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姓(司馬(中國複姓之一))

司馬姓(中國複姓之一)

司馬(中國複姓之一)一般指本詞條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司馬(sī mǎ):西晉國姓中華姓氏之一,複姓。源於西周,以官職為姓。西周始置,司馬司徒司空並稱“三有司”。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序為第四百一十位。

司馬氏人口總數在中國的大陸和台灣省都沒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司馬姓姓氏人口排名第549位,人口2.8萬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司馬姓
  • 外文名:ㄙㄇㄚˇ
  • 類別姓氏
  • 最早出現時間漢朝
  • 地區:中國
起源,淵源一,淵源二,淵源三,源流四,源流五,源流六,源流七,始祖,遷徙,分布,郡望,堂號,家譜,字輩,名人,司馬顒,司馬卬,司馬光,司馬炎,司馬耕,司馬談,司馬遷,司馬相如,司馬錯,司馬懿,司馬師,司馬昭,司馬徽,司馬衷,評價,祠聯,四言,五言,七言,八言及以上,傳聞,西晉,東晉,晉朝君主,

起源

淵源一

源於官職,出自西周掌管軍事大權的大臣程伯休父,屬於以官職稱謂為氏。上古時有人重黎,為司掌天地之官,唐堯曾撫育重黎之後。周宣王時期,有重黎之後程伯休父,官至司馬,執掌國家軍隊,佐政輔國,權勢重大。後來程伯休父克平了許方,立下大功,周宣王允許他以官職為姓,其後遂成司馬氏。春秋宋國楚國晉國,各國都有司馬,以司馬為姓。在程伯休父的後裔子孫中,一部分“以官為氏”而稱司馬氏,一部分“以國為氏”而稱程氏。程伯休父娶安定胡開國之女,生二子:長子仲庚、次子仲辛。仲庚後來繼任其父大司馬之職,其後裔子孫以官職稱謂為姓氏,稱司馬氏,為司馬氏始祖;仲辛則承襲安定侯,其族人移居太原,仍稱程氏。
司馬司馬
該支司馬氏與程氏是同宗同源,有兩千七百餘年的歷史了。該支風姓司馬氏族人皆尊奉程伯休父(風休父、程休父)為得姓始祖。

淵源二

源於陳姓田姓,出自春秋時期司馬穰苴

淵源三

源於改姓,出自姬姓許氏、郝氏、程氏改姓,屬於因故改姓為氏。據史書記載:許穆之、郝惔之、程道養,他們的後代中有人因故改為司馬氏。許穆之、郝惔之、程道養三人,是南北朝時期中國北方的流民首領,屬於氐胡民族,在史籍《宋書》、《通俗文》、《圖經本草》、《本草綱目》中,多將其列入“清水氐”。但本書認為其不過是曾經依附於清水氐楊氏家族,並非屬於清水氐世系,因此其具體源起何族支,還有待進一步考證。
在南朝宋文帝劉義隆元嘉九年(公元432年)初,許穆之、郝惔之、程道養三人率部民投靠仇池國武都王楊難當,並改姓為司馬氏。當時許穆之改姓名為司馬飛龍,郝惔之則改姓名為司馬康之,皆訛稱是晉室近戚。不久,郝惔之即為仇人所殺,而許穆之則在南朝宋嘉元九年(公元432年)脫離武都王,在四川地區領導了著名的益州農民大起義,但很快即兵敗被殺。在許穆之犧牲之後,其部下趙廣、程道養等繼續以司馬飛龍的名義堅持起義鬥爭,起義軍最盛時兵力達十萬之眾,一直延續了五年之久,方被南朝宋政權鎮壓下去,因此世人一度曾以為許穆之是在南朝宋嘉元十四年(公元437年)才死的。
在許穆之(司馬飛龍)、郝惔之(司馬康之)、程道養(司馬飛龍)的後裔子孫以及族人部下中,皆以先祖所改之氏承傳,稱司馬氏,世代相傳至今。該支姬姓司馬氏族人皆尊奉司馬飛龍(許穆之)、程道養為得姓始祖。

