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昊

太昊

太昊(公元前4354—前4239年在位),是上古東夷的祖先和首領,是東方祖神,也是東方天帝青帝。亦作大嗥、太皞大皥,以木德王,是為春皇。漢朝後有時與楚帛書創世神伏羲氏合併。

在位115年,定都汶上,後遷都宛丘(今河南淮陽)。死後葬於淮陽太昊陵。最早見於文字記載的是春秋戰國前期的主要文獻《左傳·昭公十七年》“陳,太皞之虛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太昊
  • 別名:大昊、太皞、大皥、青帝、伏羲
  • 所屬:華夏始祖、東夷始祖
  • 職位:東方天帝/人文始祖
  • 在位年限參考:三皇五帝年表
  • 所屬文化層:山東仰韶前文化、河南仰韶文化 
  • 祖父:有巢氏
  • 父親:燧人氏
  • 母親:華胥氏
  • 祖母:緇衣氏
  • 妹妹:女媧氏
  • 女兒:宓妃、女登
  • 女婿:河伯、少典
  • 外孫:炎帝神農一世
  • 尊稱:羲皇
  • 在位年限:前4354------前4239年
簡介,太昊生平,活動區域,改革發明,發明十二地支,十大政績,農田改革,改革大風雨表,發明蓑衣,織網捕魚,變革婚習,造書契,發明樂器,任命官吏管理四方,創曆法,創立八卦,文化發明,十二地支,八卦,太昊陵墓,社會評價,古代典籍中的太昊,原始神話中的創世神,太昊伏羲並稱,餘論,在位年表(供參考),

簡介

在位:公元前4354-------前4239年。
三皇之伏羲三皇之伏羲
生卒:公元前7593—前4239年。
出生:山東省汶泗流域。
立都:汶上(今山東濟寧市西北)。
年號:太昊元年(癸丑,前4354年)。
陳地在今河南淮陽,淮陽今存太昊墓。周代以後,其後裔屬地漸次東移,《左傳·僖公二十一年》:“任、宿、須句、顓頊,風姓也。實司太皞與有濟之祀,以服事諸夏。”因此華夏的祖先和首領太昊、少昊等被納入到華夏的古帝序列中。
“嗥亦作昊”(《十三經論》)。之後戰國初期的《山海經》的世系記載,上起太昊,下至商周,包括了上古史大部分帝王和首領:炎帝黃帝、少昊等;“隨著考古學、古文字學和民俗學研究的深入,這些世系將成為信史的組成部分。”(王立:談《山海經》的人神差異)。而《漢書·律曆志》將太昊、少昊列入中國古史最完備的按五德相生順序編排的帝王系統,為後來的各朝各代封建高層所認可,並遵奉不違。
《漢書》“太昊帝宓羲氏,宓者伏”,此後各種典籍、文獻中又有:包犧、庖犧、伏戲、宓戲、犧皇、雄皇氏等等同音、同義、近義及通假字。應該說太昊確有其人,先為華夏部落聯盟酋長,後與西來東進的伏羲氏東西合璧,融為一體,並稱太昊伏羲氏,為華夏文化的共祖。

太昊生平

太昊是純血緣伏羲氏族傳人,他的祖輩是三任帝嬟移,母輩是四任帝師嬟。
太昊生於師嬟二十二年(戊子,前7593),是純血緣伏羲氏族的一位絕頂聰明的男子。當時的社會制度是以女人為尊,男人從屬於女人。因此,各部落大酋長多數都是女人。只有極少數出類拔萃的男人才能有資格被選為部落首領。太昊就是其中一個。
公元前4354年,四任帝師嬟病死於宮中。師嬟去世後,族人推薦他即帝位,以癸丑年(前4354年)為太昊元年。
太昊·人王先祖太昊·人王先祖
太昊娶五世女媧氏女子為妻,生有四子。長子名重,次子名該,三子名修,四子名熙。這四個兒子後來都得到了太昊的重用。太昊執政時,提升葛天氏後裔木正勾芒(又作句芒)為天棟勾陳柱下史總官,拜為上相。改任長子重代替勾芒木正之職,主東方木星,龍星的觀測。因為人們習慣於稱木正為勾芒,便把重稱作勾芒。此後“勾芒”便成了木正官職的代名詞。太昊任命次子該為金正,號蓐收,又稱金天氏,主西方金星的觀測。又以三子修和四子熙共主北方水星,號為玄冥,負責北方辰星的觀測。
太昊是伏羲女媧政權的一位很有作為的帝王,史書上曾留有許多記錄,但由於天災人禍的損毀,保留下來的很少,我們也只能從史書的引文和考古中獲得少量的信息。
太昊在位執政115年,卒於前4239年。遺體葬在宛丘太昊陵(今河南周口市淮陽縣城北),尊號青帝、帝太昊。

活動區域

太昊執政時期,其活動區域主要在太行山以東和山東半島的山地,《淮南子、時則訓》記載:“東方之極,自碣石山,過朝鮮,貫大人國,東至日出之次,樽木之地,青土樹木之野,太昊,句芒之所司者,萬二千里。”這裡清楚地說明,當時伏羲女媧政權所統治的區域在中國的北方和東部,而在長江流域和嶺南地區及西部高原,同時還活動著其它部族的中華人,他們分屬於不同的氏族聯盟政權。
伏羲雕像伏羲雕像
太昊初都於汶上(今山東濟寧市西北),晚年時遷都於宛丘(今河南周口市淮陽縣北)。

