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紅巨龍蜈蚣

中國紅巨龍蜈蚣

中國紅巨龍蜈蚣是中國南部亞熱帶、熱帶地區廣泛分布的蜈蚣品種,因為全身深紅色,蜈蚣在古籍中又名“天龍”,加之體型壯碩,故名“紅巨龍”。

部分靠近大陸的熱帶島嶼上的個體可以達到20cm。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中國紅巨龍蜈蚣
  • 別稱:天龍
  • :動物界
  • 節肢動物
  • :多足綱
  • :唇足目
  • :蜈蚣科
  • 分布區域:中國南部亞熱帶、熱帶地區
外形特徵,內部結構,消化系統,呼吸系統,循環系統,排泄系統,神經系統,生殖系統,生活習性,產卵孵化,生長發育,越冬環境,

外形特徵

蜈蚣又名天龍,因為它的足很多,故又有百足的美稱。在動物分類上屬節肢動物門、多足綱、唇足目、蜈蚣科。
1、頭部 頭部背面兩側有一對集合眼,每一對集合眼包括若干單眼,頭部的腹面有口器,為蜈蚣的攝食器官。頭部的附肢包括1對觸角、1對大顎和2對小顎。頭部成為感覺和攝食的中心。
2、軀幹部 蜈蚣的軀幹部有20個體節,較長和較短的體節互相間隔,第1節的附肢稱顎足,甚為發達,其末節成一利爪的毒爪,爪內有毒腺,爪的末端有一毒腺開口,用來毒殺小動物和作為防禦外敵的武器。第2~19節各具1對7節的附肢,稱足,是蜈蚣爬行的器官。第20節是生殖孔所在的地方,其附肢與其他19對步足不同,特稱生殖肢。可見,蜈蚣軀幹部的結構成為蜈蚣的運動中心。
3、外骨骼 蜈蚣身體的一個重要特點是具有幾丁質的外骨骼,分布在軀幹部每節的背面者稱背板,腹部的為腹板,背版和腹版靠兩側的膜狀薄板相連線。 外骨骼不僅有保護內臟器官及防止體內水分蒸發和接受刺激的功能,並且還能和附著的肌肉一起完成各種運動的動作。外骨骼的形成限制了蜈蚣身體的繼續生長發育,因此蜈蚣在生長過程中便有了蛻皮現象。蜈蚣蛻皮時,體內分泌一種幾丁質酶將外骨骼中的主要組成部分的幾丁質溶解,因而使外骨骼破裂,整個身體從中鑽出,並重新形成外骨骼。蛻皮時蜈蚣用頭頂主池壁,先頂破頭板,然後依靠自身的伸縮運動逐漸使身體連同步足由前向後一次剝脫,最後脫離尾足。每次蛻皮需要2~3個小時。

內部結構

消化系統

消化系統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組成。食物從口腔進入消化道,經機械作用和化學分解過程,才能夠被蜈蚣吸收和利用。 消化道簡單,從口到肛門為一條縱貫身體中央的直管道,口後為膨大的咽,它的收縮有利於吸吮食物。咽後的消化道為前腸、中腸及後腸三部分。前腸及後腸都很短,中腸卻很長。前腸主要起著接受、運送及初步消化食物的作用。中腸是食物消化及吸收的主要場所,後腸擔任形成糞便及運送至尾節的肛門排出體外的任務。 消化腺為一對葡萄狀的唾液腺,通過唾液管開口於前腸,唾液腺能分泌含有消化酶的唾液,能夠濕潤及初步分解食物。

呼吸系統

蜈蚣以氣管系統進行呼吸。 氣管是體壁內陷而成的彈性管狀構造,壁上具有幾丁質的螺旋絲,可支撐氣管以利氣體流通。氣管有許多分支,分布在體內體壁的細胞與組織之間。 氣管在身體兩側有與外側相通的開口——氣門,它是氣管形成時留下的陷口,蜈蚣共有氣孔6對,分別在第4節、6節、9節、13節和15節,其他各節都退化了,僅保留一點痕跡。各氣門有關啟裝置,使氣門可開閉,開啟時氣體出入無阻,閉合時可防止體內水分蒸發及外物入侵。

