蟑螂(蜚蠊目昆蟲)

蟑螂(蜚蠊目昆蟲)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4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蟑螂,泛指屬於“蜚蠊目”(學名)的昆蟲, 屬於節肢動物門、 昆蟲綱、 蜚蠊目( Blattaria) , 俗稱蟑螂, 是常見的醫學昆蟲。其中只有大約數十種會入侵人類家居,還有數種被人類飼養為寵物及作為寵物的糧食外,絕大部分品種只能在野外山澗樹林或昆蟲博物館中見到。家居最常見的蟑螂,大的有身長約5.0厘米(1.97英寸)美洲蟑螂(Periplaneta americana)、澳洲蟑螂(Periplaneta australasiae)及短翅的斑蠊(Neostylopyag rhombifolia);小的有體長約1.5厘米(0.59英寸)的德國蟑螂Blattella germanica)、日本姬蠊Blattella bisignata)及亞洲蟑螂( Blattella asahinai),熱帶地區的蟑螂一般比較巨大。家居蟑螂普遍夜行及畏光,野外蟑螂因品種而異,趨光性有正亦有負。

體扁平,黑褐色,通常中等大小。頭小,能活動。觸角長絲狀,複眼發達。翅平,前翅為革質後翅為膜質,前後翅基本等大,覆蓋於腹部背面;有的種類無翅。不善飛,能疾走。不完全變態。產卵於卵鞘內,約有6000種,主要分布在熱帶亞熱帶地區,生活在野外或者室內。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蜚蠊
  • 拉丁學名:Blattodea
  • 別稱:黃嚓、曱甴小強、黃婆娘、偷油婆、鞋板蟲、油灶婆
  • :動物界
  • :節肢動物門
  • 亞門:六足亞門
  • 昆蟲綱
  • 亞綱:有翅亞門
  • 蜚蠊目
  • 蜚蠊科
  • 分布區域:熱帶、亞熱帶地區、生活在野外或室內。
俗名,歷史追溯,形態特徵,分類,生活習性,成長階段,晝夜節律,季節消長,天敵,危害防治,蟑螂記趣,

俗名

黃嚓(客家方言)、小強(廣東香港地區)、曱甴(yuēyóu,粵語閩南語客家話均同,粵語拼作gaat6 zaat6,潮州話拼作ga1zuah8)、黃婆娘、騷甲(桂林方言)、油夾蟲(漵浦方言)、偷油婆四川話)、煥嚓(梅州話)、活朗額(大連方言),灶媽子(武漢方言),油灶婆(衡陽方言),扎(zhā)馬(mā)蟲(雲南方言)。
東北俗稱:活朗子。該叫法主要分布於大連半島、膠東半島,共44個縣市,此外在遼寧其它地區(如大連、丹東、營口等地)及黑龍江有方言島,分登連、青州和蓋桓三片。
蟑螂是一種重要的衛生害蟲,傳播疾病。

歷史追溯

蟑螂與其他昆蟲的祖先最早是海底的海蠍螃蟹等節肢動物進化而來,為腐食動物喜晝伏夜出,居住在洞穴內。經得起酷熱及嚴寒的考驗,至今分布仍相當廣泛。蟑螂是這個星球上最古老的昆蟲之一,曾與恐龍生活在同一時代。根據化石證據顯示,原始蟑螂約在4億年前的志留紀出現於地球上。我們發現的蟑螂的化石或者是從煤炭和琥珀中發現的蟑螂,與各家櫥櫃中的並沒有多大的差別。億萬年來它的外貌並沒什麼大的變化,但生命力和適應力卻越來越頑強,一直繁衍到今天,廣泛分布在世界各個角落。值得一提的是,一隻被摘頭的蟑螂可以存活9天,9天后死亡的原因則是過度飢餓。

形態特徵

曾經有生物學家根據蟑螂的生態習性下了一個定論:如果有一天地球上發生了全球核子大戰,在影響區內的所有生物包括人類和甚至魚類等都會消失殆盡,只有蟑螂會繼續它們的生活!這是因為通常情況下人類身體所能忍受的放射量為5rems,一旦總輻射量超過800rems則必死無疑。而德國小蠊可以忍受9000~105000rems,美洲大蠊則達到967500rems!(rems應是rem,表示輻射劑量。rem劑量當量 雷姆(rem) 希[沃特](Sv) 1Sv=100rem)所以即使有核子爆炸,蟑螂也可以倖存下來。美國政府用來消滅蟑螂一年的費用就達到15億美元,大約是用在防治愛滋病預算的兩倍。
它們大多數長相都差不多,但是仔細觀察還是能看到有所不同。當前的分類學者將蟑螂分成6000種左右,其中約有50種是害蟲,例如大家所常見的亞洲蟑螂。此外美洲蟑螂(美洲大蠊)、德國蟑螂(德國小蠊)、棕色蟑螂和澳洲蟑螂的分布也十分廣泛。我國約有200餘種,常見的室內蟑螂有10種左右,各地有所不同。常見的有德國小蠊、美洲大蠊 和黑胸大蠊。