改革發明

太昊執政時期除繼承了先祖伏羲所創造的遠古文明外,還有了許多新的發明和創造。在生活上的發明主要有三項:
一是進行農田改革,放水澆田,史稱“畎田”。當時氣候多雨,洪水不斷泛濫,黃河水攜帶著黃土高原的大量泥沙衝擊著下游窪地,形成大面積的平原。當時人們稱這種河水衝擊形成的平原為“息土”、“息壤”、“宿沙”、“夙沙”。太昊時期發明的“畎田”就是在這些平原上開溝挖渠,即可以灌溉農田,又可排泄洪澇,是農業文明的大發展。伏羲氏因有畎田之利,後被周邊氏族稱之為畎夷。
二是對大風雨表的改革,太昊以前的大風雨表為木質,稱木主,極易損毀。太昊改用石主為碑,以象髀骨,樹立測試風雨的山碑天齊石主。又稱石晷。
三是發明草編織物——蓑衣。當時的氣候晴天少陰雨多,夏季里更是經常陰雨連綿,麻類織成的衣物不利於田間勞作和漁獵。這時候,民間發明了用草和樹皮編成的防雨工具,稱作蓑衣,以適應當時的惡劣天氣。後來,人們便把這項發明歸功於太昊了。

發明十二地支

傳說十二地支是太昊的重臣勾芒發明的,古時的十二地支讀音和寫法與現在完全不同,古時的寫法和讀音是:⑴□讀“孳zi”,即現在的子;⑵□讀“孬nao”,即現在的醜;⑶□讀“坳ao”,即現在的寅;⑷□讀“嬌jiao”,即現在的卯;⑸□讀“臣chen”,即現在的辰;⑹□讀“廣guang”,即現在的巳;⑺□讀“五wu”,即現在的午;⑻□讀“圍wei”,即現在的未;⑼□讀“長cang”,即現在的申;⑽□讀“酋qiu”,即現在的酉;⑾□讀“渠qu”,即現在的戌;⑿□讀“礦kuang”,即現在的亥。【因上古符號文字無法輸入,寫法暫時空缺】(據王大有《三皇五帝時代》)
八卦八卦

十大政績

太昊是傳說中人類文明的始祖,被尊為“三皇”之首。
太昊執政時期除繼承了先祖伏羲所創造的遠古文明外,還有了許多新的發明和創造。在生活上的發明主要有這十項:

農田改革

進行農田改革,放水澆田,史稱“畎田”。當時氣候多雨,洪水不斷泛濫,黃河水攜帶著黃土高原的大量泥沙衝擊著下游窪地,形成大面積的平原。當時人們稱這種河水衝擊形成的平原為“息土”、“息壤”、“宿沙”、“夙沙”。太昊時期發明的“畎田”就是在這些平原上開溝挖渠,即可以灌溉農田,又可排泄洪澇,是農業文明的大發展。伏羲氏因有畎田之利,後被周邊氏族稱之為畎夷

改革大風雨表

對大風雨表的改革,太昊以前的大風雨表為木質,稱木主,極易損毀。太昊改用主為碑,以象髀骨,樹立測試風雨的山碑天齊石主。又稱石晷。
太昊浩氣圖太昊浩氣圖

發明蓑衣

發明草編織物——蓑衣。當時的氣候晴天少陰雨多,夏季里更是經常陰雨連綿,麻類織成的衣物不利於田間勞作和漁獵。這時候,民間發明了用草和樹皮編成的防雨工具,稱作蓑衣,以適應當時的惡劣天氣。後來,人們便把這項發明歸功於太昊了。

織網捕魚

教民作網用於漁獵,大大地提高了當時人類的生產能力。同時教民馴養野獸,這就是家畜的由來。

變革婚習

變革婚姻習俗,倡導男聘女嫁的婚俗禮節,使血緣婚改為族外婚,結束了長期以來,子女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的原始群婚狀態。

造書契

始造書契,用於記事,取代了以往結繩記事的落後形式。

發明樂器

發明陶塤琴瑟等樂器,創作樂曲歌謠,將音樂帶入人們的生活,幫助人們“修身理性,反其天真”

任命官吏管理四方

將其統治地域分而治之,而且任命官員進行社會管理,為後代治理社會提供借鑑。

創曆法

創製古代曆法

創立八卦

建立了測天觀海(潮)場所,為其創立八卦曆法提供了日出日落、潮汐漲退、氣候季節變化等數據。

文化發明

十二地支

太昊時期在文化上的重大貢獻是發明了十二地支。 傳說十二地支是太昊的重臣勾芒發明的,古時的十二地支讀音和寫法與現在完全不同,古時的寫法和讀音是【因上古符號文字無法輸入電腦,寫法暫時空缺,以問號代之】 :⑴※ 讀“孳zi”,即現在的子時;⑵※ 讀“孬nao”,即現在的丑時;⑶※ 讀“坳ao”,即現在的寅時;⑷※ 讀“嬌jiao”,即現在的卯時;⑸※ 讀“臣chen”,即現在的辰時;⑹※ 讀“廣guang”,即現在的巳時;⑺※ 讀“五wu”,即現在的午時;⑻※ 讀“圍wei”,即現在的未時;⑼※ 讀“長cang”,即現在的申時;⑽※ 讀“酋qiu”,即現在的酉時;⑾※ 讀“渠qu”,即現在的戌時;⑿※ 讀“礦kuang”,即現在的亥時

