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代諸侯國

周代諸侯國

牧野之戰後,大約公元前1046年,周滅商後,周天子分封天下,將土地和連同人民,分別授予王族、功臣和貴族,讓他們建立自己的領地,拱衛王室。《荀子·儒效》記載:“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國,姬姓獨居五十三人”。這種現象是古代分封制所產生的,也是中國目前許多姓氏的源頭。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周代諸侯國
  • 分封天下周代諸侯國源自分封制
  • 爵位:周代統治階級內部等級關係
  • 起源:最遲可以追溯到西周時期
分封天下,爵位,五等爵,公爵,侯爵,伯爵,子爵、男爵,爵位演變,姬姓國,吳國,虞國,魯國,邢國,管國,蔡國,曹國,郕國,霍國,衛國,沈國,毛國,郜國,雍國,滕國,畢國,原國,酆國,郇國,召國,北燕國,古魏國,古韓國,邘國,晉國,應國,單國,虢國,楊國,鄭國,劉國,魏國,韓國,西周國,東周國,姜姓國,齊國,呂國,申國,許國,紀國,媯姓國,息國,陳國,遂國,齊國,姒姓國,杞國,越國,子姓國,鄧國,邶國,宋國,朝鮮國,嬴姓國,葛國,江國,黃國,梁國,徐國,秦國,趙國,谷國,己姓國,蘇國,莒國,羋姓國,董姓國,姞姓國,風姓國,宿國,須句國,顓臾國,任國,封國爵級,公爵,侯爵,伯爵,子爵,男爵,①姬姓(周王室),①吳國 姬姓吳氏,②虞國 姬姓虞氏,③魯國 姬姓魯氏,

分封天下

周代諸侯國源自分封制,最遲可以追溯到西周時期。當時土地和連同人民,分別授予王族、功臣和貴族,讓他們建立自己的領地,拱衛王室。封國的面積大小不一,封國國君的爵位也有高低。諸侯必須服從周王室,按期納貢,並隨同作戰,保衛王室。