分類

美國蟑螂(Periplaneta americana, 即美洲大蠊)體長30~50毫米(最長者達2英寸),淺紅棕色,生活於戶外或黑暗、暖和的室內環境(如地下室和有火爐的房間)。成年期長約1年半。雌體可產卵莢50個或更多,每個卵莢內含卵約16枚,45天後孵出若蟲。若蟲期長11~14個月。美國蟑螂原產於熱帶美洲及亞熱帶美洲,翅發育良好,能飛很長一段距離。
德國蟑螂(Blattella germanica, 即德國姬蠊)是常見的室內害蟲。淺棕色,前胸區有兩條黑色條紋,雌體交配後3天產卵莢並將其攜帶約20天。體型小,長約12毫米(不足0.5英寸),故常被食品雜貨店的裝貨袋或盒帶入家中。已被船舶帶到世界各地。一年可產生3代乃至更多代。德國蟑螂在紐約市克羅頓(Croton)輸水道的水管周圍數量極多,故俗名克羅頓蟲。
棕帶蟑螂(Supella supellectilium)似德國蟑螂,但稍小一些。雄體的翅發育良好,體色較雌體稍淡,雌體的翅短而無功能。雌雄兩性均有兩條淡色的條紋橫過背部、成蟲壽命200天。每年可有兩個世代。卵可產於衣服、木質花板條或地板縫中。隨著有取暖設備的房屋的出現,棕帶蟑螂亦出現於較涼爽的地區。
東方蟑螂(Blatta orientalis, 即東方蜚蠊)被認為是最骯髒的家庭害蟲。體卵圓形,黑色或深棕色,有光澤,體長25~30公釐。生活史似美國蟑螂、雄體的翅短而發育良好,而雌體的翅退化。原產於亞洲,後隨商人的交通工具分布到所有的溫帶地區。
中國蟑螂腹面中國蟑螂腹面
蟑螂有咀嚼式的口器,能啃吃東西。蟑螂的食物非常複雜,從普通食品到擦鞋的刷子都可以成為它的食物,電線膠皮,硬紙板,肥皂,油漆屑,枯葉,紡織品,皮革,頭髮等等。昆蟲學家發現有12種蟑螂可以靠糨糊活一個禮拜,美國蟑螂只喝水可以活一個月,如果沒有食物也沒有水仍然可以活3個星期。蟑螂在食物短缺或者空間過分擁擠的情況下,會發生同類相殘的行為。蟑螂善於爬行,會游泳,危機時也可飛行。蟑螂的扁平身體使其善於在細小的縫隙中生活,幾乎有水和食物的地方都可生存。如果條件不好,較長時間內不吃不喝也不會死亡。蟑螂如上的特點,使其數量與日俱增,分布範圍日趨擴大,已躍居成為頭號家庭害蟲。
蟑螂喜暗怕光,喜歡晝伏夜出,白天偶爾可見。一般在黃昏後開始爬出活動、覓食,清晨回窩。溫度在24~32℃最為活躍,0℃時也能活動。在熱帶地區,蟑螂可四季繁殖、活動。北方地區,冬季有取暖設備的室內,溫度適宜,蟑螂可照常活動、繁殖。多數蟑螂為卵生,其卵有序排列在卵鞘內,可以抵抗不良環境的影響,也不易被藥劑殺死,條件適宜時即可孵化出幼蟲。 蟑螂的繁殖能力很強。雌雄蟑螂交配後,雌蟑螂的尾端便長出一個形如豆莢狀的東西就叫卵鞘,卵就產在其中。一隻雌蟲少則可產10多個、多則可產90多個卵鞘;一個卵鞘中,少則可孵出10隻、多則可孵出50多隻小蟑螂,這同蟑螂種類有關。在美國東部,平均一個房子中居住著一千隻以上的蟑螂;而一對德國小蠊,一年可以繁殖為十萬隻後代!蟑螂的卵在卵夾內孵化,大約需要15天的時間。剛孵化出來的蟑螂是乳白色的若蟲,沒有翅膀。象其他種類的昆蟲一樣,隨著它慢慢長大必須蛻皮。經過3~4次蛻皮之後就可以看到翅芽。德國小蠊需要6~7次蛻皮才能達到性成熟的成蟲期,而美洲大蠊則需要10~12次。蟑螂的生長、蛻皮的次數和氣候因素,食物的獲得都有密切關係。通常這一過程在兩個月內完成。生活於野外的蟑螂種類,大多以腐敗的有機質或枯枝敗葉等為主食;而棲身於屋舍的蟑螂,喜歡澱粉性的食物,在它們爬過的食物上,往往會把所攜帶的病原生物留下而傳播疾病。蟑螂進食時,邊吃、邊吐、邊排泄,因此污染食物,傳播多種疾病,如痢疾副霍亂、肝炎、結核病白喉猩紅熱蛔蟲病等。無論是什麼品種的蟑螂,其所傳播的病原生物有傷寒桿菌痢疾桿菌、大腸桿菌、肺結核菌、炭疽桿菌、癩病菌等及絛蟲類、蛔蟲類、血吸蟲類的卵等等。蟑螂還分泌和排泄出有異臭的物質,使人聞到後感覺噁心甚至嘔吐。泰國政府宣布,今後不允許以寵物的名義出售一種原產馬達加斯加的“巨型蟑螂”,也禁止普通個人擁有。
蟑螂個體適中,容易飼養,繁殖能力強,長久以來一直是生物學家喜愛的實驗品。蟑螂的食譜 蟑螂是晝伏夜出的家庭害蟲。白天蟑螂大多隱藏在廚房的角落,碗櫥的縫隙中,夜間四出活動找食吃。 蟑螂幾乎什麼都吃,香的、臭的、硬的、軟的。有時候它還會去啃書脊裡面的漿糊,把書咬破;鑽進電視機、收音機里,把電線包皮咬壞;甚至能咬傷嬰兒的皮膚和手指。它還吃糞便、痰液和小動物的屍體。它邊吃邊排糞,身上弄得很髒, 粘帶病菌,污染食物,傳播各種疾病,比如副傷寒、痢疾、結核和急性肝炎等症。蟑螂為雜食性昆蟲,幾乎什麼都吃,葷素不限,各種食品點心,尤其喜愛吃腐敗發酵的有機物。垃圾、糞便、死動物,麵包、糕點、饅頭、衣服、書籍、皮毛、中藥材、肥皂,從衣物到垃圾,連書上的漿糊都是蟑螂的食物。水對於蟑螂來說也是必不可少的。

