蠻夷

蠻夷

古代泛指華夏族以外的其他民族,包括南蠻、北狄、西戎和東夷。多數情況下,蠻夷戎狄統稱蠻夷四夷

黃河及長江流域地區,氣候溫宜,雨量適中,土壤肥腴,故較早即進入城廓農耕社會,地稱為中國,人稱為華夏。邊區自然條件較差,多為遊獵畜牧之族所居,故稱為蠻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蠻夷
  • 含義:南蠻和東夷
  • 通常所指均在內
  • 釋義:泛指華夏中原民族以外的少數民族
詞目,拼音,基本信息,英譯,引證解釋,簡介,源流,歷史稱呼,東夷,蠻夷後人,華夷之辨,

詞目

蠻夷

拼音

mán yí

基本信息

泛指華夏民族以外、九州地區以外的少數民族。
蠻夷

英譯

[the marns-name for aboriginal tribes or minority nationality in ancient China]

引證解釋

古代泛指華夏民族以外的其他民族,包括南蠻和東夷。多數情況下,蠻夷戎狄統稱蠻夷四夷
禮記王制》:“東曰夷、西曰戎、南曰蠻、北曰狄”。中國戎夷,五方之民,皆有性也,不可推移。東方曰,被發文身,有不火食者矣。南方曰蠻,雕題交趾,有不火食者矣。西方曰,被發衣皮,有不粒食者矣。北方曰狄,衣羽毛穴居,有不粒食者矣。指南方額頭有紋飾的族群即是南蠻。多喜歡吃生菜,色拉和醋。
《書·舜典》:“柔遠能邇,惇德允元,而難任人,蠻夷率服。”
戰國策·燕策》:“北蠻夷之鄙人。”
史記·五帝本紀》:“於是舜乃至於文祖,謀於四岳,辟四門,明通四方耳目,命十二牧論帝德,行厚德,遠佞人,則蠻夷率服。”
史記·孝武本紀》:“天下名山八,而三在蠻夷,五在中國。”
漢書·李廣蘇建傳》:“為降虜於蠻夷。”
《漢書·王莽傳下》:“更遣復位後大司馬護軍 郭興 、 庸部 牧 李曅 擊蠻夷 若豆 等,太傅犧叔 士孫喜 清潔江湖之盜賊。”[
唐·柳宗元《柳河東集》:“不意吾子自京師來蠻夷間,乃幸見取。”
韓愈原道》:“中國而夷狄也,則夷狄之;夷狄而中國也,則中國之。”
唐 韓愈 《潮州刺史謝上表》:“單立一身,朝無親黨,居蠻夷之地,與魑魅為群。”
春秋》在莊公三十二年記載:“冬,狄伐邢。”這是《春秋》中第一次出現狄的記載。這時晉獻公在位,與狄人的關係錯綜複雜,但戎與狄常常混稱。