源流四

源於羋姓,出自春秋時期楚國大司馬子反,屬於以官職稱謂為氏。子反,名熊側,即楚公子側,是春秋時期楚共王熊審執政時期(公元前590~前560年在位)的楚國上卿,官為大司馬,執掌楚國軍隊,曾多次為楚國建立功勳,是楚共王屬下的重臣。 在司馬子反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官職稱謂為姓氏者,稱司馬氏,世代相傳至今。另外,楚國的司馬期思縣公、司馬子西、司馬子良、右司馬公子申、司馬子庚、大司馬馮,右司馬公子櫜師,左司馬公子成、司馬公子齮、司馬蒍掩(薳掩)、司馬公子棄疾、司馬公子卯、大司馬公子燮、司馬薳越、左司馬沈尹、左司馬戌、右司馬稽、左司馬公子眅、左司馬沈尹戌等等的後裔子孫中,也有以先祖官職稱謂為姓氏者,稱司馬氏,亦世代相傳至今。
該支司馬氏與羋姓、熊氏是同宗同源,也有兩千五百餘年的歷史了。該支羋姓司馬氏族人大多尊奉司馬子反(熊側、公子側)為得姓始祖。

源流五

源於姬姓,出自春秋時期晉國大司馬韓厥,屬於以官職稱謂為氏。韓厥,諡號獻,史稱韓獻子,是春秋時期晉國韓氏家族的第五代領袖。韓厥是韓子輿的兒子,他早年喪父,由晉國上卿趙盾撫養長大,後被趙盾推薦為晉軍的大司馬,是春秋時期晉國政治舞台上極其重要的人物。在韓獻子逝世後,他的兒子韓宣子韓起繼位,培植起了一個龐大的韓氏家族,為日後與趙氏家族、魏氏家族聯手進行“三家分晉”奠定了雄厚的基礎。在韓獻子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官職稱謂為姓氏者,稱司馬氏,世代相傳至今。另外,晉國的司馬魏絳、中軍司馬張老、中軍司馬張君臣、司馬女叔侯、司馬羊舌鮒、司馬叔游、司馬彌牟等等的後裔子孫中,也有以先祖官職稱謂為姓氏者,稱司馬氏,亦世代相傳至今。
該支司馬氏與韓氏是同宗同源,也有兩千五百餘年的歷史了。該支姬姓司馬氏族人皆尊奉韓獻子(韓厥、韓獻)為得姓始祖。

源流六

源於改姓,出自東晉王朝大司馬王導,屬於避難改姓為氏。王導,公元276~339年,字茂弘,琅砑臨沂人(今山東臨沂),出身名門望族。王導出身中原著名士族,是一個非常老練的政治家,也是東晉王朝的實際創造者。當時晉元帝缺少才能和聲望,在晉室中又是疏屬,之所以能夠取得帝位,主要靠王導的支持。晉元帝因此把王導比做自己的“蕭何”,極為倚重。東晉王朝在長江流域建立漢族政權以後,有利於抵抗北方少數民族的侵入,經濟和文化也迅速發展起來。王導主政期間,“綏撫新舊,維繫倫紀,義固君臣,清靜為政”,多次制止了王氏家族擁權奪位的企圖,積極發展江南經濟、調和南北士族矛盾,使東晉王朝迅速穩定。
東晉鹹康五年(公元339年),王導病逝,終年六十四歲。王導、庾亮相繼死後,朝野憂懼。東晉朝廷以陸玩拜司空。當時陸玩再三辭謝,他嘆息著對賓客們說:“以我為三公,是天下沒有人材了!”時人認為這是明智的看法。當時,東晉王朝的確又遇到一次危機,那就是桓溫的篡奪事件,但由於王、謝兩大士族的抵制,桓溫的野心未能實現。桓溫死後,謝安出面執掌朝政,起用桓溫的弟弟桓沖做荊州刺史,與謝安同心保護帝室。從此東晉王朝出現前所未有的和睦景象,這是和謝安完全繼承王導力求各大族勢力平衡的“鎮之以和靜”的作法分不開的,也說明王導保持東晉偏安的政治措施的積極影響作用。
王導的後裔子孫中,後有避難改姓者,以先祖官職稱謂以及晉王朝國姓為姓氏,稱司馬氏,世代相傳至今。該支王氏司馬氏族人皆尊奉王導為得姓始祖。

