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玄篇

氣功內丹術著作。1卷。元·余洞真撰。是書著重探討天地陰陽交合化生之理及水火交化進退之機在內丹修煉中的作用,而特別突出玄牝的地位。認為“夫人身中竅,名曰玄牝,若人得此竅,期三才萬物悉備於我矣。此之一竅,非泥於物也,其理別於他術.止不過忘形滅念,如守其中矣。久久純熟,中宮靜極,則身中陽氣自然生也,陽氣漸生,陰氣漸剝,乃曰陽長陰消之意矣”。此外,書中對形化、氣化、坐工、口訣、沐浴、藥物、火候玄關抱一、解胎等都作了具體的分析與探討,並附圖以資補述。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悟玄篇
  • 創作年代:元
  • 作者:余洞真
  • 作品類型:氣功內丹術著作
生性說,悟玄篇,形化,氣化,坐工口訣,火燥水濫,沐浴,玄關一竅,藥物,火候,中宮,抱一,出神,初下手,《中國氣功大成》,內容簡介,書目目錄,

生性說

悟玄篇

--------元.余洞真 撰
道本無言,因言而顯其道;法本無象,因象而得其理。得象忘言,得兔忘荃,何矣?故曰:過河須用筏,到岸不須舟。所謂人者,秉受元陽真氣,三百八十四銖,內分二十四銖,散於五臟六腑,以應二十四氣;外分三百六十銖,以應周天三百六十度。元和子曰:人身大抵同天地。邵子曰:誰把三才別立根,一身別有一乾坤。此之謂也。蓋人子時,兩腎中二氣上升,午時到心,二氣交合熏蒸,肝肺之液自心而來。左腎之氣負戴肺液而下降,右腎之氣負戴肝液亦下降矣!亥時到於腎,肺液到於左腎,化而為精,肝液到於右腎,化而為血矣!久久元氣耗散,精血乾枯,則曰死矣!丹書曰:五行順行,法界火坑;五行顛倒,大地七寶。蓋言學仙之士,龍從火裹出,虎向水中生,此五行逆行之理也。所以逆則為聖,順則為凡。故以三關之妙用,一煉精化氣,為初關;二鍊氣成神,為中關,三煉神還虛,為上關;虛空粉碎,為了當。三關妙用,要在心傳,沐浴兩月,玄之又玄。口訣秘細,未敢輕言。學仙之士,不遇明師指點,到老無成,空度歲月爾。

形化

夫人受父精母血,成胎之時,中含一點元氣,以為造化之根蒂矣.先生左腎,次生右腎,腎生心,心生肝,肝生肺,肺生脾,脾生小腸,小腸生大腸。五行形化而生,形體具足,十月胎成,以就嬰兒矣!今人只知形化而不知氣化。所謂學仙之士,只論氣化而不論形化。今人多以兩腎中間為生身處,又言心腎為水火,肝肺為魂魄,脾土為意,全然非矣!

氣化

蓋人在母胎中,十月氣足,其初受父母一點元氣而至於心矣!其氣到心之時,則發胎氣布散於外,以接其生也。夫鬼在於暗中,渺渺茫茫,不知分曉,微覺在細雨密霧之中,而無一點光明,遂逐靈光而去,接入胎中,逕入光內,俱不知陰見其陽,則化為氣矣!名曰太極。其氣復升之頂,分為二氣,下降於左右二腎,名曰兩儀。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乾坤相橐而生六子,散乎於外而為六脈,六脈周流,一身備矣!造化悉備,所以降生於世以為人也。所謂學仙之士,要識生身之處,立為丹基,可以超凡入聖也。吾今恐言未盡,故立圖以發學,誠為參學爾。
陰中有陽名曰坎屬火非腎也
陽中有陰名日離非心也

