蜈蚣(節肢動物)

蜈蚣(節肢動物)

蜈蚣為陸生節肢動物,身體由許多體節組成,每一節上均長有步足,故為多足生物。蜈蚣又名叫天龍、百腳蟲少棘蜈蚣、吳公、蝍蛆等,是一種有毒腺的、掠食性的陸生節肢動物。常見的蜈蚣有紅頭、青頭、黑頭三種。紅頭的背部呈紅黑色,腹部現淡紅色,足為淡橘紅色或黃色。青頭的背部和足部呈藍色,腹部淡藍色,體型小,長度約為紅頭蜈蚣的二分之一。

黑頭蜈蚣背部和足部呈黑色,腹淡黃色,體型更小。上述三種以紅頭蜈蚣最佳,體型大,產量高,性情溫順,適應性強,生長快。一般在農村較為多見,常位於潮濕的牆角、磚塊下、爛樹葉下、破舊潮濕的房屋中等,在夏天較為常見。蜈蚣是肉食性動物,食譜範圍比較廣泛,尤其喜歡捕食各種昆蟲。蜈蚣有毒腺分泌毒液,本身可入藥用。適宜人工飼養。《本草綱目》曰:“蜈蚣,西南處處有之,春出冬蟄,節節有足,雙須岐尾。”通常身體很長,並且有許多對步足。《本草衍義》稱:“蜈蚣背光黑綠色,足赤,腹下黃。”蜈蚣與蛇、蠍、壁虎、蟾蜍並稱“五毒”。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蜈蚣
  • 拉丁學名:Scolopendridae
  • 別稱:天龍、百腳、吳公
  • :動物界
  • 節肢動物門
  • 亞門:多足亞門
  • :唇足綱
  • 亞綱:整形亞綱
  • :蜈蚣目
  • :蜈蚣科
  • 分布區域:分布範圍廣,分布於除南極洲之外的六大洲。
  • 英文名:centipede
簡介,體型特徵,機體功能,消化系統,呼吸系統,循環系統,排泄系統,神經系統,生殖系統,生活習性,雌雄鑑別,毒素成分,人工飼養,養殖技術,交配繁殖,孵化技術,成品加工,疾病防治,咬傷處理,臨床表現,應急處理,野生捕捉,

簡介

蜈蚣(Centipede)扁長節肢食肉動物,每一節皆有腳一對。源起希留利亞紀(志留紀),至今仍有兩千八百種存活。和節肢動物一樣,以多節肢生物聞名。
蜈蚣為節肢動物。喜棲於潮濕陰暗的地方。人工飼養多模擬自然環境,讓其棲息於腐木石隙下和荒蕪陰濕的茅草地上。分布於江蘇、浙江、安徽、河南、湖北、湖南、廣東、廣西、陝西、四川等地。主產湖北荊州、宜昌、孝感、鄖陽等地市及老河口、襄陽、荊門、棗陽等市的部分縣,全省年收購量占全國 80% 以上,產品銷全國並出口;浙江、江蘇、安徽、河南、湖南亦有少量收購,多為自產自銷。70 年代浙江開始人工試養,但因病害,天敵,食料等問題尚未完全解決,進展緩慢,還不能提供商品。靠捕捉野生蜈蚣藥用,供應偏緊。
蜈蚣呈扁平長條形,長 9~17 厘米,寬 0.5~1 厘米。全體由 22 個環節組成,最後一節略細小。頭部兩節暗紅色,有觸角及毒鉤各 1 對;背部棕綠色或墨綠色,有光澤,並有縱棱 2 條;腹部淡黃色或棕黃色,皺縮;自第二節起每體節有腳 1 對,生於兩側,黃色或紅褐色,彎作鉤形。質脆,斷面有裂隙。氣微腥,並有特殊刺鼻的臭氣,味辛而微鹹。質量以身乾、蟲體條長完整、頭紅身綠者為佳。
蜈蚣為常用藥材,性溫,味辛,有毒。具有息風鎮痙、攻毒散結、通絡止痛之功能。用於小兒驚風、抽搐痙攣、中風口眼歪斜、半身不遂、破傷風症、風濕頑痹、瘡瘍、瘰癧、毒蛇咬傷。

