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史

唐史

唐朝是中國封建社會的一個重要時期。唐史,主要指的是《舊唐書》和《新唐書》。五代後晉時官修的《舊唐書》,是現存最早的系統記錄唐代歷史的一部史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唐史
  • 主要指:《舊唐書》和《新唐書
  • 特點:現存最早系統的記錄唐代歷史
  • 性質:一部史籍
朝代簡介,唐朝歷史,李淵,李世民,李治,武則天,李隆基,安史之亂,藩鎮割據,唐衰亡期,《舊唐書》介紹,修編歷史,文籍介紹,書籍目錄,《新唐書》介紹,修編歷史,指導思想,文籍介紹,勘誤校正,書籍目錄,新舊唐書,影響意義,綜述,國力強盛,多民族融合,經濟文化成就,社會轉折,總結,借鑑意義,

朝代簡介

“唐”這國號是晉的古名,泛指今山西省的中心地域。
《唐史》《唐史》
傳說君主堯號稱“陶唐”氏。周朝時在現今山西省有一小國唐國李淵在隋朝時繼承唐國公;在隋恭帝禪讓後便以唐為國號,長安稱帝,建元武德,是為唐高祖。天祐四年(907年),朱溫逼唐哀帝李柷禪位,改國號梁,是為梁太祖,改元開平。同光元年(923年)四月晉王李存勖在魏州稱帝,史稱後唐,是為唐莊宗。同年十月,攻入開封,梁末帝自殺,滅後梁。
唐朝皇族李氏自稱出自漢族的趙郡名望,同時李氏家族也是隴西軍事貴族。隴西李氏從秦代開始就是中國著名的武將軍人世家。
這個家族湧現過西漢飛將軍李廣等著名將軍。不過也有人對此說法表示懷疑,認為唐朝皇族李氏帶有鮮卑血統。而《舊唐書》和《新唐書》中則稱唐朝皇族李氏是老子李耳的子孫,十六國的西涼開國君主李皓亦是其遠祖。北周時推行鮮卑化政策,李氏被迫改成“大野氏”,這是一個新創立的姓氏。北周滅亡後,又恢復為李氏。
唐朝連同宋朝被歷史學家黃仁宇認為是相繼於秦漢之後的中國第二帝國時期,日本歷史學者則普遍認為唐朝是中國“中世”時期的結束。唐朝國力在中國歷史上數一數二,因此華人也被稱為“唐人”。
唐朝盛時疆域圖唐朝的疆域在最盛時期東至安東,西達中亞鹹海的安西,南面包括了越南北部,北面則到蒙古高原的北部。唐朝周圍的異族很多,為了有效管理突厥、回紇、靺鞨、鐵勒、室韋、契丹等,分別設立了安西、安北、安東、安南、單于、北庭六大都護府。
安史之亂後數十年間,由於大量河隴邊兵參與平亂(主要為隴右節度使、朔方節度使所部)導致邊防空虛,吐蕃趁勢進逼,回紇則入據河套草原,使得唐政府能控制之疆域大減,黃河以西甘、涼皆不可得,終唐之世對於敦煌以西之控制亦完全喪失。在東北由於新羅的崛起,安東都護府早已撤回遼河以西,同時契丹、奚等部族成為大患。西南方面吐蕃和南詔亦在中唐之後令唐政府蒙受重大損失。
唐代開創了中國政區史上道和府的建制。唐初貞觀年間,將全國劃分為關內、河南、河東、河北、山南、隴右、淮南、江南、劍南、嶺南等十道。開元年間又將山南、江南各分東西,並增置京畿、都畿、黔中道,形成十五道的格局。道下設州、府,州、府下再設縣,開元末年,全國共有州、府三百二十八座,縣一千五百七十三座。

唐朝歷史

李淵

李淵是唐朝的開國皇帝。隋朝末年,農民起義遍及全國各地,隋煬帝楊廣於大業十一年(615)以李淵為山西河東慰撫大使,不久又拜太原留守,以北備突厥,並鎮壓今山西省境內的農民起義。當時,隋政權已呈土崩瓦解之勢,統治階級一再發生大分裂,地主武裝和義軍星羅棋布於各地。李淵素有大志,移官太原後,看到隋朝即將敗亡,萌動了取而代之的念頭。大業十二年,農民起義在全國已居優勢,隋朝再也無法集中兵力有效地打擊各個武裝集團,李淵於次年五月在太原殺死副留守王威和高君雅,正式宣布起事。七月,李淵與長子建成、次子世民揮師南下,先後破霍邑(今山西霍縣),渡黃河,向西南挺進。
唐史十二講唐史十二講
十一月間攻入長安。不久,就宣布遙尊隋煬帝為太上皇,擁立煬帝孫代王楊侑為帝,改元義寧,是為隋恭帝。李淵任大丞相,進封唐王。大業十四年三月隋煬帝在江都被殺,五月,李淵逼恭帝禪讓,自己稱帝,國號唐,是為唐高祖。改元武德,仍都長安。武德九年六月初四,秦王李世民伏兵玄武門發動宮廷政變,殺死其兄太子建成及四弟齊王元吉,逼高祖立自己為太子。不久,世民即位,是為唐太宗。李淵退位為太上皇。次年改元貞觀。唐太宗即位不久,於貞觀二年(628)發大軍征討據有夏州(今內蒙古白城子)的梁師都,師都為其下所殺,夏州歸唐所有,至此全國統一。

李世民

唐太宗李世民作為傑出的
李世民李世民
政治家和開明皇帝,接受亡隋的教訓,懾於農民起義的餘威,與群臣留意"居安思危",勵精圖治,出現了天下昇平的景象,史稱貞觀之治

李治

貞觀二十三年(649)唐太宗逝世,第九子李治即位,是為高宗唐高宗李治統治時期,皇后武則天逐步登上政治舞台,並且成為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是武士彠之女,十四歲入宮做唐太宗的才人。太宗死後,她入感業寺為尼。唐高宗即位後,召她入宮,封為昭儀。永徽六年(655)高宗在李績、許敬宗等人的支持下宣布廢黜王皇后,改立她為皇后。從顯慶(656~661)開始,政柄漸操武后之手,天下稱皇帝和武后為"二聖"。

武則天

弘道元年(683)高宗死後,武則天立太子李顯為帝,是為中宗。不久,又廢中宗,改立另一個兒子李旦為帝,是為睿宗。天授元年(690),武則天終於廢睿宗稱帝,改國號周。武周政權持續了十五年之久(690~705)。
武則天武則天
武則天操國柄將近半個世紀,神龍元年(705),宰相張柬之、桓彥范、袁恕己等人策動左右羽林軍李諶、李多祚等人發動政變,殺死武則天的親信張昌宗、張易之兄弟,擁立中宗李顯復位,重建了李氏王朝。中宗復位以後仍然是一個傀儡皇帝,大權旁落在皇后韋氏、女兒安樂公主及武后餘黨武三思等人手中。中宗於景龍四年(710)去世,韋後立溫王李重茂為帝,是為少帝,並欲加害相王李旦。李旦子隆基遂發動政變,誅殺韋後、安樂公主及武氏殘餘勢力,擁立李旦即位,是為睿宗。此後睿宗妹太平公主因擁立之功而大權在握,與李隆基發生了權力之爭。

