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波戰爭(1919~1921)

俄波戰爭(1919~1921)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俄波戰爭(1919~1921),一戰之後波蘭重新獨立,企圖利用蘇俄內戰的時機奪取白俄羅斯烏克蘭立陶宛,恢復古代波蘭的疆界,得到了反蘇俄的協約國支持。

1919年,波蘭趁蘇俄忙於內戰占領了白俄羅斯和立陶宛,1920年4月波蘭對烏克蘭發動進攻,戰爭爆發。1920年10月12日,在雙方消耗巨大的情況下,蘇俄政府和波蘭政府簽署停戰協定和初步和約,俄波戰爭結束。

基本介紹

蘇波之戰,歷史淵源,俄國歷史,雙方統帥,

蘇波之戰

1918年11月,波蘭共和國宣告成立後,為恢復1772年第一次被瓜分前的東部疆界,多次拒絕蘇俄政府的和談要求,企圖以戰爭取得白俄羅斯、西烏克蘭和維爾紐斯地區。
1920年4月25日,波軍在烏克蘭彼得留拉軍隊配合下,憑藉兵力優勢在普里皮亞季河至第聶伯河正面發起進攻,挑起俄波戰爭。5月7日,波軍占領基輔。蘇維埃俄國採取緊急措施加強對波作戰,西南方面軍和西方面軍先後於5月26日和7月4日轉入反攻,至7月下旬完全占領烏克蘭和白俄羅斯,並進入波蘭境內作戰。7月底,紅軍開始進攻,於8月上旬進抵華沙和利沃夫地區的前沿防禦地帶,8月13日開始進攻華沙。但由於兩個方面軍彼此缺乏協同,且戰線過長、部隊疲憊和缺少給養,進攻受阻。8月16至18日,波軍轉入反攻。蘇俄西方面軍損失慘重,被迫東撤;西南方面軍也放棄進攻向東退卻。
1920年10月12日,在雙方消耗巨大的情況下,蘇俄政府和波蘭政府簽署停戰協定和初步和約,俄波戰爭結束。
1921年3月18日,雙方締結《里加和約》,西白俄羅斯和西烏克蘭劃歸波蘭。
1918年11月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波蘭共和國宣告成立。以J.畢蘇茨基為首的波蘭政府企圖以戰爭手段取得白俄羅斯、西烏克蘭維爾紐斯地區,恢復1772年第一次被瓜分前的東部疆界。此時,蘇維埃俄國雖已取得內戰的決定性勝利,軍事實力明顯增強,但其經濟狀況仍十分嚴峻。為避免與波蘭的衝突,蘇維埃俄國向波蘭提出建議,在承認“寇松線”以東250—300公里為波蘭邊界的基礎上雙方舉行和談,但遭波方拒絕。鑒於戰爭不可避免,蘇維埃政府開始加強西線兵力,著手制定對波作戰計畫。
為了向蘇維埃俄國發動進攻,到1920年4月,波蘭武裝力量由1919年初的11萬餘人擴充到約60萬人之多。波軍計畫首先殲滅紅軍西南方面軍,奪取烏克蘭,爾後變更部署,揮師北上,與東北方面軍配合,打敗紅軍西方面軍,占領白俄羅斯全境。進攻烏克蘭的作戰計畫是:以第二、三集團軍圍殲紅軍第十二集團軍,爾後向紅軍第十四集團軍進攻,奪取敖德薩,並在方面軍整個地帶內抵近到第聶伯河。為了奪取西烏克蘭,波蘭政府與烏克蘭民族主義分子彼得留拉簽訂了共同作戰的條約。在波軍正面,紅軍部署了兩個方面軍。一個方面軍在普里皮亞特河以北的白俄羅斯境內,轄第二、四、十五、十六4個集團軍和騎兵第三軍,到5月底共有步、騎兵8.1萬人,方面軍司令員是圖哈切夫斯基,當時他年僅27歲。另一個方面軍在普里皮亞特河以南的烏克蘭境內,轄第十二、十四集團軍和騎兵第一集團軍,共有步、騎兵4.6萬人,方面軍司令為葉戈羅夫。到1920年5月底,蘇波雙方兵力對比暫時處於均勢,但紅軍西方面軍正面波軍左翼集團兵力較弱。因此,紅軍總司令加米涅夫計畫由西方面軍向波軍左翼實施主要突擊。1920年4月28日,俄共中央批准了加米涅夫制定的戰略反攻計畫。該計畫規定,西方面軍和西南方面軍密切協同,分別從東北和東南向華沙實施向心突擊。西方面軍在普里皮亞特河以北擔任主攻,沿明斯克比亞威斯托克方向直取華沙。西南方面軍在普里皮亞特河以南配合西方面軍行動,沿羅夫諾盧布林方向實施輔助突擊。反攻前,蘇維埃共和國革命軍事委員會主席托洛茨基滿以為波蘭的工農革命正處在高潮之中,他對戰爭前景作了十分樂觀的估計。圖哈切夫斯基也基於這種估計,結果導致了他在戰爭中輕敵冒進,功虧一簣。
