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名詞)

勞動(名詞)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哲學高度看,勞動是主體客體意義的內涵集成體。

勞動是人類社會生存和發展的基礎,主要是指生產物質資料的過程,通常是指能夠對外輸出勞動量或勞動價值的人類運動,勞動是人維持自我生存和自我發展的唯一手段。按照傳統的勞動分類理論,勞動可分為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兩大類。

勞動是人類運動的一種特殊形式。在商品生產體系中,勞動是勞動力的支出和使用。馬克思給我們下了這樣的定義:“勞動力的使用就是勞動本身。勞動力的買者消費勞動力,就是叫勞動力的賣者勞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勞動
  • 外文名:Labor
  • 用 語:工藝學  人類學
  • 套用領域:政治經濟學
  • 意 義:唯物史觀範疇
  • 節日:每年5月1日
詞語概念,基本信息,基本解釋,引證解釋,分類方法,人類運動,體力運動,腦力運動,生理力運動,相互關係,勞動和價值,人類勞動,勞動作用,勞動認識,勞動的量,勞動強度,勞動熟練度,勞動複雜度,勞動的兩面性,其他理解,義務,介紹,範圍,體現,內容,法律,相關名言,故事,詩句,

詞語概念

基本信息

拼音láo dòng
英譯Labor
詞義是發生在人與自然界之間的活動.其實質是通過人的有意識的,有一定目的的自身活動來調整和控制自然界,使之發生物質變換,即改變自然物的形態或性質,為人類的生活和自己的需要服務。

基本解釋

  1. [labor; work]∶為了某種目的或在被迫情況下從事體力或腦力工作
    不勞動者不得食
  2. [physical labor; manur labor]∶特指體力勞動
    田間勞動
    下放勞動
  3. [with your leave]∶勞駕;麻煩
    只是勞動老伯不當

引證解釋

  1. 操作活動 
    《莊子·讓王》:“春耕種,形足以勞動。”《三國志·魏志·華佗傳》:“人體欲得勞動,但不當使極爾。”
    宋彧《萍洲可談》卷三:“但人生惡安逸,喜勞動,惜乎非中庸也。”
  2. 今多指創造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活動。
    周瘦鵑《勞者自歌》:“平生習於勞動,勞心勞力,都不以為苦。”如:體力勞動;腦力勞動。
  3. 使不安寧。
    三國志·魏志·锺會傳》:“諸葛孔明仍規秦川,姜伯約屢出隴右,勞動我邊境,侵擾我氐羌。”
  4. 煩勞勞累
    三國 魏曹植《陳審舉表》:“陛下可得雍容都城,何事勞動鑾駕暴露於邊境哉!”
    《金瓶梅詞話》第二十回:“快請你娘回房裡,只怕勞動著,倒值了多的。”
    蔡東藩 《清史演義》第二回:“人人說滿洲強盛,看這等老弱殘兵,教咱們一隊兵士,已殺他片甲不留,各部將弁,都可休息,主子更不必勞動呢。”
  5. 多用為敬詞。猶言勞駕多謝
    唐王寄》詩:“勞動更裁新樣綺,紅燈一夜剪刀寒。”
    紅樓夢》第四二回:“賈母 笑道:‘勞動了。珍兒讓出去好生看茶。’”
    老舍四世同堂》三十:“正在這個時候,院中出了聲…… 曉荷 迎到屋門:‘勞動!勞!不敢當!’”

分類方法

1、勞動分為:簡單勞動複雜勞動兩大類;
2、傳統的勞動分類方法置疑
照傳統的勞動分類理論,勞動可分為:腦力勞動體力勞動兩大類。因為人的內在存在主要矛盾即人的意識主體與生命本體間的矛盾。人的任何行為都是這對矛盾的外在化,都是他們的綜合性結果。體力與腦力的勞動是指在人的實踐活動中的,沒有完全分割體力或者腦力勞動。這在表述上不等於兩者的分隔,恰恰是兩者的實踐上的統一,這源於概念與實踐本身的關係。
勞動是人類運動的一種特殊形式,為了確定勞動的分類方法,首先應對人類運動的形式進行分類。人類機體是由眾多生理系統、組織或細胞有機地組合而成的,其中每一個系統、每種組織和各類細胞相互聯繫、相互作用、各司其職,井然有序地通過新代謝來完成各種生理、心理和精神功能,以維持和發展整個機體複雜的生命運動。可以把人類機體的各組成分完成規定功能的過程稱為人的主體運動。從不同的觀察角度來看,人的主體運動可分為若干種不同形式。如,根據生理功能的不同,可分為消化運動、呼吸運動、血液循環運動、生殖運動、分泌運動、神經運動等根據控制方式的不同,可分為自主運動與隨意運動,總的看人的行為過程都是意識與生命的總體運動。

人類運動

根據參與運動的人體主流系統的不同,人類運動可分為腦力運動、體力運動和生理力運動。

體力運動

體力運動是指以人體肌肉與骨骼的運動為主,以大腦和其他生理系統的運動為輔的主體運動,如步行、挑水。體力運動是所有動物具有的運動形式,生物進化到一定程度,就形成動物的運動系統。體力運動的形成使動物一方面能夠通過改變自己與外客觀事物的空間距離,以靈活地選擇客觀事物和外部環境;另一方面能通過肌肉和骨骼形成一定的機械作用力來改變事物的數學與物理性質,如空間位置、形狀尺寸。任何體力運動的形成、維持和發展必須依靠機體其他生理系統的參與,並為之提供物質、能量和信息,因此體力運動必然伴隨著其他生理系統的運動。

腦力運動

腦力運動是指以大腦神經系統的運動為主,以其他生理系統的運動為輔的主體運動,如思考、記憶等。第二信號系統的形成與發展是腦力運動得以產生的前提條件,低等動物的大腦由於不具備第二信號系統,不能相對獨立地進行腦力運動,它只是為體力運動或其他運動提供必要的本能控制信號,從屬於其他形式的運動,因此腦力運動是只有人類才具有的運動形式。

生理力運動

生理力運動是指除了體力運動和腦力運動以外的其他形式的生物組織主體運動。廣義地講,生理力運動是一切生物都具有的運動形式:對於植物來說,有光合作用、蒸騰作用、呼吸作用等;對於動物來說,有消化運動、呼吸運動、血液循環運動、生殖運動、分泌運動、神經運動等。任何形式的生理力運動都可歸結於細胞的運動,而細胞的運動實際上就是一個物質和能量代謝的過程。人的生理系統通過一定的生理力運動對所獲取的食物進行消化、吸收、傳輸和能量轉換,為整個生理系統的正常運行提供所需的物質和能量,以保證機體協調一致地運行。