源流七

源於子姓,出自春秋時期宋國大司馬孔父嘉,屬於以官職稱謂為氏。孔父嘉,公元前?~前710年,著名春秋初期宋國大夫,名子嘉,字孔父。是孔子的六世祖,官為大司馬。
周平王姬宜臼四十二年(宋宣公十九年,公元前729年),宋宣公將死,讓位於其弟子和,是為宋穆公。宋穆公在位九年將死,囑咐大夫孔父嘉以君位還給宋宣公的太子與夷,並遣其子子馮出居於鄭國。孔父嘉受囑,在周桓王姬林元年(公元前719年)擁立子與夷繼位,是為宋殤公。宋殤公繼位後,拜孔父嘉為大司馬,執掌宋國兵馬。
宋殤公在位十年(公元前719~前710年),宋國就與周邊其他諸侯國鏖戰了十一次,民不堪命。當時的宋國太宰華督見子嘉的妻子“美而艷”,色心大壯,要謀奪其妻,遂借安寧人民為名,挑唆民眾將“戰爭禍魁”孔父嘉殺死,由此奪取其妻。宋殤公得知此事後大怒,華督又乾脆殺了宋殤公,驅逐孔父嘉一族出境,迎宋穆公之子公子馮於鄭,是為宋莊公。孔父嘉一族被華督驅逐出宋國後,族人四散於各諸侯國,其中有一支逃至魯國,在(公元前551年)農曆8月27日誕生了至聖先師孔子,魯國由此儒風大盛,士子們皆趨之若鶩,這倒是華督怎么也預料不到的。在孔父嘉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官職稱謂為姓氏者,稱司馬氏,世代相傳至今。另外,宋國的司馬子魚、司馬樂豫、大司馬公子卬、左司馬子朱、司馬華孫、司馬華耦、司馬盪虺、司馬子伯、司馬盪澤、司馬老佐、少司馬華貙、大司馬公孫忌、司馬子仲、右司馬子國、司馬向戌等等的後裔子孫中,皆有以先祖官職稱謂為姓氏者,皆稱司馬氏,亦世代相傳至今。
子姓司馬氏與孔氏是同宗同源,也有兩千七百餘年的歷史了。該支子姓司馬氏族人皆尊奉孔父嘉(子嘉)為得姓始祖。

始祖

1.程伯休父(得姓始祖)
據史籍《通志·氏族略》上記載,追源溯流,司馬氏的得姓始祖是周宣王執政時期官拜司馬(管轄軍政和征戰的官職)的程伯休父,因他屢次征戰有功,而被賜姓為司馬,其後世子孫即“以官為氏”而姓了司馬。程伯休父是殷、周朝時期一個諸侯,是上古顓頊帝之後祝融氏重黎的子孫所傳。程伯休父的子孫,一部分“以官為氏”而姓了司馬;一部分依照慣例“以國為氏”而姓了程。因此司馬氏系出程氏,和程氏一族是一家人。司馬氏的得姓,大約在兩千七百餘年前。司馬氏後人奉程伯休父為司馬氏的得姓始祖。周宣王時,重黎之後程伯休父,官至司馬,掌國家軍隊,佐政輔國,權勢重大,程伯休父克平許方,立下大功,周王室允許他以官職為姓,其後遂成司馬氏。
2.司馬碧潭:原籍浙江山陰,明初仕宦於潭州,命三子分居三湘。始遷湘陰祖為碧潭長子化龍,生於元至正間,卒於明洪武間,初居湘陰六塘鋪,旋徙居金溪山。始祖碧潭公,號月川,明洪武年間自浙江紹興府山陰縣長樂鄉為潭州提學,生子三,次子成龍居湘潭;季子如龍居湘鄉;長子化龍公則居湘陰環萃洲,傳至宏、寧、宣、實、宇、富、寬、完衍為八房,環居湘水間數十里而遙,惟實公房遷徙不一,近而長、平、潭,遠而桃源、石門。是為遷湖南始祖。