坐工口訣

夫學道之士,不拘時候,但得身心閒暇之時,求於靜處,暝目閉口,端坐忘耳,或盤膝或不盤而坐皆可。夫坐之時,外忘其形,而不著物累,內忘其心,而不著事,若存其中,似存不存,似守不守,而著於空矣。
久久純熟,自然念定,念定則陽生,陽氣生則有升有降。其氣升者,自腰間尾閭而升,直上夾脊而止,藉巽風則鼓而上於頂矣,二氣交合,下降於舌端,如蜜之甜,款款咽納,直入中官矣。丹書曰:吹噓賴巽風。又曰:初時須著力,次候卻如無。
總之,升降不明火候之數、日用工夫、三關妙用、沐浴玄機,空延歲月,到老無成矣。古歌日;神仙不肯分明說,誤殺閻浮多少人! 何也? 這些道理人還識,陸地神仙鬧似麻。所謂天機秘訣,末敢泄漏於文,故以口傳心授爾。

火燥水濫

夫火燥者,上升不止;水濫者,下降不息。若有法度調和,斤兩運用,則火不炎燥,水不泛濫,自然定矣。用時則有,不用則無,其理玄機,在乎口訣。既不知此妙用,則何一煉精化氣,二鍊氣成神,三煉神還虛也。今學道之人,天下紛紛,其得正傳者,無有一二爾。此個道理,豈可輕易授人哉!

沐浴

十月懷胎,兩月沐浴,共成一載三百六十日矣。且休說十月懷胎,其兩個月而沐浴,安於何處矣。此兩個月而又不行火候,或安於前,或安於後,或安於其中矣。委的實用,非不用也。 學道之土,須要參學,莫泥於卯酉二月,非也。脫胎之時,莫非口傳心授爾。

玄關一竅

玄關一竅者,乃一身總要之關也,此竅者,即心中之心是也。其心非肉心,乃心中之主宰,一身萬事之神也。其神者,無形無相,非有非無也.人能無私之時,便是玄關一竅,才有一毫私慾,不是也,程子曰:不偏不倚之謂中,才有偏倚便不中也。
杏林石真人曰:身里有玄機,心中無垢塵。期言盡矣。玄關一竅,萬事之宗,動交於物.靜養在中。不無不有,非色非空,凝然湛定,氣息流通。左升白虎,右發青龍,齊停央脊,鼓起巽風。扇開爐鞴,透上昆峰,乾坤交媾,化作一泓。降至舌端,咽人黃官,一日之內,三四遍功,初關百日,沐浴一月,中關百日,沐浴前同,上關百日,火候數窮,脫胎神化,抱一養童,九年行滿,白日上升。大道無言非有問,忘形忘象求鉛汞。守中一物莫存些,專意身心要守定。呼吸一應便神清,六脈自然朝性命。精神魂魄各歸元,至此身心寂不動。一陽生至二陽遷,只待溫溫行火今。須臾直舉至銀河,玉枕泥丸如火烘。乾坤交媾降明堂,頂上圓光懸寶鏡,如如下降至舌端,滿口馨香甘液噴。徐徐咽納下黃庭,遍體金光隨罩定。三家相見結嬰兒,一卦三二兩卦定。晨昏握運仗天罡,四三皆拱璇璣柄。一年迸破頂頷門,是能超凡而人聖。九年抱一行圓滿,獨步翔鸞歸大洞。
吾今泄破聖賢機,洗耳暝心存一定。莫待鉛虛汞散飛,他時赴死甘心盡。玄機備細剖心傳,學道人人早精進。又云:玄關竅假在其中,無形無象亦無窮,今人若指其安處,便隔千山幾萬重。若人指點心肝脾肺腎不著處,卻如虛處巧捏一穴,其言中矣,著一處卻非中矣。