相互關係

生理力運動、體力運動與腦力運動是相互依存、相互促進、互為補充的辯證統一關係。
  1. 生理力運動是體力運動與腦力運動的基礎。
    生理力運動是體力運動與腦力運動存在的必要條件和基礎因素;體力運動是生理力運動不斷進化的產物,腦力運動又是生理力運動與體力運動不斷進化的產物;體力運動與腦力運動的強度要受生理力運動所能提供的物質和能量的限制。
  2. 體力運動又是腦力運動的基礎。
    體力運動的直接性、多樣性、靈活性是神經系統不斷發展的客觀動力;腦力運動的基本構想最終必須由體力運動來實現。
  3. 腦力運動為體力運動確定了基本的發展方向。
    腦力運動可以有效地引導和促進體力運動的發展,為體力運動提供了預見性和目的性,使體力運動有了明確的動機;為體力運動提供了主動性和創造性,使體力運動不僅用於適應環境,還可以用來改造環境;為體力運動在總體上確立了未來的發展趨勢,使得體力運動朝著提高靈活性和降低強度的方向發展;使得體力運動越來越多地與生產工具相結合,以產生越來越強的放大作用;使得體力運動越來越遠離直接的自然物而與人工物相結合,越來越遠離有形物質而與信息相結合;使體力運動的分工越來越細微,越來越專業化和複雜化。
  4. 體力運動為生理力運動確定了基本的發展方向。
    體力運動可以有效地引導和促進生理力運動的發展:對於生產工具的使用,促進了人類的手腳分工,使人類機體的生理結構產生了一系列變化;體力運動的成果改造了機體的生存環境,也使人類機體某些組織或器官的功能特性發生了變化;體力運動的複雜性促進了生理力運動與生理器官的複雜化和精確化。
  5. 腦力運動是人類最高、最複雜的運動形式。
    腦力運動使人類從根本上區別於一般低等生物,使人類具有極高的預見性、自覺性、主動性和創造性;腦力運動具有無限的發展潛力,而生理力運動和體力運動的發展極為有限,它受生物規律的限制;腦力運動可直接或間接地影響、制約和控制體力運動或生理力運動。
  6. 腦力運動、體力運動是生理力運動的特殊形式。
    人的運動系統可看作是一種特殊的生理系統,體力運動可看作是一種特殊的生理力運動;人的大腦神經系統也可以看作是一種特殊的生理系統,腦力運動也可看作是一種特殊的生理力運動。
兩大類型及關係
1.以簡單勞動為主的類型
2.以複雜勞動為主的類型
簡單勞動與複雜勞動的關係
商品的價值量同簡單勞動和複雜勞動有密切的關係。簡單勞動是指不需要經過專門訓練和培養的一般勞動者都能從事的勞動。複雜勞動是指需要經過專門訓練和培養,具有一定文化知識和技術專長的勞動者所從事的勞動。形成商品價值量的勞動,是以簡單勞動為尺度的。複雜勞動等於自乘或多倍的簡單勞動,也就是說,少量的複雜勞動等於多倍的簡單勞動。在相同的勞動時間裡,複雜勞動創造的價值大於簡單勞動的價值。在以私有制為基礎的商品經濟條件下,複雜勞動轉化為簡單勞動,不是商品生產者自覺計算出來的,而是商品交換過程中自發實現的。
簡單背景知識
能夠對外輸出勞動量或勞動價值的人類運動稱之為勞動。運動並不等於勞動,它還包括消費活動,勞動只是運動的一種特殊形式。人的消費活動與勞動往往是相互滲透、相互作用的:消費活動中通常有勞動的內容,勞動也伴隨著一定的消費活動。人類的消費活動從其客觀目的來說,並不是為了主觀的享受,而是為了勞動做必要的生理、心理和精神上事前之準備和事後之補償。消費活動是為勞動服務的,是勞動的前提和基礎。區分勞動與運動既不能用“是否帶來痛苦”或“是否犧牲安樂與幸福”作為判斷依據,消費過程往往也會產生痛苦的感覺;也不能用“是否有產品輸出”作為判斷運動與勞動的依據,因為許多勞動(如學習、鍛鍊和培訓等)並沒有直接的產品輸出。
勞動三大基本類型
  • 體力勞動:體力勞動是指以人體肌肉與骨骼的勞動為主,以大腦和其他生理系統的勞動為輔的人類勞動。
  • 腦力勞動:腦力勞動是指以大腦神經系統的勞動為主,以其他生理系統的勞動為輔的人類勞動。
  • 生理力勞動:生理力勞動是指除了體力勞動和腦力勞動以外的其他形式的人類勞動。
一般的人類勞動由腦力勞動、體力勞動與生理力勞動按照不同的比例關係組合而成。通常意義上的腦力勞動是指那些腦力勞動占主要比例的複合勞動,體力勞動是指那些體力勞動占主要比例的複合勞動,生理力勞動是指那些生理力勞動占主要比例的複合勞動。例如,人口的生產過程雖然以生理力勞動為主,但也伴隨著一定的體力勞動和腦力勞動。
生理力勞動的具體形式
恢復性生理力勞動
是指用以恢復和補償原有的生理性組織、器官和體液等功能特性的生理力勞動。例如,當人的大腦受到輕微損傷時,其機體通過吸收適當的營養物質並進行良好的精神調養以後,會逐步恢復大腦的健康;當產婦出現體質虛弱時,其機體通過吸收營養物質並將其轉化為適當的化學物輸送到相應的組織、器官和體液之中,用以恢復和補償其功能特性;當皮膚擦破時,機體就自動地修補好皮膚;當機體的血液損失時(如獻血),機體將通過肝臟等器官來製造新的血液。
加強性生理力勞動。
是指用以改善和加強原有生理性組織、器官和體液等功能特性的生理力勞動。當人的某些生理組織、器官和體液的功能特性處於正常狀態時,其機體通過某種生理力勞動來不斷地積累生理信息,以改善和加強這些組織或器官的功能特性。例如,對人的某些組織或器官進行適當的、損傷性的物理或化學刺激後,這些組織或器官的功能特性不僅能很快地恢復,而且還能得到改善和加強。
生育性生理力勞動。
是指用以生產新生兒的生理力勞動。婦女在懷孕過程中,一方面通過生理力勞動將各種營養物質和食物能量進行消化和吸收,並轉送到胎盤裡,又把胎盤所排泄的廢物排出體外;另一方面孕婦體內的生理、心理和精神狀態是胎兒生長發育的外環境,孕婦必須付出一定的生理力勞動來形成、維持和改善這種環境。