簡介

源流

現存最早地理著作《山海經》表明,兩千多年前,一點四方的結構便已產生。這本書中,“天下”以中原為中心,被分作五個部分。在《史記·夏本紀》中,更是仔細地描繪出了一個以中原“天子之國”為中心,再向東南西北分別以500里、300里、200里依次延伸劃出的若干個等距離層次。從這種觀念出發,歷代政權皆以中原漢文化為本位,把周圍四方稱為“蠻夷”。中國古代王朝正統性的地理認同從夏朝開始,功勞系在禹一個人身上,平水土,辨九州,“蠻夷”古代泛指華夏九州民族以外的少數民族。
長城長城
高辛氏的時候,有個老年婦女住在王宮,患耳朵上的疾病已有一段時間了。醫生為她挑治,挑出一隻硬殼蟲,大小如同蠶繭。這老年婦女離開後,醫生把它放在瓠瓢中,再用盤子蓋住了它,不久這硬殼蟲就變成了一條狗,它身上的花紋有五種顏色,醫生便把它命名為“盤瓠”,並飼養它。
當時戎吳部落十分強盛,屢次侵犯邊境,君王便派遣將軍去討伐,但總不能擒獲取勝。於是就向全國招募,如果有誰能取得戎吳將軍的首級,就賞金一千斤,分封給城邑一萬戶,還把國王的小女兒賜給他。後來盤瓠銜到一個人頭,叼到王宮門外。國王仔細察看,正是戎吳將軍的頭。國王問各位大臣:“對這件事怎么處理呢?”各位大臣都說:“盤瓠是牲畜,不能給它做官,又不能給它娶妻。它雖然有功勞,也不要對它實施獎賞了。”國王的小女兒聽說了這件事,稟告國王說:“大王已經把我許諾給天下了。盤瓠叼著首級來了,為國家除去了禍害,這是上天使它獲得了這樣的成功,難道是狗的智慧和力量嗎?稱王的人看重諾言,稱霸的人講究信用,您不可以因為我輕微的身軀,而在天下人面前違背了公開的誓約,這是國家的災禍啊。”國王害怕了,因而聽從了她,讓小女兒跟從盤瓠。
盤瓠帶著國王的女兒登上南山,山上草木茂盛,沒有人的行蹤。於是國王的女兒就脫去華貴的官廷服裝,梳成了奴僕的髮髻;穿上了便於幹活的衣服,跟隨著盤瓠登高山進深谷,最後在石洞中安居了下來。國王很悲傷,老是想念她,於是就派人前去察看尋覓,但老天總是颳風下雨,山嶺震動,雲層陰暗,去的人沒有一個能到達那裡。大概過了三年,國王的女兒便生了六個男孩和六個女孩。盤瓠死了以後,六對孩子自己互相結成配偶,成了夫妻。他們用樹皮紡織,用草籽的顏色來染色,喜歡穿象盤瓠毛色那樣有五種顏色的衣服,裁製的衣服都有尾巴。
後來他們的母親回去了,把這一切告訴了國王,國王派出使者去迎接那幾個男女,這次老天也不再下雨了。這些人衣服色彩斑斕,說起話來含混難辨,吃喝的時候總是蹲著,喜歡山野而厭惡都市。國王順從他們的意願,賜給他們名山大澤,把他們稱為“蠻夷”。
稱作蠻夷的這種人,外表看上去呆頭呆腦,實際上卻很聰慧機敏,他們安心於自己的鄉土風俗,看重舊有的道德習慣。因為他們從上天那裡稟受了特別的氣質,所以國王用不同平常的法律來對待他們:無論是種田的還是經商的,出入關隘都不需要交驗帛制憑證與符節,也不需要繳納租稅;凡是擁有城邑的君長,都賜給印信綬帶;他們的帽子用水獺皮做成,取義於他們和水獺一樣在江河中尋求食物。粱州、漢中郡、巴郡、蜀郡、武陵郡、長沙郡、廬江郡的蠻夷,都是這樣。他們把米飯和魚肉混在一起,敲著木槽叫喊著,用這樣的方式來祭祀盤瓠,這種風俗一直流傳。是盤瓠的子孫。”
原文:以現
高辛氏,有老婦人,居於王宮,得耳疾,歷時,醫為挑治,出頂蟲,大如繭。婦人去,後置以瓠籬,覆之以盤,俄爾頂蟲乃化為犬。其文五色。因名盤瓠,遂畜之。時戎吳強盛,數侵邊境,遣將征討,不能擒勝。乃募天下有能得戎吳將軍首者,贈金千斤,封邑萬戶,又賜以少女。後盤瓠銜得一頭,將造王闕。王診視之,即是戎吳。為之奈何?群臣皆曰:“盤瓠是畜,不可官秩,又不可妻。雖有功,無施也。”少女聞之,啟王曰:“大王既以我許天下矣。盤瓠銜首而來,為國除害,此天命使然,豈狗之智力哉。王者重言,伯者重信,不可以女子微軀,而負明約於天下,國之禍也。”王懼而從之。令少女從盤瓠,盤瓠將女上南山,草木茂盛,無人行跡。於是女解去衣裳,為仆豎之結,著獨力之衣,隨盤瓠升山,入谷,止於石室之中。王悲思之,遣往視覓,天輒風雨,嶺震,雲晦,往者莫至。蓋經三年,產六男,六女。盤瓠死,後自相配偶,因為夫婦。織績木皮,染以草實。好五色衣服,裁製皆有尾形,後母歸,以語王,王遣使迎諸男女,天不復兩。衣服褊褳,言語侏(人離),飲食蹲踞,好山惡都。王順其意,賜以名山,廣澤,號曰蠻夷。蠻夷者,外痴內黠,安土重舊,以其受異氣於天命,故待以不常之律。田作,賈販,無關繻,符傳,租稅之賦。有邑,君長皆賜印綬。冠用獺皮,取其游食於水。今即梁漢、巴蜀、武陵、長沙、廬江郡夷是也。用糝,雜魚肉,叩槽而號,以祭盤瓠,其俗至今。故世稱“赤髀,橫裙,盤瓠子孫。”《搜神記》
南蠻
南蠻的稱謂最早記載來自於周代的《禮記》禮記·王制,中國戎夷,五方之民,皆有性也,不可推移。東方曰,被發文身,有不火食者矣。南方曰蠻,雕題交趾,有不火食者矣。西方曰,被發衣皮,有不粒食者矣。北方曰狄,衣羽毛穴居,有不粒食者矣。指南方額頭有紋飾的族群即是南蠻。多喜歡吃生菜,色拉和醋。
“南蠻”一詞泛指長江流域以南地區的非漢族人群,有時也被草原征服者用來指稱漢人,隨著長江流域的開發,南方蠻夷逐漸深入山區。南蠻的民族成分相當複雜,大體可分為百越、百濮與巴蜀三大族系。百越族系分布於長江以南的廣大地區,百濮族系分布於今湖南、貴州一帶,巴蜀族系分布於今四川、重慶一帶。