生活習性

成長階段

蟑螂是漸變態的昆蟲,整個生活史包括卵、若蟲或成蟲3個時期。
1:蟑螂是如何交配和產卵
雌雄成蟲在羽化後的一周左右就能進行交配。雄蟲一生能交配多次,但雌蟲僅交配1次或2次,1次交配就可使它終生產出受精卵。
雌蟲產卵在特殊的膠質囊內,形成卵鞘(卵莢)。卵鞘由雌蟲分泌物生成,光滑,質較堅硬,具有防水功能,可保護其內胚胎的發育。卵鞘的形狀、雌蟲一生所產卵鞘數量以及其中所含卵數因種類而不同,就是同一種蟑螂也可因環境條件和營養狀況而有所差別。
未經交配的雌蟲,也能產生卵鞘,但一般不能孵出若蟲。而美洲大蠊和蔗蠊等個別種類有孤雌生殖現象,即雌蟲未經交配可產生能育的卵。日本北海道大學研究團隊在2017年3月13日公布了一項新的研究成果,目前分布在日本的美洲大蠊只要有3隻以上的雌性,就可在不與雄性交配的情況下進行單性生殖。
蟑螂產置卵鞘的行為因種類而不同,室內的蟑螂主要有3種方式。
A:雌蟲產出卵鞘後,一直拖帶在腹端,並不產下,直到若蟲將從卵鞘出時,才從母體脫落。卵中胚胎在發育過程中,不斷從母體獲得所需的水分和養分,加上卵鞘由母蟲攜帶,因而可以得到更好的保護。如果卵鞘早期脫落,其中的卵就不能孵化。德國小蠊的產卵方式屬於這一類型。
B:雌蟲在產出卵鞘後1-2天,選擇比較隱蔽的場所,先在物體表面咬成凹陷,將卵鞘產在其中,再用粘性唾液拌和咬碎的木屑或紙片等碎末把卵鞘蓋住。它們有時就用唾液直接把卵鞘粘在棲息場所,如櫥、木(紙)箱及桌子的角落或雜物堆中。這類卵鞘含有足量的營養物質,滿足胚胎髮育的需要。美洲大蠊、黑胸大蠊等的產置卵鞘方式屬於這一類型。
C:雌蟲先產出壁薄而柔軟的卵鞘,產卵在其中。產卵完成後,卵鞘又收縮進體內的“育室”中,一直保持到若蟲孵出。這是蟑螂卵胎生的一種形成。蔗蠊的產卵方式屬於這一類型。
蟑螂的繁殖是有性繁殖與無性繁殖相結合。一隻成熟的雌蟑螂每隔 7 — 10 天即可產出一隻含有 14 — 40 粒卵的卵鞘,其卵鞘為膠質體, 20 ℃ -37 ℃之間孵化。溫度越高,孵化時間越短,在 30 ℃恆溫時,只需 20-30 天,而長的可超過三個月,一隻雌蟑螂一年可繁殖近萬隻後代,最多可達十萬隻,在極端條件下沒有雄蟑螂時,雌蟑螂也能產卵。也就是說,很多雌蟑螂交配一次以後,就會雌雄同體,不需交配,便可連續產卵。
2:蟑螂的若蟲期
剛從卵鞘孵出的若蟲都聚集在卵鞘周圍,呈白色,以後顏色逐漸變深,並散開活動,若蟲形狀類似成蟲,只是蟲體小,無翅,性器官未成熟。若蟲發育緩慢。必須經歷多次蛻皮,逐漸長大,觸角和尾須節數也隨齡期而增長。若蟲最後一次蛻皮後,長出翅膀、羽化為成蟲。剛蛻皮的若蟲和剛羽化的成蟲也呈白色,以後顏色逐漸變深,因而在一個種群中,可見一種蟑螂也可因環境條件而變化。若蟲期較長,一般歷時約30~450天。若蟲在喪失附肢或損傷觸角之後,可經蛻皮在下一齡重又再生。這類損傷再生也會增加蛻皮的次數。
3:蟑螂的卵期
卵呈窄長形,乳白色,半透明,在卵鞘中排成整齊的兩列。胚胎頭向孔縫。孵化時,若蟲向上頂,使閉合的卵鞘縫裂開而逸出。
卵鞘中含卵數因種類而不同,即同一種蟑螂卵鞘中的卵數也可因環境條件以及產卵次數而在所差異,少則幾粒,多則達50多粒。
卵鞘在溫度25℃,相對濕度60~80%條件下,卵期約28~90天。
4:蟑螂的成蟲期
雌雄兩性成蟲可憑他們的外部形態很容易區分:
A:雄蟑螂的尾端具有兩對附器,1對為分節狀尾須,還長有1對細小的針突(腹刺);雌蟑螂尾端只有1對附器,即尾須,無針突。
B:雄蟑螂的體形一般都比較瘦小、細長、而雌蟲螂則肥厚,寬大。
C:在少數種類中,雄蟑螂的翅發達,伸及尾端,但雌蟑螂的翅僅覆蓋到腹部的前半部,或無翅。
蟑螂生活史的特點之一是周期長。以周期最短的德國小蠊而論,一般完成一個世代也需2個多月,最長的美洲大蠊等歷時1年有餘。生活史的長短不僅因種類而異,而且因不同溫度、營養等條件而不同。
成蟲壽命也較長,德國小蠊最短約為100天左右,壽命最長的美洲大蠊可存活1年之久。壽命長短也同樣因種類以及環境條件而不同。
蟑螂的生活史周期長,它們的壽命也長。因此,一隻受精的雌蟑螂一生所生產的卵鞘量也多,美洲大蠊最多可產50多個,所以蟑螂的繁殖力很強。
五種蟑螂一個世代所需時間(天)
種類
卵期
若蟲期
產卵前期
共需
47.26
311.79
19.58
378.63
褐斑大蠊
45.04