1919歐洲示意圖1919歐洲示意圖
1920年4月25日,波軍在普里皮亞特河至第聶伯河寬500公里正面上發動進攻,短時間內向烏克蘭腹地推進了200公里,5月7日奪占了基輔,但未能合圍紅軍第十二集團軍。此時,波軍戰線已長達1000公里,後勤補給日益困難,已成了強弩之末。5月14日,紅軍西方面軍在預備隊尚未集中的情況下,在白俄羅斯向波軍率先發起反攻,但因兵力分散,協同不好,被波軍所退。5月20日,紅軍完成了反攻準備,並從南北西翼先後轉入反攻。實施了基輔戰役、七月戰役、利沃夫戰役華沙戰役。反攻前期,紅軍節節勝利,一直打到華沙利沃夫城下。進行了決定此次戰爭命運的大決戰——華沙戰役。
鑒於紅軍的順利進攻和波軍的全線潰退,加米涅夫於1920年7月22日改變了原定作戰計畫。命令西方面軍不作戰役休整,繼續追殲敗退的波軍,至遲於1920年8月12日以前強渡維斯瓦河,攻戰華沙,而西南方面軍改向利沃夫進攻。此一變化,使兩個方面軍的突擊由向心變為離心之勢,破壞了他們之間的協同,削弱了突擊力量。1920年8月8日,圖哈切夫斯基簽發命令,欲圖迅速攻占華沙,全殲波蘭守軍,具體部署是:第四集團軍在騎兵第三軍協同下從北迂迴華沙,然後向南直插普洛次克,切斷波軍退路及西方國家對波軍的補給線;第十三、十五集團軍在華沙東北攻擊波軍左翼;第十六集團軍及第十三集團軍部分兵力在華沙橋頭堡正面實施牽制突擊。然而,在華沙戰役打響之前,西方面軍因連續作戰已疲憊不堪,實力銳減,總兵力只剩下4.5萬人,且彈藥與給養十分缺乏。此時,行動在兩個方面軍結合部的西方面軍莫濟爾集群及與之毗鄰的西南方面軍第十二集團軍,都遠落後於十六集團軍。同時,在協約國的支援下,波軍第一、四集團軍已得到補充,第五集團軍已調到華沙前線。波軍兵力已增加到11萬餘人,超過紅軍1倍以上。但因圖哈切夫斯基求勝心切,無視這些變化,於1920年8月13日下令向華沙發起攻擊,終因兵力分散、力量不足,未取得進展。
波軍總司令畢蘇茨基冷靜分析,發現了西方面軍的弱點。1920年8月6日,他決定以第五、一、二集團軍在華沙正面及其以北牽制和消耗紅軍西方面軍主力,而以第四集團軍及第三集團軍部分兵力由南攻擊紅軍第十六集團軍的側後,爾後各集團軍轉入總攻,在華沙方向粉碎西方面軍的進攻。這時,紅軍總司令加米涅夫和
圖哈切夫斯基既未識破波軍反擊的企圖,也未發現波軍反突擊集團的集結。因此,紅軍未作抗擊反突擊的任何準備。
1920年8月16日,波軍第三、四集團軍向紅軍第十六集團軍側後突然發起攻擊。對此,紅軍第十六集團軍毫無思想準備,驚慌失措,迅速潰退,結果,暴露了第三、十五集團軍的側後。1920年8月18日,波軍各集團軍全部轉入總攻,使紅軍西方面軍頓時陷入一片混亂之中。此時,遠在明斯克方面軍司令部內的圖哈切夫斯基才得知波軍發動翼側攻擊的訊息。他雖毫不遲疑地向前線紅軍發出了撤出戰鬥的命令,但為時已晚,部隊無法執行其命令,正在實施迂迴的第四集團軍以及第十五集團軍兩個師無力向東突圍,只好撤入東普魯士,在那裡被解除了武裝。波軍的反攻,使紅軍西方面軍遭受到毀滅性打擊,被迫全線潰退。
到1920年8月25日,波軍推進到格羅德諾、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和西布格河中游的符沃達瓦一線時,紅軍西方面軍在後方預備隊的支援下,終於阻止了波軍的前進,華沙戰役至此結束。
這時,俄波雙方都已無力再戰。因此,根據蘇維埃政府的建議,俄波兩國政府舉行了和談。1920年10月12日,雙方在里加簽訂了和約初步條款,1921年3月正式簽訂和約。和約規定,俄波之間的國境線比《凡爾賽和約》所規定的“寇松線”東移了200公里,使西白俄羅斯和西烏克蘭劃歸波蘭。俄波戰爭以雙方簽和,達成妥協而告結束,這個和約使蘇維埃俄國贏得了西部邊境的和平,從而能集中力量取得國內戰爭的勝利。

