塘棲鎮

塘棲鎮

塘棲鎮(tángxī),位於杭州市北部,與湖州市的德清縣接壤,距市區中心約20公里,距區政府所在地臨平約13公里,著名的京杭大運河穿鎮而過,使其成為蘇、滬、嘉、湖的水路要津,歷朝歷代以來,塘棲均為杭州市的水上門戶。

塘棲,地處杭嘉湖平原南端,是浙北重鎮、江南水鄉名鎮、屬杭州臨平副城副中心。塘棲水陸交通十分便捷,浙S13申嘉湖杭高速公路穿鎮而過,浙S304省道、京杭運河東西向貫穿全鎮,塘康公路、拱康路、圓滿路延伸段(S304省道G320國道連線線)直通杭州,距杭州主城區十五公里,水上巴士直達武林門。現轄27個村,7個社區,近10萬人口,總面積79平方公里。是聞名遐邇的“魚米之鄉、花果之地、絲綢之府、枇杷之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塘棲鎮
  • 外文名稱:Tangqi town
  • 地理位置:杭州市餘杭區塘棲鎮
  • 開放時間:全天開放
  • 景點級別:AAAA級
  • 門票價格:免費
  • 著名景點:塘棲乾隆御碑
  • 所屬國家:中國
  • 所屬城市:浙江省杭州市
  • 建議遊玩時長:1天
  • 適宜遊玩季節:四季皆宜
  • 方言:吳語-太湖片-苕溪小片-餘杭話
行前必讀,景區動態,景區介紹,關鍵信息,景點美圖,歷史沿革,交通信息,地理位置,經濟發展,工業發展,地區經濟,塘棲名吃,細沙羊尾,粢毛肉圓,米塑,板鴨,匯昌粽,百年建築,古蹟建築,百年匯昌,姚致和堂,勞鼎昌,翁長春,廣泰豐,大綸絲廠,氣候與環境,氣候,作物,水路碼頭,歷史記載,改變現狀,藝文敘錄,相關詩文,人傑地靈,資料來源,

歷史沿革

塘棲歷史悠久,始建於北宋,自元代商賈雲集,蔚成大鎮,明清時富甲一方,貴為“江南十大名鎮”之首。塘棲,有著深厚的文化積澱,文人輩出,書香傳世;塘棲,文物遺產眾多,廣濟長橋、郭璞古井、乾隆御碑、棲溪講舍碑、太史第弄、水南廟……默默向人們細述當年風采;塘棲,人傑地靈,物產豐盛,枇杷名揚天下,絲綢香飄海外,自古就是貢品。塘棲是座古鎮,同時也是一座新城,雖然歷經歲月滄桑,失去了“三十六爿橋”、“七十二條半弄”的風貌,但是她的魂和根還在,並且充滿了生機和活力。在經濟大潮中,她依然走在餘杭區的前列。先後獲全國千強鎮、浙江省文明鎮、浙江省綜合實力百強鄉鎮、浙江省十大歷史文化名鎮、浙江省衛生鎮、杭州市經濟發展十佳鄉鎮、杭州市現代化標誌性教育強鎮、國家枇杷原產地域保護之鄉等榮譽稱號,2010年底成為浙江27個小城市培育試點鎮之一。

交通信息

乘公交432路、342路、350路、341路、319路、480路、487路、786路、771路、790路、792路、793路、799路、794、787路到塘棲站下車即可。

地理位置

鎮區的東南有超山諸峰,素有“十里梅花香雪海”之稱,為江南三大探梅勝地之一,與碧波漣漪的丁山湖形成了山水相映的迷人景觀。2010年,全鎮共轄18個村、7個社區,鎮區總面積為79平方公里,總人口近8萬人。全鎮有耕地41921畝,魚塘6290畝,桑地5870畝,果地10492畝,山林5743畝,茶地404畝。
超山與丁山湖超山與丁山湖
歷史沿革
據現存的史籍記載,早在北宋以前,塘棲僅僅只是一個小小的打漁村,漁民們三三兩兩在此散居,在此曬網休息。直到元朝張士誠拓寬了官塘運河以後,人們沿塘而棲,小鎮才初現雛形。到了明代弘治年間,廣濟橋的構築使鎮區兩岸連成一片,這才逐漸形成了一個具有一定規模的集鎮。光緒《唐棲志》中有著這樣的記載:“迨元以後,河開矣,橋築矣,市聚矣。”又云:“唐棲官道所由,風帆梭織,其自杭而往者,至此少休;自嘉秀而來者,亦至此而泊宿,水陸輻輳,商家鱗集,臨河兩岸,市肆萃焉。”由此可見,是秀麗的京杭古運河哺育了塘棲。
塘棲在舊時稱作唐棲,並有著眾多的別稱,這些別稱大都散見於文人雅士所留下的書畫題詠詩詞唱和之中,共有棲水、棲溪、溪西、武店、武水等名,其中以棲水、棲溪最為常見。有關塘棲鎮鎮名的由來,歷來眾說紛紜,無一定論。認可者較眾者為“負塘而棲”一說。此說始見於明朝胡玄敬所撰的《棲土風土記》。胡玄敬云:國初開設運河,大築塘岸,居民初集,負塘而棲,因名唐棲。此說言之鑿鑿,頗為可信,是不少研究者、學者廣為認可的一種說法。
塘棲鎮地圖塘棲鎮地圖
但除此之外,有關鎮名由來,有據可查的尚還有以下三說:一曰“寺”說,清王同所撰的《唐棲志》云:唐棲之名,以唐棲寺為最早,宋代在下塘之西有唐棲寺,遂以寺名名其鎮。後鎮名顯而寺名轉微,於是居此者,知有唐棲鎮,不知有唐棲寺矣;
一曰“隱居”說,《卓氏家乘》唐棲考中說:“唐棲者,唐隱士所棲也。”隱士姓唐名珏,系宋末元初人,世居紹興攢宮宋六陵之旁,因痛恨元僧楊璉真珈盜六陵、棄帝骸的罪行,夜邀鄉里壯士,移六帝骨骸於蘭亭附近,事後,他為了避其禍,匿名陷居於唐棲的三分村,里人們敬重他的義行,遂名其居住地為唐棲;
另有一曰為“方位”說,張之鼐在《唐棲古今沿革考證》中云:唐棲位於官唐之西,故宋范玉湖有紀行唐西詩,蘇軾有“明朝歸路下唐西,不見鶯啼花落處”詩句可證。
塘棲鎮在明清時富甲一時,貴為江南十大名鎮之首。塘棲原屬仁和縣管轄,民國後成立了杭縣,塘棲便屬杭縣管轄。解放前,塘棲分水南和水北兩鎮,水南屬杭縣管轄,水北屬德清縣管轄,兩縣隔河而治。1950年5月,德清縣城關區雙溪鄉3村即原水北鎮劃歸塘棲鎮管轄,結束了兩岸分治的局面。1958年,杭縣建制撤消,塘棲隸屬於杭州郊區,稱杭州市塘棲人民公社塘棲管理區。1959年3月遂又隸屬半山聯社。次年,半山、拱墅兩聯社合併為錢塘聯社,塘棲又屬錢塘聯社。1961年4月,錢塘聯社與老餘杭縣合建餘杭縣,塘棲隸屬餘杭縣。今隨縣制變化,屬杭州市餘杭區。1985年11月,因縣境內拆鄉並鎮,原丁河鄉併入塘棲,1992年原塘南、宏畔、超山三鄉又一起併入塘棲,於是,地域、人口一起猛增,使其成為餘杭區內的第二大鎮。