體型特徵

蜈蚣的腳呈鉤狀,銳利,鉤端有毒腺口,一般稱為齶牙、牙爪或毒肢等,能排出毒汁。被蜈蚣咬傷後,其毒腺分泌出大量毒液,順齶牙的毒腺口注入被咬者皮下而致中毒,毒素不強,被蟄後會造成疼痛但不會致命。
藥用蜈蚣是大型唇足類多足動物,只有21對步足和1對顎足;“錢串子”是蜈蚣近親,學名蚰蜒,只有15 對步足和1 對顎足;“石蜈蚣”也只有15 對步足。還有些蜈蚣的步足又多又短,有35 對、45 對,最多的達到750對。

機體功能

消化系統

消化系統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組成。食物從口腔進入消化道,經機械作用和化學分解過程,才能夠被蜈蚣吸收和利用。 消化道簡單,從口到肛門為一條縱貫身體中央的直管道,口後為膨大的咽,它的收縮有利於吸吮食物。咽後的消化道為前腸、中腸及後腸三部分。前腸及後腸都很短,中腸卻很長。前腸主要起著接受、運送及初步消化食物的作用。中腸是食物消化及吸收的主要場所,後腸擔任形成糞便及運送至尾節的肛門排出體外的任務。 消化腺為一對葡萄狀的唾液腺,通過唾液管開口於前腸,唾液腺能分泌含有消化酶的唾液,能夠濕潤及初步分解食物。
蜈蚣蜈蚣

呼吸系統

蜈蚣以氣管系統進行呼吸。 氣管是體壁內陷而成的彈性管狀構造,壁上具有幾丁質的螺旋絲,可支撐氣管以利氣體流通。氣管有許多分支,分布在體內體壁的細胞與組織之間。 氣管在身體兩側有與外側相通的開口——氣門,它是氣管形成時留下的陷口,蜈蚣共有氣孔6對,分別在第4節、6節、9節、13節和16節,其他各節都退化了,僅保留一點痕跡。各氣門有關啟裝置,使氣門可開閉,開啟時氣體出入無阻,閉合時可防止體內水分蒸發及外物入侵。

循環系統

蜈蚣的循環系統為開管式循環,但比較發達,管狀的心臟在消化管的背方,貫通軀幹部,並有圍心膜包圍,由後向前進入頭動脈通向頭部各個器官。除前行的背血管外,還有一對側動脈包圍了消化管並在消化管的腹面匯合成神經上血管,這些血管有分支進入血腔。此外,蜈蚣除末端幾節外,在每節有一對心孔,心孔為血液從血竇進入心臟的開孔。

排泄系統

蜈蚣的排泄系統為馬氏管。它是著生在中後腸交界處的不分支的盲管。馬氏管的盲端游離在血腔中,並自血液中吸取代謝所產生的廢物,把它送入後腸,經後腸重新吸收分後,由肛門連同糞便排出體外。

神經系統

蜈蚣的神經系統和蚯蚓相似,屬鏈狀神經系。包括1個腦神經節,由神經分布到觸角和眼,有兩條神經連食道下神經節,食道下神經節有神經連大顎、2對小顎和顎足。此後則為2條後行的腹神經索和每節一對神經節,隨體節的癒合神經節也癒合,每對神經節又發出神經到每個體節,以調節身體的活動。

生殖系統

蜈蚣為雌雄異體。 蜈蚣生殖系統的生殖腺均在消化管的背方,是單一的卵巢精巢,由一條生殖管,即輸卵管或輸精管,後來分為兩條,繞消化道而下,分別開口於雌雄生殖孔。此外還有兩對附性腺通生殖管的末端,雌蜈蚣有2個受精囊,雄蜈蚣有2個儲精囊,它們皆通到輸卵管和輸精管的末端。 雌蜈蚣在卵粒成熟時充面體腔,臨產前的母體,在受精囊內儲有精子,使發育完全成熟的卵子在排卵時能與精子結合,成為受精卵而排出。