八卦

太昊,漢朝後有時與伏羲混淆。其發明的伏羲八卦為人類文明進步做出的巨大貢獻。八卦可以推演出許多事物的變化,預卜事物的發展。八卦是人類文明的瑰寶,是宇宙間的一個高級“信息庫”。早在十七世紀,德國大數學家萊布尼茲創立“中國學院”,研究八卦,並根據八卦的“兩儀,四象,八卦,十六,三十二,六十四卦”,發明了二進位記數和當時歐洲先進的計算機。八卦中包含的“二進法”,現在廣泛地套用於生物電子學中。1984年,一位歐洲科學家在談到八卦的易理被現代廣泛套用時,嘆為“至為可驚”。八卦中的許多奧妙神奇之處,至今還正在研究和探討之中。
八卦台,北臨黃河,南依連山,東據虎牢,西望洛川。此處原是河洛交匯處,自古以來氣候溫和,土地肥沃,交通便利。早在一萬多年前,便有中華的祖先在這裡勞動、生息、繁衍,創造了燦爛的物質文明精神文明,從而成了中華民族古老的文化發祥地,成了河洛文化的核心。如今這裡仍然是一個村落,叫洛口村。代嘉慶年間重建洛口村寨門時,寨門橫額鐫刻“古洛汭”三個大字。兩邊刻有石楹聯,上聯是“塗光休氣兆北閾”;下聯是“赤文綠字煥東周”。概括了古洛汭昔日輝煌的歲月。
羲皇故都羲皇故都
現今古成紀有規模的伏羲廟有三處,即位於天水市區的伏羲廟卦台山伏羲廟,秦安泰山廟的伏羲廟。尤以天水市的規模宏大,歷史悠久。據記載,它建於元至正七年(1342),占地10270平方米,廟院內原有古柏六十四株,是按伏羲八卦推演的六十四卦方位栽植的,現存三十七株,四季長青,生機盎然。而今古成紀人民把相傳伏羲誕辰的農曆正月十六日和成道升天的農曆五月十三日作為伏羲廟祭祀的重大節日

太昊陵墓

太昊在位執政115年,卒於前4239年。遺體葬在宛丘太昊陵,尊號青帝、帝太昊。太昊陵,即“三皇之首”太昊伏羲氏的陵廟,位於河南省淮陽縣城北1.5公里,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因其是中華民族“人文始祖”之陵廟,故稱“天下第一陵”。太昊陵以其獨樹一幟的建築風格,氣勢恢宏的建築群體,博大精深的文化內涵,令人肅然起敬,嘆為觀止。
伏羲太昊陵伏羲太昊陵
清人雷方曉在一首詩里寫道;“宛上龍蟠面碧湖,巋然岳峙一陵孤。功開天地規模大,道冠皇王氣象殊。”年逾八旬的台胞方雅初先生無限感慨地賦詩:“朝思暮想妻子女,夢裡同游太昊陵。”

社會評價

在中國古代傳說時代的帝王世系中,太昊伏羲氏被奉為“三皇之首”、“百王之先”,地位十分顯赫。然而,自古及今,關於太昊的名號、時代、地望、族系等問題爭訟不已;太昊是人還是神?太昊和伏羲是一人還是兩人?這些問題一直湮漫不清。但是如果沿波溯源,理清太昊伏羲在上古帝王世系中地位確立的歷史過程,上述這些問題便會自然得到解決。

