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塢堡

尋塢堡

秦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冬,秦軍開始進軍百越,派尉屠睢率50萬大軍分五路南征。其中就有一部分大軍沿贛江貢水到達雁門堡一帶開闢疆土,並沿著貢水東南源頭進入劍溪境內。清版《長寧縣誌》載“十五里入安遠雁門堡(今羅珊鄉)。上曾納滋溪堡馬戰崬以及福建武平分界水(即原劍溪鄉境內之下元輋水),折而北十五里,由漢仙岩筠門嶺,為貢水之源”。趙佗率南征大軍之一,隨任囂來到百越地區的龍川。他實行“和輯百越”的政策,大力推廣中原文化,並不斷開拓疆土。趙佗的水軍,乘船沿涅水抵達劍溪的石街項(當時無地名)靠岸。劍溪石街項是塊四周環山,中間平坦之地,船隻行駛至此便難逆流前往,成為涅水行舟的源頭終點站。趙佗便下令在此塢堡駐軍把守。因此處良木繁多,又成為製造軍船與維修舊船的地方。同時,築的還有現在的。此後,趙佗就把這些涅水源頭的軍營小塢稱為“尋塢”(“”為古長度單位,一尋等於八市尺。此處形容為小與尋常的意思;是可防卸敵人的土堡),意思是尋常的小城堡。又“塢”與“”同義,後來被寫成了“尋”。整個涅水源頭,又因青龍巖(座落在今南橋鎮)奇險無比,獨立在尋烏江邊,故趙佗又稱尋烏地區為“岩邑”。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尋塢堡
  • 外文名稱:xunwubao
  • 地理位置:中國·江西省尋烏縣吉潭鎮劍溪村
  • 形成時間:秦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
  • 建築特點:古中原土木夯築法,臨水岸而建
  • 歷史價值:研究趙佗百越國文化
楚越軍事重地,楚越商旅要津,劉氏發源地,客家文化承載,紅四軍入村站,

楚越軍事重地

劍溪開村前,從原始社會起,屬於靠近中華三皇五帝上古三苗”地區。時仍為百越(蠻夷)之地。西漢劉向劉歆校刊的《山海經》記曰“南方有贛巨人,人面長臂”,又尋烏縣圳下村發現商周遺址,說明這一帶曾經有古人居住過。
劍溪河的尋塢堡劍溪河的尋塢堡
戰國後期,劍溪屬楚境。後楚國慢慢霸占了向北的贛水流域,百越控制了向南的涅水(東江)流域,即形成了以現今劍溪鄉境內的兩水分水嶺為界。這主要是古代以水路為主,兩江源頭之間的崇山峻岭斷開了彼此的進攻路線,成為自然的屏障與一般意義上的國界。但是,所謂的“國界”並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經常發生拉鋸戰,波動極大。所以,歷朝歷代的朝廷都視劍溪為軍事重地,派軍駐守清朝《長寧縣誌》記載,原劍溪鄉的黃竹湖與馬戰崬均設有軍事要
公元前222年滅楚,六國滅,劍溪屬秦境。秦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冬,秦軍開始進軍百越,派尉屠睢率50萬大軍分五路南征。其中就有一部分大軍沿贛江之貢水到達雁門堡一帶開闢疆土,並沿著貢水東南源頭進入劍溪境內。清版《長寧縣誌》載“十五里入安遠雁門堡(今羅珊鄉)。上曾納滋溪堡馬戰崬以及福建武平分界水(即原劍溪鄉境內之下元輋水),折而北十五里,由漢仙岩至筠門嶺,為貢水之源”。
趙佗率南征大軍之一,隨任囂來到百越地區的龍川。他實行“和輯百越”的政策,大力推廣中原文化,並不斷開拓疆土。趙佗的水軍,乘船沿涅水抵達劍溪的石街項(當時無地名)靠岸。劍溪石街項是塊四周環山,中間平坦之地,船隻行駛至此便難逆流前往,成為涅水行舟的源頭終點站。趙佗便下令在此夯築塢堡駐軍把守。因此處良木繁多,又成為製造軍船與維修舊船的地方。同時,築塢的還有現在的城岡圩。此後,趙佗就把這些涅水源頭的軍營小塢稱為“尋塢”(“”為古長度單位,一尋等於八市尺。此處形容為小與尋常的意思;是可防卸敵人的土堡),意思是尋常的小城堡。又“塢”與“隖”同義,後來被寫成了“尋鄔”。整個涅水源頭,又因青龍巖(座落在今南橋鎮)奇險無比,獨立在尋烏江邊,故趙佗又稱尋烏地區為“岩邑”。
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秦軍統一了百越,天下趨於太平。劍溪的尋塢堡就慢慢變得熱鬧起來,開始有南來北往客商在這裡駐足行商,並且形成了一條石頭鋪就的街道。公元前204年,趙佗建立了南越國,自立為“南越武王”。他又繼續以涅水源頭的尋塢堡為軍事重地,在石街附近的馬戰崬操練兵馬,以備應戰;在項山的高山頂巔設立山寨,作為觀察敵情的哨口,並派眾兵駐守,以完保他南越國的邊疆。公元前137年,趙佗去世,閩越國立即趁機向南越國發動了戰爭,未果。後漢武帝於公元前111年攻克南越國,南越國即亡。至今,尋烏縣境內仍留有眾多這樣的山寨遺蹟,都是當年國與國之間防敵人進犯的邊防哨口。

