蜈蚣毒

蜈蚣毒

蜈蚣毒centipede venom是蜈蚣螫傷人畜時所釋放的一種毒素。在螫傷局部可致紅腫、灼痛;同時產生淋巴管炎;但全身反應較輕,可出現畏寒、發熱、頭痛、噁心、嘔吐、脈搏增快、譫語及抽搐等。嚴重者甚至導致死亡。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蜈蚣毒
  • 外文名:centipede venom
  • 定義蜈蚣螫傷人畜時所釋放的一種毒素
  • 中毒症狀:畏寒、發熱、頭痛等
毒液來源,毒液組成,理化性質,應急處理,

毒液來源

蜈蚣(centipede)為節肢動物門唇足綱整形目蜈蚣科動物。蜈蚣藥用始載於《神農本草經》,具有熄風止痙、解毒散結、通絡止痛的作用,主治中風、驚瘸、破傷風百日咳、結核、燙傷、瘡瘍腫毒等。現代藥理研究表明,蜈蚣還具有抗腫瘤作用、止痙作用、抗真菌和治療糖尿病的作用。
蜈蚣的第一對腳星鉤狀,銳利,鉤端有毒腺口,外有堅硬的甲殼質包裹。毒腺分泌無色透明的黏稠液體,即為蜈蚣毒素,注入獵物體內能使其麻痹甚至死亡。蜈蚣致傷的中毒症狀有疼痛、燒灼感、癢、紅斑、充血、發炎、發皰、皮下出血水腫、表皮壞死和脫皮,嚴重者有頭痛、噁心、嘔吐、發熱、心率和呼吸不規則、淋巴炎、組織壞死、昏迷和痙攣等,甚至導致死亡。蜈蚣毒索也會導致橫紋肌溶解症、急性腎功能不全和蛋白尿,甚至心肌梗死
不同種屬蜈蚣毒素成分有所不同,不同的取毒方法也會影響成分的組成。早期研究蜈蚣毒素時,大多是處死蜈蚣獲取毒顎,或者剪斷蜈蚣的顎尖用水或緩衝液提取,不利於定量研究。近年來常用高頻電流刺激蜈蚣采毒,得到毒素更快、更多。有一些研究發現蜈蚣粗毒中含有酯酶,蛋白水解酶,酸性和鹼性磷酸酶,心臟毒素.組胺,神經遞質釋放物質[4J1]。北美的巨型沙漠蜈蚣,還含有溶細胞索。

毒液組成

蜈蚣毒素與蛇毒類似,主要由蛋白質組成。1983年,科學家從巨蜈蚣鄂足提取物中分離到1個相對分子質量為60 kDa、對熱不穩定的蛋白質毒素(Toxin S)。研究表明,蜈蚣粗毒中蛋白質含量為86.23%。鹼性電泳表明蜈蚣毒素有20條蛋白譜帶。科學家利用圓盤電泳薄層色譜觀察到蜈蚣毒素提取物13條陽極蛋白帶和1條移動緩慢的陰極蛋白帶。從3條緩慢移動的脂蛋白帶中發現了磷脂、膽固醇、游離脂肪酸、三醯甘油、膽甾醇脂和角鯊烯酯酶、酸性和鹼性磷脂酶及氨基萘胺以複合形式存在。酸性磷酸酯酶的同工酶活性很低。
2007年,巴西科學家從2種當地蜈蚣中用電刺激取毒,粗毒充分溶解後,結合二維色譜(陽離子交換、反相)、質譜、Edman降解對其中的蛋白質、多肽進行了分析,得到了相對分子質量1 304~22 639 Da的45個組分,對其中的25個組分進行了Edman降解測定了N一末端胺基酸序列。由於粗毒量少等因素的制約,他們用蛋白庫中的序列比對以獲得組分功能的想法沒有成功。
蜈蚣毒中酶的種類較多,其中許多是極為有用的工具酶汪猷等測出了少棘蜈蚣粗毒中的蛋白水解酶、酯酶、鹼性磷酸單酯酶、磷酸二酯酶的活力”。同工酶電泳顯示4條酯酶帶(底物為醋酸一a一萘酯)、3條酸性磷酸單酯酶、3條胺基酸萘胺酶和4條鹼性磷酸單酯酶帶。科學家用電刺激法測出了少棘蜈蚣毒液透明質酸酶纖維素酶、a一澱粉酶乙醯膽鹼酯酶、酸性磷酸單酯酶、鹼性磷酸單酯酶、類凝血酶等lO種酶的活性,研究了其出血毒性及對血小板聚集的影響,結果蛋白水解酶和鹼性磷酸單酯酶活力比汪猷的結果低,磷脂酶A的活力也極低,說明神經毒性可能與該磷脂酶A無關。精氨酸酯酶及乙醯膽鹼酯酶活力最高,這與其藥用功效是否相關,值得進一步研究。
最近有報導毒素中的磷脂酶活性,但對它們的化學結構和種間關係並沒有明確表述。2009年,墨西哥科學家通過2種途徑對Scolopendra viridis Say蜈蚣毒素組分進行研究“。一種方法是對可溶性毒素用HPLC分離純化,得到54個不同的組分,發現在46.24 min時流出的組分顯示出磷脂酶活性。Edman降解後,酶的前25個胺基酸序列被鑑定。而這與另一種方法,即從毒腺的mRNA製備取得cDNA文庫克隆化基因編碼了一個含28個胺基酸的信號肽和有119個殘基的成熟肽。對由可溶性毒素中分離純化得到的酶做質譜分析,得知相對分子質量為13 752 Da,這與推論出的基因的胺基酸序列的相對分子質量相符。研究人員對序列進行系統進化分析,發現它與蛇以及哺乳動物(人和鼠)的磷脂酶序列比與蜘蛛或昆蟲磷脂酶的序列有著更加驚人的相似。這表明已經呈現趨同進化。這個新的磷脂酶A2被命名為Scol/Pla。此外,通過元素分析表明,蜈蚣毒素中含有較多的Na,K,Ca,P。Zn,Ca,Fe,Mg等元素的存在對一些酶活性的正常作用極為重要。研究表明,蜈蚣毒素中還含有精氨酸絲氨酸脯氨酸