李隆基

睿宗於延和元年(712)讓位於太子隆基,是為唐玄宗。次年,太平公主被賜死,黨羽或殺或逐,混亂政局至此結束。同年唐玄宗改元開元。唐玄宗即位後勵精圖治,力求有所作為。故開元年間形成了政治清明、物阜民殷的局面,史稱開元盛世。這是繼漢武帝時期之後,中國歷史上出現的第二次鼎盛局面。唐玄宗天寶年間,在一派歌舞昇平聲中,逐步轉化成了一個貪圖逸樂的皇帝。開元二十二年(734)"口蜜腹劍"的李林甫拜相後,居相位長達十九年之久。李林甫為人陰險狠毒,排擯賢良。繼起的權臣楊國忠,是楊貴妃之堂兄,身兼四十餘使,玄宗對他盲目信任,莫見其非,群臣因之杜口。從玄宗朝開始出現了宦官干政的局面。高力士特蒙恩寵,四方進奏的文表,往往須先呈給他,然後才得以進御。總之,到唐玄宗統治的末年,唐朝鼎盛局面的背後已經顯露出嚴重的危機。
李隆基李隆基

安史之亂

安祿山史思明都是東北一帶的雜胡。安祿山兼任平盧(今遼寧朝陽)、范陽(今北京)、河東(今山西太原西南)三鎮節度使,還兼任河北道採訪黜置使,專事對付奚、契丹等族。史思明亦官至知平戶軍事。安祿山經過累年的策劃和準備,終於天寶十四載(755)十一月在范陽發動叛亂。安祿山很快就攻下洛陽,自行稱帝,國號燕。唐玄宗於潼關失守後倉皇逃在成都。太子李亨在靈武即位,是為肅宗。在戰爭期間,安史集團內部一再發生內訌,先是安祿山為其子慶緒所殺,後來安慶緒又為史思明所殺,最後思明亦為其子朝義所殺。內部鬥爭大大削弱了安史軍的力量,尤其重要的是他們發動戰爭不得民心,到處遭到民眾的打擊。在這種情況下,唐軍逐步轉敗為勝。寶應元年(762)肅宗去世,太子李豫即位,是為唐代宗。他以雍王李适為天下兵馬元帥,會諸道軍與回紇軍展開反攻,最後在次年正月戰敗叛軍,史朝義自縊。歷時七年多的安史之亂至此結束。
安史之亂雖然平定,藩鎮割據的形勢卻從此形成。唐朝後期,中央同藩鎮間發生過三次大規模的戰爭。第一次,唐德宗力圖平藩,引起了"二帝四王"之亂;第二次,唐憲宗大舉用兵,平定了不少藩鎮;第三次,唐武宗平澤潞。

藩鎮割據

唐朝中葉以後,一部分地方軍政長官據地自雄,不服從中央命令的政治局面出現。藩是保衛,鎮指軍鎮。封建朝廷設定軍鎮,本為保衛自身安全,但發展結果形成對抗中央的割據勢力
原因是地方上各自為政,各藩鎮壟斷稅收,向宮廷所繳納的稅收愈來愈少,“兩稅”法實行過程中朝廷將數額分配於各道,責成地方官作內部分配。實際上全國三分之一的道,大多數在北方,從未繳稅於中央。即是南方,繳納的品物也採取一種進貢的形式,黃仁宇中國大歷史》對此點有詳細論述。

唐衰亡期

唐朝後期,中央的財政主要依靠授刮東南各道,當地農民遭受的苦難特別深重。於是,在唐宣宗大中十三年(859)終於爆發了裘甫領導的浙東農民起義。唐懿宗鹹通元年(860)夏,裘甫被圍困於剡縣城內,寡不敵眾,起義失敗。
鹹通十四年(873)懿宗去世,太子李儼即位,是為僖宗,改名儇。僖宗終日打獵游嬉,朝政日非。黃河中游天災嚴重,廣大農民賣妻鬻子,無以為生。農民反抗遍於各地,大起義爆發的條件終於成熟。唐僖宗乾符二年(875),冤句(今山東曹縣西北)人黃巢亦於同年以數千人起義,眾推黃巢為"沖天大將軍",建元"王霸"。黃巢自號"義軍都統"。廣明元年十二月十三(881年1月16日),黃巢在含元殿即位,國號"大齊",改元"金統"。義軍在中和三年(883)春大敗於梁田陂(今陝西華縣西南)。黃巢最後與親故數十人退至狼虎谷(今山東萊蕪西南),壯烈犧牲。歷時九年余的農民戰爭至此結束。這次大起義有力地打擊了唐政權,並且首次提出了"平均"財富的要求,在一定程度上打擊了地主經濟,在中國古代農民戰爭史上具有重大意義。
唐王朝在黃巢起義的沉重打擊下分崩離析,名存實亡。鎮壓農民起義的過程中,又新興起一批節度使,其中黃河流域勢力最大的是河東節度使李克用、汴宋節度使朱全忠(朱溫降唐後被賜名全忠)和鳳翔節度使李茂貞三人。僖宗還京後,唐王朝能夠控制的不過河西、山南、劍南、嶺南諸道數十州。李茂貞與朱全忠各有挾天子以令諸侯之意,後來雙方發生戰爭,唐昭宗被宦官和李茂貞劫持至鳳翔。朱全忠在軍事上占優勢,遂兵圍鳳翔。李茂貞不能支,終於讓步講和。天復三年(903)朱全忠擁昭宗還京,利用自己的軍事實力,盡誅內侍省宦官數百人,出使在外的宦官亦下令就地誅殺,持續一百多年的宦官勢力至此被徹底翦除了。次年,朱全忠奉表逼唐昭宗遷都洛陽。後來,朱全忠使人殺昭宗,另立李柷為太子。李柷不久即位,是為哀帝。天佑二年(905)朱全忠大肆貶逐朝官,接著又把崔樞等被貶的朝官三十餘人全部殺死於白馬驛,投屍於河,這次事件史稱"白馬驛之禍"。政治上的阻力已全部掃除,朱全忠遂於天佑四年逼唐哀帝禪位於己,改國號梁(史稱後梁),是為梁太祖(不久,改名晃),改元開平,都於開封。唐朝滅亡。