楚越商旅要津

由於各個朝代太平盛世的出現,以及劍溪尋塢堡獨有的商業地理位置,石街項很快就變成了經濟貿易中心。劍溪當年喊的“尋塢”地名因商業環境的形成而不知不覺地消失了,“石街項”從此喊了開來,從而取代了“尋塢”地名。隨著城岡的設立,後來連城岡圩的“尋鄔”地名也同樣地消失了。慶幸的是城岡圩的河水稱為了“尋鄔水”,一直沿用至今。它與劍溪河擔負著同樣的重要商業使命。
劍溪“石街項”地名的形成,見證了這裡曾經的繁榮經濟。當時,街道有各種各樣的火店雜貨店賬房,還有官府設立的驛站等。在石街附近的船埠渡口,又開發有湘潭圩、園崗圩等五六個固定的商品交易集市
元朝時,吉安府廬陵知縣劉悉,號景受。是劍溪村的劉氏肇基祖,他爺爺是瑞金縣劉廣傳。一日,劉悉從瑞金綿江乘舟至雁門堡(今羅珊鄉),再經寒地山山麓的石街項,夜宿石街驛站。他見石街項湘潭圩的碼頭如此繁忙的景象,即興寫下了《過寒地山宿石街驛》一首。詩曰:“筠溪豫章,涅水潨南洋岩邑夯尋塢,湘潭楚越商。”
詩句反映的正是劍溪石街項的交通與商旅情況。詩里的“筠溪”是指大墩的周輋水、劍溪的下元輋水與羅塘的吳輋水,“三輋水”匯入筠門嶺的河流後成為貢水。劉悉意在告訴大家,從這條水路乘船,往北行駛可以到達豫章郡,以及整個彭蠡澤地區。而劍溪石街項渡口的湘潭水,與城岡圩的尋烏水在滋溪堡匯流後,即成為越境的涅水。劉悉同樣是想告訴大家,從石街項與尋鄔堡乘船,就可以順著涅水到達南越大地,以及浩瀚的南海。前兩句概括了石街項駁接贛涅兩水的優越地理位置。後兩句接著說,當年趙佗在岩邑涅水源頭築的軍用小塢堡,現在成了商賈雲集商業街道。沿海的海、鹹魚乾等海產品多數從這裡上岸,然後挑至雁門堡水運至於都寧都等縣。而於都、寧都等縣的大米豆子農副產品也多數從雁門堡上岸,然後挑至石街項上船,就可以順涅水運至沿海各地。即劍溪石街項就是人們口中常說的“鹽上米下”之路。而它真正最大的作用是運送朝廷貢品
戰國時魏國人託名大禹的著作《尚書·禹貢》,在描述運送東南沿海貢品的記載是這樣的:“島夷卉服。厥篚織貝,厥包,錫貢。沿於江、海,達於”。意思是東南沿海等地的人穿著草編的衣服。這裡的貢品有筐裝的貝錦,包裹的桔柚。運貢品的船沿著長江黃海到達淮河、泗水。這條運桔柚貢品入長江的路線正是經過劍溪石街項的,粵贛邊的尋烏與平遠等縣也正是盛產桔柚的。南宋韓彥直撰《橘錄》(公元1178年)記載:“橘出蘇州台州,西出荊州,南出”,說明古時的福建廣東等地是盛產橘子的。按公元2世紀楊孚《異物志》記載,南越“交址(越南地區)有桔官,置長一人,三百石,主歲貢御桔”,證明古代的南越地區是有專門管理桔子貢品的負責人的。北宋歐陽修撰《新唐書·地理志》(1060年)也記有各地向朝廷進獻柑橘貢品、保鮮不易的內容,都證明橘子是朝廷喜愛的貢品之一。從眾多歷史文獻來看,現在江西贛州地區廣東梅州地區盛產橘柚是無疑的。尋烏除了橘柚外,項山糯米也是朝廷的貢品之一。這些內陸的貢品都不可能走海運,正是走《禹貢》記載的“沿於江”這一路線,即沿涅水在劍溪石街項上岸,轉而在雁門堡順贛江入長江,然後“達於淮、泗”,貢獻朝廷。
劉悉寫完《過寒地山宿石街驛》一詩後,遂決定在石街項開基立業,同時在附近的萬安石創立了福安堂書館,又在仙人橋創建了梵剎。書館專供四鄰八鄉的子弟研讀詩書,以應科舉考試。期間,招收弟子眾多。隨著劉悉子孫的不斷繁衍,勢力的龐大,石街項的市場經濟便被劉氏所掌控,並成為一個村莊,稱劍溪村。為了發展商務的需要,劍溪劉氏又在會昌開鋪設店,此脈劉氏後裔至今傳有三百多人。《劍溪劉氏族譜》記載的湘潭圩渡口、園崗圩渡口、圳頭碼頭等都是當年的商運要津遺址
由於劍溪地處閩粵贛邊商旅要衝,開設有五圩五碼頭兩街道,又有良田萬畝,鄉人甚是富裕,故曾遭流寇搶劫。清版《長寧縣誌》載:“康熙十三年甲寅,閩寇葛登標、王九萬眾數千由武平攻劍溪寨”,知縣余龍翔領兵“大敗賊於劍溪,斬首千餘級”。之後,劍溪又成為太平天國的駐營重地,控制了石街項的船埠,收取軍需財物。