循環系統

蜈蚣的循環系統為開管式循環,但比較發達,管狀的心臟在消化管的背方,貫通軀幹部,並有圍心膜包圍,由後向前進入頭動脈通向頭部各個器官。除前行的背血管外,還有一對側動脈包圍了消化管並在消化管的腹面匯合成神經上血管,這些血管有分支進入血腔。此外,蜈蚣除末端幾節外,在每節有一對心孔,心孔為血液從血竇進入心臟的開孔。

排泄系統

蜈蚣的排泄氣管為馬氏管。它是著生在中後腸交界處的不分支的盲管。馬氏管的盲端游離在血腔中,並自血液中吸取代謝所產生的廢物,把它送入後腸,經後腸重新吸收水分後,由肛門連同糞便排出體外。

神經系統

蜈蚣的神經系統和蚯蚓相似,屬鏈狀神經系。包括1個腦神經節,由神經分布到觸角和眼,有兩條神經連食道下神經節,食道下神經節有神經連大顎、2對小顎和顎足。此後則為2條後行的腹神經索和每節一對神經節,隨體節的癒合神經節也癒合,每對神經節又發出神經到每個體節,以調節身體的活動。

生殖系統

蜈蚣為雌雄異體。 蜈蚣生殖系統的生殖腺均在消化管的背方,是單一的卵巢或精巢,由一條生殖管,即輸卵管或輸精管,後來分為兩條,繞消化道而下,分別開口於雌雄生殖孔。此外還有兩對附性腺通生殖管的末端,雌蜈蚣有2個受精囊,雄蜈蚣有2個儲精囊,它們皆通到輸卵管和輸精管的末端。 雌蜈蚣在卵粒成熟時充面體腔,臨產前的母體,在受精囊內儲有精子,使發育完全成熟的卵子在排卵時能與精子結合,成為受精卵而排出。

生活習性

1、喜群居,膽小怕驚 蜈蚣喜群居,同群的蜈蚣能和睦相處,很少發生鬥毆而自相殘殺的現象,如果棲息地太小,蜈蚣太多時,老的蜈蚣會自動走開另尋棲息地。 但是蜈蚣膽小怕驚,稍微受到驚嚇就會停止攝食、舍窩亡命逃走或捲曲不動,正在產卵的蜈蚣會立即停止產卵,而孵卵的蜈蚣受驚後則一反常態會把卵吃掉。所以人工飼養蜈蚣的地方一定要選擇安靜的環境,飼養場所要儘量保持清靜,減少對蜈蚣產生不必要的驚嚇干擾,影響蜈蚣的正常生長活動。
2、喜歡陰暗潮濕,但怕光怕漬水 野生的蜈蚣大多棲息在山坡、田野、路旁、雜草叢生的地方,或棲息在柴堆及屋瓦隙間,也常在廚房牆角邊等陰暗角落裡棲息,在豬舍、雞舍周圍的磚瓦下面也常見到蜈蚣的足跡。
3、白天在窩內棲息,夜間爬出來活動,覓食及交配 晚上8時~12時是蜈蚣活動的高峰,一般到凌晨4時前陸續回窩休息,天亮以後就難於見到蜈蚣了。 蜈蚣的視力很差,稍微遠一點的東西都看不清楚,因此難於覓食及防禦敵害,它只靠一對細長的伸向前方的觸角探路行動。晚上也要靠觸角來捕獵物進行覓食。
4、具有舔舐的習性 蜈蚣用第一小顎末節及基節突起上的稠密絨毛、第二小顎末節背面上刷狀的剛毛,以及口中吐出的唾液,經常舔舐觸角、步足外,也會把自己窩穴舔舐的乾乾淨淨,這種習性可以排除寄生性小動物和細菌、真菌對蜈蚣的侵害,是防禦病害的一種表現。 蜈蚣這種舔舐習性,也表現在舔卵上,抱卵的雌蜈蚣也會舔舐卵粒,保持卵的清潔,防止黴菌的危害,保證卵能正常孵出小蜈蚣來。
蜈蚣主要生活在多石少土的低山地帶,平原地區只有少量分布。每年驚蟄後,氣溫轉暖,蜈蚣冬眠甦醒,開始出土活動,善居於陰濕的雜草叢中或亂石溝里。從芒種到夏至,隨著氣溫逐漸升高,它又漸漸移到陰涼的壕溝、墳地、田埂或土坎的縫隙之中,避過炎熱的白天。到了晚秋季節,則又多棲於背風向陽的鬆土斜坡之下或樹洞、樹根較暖的地方。總之,蜈蚣畏光羞明,晝伏夜出,喜歡在陰暗、潮濕、溫暖、通風的洞穴中生活。所以人工養殖蜈蚣時,就要據其生活習性,盡力創造它要求的生活條件。如在飼養場內栽樹種草,放置磚塊瓦片等都是為滿足蜈蚣對生活環境的要求而採取的措施之一。
蜈蚣一般都在夜間出來單獨活動。它雖有8隻單眼,但視力弱,尤其是白天視力極差。單獨活動時至到觸角相碰才繞道而行,各自迴避。在晴朗無風的夜晚,20~23時是它們活動的高峰期。其活動的特點是夜間活動多,白天活動少;氣溫高於25℃時活動多,10~15℃日活動少;10℃以下活動更少甚至停止活動;天氣悶熱,雨後的夜晚活動多,氣溫低的夜晚活動少;無風或微風的夜晚活動較多,大風(風力在六級以上)的夜晚活動少:雨後的夜晚活動多雨天的晚上活動少。由此可見,蜈蚣活動的頻率與氣溫、氣壓、相對濕度、降雨量和光照強弱等氣象因子都有密切的關係。所以人工養殖蜈蚣時都要注意以上氣象因子對它生活的影響。同時蜈蚣鑽縫能力很強,因此蜈蚣能順利鑽過岩石、土坎等的隙穴,並能棲息在這些縫隙中。
在蜈蚣生活密度過大或驚擾較多的情況下,易引起相互殘殺而死亡。但在飼養條件下,隨著生活環境和飼養條件的改善,如提供足夠的新鮮飼料和水源,不加大對它生活的驚擾,即使養殖密度較大,對其生活也無多大影響。尤其是同一母體所產的蜈蚣因自幼在一起生活,長大後就是幾十條卷伏在一起,也能和睦共居。所以提供足夠新鮮飼料和水源,保持安靜的環境,是人工養殖蜈蚣的必備條件。