生活習性

蜈蚣懼畏日光,晝伏夜出,喜歡在陰暗、溫暖、避雨、空氣流通的地方生活。蜈蚣喜歡生活在丘陵地帶和多沙土地區,白天多潛伏在磚石縫隙、牆腳邊和成堆的樹葉、雜草、腐木陰暗角落裡,夜間出來活動,尋食青蟲蜘蛛蟑螂等。一般在10月天氣轉冷時,鑽入背風向陽山坡的泥土中,潛伏於離地面約12cm深的土中越冬至次年驚蟄後(三月上旬),隨著天氣轉暖又開始活動覓食。
蜈蚣鑽縫能力極強,它往往以靈敏的觸角和扁平的頭板對縫穴進行試探,岩石和土地的縫隙大多能通過或棲息。密度過大或驚擾過多時,可引起互相廝殺而死亡。但在人工養殖條件下,餌料及飲水充足時也可以幾十條在一起共居。
蜈蚣為典型的肉食性動物,性兇猛,食物範圍廣泛,尤喜食昆蟲類。在早春食物缺乏時,也可吃少量青草及苔蘚的嫩芽。

雌雄鑑別

蜈蚣是雌雄異體動物,雌雄鑑別對雌雄合理搭配飼養,減少飼養雄蜈蚣的支出,提高繁殖率有重要意義。蜈蚣的雌雄鑑別比較複雜,需從頭部、體型、體質等方面綜合分析才能確定。頭部呈扁平狀而較大,第21節背板後緣較平圓、體型較大、較寬,腹部肥厚,體質較軟,用手擠尾部生殖區生殖肢外露的為雌性;頭部隆起呈橢圓形,第21節背板後緣稍隆起,尖形,體型較小、較窄,腹部較瘦,體質較硬,尾部生殖區有l對退化的生殖肢的為雄性。
蜈蚣蜈蚣

毒素成分

含兩種類似蜂毒的有毒成分, 即組胺(Histamine)樣物質及溶血性蛋白質;尚含脂肪油、膽固醇(Cholesterol)、蟻酸(Formic acid)等.亦曾分離出δ-羥基賴氨酸(δ-Hydroxylysine);胺基酸有組氨酸、精氨酸鳥氨酸、賴氨酸、甘氨酸、丙氨酸、纈氨酸、亮氨酸苯丙氨酸、絲氨酸、牛磺酸(Taurine)、谷氨酸

人工飼養

一、繁殖特點。蜈蚣的壽命僅有6年,性成熟以後,一般在3~5月份和7~8月份的雨後初晴的清晨進行交配,40天開始產卵,雌蜈蚣把受精卵產生在自己的背上,以便及時孵化。每隻雌蜈蚣一次排卵達2~3小時,每次產卵30~60粒。卵表面富有粘液,卵粒互相粘在一起成卵塊。孵化期間雌蜈蚣不吃不喝,直到孵化出幼蜈蚣,然後長大至成蟲。
蜈蚣蜈蚣
二、飼料。蜈蚣是典型的肉食動物,食性廣雜,特別喜食各種昆蟲,如黃粉蟲蟋蟀金龜子白蟻蜻蜓蜘蛛、蠅、蜂以及它們的卵、蛹、幼體等,同時還吃里蟲、蚯蚓蝸牛及各種畜禽和水產動物的肉、內臟、血、軟骨等,也吃水果皮、土豆、胡蘿蔔、嫩菜等,牛奶、麵包等也可作為蜈蚣的食物。
三、養殖池建造。人工養殖蜈蚣可採用缸、池等方式,採用缸養,用破舊瓦缸或陶瓷缸,最好直徑在0.5米以上,口朝下埋入土中20厘米左右,將外邊的土拍實。缸內中間用磚或土坯壘起來,比缸面低10厘米左右,坯與缸壁間留有一定空隙。如果用完整無缺的缸,不要打掉底部,直接在缸中壘土坯即可。一個直徑80厘米的缸可放成年蜈蚣200隻左右。
蜈蚣必須要立體養殖,蜈蚣池必須要建的適合蜈蚣生存。建立池養時,養殖池要建在向陽通風、排水方便、陰濕、僻靜的地方。可建在室內,也可建在室外。用磚或石塊等砌成,水泥抹面,池高80厘米,養殖池面積大小隨意,一般在5~10平方米為宜。池口四周內側貼上光滑無損的塑膠薄膜,或用玻璃片鑲成一圈15厘米左右寬、與池壁成直角的內檐。1個平米養殖蜈蚣在50條左右。最多不能超過100條。
四、管理要點。1.要防止蜈蚣逃跑,蜈蚣性急,如果防範措施不到位,蜈蚣很容易逃跑。2.注意飼養密度,必須按蜈蚣的體長和體大的變化而分群、分池飼養。3.做好溫度、濕度、光線管理,保持環境安靜。4.所投飼料保持清潔衛生,沾有農藥的食餌不能投餵。5.經常觀察,防止蜈蚣天敵進入養殖池內。6.防止食物、泥土的霉變。7.及時剔除有病的蜈蚣。