劉氏發源地

劍溪劉氏歷史悠久,繁衍後裔有五六千人,都是從石街項祖祠發祥出去的。遍布泰國山東廣東福建等地。其中傳至鄰縣會昌一脈。其他多數遷至尋烏縣內的長溪、寒地(漢地)、圳下、葉輋、蓮塘、漁溪、溪尾、長寧等處。
劉悉生有三子:劉泳、劉澥、劉瀚。劉泳,號伯淵,官授饒州巡檢;劉澥,號伯溪,為山西總兵。劉悉子孫均為朝廷收復疆土立下了汗馬功勞明太祖征戰閩粵贛邊時,曾坐鎮福安堂書館指點江山,並把此山命名為“萬安石”,是祈江山永固,萬民安泰之意。因劉悉大奶奶姓馬,馬皇后遂認劍溪劉氏為老表,並把寒地山縱橫百里的土地賜封給劍溪劉氏。江山穩固後,劍溪劉氏還以“老表”的身份上京拜見了太祖皇帝
劉悉開村時,見萬安石正對面的寒地山主峰山形平坦,龍脈綿長,如皇位後置之屏風,故稱作玉屏山。在玉屏山下又見篁竹湖、寒地、漁溪之水匯一溪,溪水在陽光照耀下波光粼粼,有如劍鋒之光芒,直射鬥牛。此讓劉悉想起漢高祖劉邦公拔三尺劍斬白帝子滅秦楚立漢室帝業,又想起劉備公揮雙劍破黃魏繼承正統,所以認定“劍”為劉家吉祥物。陰陽五行之中,“劍”屬金,而“溪”屬水,兩字五行金水相生,實為大吉之兆。於是,劉悉以玉屏山為村之靠背山,肇基立村於玉屏山下,取村名為“劍溪”。
正德十二年(1517),王陽明往粵贛邊黃鄉堡招撫大帽山之葉匪,途經此地聽了這個故事。於是,特別攀臨萬安書院講學了些時日。後由書院的劉汝芳與村裡的劉鳳瓊、劉鳳欽等帶他到黃鄉堡見葉芳。葉芳封官後大喜,並感謝劍溪劉氏給他帶來了“福星”。王陽明趁興在酒席間做了回月佬,把葉芳的大女兒指配給了劍溪劉氏。
黃鄉葉氏霸主與劍溪劉氏聯姻後,曾把轄區內的肥沃之地賜給劍溪劉氏強房肇基。從此,劍溪劉氏分居各地,人丁興旺。而劍溪村更被鄰鄉近堡的鄉梓美稱為“劉氏萬家村”。
當然,黃鄉葉氏武裝受朝廷打擊時,劍溪劉氏也曾因為與葉氏有聯姻而一度受牽連。

