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僖子

孟僖子

孟僖子(?—前518年):姬姓,孟氏,名貜,謚僖。春秋後期魯國司空,三桓之一,孟孝伯之子。隨同魯昭公出訪楚國,途徑鄭國,到達楚國皆不能以禮處理外交事務,孟僖子深以為恥,遂發奮學習周禮。前518年,孟僖子將死,囑咐二子(孟懿子與南宮敬叔)師侍孔子

基本介紹

  • 本名:孟僖子
  • 別稱:孟貜
  • 所處時代:春秋戰國
  • 民族族群:漢
  • 出生地:魯國
  • 去世時間:518年
  • 主要成就:學習周禮
人物生平,主要功績,家族世系,軼事典故,

人物生平

第一個淵源:源於姬姓,出自周文王四友之一南官子,屬於以先祖名字為氏。 周文王手下有著名的“八士”,之一就為南宮括。所謂“文王四友南官子”,依照史籍《史記·周本紀》的師古注,指的就是南宮括。據考證,南宮括是周朝文王四友之一的賢士,他是周文王父子興周滅紂時的一位賢臣。其後以南宮為姓氏,稱南宮氏。 第二個淵源:源於姬姓,出自仲孫閔之後,屬於以居邑名稱為氏。 春秋時期,魯國大夫孟僖子的兒子叫作仲孫閔,他居住在南宮(南百的宮室),他的後代遂以其居住地命姓,稱南宮氏。 第三個淵源:源於姬姓,出自春秋時期魯國有個闕的居住地,屬於以居邑名稱為氏。 春秋時期,魯國有個叫闕的人,因居住在南宮,遂以“南宮”命姓,稱南宮闕,他的後人遂以南宮為姓,稱南宮氏。 得姓始祖:南宮括。 據史籍《尚友錄》上的記載,南宮源自姬姓,是周文王四友南宮子之後。史籍《世本》和《史記·仲尼弟子列傳》兩書中認為,南宮的得姓,與魯國的南宮閔居於南宮有關。此外《通志·氏族略》上有“南宮氏是孟僖子之後,或文王四友南宮之後”的說法。春秋時魯國貴族孟僖子的兒子,本來叫仲孫閔,由於居住南宮,所以才以南宮二字為氏。據考證,不論是南宮括,還是南宮閔,他們都是黃帝的姬姓子孫。南宮氏後人奉南宮括為南宮氏的得姓始祖。

主要功績

孟僖子(-前518年),魯國孟孫氏第8代宗主,名貜,世稱仲孫貜諡號僖,是孟孝伯的兒子。與泉丘人之女生孟懿子南宮敬叔[1]
他出使齊國楚國,討伐莒國,和邾國國君會盟,勤學周禮魯昭公二十四年(前518年),孟僖子臨終之前,讓孟懿子、南宮敬叔都要將孔子作為老師[2]。二月丙戌,仲孫貜去世。

家族世系

孟軻(即孟子,字子輿)[參見《通天家譜》]

軼事典故

★故事1
孟僖子學禮,春秋戰國的時候,魯國有一個大夫叫孟僖子,他感到自已不懂得禮,是個大缺點。於是他到處去拜訪對於禮有研究的人,並跟他們學習。 在孟僖子在死之前,召集他的家人,告誡他們:「禮,就好像是人的軀幹。一個人如果沒有軀幹是無法站起來,人如果不懂得禮,他在社會中也是無法立足的。」又說:「我魯國有一位通達禮的人,他的名字叫作孔丘。孔丘是聖人的後代子孫,他的祖先原先是宋國的貴族,十世祖弗父何原本可以繼位為宋國的國君,但卻讓位給他的弟弟鮒祀,甘居為公卿。他的七世祖正考父當時連續輔佐宋戴公、宋武公、宋宜公三位君主,官位做到上卿,但是正考父的官位越高,他就更加地謙恭有禮。他曾經在鼎上刻鑄有這樣的銘文來警惕自己:『第一次任命,我鞠躬去接受;第二次任命,我彎腰去接受;第三次任命,我俯首去接受。我不敢在路中央大搖大擺地走,只跟一般人一樣沿著牆邊走路,這樣也就沒不會有人冒冒失失地來侮辱我。不論稠的稀飯或稀的稀飯都可以用來糊我的口,填飽我的肚子。正考父是這樣謙恭又節儉的人。我魯國的大夫臧孫紇曾經這樣稱讚正考父:有良好行為以及完美道德的聖人,他本人就算沒有當到國君執政的大位,他的子孫也必定有才德出眾的達人。如今孔丘年少而這樣愛好禮,我想這個才德出眾的達人就是指他吧!我要是死後,你們就讓我的兒子南宮敬和孟懿子去跟孔夫子學禮,禮能安定他們的身分,使他們在社會上得以立得住腳。所以孟懿子和南宮敬就去向孔子學禮。孔子知道後,稱讚孟僖子:一個知道而且能夠彌補自己缺點的人,就是個君子人。詩經上也曾經說:君子是我們的好榜樣,讓我們學習並效法他們。孟僖子就是值得我們效法的。
★故事2 :
子路學禮有一次,子路向孔夫子請教說:「魯國的一位大夫,在父母周年祭的時候,還拿著哭喪棒,這樣做合於禮嗎?」孔子回答說:「我不知道啊。」子路聽後,不以為然,對子貢說:「我以為夫子無所不知,原來夫子也有不懂得的道理啊。」子貢聽後,問:「您請問夫子的是什麽問題呢?」子路於是將與夫子的對答告訴了子貢,子貢聽了,說:「好,您在這稍等,待我替您去問一下吧。」於是,子貢快步到孔子面前,向孔子請問道:「如果在周年祭的時候,還拿著哭喪棒,這樣做合於禮嗎?」孔子回答:「不合於禮。」子貢告退後,告訴子路,並對子路說:「您說夫子不知道麽?其實夫子真是無所不知啊,只是您問得不合禮罷了。依禮的規定:住在這個國家,便不可非議這個國家的大夫
2011年電視劇《孔子春秋》劉立偉飾演孟僖子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