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運河

古運河

古運河的開鑿始於春秋時期。各諸侯國為發展和外界的交往,在所控制的區域內開鑿運河,溝通自然水系。京杭大運河是世界上開鑿最早、里程最長、工程最大的運河,它和萬里長城是古代中國勞動人民創造的兩項偉大工程,聞名於全世界。古運河北起北京(涿郡),南到杭州(餘杭),全長約1764公里,開鑿到現在已有786年的歷史。目前通航里程只剩883公里。京杭運河對中國南北地區之間的經濟、文化發展與交流,特別是對沿線地區工農業經濟的發展和城鎮的興起均起了巨大作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京杭大運河
  • 外文名稱:The Beijing-Hangzhou Grande Canale
  • 地理位置:南至杭州,流經天津,河北,山東,江蘇和浙江
  • 氣候類型:亞熱帶季風性氣候
  • 占地面積:全長1764公里
  • 景點級別: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景點類型:河流
  • 所屬國家:中國 
  • 所屬城市:北京,杭州
行前必讀,景區動態,景區介紹,關鍵信息,京杭大運河,發展簡史,簡介,先秦,秦漢,魏晉南北朝,隋唐,宋金,明清,台兒莊,揚州,

京杭大運河

京杭大運河全長1794公里,貫通北京、天津、河北、山東、江蘇、浙江六省市,流經海河黃河淮河長江錢塘江五大水系,通航里程只剩883公里。
台兒莊運河台兒莊運河

發展簡史

簡介

·2500年前,春秋戰國時代,吳王夫差為伐齊開鑿邗溝
·1400年前,隋煬帝開鑿江南運河
·1292年,元世祖完成了京杭運河全線貫通
·無錫古運河段,舊時直線穿越無錫城
·1958年從下甸橋至老鴉浜開鑿新河道
·1976年從老鴉浜到黃埠墩一段開鑿新河道
·1983年新河道全部通航
·無錫五牧-望亭段 長40公里
·無錫雙河尖-下甸橋段 長12.4公里
·精華區吳橋-人民橋-清名橋長約6公里
·無錫古運河精華區北段,河面開闊,三里橋一帶,米市尚存
·無錫古運河精華區南段,保留著古色古香的臨水民居,水鄉風情。
古運河
古代運河聯結長江和淮河。春秋時期吳 王 夫差於公元前486 ~前 484 年開鑿。南起邗城(今揚州)以南的長江,北經樊梁湖(今高郵附近)折向東北,入射陽湖,再向西北經淮安入淮河。東漢時期向西改道取直,由樊梁湖直接向北,經津湖、白馬湖,北入淮。東晉永和年間,南段江水已不能引入運河,從今儀征引水。隋大業元年( 605 ),煬帝開挖通濟渠時,又開邗溝,自山陽江都揚子江,溝通江、淮,成為隋代大運河的重要組成部分。

先秦

江漢運河,又稱揚水、子胥瀆。楚莊王(前613~前591)時,激沮水作渠,引江水循入古漢水支流揚水,東北流至今湖北潛江西北注入漢水,溝通江漢楚靈王(前540~前529)時,又自章華台(今湖北監利北)開瀆北通揚水以利漕運。楚昭王(前515~前489)時,伍子胥率吳師伐楚,疏浚此運道以入,故稱“子胥瀆”。這是目前所知中國最早的運河。
巢肥運河,公元前613年楚莊王即位後,任用鄙人出身的孫叔敖為令尹,因晉楚爭霸戰爭以及北上會盟“問鼎中原”的需要,而開鑿的荊漢運河和巢肥運河應當是見於《史記》、《水經注》等書記載的中國最早的運河,荊江運河把發源於荊山流入長江的沮水,與發源於郢都附近流入漢水的揚水連線起來。巢肥運河把淮河的支流肥水,與流入巢湖,經濡須水入長江的施水連線起來。
古江南河,吳國在闔閭、夫差時期(前514~前473)在太湖地區陸續開鑿的運河之一。水出吳都平門(今江蘇蘇州北門),西北行,穿巢湖(今漕湖)、過梅亭(今江蘇無錫東南梅村)、入楊湖(今江蘇常州、無錫之間)、出漁浦(今江蘇江陰利港)、入長江而抵廣陵(今江蘇揚州蜀崗)。吳都以南,於今海寧境內開“百尺瀆”會古錢塘江,以運送糧秣。古江南河和百尺瀆,系江南運河的前身。
邗溝,周敬王三十四年(前486)吳王夫差築邗城(古廣陵),並於側近開溝,引江水北出武廣(今邵伯湖)、陸陽(今江蘇高郵南)兩湖之間,下注樊梁湖(今高郵湖),東北流至博芝、射陽兩湖(今江蘇寶應東),再西北至今淮安北古末口入淮,以通糧道。這條運河利用當時江、淮之間的瀉湖加以聯綴而成,運道曲遠,是今裏運河的前身。
菏水,又名深溝。公元前484年吳王夫差於今山東定陶東北開深溝引菏澤水東南流,入於泗水,因其水源來自菏澤,故稱菏水。其故道相當今山東西南成武金鄉北之萬福河。菏水的開鑿使原來互不相通的江、淮、河、濟四瀆得以貫通,成為中原地區東西往來的主要航道。
鴻溝,魏惠王九年(前361),自今河南原陽縣北開大溝引黃河水南流入圃田澤(今河南鄭州、中牟之間),又自圃田澤引水至國都大梁(今河南開封)城北,繞城趨南,經通許太康,注入沙水,再南至陳(今河南淮陽)東南入淮河支流潁水。鴻溝的開鑿聯結了河、濟、濮、泗、菏、瞧、潁、汝、渦等數條河道,形成黃淮平原以人工運河為幹流,以自然河流為分支的水運交通網。鴻溝水系的形成是先秦運河草創時期的總結。
先秦的運河大多藉助當時平原地區自然河流、湖泊分布較密,便於人工開鑿連通的有利條件,其工程雖未臻完善,卻對後世運河的發展影響深遠。