經濟發展

2006年全鎮工農業總產值達到了130.96億元,農民人均收入10636元,財政總收入2.95億元。塘棲現已形成金屬製品、蜜餞食品、農藥化工、針織服飾四大優勢產業和絲綢、服裝、建材等傳統產業,努力培育以汽配、機械機電、電子、包裝為主的新興產業。塘棲鎮黨委、政府在餘杭區委、區政府得正確領導下,以“繁榮運河水鄉文化,復興塘棲千年古鎮”為總體發展目標,在“十一五”期間,抓住機遇,把塘棲建設成為以水鄉古鎮文化為背景,以現代工業為支柱,以特色農業為基礎,以新農村建設為契機,以“杭州威尼斯”塘棲水城項目建設為突破口,以商貿、人居、休閒、旅遊為亮點的“組團中心”。
塘棲,地處杭嘉湖平原南端,是浙北重鎮、江南水鄉名鎮、杭州市六大組團之一的中心城鎮。塘棲水陸空交通十分便捷,杭寧高速穿城而過,09省道、京杭運河東西向貫穿全鎮,三條主幹道直通杭州,距杭州主城中心十公里,為杭州水上巴士終點站。現轄27個村,8個社區,近10萬人口,總面積79平方公里。是聞名遐邇的“魚米之鄉、花果之地、絲綢之府、枇杷之鄉”。

工業發展

塘棲的近代工業在浙江省境內起步較早,清光緒二十二年(1896),南潯富商龐元濟和杭州殷富丁丙合夥在塘棲鎮東的日暉橋畔開設“大綸絲廠”,這是浙江省境內最早的三家機器繅絲廠之一,開了民族資本工業的先河。嗣後,祥綸(1925)、崇裕(1926)、華綸(1929)等絲廠紛紛在鎮內創辦,使這個水鄉小鎮成了全省蠶絲工業的重鎮。
1929年,浙江省政府舉辦西湖博覽會,塘棲有三家絲廠的蠶絲產品應邀參展,紛紛獲得特等獎和一等獎,一時聲名鵲起,產品遠銷海外。
1935年,據當時的浙江省政府建設廳調查:全省境內共有機械繅絲廠29家、機械繅絲車7598台,塘棲一鎮就分別占據了全省的13.8%和19.8%,成了全省著名的機械繅絲重鎮。但是,除了繅絲以外,塘棲鎮的其它工業發展速度緩慢,民國初期出現的一些油廠、米廠、酒廠充其量僅是些手工作坊,幾乎沒有任何機械化含量。
唐志方花木場唐志方花木場
時至1949年塘棲解放,全鎮的工業僅僅只有兩家奄奄一息的絲廠、一家電廠、二家油廠、三家米廠、四家印刷廠和四家醬坊,除絲廠外,其餘的都規模小得可憐。新中國成立以後,黨和政府大力扶植私營工業,採取了貸款、投資、委託加工等種種措施,使那些停工的企業迅速復工,並逐漸趨於正常。一些私營業主在黨的優惠政策吸引下,紛紛投資興辦工業,使全鎮的工業生產開始復甦。
到1960年,全鎮有國營、公私合營工廠十家,職工1389人,年總產值1577萬元;鎮辦工廠16家,職工1789人,年總產值362.25萬元。
1978年,隨著黨的工作著重點的轉移,工業生產出現了突飛猛進的勢頭,鄉村工業也同時獲得了發展良機,一時間,全鎮的工業企業和工業人口迅猛地上升,工業門類也逐步趨於完善。
2006年,全鎮實現工業總產值126.32億元,比2001年增長292.79%,年均增長31.47%;工業利潤3.57億元,五年累計達到8.21億元。2005年杭州市工業經濟各項指標綜合考評排名第四位,比2004年前移8位。堅持扶優扶強,發揮骨幹企業帶動效應,2006年規模企業達到160家,比2001年淨增65家,其中億元企業18家。

地區經濟

塘棲鎮自92年被國家列為百家小城鎮試點鎮以來,先後獲得"浙江省經濟實力百強鄉鎮"、"杭州市社會經濟綜合實力十強二十優鄉鎮"。2000年全鎮完成工農業總產值30多億元,農村經濟總收入29億元,農民人均收入5338元。
塘棲除盛產稻米、蠶繭、魚蝦、菱藕外,還有許多著名土特產,如枇杷、青梅、楊梅、荸薺等,其中塘棲枇杷以其皮薄、汁多、味鮮而享譽海內外。每年舉辦中國塘棲枇杷節,吸引大批中外嘉賓惠顧。
塘棲是餘杭的工業強鎮,經濟總量名列前茅。現已形成金屬製品、蜜餞食品、農藥化工、針織服飾等四大優勢產業和絲綢、服裝、建材等傳統產業。已建成約1300畝工業園區,是餘杭區經濟開發配套區塊,享受浙江省經濟開發優惠政策。特色蜜餞園區規劃1500畝,首期開發500畝。
塘棲是餘杭區的中心城鎮,2009年特邀上海同濟大學修訂編制了城鎮建設總體規劃,以高起點、前瞻性的設計理念,投資近1億元的廣濟大街一期工程即將完工,居住環境更趨優美,並以亮化、美化、淨化為目標,提高城鎮品位。努力推進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進程,創造塘棲美好未來。