遷徙

司馬氏是一個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但人口總數在中國的大陸和台灣省都沒有列入百家姓前三百位,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序為第四百一十位門閥。“司馬”是古代官名,指調遣武裝部隊的武官,掌管天下軍事,相傳古帝少昊時期就設定有司馬一職。司馬氏就是擔任過司馬一職的人的後代。
先秦時期,司馬氏族人已分布於鄭(今河南新鄭)、晉(今山西)、衛(今河南濮陽)、程(今陝西鹹陽)等地。《姓氏考略》載,司氏最早繁衍發展中心是古代頓丘。就是現在河南清豐、濬縣之間一帶,該地名曾出現於《詩經》中的《衛風·氓》中,是一個與中華民族有深厚淵源的地方,根據考證,這個地方在春秋時代是屬於衛國的一個邑,到了戰國時代又改隸魏國。
兩漢時期,司馬氏主要分布在今河南、陝西、四川等地,其中河內郡(今河南省西部、黃河以北地區武陟縣西南一帶)一直是司馬氏的重要聚集地。
三國曹魏時期,河內溫地(今河南溫縣)出了一位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司馬懿,後其孫司馬炎廢魏建晉,都於洛陽。從此,河內郡成為司馬氏家族最著名的郡望。
司馬氏在中國歷史上建立了西晉和東晉政權,共歷十五帝,一百五十六年,進一步擴大了司馬世家的影響。但是由於晉朝司馬氏皇權不斷衰落,司馬姓的貴族為免被迫害,很多改換他姓。東晉王朝滅亡以後,司馬氏步入平穩發展時期,歷史上複姓改單姓的規律,司馬氏有許多改為司氏、馬氏、同氏、仝氏、馮氏、程氏等,亦有維持司馬氏複姓者。

分布

如今,司馬氏仍為複姓中的大姓,分布較為廣泛,在河南省的洛陽市偃師市溫縣,陝西省的韓城縣,山西省的涑水縣,安徽省的宿松縣,湖南省的湘潭市湘鄉市、湘陰市,山東省的蘭陵縣,江蘇省的金壇市指前鎮,北京市,上海市,天津市,河北省,內蒙古自治區,香港特別行政區,台灣省等地,均有司馬氏族人分布。

郡望

河內郡:古以黃河以北為河內,以南、以西為河外。春秋末期楚、漢之際,約在公元前三世紀末置郡,治所在懷縣(今河南武陟),當時其時轄地在今河南省黃河以北、京漢鐵路以西一帶地區,包括汲縣。魏文帝黃初年中,河內郡析置朝歌郡(今河南淇縣)改屬冀州(今河北冀縣),四縣隨之改屬、後又回歸河內郡。屬司州河南尹的有卷(今河南原陽)、原武、陽武三縣。屬兗州(州治廩丘,今山東鄄縣)陳留國的有封丘、酸棗、平丘、長垣四縣,屬兗州東郡的有燕。西晉時期移治野王(今河南沁陽)。隋朝時期於野王為河內縣,隋、唐兩朝的河內郡即懷州。元朝時期設為懷慶路。明、清兩朝為懷慶府,河內縣之名不變,常為治所。民國政府時,改河內縣為沁陽縣。
偃師縣:偃師首陽山鎮為西晉皇陵所在地。河南省偃師市歷史文化悠久,為夏、商、東周、東漢、曹魏、西晉、北魏等七朝古都。漢、魏時期,洛陽古城就位於今偃師市城西約十五公里處,與洛陽市、孟津縣毗連,是我國保存較好的一座古城遺址,也是我國最大的古代都城遺址。周康王二十二年(壬午,公元前1059年),周公東營洛邑里,在澗河東岸修建了王城,在此修築了成周城。漢魏洛陽故城即由成周城發展而來,春秋晚期,周敬王曾對成周城進行擴建;戰國時,秦丞相呂不韋對此城進行了擴建。東漢建武元年(乙酉,公元25年),東漢光武帝劉秀建都於偃師。其後三國魏、西晉、北魏均以此為都,共歷時三百三十多年。因偃師主要是東漢、北魏兩代都城,故稱漢魏洛陽故城。偃師之地南臨洛水、北靠邙山,風景優美。城內主要建築有宮城、宮殿、衙署、花園等。偃師在歷史上曾出土了大量有價值的文物,如東漢熹平石經、影塑侍從頭像、仿玻璃黑釉陶盞等,現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溫縣:是司馬氏歷史上的望族居地。溫縣是中華民族最早的聚居區之一,縣記憶體有著名的仰韶文化遺址和龍山文化遺址十多處。在夏王朝時期,該地即已稱溫國。商王朝時期,商祖乙曾在此建都。周王朝時期為畿內之地,大司寇蘇忿生以溫等十二邑為蘇國,都於溫城;春秋時晉國在此設縣。戰國至秦漢之際,溫縣已是“富冠海內”的“天下名都”了。唐朝以後,溫縣逐步衰落,漸為僻邑小縣,但其地處中原腹地,且據黃河津渡,歷代戰亂皆遭劫難,人口遷徏頻繁。溫縣古稱“溫”,緣於境內有兩個溫泉:一個在今孟州市西北的治牆村,夏涼冬溫,流入於溴水;另一個在今溫縣城西南。據《溫縣誌》記載:相傳泉流常溫,士忻以德,民利灌溉。“溫”源於西周初期蘇岔生的封國名。北齊天寶七年(丙子,公元556年)廢溫縣。隋開皇十六年(丙辰,公元596年)復置溫縣。唐武德四年(辛巳,公元621年)改溫縣李城縣;唐武德八年(乙酉,公元625年)廢李城縣,恢復溫縣,此後一直未再更名。民國三十四年(乙酉,公元1945年)3月建立溫陟縣,5月建立溫孟縣,8月廢溫陟、溫孟兩縣,建立溫縣人民政府。1960年10月廢溫縣併入沁陽;1961年8月復置溫縣。至2005年溫縣轄七個鎮、三個鄉。