秦漢

秦在統一中國的過程中重新整治、改造先秦留下的運河,並開鑿靈渠,將運河水系推展到嶺南地區。
丹徒水道,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刑徒三千人自今江蘇鎮江丹陽,順應丘陵地勢,開鑿一條彎曲的河道,東南通吳王夫差所開之古江南河,而至會稽郡(今江蘇蘇州)。又自今浙江崇德向西南開鑿新水道抵錢塘(今浙江杭州)。經過改造整治的人工水道奠定了隋代江南運河的基本走向。
靈渠,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在今廣西興安境湘水上游開鑿靈渠,分湘水一支西流,經今興安溶江注入大溶江,溝通湘、漓二水,今稱興安運河。靈渠使長江、珠江兩大水系接通,從此黃、淮、江、珠四大水系皆有運河相連,黃河流域的船隻可以由水路直航嶺南地區,這是中國水運史的一大發展。
西漢建都長安,“河、渭漕天下、西給京師”,但是渭水流淺沙多,河多曲折,船行不便。漢武帝元光六年(前129)發卒數十萬開關中漕渠。自長安城西北(今陝西西安市郊魚王村附近)引渭水東流,截灞、沋諸水,經今西安、臨潼、渭南、華縣以北,至華陰縣東北之三河口以西注入渭河。全長三百餘里,歲運四百萬石以上。
蒗盪、浚儀渠,西漢重整鴻溝水系,自河南郡滎陽(今河南鄭州西北)引黃河水東流分為兩支,南支為蒗盪渠,東南入潁水而注淮;東南支自陳留南分流至陽夏(今河南太康)入渦水。又疏汳水為汴渠。在黃、淮之間組成扇形漕運水系。因同受黃河水補給,屢遭河患侵害。東漢漢明帝劉莊永平十二年(公元69)遣王景治河以後,又修汴渠,自浚儀(今河南開封)分蒗盪水東流至徐州入泗水,時稱浚儀渠。積石為堰,壘石門作渠口,使浚儀渠逐漸變成維繫黃淮間漕運的骨幹水道。
陽渠,東漢為解決雒陽供水及聯繫黃河、洛水的水成,建武二十四年(公元48)在雒陽城西開渠引雒水一支繞城而東,納谷、瀍二水,至偃師復注雒水以通漕,時稱陽渠。使山東漕船由黃入濟,經陽渠直抵都下。
邗溝東支,西漢初年,吳王濞開通沿海一帶航運,自今揚州茱萸灣向東至如皋幡溪開鑿一條新運河,亦稱邗溝,系今通(南通)揚(揚州)運河的前身,為當時重要的鹽運水道。

魏晉南北朝

建安七年(202)起,曹操陸續在華北平原上開鑿了六條運河。
①睢陽渠,七年正月曹操治睢陽渠。渠自浚儀西至官渡,東下睢陽(今河南商丘),官渡以上利用鴻溝水源,浚儀以下疏拓睢水河床,唯官渡至浚儀段為新開渠。睢陽渠修成,漕糧有濟,曹軍遂於官渡之戰大敗袁紹
白溝,又名宿胥瀆。九年,曹操欲攻袁紹據點鄴(今河北臨漳鄴鎮),下枋木成堰,遏淇水東入白溝,以通糧道。
平虜渠,十一年,曹操東征烏桓,為解決漳河滹沱河與泒河、潞河之間的水運聯繫而開平虜渠。自平虜城(今河北青縣西南木門店),南接滹沱水,北通泒水而入潞河。
④泉州渠,同年,曹操為解決泒、潞河與東北方泃河之間的水運聯繫,又開泉州渠。自今天津市區以東海河下游北穿窪澤而接泃河、鮑丘水。因渠近古泉州縣(今天津武清上村)而得名。
新河,同年,曹操為解決泉州渠以東至灤河間的水運聯繫,再開新河。自泉州渠北會鮑丘水東側的鹽關口(今天津寶坻林亭口一帶)引水東絕庚水(今州河)、巨梁水(今還鄉河)、封大水(今陡河)、緩虛水(今沙河)、素河(今泝河)、清水(今清河),會於濡水(今灤河)。此運河橫截數條自然河流,必築堰閘方得通過,開鑿工程比較複雜。
⑥利漕渠,十八年,曹操為解決鄴都的漕糧和交通,開利漕渠引漳水入白溝,自今河北曲周縣南至館陶縣西南。此渠開通,白溝水量增加,漕船可溯漳水直駛鄴城城下。
曹操主持開鑿的六條運河有利於北方統一和社會經濟發展,導致河北平原海河水系的形成,並為後世隋煬帝楊廣開鑿永濟渠和通濟渠奠定部分河段的基礎。
曹魏代漢,遷都洛陽,又以許昌、譙、鄴、長安為陪都。為便利交通,陸續改造舊水道,開鑿新運河。魏文帝曹丕黃初年間開鑿溝通汝、潁二水的討虜渠,以及溝通洧(今潁水支流)、汝水系的賈侯渠。景初二年(238)開溝通漳水、滹沱水和泒水(今大沙河)的魯口、白馬二渠。正始四年(243)開溝通潁水和汝水的廣淮陽、百尺二渠。
此外,東晉太和四年(369)桓溫北伐前燕,率水軍溯泗水至金鄉,值大旱,菏、濟水斷流,命毛穆之開渠三百餘里,南接菏水(今山東魚台附近),北通巨野澤,引汶水入渠,使泗、汶、濟三水相連,史稱桓公溝。江淮流域船隻藉助桓公溝可自濟水(又稱清水)入河,西去陝洛。故義熙十二年(416)劉裕北伐姚秦、元嘉七年(430)宋將到彥之率水軍攻魏皆取此水道。淮南和江南地區在魏晉六朝時期也陸續開鑿整治了一些運河。
破崗瀆,三國時,孫吳遷都建業(東晉改稱建康),為避長江風濤之險,加強首都與主要經濟區太湖流域的聯繫,於赤烏八年(245)發屯田將士三萬人,鑿句容中道以通吳(今江蘇蘇州)、會(今浙江紹興)艦船,號破崗瀆。這條運河起自句容小其(今江蘇句容西南),橫越高阜,東通雲陽西城(今江蘇丹陽延陵),與原丹徒水道銜接;西連淮水(今秦淮河),直抵建業城下,沿途修建十四埭用以蓄水。南梁時,因破崗瀆每值冬春,行船不便,又在其南另開一條“上容瀆”,採取“頂上分流”,沿途築二十一埭,以改善通航條件。至陳朝,上容瀆亦堙,轉而更修破崗瀆。隋滅陳以後,二瀆皆廢。破崗、上容瀆的開鑿,使太湖地區船隻一度不需經京口入長江而直至建業。
丹徒水道,今江蘇鎮江至丹陽間的運河。秦朝始鑿,初無閘壩設施,地勢高仰,河水易於走泄,航行不便。孫吳末年修治丹徒至雲陽水道,因杜野(今江蘇鎮江東)和小辛(今江蘇丹陽北)間“皆斬絕陵襲,功力艱辛”而罷。西晉惠帝時,陳敏遏馬林溪,引長山八十四溪之水蓄為練湖;東晉元帝時,張闓又建新豐湖,皆為調劑運河水量。晉元帝司馬睿子司馬裒鎮廣陵,為運江東糧出京口,建丁卯埭於今鎮江東南,使丹徒水道通航條件得到改善,為隋代修治江南運河北段打下了基礎。
浙東運河,古代錢塘江和姚江之間幾段運河的總稱。紹興地區河道縱橫,越王勾踐時即“以船為車,以楫為馬”。西晉惠帝時,賀循至會稽郡(今浙江紹興)主持開鑿水道,疏浚舊河使其連線,自紹興城下東連曹娥江,西通蕭山縣錢塘江。南朝於西陵(今浙江蕭山西興鎮)建牛埭,挽舟過堰以入江,浙東運河已初具規模。
揚口運河,西晉初,杜預鎮襄陽,在先秦運河基礎上,利用江漢多湖盪的便利條件,開揚口(今湖北潛江境內),穿渠西至荊州(今湖北江陵)城下,連通江、漢二水,使零、桂(今湖南廣西一帶)地區物資北運免去繞行漢水下游的迂遠和風險。
江都新河,東晉永和年間(345~356)長江主河道南移,江都(今揚州西南)水斷,向西開渠六十里置歐陽埭,引江水至廣陵城下,與中瀆水相聯,此渠為今征(儀征)揚(揚州)運河前身。
魏晉南北朝時期的運河多為分裂時期的產物,它促進了交往,使割據不致成為閉鎖的地方系統,也為統一創造了條件。