塘棲名吃

塘棲百姓歷來對吃菜頗為講究,口味甚刁,注重刀工和火候,講究精工細作,重油重醬,講究入味,其色、香、味、形的要求和杭幫菜近似。塘棲是浙江省27個小城市培育試點鎮之一,傳承古鎮千年歷史,依託運河綜保、超山綜保兩大工程,著力打造宜游、宜業、宜居的“江南佳麗地,塘棲品質城”,塘棲的美食吸引著越來越多的遊客。
說道塘棲的特色小吃,當地民諺這樣稱道:“法根糕餅匯昌粽,粢毛肉圓香又糯。細沙羊尾香烘烘,塘棲板鴨鼎正宗。”

細沙羊尾

系塘棲一帶傳統之名菜,因其形似羊尾而得名。色澤金黃,體形豐腴,脆中帶軟,郁香鮮甜,為酒席常備之佳肴。製作以豬板油,細沙為主料,先將板油外膜剝除,用刀批薄,切成長方片;再攤平板油,中間放一條小手指粗的細沙,捲成長方條形,切成小段,用手一隻只搓圓,另取雞蛋清,放入湯盆內用筷打至現出雪白細泡沫後,加上乾澱粉,拌勻,成泡糊狀。然後,將細沙圓球放入蛋糊中,再把沾滿蛋糊的圓球一隻只取出,投入旺火油鍋內,邊投邊用筷撥轉,待色呈淺黃、體胖、結亮後撈出待涼,繼續加溫油鍋,待燒至七成熟時.將撈出的細紗圓球再次投入鍋里,不斷上下翻動,炸成金黃色,殼脆撈起,裝盆,撒上白糖,即成。

粢毛肉圓

塘棲名菜之一,是歷來塘棲人正月里待客人、辦酒席必不可少的一道傳統菜。其肉質柔軟,鮮美可口,糯米,色潤透明如珠,既可作菜餚,又可當點心,糯而不膩,老幼鹹宜。製作以鮮肉、糯米為主,先將四與一之比的精肉與肥肉斬成肉茸,再把糯米淘淨,用溫水浸泡3小時,後撈出、瀝乾,取一半上籠蒸熟,然後,把蒸熟的糯米飯和肉茸、味素、精鹽、蔥、薑末、酒、濕澱粉,加少許水,一起調勻,用手握成比桌球略大的肉圓子,逐個放入盛有糯米的篩子內滾動,使其表面全部沾滿糯米,然後,整齊地放入蒸籠里,在沸水鍋上蒸十餘分鐘,待糯米蒸熟並如珍珠樣一粒粒豎起後,取出裝盆即成。

米塑

塘棲獨有的民俗工藝,以煮熟的米粉團為原料,採取揉、捏、掐、刻、扮等手法,用多種色彩精製成人物、龍鳳、花鳥、走獸等工藝品。

板鴨

又名塘棲熏鴨,是塘棲鎮的著名特產,已有半個多世紀的製作歷史。此品選料講究,製作精細,工藝嚴格。須用飼養期九十天左右、重約四斤的蘇種活鴨。這種鴨,肉嫩骨脆,是加工熏鴨的上乘原料。製作時,經宰殺、開膛、浸泡、擦鹽、整形、上撐、燻烤、清煮、散熱、拆撐、擦油等十多道工序,整個加工過程除用適量食鹽外,不添加任何作料,突出了成品的清香鮮美特點。製作工藝:取內臟要在肛門上方開口,口大不到一寸;再將白條鴨入90OC熱水內浸半分鐘,上掛瀝乾後擦鹽,鴨腹內則撒鹽少量;醃好的鴨坯要進行整形,先用手掌撳壓鴨的胸、側、背,再將兩腿骨向兩側扳折,內用圓木條撐開,把翅膀、鴨頭分別固定;然後用見煙不見火的木屑煙燻烤30分鐘,再入清水鍋中燒煮30分鐘,最後再菜熱、拆撐、擦油,即成。

匯昌粽

是一種由粽葉包裹糯米蒸製而成的傳統食品,出自於塘棲的“百年匯昌”號,故名。匯昌粽區別於嘉興粽與湖州粽,在外形、扎法上自成風格。主要特點是五花肉、紹興酒、杜糯米、青竹葉、土灶頭、鐵鍋子、老湯煮。除了包紮方式以外,匯昌粽蒸煮上也有獨特手法,要求時間特別長,強調“千滾不如一悶”。
陳國明《食匯昌粽》詩:斯文滿口老冬烘,一世青衫不道窮。解得人間真味道,米家書畫匯昌粽。