養殖技術

1. 箱養,養殖箱用木板製成,其大小以長55厘米,寬45厘米,高30厘米較為適宜,箱內壁貼上一層無毒塑膠薄膜,箱口配製有一個鐵紗的箱蓋。箱製成後,放在 室內適當的位置,多個箱則排放好,箱底放多層瓦片,瓦片間的距離為1.5厘米左右,用水泥在四周墊腳,通常5~6片為一疊,這樣瓦片間留的空隙可供蜈蚣棲 息。瓦片入箱前,要用水洗乾淨,並吸足水,以便為蜈蚣創造一個潮濕環境。而且一定時間後更換一批預先製做好的新的瓦片,以保持濕潤和清潔衛生。
2. 缸養,通常採用陶瓷缸,選擇口徑寬50~60厘米,高80~100厘米的陶瓷缸。在室內擺放在適當位置,缸底放一層碎石子或碎瓦片。在上面蓋一層30厘米 厚的肥沃菜園土,稍整平,在土表上按箱養方式堆疊瓦片,最上層瓦片離缸口20厘米左右,在缸口上用鐵紗蓋罩住防止蜈蚣逃跑。
3.池養,是在室內或室外建池養殖,池為磚水泥結構。池內環境要溫暖、涼爽、潮濕、安靜。室內池一般每個池面積2平方米左右為適宜,長方形,池高為50~60厘米,內 壁用水泥抹平不留任何空隙,並襯上農用薄膜,或用20厘米寬的玻璃在池上方鑲嵌一圈。池底不鋪放水泥,先鋪一層厚約10厘米的小土塊,再在上面堆放5~6 層瓦片,瓦片間留有1.5厘米的空隙,供蜈蚣棲息和產卵孵化。在天氣寒冷的地區,可在池壁圍牆內側距離牆的一定距離外挖一條深50至60厘米的坑,坑內堆 放石頭,碎磚碎瓦片,並造成空隙,供蜈蚣越冬,池口用鐵紗蓋或塑膠紗蓋罩嚴。