客家文化承載

劍溪萬安書院創始人為吉安府廬陵縣縣令劉悉,他在劍溪萬安石之巔創起一間名為“福安堂”的書館。館名是劉悉祈願自己的學生考取功名後成為國家棟樑輔佐君王施布惠民國策,讓天下百姓過上福祿安康的日子。書館專供四鄰八鄉、拜求功名的子弟研讀詩書,以應科舉考試,初收學生五斗米。劉悉帶領自己的學生,時而在書館傳於儒學經典,讓學生悟得仁義之理;時而在樓閣授於易卦天象之術,讓學生可探天地玄機。又或者引學生圍坐於懸崖之台分析時政;又或者攜學生暢遊於茂林修竹、行雲流水之間吟詩作文。課餘之時,劉悉更要求學生耕田種菜,是為讓學生體會生存之道。同時通過勞動來考四季節氣變化,察天地無窮奧妙。兼習武藝,則磨練學生意志,強健學生體魄。劉悉信仰天地神靈,他認為宇宙萬物為神靈創造,並由神靈主宰。他常常教導學生要親神靈,順天意,行善事,作義人。每餐進餐前,劉悉親自帶領學生跪拜神靈,以謝天地養育之恩。開課前則拜老子孔子;演卦前則拜伏羲倉頡。故書館正堂為天地神靈之位,左置伏羲、倉頡牌位,右掛老子、孔子畫像。正堂只拜神靈與先賢,不作講學之用。
明朝永樂年間,即由劉仲玉生員掌管劉悉的福安堂書館與易齋。他聘請各方聖賢坐鎮書館,使堂業走向了巔峰。後來,劉仲玉遇一雲遊大和尚瞭然來到萬安石。原來瞭然也曾是儒學之人,兩人暢遊於萬安石之巔。瞭然見“福安堂”院前山形左、右、中木魚,是修建禪院的寶地,於是提議建禪院。仲玉公應允。於是,建造了書院與禪院。並同享太祖皇帝所命神崮御名“萬安”,分別命名為“萬安書院”和“萬安禪院”。萬安書院歷朝歷代為國家選送了無數人才,僅劍溪村就有進士兩人,將軍一人,拔貢多人,邑庠生、秀才代代相承。如劉汝綸,諱劉彝,為明弘治貢,官授貴州永從知縣;劉汝芳為文林郎,接任萬安書院山長;劉元賜是歲進士;劉元卿是明萬曆貢,為浙江處州府經歷;劉天柱為京中判七品;劉其元戰死雲南沙場後,由康熙大帝御筆追封為“懷遠將軍”等等。萬安石“儒釋融合”的感人故事,吸引著一些賢達前來講學,如大文豪朱淳、劉蘇等。劉蘇與吳之章在萬安書院講學期間更寫下了著名的長篇《寒地山賦》。劉蘇在賦中寫道:“更有騷人詞客,吟詩而契山靈;野老高僧,清談而醒塵夢”,吳之章把書院吟作“屏藩王室兮,高堂遠簾”。萬安書院因劍溪劉氏與黃鄉葉氏聯姻之故,明萬曆以後被官府所冷落。至清朝時,書院因與明太祖之緣,再次遭冷遇。後由萬安禪院的瑞心居士復興萬安書院。
清末廢除科舉後,萬安書院就退出了歷史的舞台。劍溪劉氏接著在石街項的私塾里設立學堂。學堂在祠堂邊,在牆上有用青磚雕刻的四個大字“耕讀垂訓”,周邊配了“魚躍龍門”等圖案。學堂聘請村里或外地的老秀才講課。老師每月可以在石街項的劉氏總祠里領取蒸嘗田的米谷與一定的工資。就讀的學生需補交一些學雜費,並實行統一購買書本教材。石街項客家祠堂學的最大特點,就是對本氏族的孩子進行書本知識教育外,還要進行家風家訓的傳承。氏族裡有尊老愛幼、勤勞節儉、和睦共處、尊師重教、淡泊名利等優良的家風家訓傳統。而石街項現在保留的古建築,正是古中原夯土建築的典型,它對研究古代中原的夯土建築文化具有重要的研究價值。但清版《長寧縣誌》載:“乾隆元年丙辰。劍溪起蛟,潰田稼,漂溺廬舍。”石街項也可能曾遭水災破壞。