歷史淵源

波蘭,一個位於東歐平原的國家,也是一個西斯拉夫人國家,她的歷史是一部史詩般的歷史,其中包括無數的光榮、驕傲和血淚。早在6世紀~10世紀中葉,西斯拉夫的原始公社就開始逐步解體,封建土地所有制產生。10世紀中葉,以格涅茲諾為中心的波蘭部落逐漸統一了其它部落。皮亞斯特王朝(Piastów)的大公梅什科一世(MieszkoI,約960年~992年在位)建立了早期封建國家。公元996年,波蘭接受基督教。1025年,(勇敢者)博萊斯瓦夫一世(BoleslawIChrobry,992年~1025年在位)加冕為波蘭國王,波蘭成為一個強大而統一的國家。
波蘭國旗波蘭國旗
18世紀後半期,波蘭生產關係中出現了資本主義萌芽,在西歐啟蒙運動影響下,中小貴族和新興資產階級發起愛國革新運動,但受到俄國女皇葉卡捷琳娜二世(ЕкатеринаIIАлексеевна)武裝干涉。1772年5月,沙皇俄國普魯士奧地利三國在彼得堡會談,於8月5日簽署第一次瓜分波蘭的條約。據此,波蘭喪失了約35%的領土和33%的人口,波蘭成為俄、普、奧的保護國。1793年1月23日,俄、普在彼得堡簽訂第二次瓜分波蘭的協定,經第二次瓜分,波蘭成為僅剩領土20萬平方公里,人口400萬的小國,成為沙俄的傀儡國,波蘭國王未經沙皇許可,不得與外國宣戰與媾和。1795年1月3日,俄、奧簽訂第三次瓜分波蘭的協定,10月24日,普魯士也在協定上籤署。根據該協定,波蘭領土被全部瓜分。“俄國吞併了立陶宛、庫爾蘭、西白俄羅斯和沃倫西部,把邊界推進到涅曼河—布格河一線,共12萬平方公里,人口120萬;奧地利占領了包括克拉科夫、盧布林在內的全部小波蘭和一部分瑪佐夫舍地區,共4.75萬平方公里,人口150萬;普魯士奪得其餘的西部地區、華沙、其餘部分的瑪佐夫舍地區,共5.5萬平方公里,人口100萬。”至此,存在了800多年的波蘭國家滅亡了。概括在三次瓜分波蘭的過程中,沙俄奪占的領土約占原波蘭領土的62%,共約46萬多平方公里;普魯士奪占約20%,共約14.11萬平方公里;奧地利奪占約18%,共約12.18萬平方公里。經歷了這三次瓜分之後,波蘭亡國,波蘭就從歐洲地圖上消失長達123多年之久。
第一次世界大戰進行到1917年,俄國爆發了十月革命,1918年8月29日,蘇俄政府頒布法令,宣布廢除沙俄與普、奧簽訂的關於瓜分波蘭的一切條約,承認波蘭人民享有“獨立和統一的不可否認的權利”。與此同時,1916年11月,德國政府許諾建立“獨立的波蘭國家”,12月底,德、奧成立了“波蘭臨時國務會議”,並在波蘭青年中徵兵,社會黨人畢蘇斯基(JózefKlemensPiłsudski,1867—1935)被任命為臨時國務會議的軍政部長。1918年10、11月,奧匈帝國和德國趨於崩解,從而為波蘭的復國形成了有利的國際條件。10月28日,奧占區的波蘭愛國者在克拉科夫成立了“波蘭清算委員會”。11月7日,社會民主黨人在盧布林成立了波蘭共和國臨時人民政府。10月23日,華沙組成了波蘭政府,11月11日,該政府由畢蘇茨基領導。盧布林政府和克拉科夫的清算委員會也宣布接受畢蘇茨基領導。11月18日,畢蘇茨基在華沙組成聯合政府,他成為波蘭共和國的國家元首。這樣,自1795年波蘭被瓜分滅亡以來,歷經123年,至1918年11月恢復獨立,重建祖國。
三次瓜分波蘭示意圖三次瓜分波蘭示意圖
1919年12月8日,協約國最高委員會在巴黎和會上通過決議,同意重建波蘭國家,承認波蘭共和國,並建議在俄波之間劃一臨時分界線,即沿著格羅德諾、布列斯特、赫魯別舒夫、普熱米代爾、直到喀爾巴阡山一線。然而,波蘭政府力圖恢復1772年的俄波邊界線。為此,新成立的波蘭共和國就發動了對也是新誕生的社會主義國家蘇維埃俄國的戰爭,史稱俄波戰爭。