產卵孵化

每年春末夏初,是蜈蚣的產卵期。每條雌性蜈蚣一般產卵量為20~60粒,大多為40~50粒,少數為10粒以下。產卵前蜈蚣腹部緊貼地面,自行挖掘淺的洞穴。產卵時,蜈蚣身體曲成“S”形,卵從生殖孔一粒一粒成串產在自行挖好的淺穴內。在無外界驚擾的情況下,產卵需2~3小時。產完後,隨即側轉身體,用步足把卵托聚成團,抱在“懷中”孵化。蜈蚣產出的卵呈橢圓形,大小不一,一般直徑約3~3.5mm,米黃色,半透明,卵膜富有彈性。蜈蚣孵卵時間較長,一般需43~50天。卵在孵化過程中,外部形態和內部構造都在隨胚胎不斷發育逐漸變化。一個月後,卵內初具幼蟲形態,體長約1.2cm,可見卵膜內幼蟲的蠕功;35~40天后,幼體體長約1.5cm,已能上下爬行,但尚不能離開母體;43~45天后幼蟲體長約2.5cm,能離開母體自行尋食。在整個孵卵期間,母體早已蓄足養料,不必給食,否則反而易造成卵或幼蟲被食物污染而被母體食掉,影響孵出率和幼蟲成活率。
母體在孵卵期間,一直不離開卵團或幼體,精心孵化和守護。不時用觸角左右擺動軀趕近身的其他小蟲,並常用食爪撥弄或用口吮舔卵團或者幼體。據觀察,這是母體食爪的基節腺或口腔腺分泌的液體在清洗卵團或幼體,以防止卵團或幼體遭細菌和其他污物的沾染。 蜈蚣在產卵或孵卵期間,若受外界驚擾,就會停止產卵,並把已產出的卵或在孵化的卵全部吃掉,這就是所謂蜈蚣的“保護性”反應。蜈蚣食卵後,多能重新產卵和孵卵。但使蜈蚣的產卵期和孵化期大大推遲,且產卵少,孵出率不高,影響蜈蚣的產量和質量。因此,在人工養殖蜈蚣時,在蜈蚣產卵和孵卵期間,應保持周圍環境的安靜,切忌驚擾,這是養殖管理中必須注意的事項。