《舊唐書》介紹

修編歷史

唐朝歷代修有實錄。自唐初以來便在實錄基礎上撰寫國史,以吳兢、韋述所撰最為有名。吳兢撰成《唐書》六十五卷(一說九十八卷),韋述又補遺續缺,撰成國史一百一十二卷。此後,柳芳等人又有續作。但武宗實錄不全,以後歷朝實錄沒有修成,史事缺略。後梁、後唐兩代都曾下令廣泛徵集唐史資料。後晉時,賈緯以所蒐集的遺文和故舊傳說等,編為《唐年補錄》六十五卷。後晉高祖天福六年(公元941年),石敬瑭命修唐史,由當時的宰相趙瑩負責監修。他挑選文士,擬訂了完整而龐大的蒐集資料和編寫工作的計畫。寫作是在唐國史的基礎上,利用當時所收集的晚唐史料加以綴補而成。趙瑩即從兩個方面著手組織編纂。其一,根據史館所缺史料,奏請下詔購求唐武宗會昌元年至唐昭宗天佑元年“撰述得傳記及中書銀台事、史館日曆、制詔冊書等,不限年月多少,並許詣闕進納。如年月稍多,記錄詳備,請特行簡拔,不限資序”。其二,與張昭遠一道制定了完整的修史計畫,並提出若干具體措施:司天台自唐高祖武德元年至昭宗天佑元年,“為轉年長曆一道,以憑編述諸帝本紀”;文武兩班及藩侯郡牧,各敘累代官婚、名諱、行業、功勳狀一本,如有家譜、家牒,亦仰送官,“以憑纂敘列傳”;太常禮院、太常寺、大理寺、司天台、御史台、兵部職方、秘書省等部門“備錄”、“條列”各相關材料,以憑撰述禮、樂、刑法、天文、律歷、五行、職官、郡國、經籍等志。兩年以後,趙瑩出任晉昌軍節度使,離史任,未竟其業。但是,編纂工作在張昭遠的具體主持下,仍然依計畫繼續進行。因此,史稱趙瑩“監修國史日,以唐代故事殘缺,署能者居職。纂補實錄及修正史二百卷行於時,瑩首有力焉”。到出帝開運二年(公元945年),全書修成,歷時僅四年多。《舊唐書》從後晉天福五年(940年)始奉石敬瑭之命修撰,到後晉開運二年(945年)完成。因為書成時劉昫正在執政,按當時的規定,一般宰相都要作國家修史的主編(監修),因此劉昫就成了署名撰者了。三任監修之外,參預纂修工作的,先後總計9人。他們是:張昭遠、賈緯、趙熙、王伸、呂琦、尹拙、崔梲、鄭受益、李為先(一作光)。其中,張昭遠始終具體負責其事,用力最勤。賈緯受詔不久即去職守喪,書成前一年起復,主要貢獻是其《唐年補遺錄》65卷提供了唐武宗以後的許多難得史料。趙熙始終其事,“竟畢其功”。王伸於書成之日,身列“恩獎”名單。呂琦預修唐史,史稱“有能名”。《舊唐書》修成後的第二年,即946年,北方契丹即對後晉大舉進攻,造成了開封及河南州縣數百里內杳無人煙的慘狀,公私損失都很嚴重,史籍遭劫自也難免。因此修成的《舊唐書》,在保存史料方面,是有很大積極意義的。《舊唐書》的作者去唐不遠,有條件接觸到大量的唐代史料,所以能在短短的四年多時間裡修成這樣一部二百卷的大書。
唐史十二講唐史十二講

文籍介紹

舊唐書》在研究中國土地制度、賦稅制度等方面。也是一部十分重要的史書。關於唐朝的均田制、租庸調製和兩稅法,都有比較翔實的記載,給後人的研究提供了方便的條件。尤為可貴的,是《舊唐書》的志里,保存了內容相當豐富的中國科技史的資料。在《歷志》和《天文志》里,有著名天文歷法家李淳風和僧一行制定的《麟德歷》和《大衍曆》的比較完整的內容。《五行志》一卷,列舉各地不同的自然災害,其中還有不少反映民生困苦、工商業狀況和國內外交通方面的資料。《地理志》四卷,記載了全國邊防鎮戍的分布和兵馬人數,並以天寶十一載(752)疆域為準,分道敘述了各地州縣設定和戶口等情況。《職官志》三卷,不少文字是照抄《唐六典》,並記載了代宗永泰二年(766)時官品的變革。《輿服志》一卷,記載唐代帝、後、王、妃以及百官按品級規定的車輿、衣冠、服飾制度,用以區別貴賤士庶,是封建等級制度的體現。《經籍志》二卷,以開元盛世為準,記錄了經、史、子、集四部的存書。志序還扼要敘述了安史之亂後直至後梁遷洛期間國家書籍的殘損情況。《食貨志》二卷,比較集中地記載了唐代田制、賦役、錢幣、鹽法、漕運、倉庫乃至雜稅、榷酤等有關經濟史資料。《刑法志》一卷,記載了唐代法典律、令、格、式(見律令格式)的制訂過程,並有關於執行情況的概略敘述。總的說來,《舊唐書》諸志集中了不少有價值的歷史資料,但也存在著錯訛和重大遺漏。
在《賈耽傳》里記錄了他所著作的《隴右山南圖》和《海內華夷圖》等地理學上極為珍貴的資料,這是中外地理學家研究古地理學的難得的記錄。但《舊唐書》的缺點也很明顯。因為它出自亂世,又出自眾手,成書迅速,因此不免有些粗率。有時轉抄的痕跡也很明顯,甚至一件公文,在紀和傳里同時抄進,造成了不應有的蕪雜。因為編史隊伍的不穩定以及互不通氣,竟至出現某些人物同時並列兩傳的情況,如《楊朝晟傳》就同時列在卷一百二十二和卷一百四十四兩處;《王求禮傳》和《丘神績傳》也有類似情況。難怪北宋初年有人要否定,由宋、歐諸名家另寫一部。但若由此把這部書全盤否定,甚至革出正史之列,也是不公平的。