246.18
14.92
306.14
黑胸大蠊
46.08
312.35
15.00
373.43
日本大蠊
33.50
184.00
9.80
227.30
德國小蠊
17.90
40-84
7-8
64.9-109.9
蟑螂喜歡選擇溫暖、潮濕、食物豐富和多縫隙的場所棲居,這就是它們孳生所需要的4個基本條件。凡是有人生活和居住的建築物內,一般都具有這些條件,所以蟑螂就成了侵害千家萬戶的衛生害蟲。
喜暖愛潮是蟑螂的重要習性。不難發現,不管在飯店、家庭,還是在火車、輪船上,廚房總是侵害最嚴重的場所。就是在廚房,它們一般也喜歡棲居在靠近爐灶、水池的地方。
喜暗怕光,晝伏夜出,這也是蟑螂的重要習性。白天它們都隱藏在陰暗避光的場所,如室內的家具、牆壁的縫隙、洞穴中和角落、雜物堆中。一到夜晚,特別在燈閉人睡之後才出外活動,或覓食,或尋求配偶。因而,在一天24小時中,約有75%的時間都是處於休息狀態。
蟑螂體扁,適於鑽縫藏洞,可以躲進很窄小的縫洞中。例如德國小蠊的成蟲和若蟲可躲進僅1.6毫米的縫隙,懷卵的雌蟲也可在4.5毫米寬的縫隙中棲居。它們在縫隙中棲息時,足緊貼著身體,尾須平伸或與支撐面接觸,觸角常伸向外面,不時揮動,保持警戒狀態。
不同種類的棲息場所有所差異。德國小蠊多見於各類縫隙中,如管道周圍、牆縫、護牆板等的縫隙和地板之間的裂縫中。美洲大蠊亦喜棲息於大的洞孔,偏愛濕熱的環境,例如釀造廠發酵車間、豆製品加工場等,也常在陰井、下水道、地下室等處群居。黑胸大蠊多見於碗菜櫃、桌子和水池底下角落等處。
在冬天,它們多集居於廚房,緊挨爐灶和暖氣片等熱源附近棲居和活動。到了盛夏高溫季節,廚房溫度過高,它們分散遷移到別處,因而廚房的蟑螂密度反降低,但分布擴大。
蟑螂還有群居的習性。常可發現在一個棲息點上,總是少則幾個,多則幾十、幾百個聚集在一起,這主要是由於信息素的誘集作用。蟑螂的成蟲和若蟲都能分泌一種“聚集信息素”,它由直腸墊所分泌,可隨糞便排出體外。在蟑螂棲居的地方,常可見它們糞便形成的棕褐色糞跡斑點,糞跡越多,蟑螂聚集也越多。由此可見,在蟑螂防治中,搞好衛生、清除蟑跡是一項重要的措施。
蟑螂是雜食性昆蟲,食物種類非常廣泛。各類食品,包括麵包、米飯、糕點、葷素熟食品、瓜果以及飲料等等,尤其喜食香、甜、油的面制食品。蟑螂有嗜食油脂的習性,在各種植物油中,香麻油對它們最有引誘力,所以有些地方稱它們為“偷油婆”。糖類中,紅糖、飴糖對它們的引誘力最強。
除了喜愛各類食品外,蟑螂也常咬食其他物品,例如在住房、倉庫、貯藏室等處,它們可啃食棉毛製品、皮革製品、紙張、書籍、肥皂等等。在室外垃圾堆、陰溝和廁所等場所,它們又以腐敗的有機物為食,甚而啃咬死去的動物。
但是不同種類的蟑螂,食性也有一定的差別。例如德國小蠊愛吃發酵的食品和飲料,美洲大蠊喜食腐敗的有機物,而澳洲大蠊卻以植物性食物為主等等。
正是由於蟑螂到處爬行,無所不吃,它們沾染和吞入了很多病原體,再加上它們邊吃邊拉的惡習,成為一些病原體的機械性傳播者。
水對蟑螂的生存比食物更為重要。蟑螂能耐飢而不耐渴。如表2-3所示,美洲大蠊在只給乾食不給水的情況下,雌蟲只能存活40天,雄蟲只能存活27天。反之,如果有水無食,則雌蟲能存活90天,雄蟲能存活43天。
當處於惡劣的環境條件下,無食又無水時,蟑螂間會發生互相殘食的現象,大吃小,強吃弱,特別是剛剛蛻皮的蟲子,不能動彈,表皮又嫩,就成了競相爭食的獵物。
蟑螂的擴散有兩種方式,即主動擴散和被動擴散。
1.被動擴散
蟑螂的廣泛分布,有的種類遍布全球,這是它們被動擴散的結果。在當今交通日益發達,運輸更加頻繁的時代,這種擴散方式尤其突出。
火車受蟑螂的侵害極其嚴重。臥鋪車廂的侵害率可高達40%,餐車更高。旅客隨身攜帶的包裹、行李和其他物件以及託運的貨物可能把蟑螂帶上火車。反之,火車上的蟑螂也可能被旅客和貨物帶到各地。飛機通常攜帶蟑螂較少,但也有發現。飛機上的蟑螂,和遠洋輪船一樣,可造成國際間的擴散。
2.主動擴散
蟑螂的主動擴散是通過它們的爬行或滑翔而散布到不同場所。它們的這項活動主要是為了尋找適宜的棲息環境和必要的生活條件,包括溫度、濕度、食物以及隱蔽場所等。例如在室溫低的情況下,蟑螂多移居到靠近爐灶周圍的縫隙,或聚集到暖氣溝中等溫暖的環境。在酷暑高溫季節,在南方地區,它們可作遠距離的滑翔,躲在較陰涼的場所棲息,以避免過高的溫度。