俄國歷史

在公元初,東斯拉夫人還保留著氏族制,每個部落由幾個氏族組成。他們砍伐森林,平整土地,從事耕作,集體飼養牲畜,狩獵和打魚,一切問題由氏族大會決定。到公元六世紀,進入封建社會,成立了基輔公國。到九世紀基輔公國已經成為一個大的國家,它存在了三百多年,是羅斯民族的搖籃,後來形成了俄羅斯、烏克蘭和白俄羅斯三個民族。到十二世紀中,基輔羅斯解體,一批小的公國取而代之。到1236年,成吉思汗的孫子拔都遠征歐洲,首先征服了羅斯全境和波蘭、匈亞利。從1240年起到1480年是蒙古人統治的金帳汗國,致使俄羅斯經濟文化遠落後於歐洲西部
俄羅斯國旗俄羅斯國旗
在1147年成立的莫斯科公國(其弗拉基米爾大公的塑像矗立在莫斯科市中心)在十四到十五世紀逐漸強大並領導其它公國擺脫蒙古人的統治。隨著俄羅斯逐漸向外擴張,到十七世紀彼得大帝執政後,俄羅斯首次定為俄羅斯帝國,彼得大帝是俄羅斯歷史最思想開放、富於改革精神的帝王(有趣的是這時我國是著名的康熙大帝的時代)。為了俄羅斯的強大,他軍事上從瑞典人手裡取了現彼得堡一帶地區,並開始俄羅斯的歐洲化,不僅在科學技術和教育領域,而且在服裝和社會風尚上也學習西歐,致使到今天聖彼得堡人仍被俄羅斯人認為是最講文明和最歐洲化的城市。在1712年,彼得大帝從莫斯科遷都到聖彼得堡。使之成為俄羅斯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同時和以後的皇帝的繼續下還在彼得堡建立了大批俄羅斯最早的大學。其中有俄羅斯的第一所大學--聖彼得堡國立大學(1724年),俄羅斯國立師範大學(1797年)等。
從彼得大帝後,俄羅斯迅速擴大,從周邊國家攫取了大領土,人口也在半個世紀裡擴大了一倍。但當時的國家即有資本主義的工業和商業,又存在著封建農奴制度。直到1861年俄國沙皇才自上而下的廢除了農奴制,從此俄羅斯工業和交通運輸業才進入一個新的發展時期。20世紀初,俄羅斯在日俄戰爭失敗,使國內危機發展。1905年工人和平請願被鎮壓,全國抗議浪潮此起彼伏,埋下了革命的種子。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俄社會矛盾進一步激化,終於在1917年1月俄國沙皇被推翻。當時俄羅斯出現了工農蘇維埃和臨時政府兩個政權並存的局面。同年11月7日以列寧為首的布爾什維克領導工人、水兵和陸軍士兵在俄羅斯首都聖彼得堡舉行武裝起義,成立了蘇聯。並在很短的時間發展成為世界超級大國。