古代典籍中的太昊

太昊的名號,古籍中有許多寫法,除“伏羲”( 《莊子·人間世》 )之外,還有“伏戲”(《莊子·大宗師》 )、“伏犧”( 《法言·問題》)、“包犧”(《易·繫辭下》 )、“宓犠”( 《漢書·古今人表》 )、“炮犧”( 《漢書·律曆志下》 )“庖犧”( 《水經注·渭水》 )、“慮羲”(《管子·封禪》)等。一個值得注意的問題是,相對於黃帝等中華民族的始祖,太昊伏羲氏在古代典籍中晚出。戰國中期以前的典籍中, 《論語》 、《墨子》 、 《左傳》 、 《國語》 、 《孟子》等對伏羲未置一詞。既便是記載神話人物、古帝王甚多的《山海經》中,仍未有太昊伏羲一席之地。
伏羲太昊陵1伏羲太昊陵1
最早記載太昊的是出於戰國中晚期的《莊子》 ,然莊子此公好古,“著書十餘萬言,大抵率寓言也”。所言太昊,亦虛亦實,亦神亦人,大都是託名設譬,藉以形象說理,未可當作信史。《莊子》中關於太昊的記載有5處,2處出於“內篇”,3處出於“外篇”。在“內篇”與“外篇”中,太昊在古帝中的排位有所不同。屬於“內篇”的《莊子·人間世》:“是萬物所化也,禹、舜應物之所紐也,太昊、幾蘧之所行終,而況散焉者乎!”莊子在這裡將伏羲列在禹、舜之後。《莊子·大宗師》:“夫道,有情有信,無為無形……狶韋氏得之,以挈天地;伏戲氏得之,以襲地母;維斗得之,終古不忒;日月得之,終古不息;堪壞得之,以襲崑崙;馮夷得之,以游大川;肩吾得之,以處大山;黃帝得之,以登雲天;顓頊得之,以處玄宮。”這裡是說“道”體無形、功用無限,狶韋氏運用“道”來整頓天地,伏羲氏運用“道”來調和氣。此段人神相雜,星月並現,十分混亂,《莊子》的許多注家疑為後人添加。其為後人添加則未必,但起碼說明太昊伏羲在這裡尚未從神話脫形為人祖。
《莊子》“外篇”學術界歷來認為是戰國末或秦漢時期莊子後學所增益,不出於莊子之手,時代晚出。《莊子·胠篋》:“子獨不知至德之世乎?昔者容成氏大庭氏、伯皇氏、中央氏栗陸氏、驪畜氏、軒轅氏、赫胥氏尊盧氏、祝融氏、太昊氏、神農氏,當是時也,民結繩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樂其俗,安其居,鄰國相望,雞狗之音相聞,民至老死而不相往來。”太昊伏羲位列軒轅黃帝之後,神農之前。《莊子·繕性》:“逮德下衰,及燧人、伏羲始為天下,是故順而不一;德又下衰,及神農、黃帝始為天下,是故安而不順。”《莊子·田子方》:“古之真人,知者不得說,美人不得濫,盜人不得竊,伏戲、黃帝不得友。”在這兩段中,伏羲在古帝中的排位,頗近於後世所列。
《莊子》一書之中,太昊號有三種寫法,或記為“伏羲”、或記為“伏犠”、“伏戲”,前後不統一;身份混亂,或人或神;在古帝王中序列不定,或在黃帝之後,或在其前,地位漸次升高。這說明在莊子時期,太昊尚在傳說時期、創造過程中,是一個不確定的、尚未定型的人物。
《莊子》之後的典籍,如《管子》 、 《荀子》 、 《商君書諸書所記伏羲,或為由《莊子》移入,或為秦漢所摻。《易·繫辭》託名孔子所作,其實大部分為秦漢間人所撰。《繫辭下》記載太昊功業最著:“古者包犧氏之王天下也,仰則觀象於天,俯則觀法於地。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於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作結繩而為網罟,以佃以漁,蓋取諸離。包犧氏沒,神農氏作,……神農氏沒,黃帝堯舜氏作,通其變,使民不倦,神而化之,使民宜之。”這段話影響甚大,但敘述太昊功業如此全面系統,當出於秦漢年間,不會早於《莊子》。
《史記》從黃帝記起,不為太昊作傳,所記太昊有兩處,均系引前人所言。《太史公自序》 :“余聞之先人曰:‘太昊至純厚,作《易》八卦’。”《封禪書》中借管仲言:“昔無懷氏封泰山,禪云云;慮羲封泰山,禪云云;神農封泰山,禪云云;黃帝封泰山,禪云云。”司馬遷治史嚴謹,由於當時對太昊傳說語多讖誤,難以辨識,雖不否認,但記之存疑。
河南省淮陽太昊伏羲陵河南省淮陽太昊伏羲陵
東漢班固《漢書》突破《史記》的界限,將上古帝王從黃帝推至太昊,至此,太昊開始登上官定正史。《漢書·律曆志》引劉歆《世經》言:“庖犧繼天而王,為百王先。首德始於木,故帝為太昊。”(詳見下析)《漢書·古今人表》中首敘太昊,次列炎、黃,以太昊為歷史源頭,認為太昊氏“繼天而王”,因而他是百王之先,而炎、黃諸帝繼太昊而王。《白虎通義》言:“三皇者何謂也,伏羲、女媧、神農是也。”把太昊推到三皇之首、百王之先的地位。
皇甫謐所著《帝王世紀》 ,是一部專述帝王世系、年代及事跡的史書,所敘上起三皇,下迄漢魏。三皇首列太昊,言太昊功業:“繼天而王”、“作八卦”、“造書契”、“作瑟三十六弦”、“制嫁娶之禮”、“取犧牲以供庖廚”等。皇甫謐說:“女媧氏……承庖犧制度。……及女媧氏沒,次有大庭氏、柏皇氏、中央氏、栗陸氏、驪連氏、赫胥氏、尊盧氏、渾混氏、昊英氏、有巢氏、朱襄氏、葛天氏、陰康氏、無懷氏,凡十五世,皆襲庖犧之號。”他一方面把太昊當作一個古帝,另一方面將《莊子》中提到的一些名稱統統納入太昊名下,“皆襲庖犧之號”,其實是把太昊當成一個時代,這樣,太昊的赫赫功業,就未必是一人所創。(註:由於象形文字出現在銅石並用時代,造字者乃黃帝軒轅氏的助手倉頡,故伏羲在新石器時代早期“造書契”的說法立據不足。)
其後唐高祖《修六代史詔》和唐太宗《修晉書詔》均以太昊為中華文化的肇始者,所謂“太昊以降,因秦斯及,兩漢繼緒,三國並命,迄於晉宋,載筆備焉”。至唐開元年間,司馬貞為《史記》補寫《三皇本紀》,綜述、補充前世有關伏羲的文獻材料,成一篇較為完備的史傳。至此,伏羲在歷史古代典籍中歷史化的過程全部完成。
統上所述,在傳世文獻典籍中,關於太昊的記載是在戰國中晚期以後從《莊子》開始出現並逐漸載入正史的。春秋以前典籍未見太昊伏羲。戰國以至秦漢,時代越往後,關於太昊的記載越詳細,太昊功業越卓勛,在古帝王世系中的地位越高。這說明,在傳世的古代典籍中,太昊經歷了一個從無到有,從神到帝,對太昊的記載從凌亂到系統的衍化過程。

