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菜

新疆菜

新疆菜。它既具清真菜特性,又具有中國西北菜系味重香濃的烹飪特點。 主要有蔬菜、瓜果、魚、肉、蛋等,蔬菜在調味上與其他菜系一樣,差異主要就是在用肉、蛋方面,有著獨特的習慣和講究。

新疆菜以清真菜系為主,大多吃牛羊肉,多採用爆、烤、涮、燒、醬、扒、蒸的製作方法,著名的佳肴有烤全羊、大盤雞、饢包肉手抓羊肉等,口味偏酸辣。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新疆菜
  • 主要食材:羊肉,牛肉
  • 分類清真菜,西北
  • 口味:偏酸辣 
  • 製作方法:爆、烤、涮、燒、醬、扒、蒸
  • 主要分布:新疆,河西走廊,青海西部,寧夏
西域羊肉風,新疆羊肉,烤全羊,手抓羊肉,羊肉小吃,烤饢,釀皮子,新疆大盤雞,手抓羊肉,胡辣羊蹄,饢包肉,炒烤肉,烤羊肉,新疆炒麵,新疆拌麵,抓飯,酸揪片兒,饢,烤包子,羊肉燜餅子,

西域羊肉風

新疆羊肉

新疆人製作的羊肉好吃是出了名的,口感滑嫩並且沒有膻味,食之爽口也不用擔心上火。烤羊肉串可以說是風靡全國的一種新疆傳統小吃,正宗的烤羊肉串是在特製的烤肉槽上烤炙,用無煙煤作燃料。烤肉很大氣,首先將淨肉剔下來,肥瘦搭配地穿在細鐵釺上,將它們疏密均勻地排放在燃著的無煙煤的槽形鐵皮烤肉爐子上,維族漢子左手握著鐵釺不停地在煤火上翻烤,右手嫻熟地撒上精鹽、辣椒麵、孜然粉等佐料,數分鐘即熟。其色焦黃、油亮。瘦肉入口香嫩,肥肉外脆而焦,味道微辣中帶著鮮香,不膩不膻,鮮嫩可口。

烤全羊

歷史悠久的烤全羊是新疆菜的一大名饌,其風味可以同北京烤鴨相媲美。之所以如此馳名,除了它選料考究外,就是它別具特色的製法。選取周歲以內的羊羔為主要原料,宰殺後去其蹄及內臟,用精麵粉、鹽水、雞蛋、薑黃、胡椒粉和孜然粉等調成糊狀,均勻地抹在羊的全身,然後用釘有鐵釘的木棍,從頭穿到尾,放入特製的饢坑或大型的烤箱,燜烤 1 小時左右即成。烤全羊是最名貴的新疆菜餚之一,一般用來招待貴賓,是高級宴席中不可缺少的菜餚。因此,全羊烤好後不能拿上來就吃,要繫上紅色頭結,嘴裡含上芹菜或香菜,造型猶如一隻活羊臥著吃草,再放在餐車上,推至餐廳,任賓客隨意切割品嘗。烤全羊色澤光亮、皮脆肉嫩、香濃味美。吃的時候剔肉切片,蘸鹽而食。

手抓羊肉

新疆菜中,羊肉還有一種出了名的吃法就是手抓羊肉,既然有手抓飯,羊肉自然也可以下手去抓。手抓羊肉的做法倒是簡便易學,關鍵在於羊肉的質量。新鮮羊肉切成大塊,一般按腿、肋骨、胸等部位分塊,剁成大塊,下鍋煮至半熟去盡血沫撈出,再取洋蔥、辣椒,留一大片洋蔥,其餘剁成末,辣椒剁碎。將肉塊擺放盤中,上放洋蔥片並撒少許精鹽,入籠蒸爛取出,潷湯,吃的時候用手抓著吃。吃完手抓肉,再喝碗肥美清亮的原汁肉湯,以達到“ 原湯化原食”。
手抓羊肉手抓羊肉
羊肉最香的吃法或許就是這種嫩肉白水一把鹽的大塊手抓,它拒絕醬油排斥孜然,護衛了本質的純正;原汁原樣非烤非炒,
袒露著天然的誘惑。這種古樸的、獨特的、帶有原始風趣的吃肉方式,讓人充分享受盈滿口頰的肥美,細細地體味咀嚼柔韌的快感。

