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魚(打擊樂器)

木魚(打擊樂器)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4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木魚,打擊樂器。最初做為道教召集教眾,講經設齋用的法器。根據歷代崇道記的記載 ,木魚是出自唐代,明皇帝時期,是道教召集教眾,講經設齋用得法器,源於道教,後逐漸被佛教借鑑引用。

《道藏》歷代崇道記記載,衢州建觀穿地得一魚,可長三尺,其狀似鐵 ,微帶紫碧色,又如青石,光瑩雕雋,殆非人功所能也,叩之甚響,其魚亦不能名,遣使進貢,帝(唐明皇李隆基)令宣示百僚,亦不能辨。帝乃呼為瑞魚磬,仍令懸於太微宮,非講經設齋不得擊之。於是諸宮觀競以木石模之,以代集眾。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木魚
  • 分類:敲擊體鳴樂器
  • 使用:多用於道教、佛教的功課與法會
  • 起源:道教
簡介,形狀,木魚來源,木魚傳說,木魚之名,木魚歌,演奏,法器名,形狀來源,起源,代名詞,意義,

簡介

  1. 木魚之名稱由來,蓋取“魚日夜不合目”,故刻木象魚,擊之,用以誡晝夜思道。於誦經禮懺時,與銅磬相互配合,用以節制經頌。
  2. 佛、道通用之木魚,與銅磬(qing)為一對不可分離之通神樂器,皆系儀案上必備之法器。其大小、形式、材質不一,唯須與銅磬大小相稱。

形狀

木魚呈團魚形,腹部中空,頭部正中開口,尾部盤繞,其狀昂首縮尾,背部(敲擊部位)呈斜坡形,兩側三角形,底部橢圓;木製棰,棰頭橄欖形,形似魚。
木魚
木魚大小不一,音高不同。寺廟中使用的大型木魚,正面圓徑約40厘米,最大的達90厘米以上。
小型木魚圓徑僅4厘米,只在佛教法事“繞蓮”(繞佛堂)時套用。經常使用的中型木魚有五種,圓徑7—16厘米。多用桑或椿木製作。在民族樂隊中,備有音高不同、數量不等的成套木魚,按五聲、七聲音階或十二平均律排列組合,常用於輕快活潑的樂曲中,有時可獨奏簡短的樂句,或用來模仿馬蹄聲的音響效果。木魚是廣東地區曲藝“木魚歌”的擊節樂器
木魚是外形酷似魚頭形狀的一種木製品,在我國很早就出現了,但是有記載的歷史卻比較晚。這種特殊的器物,並非只在寺廟中才能夠見到。早在明清時期,木魚就已經用於宮廷音樂崑曲以及民間音樂的演奏。通常大木魚用桑木或者椿木製作,最大的面徑可以達到40厘米以上,發出的聲音比較低。小木魚一般用檀木或紅木製作,發音較高。寺廟中使用的木魚,大致分為兩種:一種為圓形,另一種是長條形的。一般來說,圓形木魚的規格多種多樣,而長條形的木魚大多在一米左右。