堂號

河內堂:以望立堂。
偃師堂:以望立堂。
溫縣堂:以望立堂。
太史堂:漢朝司馬談司馬遷父子和司馬懿仲達都封太史公,司馬遷繼續其父司馬談寫成《史記》。後有宋朝司馬光著《資治通鑑》。司馬氏因先祖有名史家,稱“太史堂”。

家譜

山西涑水司馬氏源流集略八卷,著者待考,明·嘉靖六年(公元1527年)木刻活字印本四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
湖南湘潭司馬氏宗譜,著者待考,清鹹豐七年(公元1857年)始修,民國三十三年(公元1944年)續修。現被收藏在湖南省圖書館。
湖南湘陰司馬氏族譜,(清)司馬先達纂修,清光緒二十一年(公元1895年)木刻活字印本。
司馬氏慶系譜六卷,(清)司馬灝文重修,清朝年間木刻活字印本一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國家圖書館。
江蘇無錫梁溪司馬氏宗譜二十卷,(民國)司馬棟等纂修,民國五年(公元1916年)木刻活字印本。註:始遷祖為[宋]司馬宗召。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
湖南湘陰司馬氏族譜二十六卷,(民國)司馬承貴纂輯,民國二十三年(公元1934年)木刻活字印本。
司馬氏族譜十一卷,末一卷,著者待考,民國年間河內堂木刻活字印本十二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

字輩

山西涑水司馬氏字輩:“過前惟微見之者明我知既效疇雲弗矜人為椎常心所榮我方櫃避嚴敖乃行勢盈速罪連比朋先見之哲椎而不膺帝求諍臣詔來自京懇章以辭收命於成鳴人皆進我獨退之眾人多回我獨直之直豈我名退惟我當誰其知之哲君惟皇道遐命局矣其亡琢茲溫楚水諳端良”。
湖南湘潭司馬氏字輩:“開先承祖德繼述裕家傳鑒學宗資治文章啟後賢東浙源流遠南湘惠澤長地靈鐘後傑百世頌其昌”。
湖北公安司馬氏字輩:“盛德啟師相立朝金學芳家傳世遠宏業銘巽常憲點遵前哲謀獻達玉堂養成端正品建樹寇鄉邦”。

名人

司馬顒

司馬顒(?―306年),字文載,河內溫縣(今河南溫縣)人,晉宣帝司馬懿三弟安平獻王司馬孚之孫,太原烈王司馬瑰之子,晉武帝司馬炎的堂兄弟,西晉宗室、八王之亂中的八王之一。司馬顒初襲封父爵,三年(277年),改封河間王。少年時有名聲,輕錢財厚待賢士。晉武帝讚嘆其為藩王的表率。趙王司馬倫篡位時,回響齊王司馬冏起兵,因功授任侍中太尉,加三錫之禮。永寧二年(302年),李含假稱受帝密詔說服司馬顒討伐齊王司馬冏、長沙王司馬乂,任太宰大都督雍州牧。後又廢太子司馬覃,立成都王司馬穎皇太弟永興三年(306年),東海王司馬越率義軍討伐司馬顒,司馬顒接連挫敗,義軍逐占據關中,司馬顒保守孤城。同年,司馬越以詔書徵召司馬顒入朝任司徒之職,司馬越之弟南陽王司馬模派將軍梁臣將司馬顒掐死,他的三個兒子也一同被殺。
司馬姓(司馬(中國複姓之一))