雙方統帥

圖哈切夫斯基
米哈伊爾·尼古拉耶維奇·圖哈切夫斯基(1893~1937),1918年加入蘇俄共產黨。1918年參加蘇軍。生於斯摩棱斯克省多羅戈布日亞歷山德羅夫斯科耶莊園(今斯摩棱斯克省薩福諾沃區斯列德涅沃村附近)。1914年畢業於亞歷山大軍事學校,獲中尉軍銜。參加過第一次世界大戰,1915年被俘,1917年逃回俄國。十月革命後轉向蘇維埃政權,成了一名人民的軍事家。圖哈切夫斯基是前蘇聯紅軍的創始人之一,功勳卓著的軍事指揮家和理論家,第一批被授予元帥軍銜的5名將領之一。他身經百戰,屢建奇功,並且精通軍事理論,被譽為“紅色拿破崙”。
國內戰爭期間,先在全俄中央執行委員會軍事部工作,1918年5月起任莫斯科防區政治委員,6-12月任東方面軍第1集團軍司令,率部在伏爾加河中游地區同白衛軍捷克白匪作戰。1918年12月-1919年1月任南方面軍令助理;1919年1-3月任南方面軍第8集團軍司令,在北頓涅茨河哥薩克白匪作戰,4-11月任第5集團軍司令,協同其它集團軍勝利地參加了1919年東部戰線的反攻,後又參加了從高爾察克軍隊手中解放烏拉爾西伯利亞茲拉托烏斯特車里雅賓斯克等戰役。1920年1-4月,圖哈切夫斯基任高加索方面軍司令,同鄧尼金軍隊作戰。1920年4月-1921年8月,對地主資產階級波蘭戰爭期間任西方面軍司令;1921年3月,在平息喀琅施塔得叛亂時任第7集團軍司令;4-5月指揮坦波夫地區的軍隊平息了安東諾夫叛亂。圖哈切夫斯基任集團軍和方面軍司令時表現出很有組織能力和軍事才能,在他的領導下高加索方面軍取得了葉戈爾雷克斯卡亞和北高加索戰役的勝利,西方面軍則協同西南方面軍於1920年給地主資產階級波蘭以決定性打擊。
圖哈切夫斯基圖哈切夫斯基
戰後,圖哈切夫斯基任工農紅軍軍事學院院長。1922年1月-1924年4月再任西方面軍司令。後來任工農紅軍參謀長助理,1924年7月起任工農紅軍副參謀長。1925年11月-1928年5月任工農紅軍參謀長,積極參加1924至1925年實行的軍事改革。1928年5月任列寧格勒軍區司令。1931年任蘇聯副陸海軍人民委員和蘇聯革命軍事委員會主席,兼任工農紅軍裝備部部長。1934年起任副國防人民委員,1935年與亞基爾成功舉行震驚世界的基輔軍區大演習。1936年起任第一副國防人民委員兼軍訓部部長。1937年突然被解除副國防人民委員職務,任伏爾加河沿岸軍區司令。6月被秘密逮捕,隨即被槍決。20後,蘇聯最高軍事法庭撤銷了對圖哈切夫斯基等人的判決。蘇共中央監察委員會恢復了他們的黨籍,蘇共二十大為他們徹底平反。但是,蘇聯人為這一過錯付出的代價是巨大的,是永遠無法挽回的。
畢蘇茨基
(1867~1935),是波蘭備受爭議政治家、軍事家、民族英雄和獨裁者。1867年12月5日生於維爾諾城,1935年5月12日卒於華沙。1887年被指控策劃謀殺沙皇亞歷山大三世而被捕,流放到東西伯利亞,1892年回國,參加波蘭社會黨,並成為該黨領袖。1894年,創辦該黨的機關刊物《工人》。1906年,波蘭社會黨發生分裂,成為該黨右派波蘭社會黨革命派領袖。1908年脫離社會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組織波蘭兵團對俄國作戰。1917年因拒絕宣誓效忠德奧,被囚於德國馬格德堡監獄。波蘭第二共和國(1918~1939)建立後,成為國家元首(1918~1922)。1919年,發動對蘇俄戰爭,被授予元帥稱號。1923~1926年,因國家民主黨在議會中取得勝利而暫時退出政界。1926年5月發動軍事政變,推翻合法政府,成為軍事獨裁者(1926~1935),打著“整頓社會政治制度”的旗號,在政府和軍隊中清洗異己,修改憲法,破壞議會制度。1934年與希特勒簽訂《德波互不侵犯條約》。1935年,制定並實施反民主憲法。他於1935年逝世,4年後波蘭被德國占領。波蘭華沙有一座廣場以他的名字命名。
畢蘇茨基畢蘇茨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