交配繁殖

蜈蚣系卵胎生,繁殖快,一般在六、七、八月間進行交配,在正常情況下,從交配到產卵需4個月時間,產卵時雌蜈蚣在泥土中挖有小坑,母體曲呈S形,後面的尾節由於身體彎曲而搭在身體中部的背面,由生殖孔排出的卵料積聚在背部粘著成團,再翻轉身體把卵團環抱起來,卵團一般60~70粒左右,少的也有20~30粒。蜈蚣卵子經過20天左右就蛻去卵膜和胎皮,孵出的蜈蚣幼體呈乳白色,雌蜈蚣仍緊緊地把幼體團抱在足間,幼體很少活動,經過25天至30天以後,幼體進行第二次蛻皮,其體形與成體相似,體色仍為乳白色,身體中段稍為肥胖,經過35天至42天進行第二次蛻皮,體色為灰黃色,活動力增強,不再緊密抱成團,而是鬆散地集中在母體腹面,這時幼體與母體可以分離,把母體放在大群內讓其交配,並給產後的蜈蚣充分給食,幼蜈蚣給投小飼料。(也可單產,用廣口罐頭瓶裡邊放有土,把母蜈蚣放進去)。
蜈蚣(節肢動物)
產前加強餵食:蜈蚣孵化期間不進食,不喝水,靠消耗本身的營養維持活動,產卵前,母體有大量進食蓄積營養的習性,此時應增加餵食量,並注意調節食物品種,以促使母體多進食增加孵化前的營養。
孵化期間的護理:蜈蚣抱卵育幼期間對驚攏、強光等均有一定的反應。所以在孵化期如果觀察時應小心輕動,不要隨便移動或強光照射,孵化期間不需要餵食,孵化器內隨時給予一定的水份,周圍略有潮濕,這樣就不會影響胎胚的正常發育。
孵化結束後,幼蜈蚣雖然暫成團群居,但也可單獨活動和尋食,此時母體也逐漸離開孵化巢單獨活動,因蜈蚣有爭搶食物的怪癖,強欺弱,大欺小,所以應及時將大小蜈蚣分窩飼養。

孵化技術

蜈蚣為卵生。產卵時,蜈蚣軀體曲成S形,後面幾節步足撐起,尾足上翹,觸角向前伸張,接著成串的蜈蚣卵粒就從生殖孔一粒一粒地排出。在不受外界驚擾的情況下,順利產卵過程約需2~3小時。產完卵後,蜈蚣隨即巧妙地側轉身體,用步足把卵粒托聚成團,抱在懷中孵化。產卵時,若受驚擾,就會停止產卵或將正在孵化的卵粒全部吃掉,這就是所謂蜈蚣的保護性反應。蜈蚣孵化時間長達43~50天。這期間,母蜈蚣一直不離卵或幼體,精心守護著,有時下半身及觸角不時地左右擺動和掃動,驅趕近身的小蟲,並常用食爪撥弄或吮添著卵團和幼體,據推測,蜈蚣可能是在分泌某種口腺和基節腺的分泌物,防止卵團遭受細菌侵害或其他污物沾染。
卵呈橢圓形,大小不一。一般卵的直徑約3~3.5毫米,米黃色,半透明狀。卵膜富有彈性,卵團孵化較慢,頭5天內無顯著變化,只是由米黃色逐步轉白; 半月後卵粒增長成腰子形,中間痕線裂開,卵粒長至5毫米;20天后,成月牙狀, 隱約可見細小腳爪,卵粒約7毫米;1個月後,初具幼蟲形態,體長約1.2厘米, 並能在母蜈蚣懷抱內蠕動;35~40天后,幼體蜈蚣長到1.5厘米,已能上下爬動, 但尚不離母體。43~45天后,長到2~2.5厘米,幼蟲脫離母體而單獨活動,四處覓食。孵化期內,母體已充分積聚養料,所以不必給食,否則反而造成卵因被食物污染而自食。
蜈蚣從卵孵化,幼體發育、生長,直到成體,均需經過數次蛻皮,每蛻1 次皮就明顯長大一次。成體蜈蚣一般一年蛻1次皮,個別的兩次。成體蜈蚣蛻皮前, 背板翅起而無光澤,體色由黑綠轉變為淡綠略帶焦黃色,步足由紅變黃,全身渾粗,行動遲緩,不進食物,視力及觸覺能力減退,經撥動不能迅速逃避。
蛻皮時,蜈蚣用頭部前端頂著石壁或泥壁,先頂開頭板,然後依靠自身的伸縮運動逐節剝蛻,使軀體連同步足由前向後依次進行。蛻到軀體第7~8節時, 蛻出觸角。最後才蛻離尾足。蛻下的舊皮呈皺縮狀,拉直時是一具完整的蜈蚣外殼。成體蜈蚣一般每4~6分鐘蛻出一節,全部蛻出約需2小時。蛻皮時也要避免驚動,否則會延長蛻皮時間。飼養的蜈蚣在蛻皮時,更要防止成群的螞蟻對它趁機攻擊,因蛻皮時蜈蚣無反抗能力,新皮鮮嫩,易受螞蟻叮咬。
蜈蚣生長速度不快,從第一年卵孵化成幼蟲到當年冬眠之前才長至3~4厘米,第二年出蟄之前,食物充盛,但也不過長到3.5~6厘米左右,第三年才長到10 厘米以上。因此蜈蚣從卵開始到它發育長大為成蟲再產卵,需足足3~4年時間。 同年生下的蜈蚣,早期產卵與晚期產卵的幼體大小有很大差別。當年生長快慢與食物是否充足、進食時期長短有很大的關係。人工養殖中發現,同一年所生蜈蚣,孤島自然放養就不如室內人工餵飼長得快。