百年建築

古蹟建築

塘棲名勝古蹟遍布,依景稱"棲溪二十四景"。迄今尚存郭璞古井、乾隆御碑、水南娘娘廟等,還有橫亘古運河的七孔長橋--廣濟橋。十里梅海之超山,是著名的省級旅遊風景點,這些獨特的古蹟遺址賦予了塘棲這座江南古鎮無限的魅力。
魅力塘棲魅力塘棲
塘棲的古建築頗具特色,深宅大院皆高築封火牆,隱於弄內,引升出一條又一條的陪弄,據說舊時全鎮共有弄堂七十二條半。塘棲又是標準的水鄉,處處是河,鎮上的街面全都沿河而建,落成在屋檐裡面,俗稱“過街樓”。為方便那些從水路而來的客商們休息,在那沿河的一面還都建有一長溜美人靠(塘棲人稱這為“米床”)。那一條條河道一條條街,全都用高高低低的石橋相連,全鎮共有石橋三十六爿半。最有趣的是,就連那些高高低低的石橋上,都十分講究地搭有橋棚,使得來往的行人雨天淋不到雨水,晴天曬不到日頭。這廊檐街之廣、之盛,在江南水鄉可以說找不出第二家,名震整個江南。有俗語稱:“跑過三關六碼頭,不及塘棲廊檐頭”。怪不得,連豐子愷先生家鄉桐鄉石門的一句歇後語都以塘棲的廊檐街為內容,叫做“塘棲街上落雨—輪(淋)不著”。
塘棲古鎮塘棲古鎮
塘棲山明水秀,名勝古蹟較多,自古以來就有著眾多美麗的誘人景色。舊時,曾有棲溪十六景之說,分別為:芳杜菱歌、廠陰漁火、長橋月色、溪口風帆、永明晚鐘、清流高閣、塔址芙蓉、北塘夜市、南山翠微、柳堂春曉、超顛遠眺、溪河夜泊、翠河秋色、超峰雪霽、西浦斜陽、橫潭漁火。文人雅士們紛紛為這些景色呤詩詠句,為那些景點增光添彩,留下了不少諸如“市門相向鎖長虹,畫舸奔雲趁晚風”之類的佳句。歷經滄桑,時過境遷,時至今日,那些昔日的勝景大都早已湮沒不存。然今尚存的超山觀梅勝景,則在新時期中煥發了青春。超山素為江南三大探梅勝地之一,與江蘇的鄧尉、無錫的梅園齊名。隨著旅遊業的開發,不但重現了十里梅海的勝景,而且還建成中國第一印山;鎮中心橫跨運河的廣濟橋,為浙江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該橋始建於1498年,系京杭大運河上唯一的一座七孔石拱橋;廣濟橋下的郭璞井,傳說為晉人郭璞所建;水北保存完好的乾隆御碑,系浙江省境內最大的石碑之一……除此之外,還有水南廟、吳昌碩墓、三條半古弄、八字橋古街等等。為了充分挖掘塘棲的文化內涵,積極發展休閒旅遊事業,一個占地1200畝的“塘棲運河文化村”即將動工興建,她的建成,將使塘棲古鎮煥發青春,重現昔日那小橋流水的迷人風光。

百年匯昌

百年匯昌,原名“匯昌”南北貨棧,創始於清朝嘉慶五年(1800年)。批零兼營、擁有蠟燭、蜜餞、茶食、藕粉四個作坊,除經銷蠟燭外,還經營蜜餞、茶食、炒貨、南北果品、海產品等二百多種商品。傳統產品有:青梅、白梅、糖藕、櫻脯、糖佛手、甜青果、蜜香元、紅綠絲、麻酥糖、水桃酥、雲片糕、松子糖、寸金糖、藕粉、彩蛋、龍鳳花燭等百餘種。清道光年間(1782年—1850年),所產蜜餞、蠟燭被道光皇帝選為貢品;到光緒年間(1875年—1908年),已經成為清朝內務府(故宮)的“指定供貨商” 1929年首屆“西湖博覽會”上,“匯昌”的桂花姜等蜜餞產品獲得最高獎(特等獎)。在塘棲的民諺里流傳著這么一句詳細描寫特產的話“匯昌蜜餞、復昌糖,糕餅茶食李恆昌,零零碎碎跑華昌。”體現了百年匯昌在杭州蜜餞中的獨特地位。到抗戰勝利後,匯昌已擁有18000元資金、近百名職工、94間棧房、上千餘只貨缸(籬),發展成為食品行業中規模最大的一家商號。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匯昌的註冊資本達1.5億元。1930年代,“匯昌”開始使用玻璃櫃檯、日光燈照明、使用玻璃瓶包裝的蜜餞。民國時期,著名金石大師吳昌碩、現代著名畫家豐子愷先生,來到“匯昌”探訪好友——匯昌掌門陳繼明先生,品嘗蜜餞;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匯昌的發展成為一家擁有18000銀元資金、近百名職工、94間棧房、上千餘只貨缸的大商號,擁有蠟燭、蜜餞、茶食、藕粉四個生產作坊。 百年匯昌被杭州市政府辦公廳命名為首批“杭州老字號”、浙江省政府辦公廳命名為“浙江老字號”。杭州市政府公布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保護單位。
塘棲第一老字號——百年匯昌塘棲第一老字號——百年匯昌

姚致和堂

位於北小河街的致和堂弄內,創辦於明末清初,五開間門。致和堂之匾,由明代著名書法家董其昌書寫。櫃檯懸掛著:“修合無人見,誠信有無知。丹丸無認識,出門不退換。”的店規。大廳走廊掛有“博世濟民”的金底花匾。兩樁抱聯:“天下第一好事還是讀書,世間百年舊家無非積德。”是清代塘棲人兵部侍郎夏同善所書。堂內有清代浙江巡撫彭玉麟所書“真實不虛”一匾。  塘棲姚氏祖籍浙江餘姚,家傳秘方,所制神效痧氣丸(紫金錠)名聞天下,痧藥“宛似紫金,尤稱神效。遠近商賈以及海外,無不珍佩於身,為棲水著名之品。”(《光緒唐棲志》)嘉慶道光年間時,浙西水災,疫後姚致和堂所制痧藥救人無數。連清朝的總理各國事務大臣寶鋆舟過塘棲時,也連連感嘆道:“買姚致和痧氣等藥,貨此非止一家,不知誰為真偽也。”(《文靖公詩鈔》卷二)近代以後,致和堂到上海市開設分號,並在廣告紙上刊明:“自造真正塘棲痧藥”。民國年間名紳勞少麟從北平返里時,為了表彰其母姚氏(致和堂之女),北洋政府大總統徐世昌書寫了“誦芬傳世”一匾,後被懸掛在致和堂藥店的大堂之內。

勞鼎昌

全稱是“鼎昌綢緞呢絨冬夏布匹抄莊”,創辦於民國三年(1914年)正月。座落於市東街葡萄灣斜對面。座東朝西,二樓二底,磚牆結構,西式門面,水泥地坪,為當時塘棲鎮上唯一的新式店鋪。鼎昌綢布莊專營棉麻布匹、綢緞、紗羅、呢絨,批零兼營,貨源充沛。櫃檯盡頭,立有“經綸是裕,真不二價”二塊黑底金字招牌。商品大多直接從滬、蘇、杭、紹、湖等產區進貨,廣銷於臨平、瓶窯、德清、上柏、東塘、丁河等地。鼎昌綢布莊開張時資金4萬元,從業人員20餘人。至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一分為二,開設了“鼎昌”與“榮興”二家綢布店。