書籍目錄

·本紀第一 高祖 ·本紀第二 太宗上
·本紀第三 太宗下 ·本紀第四 高宗上
·本紀第五 高宗下 ·本紀第六 則天皇后
·本紀第七 中宗睿宗 ·本紀第八 玄宗上
·本紀第九 玄宗下 ·本紀第十 肅宗
·本紀第十一代宗·本紀第十二 德宗上
·本紀第十三 德宗下 ·本紀第十四 順宗 憲宗
·本紀第十五 憲宗下 ·本紀第十六 穆宗
·本紀第十七上 敬宗 文宗上 ·本紀第十七下 文宗下
·本紀第十八上 武宗 ·本紀第十八下 宣宗
·本紀第十九上 懿宗 ·本紀第十九下 僖宗
·本紀第二十上 昭宗 ·本紀第二十下哀帝
·志第一禮儀一 ·志第二 禮儀二
·志第三 禮儀三 ·志第四 禮儀四
·志第五 禮儀五 ·志第六 禮儀六
·志第七 禮儀七 ·志第八音樂一
·志第九 音樂二 ·志第十 音樂三
·志第十一 音樂四 ·志第十二 歷一
·志第十三 歷二 ·志第十四 歷三
·志第十五 天文上 ·志第十六 天文下
·志第十七 五行 ·志第十八地理一
·志第十九 地理二 ·志第二十 地理三
·志第二十一 地理四 ·志第二十二 職官一
·志第二十三 職官二 ·志第二十四 職官三
·志第二十五輿服·志第二十六 經籍上
·志第二十七 經籍下 ·志第二十八食貨
·志第二十九 食貨下 ·志第三十 刑法
·列傳第一 后妃上 ·列傳第二 后妃下
·列傳第三 ·列傳第四
·列傳第五 ·列傳第六
·列傳第七 ·列傳第八
·列傳第九 ·列傳第十 宗室(太祖諸子 代祖諸子)
·列傳第十一 ·列傳第十二
·列傳第十三 ·列傳第十四 高祖二十二子
·列傳第十五 ·列傳第十六
·列傳第十七 ·列傳第十八
·列傳第十九 ·列傳第二十
·列傳第二十一 ·列傳第二十二
·列傳第二十三 ·列傳第二十四
·列傳第二十五 ·列傳第二十六 太宗諸子
·列傳第二十七 ·列傳第二十八
·列傳第二十九 ·列傳第三十
·列傳第三十一 ·列傳第三十二
·列傳第三十三 ·列傳第三十四
·列傳第三十五 ·列傳第三十六 高宗中宗諸子
·列傳第三十七 ·列傳第三十八
·列傳第三十九 ·列傳第四十
·列傳第四十一 ·列傳第四十二
·列傳第四十三 ·列傳第四十四
·列傳四十五 睿宗諸子 ·列偉第四十六
·列傳第四十七 ·列傳第四十八
·列傳第四十九 ·列傳第五十
·列傳第五十一 ·列傳第五十二
·列傳第五十三 ·列傳第五十四
·列傳第五十五 ·列傳第五十六
·列傳第五十七 玄宗諸子 ·列傳第五十八
·列傳第五十九 ·列傳第六十
·列傳第六十一 ·列傳第六十二
·列傳第六十三 ·列傳第六十四
·列傳第六十五 ·列傳第六十六
·列傳第六十七 ·列傳第六十八
·列傳第六十九 ·列傳第七十
·列傳第七十一 ·列傳第七十二
·列傳第七十三 ·列傳第七十四
·列傳第七十五 ·列傳第七十六
·列傳第七十七 ·列傳第七十八
·列傳第七十九 ·列傳第八十
·列傳第八十一 ·列傳第八十二
·列傳第八十三 ·列傳八十四
·列傳第八十五 ·列傳第八十六
·列傳第八十七 ·列傳第八十八
·列傳第八十九 ·列傳第九十
·列傳第九十一 ·列傳第九十二
·列傳第九十三 ·列傳第九十四
·列傳第九十五 ·列傳第九十六
·列傳第九十七 ·列傳第九十八
·列傳第九十九 ·列傳第一百 德宗順宗諸子
·列傳第一百一 ·列傳第一百二
·列傳第一百三 ·列傳第一百四
·列傳第一百五 ·列傳第一百六
·列傳第一百七 ·列傳第一百八
·列傳第一百九 ·列傳卷第一百一十
·列傳第一百一十一 ·列傳第一百一十二
·列傳第一百一十三 ·列傳第一百一十四
·列傳第一百一十五 ·列傳第一百一十六
·列傳第一百一十七 ·列傳第一百一十八
·列傳第一百一十九 ·列傳第一百二十
·列傳第一百二十一 ·列傳第一百二十二
·列傳第一百二十三 ·列傳第一百二十四
·列傳第一百二十五 ·列傳第一百二十六
·列傳第一百二十七 ·列傳第一百二十八
·列傳第一百二十九 ·列傳第一百三十
·列傳第一百三十一 ·列傳第一百三十二
·列傳第一百三十三外戚·列傳第一百三十四 宦官
·列傳第一百三十五 良吏上 ·列傳第一百三十五 良吏下
·列傳第一百三十六酷吏上 ·列傳第一百三十六 酷吏下
·列傳第一百三十七 忠義上 ·列傳第一百三十七 忠義下
·列傳第一百三十八孝友·列傳第一百三十九儒學上
·列傳第一百三十九 儒學下 ·列傳第一百四十文苑上
·列傳第一百四十 文苑中 ·列傳第一百四十 文苑下
·列傳第一百四十一 方伎 ·列傳第一百四十二 隱逸
·列傳第一百四十三列女·列傳第一百四十四上 突厥上
·列傳第一百四十四下 突厥下 ·列傳第一百四十五 回紇
·列傳第一百四十六上 吐蕃上 ·列傳第一百四十六下 吐蕃下
·列傳第一百四十七南蠻 西南蠻 ·列傳第一百四十八西戎
·列傳第一百四十九東夷·列傳第一百四十九北狄
·列傳第一百五十 ·列傳第一百五十
·附錄

《新唐書》介紹

修編歷史

新唐書》二百二十五卷,包括本紀十卷,志五十卷,表十五卷,列傳一百五十卷。
宋仁宗認為的《唐書》淺陋,下詔重修。前後參預其事的有歐陽修、宋祁、范鎮呂夏卿王疇宋敏求劉羲叟等人。總的說來,列傳部分主要由宋祁負責編寫,志和表分別由范鎮、呂夏卿負責編寫。最後在歐陽修主持下完成。本紀10卷和贊、志、表的序以及《選舉志》、《儀衛志》等都出自歐陽修之手。因為列傳部分出自宋祁之手,而歐陽修只是主持了志、表的編寫,出於謙遜,歐陽修認為宋祁是前輩,所以他沒有對宋祁所寫的列傳部分從全書整體的角度作統一工作,因而《新唐書》存在著記事矛盾、風格體例不同的弊端。所以《新唐書》署“歐陽修、宋祁撰”。宋祁有文名,曾任知制誥、翰林學士等職。他歷時十餘年完成列傳,於嘉祐三年(公元1058年)交齊全部列傳的稿子。歐陽修是北宋著名的文學家,擅長古文,他因參加推行“慶曆新政”的活動,被貶為地方官,至至和元年(公元1054年)才調到朝廷任翰林學士,主持修史工作,等到他寫定本紀、志、表,已是嘉祐五年(公元1060年)的事了。清代王鳴盛以《宋史·宋祁傳》、《歐陽修傳》為據,認為宋祁修書“在仁宗天聖之晚年,歷明道、景祐、寶元、康定,至慶曆中告成,以書成進左丞云云”;“(歐陽)修之修《唐書》,乃在嘉祐之前至和年間事,距祁稿成時,相去已十餘年”,“書成,上距祁稿成約又二十餘年矣”。因此,“二公修書不同時明矣”。這一說法,迄今仍為部分學者沿用,都未發現王嗚盛搞錯的關鍵所在。其根源在《宋史·宋祁傳》將“詔求直言”的時間誤作“景祐中”,而這又是《宋祁傳》中唯一的一個年號。傳中宋祁受命纂修《唐書》在“詔求直言”前,故王嗚盛誤以為宋祁修《唐書》自天聖至慶曆,前後差不多也是17個年頭。但《宋史·仁宗紀》景祐年間並無“詔求直言”一類的事,皇祐元年才有“詔台諫非朝廷得失”。《宋祁傳》中宋祁“直言對”後緊接“進溫成皇后為貴妃”,與《仁宗紀三》的記載相符,時在“皇祐”,而非“景祐”。顯然,《宋祁傳》是將“皇祐”誤作“景祐”了,一下子把時間提前了10多年。王鳴盛提到宋祁“守亳州,以稿自隨”,《宋祁傳》說得很清楚,是因為“坐其子從張彥方游”。傳中雖無明確紀年,但宋祁是附在其兄宋庠傳後的,前面《宋庠傳》明明白白地寫著:皇祐三年,“祁子與越國夫人曹氏客張彥方游”。宋庠受牽連罷相在這一年,宋祁出知亳州也是這一年。此時尚“以稿自隨”,仍在修撰中,怎么會在慶曆中告成?王嗚盛的失誤,一是不知“景祐”當為“皇祐”,二是後來在《蛾術編》卷九考知“祁修書凡七年,而自皇祐元年至三年獨秉筆,自此出知亳州,皆書局自隨以至於成,凡歷十六年也”,卻仍然堅持“宋歐修《新唐書》不同時”的結論。
宋史·宋祁傳》的這一年號錯誤,除了《宋景文集》卷二九《直言對》有案語註明“仁宗本紀皇祐三年春三月詔求直言”,“本傳作景祐中誤”而外,迄今竟似無人知曉,請同仁們注意。就整個《新唐書》的纂修而言,應當說:新修唐史前後17個年頭,前10年宋祁主持編修,後7年歐、宋共同“刊修”。