成品加工

蜈蚣乾的加工法:
將已採收的蜈蚣放入盆內,用熱開水快速燙死,但不能把蜈蚣燙爛。
取長寬與蜈蚣長寬相等、兩端削尖薄竹片,一端刺入蜈蚣的頭部下鄂,另一端插進尾端,借竹片的彈力,使蜈蚣伸直展平。曬乾或烘乾即可。
曬乾以後,不要去掉竹片,以50條為一包,用薄紙包好,放在缸記憶體放,並在缸內放一些樟腦,以防蟲蛀。缸應放在乾燥處,防止潮濕影響質量。放入缸內不能用硫磺薰,以免蜈蚣乾在儲存期間脫足、變色,降低品質。
蜈蚣乾要求:身體乾燥,體無雜質,無霉變,無蟲蛀。身體挺直,完整無斷頭斷足。

疾病防治

人工飼養蜈蚣的主要問題是疾病防治,現將蜈蚣主要疾病及其防治方法介紹如下:
1、綠僵菌病:在6月中旬到8月底,由於氣候變化,溫度高;濕度大,使蜈蚣受綠僵菌的感染,而得此病。受感染的蜈蚣早期主要在關節的皮膚上出現黑色小斑點,繼而體表失去光澤,最終因拒食消瘦而死亡。治療方法是:食母生0.6克,土黴素0.25克,氯黴素0.25克共研成粉末,同400克飼料拌勻餵病蜈蚣,直到病癒。
2、胃腸炎:蜈蚣多在秋後陰雨低溫時期患此病。病早期蜈蚣頭部呈紫紅色,毒鉤全張,不食或少食,發病5~7天后死亡。治療方法是:用磺胺片0.5克研細後用飼料300克拌勻;另用氯黴素0.25克、飼料300克,拌勻,隔日錯開餵食。
3、脫殼病:由於蜈蚣棲息場所過於潮濕,使真菌在軀體寄生引起。初期表現不安,來回爬動;後期表現無力,行動滯緩;最終因不食不飲而死亡。治療方法是:土黴素0.25克,食母生0.6克,鈣片1克,共研成細末同400克飼料拌勻,連餵10天即可痊癒。
4、黑斑病:是人工養殖蜈蚣中最常見的主要病害。尤其是在夏季,人工養殖池內很容易發生由黴菌所致的“黑斑病”,往往造成當年出生的幼小蜈蚣大批死亡,有時成年的大蜈蚣也會因被感染上這種黴菌病而致死。據我們多年調查,很少發現野生蜈蚣有這種疾病。因此可以認為,“黑斑病”是養殖條件下的一種嚴重病害。
發現病蜈蚣,立即隔離飼料,可用0.25克的紅黴素片、金黴素片研粉加水600毫升強迫其飲用藥水,每天二次,連續3~4天,或用紅黴素、金黴素加水研開噴灑在磚頭瓦片上。同時注意衛生,注意水質。
除採取上述預防措施外,可以把治療霉病的藥物與食物拌合在一起,以飼餵患病的蜈蚣.可起到治療的作用。
“黑斑病”的藥物有制菌素、兩性黴素、放線菌酮和克念黴素等乳化劑。也可以在池內(巢外)試用紫外線燈光照射的方法加以預防或進行輔助治療,以達到殺死致病黴菌,防病治病的目的。
可用食母生0.6克、氯黴素0.25克、土黴素0.25克,一起磨細拌飼料蟲連餵7天可防治,對嚴重者可分離餵食。也可分別選用制菌素、兩性黴素、放線菌酮和克念黴素等乳化劑防治。