藥物

夫採藥者,血中採取真氣,氣中採取真精,血氣者,到頂交合,化而為液。真精真氣者,氣至頂交合,化而為金,液者,流於經脈,而為白血。其金者,入於中宮,結而成丹。工夫到日,一身血氣,化為白血,真精真氣,盡結以成。丹體既成,出神入神,皆不被幻軀之累也,向上一著,超出陰陽之外,尤存口訣,是為身外有身,尤未奇特也。又雲;精中氣血血中精,精氣元同太極成.莫言呼吸為交感,此物安能有死生7

火候

進火之時,頃刻一周天。夫十個月而三百日,三千六百時,三萬刻,或刻刻行火,或時時行火候,或日日行火候,或時中不拘於刻,或日中不構於時,但用便用。但不知法度,則亂升亂降,則不能上矣。口訣存焉。

中宮

土生萬物,心主萬事,心即土也,土即心也,故曰中央戊己土,中央即玄關一竅也。了得土,萬物死;了得心,萬事息。今知學道人,茫茫只向外邊尋覓,卻不去中心求其道也。

抱一

脫胎吞入腹,在於人間,九載積行滿八百,而證於仙。乾坤往來,游遍名山洞府。行滿八百之日,奉金書玉沼,而列於班矣。

出神

名曰解胎。學道底人,總不知火候沐浴造化之備,其脫始之時,莫非口傳心授爾。

初下手

玄牝之門:萬化俱忘性不忘,忘無忘處妙無方。這些便是玄關竅,何是泥形亂度量。
透關:自從關竅撞通時,二氣周流應化機。任去任來無掛礙,絲毫不動斡璇璣。
破境:心明性徹,光圓如鏡,一念才生,諸相即應,學道之土,不可認著,必屬他境。故云:為甚眼中難著屑,只因性里不藏塵。念頭一動性揚波,鬼面人頭見許多。蓋謂寂然通感應,學人不認即無魔。
敵魔:思念相續,不能斷絕,鬼面人頭,千般萬狀,立時駕動水火二車,一撞三關,直透內院,三屍走,六賊逃移,則群魔自然散矣。陣陣昏沉黑暗蒙,立時仗劍布罡風。爐中發起三陽火,掃蕩妖氛頃刻中。
立基:釋氏工夫至此,謂之打成一片,晝夜不捨,只管加時定力,日就月將,做將去了,道門立基行火候,煅煉而成丹也。丹基立定念頭純,晝夜神光衛護身。兩眼自然慵睹色,一心默歇守玄真。
火候:八竅分為八節門,溫涼寒暑應乾坤。四時不失陰陽火,鼎內丹砂結紫雲。又白真人曰:行火之士,十二時設一時,即五刻也,三百日內在半月,計一千五百刻也。一身八刻一周天,一刻工夫簇一年。學者若知如此用,飢來吃飯困時限*
沐浴:身中沐浴,乃氣候之沐浴。月中之沐浴,乃丹頭之沐浴也。紫陽日:免雞之月及其時。斯言者,兩月沐浴也,精全氣旺藥爐溫,二八臨門固蒂根。不向抽添加火候,洗心滌慮道常存。又:氣候來潮,須當塞兌垂簾,湛然無欲,以待氣候過也。毋得縱意四散,所謂不能固濟須丹傾矣。工夫到此要防危,不比尋常一類推。氣候來潮須保養,禁關閉兌守無為。
採藥:採藥時用看老嫩,嫩如湧泉之泛上是也,老如蟻行、如毛細是也。
煅煉:閉目若存中,如空空不空。坤宮其氣發,背上炎烘烘。巽風輕鼓舞,一氣透天宮。閉之不可放,化作滿頭泓,徐徐而放下,大地作甘霖。
總訣:夫人者,頭乃諸陽聚會之所,其中有陰,名曰真汞五臟者,乃諸陰聚會之所,其中有陽,名曰真鉛。蓋心者,上不屬於陽,下不屬於陰,而得其中,以為一身之主宰,視之不見其形,聽之不聞其聲,叩之者感而遂通,中之者寂然不動。人若向此不動中做工夫,終至純熟,則知天地造化悉備於我矣。
[按] 此書極重玄牝,作者認為"若人明得此竅,則三才萬物,悉備於我矣。此之
一竅,非泥於物也。其理別無他術,止不過忘形滅念,如守其中矣。久久純熟,中宮靜極,則身中陽氣自然生矣。陽氣漸生,陰氣漸剝,乃曰陽長陰消之意矣"(自序)。書中所論,均屬內丹術中之要點,唯文字較拙,多有辭不達意之處。作者余洞真,生平不詳。