翁長春

始創於清康熙三十八年(1700年)。創始人為翁恆芬、翁友生兩弟兄。藥店原設塘棲市西街吳家橋北面,座西朝東,三開門面。中為客堂,掛有“橫聯”:“精製門市飲片,揀選地道藥材,杜煎虎鹿諸膠,沙層花露膠骨”。兩側為中藥飲片櫃和丸散膠丹櫃。翁長春前店後場,專制中成藥。後設工場10餘間及草藥圃半畝。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時有資金7000萬元,還在東塘設有一家分店。翁長春藥店主營國藥,兼營參燕銀耳。由於藥材地道,真不二價,每一味藥,從進貨到配方,根據不同藥性,需經共三十九道不同精製方法,道道嚴格把關,帖帖質量過硬,頗受病家信賴。除中藥配方外,翁長春藥店內設丸散堂,自製丸、散、膏、丹、藥酒等中成藥四十餘種,有大補全鹿丸、兔腦丸、十全大補丸、行軍散、枇杷膏、雪梨膏、驢皮膏、小兒回春丹、人參鱉甲丹、五加皮、虎骨木瓜酒等。尤為全鹿丸最負盛名。自養梅花鹿,宰鹿時,張燈結彩,公開展示,以招徠顧客。故翁長春之藥遠近聞名,鄰縣德清、雷甸及本縣小林、臨平等地民眾均慕名前往購買,供不應求。該店為便利病家,曾聘請名醫吳鏡如先生坐堂,行醫六載。
塘棲翁長春藥號塘棲翁長春藥號

廣泰豐

水北街。塘棲張氏業米已久,張棠軒在西石塘開辦米行,規模尚大。民國七年(1918年),張克昌購36匹柴油機 1台,在水北街創設張泰豐舂米坊,專營碾糙米出白加工業務,是杭縣第一家糧食加工場。後改稱“廣泰豐”,開設三間門面的米行。抗戰勝利之後,更名為“廣泰豐德記”,俗稱“德泰豐米廠”,資金6000萬。1951年,被政府接收,改為“杭縣第一稻穀加工廠”。1962年,更名為“塘棲碾米廠”。

大綸絲廠

位於里仁橋西北的大運河畔,開設於清光緒二十二年(1896),是當時浙江省最早的三個工業企業之一。創辦人湖州龐元濟、杭州丁丙合資白銀8萬兩開辦“大綸制絲廠”,有進口意式繅絲機208台,自置發電機組發電,民國12年,增至486台,所產9至11條份的細廠絲馳名歐美。該廠利用塘棲本地盛產的土種三眠蠶,繅制出纖度細勻,捃至十一條分的細廠絲,商標名為“仙鶴牌”,並以“金、銀、紅、藍”四種顏色的商標來區別廠絲的等級。“仙鶴牌”廠絲深受國外客商歡迎。
塘棲鎮

氣候與環境

氣候

塘棲地勢平坦,平均海拔為3.2米,屬亞熱帶季風氣候,溫暖濕潤,四季分明,年平均溫度為16.2度,年平均降水量在1200—1300毫米之間。鎮區內土地肥沃,雨量充沛。

作物

四鄉土壤宜植桑麻蔬果,物產豐富,其枇杷、楊梅、青梅、菱藕、甘蔗久負盛名,素以魚米之鄉、花果之地著稱。昔日交通均以水路為主,人來貨往無不藉助於船隻。

水路碼頭

塘棲,以其獨特的地理環境,形成了一個著名的水路碼頭。那溝通南北的京杭大運河橫貫鎮中,鎮中心又有市河、東小河、西小河、北小河與運河相通,整個地形如“出水荷花,比比墩阜,非橋莫通”。四鄰八鄉的物產都順著河流來此貿易,集散於鎮上。

歷史記載

據胡玄敬《棲溪風土誌》記載:塘棲“財貨聚集,徽杭大賈視為利之淵藪。開典、囤米、貿絲、開車者,駢臻輻湊,望之莫不稱財富之地,即上官亦以名鎮目之。”鬧市所在,店鋪林立,百貨充盈;就地商市,以枇杷、甘蔗、荸薺、鮮魚為大宗。隨著商業的發展,四鄉自然經濟土崩瓦解,促使了農產品的商品化。清代至民國,鎮內集市貿易尤為興旺,朝市、晚市、香市、廟會市支撐起半壁江山,成為江南水鄉著名的水路碼頭。

改變現狀

由於塘棲地少人多,過去務農人口極少,多數農民的收入也依賴副業及做小販為主。解放後,國家對糧食實行“三定”後,一直靠國家返銷糧生存。時至今日,塘棲鎮人均土地面積為0.66畝,農業種植主要是春糧、單季稻及少部份早稻。為了增加農業收入,加快了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的步伐,突出了枇杷種植、青蝦養殖等優勢產業,努力拓展特色農產品和傳統農產品的發展,到2001年底,全鎮枇杷種植面積已達到15000畝、青蝦養殖基地已達5000畝、甲魚養殖基地為200畝、大棚蔬菜種植面積200畝。除此之外,還開拓了對一些傳統名優農產品的深加工,其中淡水魚、禽蛋的深加工產品暢銷省內外,超山蜜餞暢銷全國。除此之外,還形成了一個已具相當規模的淡水水產品交易市場,日交易淡水產品達20—300噸。

