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塘(地域名)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5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錢塘,重慶市合川區的第一人口大鎮,被譽為合川北部最美的小鎮!位居合川區北部,與四川省武勝縣接壤,素有“天然糧倉”、“梨子之鄉”之稱。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錢塘
  • 外文名稱:QianTang Town
  • 行政區類別:鎮
  • 所屬地區:重慶合川區
概述,目錄,鄉鎮概況,歷史沿革,區位交通,貿易流通,建設發展城鎮建設,黨政建設,農業發展,工業園區,獲得榮譽,相關措施,附屬檔案,

概述

中文名稱: 錢塘鎮
下轄地區: 36個村、2個社區
電話區號: 023
郵政區碼: 401543
面積: 134.15平方公里
人口: 92635人
方言: 重慶方言
車牌代碼: 渝C

目錄

鄉鎮概況

錢塘——合川區第一人口大鎮,位於合川東北
shadow
© 2013 Baidu - Data © NavInfo & yootu & 道道通
鎮政府所在地
本數據來源於百度地圖,最終結果以百度地圖數據為準。
部,距合川城區23公里。行政區轄24個村,2個社區居委會,14個居民小組,292個農業合作社。全鎮幅員面積134.15平方公里,總人口94038人。渝武高速公路在錢塘設立進出口及省際收費(服務)站,使錢塘成為了南充、廣安、遂寧等川東北地區連線重慶的節點。錢塘距重慶主城區1小時車程,距合川城區和四川省武勝縣縣城僅15分鐘車程,是重慶市“一小時經濟圈”面向川北地區的“直轄視窗”,錢塘同時還是重慶市重點發展的“百個經濟強鎮”、“百個小集鎮商業群”、“中心鎮”和合川區規劃建設的三個小城市之一。高層次的發展定位使錢塘在重慶市“一小時經濟圈”及統籌城鄉發展的戰略部署中占有一席之地。
錢塘鎮堅持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富民強鎮為目標,以“提速發展、跨越趕超,努力建設合川北部的中心城市”為統纜,堅持“三個文明一起抓,三個成果一起要”,各行各業健康有序發展。

歷史沿革

原名圓凼子場,初建於明代。清雍正初改設錢塘鎮;民國30年(1941年)7月改鎮為鄉;1953年3月劃錢塘鄉街村設錢塘鎮。1941年改鄉,1958年並錢塘、廣賢鄉建錢塘公社,1962年廣賢公社析出。1983年復置鄉,1985年建鎮。1992年廣賢鄉併入。1997年,面積44.9平方千米,人口3.5萬,轄錢塘、學堂、玉珠、黑洞、空頂、朝寺、壯金、石礅、貓岩、豐墳、九家、廣賢、大橋、鳳寺、興山、郭堰、海鐘、長安18個行政村和圓凼1個居委會。
2001年,將原會龍鄉所轄11個村委會、1個居委會,面積20.82平方千米,15934人(其中非農業人口1213人)和原泥溪鎮所轄10個村委會、1個居委會,面積24.87平方千米,15276人(其中非農業人口1297人),劃歸錢塘鎮管轄,錢塘鎮共轄39個村委會、3個居委會,總面積90.64平方千米,總人口67256人,其中非農業人口6863人,鎮政府駐圓凼子。
2005年區劃調整後,錢塘鎮管轄原錢塘鎮、金子鎮所屬行政區域,轄36個村委會、4個居委會,面積134.15平方千米,鎮政府駐園凼社區居委會園凼街。

區位交通

錢塘地處川渝交界,是合川區與四川省武勝縣連線線的中點,嘉陵江貫穿境內47公里,渝武高速公路橫貫鎮境14.7公里。鎮黨委政府加大了對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先後實施了灰壩—小泥、湖塘—火矢、會龍---埡口等10條長46公里的村級公路,硬化了錢塘--郭堰、錢塘--石礅、錢塘—金子、錢塘---泥溪、錢塘---廣賢近60公里的鄉道公路,新修了學堂、三元、壯金、豸山村近75公里的1.2米寬的便民路,加上渝武高速公路的建成通車,全鎮四通八達的交通網路已經形成。隨著渝武高速的建成通車,錢塘的交通優勢更加凸顯。

貿易流通

邊貿活躍,市場繁榮。錢塘逢場天的人流量達到3萬餘人,吸納了周邊雲門、沙魚和包括四川省武勝縣中心鎮、街子鎮、真靜鄉等近十個鄉鎮的近200名商販前來交易,極大地刺激了商貿業和房地產業的發展,農副產品銷售額增長25%,餐飲業增加30%,副食行業增加25%。兩個農貿市場的商品交易為城鄉居民提供了方便,一些商店、飲食行業通宵營業,發興街已成為小有名氣的“不夜街”。