《中國氣功大成》

內容簡介

中國氣功歷史悠久,源遠流長,且流派眾多,內容豐富。自先秦以迄明清,積有氣功文獻千餘種,這是一份極其寶貴的文化遺產。由於歷史條件的局限,氣功文獻中難免良莠並存、玉石混雜,因此有必要進行一翻整理篩選,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編者用七年的時間,系統地閱讀了道藏佛典,以及大量的醫學著作、筆記小說、經史諸子,從中精選出一百三十餘部重要著作,一千多個篇章,二百三十多幅插圖。三易其稿,編成本書。
【《悟玄篇》 列於本書辛編 】

書目目錄

甲編:《周易》及諸子中的氣功文獻
《周易》(魏*王弼注)
《老子》(漢*河上公注)
莊子
《列子》
《管子》
《遠遊》(屈原
《淮南子*精神訓》
《申鑒*俗嫌》(漢*荀悅
《抱朴子》
太極圖說》(宋*周敦頤撰 朱熹注)
乙編:經脈關竅鍊氣等
黃帝內經素問》(唐*王冰注)
靈樞經》(明*張介賓注)
嵇康集*養生論》(魏*嵇康)
養性延命錄》(梁*陶弘景
《將攝保命篇》
《千金要方*調氣法》(唐*孫思邈
存神鍊氣銘》(唐*孫思邈)
四言詩》(唐*孫思邈)
坐忘論》(唐*司馬承禎)
服氣精義論》(唐*司馬承禎)
東坡全集》(宋*蘇軾)
《道樞*真誥篇》(宋*曾[忄造]集)
臨江仙》(宋*曾[忄造])
《保生要錄》(宋*蒲處貫)
《聞見錄》(宋*羅點
《朱子全書*調息箴 載魄抱一說》
《三元延壽參贊書*神仙救世卻老還童真訣》(元*李鵬飛集)
《敬齋先生古今[黃主]*丹田解》(元*李治)
奇經八脈考》(明*李時珍
勿藥元詮》(清*汪昂
《大成捷要*關竅秘訣》(清*趙泰昌傳)
丙編:導引按摩
《馬王堆導引圖》
《老子按摩法》(唐*孫思邈傳)
五禽戲》(漢*華佗傳
《靈劍子*導引勢》(晉*許遜述)
《靈劍子引導子午記》(晉*許遜述)
易筋經》(北魏*菩提達摩傳)
《玄鑒導引法》(晉*葛洪傳)
《養生方導引法》(隋*巢元方集)
《鐘離八段錦》(唐*鐘離權傳)
《天竺國按摩法》(唐*孫思邈傳)
《婆羅門導引十二法》(明*高濂傳)
《三洞樞機雜說*日用導引神仙初地門》
《左洞真經*按摩導引訣》
《神仙起居法》(五代*楊凝式傳)
《陳希夷二十四氣導引坐功圖勢》(明*高濂傳)
《逍遙子導引訣》
修齡要指》(明*冷謙
赤鳳髓》(明*周履靖
遵生八箋》(明*高濂)
《壽世青編*十二段動功》(清*尤乘輯)
《壽人經》(清*汪[上日下政]輯)
《延年九轉法》(清*方開)
內功圖說》(清*潘[上雨下尉])
丁編:吐納胎息 禪功
《神仙絕穀食氣經》
《中山玉櫃服氣經》(唐*碧岩先生傳)
《太清王老口傳法》(唐*脫空王老傳)
幻真先生服內元氣訣》(唐*幻真先生)
《諸真聖胎神用訣》
胎息經》(唐*幻真先生注)
《胎息銘》