理化性質

毒性
科學家等用蜈蚣粗毒對家蠅進行腹部注射,能使家蠅致死[8]。但單一的組分卻沒有這樣的作用,可能原因是在純化過程中組分失活或是濃度太低,也可能是各組分協同作用才可使家蠅致死。研究發現,從中等大小(10 cra)的Slziridicornis nigra蜈蚣體內提取的毒素提取物,甚至稀釋100 000倍的注入量,也可以立刻使家蠅中毒。在注射此毒素之後家蠅立刻出現腿和翅膀麻痹的症狀。同時,在對禁閉動物的觀察中可以發現,這種蜈蚣的毒顎可以使另2種昆蟲立刻麻痹。
節肢動物中含有神經毒素。有些如螞蟻、蜘蛛毒素已被作為探針套用於神經學研究。科學家曾用5個品種蜈蚣的毒顎提取液對小鼠進行毒性實驗,發現用藥後動物出現不安、 劑活性,既不延長凝血時間也不降解血漿纖維蛋白原,表明它呼吸加快、驚厥呼吸衰竭,最後死亡,認為蜈蚣毒索麻痹呼吸中樞,從而推測蜈蚣毒屬於神經毒。汪猷等用蜈蚣粗毒腹腔注射小鼠也得到了極為相似的結果。
溶血性
蜈蚣具有通絡活血的療效,可能與其毒液中的蛋白酶、溶血因子及其它血液系統活化因子等密切相關。鄧芬等通過溶血試驗對活體少棘蜈蚣,藥材少棘蜈蚣和多棘蜈蚣的粗毒進行溶血活性比較[1“,結果均有溶血活性。且藥材蜈蚣毒活性較活體大大降低,陳藥材蜈蚣毒活性較新鮮藥材降低1倍,多棘蜈蚣毒活性明顯高於少棘蜈蚣。現代藥理研究表明,動物類藥材發揮作用的主要為其肽類成分”。
誘導血小板聚集
科學家觀察到少棘蜈蚣毒對兔血小 對蜈蚣毒索有效成分以及藥理學活性的現有研究說明,板的誘導聚集作用。該毒對血小板的誘導聚集速度稍慢於ADP。當一些兔血小板對誘導劑ADP和Ristocetin的誘導作用不敏感時,蜈蚣毒仍然能使這些血小板聚集。這表明蜈蚣毒中存在血小板聚集誘導組分或血小板活化組分。
2006年,科學家將蜈蚣(Scolopendrasubspinipes mutilans)粗毒作用於大腸桿菌K12D31,3~4 d後粗毒顯示出良好的抑菌活性”。研究還發現,粗毒對G+和G一細菌以及真菌均有良好的廣譜抗菌活性。100°C加熱粗毒30 rain(10 000 r·min_1)4°C離心,取上清液,得到3 000~5 000 Da的抗菌組分,隨後超濾分離、陽離子交換色譜和兩步反相色譜,得到一個相對分子質量為4 498 Da的肽,命名為scolopendrin I。研究還發現seolopendrin I在低於30且mol·L-1濃度下並沒有顯示出任何溶血凝血活性。
心血管以及其它方面的作用
科學家從蜈蚣顎足提取物中分離出的蛋白質毒素Toxin-S能降低蟾蜍等動物的離體心臟收縮幅度,對離體豚鼠、兔、大鼠的心臟能引起收縮幅度減小直至不可逆地心搏停止。

應急處理

1.蜈蚣咬傷後立即用肥皂水清洗傷口,局部套用冷濕敷傷口,亦可用魚腥草、蒲公英搗爛外敷。有全身症狀者直速到醫院治。
2.在傷肢上端2~3厘米處,用布帶紮緊,每15分鐘放鬆1~2分鐘,傷口周圍可用冰敷,切開傷處皮膚,用抽吸器或拔火罐等吸出毒液,並選用高錳酸鉀液、石灰水沖洗傷口。症狀較重者應到醫院治療。
另見《外台秘要》卷三十一。指受蜈蚣螫咬而致中毒者,宜從速處治。被螫咬處劇痛,紅腫發熱,並引及周圍淋巴管炎及壞死;全身可有發熱、頭痛、眩暈、嘔吐等症,甚則昏迷。李時珍《本草綱目·百病主治藥》所載述的解蜈蚣毒的藥物有:蝸牛蛞蝓五靈脂獨蒜蕓薹子油、蛇含香附莧菜、馬齒莧、蚯蚓泥、食鹽、雞冠血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