勞動和價值

勞動是人類適應自然的活動和改造的獨特方式
生產力就是人的勞動能力、人的實踐活動的能力和生產的本質力量。
從本原看,生產力是具有勞動能力的人,跟生產資料相結合而構成的改造自然的能力。古猿通過勞動轉化為人,形成勞動生產力,是生產力形成的標誌和歷史上的開始,——恩格斯的觀點。
勞動使人類產生使人類發展勞動使人類產生使人類發展
恩格斯對生物進化、勞動進化的看法是建立在科學水平的基礎上的。從完全的意義看,所謂生產力,乃是人類征服自然、改造社會和塑造自我的能力,歸根結底, 是人類本質力量歷史中的全部展開。
任何耗散結構都具有一定的自組織能力,它們在自組織過程中,一方面通過基因變異的方式來形成信息(包括正價值信息和負價值信息),另一方面通過優勝劣汰的方式來選擇信息,並通過基因遺傳的方式來貯存和傳播信息。生物信息的積累使生物組織之間、及生物個體之間能夠產生越來強的相干作用與協調作用,各組織的結構越來越精細,個體之間的協作越來越和諧。
用信息標準衡量,人類無疑是進化水平最高的生物,是生物進化藤蔓上最碩大的果實。但是,人類的進化與生物的進化並不完全相同。
人類進化過程在基因重組和機體結構創新基礎上增加了文化創造的內容,並且隨著進化水平的提高,文化創造的部分所占比例越來越高。人類獨占的文化積累模式使人類形成了適應自然的獨特方式。在人類獨有的文化積累中,勞動無疑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正因為如此,恩格斯指出,勞動“是整個人類生活的第一個基本條件,而且達到這樣的程度,以致我們在某種意義上不得不說:勞動創造了人本身”。恩格斯認為,手的使用和語言、思維的產生,都是在生產勞動過程中形成和發展的。正是由於勞動,人才得以從動物界中分化出來,所以說勞動創造了人本身。
統一價值論認為:勞動的本質就是“消除不確定性”,而“消除不確定性”等同於“提高有序性,“提高有序性”就是“提高功能有序性”,“提高功能有序性”就是“增加價值量”。
因此,勞動的根本作用和本質內涵在於改變系統的價值總量,即勞動是價值的真正源泉。

人類勞動

人類在勞動過程中,一方面通過行為方式的變換與思維方式的變換來形成信息,通過價值判斷與價值評價來選擇信息,並通過經驗和能力等方式來貯存和傳播信息。另一方面通過建立、發展和完善各種形式的擴展耗散結構(生活資料、生產資料、社會關係、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等)來形成信息,通過價值判斷與價值評價來選擇信息,並通過科學與技術等方式來貯存和傳播信息。第三方面,勞動促進了手與腳的分工,使人學會了製造和使用工具;勞動促進了語言的產生,加速了信息的生產和傳播;勞動促進了大腦和機體的進化,加速了信息的積累與處理。
勞動(名詞)
人類勞動分為體力勞動、腦力勞動與生理力勞動三種基本形式。體力勞動、腦力勞動和生理力勞動都可以凝聚一定的信息,因而都可以產生價值增值,其中生理力勞動凝聚的信息通常是以生理信息的形式凝聚於人的機體之中,主要表現為機體健康性、身體靈活性、感官靈敏性、環境適應性、思維創造性等方面的加強,有時也表現為缺陷器官的修復與強化、體液與組織的彌補和替代等。人類最早的信息也是全部來源於生物進化,它是人類生存與發展的前提。
由於生物進化過程非常緩慢,它所產生的信息可以忽略不計,因此人類勞動可以看作是信息的唯一來源。於是,“信息是價值的唯一源泉”就基本上等價於“勞動是價值的唯一源泉”了。總之,勞動之所以被確認為價值的唯一源泉,並不是因為抽象意義上的定義,而是因為勞動在信息(包括人類機體的生物信息)的形成、傳播、處理和運行過程中起著決定性作用,因此可以說勞動創造了所有價值,勞動創造了人類本身。

勞動作用

人類的一切活動(經濟活動、政治活動與文化活動)在本質上都是價值的運動,都是各種不同形式的價值不斷轉化、不斷循環、不斷增值的過程。這種價值運動具體表現為:使用價值、勞動潛能、勞動價值與新使用價值的循環迴路,所有複雜形式的價值運動最終都可以分解為若干個這樣的循環迴路,所有複雜的社會現象都是由若干個這樣的循環迴路有機地組合而成。圖1給出了一個直觀的經濟領域的價值模型,稱為價值循環流量圖
↓←—————←——————←—————←—————←
↓ ∣→新的使用價值(生活資料)↑
使用價值→勞動潛能→勞動價值∣
(生活資料) ↑ ∣→新的使用價值(生產資料)↓
↑———————←———————←
圖1 價值循環流量圖
一般情況下,價值的循環運行可分為三個基本階段:消費階段(使用價值→勞動潛能)、勞動階段(勞動潛能→勞動價值)、生產階段(勞動潛能→勞動價值)。
消費階段:使用價值向勞動潛能轉化。人們消費各種各樣的生活資料,雖然在主觀動機上是為了滿足自己的主觀需要,但在客觀目的上是為了維持和發展自己的勞動能力,更直接的意義是為勞動過程積累必要的勞動潛能。通常把生活資料使用價值轉化為勞動潛能的過程稱為消費。
消費效益:消費過程中產出的勞動潛能Qp與投入的生活資料使用價值Qu的比值,定義為該消費過程的消費效益,用E1來表示,即
E1=Qp/Qu (1)
勞動階段:勞動潛能向勞動價值轉化。勞動者在生產系統中通過具體的勞動方式,把勞動潛能釋放出來並轉化為勞動價值。通常把勞動潛能轉化為勞動價值的過程稱為勞動。
勞動效益:勞動過程中產出的勞動價值Qv與投入的勞動潛能Qp的比值,定義為該勞動過程的勞動效益,用E2來表示,即
E2=Qv/Qp (2)
生產階段:勞動價值向新的使用價值轉化。勞動者所付出的勞動價值與生產系統中的生產資料相結合,並作用於勞動對象,使勞動對象的品質特性發生變化,從而增大其使用價值,這個過程實際上就是一個勞動價值向新使用價值的轉化過程。通常把勞動價值向使用價值的轉化和增值過程,稱為生產。
生產效益:生產過程中新增的產品使用價值Q′u與投入的勞動價值Qv的比值,定義為該生產過程的生產效益,用E3來表示,即
E3=Q'u/Qv (2-33)
由價值循環流量圖可以看出,使用價值(生活資料使用價值與生產資料使用價值)、勞動潛能與勞動價值都是價值的具體形態,它們之間相互轉化、相互促進、互為前提,勞動價值不再是“抽象的”,它與使用價值一樣是具體的,屬於相同的範疇,它來源於使用價值,又服務於使用價值,它是一種特殊的使用價值,它是“勞動力”這種特殊生產資料的使用價值,它與使用價值具有完全相同的度量單位。由於“勞動潛能”是(生活資料)使用價值向勞動價值轉化過程中的過渡形式,它必須通過轉化為勞動價值以後才能真實地體現出來,不能算作價值的基本形態,因此價值的基本形態就是使用價值與勞動價值兩種。

