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餅

胡餅

胡餅就是饢,與胡餅類似的傳統餅類食品有“燒餅”、 “爐餅”,“麻餅”等。漢代控制西域後,引進芝麻,胡桃,為餅類製作增添了新輔料,這時便出現了以胡桃仁為餡的圓形餅也被稱為“胡餅”。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胡餅
  • 英文名:Hu Bing
  • 主要食材:麵粉,芝麻,洋蔥,雞蛋,酥油,牛奶,清油,糖,鹽
  • 別稱:燒餅,爐餅,饢
  • 類型:主食,麵食
歷史背景,花樣,製作方法,文獻記載,由來,多元名,

歷史背景

饢在新疆的歷史悠久,古代稱為“胡餅”、“爐餅”。胡餅是由少數民族流傳而來,其中“胡”就是代表少數民族的意思。饢以麵粉為主要原料,多為發酵的面,但不放鹼而放少許鹽。饢大都呈圓形,最大的饢叫“艾曼克”饢,中間薄,邊沿略厚,中央戳有許多花紋,直徑足有40-50厘米。這種饢大的要1-2公斤麵粉,被稱為饢中之王。最小的饢和一般的茶杯口那么大,叫“托喀西”饢,厚約1厘米多,是做工最精細的一種小饢,還有一種直徑約10厘米,厚約5-6厘米,中間有一個洞的“格吉德”饢,這是所有饢中最厚的一種。
胡餅胡餅

花樣

饢的花樣也很多,所用的原料也很豐富。除了麵粉外,芝麻、洋蔥、雞蛋、清油、酥油、牛奶、糖、鹽都是不可缺少的原料。在做“托喀西”饢和其他饢時,不僅要放油、蛋、糖等原料,還要在表面上撒些“斯亞坦”(黑草籽,很像黑芝麻),這種饢不僅味道好,而且長時間保存不會變質。所以維吾爾族人出差,上遠路都帶這種饢,喝點茶水,吃些“托喀西”饢馬上可以充飢,這真是一種理想的方便餐。傳說當年唐僧取經穿越沙漠戈壁時,身邊帶的食品就是饢。

製作方法

除了麵粉外,芝麻洋蔥雞蛋清油酥油、牛奶、糖、鹽都是不可缺少的原料。在做“托喀西”饢和其他饢時,不僅要放油、蛋、糖等原料,還要在表面上撒些“斯亞旦”(黑草籽,很像黑芝麻),這種饢不僅味道好,而且長時間保存不會變質。所以維吾爾族人出差,上遠路都帶這種饢,喝點茶水,吃些“托喀西”饢馬上可以充飢,這真是一種理想的方便餐。傳說當年唐僧取經穿越沙漠戈壁時,身邊帶的食品就是饢。

文獻記載

秦漢以前中國人大約主食湯餅或者蒸餅。《釋名》:餅,並也。溲麥面使合併也。崔實四民月令》:立秋日食煮餅及水溲餅。《漢書·百官表》在“少府“屬下有“湯官”,主餅餌。這些都是講的煮湯作餅,即湯餅,或煮餅。至於蒸餅,《晉書》記載,何曾尊豪,累世蒸餅上不作十字不食。《柳氏舊聞》載,唐玄宗食俎有羊臂臑,夫子割余污漫刃,以餅潔之,玄宗看見了很不高興。這裡講的餅,都是蒸餅,很薄軟,所以能用來拭刀。

由來

胡餅大約是在漢代班超通西域時傳來的。可惜至今尚未找到直接的文字記載。最早一條記載“胡餅”的文字,是《太平御覽》八六。引《續漢書》:“靈帝好胡餅”。其次是《三輔決錄》:“趙歧避難至北海,於市中販胡餅”的記載。可見漢代已有“胡餅”。就算有人說《三輔決錄》出自後人之手,《晉書》也有王羲之獨坦腹東床,齧胡餅,神色自若的記載。可知至遲晉代已傳入“胡餅”了。
到了唐代,齧胡餅已經成了一種最時髦的享受。《舊唐書》:“貴人御饌,盡供胡食”。所謂“胡食”的種類,慧琳《一切經音義》第三十七卷“陀羅尼集”第十二說:此油餅本是胡食,中國效之,微有改變,所以近代亦有此名,諸儒隨意制字,未知孰是。胡食者,即畢羅燒餅、胡餅、搭納等。
“胡食”自漢魏以來,即在中國風行,到唐代最盛。安史之亂時,玄宗西幸,走到鹹陽集賢宮,沒有東西吃,只好用“胡餅”充飢。《通鑑》玄宗紀說:日向中,上猶未食,楊國忠自市胡餅以獻。胡三省注說:“胡餅今之蒸餅”。高似孔說:“胡餅言以胡麻著之也”。看來高說更確切一些,胡餅即是麻餅,亦即燒餅。崔鴻《前趙錄》說,石虎忌諱“胡”字,所以改“胡餅”為“麻餅”。《湘素雜詩》又記:有賣胡餅者,不曉得胡餅原名,就改個名字“爐餅”。 所以“胡餅”又可叫“麻餅”,也叫“爐餅”。這就和今天四川的“鍋魁”差不多了。《清異錄》記述說,湯悅在驛舍遇見一位士人,招待他吃飯。其中有一種“爐餅”,各有五種,仔細品味,五種餡味各不相同。於是請教士人,說,這是“五福餅”啊!可知“胡餅”有時也有餡。而且,唐代長安十分盛行此餅。當時日本僧人圓仁《求法巡禮行記》中寫道:“開成六年(公元八四0年)正月六日立春。命賜胡餅寺粥。時行胡餅,俗家皆然”。在此之前。北魏賈思勰齊民要術》中,即有“燒餅作法”,與唐代“燒餅”作法,相去不遠。

多元名

可知“胡餅”即是“燒餅”、 “爐餅”,亦即“麻餅”。
至於“畢羅”的得名,《資暇錄》說,番邦有畢氏、羅氏,好食這種食品.所以叫“畢羅”。《唐語林》亦有類似記載。日本人桑原騭藏考證說,隋唐時來華的西人,說“安國”的西邊百餘里,有“畢國”,其人常到中土貿易,可能“畢羅”因其來自番國等地,因以為名,正如慧琳所謂,隨意制字,了無正體者。
楊升庵說:《集韻》:畢羅,修食也。唐人小說中,宰相有櫻筍廚,食之精者,有“櫻桃畢羅”。今天北方人稱呼為“波波”,南方人訛傳為“磨磨”。楊慎那時人,已稱“餑餑”為“波波”或“磨磨”了。在此之前,北宋人《青箱雜記》,也記載說:餅一名畢羅,北方有所謂波波者,今俗書作畢羅即此。唐代長安有專售之畢羅店,一在東市,一在長頭裡,俱見《續酉陽雜俎》。唐代賣畢羅亦以斤計,只是中有蒜為餅,和宋代北方之餑餑。以甜者為多,似不同。這些記述可知,畢羅也是“胡食”,是由西域胡人傳來的。唐代叫畢羅,宋代以後,北方叫“波波”或“餑餑”,南方叫“磨磨”。亦即今日四川稱的“饃饃”。不過,四川土話中的“饃饃”,是用麵粉之類蒸製的餅,火上烤成的,叫“鍋魁”。
了解一些“胡餅”的引進歷史,十分有趣。由蒸餅湯餅到胡餅、燒餅麻餅,再到今日的麵包。麥田,也許歷史的進化過程即是如牡吧。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