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法

筆法

所謂筆法,寫字作畫用筆的方法,即中國畫特有的用線方法。中國書畫主要都以線條表現,所用工具都是尖鋒毛筆,要使書畫的線條點畫富有變化,必先講究執筆,在運筆時掌握輕重、快慢、偏正、曲直等方法,稱為“筆法”。唐張懷瓘道《玉堂禁經·用筆祛》云:大凡筆法,點畫八體,備於“永”字。故元趙孟頫於《蘭亭跋》中云:“蓋結字因時相傳,用筆千古不易。”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筆法
  • 外文名:brushwork
  • 介紹:寫字作畫用筆的方法
  • 拼音:bí fǎ
基本資料,基本概念,引證解釋,常用筆法,

基本資料

詞目:筆法
拼音:bí fǎ
注音:ㄅㄧˇ ㄈㄚˇ
英文:technique of writing calligraphy or drawing
解釋 :寫字、作畫、寫文章的技巧或特色。

基本概念

如果說“書畫同源”,那主要是指書法和中國畫在用線的審美要求上是一致的。它們源於使用同樣的工具——毛筆,源於同樣的審美心理和審美認識。寫即畫,畫即寫。
中國畫中用筆的“功夫”,其深度與廣度都具有極高的審美格調和品位。用筆的變化是豐富多彩的,因時代的不同,用筆的特徵也在發生變化,加之每一個人的喜好,秉性差異,導致用筆變化的差異。但是不管用筆如何變化,如何有差異,近代畫家黃賓虹所總結出的用筆“四要素”還是值得我們認真體會。這就是“用筆須平,如錐畫沙;用筆須圓,如折釵股,如金之柔;用筆須留,如屋漏痕;用筆須重,如高山墮石”。大家可在寫生中仔細體會其中道理,亦可擴大用筆精神的外延。

引證解釋

指畫畫、寫字、作文的技法或特色。
唐代 顏真卿的《懷素上人草書歌序》:“某早歲嘗接游居,屢蒙激勸,教以筆法。” 宋代 歐陽修 的《歸田錄》卷二:“ 昌花 寫生逼真,而筆法輭俗,殊無古人格致。” 清代昭連的《嘯亭雜錄·先修王善書》:“余嘗睹王所書《多心經》,用《聖教》筆法,體勢遒勁。” 茅盾 的《無題》:“我這是把《詩經》上反覆詠嘆的筆法神而化之的。”

常用筆法

中鋒:中鋒即錐形毛筆筆尖在毛筆的運行過程中,始終處在用筆的中心位置。中鋒用筆是中國畫用筆方法的首要特徵。其特點是:筆力飽滿,內涵豐富。外柔內剛,極富表現力。可以說中國畫的好壞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中鋒用筆的好壞。
筆法示意圖筆法示意圖
側鋒:側鋒顧名思義就是將毛筆傾斜,毛筆筆尖的中心位置偏於側面。其特點是:用筆變化豐富,有強力的用筆張力,爽快中顯山露水。缺點是比中鋒用筆顯得單薄淺顯。但側鋒在人物畫中是最常見的方法之一,同時也反映出另一種心境下的審美需要。
逆鋒:逆鋒是相對於正手位置順行方向的反方向毛筆運行方法。逆鋒運筆阻力增大,筆鋒聚散,鬆緊變化不同於順筆意味。目的是為了追求用筆的變化,特點是筆力剛硬,力透紙背,但缺少柔勁。不可常用,適可而止。
拖鋒:拖鋒即將毛筆倒於紙面上,拖拉運行。特點是轉換自然,快慢有致。在人物畫求形準確要求下,拖鋒比其他方法容易做到,方法實用簡便。缺點是用筆比較浮,沒有力透紙背的感覺。
折釵股屋漏痕:根據自然中的現象與痕跡而追求的用筆方法,是中鋒行筆的變異手法,從而豐富了中鋒用筆的表現。
飛白鋒:此筆法是從書法用筆中的飛白轉化而來。特點是用筆松、毛,看似蜻蜓點水,實則虬勁有力,陽剛而有內力,鬆散見精神,有一種蒼茫的感覺。
用筆用筆
虞世南行書摹蘭亭序卷虞世南行書摹蘭亭序卷
懷素上人草書歌序懷素上人草書歌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