勞動認識

人的勞動分為市場交易型勞動和自理型勞動。有價勞動是指生產和創造物質產品與精神產品;無價勞動是說將產品從這個地方運到那個地方。同樣是勞動,有時相對獲得的利益或報酬是不同的,價值不同,人的意義也就不一樣。
我們知道,投資是尋找東西和地方賺錢,這種勞動就是要獲得更多更大的利潤。沒有利潤的勞動在很大程度上是難以調動人的積極性的。但是,不是所有的勞動都能創造財富,也不是所有的勞動都能獲取利潤,更不是所有的勞動都能得到報酬。勞動是生存和生活的需要,也是生命的需要,更是人類發展、成長和存在的需要。我們通過勞動改變自己,改善生活,改造世界。因此,不同的勞動有著不同的收益,不同的人群有著不同的需要,不同的追求有著不同的勞動,不同的職業有著不同的奉獻。
無論是有價勞動還是無價勞動,都是可貴的和值得珍惜的。苦也好,累也罷,勞動不僅有關人的健康和智慧,也有關人的快樂和美好。勞動使我們生活豐富多彩,勞動鍛鍊和造就了我們人類。人的偉大其實就在於會勞動、能勞動和愛勞動。沒有勞動的人生是毫無意義的,能體現勞動的生活是充滿幸福的。
勞動證明我們不懶惰,勞動說明我們不貧窮,勞動表明我們不落後。只要我們想進步、想擁有、想改變,勞動一定能夠為我們實現。——選自葉千華千華隨筆》“對勞動的認識”第104頁。

勞動的量

統一價值論認為,人的勞動量與他所消耗的生活資料使用價值消費量之間存在一定的對應關係,經過理論論證,提出:
勞動量的度量方式:採用“社會必要補償性生活資料使用價值消費量”來度量勞動者的勞動量。
這裡要掌握四個方面的規定與條件限制:
生活資料使用價值
價值形態包括物質和精神兩個方面;價值層次包括溫飽類、安全與健康類、人尊與自尊類、自我發展與自我實現類四個方面;表現形式包括商品和非商品(如服務)兩個方面;享受範圍包括個體生活與居住條件、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三個方面;享受方式包括個體獨享(即工資、補貼、保險等)、集體共享(即集體福利)和社會共享(即社會福利)三個方面;價值延伸範圍包括幼兒與少年成長、中年與青年發展和老年退休三個方面;價值使用途徑包括生活、教育(含義務教育費和職業培訓)和工作三個方面;價值用途包括贍養父母、養育子女和維持自己生活三個方面;價值體現方式包括工資、補貼和保險(含勞動保險醫療保險養老保險)三個方面;等等。
補償性
生活資料的消費可分為三種基本情況:補償不足、補償平衡、補償有餘。實踐表明,當勞動和補償不能和諧統一時,如果所消費小於一定值,則會出現“補償不足”,如果所消費的生活資料使用價值大於一定值,則會出現“補償有餘”,勞動者的勞動能力將得到增強而逐漸發展。如果所消費的生活資料使用價值正好等於一定值,則會出現“補償平衡”,此時勞動的耗費量正好等於勞動的補償量,勞動者的勞動能力將會維持原狀。這就表明,只有在“補償平衡”狀態,勞動者所消費的生活資料使用價值量與勞動量才能有一定的對應關係。
社會必要的
同一社會時期,勞動者的消費熟練度不同,相同的生活資料使用價值將會產生不同的勞動潛能,消費熟練度高的人,只需要消費較少的生活資料使用價值,就可以產生較多的勞動潛能,因此所謂“社會必要的”就是要求勞動者具有社會平均的消費熟練度;同一社會時期,勞動者的勞動熟練度不同,相同的勞動潛能將會產生不同的勞動量,勞動熟練度高的人,只需要消耗較少的勞動潛能,就可以產生較多的勞動量,因此所謂“社會必要的”就是要求勞動者具有社會平均的勞動熟練度。

勞動強度

單位時間內,提供滿足社會目標客戶質量、安全、數量標準的數量越多,表示勞動強度越大。
背景知識:
馬克思認為:“增進勞動的強度,意思就是說在同一時間內增加勞動的支出”,他還將勞動強度定義為勞動的內含量或勞動的密度,並認為:“提高機器的速度,和擴大同一勞動者照管的機器的範圍”、“提高勞動的緊張程度,更加細密地填滿勞動時間的微孔”、“增進勞動的規律性、劃一性、秩序性、繼續性和能量”(《資本論》第1卷第438頁)等都可提高勞動強度。然而,勞動的內含量或勞動的密度是什麼內涵呢?他並沒有闡述清楚。勞動強度是一個容易進行主觀感覺而不容易進行理性抽象的概念。過去,人們往往從兩個方面來理解勞動強度。一是勞動者主觀感覺的緊張性、疲勞性和痛苦性,二是勞動過程所完成的工作量密度。
統一價值論認為,勞動強度的提高,對於勞動對象來說,加大了勞動者作用於勞動對象的力度(對於腦力勞動者來說,就是加大了大腦對於第二信號系統的處理力度),表現為工作量密度在增大;對於勞動者來說,加大了內部生理、心理和精神的緊張性和痛苦性,表現為勞動者用於補償勞動耗費所需要的生活資料在增加。由此可見,提高勞動強度實際上就是提高主勞動密度,並維持附加勞動密度的相對不變。因此,對勞動強度做出如下精確定義。
勞動強度:主勞動密度與附加勞動密度之比值,稱為勞動強度,用I來表示,即
I=Mlt/Mlb