紅四軍入村站

1929年2月2日凌晨,圳下戰鬥中,二十八團蕭克二營的黨代表陳俊,以及譚福、謝保升等,在古豐圩打散後,和突圍出來的毛澤東等在蓮塘相遇。他們在當地共產黨員潘麗、劉隆寶等人的帶領下一起奔向紅色區域的滋溪。在滋溪農會張庚秀謝永昌等人的協助下,於小杭不遠的鍋子嶂伏擊了一股尾追之敵,最後完全甩掉了敵人。之後,在梨樹塘的劉隆寶家召開了臨時會議。決定由潘麗、劉隆寶帶領毛澤東往羅福嶂與朱德、陳毅會師;陳俊、譚福、謝保升等90多位戰士擔任掩護任務,留在鍋子嶂一帶牽引敵人。為製造紅四軍在劍溪的假相,陳俊帶領90多位紅軍戰士來到了劍溪村。他們首先沒收了劍溪石街項地主豪紳的東西,以此牽引大股敵人來到劍溪。陳俊為了不傷害到老百姓,又把敵人牽引到萬安石前門,然後與敵人發生激戰。戰鬥中,紅軍寡不敵眾,犧牲了一個連長。在劉隆寶的帶領下,紅軍戰士從後山險崖跳出了敵人的包圍。後來,陳俊等紅軍戰士留在了尋烏,協助指導地方的革命鬥爭。
1930年6月,毛澤東作完尋烏調查後,率領紅四軍開赴閩西,來到劍溪村的石街項。石街項開雜貨店的劉翰元接待了毛澤東,並且捐款支援了紅四軍。劉翰元是有文化的人,毛澤東跟他聊了很多革命道理,欲引導他參加革命。結果劉翰元表示不願意參加任何黨派,只想開小店服務鄉鄰。毛澤東後來在他的《尋烏調查》里,在劉翰元的名字後面加注了“不中用”三個中肯的字。
劍溪鄉蘇維埃主席劉隆寶在祠堂里舉行了歡迎紅四軍的座談會。座談會上既有幹部民眾,也有商人紳士。毛澤東忙掏出筆做起了調查。當問到寒地村的劉品西、劉金鈷兩名革命幹部時,毛澤東想知道“寒地”的村名是怎么來的。跟隨紅四軍的尋鄔縣委書記古柏解釋說:“寒地的來歷,清代文人吳之章在《寒地山賦》里提及,說‘地因偏而覺冷,山以寒而得名’”。毛澤東了解到劍溪、寒地兩村的鄉梓都是漢高祖劉邦後裔。於是,他給寒地鄉蘇幹部提了一個建議。毛澤東說,“寒地”兩字有生、冷之感。如今革命紅紅火火,農民分得了田地,過上了好日子。你們劉氏一族又是漢高祖後裔,不如就叫“漢地”好了。頓時,會場一片歡騰,掌聲如雷。寒地村就改成了現在的“漢地村”。當時,劉隆寶說:“真是天意啊!其實‘漢地’村名,寒地的開基祖劉憲府、劉憲堂兄弟就曾經起過,清朝光緒年間,劉鳳騰系下的《劉氏房譜》里就記載了。但人們因為寒地山的原因,都習慣喊‘寒地’,連官府史書都一直稱‘寒地’。所以,‘漢地’一名幾乎沒有用過。”
劍溪區蘇維埃的革命宣傳標語劍溪區蘇維埃的革命宣傳標語
當天下午,毛澤東還親自主持成立了劍溪區蘇維埃政府。但毛澤東帶領紅四軍離開劍溪後,尋烏數度陷入敵手,劍溪區蘇又合併吉潭區蘇,復稱鄉蘇。漢地村也被國民黨反動政府改回“寒地村”。解放後,寒地村民懷念毛主席,又把村名改回了“漢地”,且一直沿用至今。
(劉棟梃根據《吉潭鎮志》責編、《劍溪鄉志》主編劉承松《松風館史記》原始史料整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