爵位

五等爵

周代的所謂“爵”,就是周代統治階級內部等級關係在法律制度上的規定。周代諸侯國的五等爵,就是周代諸侯的五個等級。在先秦兩漢文獻中,周代諸侯劃分為五等,這是不容否認的客觀事實。《左傳》襄公十五年載周代的列位等級說:“王及公、侯、伯、子、男、甸、采、衛、大夫各居其列。”《國語·周語上》載周襄王說:“昔我先王之有天下也,規方千里以為甸服。其餘以均分公、侯、伯、子、男、使各有寧宇。”《逸周書·職方氏》說:“凡國,公、侯、伯、子、男,以周知天下。凡邦國大小相維,王設其牧,制其職各以其所能,制其貢各以其所有。”《左傳》的這段話,據杜注是“言自王以下諸侯、大夫各任其職”,意義正與《逸周書·職方氏》一致。王是周代的最高統治者,“公、侯、伯、子、男”就是周代的五等諸侯,故《逸周書》雲“凡邦國大小相維”。“甸、采、衛”,杜注釋為侯、甸、男、采、衛五服之名的略舉,是對的。具體地說,采、衛主要指二服中的附庸小國。《國語·鄭語》說:“妘姓鄔、鄶、路、逼陽曹姓鄒、莒皆為采、衛,或在王室,或在夷狄,莫之數也。”是鄔、鄶等附庸小國稱采、衛之證。這樣,在周代由王及公、侯、伯、子、男、附庸、大夫所組成的等列,就是其社會階級結構的大略。
《逸周書·度訓解》說周代諸侯國“□爵以明等極”。孔晁註:“極,中也。貴賤之等,尊卑之中也。”《時訓解》說:“天子乃命大史次諸侯之列。”公、侯、伯、子、男的排列次序,正表明它是標誌周代諸侯貴賤尊卑的爵秩等列。《左傳》昭公十三年載鄭子產說:“昔天子班貢,輕重以列,列尊貢重,周制也。卑而貢重者,甸服也。鄭伯男也,而使從公侯之貢,懼弗給也。”“列”就是諸侯的等列。“列尊貢重”,就是爵位越尊貴,貢賦越重。“卑而貢重者,甸服也”,此甸字通圻,指的是王畿之內。上引《周語上》說“規方千里以為甸服”,是一證。《周語上》載祭公謀父雲“先王之制,邦內甸服,邦外侯服”,是二證。王畿之內的封國位雖卑而貢重。“鄭,伯男也”,是說鄭為伯爵,而在男服,所以讓它承擔“公侯之貢”,是不合理的。一些論著多把這句話與《國語·周語中》富辰所說“鄭伯,南也,王而卑之,是不尊貴也”等同起來,說“伯男”與“伯南”一致,這是不對的。金景芳師早就說過:“鄭伯,南也”,指的是“鄭伯這個人身份特殊”。因為鄭武、莊公先後為王朝卿士。卿士職位也稱“南”。所以應當尊貴,不能卑視。這與“鄭,伯男也”的含義完全不同。故富辰在下文說“平、桓、莊、惠”諸王“皆受鄭勞,王而棄之,是不用勛也。”又,《左傳》僖公二十九年說:“在禮,卿不會公侯,會伯子男可也”。杜註:“大國之卿當小國之君,故可以會伯子男也。”從這兩條材料可以看出,周代的公、侯爵位在伯、子、男之上。公、侯、伯、子、男的排列是有序的。
《左傳》哀公十三年載魯大夫子服景伯說:“王命諸侯,則伯帥侯牧以見於王。伯合諸侯,則侯帥子男以見於伯。自王以下,朝聘玉帛不同。”子服景伯所說的“伯”,是諸侯之長,又稱“侯伯”,也就是霸主。《左傳》僖公二十八年載:“王命尹氏及王子虎、內史叔興父策命晉侯為侯伯。”據《禮記·王制》:“八命為伯。”侯牧即諸侯,古代諸侯是牧民的,所以也稱侯牧。“侯帥子男以見於伯”一句,竹添光鴻《左氏會箋》釋為:“其曰侯者,蓋兼公而言;其曰子男者,蓋兼伯而言。謂公侯帥伯子男以見於伯也。”按竹添說是正確的。《春秋》以“公侯”為一類,以“伯子男”為一類,所以“舉侯可以兼公,舉子男可以兼伯”。又,《國語·楚語》說:“天子之貴也,唯其以公侯為官正也,而以伯子男為師旅。”韋昭註:“正,長也。”說明公侯相當於天子的“官正”,亦即百官之長;而伯子男則相當於天子的師旅,位在公侯之下。
《左傳》昭公四年載楚靈王在申地大會諸侯,楚大夫椒舉向宋國左師向戌與鄭國執政子產問禮儀形式。向戌說:“小國習之,大國用之,敢不薦聞?獻公會諸侯之禮六。”子產說:“小國共職,敢不薦守?獻伯子男會公之禮六。”杜預註:“其禮六儀也。宋爵公,故獻公禮。鄭伯爵,故獻伯子男會公之禮。”這也說明公爵位在伯子男之上。
《左傳》桓公十年載,齊國受到北戎侵襲,諸侯出兵救齊,其中鄭國公子忽戰功最著。但是,魯人受齊國委託在給各國援軍分發糧餉時,以王室頒行的爵祿等級為序,因鄭為伯爵,所以列在最後。鄭國憤憤不平,聯合齊、衛一道攻擊魯國。《春秋》記載這件事,先書“齊、衛”,後書“鄭”,把齊、衛看成主謀,鄭是脅從。《左傳》解釋說:“先書齊、衛,王爵也。”即說齊、衛為侯爵,位在鄭國之上,所以記為首惡。
上述材料充分證明:在周代,“公侯”的爵位明顯高於“伯子男”。五等諸侯的排列次序確是爵秩的高低等差。
專就“公侯”而論,公又高於侯。《左傳》莊公十八年,“虢公、晉侯朝王,王饗禮,命之宥,皆賜玉五瑴,馬三匹。”當時人評論說:“非禮也。王命諸侯,名位不同,禮亦異數,不以禮假人。”所謂“名位不同”,是說虢公時任王朝卿士,位為“公”,而晉為侯爵,虢爵位高於晉侯。依周制,天子接見諸侯,應“正班爵之義”,虢公高於晉侯,賞賜時就該“禮亦異數”。而今王不辨虢公與晉侯的爵秩高低,賞賜同樣的禮物,就是“以禮假人”,這是違背周禮的。
周代諸侯國的“公、侯、伯、子、男”五等爵,是周代社會等級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馬克思、恩格斯曾概括世界各民族奴隸制與封建制的共同特點說:“在過去的歷史時代,我們到處都可以看到社會完全劃分為不同的等級,看到由各種社會地位構成的多級的階梯。”周代諸侯的五等爵就是周代諸侯中“多級的階梯”的表現形式。在周代社會中,統治階級內部的這種“多級的階梯”是普遍存在的,不僅諸侯中有,卿大夫中也有。
《左傳》桓公三年說:“凡公女嫁於敵國,姊妹則上卿送之,以禮於先君;公子則下卿送之;於大國,雖公子亦上卿送之;於天子,則諸卿皆行,公不自送;於小國,則上大夫送之。”這裡所說的“敵國”是匹敵的國家。“公子”,就是國君的女兒。在國君的姊妹或女兒出嫁時,依對方國家的大小,分別由上卿、下卿、諸卿和上大夫送行。說明卿大夫是有上下等級的。《左傳》僖公十二年載,齊國的執政管仲到成周去為王室和戎人講和。王準備以“上卿之禮”招待他。管仲因為齊國有國子、高子兩位上卿,所以推辭不就,僅“受下卿之禮而還”。這證明在諸侯國的卿一級官員中確有上卿、下卿之分。
《左傳》成公三年載魯大夫臧宣叔說:“次國之上卿當大國之中,中當其下,下當其上大夫。小國之上卿,當大國之下卿,中當其上大夫,下當其下大夫。上下如是,古之制也。”臧宣叔所說的“古之制”,就是西周制度。杜預註:“古制:公為大國,侯伯為次國,子、男為小國。”這就說明了在周代不僅諸侯國的卿大夫有上、中、下之分,而且不同國家的卿大夫在列國間的交往中地位也不盡相同。國家爵位尊,卿大夫的地位也尊;相反,國家的爵位卑,其卿大夫的地位也就卑。
列國卿大夫的上下等級是十分嚴格的。《左傳》成公三年說晉國的中行伯(荀庚)“其位在三”,列於中軍帥郤克和中軍佐荀首之後。成公十六年,晉大夫郤至在鄢陵之戰後,到成周向天子獻楚捷時自誇其功,王朝卿士單子說:“溫季(即郤至)其亡乎!位在七人之下,而求掩其上。”當時,郤至為晉新軍佐,位次在上、中、下三軍將佐及新軍將之下,列第八位。襄公二十六年,鄭國戰勝陳國,鄭伯賞賜有功的子展、子產二將,“享子展,賜之先路,三命之服,先八邑;賜子產次路,再命之服,先六邑。”子產辭謝六邑說:“自上以下,隆殺以兩,禮也。臣之位在四,且子展之功也;臣不敢及賞禮。”子展時為鄭國上卿,子西次之,良霄第三,子產居四。以周禮,卿大夫每下一級,賞格當減去二,曰“隆殺以兩”。所以子產不敢接受六邑的獎賞。以上數例足以說明周代卿大夫等級制的森嚴性。《周禮·春官·大宗伯》載,大宗伯在“以九儀之命正邦國”,“以玉作六瑞,以等邦國”之外,還有“以禽作六摯,以等諸臣”的職責。小宗伯則有“掌三族之別,以辨親疏”的職責。列國的宗伯應當也有這種職能。春秋時鄭國大夫公孫揮就以善於辨別列國大夫的“族姓、班位、貴賤、能否”而知名。
周代社會的等級制度甚至滲透到了統治階級的家庭中,天子、諸侯和卿大夫的妻妾也以嫡庶為原則劃分成若干等級。嫡妻即正妻,只有一人。天子嫡妻稱後,諸侯嫡妻稱夫人,卿大夫嫡妻稱內子庶妻位在嫡妻之下,排成高低貴賤的等列。《左傳》文公六年載,晉襄公逝世,其子幼弱。晉大夫因為國家多難,商議扶立年長的君主。賈季主張立晉文公庶妻辰嬴的兒子公子樂。趙孟不同意,說:“辰嬴賤,班在九人,其子何震之有?”主張立晉文公庶妻杜祁的兒子公子雍,理由是:“杜祁以君故,讓逼姞而上之;以狄故,讓季隗而已次之;故班在四。先君是以愛其子而仕諸秦,為亞卿焉。秦大而近,足以為援;母義子愛,足以威民;立之不亦可乎!”晉文公嫡妻是文贏,次妃為襄公生母逼姞,三妃為季隗,四妃為杜祁,九妃為辰贏。清人俞正燮推斷,文公在齊娶的“齊姜在五,秦女三人亦媵也,其在六、七、八歟?”可見,晉文公的夫人與八位庶妻的位次是井然有序的。
《左傳》昭公八年說:“陳哀公元妃鄭姬生悼太子偃師,二妃生公子留,下妃生公子勝。”陳哀公的夫人與二妃、下妃的排列也是井然有序的。
《左傳》僖公二十四年,晉大夫趙衰娶晉文公的女兒趙姬為正妻,生趙原同、趙屏括、趙樓嬰三子。趙衰追隨文公在狄時曾娶狄女叔隗,生趙盾。趙姬是位賢達婦人,見趙盾有才幹,就堅決請求以趙盾“為嫡子,而使其三子下之,以叔隗內子而己下之”。這是卿大夫妻有嫡庶之分的證據。《左傳》昭公十一年載:“泉丘人有女,夢以其帷幕孟氏之廟,遂奔僖子,其僚從之。盟於清丘之社曰:“有子,無相棄也。僖子使助薳氏之簉。”杜預註:“薳氏之女為僖子副妾,別居在外,故僖子納泉丘人女令助之”是正確的。“其僚”,是泉丘女的僚友。沈欽韓《左傳補註》云:“薳氏是僖子正室,使二女助之,為其簉。或薳氏是僖子別邑,使二女別居以此為簉也,故下宿於薳氏。”此說實誤。一者,僖子為魯卿,在魯都有府第,其府第在季氏宅東南,登其宅西北隅,便可望見季氏,其正妻怎能不在府宅而在薳氏?二者,如說“使二女別居為簉”,應是自為簉,《左傳》怎會說“使助薳氏之簉”?依此知沈解不確。從這條材料看,孟僖子的妻子至少有四位,排列次序是正妻、副妾薳氏、二簉泉丘女、泉丘女僚友。
在統治階級的家庭中,嫡妻所生的兒子曰嫡子,庶妻所生的兒子曰庶子。嫡子高於庶子。嫡子依長幼論尊卑,庶子依其母親的貴賤地位論尊卑。《公羊傳》稱這種現象叫“子以母貴”。如果庶子有繼承父業為公、卿、大夫的,則其母也隨之提高到夫人、內子的地位。《公羊傳》稱這一現象為“母以子貴”。
在先秦文獻中,周代諸侯“公、侯、伯、子、男”的五等爵稱,也像在青銅器銘文中一樣,有無定稱的現象。如據《春秋》、《左傳》、《國語》,齊、衛之君時稱公,時稱侯;秦、鄭之君時稱伯,時稱侯;滕、薛之君時稱侯,時稱伯,甚至稱子;邾、莒之君時稱子,時稱公。對於這類問題,由於金文材料自身的局限性,是難以說明的。而先秦文獻則比較系統,我們從中可以找到解決問題的線索。特別是由於“中國言六藝者折中於孔子”,而孔門學說由七十子後學師口相傳,這可以使我們在先秦兩漢的儒家著作中找到答案。