咬傷處理

臨床表現

小蜈蚣咬傷,僅在局部發生紅腫、疼痛,熱帶型大蜈蚣咬傷,可致淋巴管炎和組織壞死,有時整個肢體出現紫癲。有的可見頭痛、發熱、眩暈、噁心、嘔吐,甚至膻語、抽搐、昏迷等全身症狀。如果被長江流域的紅頭黑身黃腳蜈蚣咬到手,咬傷處會很快產生劇烈疼痛,一般2個小時內肘關節處,3個小時腋窩處開始劇烈疼痛,4~5小時胸口隱隱作痛,不過不用擔心,一般不會導致致命危險。4天過後症狀漸漸消失。

應急處理

蜈蚣咬傷後立即用肥皂水清洗傷口,局部套用冷濕敷傷口,亦可用魚腥草、蒲公英搗爛外敷。有全身症狀者直速到醫院治。
在傷肢上端2~3厘米處,用布帶紮緊,每15分鐘放鬆1~2分鐘,傷口周圍可用冰敷,切開傷處皮膚,用抽吸器或拔火罐等吸出毒液,並選用高錳酸鉀液、石灰水沖洗傷口。症狀較重者應到醫院治療。

野生捕捉

捕捉蜈蚣一般在春末夏初,尤以驚蟄至清明前捕捉的質量較好。若“立夏”過後,多數雌體潛到隱蔽的地方產卵和蛻皮,較難捕捉。再者,立夏以後,雨水漸多,捕獲到的蜈蚣難以乾燥,容易生蟲腐爛,且肉薄質差。
捕捉蜈蚣,可根據其活動特點進行,方法是:
① 蜈蚣是食肉性動物,在晚上8點至次日凌晨3點為其覓食時間。此時,可在它隱棲的場所,用電筒或避風油燈尋找,發現蜈蚣即用竹夾或鑷子夾起,放入準備好的竹簍或布袋內。
② 選擇蜈蚣隱棲的場所,用尖嘴鋤或釘耙翻挖土層,掀起石頭、磚塊,發現蜈蚣即用上述方法捕捉。
③ 挖窩誘捕。在蜈蚣經常活動的棲息地,於立春前後選擇陰濕山野處,挖一“十”字形長坑,坑長1~2m,寬0.5m,深15~20cm,內放雞毛、雜骨、馬糞或鳥糞及一些腐敗草類,上面覆蓋樹枝、土塊或磚瓦片,引誘蜈蚣爬進縫隙,翌晨檢查,若有蜈蚣入坑即可捕捉。
蜈蚣有毒液,在捕捉的過程中若不慎被其螫傷,應及時用手擠壓螯傷處,使毒液不致擴散到皮下組織。隨後儘快在被螯傷處敷3%氨水或5%~10%小蘇打水;或用新鮮桑葉、蒲公英葉或洋蔥搗爛,塗擦或外敷。
加工技術 捕捉到的活蜈蚣,先用棍子或者篾制的長夾子摁住後,用大拇指跟食指捏住,讓其尾部繞在四指上去毒刺,取長寬與蜈蚣相當的簿竹片,削尖兩頭,一端插入蜈蚣齶下,另一端插入尾部,借竹片的彈力將蜈蚣伸直,置陽光下曬乾。若遇陰雨天,可用炭火烘乾。乾燥後取出竹片(切忌折斷頭尾,影響品質),將體長相近的蜈蚣頭朝一方,在背腹處用寬1cm左右的細竹片橫向夾住,結紮成排,每排50條,置木箱內密封貯存。
品質要求 成品蜈蚣應足乾、呈扁長狀,頭部紅褐色,背部黑綠色,有光澤,並有2條突起稜線,腹部棕黃色,癟縮,足黃色或紅褐色,向後彎曲,最後一節如刺狀,斷面有裂隙或中空,氣微腥,具刺鼻臭氣,味辛而微鹹,頭尾部齊全,無破碎,無蟲蛀,無霉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