羊肉小吃

以羊為原料的風味小吃也是種類繁多,米腸子與面肺子便是其中的代表。製作米腸子和面肺子,一般都在宰羊之後,細心地將羊內臟完整地取出,用清水灌洗羊肺至白淨無色,羊腸翻洗乾淨。將羊肝、心和少量腸油切成小粒,加適量胡椒粉、孜然粉、精鹽與洗淨的大米拌和均勻做餡,填入羊腸內。把白面洗成麵漿,和清油、雞蛋等灌入羊肺,再把米腸子、面肺子、洗淨的羊肚和卷有少許辣椒粉用繩扎的麵筋用水煮熟即成。腸糯鮮,肺軟嫩,羊肚、麵筋有嚼勁,香噴可口,風味獨特。
絲路上的面!天山下的飯

烤饢

烤饢,在新疆的歷史悠久,古代稱為“ 胡餅”、“ 爐餅”,是一種烤制而成的圓餅。饢以麵粉為主要原料,多為發酵的面,但不放鹼而放少許鹽,做法跟漢族烤燒餅很相似。饢大都呈圓形,所用的原料也很豐富。除了麵粉外,芝麻、洋蔥、雞蛋、清油、酥油、牛奶、糖、鹽都是不可缺少的原料。饢的花樣也很多,皆因和面和添加劑成分、麵餅形狀、烤制方 法等各不相同,饢的名稱也就相應而別。添加羊油的即為油饢,用羊肉丁、孜然粉,胡椒粉、洋蔥末等佐料拌餡烤制的乃為肉饢,將芝麻與葡萄汁拌和烤制的叫芝麻饢等。烤饢吃起來香酥可口,富有營養,在新疆,這是維吾爾族人的家常食品。

釀皮子

釀皮子也頗具地方特色,既可作主食果腹,又可作消閒的小吃,雖簡簡單單一盤面、一盤菜,但其中滋味,非不嘗不知其美。釀皮子是一種蒸製的涼麵,又稱作涼皮、麵皮。釀皮的做法是先調製麵團,調面時要加進少許鹽,調好的面用冷水洗 ,一直洗到澱粉與面盤完全分離為止。洗好後將麵筋拿出另放,剩下的洗面水就是做釀皮子的原料。把澱粉糊加工成釀皮子還需要涮盤。將經過涮盤的一張張釀皮子切成小指寬的細條,澆上辣椒油、醋、蒜末、醬油、鹵湯等佐料,攪拌一番,就可以“ 哧溜”、“ 哧溜”地開吃了;釀皮子色澤橙黃而透明,吃起來柔軟又有韌勁,酸辣鹹香。
手抓飯,是維吾爾族的傳統主食之一,從味道上分甜鹹兩種。甜抓飯的主要原料為米、雞蛋、清油、葡萄乾、杏脯、花生仁等乾果;鹹抓飯多為肉抓飯,主要原料有大米、羊肉、胡蘿蔔、洋蔥和清油。做抓飯一般用生鐵鍋,先炒肉,後炒胡蘿蔔、洋蔥、孜然,最後放入大米、清油、食鹽燜熟。上桌的抓飯油亮生輝,滋味鮮美,香氣四溢。抓飯必得手抓了才好吃,但如今,餐廳多採用筷子、勺子,抓飯也就徒有其名了。吃抓飯要就著清淡的小鹹菜,吃完再喝一碗釅釅的磚茶才好,否則真有點降不住那油水豐厚的抓飯了。
烤羊肉烤包子清燉羊肉、手抓飯、烤羊排,讓您盡情品嘗西北羊肉的不同風味……
大盤雞、新疆拌麵烤饢,讓您一次吃個飽……
薄餅羊肉、饢包肉胡爾燉、胡辣羊蹄,讓您一次爽個夠……