公爵

西周的諸侯國只有宋國、杞國、祝國、焦國、薊國、陳國、虢國七個公爵諸侯國,其中虢國是因其開國君主虢仲周文王之弟,故被周武王封為公爵,其餘六國君主之所以被封為公爵,皆因其為之前的王者之後裔。夏禹的後裔被分封在杞國商湯的後裔被分封在宋國。黃帝、炎帝、堯、舜的四個後代,分別被分封為薊國焦國祝國陳國。不過,在進入到東周,以上七國不僅爵位有所變化,也陸續被周邊諸侯國吞併。
“公”亦作為諸侯的通稱,但那不是爵稱,而只是尊稱。如《春秋》一書於魯十二君皆稱公。何休《公羊傳》隱公元年注云:“魯稱公者,臣子心所欲尊號其君父。公者,五等之爵最尊。王者探臣子之心欲尊其君父,使得稱公。” 魯本侯爵,而在國內臣子則可以尊其號為“公”。這在周代是一條不成文的法則。這條法則還不僅限於侯爵,也通用於“伯子男”等各級諸侯。《白虎通·爵篇》云:“伯、子、男,臣子於其國中褒其君為公。” 因為臣子“心欲俱尊其君父,故皆令臣子得稱其君為公也”。但是,如果“諸侯有會聚之事,相朝聘之道”以互相交接時,則不得“私其臣子之義”,要求諸侯各稱本爵。這一原則在《春秋》中表現得十分明顯。《春秋》作為魯國史,特稱其君為公;而在記載其它國家諸侯朝會時,一律各稱本爵。如《春秋》莊公十六年載幽之盟曰:“冬十有二月,公會齊侯、宋公、陳侯、衛侯、鄭伯、許男、滑伯、滕子同盟於幽。”又,僖公二十八年載踐土之盟曰:“五月癸丑,公會晉侯、齊侯、宋公、蔡侯、鄭伯、衛子、莒子,盟於踐土。”在這兩次會盟中,《春秋》所列諸侯爵秩,除衛、滕二國而外,皆其本爵。衛所以稱子,是因為衛侯當時出居在外,其弟叔武參與盟會,故以未成君之禮相待。滕所以稱子,是因為春秋時淪落成為“微國”,是宋國附庸。齊、晉侯爵所以序宋公之上,是因為齊、晉先後受周天子冊封為“侯伯”,為諸侯霸主。而列國諸侯於國內則一律可以稱公。如《國語》一書系收集各國材料輯成,書中魯、齊、晉、宋、衛、曹、鄭、秦諸國君主皆稱公。《左傳》甚至稱邾、莒等附庸小國君主為公,如邾文公、邾定公邾宣公;莒共公、莒紀公、莒茲 公、莒犂比公等。
《公羊傳》隱公五年說:“天子三公稱公,王者之後稱公。”在周代,王室確曾設立過“三公”的高爵。《逸周書·祭公解》是當前史學界公認的西周作品。《祭公解》說:“天子自三公上下辟於文、武”,又說:“天子三公監於夏商之既敗,丕則無遺後,難至於萬億年,守序終之。”同書《酆保解》、《史記解》、《武寤解》等也載有“天子三公”。《周禮·春官·典命》曰:“王之三公八命。”《司服》曰:“王為三公六卿錫衰。”《秋官·小司寇》曰:“王南鄉,三公北面。”在周初,周公為太宰,召公為太保,太公為太師,他們就是“天子三公”。周代青銅器《琱生簋》銘文業已證明,周公、召公兩人的身份,確為“公”爵,《公羊傳》所言不虛。
“天子三公稱公”,可能是周初之制,實際上在成康以後,凡是王室的執政卿士都可以稱“公”,享受公爵待遇。王世民先生在《西周春秋金文中的諸侯爵稱》一文中列舉的畢公、明公、溓公、益公、穆公、武公、井公毛公、應公、芮公、虢公等王朝卿士,就都是公爵。在東周時期,僅從《左傳》上看,不論是諸侯入為王朝卿士的,如鄭武公、鄭莊公、虢公,還是畿內諸侯、大夫擔任卿士的,如召昭公召戴公單襄公單穆公、尹武公、尹文公、王叔文公、劉康公等也都一律稱公。畿內的公爵大多都有封邑。鄭玄《詩譜·周南召南譜》云:“文王受命,作邑於豐,乃分岐邦周、召之地,為周公旦、召公?amp;#93;之采地。”解放前陝西扶風出土的《琱生鬲》、1961年扶風齊家村出土的《琱我父簋》的“琱(周)”字,據李學勤先生說:“用為氏名,指周公的周氏;用為地名,則指周公的采地周城。”其它如畢公的采地在畢,蘇公的采地在溫,芮公的采地在芮,東周時劉康公的采地在劉,尹氏的采地在尹等,都能說明這一問題。
“王者之後稱公”,主要指夏、殷二代之後稱公。《逸周書·王會解》說在成周大會上,“堂下之右,唐公、虞公南面立焉。堂下之左,殷公、夏公立焉。”孔晁註:“唐、虞二公,堯、舜後也。”夏公、殷公是“杞、宋二公”。《史記·周本紀》說周武王封“黃帝之後於祝,帝堯之後於薊,帝舜之後於陳,大禹之後於杞。”《禮記·樂記》載孔子說:“武王克殷反商,未及下車,而封黃帝後於薊,封帝堯之後於祝,封帝舜之後於陳;下車而封夏後氏之後於杞,投殷之後於宋。”孔疏說這是“舉三恪二代也”。清孫希旦《禮記集解》說:“封黃帝、堯、舜之後,所謂三恪也。封夏、殷之後,所謂二代也”,是正確的。《左傳》襄公二十五年,鄭子產說:“昔虞閼父為周陶正,以服事我先王。我先王賴其利器用也,與其神明之後也,庸以元女太姬配胡公(閼父子)而封諸陳,以備三恪”,是其證。恪,《說文·心部》引作“愙”,是敬之義。
《禮記·郊特牲》說:“天子存二王之後,猶尊賢也。尊賢不過二代。”《漢書·成帝紀》說:“蓋聞王者必存二王后,所以通三統也。”《白虎通·爵篇》則云:“公者,加尊二王之後。”由是觀之,《公羊傳》所說的“王者之後稱公”,在周代,只能是杞、宋二國。《春秋》記載宋國爵為公,與《禮記》、《漢書》相合。《左傳》僖公二十四年說:“宋先代之後.於周為客,天子有事膰焉,有喪拜焉。”昭公二十五年,宋大夫樂大心說:“我不輸粟。我於周為客,若之何使客?”又,何休《公羊傳》隱公三年注說:“宋稱公者,殷後也。王者封二王后,地方百里,爵稱公,客而不臣也。”這些記載都是不容忽視的,它確能證明周人以客禮侍宋,並尊其爵為“公”。
至於杞國,據《逸周書》,西周時杞為公爵。入春秋以後,僅稱為侯。至魯莊公二十七年以後,又稱伯。杜預《左傳》注云:“杞稱伯者,蓋為時王所黜。”在魯僖公二十三年、二十七年、襄公二十九年,《春秋》又三稱其為子。《左傳》解釋說:“書曰子,杞夷也。”又說;“杞.夏余也,而即東夷。”《春秋》嚴夷夏之防,杞用夷禮,所以就視同夷狄之君而稱子。何休《公羊傳》注說:杞本公爵,但春秋時“微弱為徐、莒所脅,不能死位。《春秋》伯子男一也,辭無所貶。貶稱子者,《春秋》黜杞不明.故以其一等貶之”。與《左傳》的解說大體相同,應是可信的。
可見,夏、商王室之後裔在周初雖為公爵,但入春秋以後,杞即衰弱,且不斷遷徙。據清人閻若璩考證,杞初封在河南開封,春秋魯桓公二年遷於山東莒州及曲阜相鄰之地,桓公六年遷淳于(山東省安丘縣東北),僖公十四年遷到緣陵(山東昌樂縣東南),襄公時又遷回淳于,國家也淪落成為“伯子男”一類小國。至於三恪,爵低於公,僅為侯。《逸周書》稱其為公,是沿用其舊名。《史記·周本紀》載,周在封薊之後,又封召公於燕。其後,“薊微燕盛,乃並薊居之,薊名遂絕”。祝入春秋後亦不見於記載,只有陳國仍保持“侯”爵名號,但也淪落成為二三流小國。