建設發展城鎮建設

經濟雄厚,百姓安康。率先跨入了合川區經濟實力“十強鎮”。到2007年,全鎮實現了國內生產總值5.2億元,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額4.6億元,實現財政總收入1747年,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3036元,銀行存款總額達到4.2個億。全鎮治安秩序良好,文明風氣良好,人心思定,人民安居樂業,社會和諧。
城鎮大氣,環境優美。錢塘新辟了前進街、和平街、興旺街、民盛街等主街和支街,有長1800米,寬22米的發興街,長1085米,寬28米的交通大道,舊城改造近50%。場鎮內有高檔的住宅小區,有規模商場,有日供水3千噸的嘉陵江自來水廠,天然氣已進鎮入戶,有35KV變電站、1萬平方米的三級汽車站,有合川區一流的中心醫院、一流的錢塘中學、一流的樣板幼稚園和6所完小、1所文武學校,就醫就學條件良好。有6個移動通訊機站和1萬門程控電話,開通了寬頻信息網,有線電視覆蓋率達49%,信息快捷。

黨政建設

07年9月,合川區錢塘鎮會議室里座無虛席,隆重舉行掛村幹部擇優“雙選”會,為爭取掛村開展新農村建設的資格,82名鎮直機關幹部充分表現自己的聰明才智,上台展開了激烈的崗位競爭。為轉變機關工作作風,調動幹部積極性,形成以制度管人的良好機制,統籌推進各項工作,適應新農村建設新形勢的高要求,推動新農村建設邁上新台階。2008年,錢塘鎮決定對各掛村工作組長、組員進行新的調整。鎮領導班子集體討論出了7名作風正派、工作能力強的幹部作為掛村工作組組長,然後通過召開由鎮直機關幹部、組長雙方參加的“雙選”會,從82名備選鎮直機關幹部中差額競選出27名幹部作為掛村工作組組員。“雙選”機制實行工作實績與年終目標獎勵掛鈎,要求掛村幹部除了完成日常本職業務工作外,還要指導各村開展好各項工作,年終視工作完成情況給予獎勵或適當扣發獎金,以增強幹部的緊迫感,提高競爭意識。
為保證公平競爭,最佳化組合,提高效率,直至“雙選”開始時,各組長的名單方才被提交,全鎮幹部職工在鎮領導介紹組長情況的同時開始醞釀選擇誰作為本村組長,組長也同時考慮該選誰作為組員才更利於工作的開展。各村組長的名字寫在會議室前的黑板上,依次排序輪流選擇1名組員,雙方達成一致算選擇成功。由於實行雙向選擇,各村往往要選好幾回才選到願來且自己中意的組員。經1個多小時氣氛熱烈的雙向競選,有27名幹部獲得掛村資格,最佳化組成了新一輪的掛鈎組。在此基礎上,鎮裡針對各村情況還派給1至2名正、副職領導充實掛鈎組,以兼顧各村工作的平衡開展。充實後的全鎮掛鈎組人員總共達到了48人。
由於遵循雙方意願,實行雙向選擇,實現了掛鈎組的最佳化組合。各組成員團結協作,積極獻智獻策,走村入戶蔚然成風,開創了良好的工作局面:爭取資金近50萬元完成沙埔農貿市場路口至沙埔村大村屯段1.3公里水泥路建設項目;協調資金52萬多元,新建可解決1323人不安全飲水問題的王村、紅星、下榴等村屯的人畜飲水工程;組織民眾搞好災後恢復重建工作,緊急調運蔗種2.4萬噸,幫助農民解決甘蔗受冰凍災害需新植和補植所需的蔗種;配合永川區美林旅遊有限責任公司實施投資1200萬元的沙埔河綜合旅遊開發項目,打造相關產業鏈,推動錢塘鎮經濟快速發展。

農業發展

產業強大。錢塘盛產水稻、玉米、小麥、紅薯、蔬菜、雜豆和水果。萬畝雪梨帶的年產量已達650萬公斤,產值近700萬元。到2007年,全鎮種植優質稻17145畝,出欄生豬86503頭,數千畝的大行桑、中藥材已給鳳寺、三元、大油等村的山坡披上綠裝。已探明日產10萬方的氣田也已在鳳寺村開鑽。通過與重慶中藥研究院、希爾安藥業公司合作,訂單種植粉葛、白枳、丹參等中藥材2500畝。培育新型農業產業化組織,大力扶持巴牛食品廠等一批農產品加工龍頭企業,特色農業初具規模。