隋唐

隋唐時稱運河為漕渠或漕河、運渠。包括廣通渠、通濟渠、山陽瀆、邗溝、江南河、永濟渠,至宋代始稱運河。
隋朝建都大興城(今陝西西安),關中雖號稱沃野,但地狹人眾,所產不足以供京師,要依靠東方諸州(郡)的賦稅。隋文帝楊堅以渭水大小無常,流淺沙深,常阻塞漕運,故於開皇四年(584)命宇文愷率領水工另開漕渠。自大興城西北引渭水,略循漢代漕渠故道而東,至潼關入黃河,長三百餘里,名廣通渠。自此漕運通利,關中賴之,故又稱富民渠。仁壽四年(604)改名永通渠。
開皇七年,隋為平陳作準備,開山陽瀆,北起山陽(今江蘇淮安),東南經射陽湖與邗溝相接。從而溝通了山陽、江都(今江蘇揚州)之間自淮河入長江的運道。
大業元年(605)隋煬帝楊廣建設東京(今河南洛陽),又徵發河南、淮北諸郡男女百餘萬人開鑿通濟渠。通濟渠西段自東京西苑谷水、洛水,循東漢陽渠故道東流,至偃師東南入洛,由洛入河;東段從板渚(今河南滎陽汜水鎮東北牛口峪附近)引黃河水東流,循汴水故道至浚儀(今河南開封)東,折而東南流經陳留、雍丘(今河南杞縣)、襄邑(今河南睢縣)、寧陵(今河南寧陵東南)至宋城(今河南商丘南),東南入蘄水故道,經谷熟(今河南虞城西南)、酇縣(今河南夏邑南)、永城(今河南永城北)、蘄縣(今安徽宿州東南)、夏丘(今安徽泗縣)至徐城(今江蘇洪澤湖西鮑集附近)東南今盱眙對岸處入淮。同年,又徵發淮南民工十多萬疏浚,並改造春秋末年吳王夫差所鑿溝通江淮的邗溝,取代山陽瀆。通濟渠、邗溝是隋所開運河中最重要的兩段,渠廣四十步。
大業四年,又徵發河北諸郡男女百餘萬人開永濟渠,引沁水南通黃河,又在沁水下游東岸鑿渠引沁水下接清、淇水,略循白溝、清河故道東北至今德州(自內黃至武城,渠在衛河之西;武城至德州,渠在衛河之東),沿今南運河抵今天津市,然後利用沽水上接桑乾水(即今天津至武清的白河與武清至北京西南郊的永定河故道)至涿郡(今北京),全長兩千餘里。大業七年,煬帝準備親征高麗,自江都坐船取道邗溝、通濟渠渡黃河入永濟渠,直達涿郡;又“發江、淮以南民夫及船運黎陽及洛口諸倉米至涿郡,舳艫相次千餘里”。
大業六年,煬帝在江都欲東巡會稽,又開鑿了自京口至餘杭(今浙江杭州),溝通長江與浙江間航運的江南河。大致利用六朝以來舊運渠而加以疏導,略同今大運河江南段,唯崇德以南一段在今運河之南。全長八百餘里,寬十多丈,使可通龍舟。但“東巡會稽”的打算並未實行。
在運河兩岸,築有寬闊的御道,種植成行的柳樹。從長安至江都,修建離宮四十餘所。此外,沿運河還建立了許多糧倉,作為轉運或貯糧之所。其中著名的有黎陽的黎陽倉(今河南濬縣東南大伾山麓),洛陽的興洛倉(後改名洛口倉,今河南鞏縣東北,周圍二十餘里,有窖三千,每窖可容糧八千石)、回洛倉(回一作回,隋唐洛陽城北七里,周圍十里,有窖三百)、含嘉倉(隋唐洛陽城北部,倉城總面積約四十三萬平方米,有窖四百以上),河陽的河陽倉(今河南孟縣南、黃河北岸),陝縣常平倉(今河南三門峽西南),華陰的廣通倉(後改名永豐倉,今渭河入黃河處),京師大興城的太倉和山陽的山陽倉(今江蘇淮安西北運河東岸,貯糧達百餘萬石)。
隋代開鑿的這一系列運河,西自京師大興城,北抵涿郡,南至餘杭,全長四五千里。它溝通了海河、黃河、淮河、長江、錢塘江五大水系,並把京師、東都、涿郡(幽州)、浚儀(汴州)、梁郡宋州)、山陽(楚州)、江都(揚州)、吳郡(蘇州)、餘杭(杭州)等通都大邑聯綴在一起,從而加強了各地區之間的聯繫。當時運河上“商旅往返,船乘不絕”,它對隋唐時期南北經濟、文化交流,維護全國統一和中央集權制,都起了促進作用。
隋各段運河至唐代通稱為漕渠或漕河,通濟渠東段則稱汴渠、汴河或汴水,邗溝、江南河被稱為官河。永濟渠名稱依舊,但已與沁水隔絕,專以清、淇二水為源。各段中仍以連線長安、洛陽與江、淮地區間的漕渠、汴河和淮南漕渠最為重要,構成了唐朝的生命線。高祖、太宗之時,每年從江淮地區漕運到長安的糧食約二十萬石。自高宗以後,國用日增,至天寶中,每年運米達二百五十萬石。肅宗以後,中原殘破,政府的財政收入主要依靠江南地區。因而這條運河的通阻,直接關係到皇朝的存亡。永濟渠仍為河北地區運輸要道,沿渠的魏州(今河北大名東北)開元時在城西建樓百餘間,“以貯江淮之貨”,貝州(今河北清河西北)在天寶時被稱為“天下北庫”。