木魚來源

一般認為,木魚是由佛門伴侶所創製,然馬承玉《木魚源於道教考》指出,其真實來源實為道教。
木魚是佛道二教最常用的木製魚形法器,有長形和圓形兩種,長形木魚多用於召集信徒,圓形木魚一般在念經時使用。學者多認為木魚起初是佛教的法器,並隨著佛教的傳入而自印度傳入我國。但這一傳統看法並沒有明確的文獻依據。黃兆漢先生在《木魚考》一文中據晉代釋法顯《佛國記》關於"三千僧共犍槌食"的記載,推測如果"犍槌"是木魚的話,則木魚在晉代已出現於于闐國,至於中國本土的寺院使用木魚,黃先生據唐司空圖(837-908)《上陌梯寺懷舊僧》詩指出至遲是在唐代1。黃先生認為"唐以前甚至五代以前的木魚都是用來召集僧眾的或警眾的",至於誦經使用木魚最遲是在南宋。黃先生的大作,引起了筆者對木魚的極大興趣,並對道教使用木魚的情況有所留意。可是筆者卻發現木魚實際上起源於道教,與印度佛教沒有絲毫的關聯,這是頗出人意料的。
根據歷代崇道記的記載,木魚是出自唐代,明皇帝時期,是道教召集教眾,講經設齋用得法器,源於道教
木魚
《道藏》歷代崇道記記載,衢州建觀穿地得一魚,可長三尺,其狀似鐵 ,微帶紫碧色,又如青石,光瑩雕雋,殆非人功所能也,叩之甚響,其魚亦不能名,遣使進貢,帝(唐明皇李隆基)令宣示百僚,亦不能辨。帝乃呼為瑞魚磬,仍令懸於太微宮,非講經設齋不得擊之。於是諸宮觀競以木石模之,以代集眾。
北宋賈善翔《猶龍傳》卷五云:
明皇開元三年(715)敕天下置開元觀……十三年又敕上都置太清宮,東都置太微宮,北都神堯舊宅置紫微宮,潞州潛龍故宮置啟聖宮。並給袞冕、絳紗、帷帳、交龍、門戟,一如宮闕之狀。蒲州掘地獲玉石,狀如半月,復有仙人搗藥之像,叩之有聲,頗清越。帝令懸於太原真元廟庭,號為偃月磬。東都留守張琦奏汝州魯山因修仙居古觀,獲玉瑛,叩之聲聞數里,帝令懸於太清宮聖祖廟庭。衢州建觀穿地得一魚,可長三尺,其狀似鐵,微帶紫碧色,又如青石,光瑩雕雋,殆非人功所能也,叩之甚響,其魚亦不能名,遣使進貢,帝令宣示百僚,亦不能辨。帝乃呼為瑞魚磬,仍令懸於太微宮,非講經設齋不得擊之。於是諸宮觀競以木石模之,以代集眾。(三家本《道藏》18/30-31頁)
晉武帝時,吳郡臨平岸崩,出一石鼓,打之無聲。以問張華,華云:"可取蜀中桐材,刻作魚形,打之,則鳴矣。"於是如言,音聞數十里2。
可見,西晉時,人們已用桐木刻作魚形,用作擊打之器。
蔣道支於水側見一浮楂,取為研製,形象魚。有道家符讖及紙皆內魚研中,常以自隨,二十餘年忽失之。夢人云:"吾暫游湘水,過湘君廟為二妃所留。今復還,可於水際見尋也。"道支詰旦,至水側,見罾者得一鯉魚,買剖之,得先時符讖及紙,方悟是所夢人棄之。俄而雷雨,屋上有五色氣,直上入雲。後人有過湘君廟,見此魚研在二妃側4。
五代王定保(870-約955)《摭言》云:
有一白衣問天竺長老云:"僧舍皆懸木魚,何也?"答曰:"用以警眾。"白衣曰:"必刻魚何因?"長老不能答,以問悟卞師,師曰:"魚晝夜未嘗合目,亦欲修行者晝夜忘寐,以至於道。"

木魚傳說

僧眾中流傳著這樣一個傳說:遠在漢朝時期,皇帝派慈光大師和兩個僧徒去西天 取經,歷盡千辛萬苦,在取經歸途中,乘船划船之時,突然風浪大作,一條惡魚張著大口朝 船撲來,船頭上的經書被大魚一口吞掉,兩僧徒躍身入海與大魚搏鬥,了結了大魚性命並將 它拖上船頭。剎時間,風平浪靜,陽光燦爛,大魚身軀化為污水流入大海,只剩下魚頭擺在船頭上。慈光師徒帶著大魚頭返回佛寺,為了討還經卷,每天敲打大魚頭口念“阿彌陀佛 ……”。日復一日,大魚頭被敲得粉碎,後來只好照著大魚頭的模樣做了個木頭的,天天敲 打。就這樣,敲木魚誦經成了佛家的習慣。
木魚(打擊樂器)