原始神話中的創世神

追溯太昊傳說的源頭,有兩條路徑,除了上述從古代傳世文獻中找尋其蹤影外,還有一條路徑,即神話學、民俗學的方法。
近人對於太昊最權威的考論是前輩學者聞一多所著《太昊伏羲考》 ,聞一多此文前半部分從傳世文獻中蒐集了大量龍蛇記載,加上當時已發現的漢代畫像磚石,證明太昊伏羲為龍圖騰;後半部採集了近50則西南少數民族關於太昊伏羲女媧在洪水過後兄妹婚配再造人類的故事和民俗資料,並加以語音訓詁,證明太昊伏羲是南方苗蠻各族的祖先神。此文在以後半個多世紀中被廣泛徵引,已為不易之論。但近來亦有疑議者,林聲認為太昊伏羲的傳說不是由古苗蠻民族的遺裔傳入的,南方少數民族中洪水後兄妹相婚的傳說起於東漢應劭《風俗通義》所記載的盤古;伏羲與女媧也本不相干,兩者合譜歸宗成為“一家人”是在唐開*****之後[2]。常金倉認為聞一多是從抗戰時“中華各族團結一致,共御外敵”的政治目的出發立論,以政治代學術,以西方圖騰說和人類學理論附會民間傳說,伏羲女媧創世立據不足。二人均對伏羲是南方民族的創世神和祖先神的身份提出疑問。
太昊太昊
《論衡·談天》 :“說易者曰:‘氣未分,渾沌為一。”《說文》中釋“一”時說:“惟初太極,道立於一。造分天地,化成萬物。”《列子·天瑞》:“夫有形者生於無形,則天地安從生?故曰:有太易,有太初,有太始,有太素。太易者,未見氣也;太初者,氣之始也;太始者,形之始也;太素者,質之始也。氣形質具而未相離,故曰渾淪。渾淪者,言萬物相渾淪而未相離也。視之不見,聽之不聞,循之不得,故曰易也。”以未見氣時為太易,氣初為太初,形之始為太始,質之始為太素,氣形質渾然一體而未分離的狀態稱之為混沌。這個混沌之物即氣,氣未分的狀態即太極。
《太一生水》之所謂的“太一”,《老子》之所謂的“道”,《周易》所謂的“太極”,均為宇宙初始時混沌無形的氣。《淮南子·天文》:“宇宙生氣。”《淮南子·詮言》:“洞同天地,渾沌為朴。未造而成萬物,謂之太一。”漢高誘註:“太一,神總萬物者。”這個總萬物的“神”,應該就是伏羲。
考索於文字訓詁可知,太昊即為“氣”,其字本義是“司氣”。《說文解字》釋“伏”為:“伏,司也,從人從犬。臣鉉等曰:司今作伺。”段註:“司者,臣事於外者也。司今之伺字。凡有所司者必專守之,伏伺即服事也,引申之為俯伏。”“羲”,《說文解字》釋為:“羲,氣也。從兮,義聲”。“羲”的義項可從“兮”字求索,《說文解字》釋:“兮,語所稽也。從八,象氣越虧也。”又釋“虧”為:“虧,於也,象氣之舒虧,從丂從一。一者其氣平之也。”“兮”字的本義是氣息緩慢延長、越來越弱(故常作為語氣詞,用於語末表達語氣)。因而“羲”的字義本源就是“氣”,“羲”字讀音也像吹氣之聲,所以段玉裁從音訓上注“羲”為“謂氣之吹噓也。”至於伏羲又寫為“伏戲”、“伏犠”等,皆為“羲”字的演化。
“太一”、“太極”形為“混沌”,宇宙起源於混沌。同樣,伏羲也源於“混沌”,其原型也是太始之初的混沌之氣。