侯爵

侯,是五等爵的第二級。《白虎通·號篇》說:“侯是百里正爵。”《封公侯篇》說:“諸侯封不過百里。”這種說法,得到了《左傳》的證明。《左傳》襄公二十五年,鄭子產說:“昔天子之地一圻,列國一同,自是以衰。”杜註:圻,“方千里”;同,“方百里”,衰,“差降”。圻,又作畿,《詩·商頌·玄鳥》云:“邦畿千里。”《逸周書·職方氏》云:“千里曰王圻”,盧文弨解:“圻與畿同。”說皆與《左傳》合。《孟子·萬章下》云:“天子之制,地方千里,公侯皆封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幾四等。”七十里、五十里的“差降”,就是“衰”。
公、侯的封地雖然都是方百里,但公爵位尊,是王室的客,可以組建“三師”軍隊,有較大的獨立性。侯,《逸周書·職方氏》孔晁注云:“為王者斥侯也”(《周禮·職方氏》孔疏同)。春秋時王室大夫富辰追述分封諸侯的作用說:“昔周公吊二叔之不鹹,故封建親戚以藩屏周。”證明諸侯是王室的藩屏,承擔著捍衛王室的任務。諸侯之長曰“元侯”,又曰“侯伯”、“方伯”。即《禮記·王制》所說“千里之外設方伯”。其地位與公爵相埒。
在周初,齊、魯、衛、晉、燕諸國都是方伯,守衛著王室的東、北、東北、東南邊疆,如《尚書·康誥》曰:“王若曰:孟侯,朕其弟,小於封。”《漢書·地理志》說:“周公封弟康叔?號曰孟侯,以夾輔周室。”顏師古註:“孟,長也。言為諸侯之長。”可見,康叔封衛,為周初諸侯之長。

伯爵

伯爵遍布於王畿內外。《禮記·曲禮》云:“五官之長曰伯”,孔疏:“伯,長也。”《風俗通·皇霸篇》云:伯,長也,白也。言其鹹建五長,功實明白。”通白,在商代方國首領就已稱白,如殷墟卜辭中已有井白、易白、丹白、羌方白、孟方白等。《逸周書·武順解》云:“五五二十五曰元卒……四卒成衛曰伯。”說明伯原為由百人組成的戰鬥編隊,進而引申為百夫長之稱,最後演變為一級爵稱。
在周天子畿內,土地無多,所以不封侯而封伯。如東周畿內有原伯、毛伯。《左傳》僖公二十四年,孔疏說:“文王之子,原、毛之後,世為王臣,仍為伯爵,或本封滅絕,食采畿內。”現存西周青銅器《毛公鼎》,出土於陝西扶風,證明毛伯在西周時也是畿內伯爵。凡伯,《左傳》隱公七年杜註:“周卿士也。凡,國;伯,爵。”祭伯,《左傳》隱公元年杜註:“諸侯為王卿士者。祭,國;伯,爵。”《國語·周語上》韋昭註:“祭,畿內之國,周公之後也。”孔廣森《公羊通義》斷“祭伯”之“伯”為行次之稱,誤。其它如畢伯、芮伯、社伯等,也都是畿內伯。
畿內伯的一個突出特點,是一般都歷任王官。其中有入為天子三公、王朝卿士的,就稱為“公”。但公爵只限於一身一世,其後世子孫則恢複本爵。如據《班簋》銘文,毛本伯爵,但毛伯“更虢城公服”以後,做了王朝卿士,就稱毛公了。西周末又有毛公 任王朝卿士。而其後世子孫則恢複本爵,春秋時有毛伯得、毛伯過、毛伯衛等。畢公高為武王世臣,成王時入為天子三公,而其後世子孫則自稱“畢伯”,現存青銅器《畢伯碩父鬲》,可為證明。祭本周公之後,稱伯爵。但周穆王之世,祭公謀父任天子三公,即稱祭公,而其後世子孫則恢復伯稱。原伯,系文王子孫,春秋時原伯有入為王朝卿士者,故稱原莊公原襄公,而其它諸原,仍稱伯,有原伯魯、原伯貫、原伯絞等。這種現象與周初伯禽、呂伋任王朝卿士,故稱“魯公”、“丁公”,而其後世子孫一律稱侯,屬侯爵,是—致的。
畿外的伯,有曹伯、巢伯、吳伯等。吳的例子也很典型。吳本伯爵,春秋時吳君自稱王,在黃池會前,晉大夫董褐利用吳君“欲守吾先君班爵”的諾言,折辯吳君說:“今君掩王東海,以淫名聞於天子。君有短垣,而自逾之,況荊蠻則何有於周室?夫命圭有命,固曰吳伯,不曰吳王。諸侯是以敢辭。夫諸侯無二君,而周無二王,君若無卑天子。以乾其不祥,而曰吳公,孤敢不順從君命長弟。”這段話證明,在周室班爵祿時,吳確實曾接受了伯爵的命圭。這是周代諸侯有五等爵的又一有力證據。春秋時,吳自稱為王,是“淫名”,是“卑天子”,屬於僭越行為。所以晉與諸侯在黃池會上拒絕公開承認吳的王者地位。因為“諸侯無二君,而周無二王”,晉仍承認周天子是天下共主。但是,晉人說如果吳能放棄王號,改稱“吳公”,晉也可以讓步,同意由吳主盟。這又證明了春秋時期列國可以實力地位破壞周代的爵祿制度。至於《春秋》稱吳君為“子”,那是因為《春秋》以“伯子男一也,辭無所貶”,是它用來“正名”的一種筆法。

子爵、男爵

子、男。《白虎通·爵篇》:“子者,茲也,茲茲無已也。”可見,子本是從王、公家族中分化出來的後代子孫。子演化成為爵位.當起於商代。《尚書》載商末有微子、箕子。周承商制,沿用了子的爵號。在周原第十一號窖穴第八十三號甲骨上就有“今秋,楚子來”宇樣。但是,在西周大分封時,華夏族受封的子爵很少,且多為畿內小國。如《左傳》文公三年有“沈子”,系周公後;垣公二年有“郜子”,系文王后。在東周畿內有王季子,本爵為子。受采於劉,為王室卿士,謚劉康公,其後世子孫稱劉子

爵位演變

周代諸侯的爵秩等級像世間其它事物一樣,也是不斷發展變化的。上引《左傳》、《國語》等文獻證明周代諸侯爵有五等,但據《公羊傳》說《春秋》以公為一等,侯為一等,伯子男為一等,是三等。《孟子·萬章下》說:“公一位,侯一位,伯一位,子男同一位”,是四等。同時,孟子說這僅是“嘗聞其略”,“其詳不可得聞也”。《左傳》、《國語》與《孟子》、《公羊傳》所載周代爵秩等級的不同,其實就是周代諸侯等級不斷變化的反映。這一點也在《周禮》的記載中有所表現。《周禮·地宮·大司徒》講周代諸侯雖有“諸公、諸侯、諸伯、諸子、諸男”五等,但依其所食之地劃分,則只為“公食其半,侯伯叄之一,子男四之一”三等。這又與《孟子》所說:“公侯皆方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大體相同。可見,周代所封諸侯雖為五等,但從封地或所食之地看,實為三等。而公與侯、侯與伯、子與男等的差別,只是禮儀形式問題。所以經過從西周到春秋的二、三百年變化,大體上就變成了《春秋》所說的三等。
春秋時,諸侯爵等的另一種變化,是列國不再以昔日的爵秩高低,而是以實力地位來論大小和強弱。《史記·十二諸侯年表序》說春秋時諸侯“力政,強乘弱,興師不請天子,然挾王室之義,以討伐為會盟主,政由五伯”,“文武所褒大封,皆威而服焉”,是完全正確的。據《左傳》成公三年,晉卿荀庚與衛卿孫良夫同時聘魯,魯成公詢問大夫臧宣叔會盟時將以誰為先?臧宣叔說晉為大國,衛與晉比僅為小國,晉又是伯主,所以應以荀庚為先。杜預也說:“春秋以強弱為大小,故衛雖侯爵,猶為小國”,小國應“降大國二等”。在周初,晉、衛同為元侯,而今晉強衛弱,衛已淪落成三流國家。

姬姓國

姬姓是黃帝部落的後代,周天子便姓姬。史料記載周滅商後,周天子分封天下,是諸侯國林立之時,《呂氏春秋·觀世》謂“周之所封四百餘,服國八百餘”;《荀子·儒效》謂“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國,姬姓獨居五十三人”,《左傳》昭公二十八年謂西周分封“兄弟之國十有五人,姬姓之國者四十人”。

吳國

吳國系周太王長子泰伯之後。武王克商,求太伯、仲雍之後,得周章、虞仲。當時周章已經做了吳地君主,武王便把吳地封給了他。其國境位於今蘇皖兩省長江以南部分,後擴張到除徽州地區以外的蘇皖兩省全境。春秋時期,吳王闔閭在今天的蘇州建立都城,任用伍子胥孫武攻破楚國都城。闔閭的兒子夫差與齊國晉國爭霸成功後,卻忽視了邊界上的越國,被越王勾踐趁虛而入。前473年,夫差自殺,吳國滅亡。