指導思想

修撰《新唐書》的指導思想,在《進新修唐書表》中說得非常清楚:唐有天下,幾三百年,其君臣行事之始終,所以治亂興衰之跡,與其典章制度之英,宜其粲然著在簡冊。而紀次無法,詳略失中,文采不明,事實零落,蓋又百有五十年,然後得以發揮幽沬。補緝闕亡,黜正偽繆,克備一家之史,以為萬世之傳,……商、周以來,為國長久,唯漢與唐,而不幸接乎五代。衰世之士,氣力卑弱,言淺意陋,不足以起其文,而使明君賢臣、俊功偉烈,與夫昏虐賊亂、禍根罪首,皆不得暴其善惡以動人耳目,誠不可以垂勸戒、示久遠,甚可嘆也!

文籍介紹

新唐書》在體例上第一次寫出了《兵志》、《選舉志》,系統論述唐代府兵等軍事制度和科舉制度。這是中國正史體裁史書的一大開創,為以後《宋史》等所沿襲,保存了中國軍事制度和用人制度的許多寶貴史料。《新唐書》的宰相、方鎮諸表,也給讀者認識唐朝宰相族系(世家大族)的升降和藩鎮勢力的消長,提供了一條線索。著名史論家王鳴盛在《十七史商榷》中說:“新書最佳者志、表”。這是公允的評價。自司馬遷創紀、表、志、傳體史書後,魏晉至五代,修史者志、表缺略,至《新唐書》始又恢復了這種體例的完整性。以後各朝史書,多循此制。這也是《新唐書》在中國史學史上的一大功勞。
此外,由於歐陽修過分強調寫史為當時的統治階級服務,有些史實他是有意避諱的。如後周有位大將叫韓通。他忠於後周王朝,反對趙匡胤陳橋兵變,歐陽修就不給他立傳。這在當時就遇到同輩的議論。
由於《新唐書》歷宋、元、明至清初一直占有正統地位,一般人唯讀《新唐書》而不讀《舊唐書》,所以《新唐書》宋以來的版本遠多於《舊唐書》,流傳的主要版本有:⑴南宋刻本4種,分別是十四行殘本,舊藏皕宋樓,現藏日本靜嘉文庫;同十四行元補版殘本,藏於北京圖書館;十六行殘本124卷,亦藏北京圖書館;建陽書坊魏仲立刻殘本,舊藏嘉業堂。⑵元刻本,明國子監根據元版修補印行。⑶明刻本3種,分別是成化年間(1465~1487)國子監刻本,萬曆年間(1573—1620)北京國子監二十一史本,明末毛晉汲古閣十七史本。⑷清刻本多種,乾隆四年(1739)武英殿刻本,附宋董沖《唐書釋音》25卷。殿本又有各種翻刻本、影刻本、排印本、縮印本以及五局合刻本、開明二十五史本等。⑸商務印書館百衲本,以靜嘉堂本為主,配合“北圖”、“雙鑒樓”及“嘉業堂”藏本,保存了《新唐書》舊刻的真面目,勝於殿本。⑹中華書局標點本,1975年版,底本用百衲本。2000年,中華書局又推出了簡體橫排本

勘誤校正

後世對《新唐書》進行糾謬、辨證的著作頗多,舉其要者有:⑴吳縝《新唐書糾謬》,20卷,分20門,凡400餘事,宋元祐四年(1089)成書,紹聖四年(1097)上於朝廷。⑵汪應辰《唐書列傳辨證》,20卷,專攻《新唐書》列傳缺點。⑶王若虛新唐書辨》,3卷,見《滹南遺老集》。⑷陳黃中《新唐書刊誤》3卷。⑸佚名《新唐書證誤》(《稽瑞樓書目》注錄抄本一冊)。⑹羅振常《南監本新唐書斠義》1卷,1936年上海石印本。