新疆大盤雞

新疆大盤雞屬清真小吃中聚餐方式食用的新派品種,因用大盤盛裝雞塊而得名。在新疆流行已有近10年的歷史,是新疆新疆大盤雞已基本形成了系列化品種,每到新疆來的遊客,都能以品嘗,新疆的大盤雞為一快事。此品成菜後,紅,白,綠,醬紅幾色相間,使人觀後爽心悅目,口感微甜,辣中帶麻,肉質軟嫩爽口,特別適合2-5人的聚餐方式食用,是聚朋待友的一種風味佳肴,此小吃在新疆主要以回、維、哈、漢等民族消費為主。
從科學飲食觀上講,此小吃屬葷素搭配型品種,且葷素比例可自行調節,可做下酒菜,也可作為主食的下飯菜。一般吃大盤雞,都會配有白皮面,吃完雞塊後用湯汁下面,味美可口。

手抓羊肉

手抓羊肉是將羊肉清水煮熟後用手抓食而得名。手抓羊肉是哈薩克族、維吾爾族、柯爾克孜族常食的一種肉食品。在這些穆斯林民族居住區,牧業非常發達,牛、羊是這一牧區的基本牲蓄品種。善於烹製牛羊肉是這些民族的一大特長,手抓羊肉便是這些羊肉製品中一個古老而又煥發著無限青春與活力的肉食品種。手抓羊肉因其用清水燉煮,不加任何調料,熟後手拿肉蘸鹽而食故稱。
從營養科學飲食觀上講、羊肉味甘性溫,對虛勞、贏瘦、腰膝酸軟、產後虛冷、腹痛、寒疝、中虛反胃等症都有一定的療效。羊肉中含有重要的營養成分,它是生長肌肉和維持機體活力的高質量蛋白質的重要來源,羊肉很容易為人體吸收消化,非常適宜老人與孩子食用,其次在羊肉中含有大量的肉鹼和左旋肉鹼,這種成分對運動員提高體力、耐力和抗疲勞能力及對人體增強酶和激素的活力,尤其對心臟的營養起重要作用。羊肉,對人們的身體健康非常有好處。
品嘗手抓羊肉時,一般配有洋蔥碟、食鹽碟和烤饢,還備有熱的磚茶水,邊吃肉邊食饢,同時在食完幾塊肉之後,還會上一碗煮肉的原湯供你品嘗,一般在湯內要放一些洋蔥末和香菜末,有一些地方還在羊肉湯中放一些切薄片的西紅柿片,則風味更佳

胡辣羊蹄

烹製味美適口的羊蹄、羊頭是新疆維吾爾、回等穆斯林民族的傳統習俗,胡辣羊蹄由於其味辣而故名。胡辣羊蹄作為新疆的一種風味小吃食品,在新疆各城鎮的農貿市場、夜市及晚上的街頭巷尾等均有攤點銷售,您可盡情任意選擇,品嘗胡辣羊蹄時,一般手執而食,尤在夏秋季節,吃胡辣羊蹄喝新疆啤酒,可以說是一種邀朋聚友的最佳消閒方式。但是由於調料等等原因,那些東西保存時間不是很長,所以大部分人都是一次吃夠,吃爽。

饢包肉

饢包肉維吾爾語稱為“塔瓦喀瓦甫”,屬新潮小吃品種,是新疆風味名食之一。饢包肉這種面肉合一的風味食品非常能代表新疆的傳統民族特色。食用方式也非常多樣化,既可以作為小吃推車或店門前兜售,也可以作為一種風味菜食,登上清真宴席的的大雅之堂,作為一種名菜供中外賓客品嘗。
饢包肉饢包肉
饢是維吾爾族的主食品種,如同漢餐中的饅頭一樣,維吾爾族的飲食除午餐較少食饢外,一般早晚兩餐饢都是必備之品,羊肉更是信仰伊斯蘭教的中國穆斯林的主要肉食之一,在維吾爾族中,羊肉是其主要肉食品,簡潔粗獷的羊肉烹調方法更是西北歷史文化的遺留。饢與羊肉的充分結合,制出了多種多樣的清真風味食品。
從科學飲食觀上而言,饢包肉屬主副合一性食品,饢的大小及肉及湯的多少都可隨客人的要求而定,隨要隨燜制,十分方便快捷,立等可食,是不可多得的一種風味佳肴。

