麟德歷

麟德歷

《麟德歷》是唐高宗詔令李淳風所編的曆法,於麟德二年頒行。

該曆書以《皇極曆》為基礎,簡化許多繁瑣的計算,並廢止19年7閏的“閏周定閏”,《麟德歷》一直使用到開元年間,又出現緯晷不合的問題,開元十七年又頒行《太衍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麟德歷
  • 麟德歷唐高宗詔令李淳風所編的曆法
  • 麟德二年:頒行
  • 該曆書:以《皇極曆》為基礎
  • 開元十七年:頒行太衍歷,《麟德歷》遂不行
簡介,背景及沿革,

簡介

《麟德歷》是唐朝李淳風所編,至開元十七年頒發《太衍歷》,《麟德歷》遂不行。謝肇浙《五雜俎·天部二》載:“李淳風最精占候,其造《麟德歷》,自謂應洛下閎後八百年之語,似極精且密矣,然至開元二年,僅四十年,而緯晷漸差,不亦近兒戲乎?”
《麟德歷》以《皇極曆》為基礎,簡化許多繁瑣的計算,並廢止19年7閏的“閏周定閏”,《麟德歷》一直使用到開元年間,又出現緯晷不合的問題,開元十七年又頒行《太衍歷》。《麟德歷》遂不行。謝肇浙《五雜俎·天部二》載:“李淳風最精占候,其造《麟德歷》,自謂應洛下閎後八百年之語,似極精且密矣,然至開元二年,僅四十年,而緯晷漸差,不亦近兒戲乎?”
日本文武天皇元年(697年)-天平寶字七年(763年)採用《麟德歷》(日本語:りんとくれき),因為是唐朝儀鳳年間傳入日本,所以又稱《儀鳳歷》(日本語:ぎほうれき)。

背景及沿革

李淵建唐之初,沿用隋朝《大業歷》。武德二年(619)又頒用傅仁均的《戊寅元歷》,開創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在民用歷中採用定朔法的曆法。該歷關於日行盈縮、月行遲疾等計算方法,與大業歷大致相同。但採用定朔法可能會出現連大月或連小月的特殊現象,如貞觀十九年(645)出現了四個連大月,因而《戊寅元歷》受到攻擊,不得已又改用平朔,失去了其曆法的特徵。
唐高宗麟德二年(665)起,朝廷頒用李淳風編造的《麟德歷》。《麟德歷》是一部著名的曆法,有不少創新,在中國曆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該歷再次採用定朔並獨創了一種進朔法,即根據朔日小餘數據的具體情況,將朔日上退一日或下推一日,使相應大月變成小月或小月變成大月,從而解決了出現連續四個大月或三個小月的違反日常習慣的問題。《麟德歷》還採用“總法”1340作為各天文數據的統一分母,立法巧捷,為後世歷家所遵用。《麟德歷》的又一創舉是正式廢除沿襲已久的章蔀紀元之法,不用閏周而直接以無中氣之月置閏。由於該歷是以《皇極曆》為基礎而編制的,在推算五星運動時考慮到日月五星的不均勻運動,並吸取了《皇極曆》的先進計算方法,且所得數據更為精確。《麟德歷》的主要缺點是沒有在曆法中考慮歲差。這部曆法雖然是比較好的曆法,但畢竟存在誤差。
《麟德歷》用到開元九年(721)已顯疏漏,於是唐玄宗詔令僧一行編撰新曆,於開元十五年編成《大衍曆》。開元十七年(729),《大衍曆》正式頒行全國,《麟德歷》廢止。
唐朝曆法唐朝曆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