勞動熟練度

勞動熟練度提高的基本特徵
我們經常看到這種現象:新工人在工具機上操作時,開始總是感到笨手笨腳的,心理很緊張,動作遲緩,廢品率高,不安全性大,每天下班回家感覺很疲勞,身體許多部位感到疼痛。隨著工作時間的增長,以上現象逐漸減輕並消除。這種現象是由勞動熟練度的提高而產生的。以體力勞動為例,熟練勞動行為有兩方面的特徵:(1)與熟練勞動行為無關的多餘動作逐漸減少,精神緊張性逐漸消失。例如,兒童初學寫字時,常常是手指緊握筆桿,面部肌肉緊張,並且嘴唇噘起,眼睛歪斜,表現出一些多餘動作和精神的緊張。(2)熟練勞動行為中各個具體動作之間在時間和空間排列上越來越緊湊,在功能特性上越來越協調一致,並具有越來越高的精確性和靈巧性。如優秀運動員的精彩表演、雕刻家的精美作品往往使人讚嘆不已,這就是人們常說的“熟能生巧”。第一個特徵標誌著勞動者在完成相同的工作量時所耗費的勞動量逐漸下降;第二個特徵標誌著勞動者所耗費的勞動量不變時所完成的工作量逐漸增加。總之,勞動熟練度的提高可歸納為一個基本特徵:工作量不變,勞動量下降。
勞動熟練度的生理機制
由心理學可知,大腦皮層的機能系統性最主要的表現是動力定型,簡稱為動型,它是大腦對一定的刺激物系統所產生的反應系統。動型:就是以幾個不同的條件刺激物(聲音、光線等)按一定時間間隔和順序組成為一個定型系統,對動物進行反覆訓練,動物就會逐漸形成一個跟各個刺激物的強弱、性質以及相互關係相對應的穩定的反應系統。在這個反應系統中,機體對前一個條件刺激物的反應變成了後一個反應的條件刺激物,各個刺激物只具有始動作用,而各個反應的性質由整個定型系統來決定。在動型的情況下,高級神經活動可免除一些不必要的或不重要的活動,用以保持神經系統的活動不受次要因素的干擾,以減少能量的耗費。動型在人的身上表現為鞏固的、習慣了的行為動作、思維方式、情感取向等。體力勞動熟練度的生理機制是:人通過對某些具體動作按照固定的時間順序和邏輯順序進行多次反覆練習,使其產生某種程度上的動型,從而逐步實現這一行動的自動化,從而逐漸減少機體內部的物質與能量的耗費(即勞動量的耗費)。例如,工人在操作機器方面、運動員在體育項目方面的熟練都是長期勤學苦練的結果。腦力勞動熟練度的生理機制與體力勞動熟練度的生理機制大致相同,所不同的是引發動型的一系列刺激信號均為第二信號系統,即語言與文字信號,具體表現為大腦神經系統中暫時神經聯繫產生某種程度上的動型,從而逐步實現腦力思維“動作”的自動化。生理力勞動的熟練度的生理機制與體力勞動的熟練度的生理機制也大致相同,所不同的是引發動型的一系列刺激信號為機體內部組織所發出的生物化學信號,而產生的反應是機體內部組織的生物化學變化。
勞動的熟練化傾向與非熟練化傾向
由於動力定型的存在,每一個人對於任何勞動量或工作量所付出的勞動潛能都是一個隨時間而不斷變化的量。不過,對於確定的生產領域來說,同時存在著兩種變化傾向:熟練化傾向:是指同一個人完成同一工作量所付出的勞動量,隨著勞動時間的增長而呈下降的趨勢。非熟練化傾向:是指在確定的生產領域,由於勞動力的新老交替,勞動者平均完成相同的工作量所付出的勞動量,隨著勞動時間的增長而呈上升的趨勢。當生產領域的熟練化進程與非熟練化進程大體均衡時,對於確定的工作任務,整個生產領域每個勞動者所付出的社會平均勞動量是一個相對穩定的值。
統一價值論認為,勞動熟練度就是用來描述和反映勞動者勞動熟練化發展狀況的一種客觀尺度。顯然,它是一個相對概念。由於勞動熟練度的基本特徵是工作量不變而勞動量下降,它反映了勞動者個人相對於社會平均熟練者完成相同的工作所節省的勞動量,因而反映了勞動者相對於社會平均熟練者的熟練化狀況。為此可以對勞動熟練度做出如下精確定義:
勞動熟練度
設勞動者完成某工作所需的勞動量為Ql,該工作所需的社會平均勞動量為Qlo,則把
Rl=(Qlo-Ql)/Qlo
定義為勞動熟練度。

勞動複雜度

職業勞動、專業勞動、跨職業勞動、跨專業勞動,涵蓋不同職業、不同專業類型越多,複雜程度更高。
背景知識:
“勞動複雜度”到底是一個什麼概念?這個問題一直困擾著價值理論界,許多學者對此作了大量的嘗試性研究,但沒有取得滿意的結果。雖然,人們意識到複雜勞動所創造的勞動價值量相當於加倍的簡單勞動,但並不清楚到底為什麼會這樣?也不知道複雜勞動應該以什麼原則折算成加倍的簡單勞動?馬克思在《資本論》中提出:複雜勞動比簡單勞動的勞動價值密度要大。但是,熟練勞動同樣比非熟練勞動的勞動價值密度要大,高強度勞動同樣比低強度勞動的勞動價值密度要大。然而,勞動複雜度勞動熟練度和勞動強度這三個基本因素各自以何種獨特的方式來影響勞動價值密度呢?
統一價值論認為,複雜勞動與簡單勞動在其外部特徵和內部反應上存在一系列的差異,這些差異存在如下的邏輯關係:引發複雜勞動的前提條件是提高勞動者的培養費用;由此產生的直接結果是提高勞動者的技能質量水平;從而使勞動者能夠改造那些在組織功能上或邏輯結構上日趨複雜的勞動對象;勞動對象的複雜性必然引起勞動者內部反應的複雜性和勞動量支出的複雜性,從而產生了與簡單勞動之間在勞動量上的倍比關係;這種倍比(價值)關係必然反映在它們所體現的交換關係之中,也必然反映在它們的勞動主體所體現的社會關係之中;這種交換關係或社會關係必然為人們所反映,並形成相應的觀念與意識。由此可見,只有透過複雜勞動所表現出的外部特徵,才能準確發現複雜勞動的本質內涵。
實踐表明,提高勞動密度可通過三個基本途徑來實現:①提高勞動強度;②提高勞動熟練度;③提高勞動複雜度。由於勞動熟練度的提高只是改變不同勞動者之間勞動密度的相對差異,並不改變整個社會在勞動密度上的平均水平。提高勞動密度只能通過兩個途徑來實現:一是提高附加勞動密度;二是維持附加勞動密度相對不變,提高主勞動密度。顯然,第二個途徑實際上就是提高勞動強度,那么第一個途徑無疑就是提高勞動複雜度
事實上,附加勞動密度的提高,改善了機體的內環境,提高了勞動行為的技術質量水平,從而對主勞動密度產生了一定的功能放大效應,使勞動者能夠對較為複雜的勞動對象施加作用力,這本身就意味著提高了勞動複雜度。勞動複雜度的提高通常需要通過基礎知識的學習、專業技術的培訓和實踐經驗的總結來實現。因此可以對勞動複雜度做如下的精確定義。
勞動複雜度:複雜勞動的附加勞動密度Mlb與簡單勞動的附加勞動密度Mlbo之比值稱為勞動複雜度,用G來表示,即
G=Mlb/Mlbo