藝文敘錄

塘棲為江浙名鎮,自明正統間聚市以來,人才輩出,五百年來科舉明經者數以百計,著述之卷帙數以萬計。棲水之人文論其淵源,始推南宋詩僧永頤,為唐棲寺僧,與永嘉四靈姚鏞周文璞、李 輩相過,皆當時名流,所謂江湖詩派也。其《雲泉詩集》刻於臨安府棚北大街睦親坊陳氏書籍鋪。
宋元百餘年間又罕見於世者,至明初始有張輿、張輅兄弟與平顯以詩名。永樂初,瑞安卓氏亡命而來,隱於棲鎮,托為他姓。數世之後,卓明卿、文卿始鳴於當時,與王世貞、屠隆、文徵明輩稱文兄詩弟。後乃三世明經,流風餘韻。成化間雲會夏時正主講西湖書院,著作數百卷。泉漳丁養浩家中進士、舉人者六七世,皆篤學之士。水北邵銳舉禮部第一,端峰理學為世所重。馬三才翰林院,出授御史,撰書近十種。
嘉靖年間,倭患不絕,三十四年(1555)正月,徐海引倭寇數萬掠塘棲,劫城數日,屍積如山。之後又數犯塘棲,至萬曆初盜患始靖。塘棲三百年文化積累,此首遭大劫。
萬曆中,塘棲鎮人口劇增,經濟發達,已“不下中州望縣”。文化亦漸入佳境,有鐘化民之經濟,沈朝煥之詩歌,沈守正之經義,胡胤嘉之文章。卓發之詩文並蓄,卓人月詞曲俱佳。卓爾康著書等身,其《春秋辨義》收入《四庫全書》。
崇禎二年(1629),徐士俊、卓人月入復社。棲水詩社唱和之風始行。此後三十年間,塘棲文學漸入顛峰。
一時間,東里詩社、綠雪堂社、傳經堂社、徐野君之雁樓、張半庵之橫潭草堂、沈元琨之群玉齋,結社訂盟者七八處,少者十餘人,多者一百三十餘眾,舟過棲水之詩人名士、遺民野老,吟詩唱和,評議時政,結集者有《棲霞唱和集》、《群玉齋唱和集》、《綠雪堂唱和集》、《橫潭詩集》等。
又有卓人月《二子唱和集》、徐士俊《徐卓晤歌》、卓元基父子《吾家吟》。編纂選本,亦蔚然成風,徐士俊編《尺牘新語》、胡貞開選《石鼓桐》、卓天寅輯《傳經堂集》、卓人月選《古今詞統》、卓回輯《辭彙》三編,皆刻印行世。
順治十七年(1660),清廷嚴禁結社訂盟,倡和之風遂絕。此亦文壇一劫,頗傷元氣,從此塘棲文學由盛而衰。
特產--塘棲楊梅特產--塘棲楊梅
明末清初,塘棲詞學、戲曲發展至頂峰。詞人、詞作,占去十之八九。猶以卓人月《寤歌詞》、徐士俊《雁樓詞》、丁澎《扶荔詞》為最。當時有《西陵詞選》諸書,塘棲詞人入選者數十家之多。卓人月撰雜劇《花舫緣》、《新西廂》,丁澎有雜劇《演騷》,徐士俊所作雜劇、傳奇多至六十餘種,佳者與關、馬、王、鄭相抗手。
閨閣才女亦盛,吳柏舟、張佩蘭、徐宜人、虞淨芳、卓燦、鐘筠、鐘韞、鐘青、丁氏等女詩人盡出此時。
方外有大善寺之大香、綠野庵之豁堂、棲霞院之石庵、清流寺方丈天岳及詩僧眉峰,多有詩卷板行。
甲申國變,棲鎮以無險可據,反未遭兵革之亂。然亡國之恨、剃髮之辱,吾里豈無識字之人?卓氏諸賢以遺民居之,徐介披髮佯狂,皆有發於詩文詞曲,所謂“國家不幸詩家幸”。
入清後,棲水詩詞絕佳,惟文章不逮前明之盛。
康熙開始,文學同團體轉化個人發展。徐士俊生萬曆間,此時東南文壇尊為宿老。所謂“西泠詞派”者,或出塘棲徐野君門下,或出臨平沈東江門下,文友門下輯刻其《雁樓集》二十五卷。丁澎為“西泠十子”之一,又列“燕台七子”,其《扶荔堂集》名噪當時。金張之詩為黃宗羲所推崇,《岕老編年詩鈔》入四庫存目。又有金漸皋、沈洪芳、卓天寅父子、宋琦、卓長齡輩,皆詩鳴於當時。
雍正乾隆,名宦輩出。沈近思之理學,楊汝梗、周天度之詩歌為世所重。
乾隆四十六年(1781),卓氏以《憶鳴詩集》引禍。所抄卓氏藏詩文集,字字皆黍禾之痛、亡國之哀。卓氏著述俱遭禁毀。卓天柱兄弟三人斬首,妻兒配為奴,卓長齡父子五人死後近百年,亦 屍梟首,慘不忍睹。
塘棲文人皆焚書棄稿,不敢作詩久矣。乾隆禁書,非獨時人,棲里前代諸賢之著作,如沈守正《雪堂集》、卓發之《漉籬集》、徐士俊《尺牘新語》俱遭朝廷禁毀。此塘棲第二次遭大劫。
乾隆之間,以國子監助教宋大樽之詩最著名,龔自珍自幼即學其詩。卓氏書禍發,宋助教正當中年,聞此慘劇,幾盡毀詩稿。數十年心血,死後僅錄得寥寥數卷。晚年學佛,不欲聞世事,傷心之故。
至此塘棲唯有大學者,再無大詩人矣。讀書人多從考據之學,宋茗香之治國小,宋鹹熙之治群經,勞氏父子之史學,巽卿兄弟之校勘。
嘉道鹹同,棲里人文推勞、朱、夏諸姓。
永泰勞氏中進士、入太學、服青衿者數十眾。猶以勞經原父子為著,史學著作數種為世稱道。次子勞權精於校勘輯佚,季子勞格熟唐宋典制,時人稱其為錢大昕之後第一人。
丁河朱學勤官至大理寺卿,入值軍機處十數年,著述甚豐。結一廬藏書名聞海內,其子又輯刊修伯遺文,校印《結一廬叢書》。
鎮南之夏氏有夏同聲嗜好學,與林琴南為友,又助王同纂《唐棲志》。夏同善侍郎嘗主杭州紫陽書院,又出為光緒帝師,其學識可知。
鹹豐末,紅羊之災及塘棲,太平軍與清兵數戰於鎮上。勞左源藏書號為一郡之冠,而付之炬灰。此塘棲第三次遭大劫。園林、別墅、寺廟、金石,毀之不計其數。
丹鉛精舍之藏書經此兵亂,散失十九。其倖存者,吳興陸心源、錢塘丁氏兄弟、塘棲朱學勤所得最多。及至民國,繆荃孫劉承乾傅增湘鄧邦述張元濟、李木齋、蔣汝藻諸人皆收得遺書,輾轉數十年後,多為公立圖書館所珍藏。皕宋樓之售,今有在日本靜嘉堂者。北平圖書館所珍藏珍本,抗戰時暫存於美國國會圖書館,後轉運台灣;及南京所藏,在台灣中央圖書館,勞氏遺書流落在外一二百部。海內倖存者以北京圖書館最多,不下七八十種,其餘皆在上海、南京、杭州各處。
乾隆御碑乾隆御碑
朱修伯歿後,結一廬遺籍八十櫃售與其婿張佩倫。其《結一廬剩餘叢書》之版片亦歸劉氏嘉業堂。張卒,結一廬之遺書始流散於滬杭間,文革中盡沒為公有,1980年,政府允諾,或35萬元售於上海圖書館;或算捐贈,可得獎金20萬元。至此,結一廬所倖存者,宋刻本24部、元刻本38部、明刻本178部、抄稿197部,共3274冊,正式入藏上海圖書館。
清末民國之間,通斯文者唯姚慈壽、汪堅青、錢柏森數人而已。
文革十年,塘棲又遭第四次大劫。私家收藏之名畫、古籍及方誌、家譜,歷紅羊之災後所倖存者,殘喘百年,遇此一禍,吉光片羽,皆蕩然無存。丹鉛精舍雖已無孤本、絕品流傳,善本、精本尚有遺留,百年來稍稍聚積,如曝書亭之抄本書、嚴元照之尺牘、鄧石如所書對聯、三希堂法帖原拓、勞氏數世應試之朱卷及著述手稿、日記,盡毀焚于吉齋小築中;名人字畫,抄家時堆積如山,則不知所終,文革後,發還勞氏者僅俞曲園、夏之城字扇各一。餘杭博物館有《館藏精品書畫集》刊行,始得見其舊物。吳道之寫觀音像碑亦碎於里人之鐵錘下。至噩夢醒,所剩者一橋一碑而已。
近之二十年,讀書人漸多,亦有著作結集刊行者。棲水人文之中興,賴之今賢。
余撰《塘棲著述考》,迄南宋至民國,載書六百餘種,文獻近四百種,實八百年文化之總結。記人三百餘,無非以書系人、以人系事,補舊志之簡闕,而正其舛誤也。然里人之著述,存世未半,寓目者什一,難免訛傳,常思日有增補,月有訂誤,使其臻善。既無愧於先賢,又無欺後來者焉。
塘棲後學 南橫虞銘謹識