書籍目錄

本紀第一 高祖 本紀第二 太宗 本紀第三 高宗
本紀第四 則天皇后 中宗 本紀第四 則天皇后 中宗 本紀第五 睿宗 玄宗
本紀第六 肅宗 代宗本紀第七 德宗 順宗 憲宗 本紀第八 穆宗 敬宗 文宗 武宗 宣宗
本紀第九 懿宗 僖宗 本紀第十 昭宗 哀帝志第一 禮樂
志第二 禮樂二 志第三 禮樂三 志第四 禮樂四
志第五 禮樂五 志第六 禮樂六 志第七 禮樂七
志第八 禮樂八 志第九 禮樂九 志第十 禮樂十
志第十一 禮樂十一 志第十二 禮樂十二 志第十三上 儀衛上
志第十三下 儀衛下 志第十四 車服 志第十五 歷一
志第十六 歷二 志第十七上 歷三上 志第十七下 歷三下
志第十八上 歷四上 志第十八下 歷四下 志第十九 歷五
志第二十上 歷六上 志第二十下 歷六下 志第二十一 天文一
志第二十二 天文二 志第二十三 天文三 志第二十四 五行一
志第二十五 五行二 志第二十六 五行三 志第二十七 地理一
志第二十八 地理二 志第二十九 地理三 志第三十 地理四
志第三十一 地理五 志第三十二 地理六 志第三十三上 地理七上
志第三十三下 地理七下 志第三十四 選舉志上 志第三十五 選舉志下
志第三十六 百官一 志第三十七 百官二 志第三十八 百官三
志第三十九上 百官四上 志第三十九下 百官四下 志第四十 兵
志第四十一 食貨一 志第四十二 食貨二 志第四十三 食貨三
志第四十四 食貨四 志第四十五 食貨五 志第四十六 刑法
志第四十七 藝文一 志第四十八 藝文二 志第四十九 藝文三
志第五十 藝文四 表第一 宰相上 表第二 宰相中
表第三 宰相下 表第四 方鎮一 表第五 方鎮二
表第六 方鎮三 表第七 方鎮四 表第八 方鎮五
表第九 方鎮六 表第十上 宗室世系上 表第十下 宗室世系下
表第十一上 宰相世系一上 表第十一下 宰相世系一下 表第十二上 宰相世系二上
表第十二中 宰相世系二中 表第十二下 宰相世系二下 表第十三上 宰相世系三上
表第十三下 宰相世系三下 表第十四上 宰相世系四上 表第十四下 宰相世系四下
表第十五上 宰相世系五十 表第十五下 宰相世系五下 列傳第一 后妃上
列傳第二 后妃下 列傳第三 宗室 列傳第四 高祖諸子
列傳第五 太宗子 列傳第六 三宗諸子 列傳第七 十一宗諸子
列傳第八 諸帝公主列傳第九 李密列傳第十 王竇
列傳第十一 薛李二劉高徐 列傳第十二 蕭輔沈李梁列傳第十三 劉斐
列傳第十四 屈實尉遲張秦唐段 列傳第十五 二劉殷許程柴任丘 列傳第十六 溫皇甫二李姜崔
列傳第十七 杜闞王李苑羅王 列傳第十八 二李績 列傳第十九 侯張薛
列傳第二十 高竇 列傳第二十一 房杜列傳第二十二 魏徵
列傳第二十三 王薛馬韋 列傳第二十四 二李戴劉崔 列傳第二十五 陳楊封裴宇文鄭權閻蔣姜張
列傳第二十六 蕭瑀列傳第二十七 岑虞李褚姚令狐 列傳第二十八 蘇世長(SupFree5良嗣 弁)SupFree6 韋雲起 孫伏伽 張玄素
列傳第二十九 於高張列傳第三十 長孫褚韓來李上官 列傳第三十一 杜二崔高郭趙崔楊盧二劉李劉孫邢
列傳第三十二 傅呂陳 列傳第三十三 劉裴婁 列傳第三十四 崔楊竇宗祝王
列傳第三十五 諸夷蕃將 列傳第三十六 郭二張三王蘇薛程唐 列傳第三十七 王韓蘇薛王柳馮蔣
列傳第三十八 唐張徐列傳第三十九 崔徐蘇豆盧 列傳第四十 狄郝朱
列傳第四十一 二瑋 陸二李杜列傳第四十二 裴劉魏李吉列傳第四十三 張韋韓宋辛二李裴
列傳第四十四 武李賈白 列傳第四十五 五王 列傳第四十六 劉鐘崔二王
列傳第四十七 魏韋郭 列傳第四十七 魏韋郭 列傳第四十八 李蕭盧韋趙和
列傳第四十九 姚宋列傳第五十 蘇張列傳第五十一 魏盧李杜張韓
列傳第五十二 張源裴 列傳第五十三 蘇尹畢李鄭王許潘倪席齊 列傳第五十四 裴崔盧李王
列傳第五十五 裴陽宋楊崔李解 列傳第五十六 宗室宰相 列傳第五十七 劉吳韋蔣柳沈
列傳第五十八 二郭兩王張牛 列傳第五十九 宇文韋楊王 列傳第六十 哥舒高封
列傳第六十一 李光弼列傳第六十二 郭子儀列傳第六十三 二李馬路
列傳第六十四 房張李 列傳第六十五 崔苗二裴呂 列傳第六十六 崔鄧魏衛李韓盧高
列傳第六十七 李楊崔柳韋路 列傳第六十八 高元李韋薛崔戴王徐郗辛 列傳第六十九 來田侯崔嚴
列傳第七十 元王黎楊嚴竇 列傳第七十一 二李 列傳第七十二 三王魯辛馮三李曲二盧
列傳第七十三 令狐張康李劉田王牛史 列傳第七十四 劉第五王李列傳第七十五 李常趙崔齊盧
列傳第七十六 關董袁趙竇 列傳第七十七 張姜武李宋 列傳第七十八 段顏
列傳第七十九 李晟列傳第八十 馬渾 列傳第八十一 楊戴陽二李韓杜邢
列傳第八十二 陸贄列傳第八十三 韋張嚴韓 列傳第八十四 鮑李蕭薛樊王吳鄭陸盧柳崔
列傳第八十五 徐呂孟劉楊潘崔韋 列傳第八十六 張趙李鄭徐王馮庾 列傳第八十七 姚獨孤顧韋段呂許薛李
列傳第八十八 孔穆崔柳楊馬 列傳第八十九 歸奚三崔盧二薛衛胡丁二王殷 列傳第九十 三鄭高權崔
列傳第九十一 賈杜令狐 列傳第九十二 白裴崔韋二李皇甫王 列傳第九十三 韋王陸劉柳程
列傳第九十四 杜裴李韋 列傳第九十五 二高伊朱二劉范二王孟趙李任張 列傳第九十六 李烏王楊曹高劉石
列傳第九十七 於王二杜范列傳第九十八 裴度列傳第九十九 二李元牛楊
列傳第一百 竇劉二張楊熊柏 列傳第一百一 韓愈列傳一百二 錢崔二韋二高馮三李盧封鄭敬
列傳第一百三 劉蕡列傳第一百四 李鄭二王賈舒 列傳第一百五 李德裕
列傳第一百六 陳三李曹劉 列傳第一百七 二李崔蕭二鄭二盧韋周二裴劉趙王 列傳第一百八 畢崔劉陸鄭朱韓
列傳第一百九 馬楊路盧 列傳第一百一十 鄭二王韋張 列傳第一百一十一 周王鄧陳齊趙二楊顧
列傳第一百一十二 二王諸葛李孟 列傳第一百一十三 楊時朱孫 列傳一百一十四 高趙田朱
列傳第一百一十五 三劉成杜鐘張王 列傳第一百一十六 忠義上 列傳第一百一十七 忠義中
列傳第一百一十八 忠義下 列傳第一百一十九 卓行 列傳第一百二十 孝友
列傳第一百二十一 隱逸 列傳第一百二十二 循吏列傳第一百二十三 儒學上
列傳第一百二十四 儒學中 列傳第一百二十五 儒學下 列傳第一百二十六 文藝上
列傳第一百二十七 文藝中 列傳第一百二十八 文藝下 列傳第一百二十九 方技
列傳第一百三十 列女列傳第一百三十一 外戚 列傳第一百三十二 宦者上
列傳第一百三十三 宦者下 列傳第一百三十四 酷吏 列傳第一百三十五 籓鎮魏博
列傳第一百三十六 籓鎮鎮冀 列傳第一百三十七 籓鎮盧龍列傳第一百三十八 籓鎮淄青橫海
列傳第一百三十九 籓鎮宣武彰義澤潞 列傳第一百四十上 突厥上 列傳第一百四十下 突厥下
列傳第一百四十一上 吐蕃上 列傳第一百四十一下 吐蕃下 列傳第一百四十二上 回鶻
列傳第一百四十二下 回鶻下 列傳第一百四十三 沙陀 列傳第一百四十四 北狄
列傳第一百四十五 東夷 列傳第一百四十六上 西域上 列傳第一百四十六下 西域下
列傳第一百四十七上 南蠻上 列傳第一百四十七中 南蠻中 列傳第一百四十七下 南蠻下
列傳第一百四十八上 奸臣上 列傳第一百四十八下 奸臣下 列傳第一百四十九上 叛臣上
列傳第一百四十九下 叛臣下 列傳第一百五十上 逆臣上 列傳第一百五十中 逆臣中
列傳第一百五十下 逆臣下 ●附錄 進新唐書