虞國

虞國系周太王長子泰伯之後。武王克殷,求太伯、仲雍之後,得周章、虞仲。封周章弟虞仲於周之北故夏虛(今山西平陸縣西南),列為諸侯。前655年,虞公貪圖晉獻公的寶馬和珍玉、借道給南下討伐虢國晉國軍隊,晉軍滅虢國回師途中,順手牽羊又滅亡了虞國。

魯國

魯國周文王第四子周公旦的封國。周公旦佐文王、武王、成王有大勳勞於天下。後成王命為大宰,食邑扶風雍縣東北之周城,號宰周公,留相天子,主自陝以東之諸侯。乃封其長子伯禽於曲阜,地方七百里,分以寶玉、大弓,而俾侯於魯,以輔周室。首都在曲阜,疆域在泰山以南,略有今山東省南部,兼涉河南、江蘇、安徽三省小部分。前249年,魯滅於楚。

邢國

邢國是周公旦第四子的封國。周公旦佐文王、武王、成王有大勳勞於天下,後成王命為大宰,號宰周公,留相天子,主自陝以東之諸侯。成王分封周公六子為諸侯國,其中封其第四子姬苴(靖淵)於邢國,地在今河北省邢台市,姬姓,侯爵。《左傳》云:“凡、蔣、邢、茅、胙、祭,周公之胤也。”周初邢地是戎狄頻繁活動的地區,邢國肩負著阻止戎人東出太行,騷擾周疆的重任,是太行山以東有得專征伐權的元侯,先後傳二十世,歷五百餘年,國都邢台。疆域主要在太行山以東,滹沱河以南,漳河以北,故黃河以西的地域,在當時我國北方占有重要地位。

管國

管國周文王第三子管叔鮮的封國。周武王以監武庚將其封於管,即今河南信陽縣。管國為當時周朝之東方重鎮。周公旦攝政後,管叔鮮因勾結蔡叔度、霍叔處、武庚叛亂被誅,管城由此而廢。

蔡國

蔡國周文王第五子蔡叔度的封國。周武王以監武庚將其封於蔡,轄地為現在的河南駐馬店上蔡縣一帶王死後,周公帥軍平叛,殺死武庚,處死管叔,並將蔡叔放逐。蔡叔度的兒子蔡胡能改行向善,周公薦於成王,仍封於蔡,史稱蔡仲。前493年在楚國的逼迫下,蔡昭侯遷都於吳國邊境重地州來(安徽鳳台縣),史稱下蔡。經五世,於前447年為楚國所滅。

曹國

曹國周文王第六子曹叔振鐸的封國。建都陶丘,轄地為現在的山東定陶附近。東周時,曹國發生內亂。前487年,曹國被宋國滅亡。

郕國

郕國周文王第七子郕叔武的封國。郕,史書又作成、盛,互通。史不載其世系與國君諡號。1975年陝西岐山縣董家村發現成伯孫父鬲,或疑郕國本封於西周畿內,春秋時改封于山東。位置在今寧陽縣東北(一說在河南范縣)。魯莊公八年(前686年)魯、齊圍攻郕,郕降於齊。前408年,齊國再度攻陷郕,郕君失國。

霍國

霍國周文王第八子霍叔處的封國。武王死後,周成王年紀太小,周公旦臨朝攝政。管叔、蔡叔、霍叔等都嫉妒周公攝政,便聯合殷紂王的兒子武庚造反,周公帥軍平叛,霍叔被廢為平民,但霍國仍被保留下來由霍叔之子繼位,一直到春秋時代,前661年被晉國所滅。

衛國

衛國周文王第九子康叔封的封國。康叔獲武王封畿內之康國,故稱康叔。成王即位,周公旦平定武庚叛亂後,徙封康叔於衛(今天河南淇縣朝歌),建立衛國。衛君角三十三年(前209年),秦二世詔廢君角爵位,衛國滅亡。

沈國

沈國周文王第十子季載的封國。武王死後,由年幼的成王即位,周公旦攝政。三監不服,與武庚勾結,聯合東方夷族反叛,後被周公旦所滅。季載因平叛有功,被周公舉薦為周天子的司空,後成王將其叔叔季載封於沈國,又名聃國。季載又稱冉季載。聃又寫作冉,古時,冉、沈讀音相同。前506年,沈國為蔡國所滅。

毛國

毛國周文王第十一子毛叔鄭的封國。毛國封地在今陝西省岐縣、扶風一帶。

郜國

郜國周文王第十二子的封國。郜國封地在今山東成武縣境內。春秋時,郜國被宋國所滅。傳世器有郜史碩父鼎郜仲尊

雍國

雍國系周文王第十三子的封國。雍國封地在今河南焦作市西南7公里的朱村鄉府城村。村西北200米處現存府城遺址,城垣方形,面積約8萬平方米。調查發掘證實,此城始建於夏末商初,沿用於東周時期。這裡北望太行,南鄰黃河,是夏末商初黃河北邊夏商文化交匯處,商王畿西部的田獵區,也是東周時期晉國東進黃河下游,與齊楚爭霸的戰略要地。雍國於春秋中期被晉國吞併。

滕國

滕國系周文王第十四子錯叔繡的封國。滕國封地在今滕州市西南14里處有古滕城遺址。該國與魯國關係密切,並依附於宋、晉國,參加大國的會盟和戰爭。前415年為越國所滅,不久復國。後又被宋(一說齊)滅掉。共傳23世。

畢國

畢國系周文王第十五子畢公高的封國。畢國封地在今陝西省長安、鹹陽兩縣之北,也就是渭水的南北岸之地。這個地方,又稱為畢陌、畢原或鹹陽原,在周朝初年,十分受到王室的重視,因為大名鼎鼎功在國家民族的周文王、周武王和周公逝世以後,都是葬在此地。不知何時何故,斷了封賜,子孫散居各地。

原國

原國系周文王第十六子的封國。原國封地在今河南省濟源市。《左傳·僖公二十五年》載,晉文公於前635年圍攻原國。原文公因守信而主動投降。原亡國後,晉文公將原伯貫遷往冀(山西省河津縣)。

酆國

酆國系周文王第十七子的封國。顧棟高《春秋大事表·五》曰:酆本商崇侯虎之地,文王滅崇,作豐邑,武王封其弟為酆侯。依據《路史·國名紀己》中的解釋,以楚國之豐邑,即《續漢書·郡國志》南陽郡析縣豐鄉城為是,在今陝西山陽縣。今本《竹書紀年》記:成王十九年,黜酆侯,自是絕封。酆侯是因好酒而醉亂迷逸,被成王廢黜絕國的。

郇國

郇國系周文王第十八子的封國,封地在今山西臨猗縣西南。《詩·曹風下泉》:“郇伯勞之。”《竹書紀年》曰:“昭王六年,王賜郇伯命。”此郇伯即其後裔在王室任卿士者。《左傳·僖公十四年》載,前636年秦穆公送重耳回國時,晉國軍隊曾退居於郇。且“狐偃及秦大夫監於郇。”可見,至遲春秋早、中期郇國已被晉所滅。郇地盛產食鹽,這是重要的戰略物資。

召國

召國系召公奭在王畿內的封國。召公奭為周室三公之一。周武王時,召公奭受封於燕地,但他並未前往,由長子克前往就任,自己則留在鎬京(今陝西省長安縣)與周公旦、畢公高一起輔佐天子。其子孫世代繼為三公。

北燕國

燕國召公奭的封國,封地在今北京房山區一帶。燕國建國以後與中原各地來往甚少,文化較中原落後,在春秋初年的外族入侵中更是險些亡國,憑藉齊國“尊王攘夷”的軍事幫助才得以保全,並進而在日後有了發展。燕國在戰國時期成為“戰國七雄”之一。前226年,大將王翦秦軍占領了燕國的大半。燕王退守遼東,殺太子丹以求和。前222年燕滅於秦。