相關詩文

郎洌《塘棲藝文志序》
近幾年“水鄉古鎮熱”風靡一時,周莊的張揚,南潯的厚重,西塘的詩意,烏鎮的濃郁,牽動多少遊人的目光。江南水鄉,成為現代人的夢中家園。而塘棲,這個江南佳麗地的代表卻日漸湮沒了。漫步塘棲,曾經的街坊廊檐、流水深巷僅剩殘磚片瓦,而更堪憂慮的是八百年積累的文字著述,連同其依附的文化傳統和價值認知,在現代文明飛奔的腳步聲中漸行漸遠。值得欣慰的是,顯性的建築形態也許因時代變遷而面目全非,而隱性的文化基因卻可以草蛇灰線,薪火相傳。摯友虞銘的學術力作《塘棲藝文志》(一名“塘棲著述考”),起南宋迄當代,考載塘棲人著述六百餘種、地方文獻近四百種,涵括經、史、子、集、刻書、藏書等門類,記人三百餘,可謂集塘棲文化之大成。該書創作歷時近十五年,期間,虞銘不僅仔細研究了塘棲的史料方誌,還遍訪各大圖書館,在浩如煙海的故紙堆中輯微鉤沉,有時翻閱一日僅得資料寥寥數條,其中艱辛可見一斑。日積月累,虞銘掌握了大量資料,並梳理出塘棲文化的發展脈絡。每每談及塘棲歷史文化、人文典故,他都信手拈來,如數家珍,對傳統文化的熱愛溢於言表……
塘棲鎮
豐子愷《塘棲》
夏目漱石的小說《旅宿》(日文名《草枕》)中,有這樣的一段文章:“象火車那樣足以代表二十世紀的文明的東西,恐怕沒有了。把幾百個人裝在同樣的箱子裡驀然地拉走,毫不留情。被裝進在箱子裡的許多人,必須大家用同樣的速度奔向同一車站,同樣地薰沐蒸汽的恩澤。別人都說乘火車,我說是裝進火車裡。別人都說乘了火車走,我說被火車搬運。象火車那樣蔑視個性的東西是沒有的了。……”
葉文玲《賞韻塘棲鎮》
江南小鎮一直是我創作的搖籃,江南小鎮更有牽我心魂的親緣,故而,一提到江南小鎮,就像提到故鄉的母親,精氣神兒就來了……
虞銘《尋夢塘棲》
很多年以後,我將會想起,那個芙蓉花盛開的秋天——引起十五歲男孩注意的,除了新學期的女同學外,還有清芬瀰漫的橘樹林裡的那一方叫《棲溪講舍碑記》的石碣。在以後的年月里,我是校園內唯一弄明白碑文意義的學生。長大以後閱讀方誌、尋訪故老,漸漸知道,操場邊垂柳繞植的荷池,便是范氏舊圃“一曲水”
的遺址;而教室後那排老房子,畫家蒲華在那裡度過了成名之前的最後時光,醉醒醒時把墨水塗抹成花、荷、山水……我每天沿著南橫頭的廊檐,從蒹蕸水榭的門口轉彎,翻越八字橋,穿過馮家長弄間的頹牆與荒草,來到大人們叫它“書院”的地方。在塘棲二中三年的學習結束後,我離開了我的故鄉……