勞動的兩面性

任何勞動都具有能動性和受動性。能動性是指人們按照自身對自然界的規律性認識改造自然的過程;受動性是指不論人們是否認識這些規律人們總是受這些規律支配、不得不按照這些規律進行活動的過程。在一定意義上,這兩個過程同時並存,是一個過程的兩個方面。唐震把人們在這個過程中能動的一面取得的成果叫做“自由自在的勞動”,並賦予其作為美的本質規定。換句話說,在勞動過程中,當“自由自在的勞動”占居對勞動的主導地位時,人的感受就是美的。他認為,勞動作為人與自然的關係狀態,是自然界給人類下的一個詛咒,人類永遠無法擺脫它,而只能在它的伴隨下實現自由。所以,人類勞動的目的不為別的,就是為了人在自然面前獲得自由,當他獲得這種自由時,他同時獲得了一種超越時空的感受——即美感。他據此提出了創造美的勞動具有二重性的觀點:1.所有創造美的勞動都是具體的勞動。個體在其與對象的對立與僵持中,需要勞動來解脫。只有勞動能把個體從對象關係中解放出來。由於個體所面臨的對象是多種多樣的,個體的勞動形式也就是多種多樣的。從表面上看,個體的勞動過程是滿足吃、穿、住、用的過程。它是那樣地實在,那樣地俗不可耐,不少人甚至詛咒是勞動使他變得辛苦起來。然而,勞動對於人,就象生命對於人一樣是不可或缺的。恩格斯說的好:“勞動改變了人本身”。如果沒有勞動,也許世界上至今沒有人類;如果沒有勞動,人們不可能有今天這樣豐富的生活。人們可以改變勞動的形式,但卻不能取締勞動本身。2.所有創造美的勞動的共性是自由自在性。雖然每一種創造美的勞動都是具體勞動,比如種植活動、建築活動、舞蹈活動、歌唱活動、繪畫活動等等,但是,這些具體形式的勞動活動都有一個共同特徵:每一種具體形式的創造美的活動都是體現勞動的自由自在性的活動,那種凡是體現了人類勞動的自由自在性的勞動成果則被看成是美的東西。
人類需要勞動來幫助自己生存,需要勞動來解放自己。在這個問題上,勞動做到了;但勞動又使人被奴役,勞動讓人在形式上變得不自由。如果說,勞動的內容使人獲得了物質方面的目的物,但卻失去了精神方面的目的物。顯然,在勞動中,物質需求和精神需求被分裂了。
參見《接受與選擇》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9.8第一版

其他理解

1、勞動的特徵
為自己或者他人,提供實物勞動產品,或者提供無形勞動服務過程產品。
背景知識:
1) 勞動的本質:
在一個價值周期中,勞動的價值在於滿足價值主體“獲取並消耗價值客體”的需要。(換個角度,也可以這樣表述:在一個價值周期中,勞動的價值在於幫助價值客體實現自己的價值。)
勞動的價值,也只在於獲取和消耗。這是勞動存在的根本價值。除此以外,勞動不存在另外的價值。
2勞動不創造任何價值。它只能在幫助價值客體實現價值的前提下,實現自己的價值。
3在一個價值周期中,勞動只對價值主體有價值,而對價值客體沒有價值。這種情況的勞動價值, 我們稱之為“勞動的單向價值”。
4在一個價值周期中,同一個勞動所涉及到的兩端的事物,互為價值的主體和客體。這樣的價值周期,我們稱之為“雙向的價值周期”。而這種價值周期中的勞動,它同時充當了分別為兩端的事物獲取並實現對方價值的角色,它的所具有的價值,我們稱之為“勞動的雙向價值”。雙向的價值周期向我們展示出她的許多溫柔和美好的特點:公正、平等、雙贏和可持續的建設性。
5所謂剝削,是指單向的價值周期中的價值主體向價值客體施加的勞動。
我們也可以說,單向價值的勞動,我們就稱之為“剝削”。
2、對勞動的不正確定義. 有幾種情況
一, 定義範圍狹窄. 比如,"勞動是人創造自我內、外存在的活動". 但是,勞動是生命現象,不只存在與人類. 再比如,"其包括各種生產過程",但是除了"生產過程"之外的其他勞動呢?定義不詳盡.
二, 定義矛盾. 比如,"人類創造物質或精神財富的活動",人類的"財富"由兩點構成: 1,價值. 2,勞動. (詳見《資本論》第五卷說明)。用“財富”參與定義“勞動”,它就變成了:勞動,是“人類創造物質或精神勞動的活動。”
三,“勞動是具有一定生產經驗和勞動技能的勞動者使用勞動工具所進行的有目的的生產活動,是生產的最基本內容。勞動是專屬於人和人類社會的範疇,是人類本身及自然界與社會關係的積極改造,其根本標誌在於製造工具”。以及“(勞動)是指人們在各種活動中勞動力的使用或消耗。”等
這些是無效的定義。因為它使用了需要被定義的概念“勞動”來定義自身。
另外,“勞動是專屬於人和人類社會的範疇”這一點是錯誤的。是對馬克思的思想的曲解。勞動是整個生命世界共有的現象。正如馬克思認為,勞動創造了人本身,如果在人產生之前沒有勞動,而人產生之後才有勞動,即,“勞動是專屬於人和人類社會的範疇”,那么,勞動就不可能創造人,因為人已經存在。這與馬克思先生的結論是背道而馳的。
3.下面是各種不正確或不完全正確的勞動定義 勞動
勞動是人創造自我內、外存在的活動,其包括各種生產過程(在汽車製造廠上班,在土地上耕作,在學校里教學、學習,或製作比薩餅等!)。在各種技術水平上,千百萬種工作和任務都是由勞動完成的。對於一切人類文明來說,勞動力都是最重要的生產要素
①人類創造物質或精神財富的活動:腦力勞動,體力勞動
②專指體力勞動:勞動鍛鍊
③進行體力勞動:他勞動去了
勞動是具有一定生產經驗和勞動技能的勞動者使用勞動工具所進行的有目的的生產活動。其根本標誌在於製造工具。勞動是整個人類生活的第一個基本條件,它既是人類社會從自然界獨立出來的基礎,又是人類社會區別於自然界的標誌。馬克思主義還認為,勞動創造了人本身。
人類生產出的人和財富,都是勞動力、生產工具、勞動對象這三種基本要素共同作用的產物,勞動力是其中的決定因素。勞動創造文明,創造財富,促使人類發展,推動歷史前進。在一定的歷史下生產力體現為勞動力與生產工具總體的對於自然及外在社會關係的矛盾。
勞動的核心矛盾就是生產力的內在矛盾。其基本規律為勞動力的與生產工具的外在創造性發展規律。發現與創新的規律,積累與重複勞動的規律。其規律的表現為勞動力與生產工具的螺旋上升及不斷擴展的生產對象。
勞動是公民的權利和義務。