古魏國

古魏國系西周時分封的姬姓諸侯國。封地在今山西芮城縣北。前661年被晉獻公攻滅。

古韓國

古韓國系周成王的弟弟的封國。封地在今山西河津東北。春秋時期被晉國所滅。

邘國

邘國系周成王的弟弟的封國。封地在今河南省沁陽市西北,現為西萬鎮邘邰村。

晉國

晉國系周成王的弟弟唐叔虞的封國,封地在今山西翼城西。叔虞子改稱晉,後曾遷都於曲沃(今山西聞喜)、絳(即翼,今山西翼城)、新田(今山西侯馬)等地。西周末年,晉文侯擁戴平王東遷洛邑,殺死在西周故地自立的周攜王,為東周的締造立下大功,受到平王獎賞。
春秋初,晉國內部出現公室與貴族爭奪君位的長期鬥爭,晉國發生短期內亂,但到文公即開創霸業。城濮之戰,晉國打敗楚國,大會諸侯,被周襄王正式賜命為霸主,制霸中原。
晉平公時期,形成晉國六卿。昭公之後,六卿強而公室卑。烈公十九年(前403年),周威烈王正式承認韓、趙、魏三家為諸侯。靜公二年(前376年),韓、趙、魏三國廢靜公,建立近七百年的晉國徹底滅亡。

應國

應國系周成王的弟弟的封國,封地在今河南省平頂山市西郊薛莊鄉原滍陽鎮。應國大概在楚武王或楚文王時亡於楚國。

單國

單國為周成王之子的封國。系東都王畿內封國,國域在今河南省濟源市東南。單國之君世為王室卿士,魯莊公元年(前693年),周王嫁女於齊,魯侯主婚。單伯送周王之婦到魯國,以備出嫁。楊樹達注曰:"單音善,天子畿內地名。單伯,天子之卿,世仕三朝,此及文公之世皆稱單伯,成公以下常稱單子。"

虢國

虢國是西周初期的重要諸侯封國。周武王滅商後,周文王的兩個弟弟分別被封為虢國國君,虢仲(一說虢叔)封東虢(今河南滎陽縣西汜水鎮)。虢叔(一說虢仲)封西虢(今陝西寶雞市東)。西虢國,西周初年所封諸侯國,位於現陝西寶雞附近,後隨周平王東遷至今河南陝縣東南,地跨黃河兩岸,河北稱為北虢,河南稱為南虢,實為一國,於前655年被晉國所滅。原地留有一小虢,前687年被秦國所滅。東虢國,西周初年所封諸侯國,位於現河南滎陽,前767年被鄭國所滅。

楊國

楊國是周宣王的兒子尚父的封國。封地在今山西省拱洞西南。

鄭國

鄭國系周厲王幼子友的封國,別名奠國。周宣王二十二年(前806年)封周厲王幼子友於鄭(今陝西華縣的東方),史稱鄭桓公。鄭武公和鄭莊公都是周平王手下的卿士。在春秋初年,鄭國非常活躍。幽公時期,韓武子攻占鄭國,殺害了幽公。後來幽公之弟儒公復國,多次與三晉發生戰爭。繻之後的康公時,韓國再次強盛。康公二十一年(前375年)韓哀侯率軍再次攻占鄭國,鄭國滅亡,國土併入韓國。立國432年,歷21君。

劉國

劉康公為周頃王的小兒子,是周匡王和周定王的同母兄弟,食采於劉,約於前599年前後建立劉國。劉國故城位於河南偃師市緱氏鎮西南。劉國自康公、定公、獻公、文公、桓公五世,相繼為王室卿士。劉國諸公,在朝總攬百官,出外號令諸侯,地位顯赫。劉國滅亡的時間當在戰國初年的周貞定王時期。

魏國

魏國祖先畢萬為文王第十五子畢公高后裔。晉獻公滅古魏國,把它封給畢萬,立魏氏。前403年,周威烈王冊封魏斯為諸侯,魏國建立。當時它西鄰秦國,東有淮、潁與齊國宋國相鄰,西南與韓國、南面有鴻溝與楚國接壤,北面則有趙國。自魏惠王由安邑遷都到現在河南開封的大梁後,魏國亦稱梁國。前225年滅於秦。

韓國

韓國的先人為晉國公族。晉武公封曲沃桓叔庶子萬於韓原,立韓氏。春秋末年,韓貞子遷於平陽(今山西臨汾市西南)。前403年,韓、趙、魏三家得到周威烈王的承認,韓國建立。前375年,韓哀侯滅鄭,遷都新鄭。韓國是七國之中最小的一個,於前230年滅亡。

西周國

西周桓公是周貞定王幼子,哀王思王考王之弟。考王元年(前440年)封其弟揭於河南,以延續周公的官職,是為西周桓公。這是周朝最後一次分封,至此周朝土地分封完畢,周天子也寄居在此國。至周赧王時,天子徙都西周。公元前256年(周赧王59年,秦昭襄王51年),秦兵攻打西周,赧王聽西周公之言,以西周三十六城、三萬戶降秦),秦王將周赧王貶爵為君,西周公為家臣,封於梁城(今陝西省韓城縣南),西周國滅亡。

東周國

東周惠公為西周威公少子。周顯王二年(前367年)西周威公卒,少子根與太子朝不和,趙成侯與韓共侯遂分周為二,根自立於鞏,號東周惠公。秦莊襄王元年(前249年)東周君與諸侯謀秦,秦使相國呂不韋誅之,盡入其國。東周公國滅亡。

姜姓國

姜姓是炎帝部落的後代。實際上,“姜”、“羌”本是一字,因姓稱之“姜”,為族名稱之“羌”。羌人與周人在早期長期聯姻,後協助周人滅商。

齊國

齊國系周開國功臣呂尚的封國。初封於營丘(今山東昌樂東南),後遷至臨淄(今山東省淄博市臨淄區)。春秋初期,齊與主要競爭對手魯國之間經常發生戰爭。公元前689年,齊襄公滅魯的與國紀,掃除東面障礙。公元前686年,公孫無知殺襄公自立,公子糾奔魯,公子小白奔莒。次年,無知被殺。魯伐齊,欲納公子糾,而齊高氏、國氏已召小白先入,擊敗魯師,立為齊桓公。桓公任用管仲進行改革,國力富強,成為霸主。公元前684年,齊國是最先邁入霸主地位。
春秋末年,齊衰落,卿大夫相互兼併。公元前481年,陳成子殺闞止,專齊政。齊康公在位時淫於酒色,敬仲的後代田和為相。周安王十一年(前386年),齊康公被田和放逐於臨海的海島上,“食一城,以奉其先祀”,後來唯一的食邑也被收回,康公只好在鈄坡上挖洞為灶,姜姓齊國滅亡。

呂國

姜姓羌人發展出四支胞族即“四岳”,呂部族就是其中一支。該部落的首領在夏時被封為呂侯,建姜姓諸侯國呂國(國都在今河南南陽市鎮平縣侯集鎮馬圈王、宋小莊一帶)。春秋時,呂國被楚國所滅。東呂國是南陽呂國分離出來的一個小國,也叫呂國,史稱東呂,在今河南新蔡一帶,後來在春秋時為宋國滅亡。

申國

申人源於姜戎,早年居於今陝西米脂縣及以北地區,是較早與華夏融合的西戎。先周時期姬姓周人便與申人世為婚姻,周太王之妃、王季之妃、周文王之祖母等皆稱“太姜”即是。西周後期,申國仍不斷與王室通婚,且在周王室中任要職。
周宣王時,為了加強對“南土”局勢的控制,改封王舅申伯於今河南省-南陽市,在原謝國的土地上建邑立國。此申國遂稱“南申”,西土之申國可稱西申。周平王東遷以後,南申是東周王室的南大門,為了防備荊楚侵犯,周在此駐紮了軍隊。春秋早期,楚國北上,地處要衝的申國成了攻擊目標之一。魯莊公六年(前688年)楚師假道於鄧伐申。大概在楚文王時,申國被滅,設為縣。楚滅申後,曾將申國的部分貴族平民遷往東面的信陽一帶安置,成為楚之附庸。這就是春秋時期信陽之申的由來。信陽之申稱東申。《左傳·昭公十三年》載:"楚之滅蔡也,靈王遷許、胡、沈、道、房、申於荊焉"。東申被遷往楚地,楚平王時申又在信陽恢復。南申亡國約在戰國中早期。

許國

許國是許文叔的封國,為太岳之嗣。春秋時期,鄭國、楚國等非常強大,許國經常遭到強國侵略。公元前654年,楚國攻打許,許侯大敗,於是肉袒謝罪,楚國才心滿意足,退兵而去。楚成王時,再次進攻許國,許侯第二次肉袒謝罪,請求和解。在這之後,許國差不多每三至五年就遷徙一次,可以想到許國面臨的險惡局勢。許國滅亡在戰國初期。許元公在位時,許國被楚國攻滅。還有一個說法,是為魏國所滅。