晝夜節律

蟑螂晝伏夜出,表現出明顯的晝夜活動節律。據觀察,德國小蠊從19點開始活動,21—22點為活動高峰,在次晨2點出現小高峰,5點消失。黑胸大蠊自19點開始活動,20點即現高峰,到23點和次晨2點又會出現2個小峰,晨4點活動終止。
蟑螂蟑螂
據觀察,在12小時晝夜交替環境中美洲大蠊的活動情況,可以分為6個時期。
第1期:在黑暗開始前,活動水平開始上升。
第2期:黑暗開始後,活動明顯增加。
第3期:活動高峰期,歷時2—3小時。
第4期:活動水平突然下降。
第5期:在黑暗的後半期,活動保持低水平。
第6期:在天亮後5小時,或仍有低水平活動,或完全處於休息狀態。
此外,德國小蠊雖然主要也是夜間活動的昆蟲,但晚上開燈,有時也不會使它們立即逃跑,甚而在明亮燈光下或白晝,也可以看到它們在桌面、牆上等處爬行。

季節消長

蟑螂的活動和繁殖,和其他昆蟲一樣,受溫度的影響。在正常情況下,蟑螂的季節消長就是因氣溫變化而表現的種群或群落的數量變化。
蟑螂可攜帶致病的細菌、病毒、原蟲、真菌以及寄生蠕蟲的卵,並且可作為多種蠕蟲的中間宿主。
蟑螂已被證明攜帶約40種對脊椎動物致病的細菌,其中重要的如傳染麻風的麻風分支桿菌、傳染腺鼠疫的鼠桿菌、傳染痢疾的志賀氏痢疾桿菌和小兒腹瀉的志賀氏副痢疾桿菌、引起瘡癤的金黃色葡萄球菌、引起尿道感染的綠膿桿菌、引起泌尿生殖道和腸道感染的大腸桿菌以及傳播腸道病和胃炎的多種沙門氏菌,如乙型傷寒沙門氏菌、傷寒沙門氏菌等等。蟑螂沿可攜帶引起食物中毒的多種致病菌,除了上述的綠膿桿菌、大腸桿菌等外,尚有如產氣莢膜梭狀芽胞桿菌、糞鏈球菌等。

天敵

蟑螂的天敵是蜘蛛蠍子蜈蚣螞蟻蟾蜍蜥蜴壁虎等。有一鳥類:俗名Cucarachero(學名Troglodytes audax),也會捕食蟑螂。另外,貓、猴子及老鼠也會捕食蟑螂,是蟑螂的天敵生物防治是消滅蟑螂的最有效的辦法。

