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安石

萬安石

萬安石坐落在江西省贛州市尋烏縣吉潭鎮劍溪村(十四堡)境內,是儒禪文化聖地,為一座丹霞地質面貌的大石崮,劍溪西陲群山的主峰之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萬安石
  • 坐落在:江西省贛州市尋烏縣吉潭鎮劍溪村
  • 位於:閩贛交界的武夷山余脈位置
  • 僅次於:尋烏佛教發祥地雲蓋崬
萬安石地理位置,萬安石開山歷史,萬安石開山人物,萬安石儒釋緣源,知府建書館,書館建禪院,禪院分書院,儒釋互融合,萬安石發展歷程,萬安石部分人才,萬安石革命篇章,萬安石繁榮前景,萬安石文史來源,

萬安石地理位置

萬安石坐落在江西省尋烏縣吉潭鎮劍溪村西陲,位於閩贛交界的武夷山余脈位置,是廣東東江的東源區域。萬安石為“尋烏五大古蹟”之二,僅次於尋烏佛教發祥地雲蓋崬,與澄江的仙人橋旅遊區僅一峽之隔。是南方典型的丹霞地質面貌風景區。地理位置大約在東經115‘度47’;北緯250‘偏西4公里左右,北面是本縣澄江鎮周田村,西北是牛欄背、漁溪村;南面是本縣吉潭鎮滋溪村;東北面是本縣羅塘鄉;東面是山東劍溪村,東南面是本縣項山鄉。神崮上有明朝洪武年間創建的萬安書院和明朝永樂年間創建的萬安禪院。關於萬安石的歷史記載,古今《尋烏縣誌》均有詳載,歷代聖賢都有詩讚,這裡更是文豪墨客雅居聚會的首選佳境。
萬安石風景萬安石風景
萬安石聖境萬安石聖境

萬安石開山歷史

明朝洪武年間。福建延平府知府劉富一游經劍溪萬安石時,被神崮上的風景吸引,見山前明堂深遠廣闊,東方又現朝山極似筆架,氣勢磅礴,故在此創起一間名為“福安堂”的讀書館,後發展成萬安書院,以供萬安石周邊四鄰八鄉的子弟研讀詩書。
萬安石朝案-筆架山萬安石朝案-筆架山
萬安石朝暉萬安石朝暉

萬安石開山人物

萬安石的開山創始人為劍溪劉氏肇基祖劉富一,他是福建延平府的知府,明朝洪武年間臨劍溪開基。
篆刻“福安堂印”篆刻“福安堂印”
萬安石的石象,為出宰相吉意萬安石的石象,為出宰相吉意

萬安石儒釋緣源

知府建書館

福建延平府知府劉富一在萬安石創起了一間名為“福安堂”的研書館後,傳由其子鄉飲大賓宗十郎繼承堂業教授。其孫信三郎即選京都縣丞升福建寧州知州。至明朝永樂年間,即由劉富一的曾孫劉仲玉生員掌管書館。
萬安石
萬安石遠景萬安石遠景

書館建禪院

劉仲玉生員掌管書館期間,時遇一雲遊大和尚瞭然來到萬安石。瞭然曾是儒學之人,兩人一見如故,暢遊於萬安石之巔,談古論今,吟詩唱詞,甚是投緣。瞭然見“福安堂”院前山形左鐘右鼓中木魚,是修建禪院難得的聖境,於是要求書館送與他在萬安石建禪院,並示此功德可保佑仲玉公的子孫千秋萬代、永遠昌盛。仲玉公滿心歡喜地應允。
萬安禪院院門萬安禪院院門
瞭然祖師瞭然祖師

禪院分書院

禪院建成竣工時下雨,並且意外地掛起一道大彩虹,瞭然大和尚高興地作了首題為《萬安春雨》的古詩:“禪院無塵沐甘雨,白雲有色著彩虹。一春嫩葉染江山,百萬松針渥長空”。就把禪院命名為“萬安禪院”,並把左手代表文書的青龍位禪房交仲玉公辦書院,使他繼續教授講學,故又有“萬安書院”。
篆刻“贛南劍溪村萬安禪院”篆刻“贛南劍溪村萬安禪院”
萬安書院內院萬安書院內院

儒釋互融合

禪院建成後,瞭然大師放下苦行缽盂,結束了雲遊生涯,在萬安石神崮上開荒種地,進行禪、淨雙修,過著禪宗二傳弟子馬祖道一“洪州禪”農禪結合的生活。他還用萬松行秀“儒釋融合”的禪法傳道授徒,鼎火旺盛不絕,並引來了廣東、福建、湖南等地的得道高僧前來求禪問道,更有無數的文人騷客攀登弄墨。他們耳聽潺潺泉水,目送悠悠白雲,吟風嘯月,共悟禪機。仲玉公和瞭然便把他們的詩詞歌賦編成了八冊《蟬語》文集。從此萬安石就世代流傳著段劍溪劉氏仲玉公和瞭然祖師“儒釋融合”的感人傳奇故事。
萬安禪院的佛像萬安禪院的佛像
《禪語》詩詞文集《禪語》詩詞文集