人傑地靈

塘棲自古鐘靈毓秀、人傑地靈、文士薈集、文風頗盛。明清時便有“樾館”、“傳經堂”、“丹鉛精舍”、“結一廬”等藏書樓名燥一時,還出了像勞格朱學勤那樣的著名藏書家。塘棲,崇學之風頗盛,據清光緒年間的《唐棲志》記載:塘棲在明代時共中進士15人、舉人40人、五貢14人。在清代時,共中進士23人、舉人64人、五貢43人。早在光緒九年,塘棲就開設有義塾,俗稱“蒙童館”,光緒十六年,塘棲設“棲溪講舍”,仁和縣令捐資以助,並立碑記念此碑至今尚存。光緒三十二年,棲溪講舍改辦成“棲溪兩等國小堂”。民國期間,公私立國小相繼創辦,國小與私塾並存,學子們國小畢業尚需繼續深造者多移步杭城。抗戰期間,曾因此辦過中學,但時間不長便告停辦。1956年,塘棲終於出現了當時縣境內唯一的一座完全中學——杭縣中學。時至今日,塘棲鎮已擁有4所中學、1所職高、1所專修學院和17所國小,04年年末在校學生為12652人。歷年來,塘棲的學校為國家培養了大量的人才,塘棲中學的高考升學率一直在區普高中名列前茅。從塘棲中學畢業的活躍在全國各地的教授、學者、高級知識份子已達數百人。
特產-枇杷特產-枇杷
卓人月(1606—1636),字珂月,號蕊淵。塘棲人。崇禎八年(1635)貢生。復社成員。富才情,工詩文,著述甚豐。早年撰《千字大人頌》,被譽為穩帖奇肆。與孟稱舜、袁於令、徐士俊等人交善。著有《蟾台集》四卷、《蕊淵集》十二卷和雜劇《花舫緣》。又與徐士俊合編《古今詞統》。
宋大樽(1746~1804),字左彝,號茗香。塘棲人。乾隆三十九年(1774)舉人。官國子監助教,歸老唯以書籍為友,讀書、聚書、著書為事,藏書於“牧牛村舍”中,精本甚多。晚年游東南名勝,工於詩文,詩學李白,晚追漢魏之風,善治古琴。詩學太白,有逸氣,晚更追漢、魏而上之,頗為王旭所稱。著有《茗香詩論》、《學古集》、《牧牛村舍外集》。
勞格(1819—1864)字季言。清塘棲鎮人。通讀漢唐諸史,旁及《資治通鑑》和歷代《會要》,熟悉唐代典故,尤精校勘。著有《唐尚書省郎官石柱題名考》24卷、《唐御史台精舍題名考》3卷,並續完父親未竟的《唐折衝府考》。平生治學嚴謹,案頭常放一簿冊,遇有疑問,隨即記下,稽查諸書,辨證清楚方罷。所讀各書,必於書中密行細字,引證博精。家中藏書豐富,藏書室名“丹鉛精舍”,為清代著名藏書樓之一。同治三年(1864)卒於同里寓舍。友人丁葆書為之編輯遺著,又得《讀書雜識》12卷。
朱學勤(1823—1875),字修伯,塘棲鎮人。鹹豐三年(1853)進士,翰林院庶吉士,改戶部主事,入軍機處,官至大理寺卿。在清廷綜核機務17年,所領軍機班與同治一朝軍事相始終。曾國藩以“學足論古,才足乾時”稱之。以為官“惠直”著稱,時人比作漢朝賈誼。家有“結一廬”,藏書甚豐,《結一廬書目》中,宋、元、明三代刊本和精鈔本有數百種之多。著有《結一廬遺文》《讀書跋識》、《樞垣日記》等。
卓介庚,1938年2月出生於塘棲鎮,中國作家協會會員。1955年分配在臨平鎮中心國小任教,1970年調入餘杭縣委報導組,1993年調餘杭縣委宣傳部工作,1999年退休。從事新聞報導工作長達30年。著有《江南佳麗地》《蘇東坡到餘杭》《松風夜雨》《劫後餘生》《太炎傳奇》《茶聖陸羽》《枇杷女》等。
豐國需,男,1955年生於餘杭良渚,1971年定居塘棲。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中國故事期刊協會理事、浙江省民間文藝家協會理事、杭州市民間文藝家協會副主席、餘杭區民間文藝家協會主席。1991年辦起國內第一個民間故事創作的團體——塘棲故事沙龍,2002年參與創辦國內第一家故事專業網站。出版專著《豐國需故事選》、《塘棲傳說》、《塘棲風俗》、《推開新故事創作之門》(合作),主編《看故事學作文》、《餘杭新故事精選》等書。
胡建偉,男,1956年生,祖籍安徽績溪,杭州市餘杭區塘棲鎮人,塘棲中學教師。餘杭區作家協會主席、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主要著作:《中外微型小說精品賞析》(評論集)、《年灘美人埭》(小說集)、《鄉村頌》(中短篇小說集)、《淘一首生命的歌》(散文集)、《狂野周末》(小說集)、《河之洲以南印象》(小說散文集)、《風雅塘棲》(散文集)等。
虞銘,男,祖籍浙江慈谿,1970年出生於塘棲鎮。獨立學者,從事地方文化史研究。富收藏,藏書室曰:曲營精舍,尤多地方文獻及版本目錄,為首屆“杭州市十佳藏書讀書家庭”。恢復創建省級老字號企業“百年匯昌”,創辦“隱社”和《掌故》雜誌,參與編寫《餘杭通志》《餘杭歷史文化研究叢書》等。著有《塘棲藝文志》《餘杭商貿老字號》《運河商埠》《吳鉤紅豆袈裟齋詞》《安隱擊壤集》《餘杭歷代詩詞全集》八本等。

資料來源

1、 《塘棲鎮志》(上海書店1991版)
2、 《餘杭縣誌》(浙江人民出版社1990版)
3、 《餘杭通志(第二卷)》(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版)
4、 《餘杭史志》2008年第2期
5、 《餘杭商會》雜誌2010年第1期
6、 《唐棲》季刊雜誌2010年第3期
7、 《中華老字號》雜誌等新聞報導
8、 虞銘《塘棲藝文志》(浙江人民出版社2006版)
9、 《運河商埠》(西泠印社出版社2010年版)
10、 《餘杭商貿老字號》(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11年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