危害防治

此外,蟑螂尚可人工感染導致亞洲霍亂、肺炎、白喉、鼻疽、炭疽以及結核等病的細菌。
蟑螂可攜帶蛔蟲、十二指腸鉤口線蟲、牛肉絛蟲、繞蟲、鞭蟲等多種的蠕蟲卵。它們還可以作為念珠棘蟲、短膜殼絛蟲、瘤筒等多種線蟲的中間寄主。
蟑螂也可以攜帶多種原蟲,其中有4種對人或動物有致病性,如痢疾阿米馬、腸賈第蟲等。
實驗研究已確證,蟑螂能攜帶,保持並排出病毒,包括柯薩奇病毒、脊髓灰質炎病毒等。
蟑螂也可攜帶真菌。我國在江蘇南京和南通,也曾在室內捕獲的蟑螂體內分離出多種真菌,包括大量黃霉曲病菌。
雖然蟑螂攜帶多種病原體,但一般認為病原體在它們體內不能繁殖,屬於機械性傳播媒介。然而由於它們的侵害面廣、食性雜,既可在垃圾、廁所、盥洗室等場所活動,又可在食品上取食,因而它們引起腸道病和寄生蟲卵的傳播不容忽視。此外蟑螂體液和糞便引起過敏的事例也有報導。
再者,工廠產品、店中商品以及家中食物等都可因蟑螂咬食和污損造成經濟損失。偶而也有因蟑螂侵害而導致通訊設備、電腦等故障,造成事故。國外有人稱蟑螂為“電腦害蟲”。
不同地區蟑螂的季節消長略有所不同。上海和江、浙地區,黑胸大蠊是居民家的優勢種群。在4月中旬開始見活動,隨著氣溫逐月上升,活動增強、密度明顯上升,7-9月為活動盛期,8月為密度高峰。從10月起,隨氣溫下降而活動減弱,12月到翌年3月為越冬期。這一地區美洲大蠊季節消長與黑胸大蠊基本相同。
南方地區的福建、廣西因受亞熱帶氣候影響,室內終年有蟑螂活動,但還有明顯的消長規律:褐斑大蠊和澳洲大蠊都在6月為高峰期。南寧市美洲大蠊在6月和8月呈雙峰型。
東北地區的日本大蠊一般於4月上旬開始活動,5月密度明顯上升,6月出現高峰;7月中旬密度有所下降,到8月又出現第二高峰,9月又見下降,10月下旬活動明顯減弱,進入越冬期。季節消長曲線呈雙峰型。
1.要消滅蟑螂,必須首先要保證環境衛生,及時打掃,包括衛生間和下水道,垃圾要及時清理。家中不留衛生死角,廚房內不要露天擺放食品,家中不要留積水,並及時堵塞縫洞,這樣才能杜絕蟑螂滋生。應仔細檢查,連舊電腦機箱都不要放過。住樓房的最好全樓統一行動,讓蟑螂無處躲藏。
2.先尋找看家裡的蟑螂小強躲在哪裡。
蟑螂喜歡高溫、陰暗潮濕的地方,在水源、食物豐富的廚房、餐廳、浴室、排水溝、垃圾桶等,均需留意。小蟑螂能鑽進0.5毫米厚的縫內。成年雄性蟑螂能鑽進1.6毫米的縫內。帶卵的雌蟑螂需要4.5毫米或兩個硬幣厚的地方躲藏,尤其是狹小緊密的縫隙,像是家具之間的空隙,任何大於1.6毫米的間隙,都是蟑螂的棲身處。堆積紙袋、盒子、瓦楞紙的地方,也會築成蟑螂窩。有些人將書報雜誌或紙箱堆在冰櫃旁邊,潮濕溫暖的冰櫃是蟑螂溫床,這些紙箱更成為蟑螂活動時的最佳呼吸空間。蟑螂巢穴一般藏於操作間、洗衣房、暖氣盒裡面,電視機、電腦、電冰櫃背後以及廚房和下水管道處。要想徹底消滅蟑螂,必須找到巢穴,把卵消滅。要知道平均一隻蟑螂半年後可繁衍數萬隻!
為了消滅蟑螂你必須做以下工作:
A. 清理垃圾和不用的物品,特別是家中的書報紙和雜誌;
B. 檢查家具下面和後面,以及假天花、氣槽和電線槽等隱蔽處;
C. 把天花板、牆壁和地板上的裂縫和罅隙用不保溫材質填補最佳密封。
D. 所有蟑螂殘骸、卵鞘一定要捏碎清除,以免卵鞘孵化繼續作祟。(1:對於卵鞘一定要焚燒 2:沖入下水道 )
E. 家具應儘量避免使用夾板或天花牆,而應選擇鋁、不鏽鋼、塑膠等材質的家具,既沖洗容易,又沒有保溫效果,蟑螂不易生存。家具擺設最好離牆壁間隔要大,不易藏蟑螂。
3.了解蟑螂習性是吃什麼?
蟑螂習性與人類比較相似,喜歡富含澱粉或香甜的發酵食品,如麵包、奶油、啤酒、炒麵粉、麻油、紅糖、洋蔥等。其中家庭中常見的德國蟑螂偏愛油脂類食品,美國蟑螂則嗜好甜食及啤酒。
對於蟑螂的習性你必須斷絕蟑螂的食物來源。