萬安石發展歷程

仲玉公子孫果如瞭然祖師預言,根深葉茂,房房財丁興旺。劍溪從此被鄰鄉近堡的鄉梓美稱為“劉氏萬家村”。
至明朝萬曆三年,萬安石上香火鼎興,遊人若市,所收道徒高達五百多人,成為住持方丈一大煩惱。劍溪劉氏舉合族之力,在山麓拿出兩百多畝田地送給萬安禪院的佛僧耕種。並於長寧建縣衙之吉時同時動土興工,重新增建大雄寶殿護法間,使建築如一“回”字形,象徵“金匣裝印,大印落凡”也。
劍溪村一景劍溪村一景
萬安石曾吸引著一批又一批貢生、舉子及很有才學而不願踏仕途的賢達名士來講學授課,如大文豪劉蘇等。更有狀元、進士親臨萬安書院講學。如清朝雍正甲辰科進士邱上峰;道光十三年補殿試翰林院庶吉士、七品正堂官劉德熙;清代縣學博士、《贛州府志》編修者吳之章;澄江的邑庠生藍壁輝等等。吳之章和劉蘇在劍溪講學期間都寫下了著名的長篇《寒地山賦》;藍壁輝也寫了不少萬安石的詩句,均被收錄在了乾隆年間的《長寧縣誌》。“五.四”運動後,劍溪村先後創辦了兩所村學,人民開始接受先進的新科學、新知識,萬安書院的教學已不再適合時代發展,從此退出了歷史的舞台,完成了她數百年的傳統教學使命。1949年解放以後,在萬安書院成立了農業學校。“文化大革命”時期進行破除迷信,破除封建思想,劍溪萬安禪院和書院被視為迷信和封建“毒害”場所,一併拆毀為平地,所有的傳世經典和書籍都用火燒毀在歷史長河中了。
清乾隆十四年石版《長寧縣誌》清乾隆十四年石版《長寧縣誌》

萬安石部分人才

萬安石自創建萬安書院以來,歷朝歷代為國家選送了無數人才,僅劍溪村就有進士兩人,將軍一人,拔貢多人,邑庠生、秀才代代相承。如信三郎公選京都縣丞升福建寧州知州;汝芳公為文林郎;鳳剛公是例貢生;元賜公是歲進士;元卿公是恩貢生;天柱公為京中判七品;其元公為康熙大帝親自御筆敕封的“懷遠將軍”;文馨公為考授經廳;文詩公是國學貢元;敬真公從九品;昌純與泰江公例授國子監;泰財公授江西巡撫;連祥公例授直隸州分州;奕機公為國學貢元;多鈷公從四品;慶宗公為儀敘六品;高望公例授九品;德榮、德霖、宗發、奕祿、祥宗諸公軍功九品;世璋公為例授巡檢;隆坤公為江蘇巡政廳等等。
康熙皇帝御賜給劉其元的“懷遠將軍”牌康熙皇帝御賜給劉其元的“懷遠將軍”牌
劍溪桅桿下連祥公直隸州分州府邸劍溪桅桿下連祥公直隸州分州府邸

萬安石革命篇章

萬安石還留下了許多革命前輩的戰鬥足跡。1929年2月2日,紅四軍在吉潭圳下遭到劉士毅部的襲擊,毛澤東同志沉著地指揮戰鬥,帶領敵務班的戰士跳出了包圍。在蓮塘與突圍出來的紅四軍二十八團蕭克二營的黨代表陳俊同志相遇,後於鍋子嶂伏擊了尾追之兵。毛澤東同志由劍溪農會主席劉隆寶帶往了羅福嶂,與朱德、陳毅等同志會師。陳俊同志擔任了掩護任務,把尾追之兵牽引到了劍溪,並在萬安石前門展開了激烈的戰鬥。1932年冬,鄧小平同志前往尋烏重組縣委,回筠門嶺時,特別到劍溪看望了紅軍獨立三師的指戰員,途中在萬安書院歇息品茶,並遊覽了風景。1933年11月,羅屏漢司令員受黨的指派,在劍溪成立了閩粵贛邊游擊縱隊司令部,以牽制“南天王”陳濟棠駐澄江和清溪的部隊,以及福建張發奎駐東留和溪頭的部隊。當時,各路游擊縱隊在萬安書院進行了大會師。戰鬥大捷後,羅屏漢司令員在劍溪舉行了慶功大會。
尋烏縣委黨史辦編著的《尋烏劍溪蘇區史》尋烏縣委黨史辦編著的《尋烏劍溪蘇區史》
中共贛州市委黨務網發布劍溪革命調研的新聞中共贛州市委黨務網發布劍溪革命調研的新聞

萬安石繁榮前景

自1979年改革開放以後,中華民族全面復興,全國人民走上了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齊身在世界強國之列,人民過上了民主、自由和當家作主的富裕生活。黨和政府提倡言論自由和宗教信仰自由,喊出了文化藝術百家爭鳴的口號。劍溪人民緊跟時代發展,發動十里八鎮的鄉梓捐款獻物,萬眾一心,共同在萬安石古蹟上修建回了萬安禪院和萬安書院。期間,萬安禪院舉行了次三千多人的海、陸、空大型空前法會,共同祈禱世界和平。禪院還長期組織人民進行綠色健康素食,低碳生活,愛護生態環境;長期組織人民舉行放生活動,保護野生珍稀動物。萬安書院為了迎合時代發展,即成為詩詞、書畫、楹聯、篆刻等傳統文化藝術的創作場所,面向全世界開放交流,專業收藏古今名家各類藝術傑作。尋烏的萬安石將永遠呈現著百花齊放的繁榮景象。
萬安石後龍象首風光萬安石後龍象首風光
“焦點”“焦點”
神崮林蔭小道神崮林蔭小道
“象”形的萬安石巨崮“象”形的萬安石巨崮

萬安石文史來源

萬安石文史內容敬摘自原劍溪鄉人民政府辦公室主任、《吉潭鎮志》編輯部主要成員、《劍溪鄉志》主編劉承松原始稿。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