在上文所述《楚帛書甲篇》所記載的創世神話中,太昊伏羲即是生於混沌之中。而且《淮南子·精神》所描述的宇宙創生過程與《楚帛書甲篇》頗為相似:“古未有天地之時,惟像無形,窈窈冥冥,芒芠漠閔,鴻蒙鴻洞,莫知其門。有二神混生,經天營地,孔乎莫知其所終極,滔乎莫知其所止息。於是乃別為陰陽,離為八極,剛柔相成,萬物乃形。”世界開始於一團混沌之氣,後陰陽剖分,化生萬物。對照《楚帛書甲篇》,這裡的“二神”當指伏羲、女媧。伏羲、女媧為陰陽二神。從哲學角度上說,是陰陽兩儀;從神話角度上說,是太昊伏羲、女媧二神。在漢墓壁畫、畫像磚石中,太昊伏羲手捧太陽或日規,代表陽;女媧手捧月亮或月矩,代表陰。太昊伏羲、女媧結婚生育四子,才育有萬物,這是陰陽化育萬物的開始。
在原始神話和民間傳說中,創世之前的這個混沌體被形象地表述為葫蘆。從混沌到世界的創生過程,被形象化地敘述為葫蘆從中央剖開。亦即所謂天地剖判,陰陽分離。《詩經·緜》便有“緜緜瓜瓞,民之初生”的記載,這是古文獻所見把人之由來,追溯到葫蘆瓜的最早一例。而後在民間神話中,葫蘆剖判的母題衍生出大量洪水方舟型的故事,葫蘆作為容器成為人類再生的象徵,並進而將葫蘆人格化為是盤古、伏羲。
盤古神話最早的文字記載是三國吳人徐整的《三五歷記》,此書已佚,《太平御覽》卷二引有其中一則文字:“天地渾沌如雞子,盤古生其中。萬八千歲,天地開闢,陽清為天,陰濁為地。盤古在其中,一日九變,神於天,聖於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盤古日長一丈。如此萬八千歲,天數極高,地數極深,盤古極長。後乃有三皇。”傳說盤古開天闢地,是一位創世大神。而對於盤古與伏羲的關係,前輩學者多有定論:盤古就是伏羲,二者皆由葫蘆(混沌)而出。1941年常任俠在《沙坪壩出土之石棺畫像研究》一文中說:“伏羲一名,古無定書,或作伏戲、庖犧、宓羲、慮犧,同聲俱可相假。伏羲與盤瓠為雙聲。伏羲、庖犧、盤古、瓠,聲訓可通,殆屬一詞。”他並結合《述異記》有“吳楚間說,盤古氏夫妻,陰陽之始也”之說而論斷:盤古氏夫妻當即是兄妹自相婚配而繁衍人類之伏羲氏夫妻。伏羲女媧在漢畫像石中是人首蛇身交尾,與盤古龍首蛇身雷同,進一步證明盤古即伏羲氏。[6]聞―多在《伏羲考》第五部分“伏羲與葫蘆”中,以大量古籍和民俗材料論證指出,盤瓠、伏羲乃一聲之轉,“明系出於同源”,太昊伏羲與盤古都是葫蘆所生,或者說太昊伏羲、盤古均為葫蘆的擬人化。太昊伏羲由此而成為人類的始祖。
從音訓上說,“混沌”與“葫蘆”是對音關係,“混沌”猶言“糊塗”,“糊塗”在俗言俚語中轉為“葫蘆”。《紅樓夢》第四回回目《葫蘆僧判斷葫蘆案》,其意即為“糊塗僧”判斷“糊塗案”。而聞一多考論“葫蘆”即是“盤古(瓠)”,“盤瓠”、“伏羲”同聲之轉,故“盤古”又是“伏羲”。這樣,“混沌——葫蘆——盤瓠——盤古——伏羲”轉化演變的路徑則十分清楚。
由上可知,太昊伏羲的原型本是宇宙本原和起始的意象和觀念。隨著文明的演進,人們對歷史思考和探究越來越深入,這種思考和探究具體說就是對文明事實的一種根源性的說明。對世界起源的探究開始只是一種構想,它首先以神話的形式存在。神話思維是人類思維發展的一個必經的初期階段,它隨著人類思維的發展而消失在哲學和歷史之中。先是追詢宇宙是如何起源的,接著想像一個創世之神,再把這個創世之神想像為自己的祖先。伏羲形象的產生即是這樣一個將神話傳說哲學化、觀念化,又將這一傳說和觀念歷史化的過程。