炒烤肉

新疆的烤羊肉串可以說是風靡全國的一種風味小吃,受到了廣大民眾的青睞。為了使烤肉串更加方便衛生,能被更多的人接受,也為了儘早使本小吃走出本土,清真師傅們則將烤的方法改為炒,炒出的烤肉同樣鮮嫩,滋味醇厚。它既是新疆的一道名菜,同時也是一種典型的風味小吃品種。
從科學飲食觀上講,炒烤肉沒有爐烤烤肉的那種煙燻味,以及油菸葉中的對人體有害的成分,相對而言,營養成分豐富,口感更具原料與調味品的本味。炒烤肉製成後,外觀色澤紅亮,油潤感強,肉嫩,鹹辣,孜然香味濃郁,新疆一般的居民家中都會烹製此種菜,即使是新疆的漢民,也不乏烹製炒烤肉的行家裡手。
炒烤肉分兩類,一類炒烤肉是向精細化方向發展,如掛漿炒烤等製成品直接上民眾筵席,做為一道名菜。另一類是乾炒類炒烤肉,食用時如同於爐烤肉,用薄饢餅夾而食之,風味非常獨特。炒烤肉的發展將是電烤、液化氣專用灶烤和專用調理鍋的烹製,都將成為炒烤肉這一名吃拓寬新的加工領域。
烤全羊是新疆菜系中最珍貴的一道菜。烤全羊的製做過程是,選兩歲左右的肥綿羯羊一隻,在腹部劃十厘米左右的口,一隻手伸進胸腔中的右心房,將動脈血管掐斷,羊因失血過多而死亡,這叫“攥心羊”。攥心羊較之傳統的大抹脖宰殺法,乾淨、利落,外表體損傷度小。把血從體內控出後,用水燙去羊毛,除去內臟,羊體內外用清水洗乾淨,把多種調料灑入腹腔中,外表體刷一層糖糊和香油。經風吹胴體不再往下滴水時,用鐵鏈吊起放入燒好的烤爐內。烤爐的壘砌很講究,內外呈圓柱形,其內直經約一百厘米左右,爐壁很厚以利於保溫。燃燒的材料,系生長於沙漠上的梭梭柴梭梭質地堅硬,煙少火旺後勁足。經過四、五個小時的高溫吊烤,烤全羊即可出爐了。烤全羊需十八道工序。剛出爐的烤全羊,要經過一番整形和裝飾。把羊抬到一個大木盤上,使其前腿趴、後腿彎曲、蹲臥在盤中央,羊的嘴裡放幾棵綠菜葉,宛然在食草。脖子上系一紅綢帶以示隆重。

烤羊肉

烤羊肉串在新疆是最有名的民族風味小吃。來吐魯番旅遊觀光的中外賓客,幾乎沒有不吃烤 羊肉串的。
烤羊肉串是在特製的烤肉鐵槽上烤灸而成的。鐵槽分上下兩層,中間隔板成孔狀,用無煙煤作燃料。烤羊肉串用的鐵釺子,長30厘米,一頭裝有木柄。製做時,先將精羊肉切成3平方厘米見方的薄片,依次穿上鐵釺,然後置放在烤肉槽上,一邊用煤火烤,一邊撒上精鹽、辣椒粉、孜然粉等佐料,3~5分鐘左右翻烤另一面,幾分鐘後即可食用。陳佩斯朱時茂的小品《烤羊肉串》,使新疆這一風味小吃聲名大噪,蹤跡遍及全國。

新疆炒麵

炒麵,因其用鍋炒故名。在新疆炒麵也是一個獨立的大家族。新疆炒麵在新疆的麵食小吃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有人說可以將它推之為新疆方便小吃之榜首。在新疆任何一家中小型餐館中,都能找到新疆炒麵地名稱。
從科學飲食觀上講,此小吃是飯菜合一型品種,面片為主,肉菜為輔,非常符合中國北方人的飲食,也符合中國人基本的膳食營養結構。
成品的炒麵,片片成型,紅油亮汁,引人食慾。
品嘗炒麵時一般不配什麼菜,用小匙食之,一杯清茶足已。炒麵的品種變化也非常多,一般是在面的形狀發生變化和調輔料發生變化,炒制方發基本上不發生變化。新疆炒麵的品種有:爆炒蝴蝶面丁丁炒麵炒貓耳朵素炒麵羊肉炒麵雞肉炒麵牛肉炒麵炒拉條子等品種。