《胎息精微論》
《胎息根旨要訣》
《孫真人四季行工養生歌》
《去病延壽六字法》
《雲笈七籤》(宋*張君房集)
《壽親養老新書*六字氣訣 擦腎腧穴》(元*鄒鉉集)
修習止觀坐禪法要》(隋*智[豈頁])
六妙法門》(隋*智[豈頁])
戊編:存思內視
《陰符經》(唐*李筌集注)
《老子說五廚經》(唐*尹[忄音]注)
《太上老君清淨心經》
《太上老君內丹經》
《太上老君內日用妙經》
《高上玉皇心印經》
《太上純陽真君了三得一經》
《靈寶洞玄自然九天生神章經》
《洞玄靈寶定觀經》
太清中黃真經》(唐*中黃真人注)
上清黃庭內景經》(晉*魏華存傳 唐*務成子注)
《太上黃庭外景經》(晉*魏華存傳 唐*務成子注)
《太上黃庭中景經》(金*李千乘注)
《黃庭遁甲緣身經》
己編:參同契系列文獻
周易參同契》(漢*魏伯陽後蜀*彭曉注)
《古龍虎歌》(漢*陰長生注)
《金碧古文龍虎上經》(宋*王道註疏)
《浮黎鼻祖金華秘訣》(漢*葛玄注)
《日月玄樞論》(唐*劉知古)
《還金術》(唐*陶植撰)
《還丹內象金鑰匙》(後蜀*彭曉撰)
《金丹歌》(宋*高先)
易外別傳》(宋*俞琰
庚編:鐘呂派內丹術
《入藥鏡》(唐*崔希范撰 元*王[王介]注)
鐘呂傳道集》(唐*施肩吾傳)
靈寶畢法》(唐*鐘離權撰)
破迷正道歌》(唐*鐘離權撰)
《還丹歌》(唐*鐘離權撰)
《贈洞賓丹訣歌》(唐*鐘離權撰)
《呂祖志》(唐*呂岩
《還丹口訣歌》(唐*馬湘
《金石誥》(唐*馬湘)
《還丹賦》(五代*劉操)
《還丹破迷歌》(五代*劉操)
《至真訣》(五代*劉操)
鷓鴣天》(宋*范仲淹
《簡易內丹術》(宋*李博
辛編:道家南宗內丹術
悟真篇》(宋*張伯瑞撰 宋*翁淵明注)
金丹四百字》(宋*張伯瑞撰)
《玉清金笥青華秘文金寶內煉丹訣》(宋*張伯端撰)
《還源篇》(宋*石泰
《還丹復命篇》(宋*薛式
翠虛篇》(宋*陳楠
紫清指玄集》(宋*白玉蟾
《道閫元樞歌》(宋*彭[耒呂])
金丹大成集》(元*蕭遷芝撰)
悟玄篇》(元*余洞真撰)
《漁莊錄》
壬編:道家北宗及元明名家煉養文獻
《重陽全真集*修行 問龍虎交媾》
《不二元君法語》(金*孫不二
《[石番]溪集*青天歌 修道》(元*丘處機
大丹直指》(元*丘處機)
《中和集*龍虎歌 煉虛歌》(元*李道純
金丹大要》(元*陳致虛
規中指南》(元*陳冲素
《玄機直講》(元*張三豐)
《道言淺近說 附三豐先生輯說》(元*張三豐)
玄要篇》(元*張三豐)
《無根樹》(元*張三豐 清*劉一明注)
癸編:明清伍柳派內丹術
天仙正理直論》(明*伍守陽撰注)
仙佛合宗語錄》(明*伍守陽撰)
金仙證論》(清*柳華陽撰注)
《神室八法》(清*劉一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