司馬卬

司馬卬(?-公元前205年),項羽所封十八諸侯王之一,為殷王。司馬卬本是趙國將軍,巨鹿之戰後隨項羽入關。滅秦後,項羽分魏國地為西魏、殷兩國,封司馬卬為殷王,建都朝歌。漢二年(前205年)三月,漢王劉邦進兵楚地,司馬卬投降漢王劉邦,其地成為河內郡。四月,彭城之戰,項羽率三萬精兵大敗劉邦及五諸侯聯軍56萬人,司馬卬被楚軍所殺。
司馬姓(司馬(中國複姓之一))

司馬光

司馬光(1019年-1086年),北宋著名政治家、史學家、散文家。北宋陝州夏縣涑水鄉(今山西運城安邑鎮東北)人,出生於河南省光山縣,字君實,號迂叟,世稱涑水先生。司馬光自幼嗜學,尤喜《春秋左氏傳》。典故傳世有:司馬光砸缸
司馬光司馬光

司馬炎

司馬炎(236年-290年),字安世。晉朝開國皇帝,諡號武皇帝,廟號世祖。司馬炎為司馬昭長子,曾出任中撫軍;但是司馬昭卻有意讓幼子司馬攸繼承,但在重臣的反對之下,司馬炎於265年5月被封為晉王太子。同年8月司馬昭過世之後,司馬炎繼承晉王的爵位。次年1月,司馬炎逼迫魏元帝曹奐禪讓,即位為帝,國號晉。晉武帝大肆分封宗室為王並使其掌握兵權,以補曹魏由於過度壓抑宗室,導致皇帝孤立最後被權臣所篡的前車之鑑;同時於268年頒布泰始律令,並於279年命賈充楊濟杜預王濬等伐吳,280年3月孫皓投降,孫吳滅亡,自從黃巾之亂以來的分裂局勢暫時獲得統一。
司馬炎司馬炎

司馬耕

司馬耕(生卒年待考),字子牛,亦稱司馬牛。春秋末期宋國人。唐開元封“向伯”,宋又封“楚丘侯”,後又改稱“睢陽侯”。
司馬耕司馬耕

司馬談

司馬談(生卒年待考),夏陽嵬東鄉高門村(今陝西韓城)人。司馬遷之父。著名漢朝大臣、史學家、文學家。其父司馬喜為五大夫。談自幼向方士學習天文地理,拜楊向為師學習周易,拜黃子為師學習道家學說。漢建元至元豐年間(公元前140~前110年),被封為太史令,掌管天文地理,不治政事。漢元豐元年(公元前110年),漢武帝首赴泰山舉行封禪典禮,談因病留守周南,未能與武帝同行,鬱憤而亡。臨死前,其子司馬遷剛好從巴蜀返回,兩人見面於黃河與洛水之間。司馬談握住司馬遷之手哭著說:“我們祖先大多為太史,自上世起曾顯露功名。虞夏之時,即掌管天官之事。後世中斷,難道到你為至嗎?你若再為太史,我們祖業便可接續下去。現在皇上承襲千年傳統,赴泰山封禪,而我不能同去,這是天命。我死後,你必然為太史。做了太史,別忘了我終生欲立論著史的夙願。並且你要於後世立身揚名,榮耀父母,這也是最大的盡孝之舉。自孔子著《春秋》至今,四百餘年間,諸侯互相兼併,記事著史之業,無人問津。今日漢朝興旺,天下一統,既有明主賢君,又有忠臣義士。我為太史,而沒有完成歷史論著,使天下文字廢棄,深感遺憾。這一點你能理解嗎?”司馬遷涕淚俱下,哭著答道:“孩兒雖然不太聰敏,一定要全部收集記述祖先積存的歷史見聞,絲毫不敢有所缺失。”聽完兒子的話,司馬談便合上了雙眼。司馬談號為“太史公”,他恐怕學人對文化精神領會不準而產生迷惑,便對陰陽家、儒、墨、名、法、道德等六家的基本要旨予以論述。司馬談逝世後,百姓崇祀其為鄉賢。