木魚之名

關於“木魚”之名,最早見於唐代高僧懷海禪師所撰《敕修清規》之中:“木魚,相傳雲, 魚晝夜常醒,刻木像形擊之,所以警昏情也。”據此,木魚當為佛門僧侶所創製,有警示僧眾晝夜不忘修行之意。此前,相傳木魚的前身乃是一種稱為“木撲”的簡單木塊,後才刻為魚像,稱作木魚。因不入宮廷音樂,故歷代正史不載。木魚在佛教中常用以伴奏“梵吹”( 宗教歌曲),帶有濃厚的宗教色彩。明代王圻《三才圖會》載:“木魚,刻木為魚形,空其中,敲之有聲。……今釋氏之贊梵吹皆用之。”明代以來,流行於民間,用於說唱木魚歌崑曲伴奏。清代李斗《揚州畫舫錄》載,當時劇場裡所用的樂器中就有木魚。後來又逐漸在歌舞伴奏和器樂合奏中套用。木魚除在佛教、道教音樂使用外,還廣泛用於各種形式的器樂合奏和樂隊中。

木魚歌

中國南方彈詞系統的曲種。又稱摸魚歌。流行於廣東地區。起源於明末,清代以後興盛。屈大均《廣東新語》曾記載其演出盛況。早期木魚歌都是隨編隨唱,後來才記錄曲詞,輾轉傳抄,或刻印傳唱。這種抄本或刻本,名為木魚書
木魚歌雖屬彈詞系統的曲種,但與蘇州彈詞不同,沒有開篇、詩、詞、套數和說白。以後受粵曲、南音和龍舟歌的影響,始插以說白。演唱時用二胡古箏琵琶三弦伴奏,也可用竹板擊節。曲調分“正腔”和“苦喉”兩種。前者爽朗明快,歡樂喜悅;後者沉鬱悲惻,哀怨纏綿。
木魚書有記載可查的約有500部、4000 ~5000 卷之多。內容良莠雜陳。有從佛經故事和寶卷改編的,如《 目連救母 》、《 觀音出世》;有來自小說傳奇之作,如《仁貴征東》、《白蛇雷峰塔》等;也有反映現實社會題材的曲目,如描寫反美華工禁約的《金山客自嘆》、《華工訴恨》,揭露帝國主義侵略的《國事訴根源》等。傳統曲目以《花箋記》、《 二荷花史 》最為著稱。

演奏

演奏時,大團魚形木魚需置於地面上,小圓魚形木魚則用左手托持,右手執棰頭呈橄欖形的木棰敲擊,發音短促,音色清脆洪亮,是富有特色的節奏樂器。常用於戲劇、曲藝伴奏、器樂合奏、民族樂隊宗教音樂中。木魚在戲劇中,用於崑曲、京劇、晉劇(山西中路梆子)和藏戲等劇種的伴奏。廣東音樂使用的是長魚形木魚,在合奏中有時要使用大小兩個木魚,大木魚發低音,小木魚發高音。在江南絲竹、蘇南吹汀、浙東吹打、河北吹歌等民間器樂合奏中,多套用小團魚形木魚,它常與鼓板一起配合使用,以鼓板擊重拍,用小木魚擊輕拍。在十番鑼鼓、福州十番、閩南十音、福建南音等器樂合奏中,小木魚是不可缺少樂器,除用以敲擊輕拍外,還將它所發之音,視為主要音色之一。在民族樂隊中,常備有音高不同、數量不等的整套團魚形木魚,它們按五聲、七聲音階或十二平均律編排成套,多用於配合輕快活潑的曲調,有時也用以敲出簡短的獨奏樂句,還可用來模仿戰馬賓士的音響效果。在佛教、道教音樂中,木魚既是法器,又是離不開的節奏樂器
團魚形木魚還在曲藝木魚歌中套用。木魚歌又稱唱木魚或木魚書,是節奏自由的吟誦體說唱,過去多由家庭婦女用廣州方言表演,唱時不用吹、拉、彈等樂器伴奏,只用木魚擊之以為節拍。這種民間說唱形式始於明代,廣泛流傳於廣東省廣州、南海、番禺、順德等地。木魚歌的唱腔後被粵劇吸收為唱腔的—種。長篇曲目有《花箋記》,《荷花史》等,短篇曲目有《琵琶上路》、《樓台會》等。

