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通渠

廣通渠

大興城的面積達84平方公里,主要由建築學家太子左庶子宇文愷主持規劃建設,先造大興宮城,後造皇城。開皇三年(583年)在城西側開挖龍首渠、永安渠和清明渠,直通宮城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廣通渠
  • 開鑿於:開皇三年(583年)
  • 別名:永通渠
  • 相關河流:滻水、交水、潞水
簡介,歷史環境,歷史名稱,其他名稱,

簡介

隋文帝建立隋朝後,最初定都在漢長安城。但當時的長安破敗狹小,水污染嚴重,已經不再適合新的大一統王朝的需要,於是隋文帝便決定另建一座新城。開皇二年(582年),隋文帝楊堅在長安城東南龍首原南面選了一塊“川原秀麗,卉物滋阜,卜食相土,宜建都邑”(《隋書·高祖紀》)的地方建造新都,新都定名為“大興城”。

歷史環境

關中平原雖號稱沃野,但地狹人眾,又經歷年戰亂與過度開發,早已不復當年之盛,因此所產不足以供京師,要依靠東方諸州的賦稅。文帝以渭水大小無常,流淺沙深,常阻塞漕運,故於開皇四年命宇文愷率領水工另開漕渠。自大興城西北引渭水,略循漢代漕渠故道而東,至潼關入黃河,長三百餘里,名廣通渠。自此漕運通利,關中賴之,故又稱富民渠。仁壽四年改名永通渠。 隋唐兩代建都長安(今西安),將關東和江南的糧食貨物運進關中,供應京師的需要是當務之急。由於渭水歷來是一條難行的運道,故漢武帝時即已開關中漕渠,以補給渭水漕運的不足①[註:參閱《中國水利史稿》上冊第一五八頁至一五九頁。]。隋統一中國北方後,漢代舊漕渠已長期淤塞而不能用,不得不仍然用渭水漕運。但“渭水多沙,流有深淺,漕者苦之”②[註:《隋書·食貨志》卷二十四。但《隋書·郭衍傳》卷六十一中又說漕運四百餘里。],很難繼續通航。隋文帝楊堅於開皇四年(公元五八四年)命宇文愷率水工鑿渠,“引渭水自大興城(即長安)東至潼關三百餘里,名曰廣通渠。”③[註:《隋書·食貨志》卷二十四。但《隋書·郭衍傳》卷六十一中又說漕運四百餘里。]宇文愷是當時有名的工程專家,參加這項工程建設的蘇孝慈和元壽等人也是懂得工程的。他們經過調查研究,規劃設計,集中大批民工軍工,從當年六月開工,僅僅花了三個多月的時間就勝利建成了。渠成後,“轉運通利,關內賴之。”④[註:《隋書·食貨志》卷二十四。但《隋書·郭衍傳》卷六十一中又說漕運四百餘里。]這條運河把大興城與潼關連線起來,使沿黃河西上的漕船不再經過彎曲的渭水而直達京城長安。廣通渠的渠道在渭水之南,是在漢代漕渠的基礎上開浚的。廣通渠鑿通後,黃河三門峽的砥柱仍阻礙關東的航運,開皇十五年(公元五九五年),隋文帝下詔鑿砥柱,未見成效。此外,為了統一江南,開皇七年(公元五八七年),又著手開挖大運河的江淮河段,“於揚州開山陽瀆,以通運漕。”⑤[註:《隋書·高祖紀》卷一。]山陽瀆南起江都縣的揚子津(今揚州南),北至山陽(今淮安),長約三百里,溝通了長江和淮河;山陽瀆實際上是邗溝舊道的全面整修和疏浚。邗溝是我國古代著名的運道,《水經.淮水注》稱中瀆水。早在公元前四八六年,吳王夫差就已開邗溝(又叫韓江)運河。不過,當初這條運河是利用自然湖泊和河流串聯而成,因而路程彎曲,風浪也大。

歷史名稱

三國時已改由樊梁湖(今江蘇省高郵西北五十里)北至津湖(今寶應縣南六十里),再往北過白馬湖(今寶應縣西北十五里)入淮。晉穆帝時期(公元三四五——三六一年),地方官員陳敏在原運河的西邊,從射陽到末口開鑿了另一條路程較短而又較直的新運河,取名山陽運道,亦叫山陽水道。到隋代,這條運河雖被淤塞,但行水路線仍清楚。隋文帝修復了這條運河,稱山陽瀆①[註:參閱冀朝鼎:《中國歷史上的基本經濟區與水利事業的發展》]。與此同時還整修了汴河。在這個基礎上,隋煬帝楊廣組織續修了四條首尾銜接的運河,即通濟渠,永濟渠、江南運河,並擴建和改善了山陽瀆。

其他名稱

隋開皇四年(584年),隋文帝命宇文凱率水工開鑿。因渠經渭口廣通倉下,故名。又因渠下人民頗受其惠,亦稱富民渠。仁壽四年(604年)又改名永通渠。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