隋唐運河並不能長期全線順利通航,除有時因戰亂被阻斷外,自然因素也給航運造成許多困難。例如關中的漕渠,至唐初就淤塞而廢棄了。漕運改由渭水達長安。自洛口西赴關中以黃河為運道,中間有三門砥柱之險,經常會發生沉船翻船事故。因此從洛陽到陝州這一段路有時不能不改用極為勞費的陸運。汴渠、淮南漕渠則常因淤積而影響漕運。同時,運河路程既遠,沿線各地氣候又不一致,或雨或旱,漕運常因運河水淺和黃河水大浪高而停留。
為了解決長安糧食和國用的危機,玄宗時,裴耀卿提出變東都至陝州的陸運為水運,在黃河三門山北岸開一條長十餘里的山道,來進行短途車運以繞過砥柱險道。於汴河入黃河口處置一倉,江淮漕米納入此倉後,即放船歸江淮。由此倉入黃河、洛水,由政府僱船載運。於三門山東、西各置一倉,漕舟輸米至東倉,然後陸運至西倉,再用船轉運到關中各倉。水通即運,水細便止,以免浪費時間和減少損失。開元二十二年(734)八月,玄宗採納他的意見,下令於汴河口置河陰倉(今河南滎陽東北,河陰故城西三里),三門山東置集津倉,三門山西置鹽倉;在三門山北開十八里山道,進行陸運。漕糧從江淮運來的都納入河陰倉;自河陰倉送東都的納入含嘉倉,送關中的先納太原倉(即隋常平倉),然後運至永豐倉(即隋廣通倉)、渭南倉、太倉。耀卿被任為江淮、河南都轉運使,三年共運米七百萬石,節省陸運費四十萬貫。但中間三門峽北十八里仍需以車代舟,峽兩頭都要起卸轉搬,還是很艱苦。二十九年至天寶元年(742),陝郡太守李齊物在三門峽的人門以東岩石中開鑿了一條人工渠道,史稱三門運渠或“開元新河”、“天寶河”。又在山頂上鑿成纖路,候河水漲,使縴夫挽舟通過渠道,從而開創了從江淮至關中全程水運之局。但這條渠道不久還是因山石崩塞而罷廢。天寶元年,韋堅為水陸運使,開浚關中漕渠,自苑西築堰(今鹹陽西南)引渭水,攔截灞水、滻水,循隋漕渠故道而東,至永豐倉與渭水合。又於長安城東鑿廣運潭(在隋唐長安城東北九里),以為漕船停泊之所。於是江淮漕船直抵長安,運米達四百萬石及其他錢貨,創唐代最高紀錄。
安史之亂時,黃河南北地區和長安附近遭到嚴重破壞,唐政府更加依賴江淮的賦稅,而當時運河被切斷,江淮地區的租米與庸調錢貨改自長江、漢水而上,經漢中轉運入鳳翔。這條路線迂迴險阻而且勞費。等到亂事平定,欲從運河漕運,而汴渠因為年久失修,所在淤塞,千里無水,無法通航。代宗即位時,長安斗米千錢,宮中無隔夜之糧,京郊農民搓谷穗來輸官。廣德二年(764),以劉晏為河南、江淮轉運使,晏請疏浚汴渠,並改革法制:造船二千艘,每船載米千石,十船為一隊,每隊三百人,篙工五十人;用鹽利的一部分雇用船夫,不徵用民工。沿途派屬吏監督,自揚州至河陰遣軍隊護送。河陰以上,組織專人用竹、麻繩拉船。又根據江、汴、河、渭各段水情的特點和船夫對各段航道熟悉的不同,實行分段轉運。規定“江船不入汴,汴船不入河,河船不入渭;江南之運積揚州,汴河之運積河陰,河船之運積渭口,渭船之運入太倉”。這既保證了行船安全和提高了運輸效率,也大大減少了運費和損耗。其時江淮漕渠每年北運百一十萬石,四十萬石貯河陰倉,三十萬石貯陝州太原倉,四十萬石運抵長安。劉晏之後,包佶、元琇等繼任,皆遵其法。
德宗時東南漕運屢因藩鎮叛亂而被阻斷,關中倉廩為之窘竭,引起朝野的極度恐慌。貞元二年(786),在經過歷時四年才平定的李希烈之亂後,江南漕米又運到陝州時,德宗高興地對太子說:“米已至陝,吾父子得生矣。”六軍軍士得知這一情況,“皆呼萬歲”。於此可見運河對維持唐朝統一政權所起的重大作用。但反過來說,正是由於運河的存在和通航,唐朝中央政府才能夠對廣大東南地區進行竭盡脂膏的搜刮,所以李方敬在《汴河直進船》一詩中寫道:“汴水通淮利最多,生人為害亦相和。東南四十三州地,取盡脂膏是此河。”
唐末,由於農民戰爭和藩鎮割據,汴渠失於維護,自埇橋(一作甬橋,今安徽宿州城南古汴渠上)東南盡成污澤;埇橋以上至汴口也相繼淤淺。歷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四代未予浚治。至後周顯德二年(955)由於準備用兵南唐,才因故堤而疏導汴渠,自埇橋一直抵泗州城。五年、六年又繼續予以浚治,東京與江淮間才通行無阻,從而奠定了北宋運河和東京繁榮的基礎.