新舊唐書

舊唐書》是五代後晉的官修史書,當時叫《李氏書》。到宋朝,因歐陽修、宋祁等人編修了《唐書》,才有了新、舊之別,稱前者為《舊唐書》,後者為《新唐書》。
舊唐書》由紀、傳、志三部分組成,共有200卷。
早在後梁、後唐兩代,就已經開始了蒐集資料、編撰唐史的準備工作。《舊唐書》的正式編撰始於後晉高祖天福六年(941年),完成於出帝開運二年(945年),歷時4年多。最初由宰相趙瑩監修,做主持工作,他在組織人員、收集史料和確定體例上,做了大量工作。以後擔任宰相的桑維翰、劉昫也相繼擔任監修。參加具體編寫的是張昭遠、賈緯、趙熙等9人。在全書最後完成時,正好是劉昫任監修,由他領銜奏上,所以《舊唐書》題為劉昫等撰。
舊唐書》的顯著特點是前後記事詳略不一,文字風格也差別較大,這是由當時的時代特點所決定的。
舊唐書》編修的時代離唐朝滅亡很近,所以能直接利用大量史料,特別是唐代前期的史料。但由於當時正是割據混戰的時代,《舊唐書》在短期內倉促修成,所以對唐代史官的著述照抄照錄多而加工少,缺乏必要的剪裁、整理和概括。
關於唐代前期的歷史,吳兢、韋述、於休烈令狐峘等人相繼編寫的《唐書》130卷以及唐高祖到唐文宗的各朝實錄對唐初至唐代宗時期的歷史事件記述較為完整。唐代後期的史料則較少,只有《武宗實錄》1卷和其他零碎材料。《舊唐史》主要是抄錄唐代史料成書,所以後期大不如前。穆宗以後的本紀繁雜,《歷志》、《經籍志》的記述僅至玄宗時代,列傳對唐代末期人物缺漏很多。此外還有一人兩傳,同一篇文字重複出現等現象。《舊唐書》比較粗糙是它的重要缺陷。
儘管《舊唐書》存在著上述的缺陷,但其同時也具有了不可抹殺的價值。它保存了豐富的史料,記事比較詳細,便於讀者了解歷史事件的過程和具體情況,因而受到重視。比如對唐順宗王叔文集團當政時期的政治改革措施記載比較具體。唐穆宗以後的本紀,雖然內容蕪雜,但也記載了不少有價值的史料,如在《懿宗本紀》、《僖宗本紀》里較詳細地記載了寵勛起義、黃巢起義的情況。昭宗、哀帝本紀則較詳細地記載了唐朝末年藩鎮割據、宦官專權的情況。因為《舊唐書》記事詳細明確,所以司馬光著《資治通鑑》的《唐紀》部分,大抵採用《舊唐書》。
舊唐書》還保存了不少很有價值的文章。如《呂才傳》、《盧藏用傳》分別登載了兩人反迷信的重要文章;《賈耽傳》登載了他進奏所編地理圖志的表奏。這些都是中國思想史和地理學史的重要文獻。
舊唐書》記述唐代少數民族以及外國的情況,超過以前各史,保存了唐代民族政策與對外關係的史料。
舊唐書》編撰所遵循的指導原則是"纂修須按於舊章",即忠實於唐代遺留下來的原始資料,對歷史事實的記載完全按照當時人的思想認識,這樣就真實地反映唐代不同時期的思想認識和時代風貌。
由於《舊唐書》的這些優點,所以它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新唐書》雖然在史料上作了一些補充,特別是志、表以及唐後期的列傳部分,但是《新唐書》意在克服《舊唐書》記事繁雜的缺點,所以行文記事又過於簡略,使讀者不易了解具體情況。《新唐書》還對《舊唐書》中保存的大量文章,進行了刪削、改寫,這樣就改變了歷史文獻的本來面目。相比之下,《新唐書》在保存史料方面是不能取代《舊唐書》的。
新唐書》修成後,《舊唐書》就不再傳世。直到明朝嘉靖年間,聞人詮多方搜求,重新刊刻,才又流行於世。到清乾隆年間修《四庫全書》時,才正式把新舊唐書並列於正史。
在《舊唐書》完成一個世紀後的北宋仁宗年間,又修了一部唐史,就是《新唐書》。當時的編修目的,一是為了吸取唐代興衰治亂的經驗教訓。一是為了通過修史,進行忠奸善惡的褒貶,因為《舊唐書》"褒貶或從於新意",以五代時期的思想認識來看待藩鎮、忠義、叛逆等問題,這是宋代儒家所不能接受的。
新唐書》是由歐陽修、宋祁、范鎮、呂夏卿等人編撰的。
全書由紀、志、表、傳四部分組成,共225卷。
慶曆五年(1045年),宋仁宗下詔開局修《唐書》,至嘉祐五年(1060年)最後完成。
新唐書》所依據的史料,除了《舊唐書》外,還有一些當時重新蒐集到的文獻以及碑刻文字。宋祁為唐朝後期人物立傳,就採用了不少小說、筆記、傳狀碑誌、家譜、野史等資料。同時,還增加了不少唐代晚期人物的列傳。關於少數民族的種族、部落的記載,《新唐書》比《舊唐書》多而且詳細。《新唐書》史料來源比《舊唐書》多,這是它的主要成就之一。另外,它的諸《志》內容也比《舊唐書》豐富得多,不少記載補正了舊書的缺誤。
與《舊唐書》相比,由於時代不同,《新唐書》在編撰體例方面有自己的特點。
因為宋代大體上繼承了唐代的制度,為了總結唐代的典章制度供宋王朝參考,《新唐書》對志特別重視,新增了《舊唐書》所沒有的《儀衛志》、《選舉志》和《兵志》。其中《兵志》是《新唐書》的首創。《選舉志》與《兵志》系統地整理了唐朝科舉制度和兵制的演變資料。《食貨志》增加為5卷,不僅比《舊唐書》份量大而且比較有系統、有條理地保存了大量社會經濟史資料。《地理志》著重敘述唐朝地理沿革,記載軍府設定、物產分布、水利興廢等情況,補充了不少《舊唐書·地理志》所沒有的資料。《天文志》和《歷志》在篇幅上超過《舊唐書》3倍以上,記載了唐代流行的7種曆法,特別是保存了曆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大衍曆》的《歷議》,反映了唐代曆法理論的水平和發展高度。《藝文志》比《舊唐書·經籍志》增加了很多,特別是唐玄宗開元以後的著作補充了不少。如李白、柳宗元的著作,就有一些是《舊唐書》所沒有收錄的。
新唐書》還恢復了立表的傳統,《史記》創造了表這一形式後,只有班固《漢書》有表。《新唐書》立了《宰相表》、《方鎮表》、《宗室世系表》、《宰相世系表》,彌補了紀、傳的不足,對以後史書的編修也有很大影響。
新唐書》寫法上的一大特點是仿照《春秋》的筆法,通過用不同的字句來進行褒貶,這種做法對忠實地記載歷史是不利的。
總的說來,《舊唐書》與《新唐書》互有優缺點,千百年來人們對這兩部書就互有褒貶,就史料價值看,這兩部書都是研究唐代歷史的重要文獻。