法器名

古代的木魚又稱木魚鼓、魚鼓或魚板,其形狀、用法均與後世不同。《釋氏要覽》卷下〈雜記〉犍稚條雲(大正54·304a)︰‘鐘磬、石板、木板、木魚、砧槌,有聲能集眾者皆名犍稚也。’《敕修百丈清規》卷八〈法器章〉木魚條雲(大正48·1156a)︰‘齋粥二時長擊二通,普請僧眾長擊一通,普請行者二通。’由此可知,古代的木魚是板狀(挺直的魚形),主要用以集合僧眾。

形狀來源

至於為何為作魚形,《釋氏要覽》雲(大正54·304a)︰‘今寺院木魚者,蓋古人不可以木朴擊之,故創魚象也。又必取張華相魚之名,或取鯨魚一擊蒲牢為之大鳴也。’《敕修百丈清規》則雲(大正48·1156a)︰‘相傳雲,魚晝夜常醒,刻木象形擊之,所以警昏惰也。’

起源

根據黃兆漢先生在
南宋謝守灝《混元聖紀》卷八所記略同,末云:"宮觀有木魚自茲始也"。(《道藏》17/861)
可見,道觀在唐玄宗開元十三年(725)已開始使用木魚,比司空圖的記載早了一百多年。由上可知,木魚最初是長形的,不僅用於召集道徒,也用於講經。衢州即今浙江衢州市,由衢州道觀獻石魚可知,在此之前,衢州或江表的道觀已用石魚來召集道徒或講經。為什麼將玉石刻成魚形呢?原因無非有二:其一,魚為祥瑞之物;其二,迷信魚形器物能發出更響的聲音。這一風俗其實在六朝就有了。南朝宋劉敬叔《異苑》卷二云:
晉武帝時,吳郡臨平岸崩,出一石鼓,打之無聲。以問張華,華云:"可取蜀中桐材,刻作魚形,打之,則鳴矣。"於是如言,音聞數十里2。
可見,西晉時,人們已用桐木刻作魚形,用作擊打之器。
1988年在四川金堂縣楊柳鄉出土的漢代石棺有拴馬、魚、鐸的畫像,如下圖3:無疑,懸著的魚同鐸一樣應是一種鳴器,這就是說漢代民間已有使用魚形鳴器的習俗。四川漢代石棺畫像多系神仙傳說,四川又是道教的發源地,很可能四川道教已經使用魚形鳴器。
但可以確信的是,晉宋時期,道觀已經出現了木製的魚形器物。《異苑》卷七云:
湘君廟位於洞庭湖君山,因湘妃而聞名。蔣道支刻木為魚,中空,頗類似於後世的圓形木魚,只是用途不同罷了。可見,道觀使用木魚雖然始於唐代,但其源頭卻在漢晉。
五代王定保(870-約955)《摭言》云:
天竺長老自然不知道木魚的來歷,而卞法師的解釋也不過是自欺欺人。其實,此時僧舍懸用木魚最多也不過一百來年歷史。但奇怪的是,在釋道相爭甚烈的唐代,寺院仿用木魚,卻沒有招致道士的攻擊,以致於佛教徒將木魚的發明繫於佛的名下。
唐代道觀使用木魚的風氣,一方面淵源有自,一方面與唐玄宗的喜好有關,而寺院也漸染此風,則從一個方面反映了釋道相激的事實。
不過其實木魚就是以前的犍稚,就是兩塊長方形的木,日本從唐代引進的佛教還保留敲擊犍稚誦經的習慣。

代名詞

通常也被用以來稱一個人愚笨!木魚通木愚!
木魚(打擊樂器)

意義

以木製成的魚,在讀誦經文時叩擊之。據說魚類晝夜常醒不眠,今以木刻成魚形而叩擊之,目的在警惕眾人不可昏沉懶惰,應該晝夜精勤修行佛法,直到成功為止。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