歷史稱呼

商朝時有荊蠻、庸、濮、蜀、髳、微、越。
先秦時稱南蠻、荊蠻、荊越、揚越、百越、閩、庸、百濮、巴、蜀、僬僥、卉服島夷、有苗、三苗、和夷、裸國。

東夷

東夷又稱夷,最早是和炎黃相對的一個部落,是華夏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漢朝時變成古漢族對東方非華夏民族的泛稱,非特定的一個群體。
夷又有諸夷、四夷、東夷、西夷南夷九夷等稱。隨著東夷與華夏的融合,漢朝之後,東夷後來變成對東北地區各民族的泛稱。夷字有多重含義。其主要意思是“平”。東漢許慎的說文解字說夷字“從大從弓”。
據說東夷人最早發明弓箭,擅長射箭。距今4600至3300年的龍山文化時期東夷骨刻文中已經發現了類似人背弓形的“夷”字,“從大從弓”有了原始依據。
但商周時期在甲骨文和金文中夷實際是屍或者人字,和弓無關,因此以夷字“從大從弓”認定夷字為弓箭手之說可能是漢代人穿鑿附會而來。

蠻夷後人

大約在南北朝年間,一部分“磨些夷”南遷至今雲南省賓川縣境內,建立了越析詔。“越析,一詔也,亦謂之磨些詔,部落在賓居(今雲南省賓川),舊越析州也”。737年(唐開元二十五年)南詔兼併了越析詔,南遷的這部分磨些人又被迫向北遷回鹽源、鹽邊一帶。“磨些夷”居地“土多牛羊,一家即有羊群”,“男女皆披羊皮”。說明他們的畜牧業生產比較發達,否則,不可能達到每個家庭都有羊群。其“俗好飲酒”,酒為糧食釀造,這也說明他們的農業有了相當規模的發展。居住在各地的“磨些蠻”,因自然環境不同,其經濟文化的發展有明顯的差異。元、明、清時期,有的磨些人“依江負險,酋寨星列,不相統攝”,以林寨為單位,受酋長統領,部落界限仍未打破;有的磨些人“善勁弩騎射,勤儉治生,飲食蔬薄”,過著狩獵為主的生活;有的磨些人“男剃頭辮髮,婦人戴氈笠,衣與僰人同”。受到白族較深的影響;有的磨些人。“近城池,其性淳樸。男女悉以棉布、麻布為衣,種莜稗以資生,賣枋板以為業”,“其讀書入學者,衣冠悉同士子”。他們受漢族先進經濟文化的影響,發展程度達到了一個更高的水平。尤其在“改土歸流”之後,麗江一帶的磨些人直接同漢族的交往更加頻繁,其經濟文化生活已與漢族趨於一致。此外,磨些人也很擅長手工製造,“能制堅甲利刃”。他們所造鐵劍,鋒利無比,“所指無不洞”;所制氂牛尾帽,“非矢鎬所能穿”。以上情況,一直延續至近代。
城牆城牆

華夷之辨

華夷之辨,或稱“夷夏之辨”、“夷夏之防”,用於區辨華夏蠻夷。古代華夏族群居於中原,為文明中心,因此逐漸產生了以華夏禮義為標準進行族群分辨的觀念,區分人群以禮儀與種族,合於華夏禮俗者並與諸夏親昵者為華夏、中國人,不合者為蠻夷、化外之民。中國歷史上“華夷之辨”的衡量標準大致經歷了三個演變階段:血緣衡量標準階段,地緣衡量標準階段,衣飾、禮儀等文化衡量標準階段。後理學以君臣大義取代華夷之辨。華夷之辨的宗旨植根於《春秋》以及《儀禮》、《周禮》、《禮記》、《尚書》,以文化禮義作標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