A. 保持住所乾爽清潔:劃定嚴格的進食區域,除餐廳和廚房外,嚴禁食物入內。要注意廚房和衛生間的清潔,嚴禁積水。
B. 妥善貯存食物,飼餵寵物後徹底清理食物殘渣。 (對於家裡有貓貓,狗狗朋友一定要注意)
C. 垃圾桶每天徹底清倒最少一次。放置垃圾袋前,把袋口打結。
D. 不要在床上吃東西。
4.防止蟑螂進來
四通八達的管線,是蟑螂暢行無阻的捷運系統。夜晚時,排水溝的蟑螂會成群結隊,沿著排水管,從排水孔、牆壁、門窗裂隙爬到室內。
阻止蟑螂入戶你必須做到:
加裝紗門、紗窗、或是在排水孔上添加細目網;晚上應將家裡對外的排水孔等蓋起,避免蟑螂進入。 把外牆、地板及平台上供分體式空調系統管道及電線穿過或安裝系統後留下的孔洞密封。在乾爽排水孔周圍塗上一層最少10厘米寬的凡士林,以防止蟑螂越過孔口; 在排水孔上安裝網眼寬2毫米的鐵絲網。
5.捕捉
晚8~12點鐘蟑螂活躍時突然開燈搜尋,捕殺成蟲和若蟲,在蟑螂繁殖季節前,連續捕殺幾個夜晚,可大大降低蟲密度。用熱肥皂或洗衣粉水燙澆躲藏在各種縫隙中的蟑螂及卵、若蟲。對容易隱蔽蟑螂的灶台、櫥櫃等的縫隙,要仔細填塞抹平。對有蟑螂棲息的竹、木家具,抽屜等,可用開水澆灌燙殺。用零號調墨油加少許麻油,塗在牛皮紙上,紙中央灑少許糖炒麵,將紙放灶台、碗櫥等處,晚放晨收。蟑螂活動時被粘住。一般有效期為10天。HD等也有賣專用黏紙。
德國小蠊的防治
德國小蠊進駐中國的近二十年里已經從開始的少數大城市蔓延到幾乎中小城市甚至小集鎮和農村地區,根據國家疾控中心相關資料顯示,一隻雌性蟑螂一年最多可以繁殖出一百萬隻後代.隨著防治用殺蟲劑的大量使用,德國小蠊已經具備了極強的抗藥性,多數殺蟲劑對其無效.蟑螂已取代老鼠成為四害之首!我國科學家已經研製出一種環保、安全、高效的生物滅蟑方法---“捷力威餌劑”。作用機理是:利用蟑螂病毒製造蟑螂瘟疫傳染死亡全窩端!。適用各種常見蟑螂。
1.藥物防治
蟑螂常鑽縫、洞中棲息藏身,針對縫、洞、角落使用 確邦噴劑殺滅,可滅殺含蟑螂在內的常見害蟲,孕嬰適用。噴藥時關閉門窗和電扇排風設施。蟑螂逃竄。對蟑螂棲息的縫隙等場所,可先在其周圍噴灑 30 - 50 厘的藥帶圈,而後進行縫隙噴酒。在蟑螂集中的地方,直接噴灑會使蟑螂受到刺激,四下逃竄。應在蟑螂集中的地方外圍先噴藥形成封圈,由外向里噴,這樣蟑螂向外跑時也能接觸到充分的藥量。
科士威粉劑。應布放於蟑螂經常出沒處,使蟑螂接觸染毒,具觸殺、胃殺作用。持效期長,一般為 1 - 2 個月,但要防止受潮。
科士威餌劑。點多量少, 0.5 - 1 克/平方米,布放於蟑螂經常活動的場所。持效期很長,安全高效方便,不易產生抗性,並在蟑螂中互相傳播毒性,造成蟑螂的群體死亡。
2.物理防治
熱殺與凍殺。蟑螂對熱的抵抗力較差,熱度達 60 度以上時,幾分鐘內即死亡,並可殺死卵莢中的卵。常用的方法是將開水裝入水壺中,倒入蟑螂隱蔽縫隙內進行燙殺。還可用電吹風進行殺滅,只要調到最熱,幾秒即死。把有蟑螂棲息的物品、家具搬到 -5―-10 度以下的地方存放 30 分鐘,蟑螂即被凍死。
誘捕法。用誘蟑盒或用瓶口塗驅避劑的罐頭瓶內放誘餌,誘捕蟑螂。
3.處理蟑螂屍體
佩戴手套; 蟑螂屍體曾接觸的範圍或設備(包括手套),須儘快以家居消毒劑清洗消毒。
4.驅蟑螂的方法
蟑螂用尾部的剛毛偵測周圍動靜,一如聽力器官,很靈敏。所以像驅趕老鼠一樣有儀器驅趕蟑螂。趕走會殃及四鄰。建議消滅為好。
5.種花避蟑螂
種花和治理蟑螂有關係?有一點。據說蟑螂就不喜歡一些植物,比如綠蘿。美化環境又避蟑螂,何不一試?
6.勤檢查
買回家的或帶進屋的任何東西都最好先在進屋前確認。尤其是YARDSALE 買的二手物品。例如:我有一次幫朋友修電腦,打開機箱就跑出一隻......算是謝禮吧,哈哈。