義務

介紹

是指勞動法規定的對勞動者必須作出一定行為或不得作出一定行為的約束。
權利和義務是密切聯繫的,任何權利的實現總是以義務的履行為條件。,沒有權利就無所謂義務,沒有義務就沒有權利。勞動法第三條第二款規定,勞動者應當完成勞動任務

範圍

提高職業技能,執行勞動安全衛生規程,遵守勞動紀律和職業道德。勞動者有完成勞動任務的義務。勞動者有勞動就業的權利,而勞動者一旦與用人單位發生勞動關係,就必須履行其應盡的義務,其中最主要的義務就是完成勞動生產任務。這是勞動關係範圍內的法定的義務,同時也是強制性義務。勞動者不能完成勞動義務,就意味著勞動者違反勞動契約的約定,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契約。提高職業技能、執行勞動安全衛生規程,遵守勞動紀律和職業道德,既是勞動者的義務,也是勞動者完成勞動任務的保證。勞動者努力提高職業技能,提高技術業務知識和實際操作技能,使勞動者成為適應社會主義建設的熟練勞動者,有利於提高勞動生產率,加快社會主義建設的速度。

體現

勞動義務勞動者對國家以及企業內部關於勞動安全衛生規程的規定,必須嚴格執行,以保障安全生產,從而保證勞動任務的完成。遵守勞動紀律和職業道德,是作為勞動者的起碼條件。憲法規定遵守勞動紀律是公民的基本義務,其意義是重大的。勞動紀律是勞動者在共同勞動中所必須遵守的勞動規則和秩序。它要求每個勞動者按照規定的時間、質量、程式和方法完成自己應承擔的工作。勞動者應當履行規定的義務,不斷增強國家主人翁責任感,兢兢業業、勤勤懇懇地勞動,保質保量地完成規定的生產任務,自覺地遵守勞動紀律,維護工作制度和生產秩序。職業道德是從業人員在職業活動中應當遵循的道德。職業道德是在職業生活中形成和發展,調節職業活動中的特殊道德關係和利益矛盾,它是一般社會道德在職業活動中的體現,其基本要求是忠於職守,並對社會負責。遵守勞動紀律和職業道德,是保證生產正常進行和提高勞動生產率的需要。現代社會化的大生產,客觀上要求每個勞動者嚴格遵守勞動紀律,以保證集體勞動的協調一致,從而提高勞動生產率,保證產品質量。勞動者在維護企業和自身利益的同時,還要就自己提供的產品和服務向社會負責,這是現代社會法律要求勞動者必須履行的義務。

內容

勞動義務誠信義務:在簽訂勞動契約時,勞動者有義務就其與勞動契約直接相關的基本情況,向用人單位如實說明。守法義務:勞動契約法是規範勞動契約雙方當事人行為的法律。勞動者作為勞動契約的一方,理所當然地也應遵守法律的規定和雙方的約定。勞動者有違法行為或者違約行為的,應該依法承擔法律責任。勞動契約法對勞動者違法或者違約行為所應承擔的法律責任作了明確規定,主要是:勞動者違反與用人單位約定的服務期和競業限制協定的,應按約定向用人單位支付違約金。勞動者違反勞動契約法的規定解除勞動契約,或者違反勞動契約中約定的保密義務或者競業限制,給用人單位造成損失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勞動者與原用人單位尚未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契約,又與其它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係,給原用人單位造成損失的,由勞動者與其它用人單位承擔連帶賠償責任

法律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第三條第二款規定,勞動義務是指勞動者必須履行的責任。這些責任包括:1,勞動者應當完成勞動任務。2,勞動者必須提高職業技能。3,勞動者必須執行勞動安全衛生規程。4,勞動者必須遵守勞動紀律。5,勞動者必須遵守職業道德。勞動者的這些義務是法律所規定的,是受法律制約的。當勞動者沒有履行這些義務時,必須會受到法律的制裁。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相關名言

  • 任何一種不為集體利益打算的行為,都是自殺的行為,它對社會有害。——馬卡連柯
  • 我們世界上最美好的東西,都是由勞動、由人的聰明的手創造出來的。——高爾基
  • 只有人的勞動才是神聖的。—— 高爾基
  •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李紳
  • 我覺得人生求樂的方法,最好莫過於尊重勞動。一切樂境,都可由勞動得來,一切苦境,都可由勞動解脫。——李大釗
  • 勞動是一切知識的源泉。——陶鑄
  • 所有現存的好東西都是創造的果實。——米爾
  • 在人的生活中最主要的是勞動訓練。沒有勞動就不可能有正常的人的生活。——盧梭
  • 勞動是社會中每個人不可避免的義務。—— 盧梭
  • 完善的新人應該是在勞動之中和為了勞動而培養起來的。——歐文
  • 體力勞動是防止一切社會病毒的偉大的消毒劑。—— 馬克思
  • 勞動卻是產生一切力量、一切道德和一切幸福的威力無比的源泉。—— 拉·喬乃尼奧里
  • 勞動是財富之父,土地是財富之母。——威廉·配第
  • 有總是從無開始的;是靠兩隻手和一個聰明的腦袋變出來的。——松蘇內吉
  • 我知道什麼是勞動:勞動是世界上一切歡樂和一切美好事情的源泉。—— 高爾基
  • 要工作,要勤勞:勞作是最可靠的財富。—— 拉·封丹