紀國

紀國,是位於商朝東方的諸侯國,國祚延續到西周到春秋時代。國都紀,位於山東半島中北部,渤海萊州灣的西南岸的今壽光市。西周夷王年間,王烹殺齊哀公。傳說是紀侯進讒言的緣故。兩國結仇。公元前693年,齊國軍隊驅走紀國的郱鄑郚三邑居民,占有三邑土地。公元前691年,紀國分裂。紀侯之弟紀季以紀國的酅地投降齊國,做齊國的附庸。前690年,齊國軍隊攻破紀國都城。紀侯將剩下的國土交給紀季,出國逃亡一去不返,紀國滅亡。

媯姓國

媯姓是虞舜的後代。

息國

侯爵,媯姓,今蔡州新息縣是也。莊十四年,楚滅之,子孫以國為氏。

陳國

周武王滅商之後,封虞舜的後代胡公滿於陳,建都宛丘(今河南淮陽附近),讓他奉守舜帝的宗祀,轄地大致為現在的河南東部和安徽一部分。根據胙土命氏的規定,稱陳氏。
春秋早期,陳桓公有寵於王,鄭莊公小霸中原,不敬王室,陳國還參加宋、蔡、衛等國的伐鄭,有一定的實力和影響。陳桓公死後,陳國內亂,陳宣公時才趨於平穩。前534年,陳國因爭立而內亂,楚靈王使公子棄疾滅陳為縣。前529年,楚平王奪得王位後,為籠絡人心,再次使陳復國。前478年,依附於吳的陳國,在楚國公孫朝率領的楚師攻伐下,前478年終於亡國。

遂國

遂國是周武王封舜的後裔於遂(山東省寧陽、肥城一帶)所建之國,是魯國的附庸國。東周僖王元年(公元前681年)被齊國所滅。

齊國

(戰國)
出於陳厲公之子陳完。陳與田古音相近,故古書往往作田。周惠王五年(前672年),陳國發生內亂,陳國公子敬仲奔齊,齊桓公任為工正。田氏家族歷經300年苦心經營,逐步篡奪了齊國政權。周安王十三年(前389年),敬仲九世孫田和正式列為諸侯,田氏齊國建立。田齊的國都仍在臨淄,疆域亦襲姜齊之舊。田齊立國時,已經進入戰國中期。

姒姓國

姒姓是夏禹的後代。

杞國

杞國建國於商朝,其間時斷時續,具體事跡已不可考。周朝初年,杞國重新建國,自東樓公起,有史料可考的傳了二十位國君。直到西元前445年,杞國亡於楚國。
杞國是小國,史書罕有記載。這樣的小國,在周圍強鄰的壓迫下,被迫屢有遷徙。杞國最初大致在今河南省杞縣一帶,後來遷到今山東省新泰,後又遷至昌樂、再至安丘一帶。
杞國雖小,但也有其重要意義,那就是杞國人乃是夏朝王室之後,存有夏禮,因此孔子曾為考察夏朝之禮而到訪杞國。只是由於杞國文獻也多散失,因此孔子感慨道:“夏禮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論語·八佾》)。

越國

相傳始祖是夏代少康庶子無餘,禹封泰山,禪會稽中封禪大典中的會稽本來是在泰山附近,商朝時越國的封地也本在古雷澤地區,也就是如今地山東荷澤地區。再後來卻逐次南下,在周朝諸侯的排擠下一路南遷,西周初遷至如今地蘇州吳中一帶。春秋末年,越逐漸強大,其王勾踐經常與吳國對抗,公元前494年,敗於夫差,向吳臣服。但經過二十年的韜光養晦,重新崛起,於公元前473年,滅掉吳國。勾踐滅吳後北上爭雄,橫行江淮,號稱霸王。戰國時,勢力衰弱,公元前306年,為楚所滅。

子姓國

子姓是商湯的後代。

鄧國

鄧國的先人早期就活動於黃河中下游地區,商代的鄧為侯國。商代晚期,鄧人南徙至今河南郾城縣東南。西周以後,鄧國又徙都於今湖北襄樊市附近。西周時,鄧國與周王室及姬姓國關係密切,先後與井、應、等國聯姻,有較高的社會地位。前688年,楚文王伐申經過鄧國,受到了祈侯的招待,鄧國大夫提出藉機殺掉雄心勃勃的楚文王,鄧侯不聽。第二年,楚文伐鄧。前678年,楚再次伐鄧,將其滅亡。

邶國

周武王滅商之後,為了安置殷商遺民,將商王畿之地分為邶、鄘、衛三地,封商紂王子武庚於殷地,稱邶國。西周設立的邶、鄘、衛三國,後來因武庚串通管叔、蔡叔叛周而招致周公領兵東征,結果武庚、管叔、蔡叔被殺,原來的邶、鄘、衛三國之地劃歸衛國所屬,周王室封康叔於衛,領“以殷余民”。從此邶國之民和邶國之地轉屬衛國所有。邶國僅歷武庚一代而終結,是周初封國中壽命最短的方國。

宋國

宋國微子啟的封國。武王滅商後,封微子啟於宋。春秋時期,宋襄公稱霸。戰國時期,宋戴公的後裔司城戴剔成(字子罕)殺桓侯篡位,史稱戴氏代宋。剔成在位41年被弟弟偃殺死(一說逃到齊國),偃即位,史稱宋康王。前286年,齊湣王發兵滅宋,宋康王死在魏國。宋立國761年,共26世,32君。

朝鮮國

周武王滅商之後,商朝遺臣箕子到朝鮮半島與當地土著建立了“箕氏侯國”。公元前3世紀末,朝鮮歷史上第一次有所記載。在中國漢朝的歷史學家司馬遷的著作《史記》中記載,商代最後一個國王紂的兄弟箕子在周武王伐紂後,帶著商代的禮儀和制度到了朝鮮半島北部,並得到周朝的承認而成為諸侯。漢初,衛滿率千餘人進入朝鮮,於公元前194年在平壤一帶建立衛氏政權,推翻了箕子朝鮮的政權。

嬴姓國

嬴姓是少昊部落的後代。

葛國

葛國,又稱葛伯國,夏代封國之一,位於今河南省寧陵葛伯屯。夏朝前期,黃帝支庶的伯益長子大廉,被封在葛(今商丘寧陵縣),建立葛國,封為伯爵,史稱“葛伯”,今寧陵縣有葛城遺址

江國

江人周初以前應在東方,周公東征伐淮夷,踐奄後才南遷。周穆王時及其以後,溯淮河兩岸西侵,漸入中土。西周晚期,召公平淮夷,江、黃等嬴姓諸族歸附於周,各自所居即成為周王室承認的封土。江為小國,春秋早期先依附於楚,楚成王曾嫁妹於江。待齊國稱霸時,江又改依於強齊。前624年,楚師圍江。後因晉國出兵救江,楚師暫時撤走。第二年秋天,楚穆王再次出兵,一舉滅掉江國。

黃國

竹書紀年》載:“(夏)後相即位,二年,征黃夷。”商代黃夷已在淮水之濱建立國家,與商王的關係不是十分和諧,卜辭中有“伐於黃尹”的記載。周人滅商後,黃人歸服,得以保留。從出土的東周時期黃國及相關的青銅器看,嬴姓黃國與姬姓曾國等一直保持婚姻關係。黃國史實見於《左傳》者,始於桓公八年(前704年)。這時楚國方興,在楚地約會諸侯,黃、隨二國都沒參加,結果,漢陽的隨國受到討伐,淮水的黃國由於相距較遠,躲過一劫,但也遭到楚國的斥責。前648年夏,黃國終於被楚成王所滅。

梁國

周宣王封秦仲二兒子秦康為梁伯,封邑在夏陽梁山(今陝西省韓城市附近),定為梁國。梁伯好大喜功,經常在封邑內大興土木,修建宮室,搞得百姓怨聲載道,痛苦不堪。公元前641年,秦穆公率大軍進攻梁國,梁國土崩瓦解。

徐國

伯益因輔佐治水有功,禹封其子若木於徐,建立徐國。夏代至周代,分布在今淮河流域(今山東郯城一帶)。周初,安徽泗州(其都先在山東郯城,後遷都至安徽泗縣江蘇省泗洪縣)一帶為中心,建立徐國,在東夷中最為強大。在周穆王時期,才肯臣服於周朝。春秋時為楚國所敗,前512年為吳國所消滅。