工業園區

實施“政策招商、環境招商、親情招商、全民招商”戰略。先後湧現出了繼強農機廠、韋衛不鏽鋼加工廠、巴牛食品有限公司、蘇香精米加工廠、銀禾精米加工廠、金馬建材公司、榮發建材公司等一批前景好、效益好的工業企業,同時通過企業自主創新,現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新產品1項,國家專利技術2項,購買新技術2項。錢塘的工業總產值已達10563萬元,初步形成了以食品加工、機械製造、建材生產為基礎的工業經濟雛形。鄉鎮待開發引進的項目近10個。

獲得榮譽

該鎮先後獲得了“中華掃盲獎”、“全國先進基層計生協”、“重慶市先進基層領導班子”、“重慶市移民工作先進單位”、“重慶市普法工作先進單位”、“重慶市鄉村文化先進單位”、“重慶市掃盲工作先進單位”、“重慶市幼教工作先進單位”等眾多榮譽;鎮黨委也連續多年被評為了合川區“先進基層黨組織”、“先進領導班子”;鎮政府機關被評為“重慶市文明單位標兵”。

相關措施

錢塘鎮為了確保2009年水稻滿栽滿插,錢塘鎮從2008年4月開始,從思想早發動,任務早安排,措施早制定
,生產早行動著手,扎紮實實打好大春栽插關健仗。
2008年,由於遇到歷史上少有的低溫寡照天氣,嚴重影響了大春秧苗的正常生長,秧苗死爛現象嚴重,雖實施了補救措施,但與往年相比,秧苗仍顯不足,為此,鎮政府採取了六條措施;一是雙搶大忙期間,鎮村幹部黨員心須做到時間,人員。
精力三集中,人,財,物,技術四到位。二是建立了三級網路負責制,實行鎮領導包片,駐村幹部包村,村幹部包社,社幹部和黨員包缺勞戶。三是推廣科學技術,實行規範化栽培,半旱式插秧和機械插秧示範。四是提前做好準備工作,做到條條渠道能通水,口口堰塘蓄滿水,台台機具能使用,家家戶戶有秧栽。五是加強防範,對口調劑秧苗餘缺,避免秧苗被盜。六是卡死播期。要求全鎮在5月中旬全面完成水稻栽插工作。
同時,雙搶期間,全鎮幹部黨員集中力量全力投入大春生產工作,組織發動民眾開展了以科技為主要內容的大春生產,幫助協調解決春耕生產中的資金,物資,用水用電,秧苗調劑等實際困難和問題,先後組織黨員幹部助耕服務隊36個,為134戶缺勞戶搶栽了秧苗86畝,為3125戶缺秧苗戶調送了秧苗。到5月12日,全鎮36個村,294個社的57143畝稻田全部實現了滿栽滿插。

附屬檔案

附1:金子鎮位於合川市北部,嘉陵江之濱。 [沿革]1926年設金子鎮,1941年改鄉,1958年改公社,1983年復置鄉,1992年置鎮。1997年,面積40.9平方千米,人口2.5萬,轄小油、昆盧、大油、石樑、陶 、大柱、龍殿、白房、西遊、老廟、高橋、湖塘、火矢、金鐘14個行政村和金子1個居委會。1998年鎮政府駐地由金子沱遷移到大柱。 2001年,將原利澤鎮所轄的米口、紫金2個村委會、面積5.04平方千米,2999人,劃歸金子鎮管轄。將金子鎮所轄的金鐘村,面積2.33平方千米,1433人,劃歸大石鎮管轄。金子鎮現轄15個村委會、1個居委會,總面積43.51平方千米,總人口26194人,其中非農業人口2661人,鎮政府駐大柱。2005年撤銷併入錢塘鎮。
附2:泥溪鎮位於合川市北部,嘉陵江左岸。 [沿革]1926年設泥溪鎮,1941年改鄉,1958年改公社,1983年復置鄉,1993年置鎮。1997年,面積24.8平方千米,人口1.5萬,轄歡坪、小泥、大山、龍會、水井、灰壩、石庵、三元、豸山、槐花10個行政村和泥溪1個居委會。2001年撤銷併入錢塘鎮。
附3:會龍鄉位於合川市北部。 [沿革]1926年建會龍鎮,1941年改鄉,1958年改公社,1983年復置鄉。1997年,面積20.8平方千米,人口1.5萬,轄高石、漲水、林莊、咼壩、高院、棗峰、四火、埡口、鵝鳳、梨子、燈籠11個行政村。2001年撤銷併入錢塘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