新疆拌麵

新疆拌麵是我國麵條家族中一個成員,因其製法獨特,並拌以菜食而得名。屬清真食品,為維,回,哈,漢等民族所喜食。
新疆拌麵作為一種先煮製成熟後再炒菜拌制而食的麵食品種,已有很久的歷史,它本身的發展就反映出維吾爾族人從牧業生產到農業生產的一個轉化過程。因此有很長的歷史淵源。
從科學飲食觀上而言,新疆拌麵屬菜面合一性食品,以麵食為主、菜食為輔,且菜可葷可素,口味也可隨客人的口味而定,此食品非常適宜北方人的飲食習慣,在新疆,拌麵是一種人人會做且喜食的風味佳肴。
新疆拌麵發展到目前為止,也已成為一種系列化的品種,如:羊肉拌麵雞蛋拌麵酸菜拌麵過油肉拌麵、碎肉拌麵、牛肉拌麵雞肉拌麵、土豆絲拌麵等許許多多的品種。一般品種的變化是麵條拉制和煮製方法都一樣,主要是輔助菜上的變化,符合拌麵要求,略帶湯汁的各種清真菜都可以作為拌麵的菜。
品嘗拌麵時,一般將菜覆於面上,食用前先用筷子將面與菜拌和一下,使麵條吸收一部分湯汁,然後用筷子挑著食用,則麵條更加有味。另一種食法是將選單獨盛於小盤內,與面同時上桌,邊食菜邊食麵,也另有一番風味。

抓飯

抓飯是漢語名稱,維吾爾語稱波勞,原為波斯語,意為用(牛)羊肉、大米、黃蘿蔔、植物油混合燜制的米飯,因用手抓食故稱抓飯。抓飯是新疆各族人民最喜愛的食物之一。
據考證抓飯最早始於北宋(公元960-1127)年間,是一種遊牧民族與農耕文化相結合的產物。據說有位叫阿希艾里依比西的醫生晚年身體虛弱多病,吃了很多藥都無濟於事,後來他發明了一種用胡蘿蔔、大米、羊肉、皮芽子作為原料,加油燜制的飯,稱為抓飯,食用一段時間後,身體很快恢復了健康,於是他把抓飯介紹給周圍的親戚朋友,抓飯也就開始慢慢流行起來。
黃蘿蔔是抓飯之核心,俗有“新疆人參”之稱,很多人稱它為“地參”,藥理上具有補氣生血、生津止渴、安神益智之功效。洋蔥,新疆人稱為皮芽子,也是抓飯中必不可少的一種調味品,含有大量蛋白質、胺基酸、糖類,還含有硫醇、二甲基二硫化物、三硫化物等多種成分,藥理上講,它具有祛風、發汗、解表、消腫,治感冒風寒、頭痛鼻塞、中風、面目浮腫、痢疾之功效,據現代科學證明,洋蔥還具有溶解血栓的功用,所以歐美國家稱洋蔥為蔬菜中的皇后。新疆的穆斯林民眾將這幾種食物配料進行有機組合後,就成了一種滋補性極強的飯食,因此有一些人稱新疆的抓飯為“十全大補飯”。

酸揪片兒

酸揪片兒也叫揪面片,是新疆維吾兒、回等少數民族最常見的一種風味麵食品,也是新疆各族民眾日常生活中的一種主食品。酸揪片兒因其製法是用手揪扁形面劑成片下入鍋中呈小片狀而得名。常食酸揪片兒具有消暑、解除疲勞及醒酒的功效。
酸揪片兒製作簡易、快捷,有時充當一種快餐食品,給忙碌的人們節省了更多的時間。特別是在寒冬季節,吃上一碗酸揪片兒,疲勞會頓消,全身筋骨舒坦,
從科學飲食觀上講,酸揪片兒是一種主輔食混合的湯食品種,既可以作為正餐的品種,也可以作為正餐的一種補充。配料中的羊肉、西紅柿、香菜、土豆、蘿蔔等都含有豐富的營養成分,也符合西北人西食酸辣的特徵,是風味湯食中的代表。
品嘗揪片湯飯時,一般趁熱食用,若作為主食食用時,面片則下的多則稠。並拌食以油香花捲作為一頓正餐,若作為酒後的揪片兒湯飯,則面下的較少,湯汁較多,吃上幾口面片,喝上幾口湯,具有醒酒的作用。