蟑螂記趣

蟑螂真相大揭密:只有少數的種類是害蟲
在大多數人眼裡,令人煩惱的蟑螂惡貫滿盈,但我們都誤解了這一動物,其實,它們大多數都不是害蟲,甚至在野外扮演者分解者的作用。只有大約50種是害蟲。為了讓大家充分認識蟑螂這一大家族,倫敦自然歷史博物館的蟑螂專家喬治·貝卡羅尼收集了在1862年-1971年出版的8個部分中的1224頁有關蟑螂的介紹和信息,編入到了資料庫中。倫敦自然歷史博物館這個月首次在網上公開了世界所有蟑螂的數據和信息,一些精彩信息摘錄如下:
蟑螂之最:
世界最重的蟑螂:澳洲犀牛蟑螂是世界最重的蟑螂,重30克,相當於3隻成年藍冠山雀的重量。
世界最小的蟑螂:北美Attaphila fungicola,只有3毫米長,僅比紅螞蟻稍長一點。
最大的蟑螂翼展:南美和中美的Megaloblatta blaberoides,翼展有185毫米。
最會叫的蟑螂:馬達加斯加島的“嘶嘶”蟑螂。這種非洲蟑螂身長3到4英寸,厚度約為1英寸。當你捏起這種蟑螂時,它們會嘶嘶作響。一些民眾出於好奇,把這種來自馬達加斯加的巨型蟑螂當寵物飼養,售價在50-100元一隻。更有意思的是,這種以聲蟑螂還有幸搭乘"太空旅館"二號試驗艙--"起源二號",2013年6月29日由俄羅斯火箭發射升空並順利進入預定軌道,前往太空一游。
蟑螂無頭存活的秘密:
蟑螂沒有頭,也依然可以存活一個星期。明白了為什麼蟑螂以及其他一些昆蟲,沒有頭也能生存,就能明白為什麼人類不行。如果人類被砍掉頭顱,馬上就會流血,血壓降低,妨礙了氧和養料的傳輸,無法供應給維持生命所需的組織。另外,人類呼吸是依靠嘴或者鼻子,並且由大腦來控制這些功能,因此砍掉頭,呼吸會停止。此外,人類沒有頭就不能吃東西。
但是蟑螂與人類的血壓方式不同。蟑螂沒有像人類一樣龐大的血管網路,也不需要很高的血壓,才能保證血液能到達毛細血管。它們擁有一套開放式的,不需要太高血壓的循環系統。當你砍掉它們的頭,它們脖子的傷口會因為血小板的作用而很快凝固,不至於血流不止。而且,蟑螂呼吸通過氣門——它們每段身體上都有一些小孔。加上它們不需要通過大腦來控制呼吸功能,血液也不用運輸氧。它們只需要通過氣門管道就可以直接通過導管呼吸空氣。
蟑螂屬於冷血動物,這意味著它們需要的食物比人類的少得多。也就是說,它們吃上一餐,就能維持數周。只要沒有遇上掠食者,傷口又沒有被細菌或病毒感染,它們就能倖存下來。
蟑螂博物館:
有趣的是,有著20多年經驗的美國殺蟲專家邁克·博赫丹在自己的殺蟲劑零售店裡開辦了一個蟑螂名人紀念博物館,專門收藏穿著各式小衣服的蟑螂。這些蟑螂都是死的,它們穿著表現各種主題的服裝。例如,其中一隻蟑螂穿著白色貂皮衣,坐在一架小鋼琴面前,表現的是美國鋼琴演奏家和專業演員利貝拉切。看到這些蟑螂,你一定不會害怕。
蟑螂的生物鐘:
蟑螂的學習能力在早晚相差巨大。這是首例獲得證實的關於昆蟲學習能力會受到生物鐘影響的研究報告,無疑將對人們深入研究生物鐘的作用產生幫助。
領導該項研究的是美國范德比爾特大學的生物學家TerryL.Page。他和研究小組訓練蟑螂將它們討厭的薄荷油味和喜歡的香草味聯繫起來,並在一天24小時內不同的時間段進行訓練,以測試它們能記住這種聯繫的時間長度。結果發現,在傍晚訓練,蟑螂能記住這種聯繫數天;在夜間訓練,效果也不錯;而在早晨訓練,蟑螂根本就不能形成新的記憶。
Page說,早晨造成的缺陷如此顯著,真是讓人非常吃驚。那么蟑螂為什麼不願意在這個時間段學習新東西?Page表示尚無準確答案。
之前關於生物鐘的研究關注的大多都是視覺系統,此次研究則有很大不同。Page表示,此次研究包括了嗅覺系統,這表明生物鐘會影響為數眾多的感覺器官。
此次實驗有助於人們對生物鐘和記憶、學習等之間的聯繫展開更深入的研究。Page說:“此次研究表明,至少從某些情況來說,一天之中特定的時刻具有深遠的影響。通過研究生物鐘調節學習和記憶的方式,我們能夠更深入地了解這些過程發生的機制,以及哪些因素能對它們產生影響。”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