太昊伏羲並稱

太昊伏羲並稱及其在古史帝王系統中地位的確立
既已說伏羲是上古創世神,歷史上未必確有其人,那么他又是如何進入歷史,被列入上古帝王世系,並被推為“三皇之首”、“百王之先”呢?這就要從伏羲與太昊的並稱和太昊的身份論起。
先秦可靠的典籍中,言太昊則不言伏羲,言伏羲則不言太昊,太昊與伏羲並無任何瓜葛。荀子當生於戰國之末,他在《正論篇》中提及“太昊”,在《成相篇》中又言“伏羲”,兩名共見一書,自非一人。
太昊,古籍中或記為“太皞”,是上古東夷部族的祖先和首領。東夷是上古在中原可堪與華夏抗衡的部族,它與華夏的交往十分頻繁,並創造了燦爛的殷商文化。對此,學界已無疑義。東夷部族世居之地在今河南東部及山東安徽一帶。《左傳·昭公十七年》載:“陳,太皞之虛也。”陳地在今河南淮陽,淮陽今存太昊墓。周代以後,其後裔屬地漸次東移,《左傳·僖公二十一年》:“任、宿、須句、顓頊,風姓也。實司太皞與有濟之祀,以服事諸夏。”直到春秋戰國時期,東夷各支才逐漸被魯、齊、越等國吞併,融入華夏。《後漢書·東夷列傳》:“秦並六國,其淮、泗夷皆散為民戶。”也就是說,這時東夷各支已不再以獨立的實體存在,成了華夏族的“編戶”,與華夏融為一體,成為中華民族的主要組成部分。隨著華、夷的交融和合,東夷的祖先和首領太昊、少昊等也納入到華夏的古帝序列中。
在可靠的史籍中,最早將太昊與伏羲並稱為一體的,乃是西漢末年劉歆的《世經》。劉歆與其父劉向俱為西漢學者,古文經學派的開創者。《世經》存錄於《漢書·律曆志下》。在《世經》中,劉歆從西漢末年的政治需要出發,突破傳統的以黃帝為歷代帝王之首的體系,以伏羲與太昊並稱,炎帝與神農並稱,列於黃帝之上,建立了一套新的上古帝王世系。
上古帝王世系的建立,始於戰國。戰國時陰陽家鄒衍按照五行說以五帝配五方,以土、木、金、火、水五行相勝之序來解說王朝更替,此之謂“五德終始說”。《史記·曆書》:“是時獨有鄒衍,明於五德之傳,而散訊息之分,以顯諸侯。”自此以後,人們都以這種學說作為王朝建立的合法依據。按照鄒衍的“五德終始說”,《呂氏春秋·應同》和《史記·封禪書》都如此推演王朝更替:黃帝得土德,夏禹得木德,商湯得金德,周文王得火德,秦得水德。但是這個推演順序到了漢代出現了問題:一是從鄒衍所構建的古史帝王世系看,所敘述的只有黃帝、夏禹、商湯和周朝四代。而其後直到西漢,人們的古史觀念已發生了很大改變,認為在黃帝之上還有伏羲氏、神農氏和炎帝等古聖帝王,三代以前“三皇”、“五帝”依次代立,《呂氏春秋·應同》和《史記·封禪書》只敘述黃帝以來的四代,未能全部涵蓋,因而需向上推演,重新排序。二是鄒衍是按照土、木、金、火、水五行相剋相勝之序來解說王朝更替、排列帝王世系的,五行相剋相勝,則在政權更替上傾向於革命。而劉歆所處的西漢末年,劉漢皇室政權危機,外戚王莽勢力強大,因而有“異姓受命”和同姓“更受命”的爭議,禪讓說一時興盛。劉歆與王莽關係至密,任王莽“國師”,是禪讓說的主要支持者。為了給王莽代漢提供合法依據,劉歆提出以木、火、土、金、水五行相生的新五德終始說。從《世經》可知,劉歆排列的帝王世系如下:太昊伏羲氏為木德,炎帝神農氏為火德,黃帝軒轅氏為土德,少昊金天氏為金德,顓頊高陽氏為水德;帝嚳高辛氏為木德,帝堯陶唐氏為火德,帝舜有虞氏為土德,伯禹夏後氏為金德,成湯為水德;周武王為木德,漢朝為火德。劉歆在排定這個世系次序時,是先否定漢興之初依五行相勝說所定漢為土德的說法,確定漢為火德,那么代之者應為土德,王莽自稱為虞舜苗裔,帝舜土德,故王莽宜為土德,這樣王莽代漢而立成為必然。
那么劉歆為什麼要將伏羲與太昊並稱呢?
劉歆根據當時人們的古史觀念,將古帝的代序從黃帝向上推,認為最古的帝王應是伏羲。同時按照他的五行相生的五德終始理論,帝王應從木德始。於是他從兩個方面找到依據,一是《左傳·昭公十七年》載“郯子來朝”,昭子問少皞氏鳥名官,何故?郯子曰:“吾祖也,我知之。昔者黃帝氏以雲紀,故為雲師而雲名。炎帝氏以火紀,故為火師而火名。共工氏以水紀,故為水師而水名。大皞氏以龍紀,故為龍師而龍名。我高祖少皞摯之立也,鳳鳥適至,故紀於鳥,為鳥師而鳥名。”劉歆據此而推:“言郯子據少昊受黃帝,黃帝受炎帝,炎帝受共工,共工受太昊,故先言黃帝,上及太昊。”以太昊為古帝之首。二是從《易傳》中找到依據,《易傳》曰:“帝出乎震”,震為東方之卦,五行屬木。按五行相生之序,首為木,且太昊為東方之帝,“東方曰夷”,故太昊配木德。又《易·繫辭下》有言:“古者包犧氏之王天下也”,所以劉歆接著說:“炮犧氏繼天而王,為百王先,首德始於木,故為帝太昊。”伏羲就是太昊。“稽之於《易》,炮犧、神農、黃帝相繼之世可知。”太昊伏羲氏繼天而立,神農、黃帝皆繼太昊伏羲而立。
東漢班固的《漢書·郊祀志贊》和荀悅的《漢紀·高祖紀》對劉歆創立五行相生的新五德終始說的過程均有記述,荀悅言:“及至劉向父子,乃推五行之運,以子承母,始自伏羲;以迄於漢,宜為火德。其序之也,以為《易》稱‘帝出乎震’,故太昊始乎震,為木德,號曰伏羲氏。”
劉歆從其政治目的出發,將伏羲與太昊相附而並稱,推之於古代帝王世系之首,其後班固引之於《漢書》,後世史籍相繼采從此說。但是,劉歆此說並非是完全無據的妄說,今天來看,對劉歆的說法應有如下認識:首先,它是當時人們歷史意識的表現,隨著人們歷史意識的豐富,司馬遷從黃帝開始排定帝王世系已不足以反映當時人們所認識的上古帝王,因而需要再向上推溯,重新安排上古帝王世系。其次,如上所述,伏羲傳說本始於南方楚地,而太昊是東方夷族的先祖,隨著戰國秦漢時民族血脈和文化大交流融匯,伏羲與太昊的傳說合流成為可能,司馬遷僅以華夏先祖黃帝為全體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已不能完全反映當時民族和合、文化融匯的實際情況,而以太昊伏羲為百王之祖,表現了當時民族統一、文化主脈已經形成。其三,劉歆排定的古帝王世系宣揚了“聖王同祖”的思想,將先王古帝同納於伏羲一系,有利於民族凝聚,文化一統。