宋金

北宋定都開封,改變長期以陝、洛為全國政治中心的格局,隨著長江流域經濟地位日漸提高,宋遼、宋夏對峙局面形成和北宋政權“守內虛外”政策的實行,南北水運意義重大。京師開封平疇萬里,四方輻輳,在改造、疏浚前代原有水道的基礎上,形成以首都開封為中心向四圍輻射的人工水運系統。
汴河,“漕運四河”之一,即通濟渠,線路基本未變。開封以西,自河陰縣汴口(今河南滎陽劉溝村北黃河灘)引黃河水東流,入開封府外郭汴河上水門(今河南開封鄭門口村北),穿內城,由外郭汴河下水門(今揚門村北)出城。開封以東河段大體沿今惠濟河大勢,至泗州城南入淮(今江蘇盱眙東北,已沉於洪澤湖)。北宋漕引江、湖,利盡南海,半天下之財賦,並山澤之百貨,悉由汴路而進,故汴河乃建國之本。但汴河因與黃河相接,受其漲落不寧和泥沙的影響,需不時維修。北宋一百七十餘年間進行的汴河建設包括:
①水源建設。汴口因黃河向背不常,每歲變易,北宋改永久性閘門為人工控制汴口深淺寬狹以節制流量:汴河水漲,則墊高塞狹汴口,以減黃河進水量;汴河水落,則挖深浚闊汴口,以增加進水量。設主監官、役卒歲常興作。此工程耗費大量人力財力,因此不得不再尋找新水源。太祖建隆二年(961)疏導索、須諸水注汴河。神宗元豐二年(1079)又始導洛清汴工程,自鞏縣任村沙谷口至河陰汴口開河五十里引洛水入汴,斷閉引黃水源,十餘年間,由於洛水含沙量小,對改善汴河通航起到一定作用。汴河沿線還陸續建造陂塘(“水櫃”)以濟運。
②河道工程。汴河因長期引黃濟運,泥沙淤積,河床漸高。浚河清淤工程頻繁。其中包括:人工清挖,幾乎每歲一次,河床底置石板石人,以記其地里深度準則。狹河工程,開封城東南汴河下水門至應天府段汴河岸闊淺漫,水澀而淤,嘉祐元年(1056)始沿岸置木束狹河身,加速水流,減緩淤積。固護汴堤,北宋遣軍士日夜巡護汴堤定為常制,工程要求“沙盡至士為限”,以大錐試堤之虛實,臨河岸築短牆為限隔,以防人馬跌落,沿堤植柳以固護堤腳。汴河沿線開減水河置閘控制以備泄減漲水,所有工程盡歸提舉汴河排岸司管理。
北宋汴河的年運額隨朝廷靡費與日俱增。從宋初的數十萬石猛增到宋真宗大中祥符初年(1008)的七百萬石,以後大體維持在六百萬石上下,宋朝採用每十至三十隻漕船為一綱的“綱運”法組織運輸。每年汴河成千上萬艘公私船隻往還,帆檣如林,不僅溝通全國政治中心同經濟重心的聯繫,促進物資交流和沿岸社會經濟的發展,而且對擴大中外經濟文化方面的交流發揮了重要作用。
北宋後期,汴河淤淺抬高日益加重,開封東水門下至襄邑,河底皆高出堤外平地一丈多,自汴堤下瞰,居民如在深谷。金滅北宋以後,汴河失去漕運價值,任其淤塞。靈璧以東尚能行水,宿州以上河床成陸行大道,維持五百多年的中原水運動脈終於堙沒。
惠民河,北宋開封西南閔水、蔡河諸運河的統稱。“漕運四河”之一。宋初,用兵東南,方隅夫一,京師倉儲需取財於京西諸州縣。建隆二年(961)始鑿閔河。起自今河南新鄭縣,導洧水(今雙洎河)東北流,經宋樓(今河南尉氏洧川鎮南)、朱曲(今尉氏朱曲鄉)二鎮,至開封城西十里注琵琶溝(即蔡河上源),由東京開封府外郭南垣普濟水門入城,復由廣利水門出城南流。以下河段利用蔡河,即古蒗盪渠、鴻溝。蔡河南流貫穿洧、潩二水,至蔡口鎮(今河南淮陽豆門集至項城一帶)入潁水。乾德二年(964)又自長社(今河南許昌)北開渠引潩水(今清潩河)分流入閔,以廣水源,閔水的開鑿不僅增加了蔡河的水源,而且將許、汝州的物資輸往京師。開寶六年(973)改閔水為惠民河,其後又作為閔、蔡二水的統稱。
北宋為開通西南襄、漢漕路,兩次開鑿方城運河,欲壅白河回入沙、潁,接合惠民河,終因地形高仰複雜而失敗。轉而三次開修溝通汝、潁水與蔡河中游的運河,自合流鎮(今河南西華逍遙鎮)引汝水支流商水(今名沙河)北入潁水,復東流經西華縣長平鎮注蔡河,使豫西南地區與開封間水運不再繞行蔡口,省迂路五百里,此運河亦屬惠民河系統。
惠民河是北宋維繫京師與西南地區的重要運河,歲輸陳、潁、許、蔡、光、壽諸州漕糧六十萬石,兼錢帛鹽茶雜物,尤以京師薪炭多取此路。金滅北宋以後,汴河淤塞不通,惠民河卻繼續作為金朝通淮右的重要航道。元明以降,在黃河不斷奪蔡入淮的影響下才漸次堙沒。
廣濟河,一名五丈河,北宋“漕運四河”之一。五代時,為加強京師開封與山東北部濱海地區的物資運輸,後周世宗柴榮疏汴水北入白溝(南濟水故道),東流入濟水,以通齊魯之漕。河床被展拓至五丈,俗稱“五丈河”。北宋立國,東南未平,繼續規度齊魯水道,西引京、索諸水橫絕於汴,入開封城東匯於五丈河,以增水量。歲調夫役疏浚河道,沿流置壩牐以助運。開寶六年(973)改名為廣濟河。
廣濟河西起汴京外郭東北鹹通門,東流至濟州蔡鎮(今山東鄆城西南)入梁山泊,下接濟水。北宋立國之初,廣濟河漕運曾發揮重要作用,歲漕運量由十幾萬石增至六七十萬石,東京十七州粟帛皆自廣濟河運至京師,東南既定,廣濟河所運只給太康、鹹平、尉氏等縣軍糧。北宋中期以後,黃河多次南泛,廣濟河水道淺澀,運力大減,金代堙廢。
金水河,北宋開封城西人工引水渠。建隆二年(961)開渠導滎陽黃堆山京、索二水東過中牟,凡百餘里,抵京城西,架槽橫絕汴渠,入城東匯於五丈河,名金水河。此渠水清,一則入宮苑,濟京師飲水;二則補五丈河水量,漕運意義不大。史稱:汴、惠民、金水、廣濟河為漕運四渠,或以汴、惠民、廣濟、黃河合稱漕運四河,從而形成以京師開封為中心的運河系統。
北宋運河除以京師為中心的“漕運四渠”之外,黃河以北還有御河
御河,北宋時隋唐永濟渠之別稱。河道走向基本未變,北段因宋遼對峙,自乾寧軍(今河北青縣)入塘泊、界河。御河主要負擔宋朝河北邊防軍糧之送達,江南漕糧由汴入黃,運至黎陽(今河南濬縣)轉入御河,至大名府東、西濟勝倉下卸存儲分配,再自大名順御河轉入胡盧、滹沱河及新開鑿的深州新河、定州嘉山新渠、保州漕河諸運河分別送至沿邊州軍。歲運近百萬斛,乃備邊之命脈。慶曆八年(1048)以後,黃河北流多次侵奪御河,致河床淤積,不堪承運。
北宋“國家根本,仰給江南”,為集運江南漕糧,重點整治江南運河同天然河流相交的結合部及補給運河水源。
淮南運河(即邗溝、山陽瀆)北端,雍熙年間(984~987)自楚州(今江蘇淮安)末口至淮陰(今江蘇淮陰西南甘羅城)磨盤口之間,開鑿四十里沙河;又自淮陰西至洪澤鎮開四十九里洪澤渠。元豐元年(1083)再自洪澤鎮傍淮水開渠五十里,西南至龜山鎮(今江蘇盱眙東北),稱龜山運河。這三段運河使汴河與淮南運河的聯繫可免遭楚州山陽灣和長淮風濤之險。江南、淮南、兩浙、荊湖諸路租糴悉由淮南運河沿岸真(今江蘇儀征)、揚(今江蘇揚州)、楚、泗(今江蘇盱眙東北)四州置倉受納,分船入汴而抵汴京。