饢是新疆各民族兄弟喜愛的主要麵食之一,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
饢的品種很多,大約有五十多個。常見的有肉饢油饢窩窩饢、芝麻饢、片饢、希爾曼饢,等等。
據考證,"饢"字源於波斯語,流行在阿拉伯半島、土耳其、中亞細亞各國。維吾爾族原先把饢叫做"艾買克",直到伊斯蘭教傳入新疆後,才改叫"饢"。
饢一般以小麥粉為主要原料,有的也用玉米粉和白高梁粉混合發酵,一般不對入鹼,製成餅型後,貼入饢坑中烤制而成。從科學飲食觀上而言,因其含澱粉質豐富,經饢坑烘烤後,澱粉進一步糊化,並在美拉德反應和焦化糖作用下,使饢產生焦黃誘人的顏色,色澤黃亮,食之酥軟,非常易消化,尤其對治療胃病有一定的療效。
吐魯番高昌故城的阿斯塔拉古墓群出土的乾屍,陪葬品除餃子外還有乾透了的饢。墓主葬在地下已有1200多年,這就是說,早在1200多年前,新疆就有饢了。維族人對饢的膜拜不亞於對真主安拉的尊崇。當地有句民謠:一天不吃饢,心裡就發慌;兩天不吃饢,腿子如篩糠;三天不吃饢敢罵老達當(爹);四天不吃饢,準備拆房梁;五天不吃饢,就拜麻扎(墳墓)王。這說明了饢在維族人心目中的地位。
饢非常耐儲存,乾饢放半年都沒有問題,油饢也可放一兩個月。吃時也特別方便,一杯茶就饢吃最簡單,吃饢喝一杯奶茶是一種享受,奢侈一點,要一份紅燒羊肉連湯帶肉倒到自帶的饢中央的窩窩裡(不論什麼饢,都類似盤子形狀,邊上厚,中間薄,放上菜可做到湯水不漏),湯把饢浸透了,饢里有了肉香,大塊吃肉,大口吃泡軟了的饢,頓時有了西北人的豪氣。常在新疆的人,在外面放牧或幹活,腰裡也裝幾個饢,餓了,找條小河,把饢像擲飛碟一樣,拋到水的上游,人在下游不緊不慢地洗手洗臉,這時饢隨著流水飄下來了,順手撈起被水浸軟了的囊,吃時連杯水都免了。在新疆走親戚看朋友出門旅遊都免不了帶上幾個饢。
據說到內地做生意的人,走時要帶百十個饢,有的不惜讓家人花航空郵費寄饢,就是到北京開會的代表們走時也不忘帶幾個饢,宴罷,回到房間,掰幾塊饢解解饞,就是不吃看一眼心裡就踏實了些,饢和新疆人民相依相伴了1000多年,已成了新疆人的伴侶。在一些地方,在小孩出生40天左右,要舉行一個祝福儀式,只讓小孩子們參加。主人要給小孩子們吃托卡西饢,那是一個茶杯口般大的饢,中間有個小窩窩,裡面裝滿了蜂蜜。小巴郎(孩子)們把饢貼在嘴上,用舌頭先把蜂蜜舔淨,然後一邊玩耍一邊把小囊吃完,帶著滿臉的蜂蜜回家。
在烏魯木齊,在喀什,在阿勒泰都有許多全國的各色小吃,但最多的還是饢餅店,就像各大城市都有麥當勞肯德基快餐店,但還是比不過各地的特色小吃一樣。饢永遠是新疆的第一吃。

烤包子

烤包子是維吾爾族的名小吃之一,因其包餡用饢坑烤制而故名。從科學飲食觀上而言,羊肉與洋蔥配合為餡後,其營養成分能得到互補,被稱為菜中皇后的洋蔥,除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和糖類外,還是有祛風發汗、解毒消腫的功效,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洋蔥具有溶解血栓、擴張血管的功能,所以經常食用烤包子的維吾爾族得血栓疾病得人較少。
烤包子在新疆是極普通的一種風味小吃食品。在食用烤包子時,一般配有湯飯和茶水,邊吃烤包子邊吃湯飯,有時一次3-4個烤包子、一碗熱茶水即可解決一次修下休閒餐食。

羊肉燜餅子

將羊肉精心炒制之後,配以洋蔥,青椒,番茄,以蒸熟的薄餅包裹食用,味道別具一格。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