生長發育

蜈蚣屬甲殼類的節肢動物,體表覆蓋有幾丁質的甲殼,限制了本身的進一步生長發育。為了擺脫甲殼對進一步生長發育的限制,所以在生長發育過程中要蛻皮數次。每蛻一次皮,就明顯的長大一次。在胚胎發育中要蛻皮三次,成體一般每年蛻一次,個別蛻二次。蛻皮多在盛夏或產卵後進行。蛻皮前體色改變,行動遲緩,不吃食物,視力和觸角能力減弱。蛻皮時,由前向後逐節進行,最後蛻出尾足。蛻下的舊皮呈皺縮狀,拉直時是一具完整的蜈蚣軀殼。蛻皮需約2小時左右才能完成。蛻皮時切忌驚擾,否則會延長蛻皮時間。人工養殖的蜈蚣蛻皮時還要防止成群螞蟻等對它趁機攻擊,否則易被螞蟻等咬死咬傷。
蜈蚣發育的速度較慢,從第一年孵化的幼體到當年冬眠前體長僅約3.3~3.9cm,第二年在食物充足的條件下體長也只約4.9~6.6cm。所以蜈蚣從產出的幼體發育至成體性成熟一般需3~4年的時間。生長發育的速度與食料是否充足和進食時間的長短有很大關係。人工養殖中發現同一年產出的蜈蚣,室內養殖的比自然放養的生長發育得快。所以養殖時供給充足的新鮮飼料是提高其產量的重要條件之一。

越冬環境

蜈蚣屬變溫動物,外界氣溫升降的變化對其生活有極大的影響。寒冷的冬季威脅著它的生命。為了逃避寒冷冬季的威脅,它就鑽入地下,以冬眠的方式越冬。冬眠期間不食不動,身體呈“S”形或“L”形。冬眠時鑽入層的深度與氣溫、土溫的高低直接相關。氣溫、土溫越低,鑽入土層則越深;氣溫、土溫較高,則鑽入土層較淺。在一般氣溫、土溫條件下,多在土層15~40cm處冬眠;氣溫、土溫低時,可在土層80~100cm處冬眠。若土溫升高,不僅可以推遲冬眠時間,而且可在土層淺處或土表冬眠。由此可見,土溫的高低是影響蜈蚣冬眠時間長短、潛伏土層深淺的關鍵。因此在養殖中,人為的提高冬眠場所的土溫,不僅可以縮短它冬眠的時間,使之安全越冬,而且可相對的增加蜈蚣正常的生活期,有利於提高養殖蜈蚣的產量。比如在蜈蚣越冬前夕,在養殖場開挖80~100cm深的坑,把挖出的泥土與收集的垃圾泥灰按2:1的比例拌和均勻,倒入坑內,把坑填平。然後鋪上適量的磚瓦碎塊放人蜈蚣。再蓋一層細土,最後覆蓋樹枝枯草。這樣改善了蜈蚣越冬的環境條件。
越冬環境條件改善前,土溫低,早、中、晚土溫升降變化大,改善后土溫大幅度升高。早、中、晚的溫差變化小,能基本保持土溫在同一天內無大的變化,有利於蜈蚣安全越冬。蜈蚣越冬環境條件改善後的好處很多,主要有:①經過深翻,疏鬆了土壤,土層中空氣流通,因土表蓋有細土枯草,磚瓦碎塊下的土中熱量不易散失,增強了保溫能力;並且土中熱量易在磚瓦碎塊間散發,縮小了一天內早、中、晚的溫差。②磚瓦碎塊易吸水,造成了蜈蚣要求的陰濕環境,且磚瓦碎塊間空隙較大,有利於蜈蚣的出入活動和棲息。③垃圾泥灰與土壤拌和後,垃圾迅速腐爛、分解,散發出大量熱能,使土溫升高而較恆定,縮短蜈蚣冬眠的時間。④增加了土壤中的有機質和微生物,有利於各種小蟲的繁殖,為蜈蚣增加了新鮮的天然食物,起到了為蜈蚣“自然投食”的作用。因此人為改善蜈蚣越冬場所的環境條件,是幫助其安全越冬的有效方法,應予推廣。此外,蜈蚣越冬後,恢復了活動能力,要嚴密封閉飼養場所,防止蜈蚣外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