影響意義

綜述

唐朝是中國歷史上的重要朝代之一。唐代中國在政治、經濟、軍事、文化、中外關係等各個方面都取得了輝煌的成就。論者以為,唐朝在中國歷史上的特殊重要地位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認識:

國力強盛

首先,中國歷史自戰國時代以來,社會經濟、政治、文化等等在發展過程中出現過三次高潮,即三次鼎盛局面:第一次在西漢,第二次在唐代,第三次在明清。在第二次高潮中,尤其是唐朝前期,農業生產蒸蒸日上,手工藝品日益精巧,商品經濟空前繁榮,城市生活繁華似錦。唐朝後期,江南經濟進一步發展,為以後南方經濟水平超越北方奠定了基礎。當時在政治上,先後出現了「貞觀之治」和「開元之治」,國家統一,社會安定,呈現一派昇平景象,其成就超邁西漢「文景之治」。唐玄宗統治時期,鼎盛局面達到了高峰,甚至在文壇上也出現了「盛唐氣象」。
就當時的世界範圍來看,唐帝國也是最重要、最強盛的國家之一。歐洲的封建強國主要有法蘭克王國和拜占庭帝國,但就社會發展階段而言,他們都遠遠落後於唐朝。東方重要的國家有印度和日本。印度戒日王重新統一次大陸前後剛剛確立了封建制,可他死後次大陸隨即分崩離析,割據局面一直持續到十二世紀末。日本的「大化改新」雖然儘量模仿唐朝的制度,但改革本身卻是具有由奴隸制向封建制過渡的性質。所以,在世界範圍內,唐朝不但能夠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而且屬於最先進的行列。

多民族融合

其次,唐代在中國多民族國家的發展壯大中也居有重要的歷史地位。中國社會經過魏晉南北朝的民族融合和文化整合,到隋朝重新實現了政治統一。但隋朝畢竟祚短,中華民族新的統一體的鞏固和發展,中國新文化的形成和繁盛,就成了李唐王朝的歷史任務。有唐歷時幾三百年,前期統一,國力強盛,疆域遼闊。高度的物質文明和高水平的文化使周邊各族增強了向心力,於是國內各民族間的接觸和交往空前發展,民族關係進一步密切。因此,唐代是繼漢代之後,中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壯大、發展的又一重要歷史階段。

經濟文化成就

複次,唐帝國崇高的國際地位和輝煌的經濟文化成就,使亞洲各國乃至歐洲、非洲國家對之產生了由衷的欣羨之情,他們爭相與唐朝交往,遂使中國成為亞洲諸國經濟文化交流的橋樑和中心,在東西方交往中發揮了顯著重要的作用。在當時的世界中,文化交流中心主要有印度、阿拉伯和唐朝中國,其中又以唐朝地位最為突出。唐代是繼漢代之後,中國歷史上中外經濟文化交流的又一高峰期,具有特別重要的地位。

社會轉折

再次,唐朝正處於中國古代社會由前期向後期發生轉折的關鍵時期,從這個意義上說,唐朝也具有重要的歷史地位。當時社會變化的中心是:魏晉南北朝以來的民族文化環境,給傳統的中國社會造成了極大衝擊,產生了許多新的因素,世家大族衰頹沒落,一般地主的經濟基礎和政治勢力空前發展。與此相應是各項制度不斷的、全面的變革更新。唐朝後期出現的很多萌芽狀態的新事物,對此後千餘年的歷史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從租庸調到兩稅法的變化,不僅是唐代賦稅制度上的改革,而是中國古代稅制由稅丁到稅產的濫觴。宋代的「二稅」、明代的「一條鞭法」、清代的「攤丁入畝」,都是唐代兩稅制的繼續和發展。中唐時期韓愈和李翱的哲學思想為宋明理學開了先河。韓愈、柳宗元所倡導的「古文運動」為宋代「古文運動」的第二次高潮奠定了基礎,寫古文之風一直持續到「五四」白話文運動的前夕。由此可見,從唐中葉開始到北宋建立,二百年間醞釀了中國古代社會的重大變化,許多新事物都萌發產生於唐代。在這個歷史轉折階段,既有舊時代衰亡中的痛苦,也有新時代來臨的曙光。

總結

總之,唐朝經濟發達、文化繁榮、國力強盛,國際地位超邁往古,是中國歷史上繼漢代出現的又一鼎盛局面,史稱「強漢盛唐」;唐朝後期的發展又為中國古代社會的巨大變革開了先河。唐代是中華民族歷史上一個光輝燦爛的偉大時代!

借鑑意義

1,秦朝沒有盛世。秦朝對人民當作敵人來監事,而且禁止人民看書,全國如同一個沒有文化的大監獄。
2,唐朝的盛世是建立在漢族恢復自己政權的基礎上。是漢族長期被奴役被壓迫的反彈。因此異常輝煌,可以比於漢朝。
3,但唐朝受異族人影響大,因此放鬆了對異族人的警惕。這造成了唐朝中期異族大鬧中國的情況。最終毀滅了中華文明的中心:黃河中下游。從此,中國文化中心和經濟中心轉移到了江南地區。這是非常痛心疾首的慘痛教訓。因此明朝人說過:天下最重要的防備有兩個:中國要防備夷狄,君子要防備小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