秦國

周孝王因秦的祖先非子養馬之功,將他們分封在秦,作為周朝的附庸,讓其繼續嬴姓的祭祀。前770年,秦襄公護送周平王東遷有功,被封為諸侯。秦在戰國初期也比較落後。從商鞅變法才開始改變。前325年秦惠王稱王。前246年秦王政登基,前238年掌權,開始了他對六國的征服。從前230年秦滅韓國起,到前221年秦滅齊國,統一中國。

趙國

趙國,是中國戰國時期的一個諸侯,戰國時期七雄之一。相傳先祖造父周穆王御,因助周平定徐偃王之亂,封於趙城。後奄父救周宣王於千畝之戰,其子叔帶為周朝卿士,因不滿周幽王的昏庸,離開周王,侍奉晉文侯。從此趙氏便在晉國落腳,漸成望族。在前403年,叔帶之後趙烈侯與韓魏三家分晉,建立趙國。秦王政十九年(前228年)秦將王翦攻陷邯鄲,擄趙幽繆王,趙國滅亡。

谷國

谷國,初被分封時爵位為伯爵嬴姓,與趙、秦同一個源流,都是少昊的後裔,至舜的時候,被賜姓為嬴。嬴氏的後代有叫非子的,被周王封於秦谷,後來成為秦國谷國

己姓國

蘇國

蘇國前身為夏時建立的溫國,商湯滅之,而後同宗有蘇氏居其地,商末,有蘇氏助周伐商,周武王賜蘇忿生家鄉十二邑建蘇國,都城溫,396年後的春秋末期,蘇國被狄族所滅,末代君蘇明自盡,族人逃往衛國

莒國

莒國,子爵,周武王封茲輿期於莒,今山東密州莒縣是也。”據《世本》記載,莒自紀公以下為己姓,故《左傳》莒女稱戴己、聲己。《史記·楚世家》謂:“簡王元年,北伐滅莒”,時當周考王十年(公元前431年)。《漢書·地理志》謂莒傳“三十世為楚所滅”,後歸齊。至周赧王三十一年(公元前284年)樂毅破齊,莒城不下。漢置莒縣,又為城陽國。

羋姓國

羋姓是顓頊部落的後代。
楚國
鬻熊,是周文王的老師。成王封鬻熊曾孫熊繹於楚蠻,封以子男之田,居丹陽,建立楚國。周桓王十六年(前704年)楚子熊通始僭號稱王,史稱楚武王。周定王十一年(前596年)楚莊王在邲(今河南滎陽東北)大敗晉軍,稱霸中原。秦王政二十四年(前223年)秦將王翦擊破楚將項燕,擄楚王負芻,楚國滅亡。

董姓國

胡國是周朝的封國,位於今河南省的郾城縣、舞陽縣一帶,公元前763年為楚國所滅。

姞姓國

南燕國
伯儵在商朝時被封於燕(今河南省延津縣東北),建立燕國,歷史上為與薊地燕國相區別,稱作南燕。此燕國為姞姓,一直延續到春秋,《左傳》記載隱公五年衛人以燕師伐鄭,桓公十二年公會宋公、燕人盟於谷丘,十三年公會紀侯、鄭伯及齊侯、宋公、衛侯、燕人戰,齊師、宋師、衛師、燕師敗績,十八年王子克奔燕,莊公十九年衛師、燕師伐周,二十年鄭伯執燕伯仲文,以其伐周之故,宣公三年鄭文公有賤妾名燕姞,所說的都是南燕。

風姓國

風姓是太昊部落的姓氏

宿國

周武王為了表示對伏羲氏的景仰,封伏羲氏的後代在宿(今山東省東平縣宿城鎮)。春秋時期,宋國滅亡宿國。據《春秋》莊公十年載,公元前684年,宋國把宿人遷到別處而奪其地。又據《元和郡縣誌》十“泗州宿遷”下說,今江蘇宿遷即《春秋》宋人遷宿之地”。當是在“宋人遷宿”之前,居於今山東境內的宿國已被別國逼迫而遷至今江蘇宿遷,春秋時又被宋國所遷。宿在山東的故地後人於齊。

須句國

須句,亦作須胊,封地在今山東省梁山縣小安山鎮。

顓臾國

東夷部落首領太昊,在遠古時代就建立了顓臾方國。西周初期,成王封之為“顓臾王”,周天子給顓臾國的主要任務就是祭祀蒙山。由於顓臾國小勢弱,到了春秋初期就變成了魯國附庸。但顓臾終因勢單力薄,後被秦素滅。故址在今山東省平邑縣東。

任國

任國定都在今山東濟寧市境。春秋戰國時代任國先後隸屬於魯、宋、齊國。至戰國時期任國猶存。秦統一中國後,廢任國而改為任城縣。

封國爵級

周朝的爵位分為6等:公爵、侯爵、伯爵、子爵、男爵、附庸爵

公爵

宋國:公爵 子姓
虢國:公爵 姬姓
州國:公爵 姜姓
虞國:公爵 姬姓

侯爵

蔡國:侯爵 姬姓
陳國:侯爵 媯姓
齊國:侯爵 姜姓
魯國:侯爵 姬姓
衛國:侯爵 姬姓
邢國:侯爵 姬姓
晉國:侯爵 姬姓

伯爵

鄭國:伯爵 姬姓
秦國:伯爵 嬴姓
燕國:伯爵 姬姓

子爵

吳國:子爵 姬姓
楚國:子爵 羋姓
越國:子爵 姒姓
巴國:子爵 姬姓

男爵

許國:男爵 姜姓
驪戎:男爵 姬姓

①姬姓(周王室)

①吳國 姬姓吳氏

吳太伯 (一世吳君)
吳仲雍 (二世吳君)
吳季簡 (三世吳君)
吳叔達 (四世吳君)
吳周章 (五世吳君)
吳熊遂 (六世吳君)
吳柯相 (七世吳君)
吳疆鳩夷 (八世吳君)
吳余橋疑吾 (九世吳君)
吳柯廬 (十世吳君)
吳周繇 (十一世吳君)
吳屈羽 (十二世吳君)
吳夷吾 (十三世吳君)
吳禽處 (十四世吳君)
吳轉 (十五世吳君)
吳頗高 (十六世吳君)
吳句卑 (十七世吳君)
吳去齊 (十八世吳君)
吳壽夢 (十九世吳君)
吳諸樊 (二十世吳君)
吳余祭 (二十一世吳君)
吳夷眛 (二十二世吳君)
吳僚 (二十三世吳君)
吳光 (二十四世吳君)
吳夫差 (二十五世吳君)

②虞國 姬姓虞氏

虞仲 (一世虞君)

③魯國 姬姓魯氏

魯伯禽 (一世魯君)
魯酋 (二世魯君 魯考公)
魯熙 (三世魯君 魯煬公)
魯宰 (四世魯君 魯幽公)
魯晞 (五世魯君 魯魏公)
魯擢 (六世魯君 魯厲公)
魯具 (七世魯君 魯獻公)
魯濞 (八世魯君 魯真公)
魯敖 (九世魯君 魯武公)
魯戲 (十世魯君 魯懿公)
魯伯御 (十一世魯君)
魯稱 (十二世魯君 魯孝公)
魯弗湟 (十三世魯君 魯惠公)
魯息姑 (十四世魯君 魯隱公)
魯允 (十五世魯君 魯桓公)
魯同 (十六世魯君 魯莊公)
魯子斑 (十七世魯君)
魯啟 (十八世魯君 魯閔公)
魯申 (十九世魯君 魯僖公)
魯興 (二十世魯君 魯文公)
魯俀 (二十一世魯君 魯宣公)
魯黑肱 (二十二世魯君 魯成公)
魯午 (二十三世魯君 魯襄公)
魯稠 (二十四世魯君 魯昭公)
魯宋 (二十五世魯君 魯定公)
魯將 (二十六世魯君 魯哀公)
魯寧 (二十七世魯君 魯悼公)
魯嘉 (二十八世魯君 魯元公)
魯顯 (二十九世魯君 魯穆公)
魯奮 (三十世魯君 魯共公)
魯屯 (三十一世魯君 魯康公)
魯匽 (三十二世魯君 魯景公)
魯叔 (三十三世魯君 魯平公)
魯賈 (三十四世魯君 魯文公)
魯仇 (三十五世魯君 魯頃公)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