餘論

在討論了伏羲在傳世文獻的記載、神話傳說中的遺存及其在上古帝王世系中地位確立過程後,太昊伏羲傳說經歷了一個從神話歷史的演化過程。太昊伏羲是人們意識中的產物,是先民對宇宙起源的追索和構想的產物,最初的形態存在於原始的創世神話之中,而歷史上未必確有其人。隨著人們思維形式的發展和歷史意識的豐富,原始神話經歷了一個觀念化、哲學化和歷史化的過程。關於太昊伏羲的傳說和想像也進入了原始哲學和歷史之中,於是人們將創世神話中的伏羲抽象為宇宙的本原和起始的概念,將作為創世神祗的太昊伏羲想像為人類的祖先和帝王,伏羲因此而進入歷史領域,成為了歷史上的最早的帝王。至於太昊伏羲最後成為“三皇之首”、“百王之先”,確立在古史帝王世系中至高無上的地位,是由於劉歆一方面根據人們歷史意識的發展,另一方面根據其政治需要,以其新五德終始說將伏羲附援於太昊,重新排定古史帝王世系的結果。認清了伏羲這個從無到有,從神到人,從神話、觀念到歷史的演化過程的實質和真相之後,我們就會看到,關於伏羲氏的名號、時代、地望、族系等爭訟不已問題,其實都不一定是問題。
對於上古傳說時代伏羲、炎帝、黃帝、堯、舜、太昊、少昊、蚩尤等帝王,古史記載存在著許多混亂。上世紀二十年代“古史辨”學派提出許多疑問和考辨,隨著現代考古發現,對於上古史的一些問題有了新的認識,近年來,古代文明的探源和對古帝世系的研究又成為熱點,但由於研究理論和方法的缺陷,許多問題仍聚訟不止。例如太昊伏羲的地望(或文化),則有西部仰韶文化說、西部馬家窯文化說、東部大汶口文化說、中原說、中原裴李崗文化說、長江流域說。炎帝(神農氏)的地望有黃河上遊說、中原說、黃河下遊說,有長城以北紅山文化說,有長江中游湖南湖北說等。
從對伏羲的討論可知,傳說中的上古帝王及其世系,有些在歷史文獻中地位確立的過程較晚,是人們觀念中的產物,或者是為了某種政治需要附會的結果。《論中華民族共同先祖的確認》一文中談到,周代以前的文獻中沒有提到黃帝。《尚書》從堯寫起,整個一部《尚書》沒有出現“黃帝”字樣,甲骨文中也未見“黃帝”。黃帝的名號源於“五方”觀念。從甲骨文看,殷人已有了五方的觀念,卜辭中就有東南西北四土受年的記載。“四土”加上“中商”就是“五方”。五方觀念大約在西周初年開始演化為“五方色”的觀念,以“五色”顯示“五方”。《逸周書·作洛》載:“周公……乃建大社於國中,其壝東青土,南赤土,西白土,北驪土,中央釁以黃土。”周人起於黃土高原的陝地,以黃色為貴。沿襲殷人五方觀念,周人也將天下劃分為五方,並以五方色稱五方之帝。王權所在地洛陽為中土,中土為黃,則國稱“中國”,帝稱“黃帝”。《淮南子·天文》說:“中央土也,其帝黃帝”。黃帝在周代的出現,與當時的政治理念有關,是周族加強對四方各族統治的需要,也就是說,黃帝只不過是一種政治理念的形態化。人們對於歷史的認識的本身也是歷史性的。歷史事實是一回事,對歷史的記憶是一回事,對於歷史的表述又是一回事。史前時期,文明初開,歷史記載全憑口耳相傳,由於歷史意識本身的歷史性,先民們探究和傳誦歷史時,難免會因為歷史意識的局限和出於人為的目的而附會歷史,因而可能有虛構和想像的成份。對此,顧頡剛先生提出中國古史是“層累地造成的”的觀點,也就是說,古人對上古帝王及其世系的創造過程,是做加法,逐漸敷衍產生的。

在位年表(供參考)

前4354-----前4239年(紀年:羲皇元年------羲皇115年)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