故事

毛澤東的“責任田”
抗日戰爭時期,國民黨頑固派在陝甘寧邊區周圍修築了五道封鎖線,隔斷了邊區和外界的交通,使邊區的經濟發生了很大的困難。為了粉碎國民黨頑固派的經濟封鎖,黨中央發出了“自力更生”的號召,於是一場轟轟烈烈的大生產運動在陝甘寧邊區開展起來了。
這天,警衛班的戰士們正在楊家嶺毛澤東住的窯洞附近召開生產動員會。會上,戰士們個個摩拳擦掌,表示要大幹一場,爭當生產模範。這熱烈的氣氛驚動了毛澤東,只見他快步從窯洞裡走了出來。
“你們在開生產動員會,這很好嘛!”毛澤東來到了戰士中間,滿面笑容地說,“黨中央號召我們開展生產運動,克服眼前的經濟困難,減輕人民的負擔,我們可要帶好這個頭!”
毛澤東雙手叉著腰,環顧著兩旁的山坡,充滿信心地說:“楊家嶺上的土地足夠我們種植瓜果蔬菜了。我們還可以養豬,解決自己的吃肉問題。假如再能搞一個合作社,那我們大家的日常生活用品也不用發愁了。”說到這兒,毛澤東爽朗地笑了。
戰士們被毛澤東這么一說,仿佛看到了滿山滿坡菜綠瓜黃的豐收景象,於是群情更加激奮。大家圍在一起,出謀劃策,商量怎樣開荒種地,怎樣引水澆田,並決定幾天以後正式開工。
到了開工那天,天剛蒙蒙亮,戰士們就扛著钁頭下地了。戰士們經過毛澤東住的窯洞門口,看到裡面燈光仍然亮著,大家都知道主席又熬夜了,所以誰也不忍心去叫他。大家躡手躡腳地從門口走過,生怕打攪了主席,不料還是被毛澤東聽到了。沒一會兒工夫,只見毛澤東扛著钁頭找來了,他邊走邊說道:“不是說好了給我一塊地嗎?我的一份在哪兒呢?”
“主席,您考慮革命大事,非常勞累,這開荒種地的小事就不用參加了。您的活,我們加把勁就都完成了。”戰士們異口同聲地說。
“不行!不行!開荒種地是黨的號召,我也不應該例外。”
在毛澤東的一再堅持下,大家只好在臨河不遠處給他劃出了一畝來地。
毛澤東分到責任田後,對這一“爭”來的土地十分珍惜,只要一空下來,他就去挖地。戰士們發現後,一齊趕來幫忙,毛澤東總是堅持自己完成。他說:“你們有你們的生產計畫,我有我的生產任務,這塊地,你們挖了叫我挖什麼呢?別看我的年紀比你們大,我還敢與你們比一比,看誰的田種得好!”
此後,毛澤東硬是忙裡偷閒,一钁頭一钁頭地把地挖好,又壘了一個小水壩,將河水引到地里。不久,地里便栽上了黃瓜、辣椒和西紅柿。毛澤東又經常利用休息時間施肥、鋤草,蔬菜越長越茂盛。
一份汗水,一份收穫。夏天到了,毛澤東田裡的西紅柿結得又紅又大,辣椒又尖又長,黃瓜沉甸甸地低垂著頭,個個頂花戴刺的,真是誘人極了。人們每走過這裡,都禁不住要停下腳步稱讚一番。
毛澤東親手開荒種田的訊息很快傳遍了延河兩岸,軍民大生產的勁頭更足了。
毛澤東教岸英掃廁所
1937年,毛澤東同志帶著兒子岸英在延安鳳凰山某地居住。當時岸英只有十四五歲。
在毛澤東住的院外有個小廁所。這裡以前一直由警衛班的同志打掃,可是一連很多天廁所總是在戰士們去之前就被打掃乾淨了。戰士們心中很是納悶兒。
一個大雪過後的清晨,戰士們很早就起來掃雪。當警衛班長準備去掃廁所附近的積雪時,發現廁所外的積雪早被打掃完了。“是誰打掃的呢?”大家估摸著,一時卻猜不出來。忽然,班長聽廁所里有人說話:“你到爐灶里掏些灰,用筐子挑來,往廁所里撒一撒。”多么熟悉的聲音啊,班長立刻就聽出了這是毛澤東同志和小岸英的對話。
原來,毛澤東同志為了培養岸英從小愛勞動的好習慣,特意和岸英一起來打掃廁所。從這以後,警衛戰士們經常可以看到一個小男孩打掃廁所,很少間斷過。

詩句

觀刈麥
時為盩厔縣尉
田家少閒月,五月人倍忙。
夜來南風起,小麥覆隴黃。
婦姑荷簞食,童稚攜壺漿。
相隨餉田去,丁壯在南岡。
足蒸暑土氣,背灼炎天光。
力盡不知熱,但惜夏日長。
復有貧婦人,抱子在其旁。
右手秉遺穗,左臂懸敝筐。
聽其相顧言,聞者為悲傷。
家田輸稅盡,拾此充飢腸。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農桑。
吏祿三百石,歲晏有餘糧。
念此私自愧,盡日不能忘。
白居易的賣炭翁》代表作。
賣炭翁, 伐薪燒炭南山中。
滿面塵灰煙火色, 兩鬢蒼蒼十指黑。
賣炭得錢何所營? 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憐身上衣正單, 心憂炭賤願天寒。
夜來城外一尺雪, 曉駕炭車輾冰轍。
牛困人飢日已高, 市南門外泥中歇。
翩翩兩騎來是誰? 黃衣使者白衫兒。
手把文書口稱敕, 回車叱牛牽向北。
一車炭,千餘斤, 宮使驅將惜不得。
半匹紅紗一丈綾, 系向牛頭充炭直。
憫農
鋤禾日當午,
汗滴禾下土;
誰知盤中餐,
粒粒皆辛苦。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
座中泣下誰最多?江中司馬青衫濕
爐火照天地,紅星亂紫煙。
赧郎明月夜,歌曲動寒川。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