②改造淮南運河、浙西運河(即隋唐江南河)原有堰壩一律為閘牐;改土岸為石纖道,截彎取直。在潤州(今江蘇鎮江)京口閘以東開鑿新河、海鮮河、甘露港;以西新鑿蒜山漕渠,作為輔渠引江水濟運。修治丹陽練湖,補給運河水源。於杭州疏浚茆山、鹽橋二河,分受江潮湖水以助運。使淮南、浙西運河穩定通航直到宋亡。
南渡以後,南宋偏安一隅,綱運糧餉,仰於十七路州軍。但因臨安左江右湖,舟船最便,運河繼續發揮重要作用。在維護使用淮南、浙西運河同時,南宋全力整治浙東運河。
浙東運河西起蕭山縣西興鎮,東經蕭山、越州,至上虞縣通明壩,將寧紹平原的錢塘江、浦陽江、曹娥江、餘姚江、甬江和大海聯繫起來。兩宋在唐代原有纖路、斗門基礎上疏浚舊道、開挖新河,增設閘堰(西興、錢清北、錢清南、都泗、曹娥、梁湖和通明七堰),使浙東之鹽米,帝後之梓宮,高麗、日本之使臣,南海之香藥珠犀皆不由錢塘大江,唯泛餘姚小江,易舟浮運河而達於行在(杭州)。浙東運河變成支撐南宋政權的生命線。
宋代是中國運河發展到較高水平的時期,無論選線、布局,還是水運工程技術皆明顯勝過前代,運河發揮了較高的經濟和社會效益,在全國政治中心與經濟重心相脫離的情況下,直接影響著國家政權的興衰。同時,受自然條件的制約,宋代運河通航和農業灌溉爭水的矛盾以及運河給沿線環境生態造成的不良影響也逐漸形成。
金都於燕,京師用度仰漕山東、河北之粟。時,黃河南流奪淮,汴河、廣濟河相繼淤廢,漕糧轉輸唯依惠民、御河而已。御河因黃河多次沖注、床淺流澀,世宗、章宗之際命沿河州縣官銜內皆帶提控、管勾漕河事,歲發山東、河北、大名諸路軍夫浚治河道,營護堤岸,遂成定製。永濟渠故道久堙,大定十一年(1171)開金口,疏導盧溝河水至京城北入濠,而東至通州之北入潞水,名閘河。置閘以節高良河、白蓮潭(今北京積水潭),欲借盧溝水轉漕。但因地勢高峻,金口河水性渾濁不能勝舟而仍以陸挽。泰和四年(1204)韓玉建言開通州潞水漕渠,建閘節水,減緩坡降,終於使御河漕船行至都下。貞祐四年(1216)右丞侯摯又開沁水入御河以便饋運。金朝於御河沿線諸縣分別置河倉,設綱船,分春(冰消行,暑雨畢)、秋(八月行,冰凝畢)兩次起運,至通州和中都城通濟、豐備、豐贍、廣濟等倉存儲,歲運近百萬石。
金代還曾於中都東北郊開漕渠通溫榆河(即今北京東郊壩河);開長直溝穿萬安湖於今安徽省靈璧縣境,連通汴、泗,皆欲通漕粟。金代運河使用的時間都不太長,但是經過金朝的治理,一些行將淤廢的運河得以復生,其金中都漕運線路的規劃設計尤為元、明、清建設通惠河——大運河系統所借鑑。
元代修鑿完成北起大都、南達杭州,溝通海河、黃河、淮河、長江和錢塘江五大流域的大運河。
元代大運河全長三千多里,可分為下列各部分:從北京至通州的通惠河;從通州南入大沽河,西南接御河的通州運糧河;從天津南至臨清,接會通河的御河(即衛河);從臨清至東平路須城的安山,接濟州河的會通河;從須城的安山到濟州,接泗水入黃河的濟州河;從黃河到揚州入長江的楊州運河;從鎮江經蘇州、嘉興達杭州的江南運河。
元朝滅南宋後,仍依靠舊運河進行水陸轉運,其路線是:由長江輾轉入淮河,逆黃河而上達中灤旱站(今河南封丘西南、黃河北岸),陸運一百八十里至淇門(今河南濬縣西南),入御河(今衛河),再船運至大都。這條隋唐以來的運河舊道,因歷經變遷,久不通暢,漕運諸多不便,所以元朝政府著手陸續修鑿大運河。
①開通濟州河。始鑿於至元十三年(1276)一月。至元十八至二十年,由奧魯赤主持引汶水、泗水,從濟州(今山東濟寧)西北到須城安山(今山東東平西南)開鑿一條一百五十鄉里的濟州河。漕路由淮河入泗水(今中運河),經濟州河北達安山,出大清河(即今黃河下游),經東阿(在今山東東阿南)、利津入海,然後由海運入直沽(今天津大沽口)達大都。此後因海口淤沙壅塞,運道不通,又改由東阿陸運至臨清(在今山東臨清南)入御河。至此,元代南北航運已大致溝通,所不通者,僅東阿和臨清之間一二百里的旱路。會通河開成後,濟州河也通稱會通河。二十四年實行大規模海運前後,元朝主要是實行海運、水陸和海河轉運並重的辦法以解決漕運問題。
②開闢會通河。至元二十六年採用壽張縣(今山東梁山西北)縣尹韓仲暉等人的建議,派李處巽主持開鑿會通河,從安山的西南起,分梁山濼(即梁山泊,在今山東梁山、鄆城等縣間)的水源北流。經壽張西北到東昌(今山東聊城),又西北到臨清入御河。全長二百五十里,歷時六個月完成。中建壩閘三十一處。至此南北航運已全線溝通。而黃河在宋、金之際奪淮入海後,北面的一條故道久已減弱,會通河開鑿後,黃河的一部分水流便可由此流入御河,北流入海,御河因此有“北黃河”之稱。
③開闢通惠河。早在中統二年(1261),郭守敬即上水利條陳六條,其中之一是建議引水通金代中都(今北京),東至通州的舊漕河,南向開河至楊村(今天津武清),但通州至大都五十里之間,水源缺乏,仍然需要陸路運輸。因此,至元二十八年郭守敬又建議疏導昌平縣白浮村神山泉,過雙塔、榆河,引一畝、玉泉諸水(在今北京昌平境)至大都西門入城內,匯為積水潭(亦名海子),再東南出文明門(今崇文門)至通州高麗莊入白河。全長一百六十四里,置壩閘二十一座。隔年河成,賜名“通惠”,這樣,漕船即可一直開進大都城。
④整治通州運糧河。通州南下至白河北運河北段一段,上接通惠河,下通大沽河,是南北航行的要道,但是,它所依賴的潞河(由在、榆、渾三水合流而成)水源不足,
河道淺澀。至元三十年,元世祖忽必烈採納漕運使司的建議,另引小渠水入榆河,增加流量,便利行舟。
⑤疏浚揚州運河與鎮江運河。揚州運河相當於舊邗溝,滅宋後,此河逐漸壅塞。至元末年曾加疏治,但成效不大。延祐四年(1317)始疏浚暢通。鎮江運河屬江南運河,從鎮江至常州武進縣呂城壩(今江蘇丹陽東南),長一百三十一里。至治年間(1321~1323)疏鑿,河面加闊至五丈,底闊三丈,深六尺。同時又開浚了鎮江運河的重要水源練湖(今江蘇丹陽北)。
漕運的管理機構,幾經調整,至元十九年改立京畿都漕運使司。二十四年,內外分立兩運司:內司即京畿都漕運司,立於大都,管領在京諸倉出納糧斛及運輸等項事宜,下設新運糧提舉司(置於至元十六年)和通惠河運糧千戶所(置於至元三十一年);外司即都漕運使司,置於河西務(今天津武漕西北北運河西岸),分司臨清,掌御河上下至直沽、河西務、李二寺、通州等處運糧等事,下轄有三十一綱(每綱船三十隻),船九百餘只,船戶八千餘戶。
元代大運河的溝通,促進了南北經濟文化的交流及中外貿易的發展,也為明、清運河的暢通和現代大運河奠定了基礎。

