語以評之,曰‘玉老田荒’。
○ 蘇、辛,詞中之狂,白石猶不失為狷。若夢窗、梅溪、玉田、草窗、中麓輩,面目不同,同歸於鄉愿而已
○ 白石尚有骨,玉田則一乞耳。

家庭成員

曾祖
張鎡,工詩詞,善畫,著有《玉照堂詞》
祖父
張濡,是南宋的將軍,曾領兵駐守獨松關,因手下錯斬元使,在元軍入關後被處以磔刑。
父親
張樞,精音律,與周密為結社詞友。有《寄閒詞》。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