明清

元代開京杭大運河使運河貫通南北。但會通河所經山東地段地勢較高,河道較窄,加以水源不足常苦水淺膠舟,不任重載。明成祖朱棣遷都北京,派平江伯陳瑄疏浚江淮運河。又命工部尚書宋禮修治會通河(包括濟州河在內),京杭大運河始暢通。清代繼承明代遺制,繼續疏浚和整治。
清代修治大運河,河道除人工開鑿者外,還利用若干段不同水系的天然河道。天然河道,不時變遷,其中,黃河每次泛濫或者改道,必然嚴重破壞大運河。且天然河道概屬東西走向,而大運河橫貫南北,河床起伏地降差很大,因此河道工程極為浩繁。每段河道各有特點,除河名外,各有漕名。清代沿明舊,大致可分為七段:①北京至通州段稱通惠河,漕稱“里漕河”;②通州至天津段稱北運河,也稱白河、路河或外河,漕稱“白漕”、“路漕”或“外漕河”;③天津至臨清段稱南運河,也稱衛河或御河,漕稱“衛漕”;④臨清至台兒莊段稱會通河,也稱山東運河,共設節制閘四十餘座,故漕稱“閘漕”;⑤台兒莊至淮陰段是利用黃河,漕稱“河漕”;⑥淮陰至揚州段稱裏運河,也稱淮揚運河、南河或高寶運河。中經寶應、高郵、邵伯等諸湖,故漕稱“湖漕”;⑦鎮汪至杭州段總稱江南運河或轉運河。又以蘇州為界分為南北兩部分:其北段稱丹徒運河,漕稱“江漕”;其南段稱浙江運河,漕稱“浙漕”。
清代治理運河重點有二:一山東境內會通河,一為江蘇境內裏運河。會通河地處魯中山地,南旺號稱“水脊”,地勢高聳,水源缺乏。明代在戴村築壩,導汶南旺,分水濟運,以解決水源問題,又置水櫃陡(牛)門,以調節水源,節制水流,才保證了會通河的順利通航。但到了清代,水源諸泉多被填塞,會通河淤淺,安山、南旺、馬踏、徽山等湖,逐漸淤淀,或被豪戶侵占,闢田耕種,以致湖水日少,加以民田灌溉與漕運爭奪用水,更影響蓄水濟運。清代治理惠通河,除遵循明代舊例,修築戴村壩,疏浚河道,培護堤岸,引水蓄湖,嚴閘啟閉外,採取了如下措施:①申飭地方疏通泉源;②樹立湖塘封界,禁止侵占;③將山東諸湖開浚築堤,或增高培厚原有堤岸,蓄積湖水;④嚴禁百姓截流灌溉,違看治罪嚴懲。經康、雍、乾三朝連續治理,會通河百餘年暢通無阻。
裏運河治理更為艱巨。裏運河北端的淮安與清口,為黃、淮、運交匯之處,上有洪澤湖,下有寶應、高郵、邵伯諸湖,南通長江,東連大海,河道縱橫交錯,地形和水系都很複雜。黃河泛濫,運河必壞。明末清初,河工年久失修,黃河年年泛濫,決口頻繁,以致改道,奪淮入江,河水逆入清口,倒灌洪澤湖,合淮水併力東沖運堤。而江北裏運河一線,黃、淮、湖、運聯成一片,變為澤國,以致運堤崩潰,漕運阻塞。從順治初年至康熙十五年(1676),治河修運,均乏成效。自康熙十六年,靳輔擔任河道總督,在《河道敝壞已極疏》中,提出“將河道運道一體,徹首尾而合治之”,籌審治河全局,制定了大修黃、運兩河方案。在黃、淮、運三條河幹上同時興工,大規模治河修運。在整治黃、淮河同時,清除山陽、清河、寶應、高郵、江都五州縣運河河道淤淺,一律開挖深通,修築河岸堤工,堵塞運堤決口三十四處,修建閘壩二十六座及涵洞五十四座,築成清水潭決口東、西堤各一道,開繞西越河即永安河一道。此外,又開爛泥淺引河二道:一自新莊閘西南至太平壩,一自文華寺永濟河頭,南經七里閘轉而西南也至太平壩,並把南運口移至七里閘,兩渠並行,互為月河,俱達爛泥淺,分水十之二佐運,十之八射黃刷沙。以上各項,三年中次第告竣。二十二年,黃、淮兩河盡復故道。裏運河各項大工完成。於是,運艘及商民船隻往來通行,安全無險。
康熙二十五年至二十七年初,以黃河風濤險惡,漕運不便,於宿遷桃源、清河三縣黃河北岸遙、縷二堤內,挑開三百里中河一道,再改由仲家莊出口,並建雙金閘一座。漕船一出清口,即可截流徑渡北岸,由仲家莊運口進入中河(又稱中運河),歷皂河、泇河北上。自此,中河代替了明代以來的“河漕”,使黃、運分離,避免了黃河一百八十里風濤之險。後來,新任河督于成龍因中河逼近黃河堤岸,不便築堤,又自桃源盛家道口至清河,棄中河下段,改鑿六十里新河一道,是為新中河。康熙晚期,河督張鵬翮以新中河河頭彎曲窄淺,漕船行駛不順,故截用舊中河上段和新中河下段合為一河,重新疏浚,仍名中河,並移中河運口於張家莊。至是,中運河才告最後完成。
乾隆晚期,河工日漸鬆弛。黃河多次決口,淤塞運道,清廷不及時修復,而開始借黃濟運,勉強維持漕運。嘉慶時期,河患日深,幾乎無歲不決,運道淤塞嚴重。道光初年,大運河已處處淤塞難通,幾乎僅存一線河形而已。至鹹豐五年(1855),黃河在河南銅瓦廂決口,改道北徙,穿運挾汶而東,徑東阿、歷城,由山東利津入海。大運河長江以北運道,大部被黃河淤塞沖毀,京杭運道斷絕。
台兒莊運河台兒莊運河
運河旅遊

台兒莊

台兒莊運河號稱"活著的運河",其歷史風貌果然非其他地方可比。它是1959年京杭大運河台兒莊段改道城外時留下的,全長3公里。由於古街保存完好,而且生活氣息濃郁,真有回到明清時代之感,世界旅遊組織稱為"京杭大運河僅存"的清代文化遺產,丹麥旅遊專家彼德森說:"我夢寐以求的中國大運河就該是這個樣子。"
從煙波浩淼的微山湖東口,一條蜿蜒曲折的河流迤邐向東,流經廣袤魯南大地進江蘇入中運河,這就是台兒莊運河。全長42.5公里的台兒莊運河是整個京杭大運河中唯一完全東西流向的一段。在這個魯南重鎮,運河不僅帶來經濟繁榮,造就了十里港灣不夜城,留下了"京杭大運河僅存的古運河段"月河古道,同時還親歷了一場對中華民族生死攸關的大戰。
台兒莊運河古道北岸的順河街、越河街、丁字街等部分古街巷以及岸兩邊仍然保存完整,原汁原味的明清古商鋪、古民居,還有岸邊的古碼頭等,最老的已有500多年歷史。這些街巷、古居順河而建,布局靈巧,遠看參差蜿蜒、錯落有致;難得的是,古街民風淳樸依然,居民依然保存著百年前的生活習慣和節奏,"活著的歷史"大概就是如此吧。明清建築風格最為集中的越河街上,隨青石鋪路卵石鑲邊的古道蛇行,但見兩旁重樓疊院,馬頭牆高低錯落,昂首雲天,既有北方建築的沉穩,又有江南建築的靈巧。細看店面臨街而立,庭院朝運河開,既順應了地利人和,又有節奏明快、方便實用的商業特色。古運河邊至今猶存的駝家碼頭、郁家碼頭、王公橋碼頭、四十萬碼頭等,一律青石築就,台階錚亮,從中可見當年的繁華。運河古道南岸,還保存著大面積的古村落,全是草屋茅舍、泥牆草頂,古樸清幽,隱居於參天古木之中;清代的貞節牌坊、興隆橋、清真寺等古蹟、遺蹟散落其間,隨處可見……
丁字街上老字號藥店中和堂不但可以作為運河經濟繁榮的見證,也是台兒莊商業風氣平和中正的代表。這個現存兩層小樓的藥號建於清光緒年間,當年與它齊名的還有衛生堂、仁壽堂、榮壽堂、保壽堂、泰山堂、義生堂六家藥店,均以出售中藥為主,兼而醫治病患。中和堂自開業起就賓客盈門,藥店以售好藥、不賺錢為宗旨,人人傳說"中和堂的藥好"。 中和堂生意興隆還與其服務態度有關,店門兩側至今可見的對聯寫道:"中正存心深積德,和平養氣廣生財。""積德生財"正是中和堂的經營之道。可惜的是,當時的眾多藥店大都毀於台兒莊大戰。

揚州

揚州古運河水質清澈,穿城而過,沿岸古蹟林立,風土人情獨特有趣。從長江入口處開始,沿岸有瓜洲古渡;全國四大名剎之一的高旻寺;盛唐海上絲綢之路的渡口揚子津;鑒真東渡碼頭寶塔灣;伊斯蘭宗教名勝普哈丁墓;以及新老運河的分水嶺茱萸灣等。水線再向北延伸可順游古驛站高郵、蓮藕之鄉寶應等。
也可揚州古運河乘坐遊船,信步運河邊上,賞一輪圓月,體驗運河世界遺產的魅力。
台兒莊運河台兒莊運河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