司馬遷

司馬遷(公元前146~?年),字子長,太史令司馬談之子;夏陽嵬東鄉高門村(今陝西韓城)人。著名西漢史學家、文學家。初任郎中,漢元封三年(公元前108年)繼父任太史令,盡閱史官所藏舊史。遍游名都大邑,探訪古蹟,漢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開始編撰史書。後因替李陵敗降匈奴事辯解,觸怒漢武帝而下獄,受宮刑。出獄後,任中書令。仍發憤著書,歷十二年,於漢征和二年(公元前91年),撰成中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時稱《太史公書》。三國後期開始通稱為《史記》。
司馬遷司馬遷

司馬相如

司馬相如(公元前179~前118年),字長卿;蜀郡成都(今四川成都)人。西漢辭賦家
司馬相如司馬相如

司馬錯

司馬錯(生卒年不詳),戰國秦夏陽(今韓城)人,司馬遷八世祖,戰國中後期秦國名將。仕秦惠文王、悼武王、昭襄王三世。司馬錯伐是秦統一中國之前的一個重大的軍事舉措,在秦史上是不可或缺的。商鞅變法為秦統一中國奠定了經濟基礎,司馬錯伐蜀則為秦統一中國打下軍事基礎,二者在某種意義上具有同等之功的。秦惠文王九年(前316年)巴蜀相攻,秦惠文王欲趁機滅蜀,卻因韓侵秦而舉棋不定張儀主張先攻韓,司馬錯力排張儀之議,認為伐韓將導致諸侯合縱對秦,伐蜀則既可得其人力物力以充實軍備,又可占據有利地勢順水而下攻楚。這議為秦王採納。同年秋,即與張儀、都尉墨等率軍從石牛道伐蜀(參見秦滅巴蜀之戰),與蜀王之師戰於葭萌(今四川廣元昭化鎮),蜀王敗逃至武陰(今彭山東),冬,滅蜀。繼而又滅巴、苴。秦惠王十四年陳莊殺蜀侯,後歸降。秦武王元年(前310年),因蜀相陳莊叛秦,司馬錯受命協助平定蜀亂,甘茂誅陳莊。秦昭王六年(前301年),蜀侯輝反,司馬錯平叛,並誅郎中令等27人,平定蜀中。昭王十六年,司馬錯擔任客卿,受命攻魏,取軹(今河南濟原南),攻韓,取鄧(今孟縣西)。十八年,司馬錯與白起等又攻取魏國六十一座城邑。秦昭王二十七年(前280年),率隴西兵及巴蜀兵十萬人,從蜀地沿江而下,攻楚黔中(今湖南西部及貴州東北部,參見黔中之戰),迫楚獻出漢北及上庸地(今湖北西北部)於秦,實踐了他得蜀即得楚的部分預言。

司馬懿

司馬懿,西晉高祖宣皇帝(179—251),字仲達,程姓司馬氏、漢族,河內郡溫縣孝敬里(今屬河南溫縣)人。三國時期魏國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西晉王朝的奠基人。曾任職過曹魏的大都督,太尉,太傅。是輔佐了魏國三代的託孤輔政之重臣,後期成為全權掌控魏國朝政的權臣。平生最顯著的功績是多次親率大軍成功對抗諸葛亮的北伐。死後諡號舞陽宣文侯,次子司馬昭被封晉王后,追封司馬懿為宣王;司馬炎稱帝後,追尊司馬懿為宣皇帝。

司馬師

西晉世宗景皇帝司馬師(208—255),字子元,程姓、河內溫(今河南溫縣)人。三國時期曹魏權臣,官至大將軍。西晉王朝的奠基人之一。他是西晉宣帝司馬懿宣穆皇后張春華的長子,太祖司馬昭的兄長,西晉開國皇帝司馬炎的伯父。司馬懿去世後,他繼承父親的權力,廢魏帝曹芳,平定淮南三叛,擊滅東吳諸葛恪的大軍。基本控制了曹魏政權;後被文鴦襲營,驚嚇而死。司馬炎稱帝後,追尊司馬師為景皇帝,廟號世宗。

司馬昭

西晉太祖文皇帝司馬昭(211—265),字子上,程姓、河內溫(今河南溫縣)人。三國時期曹魏權臣,西晉王朝的奠基人之一。他是司馬懿張春華的次子,司馬師的弟弟,西晉開國皇帝司馬炎的父親。司馬昭繼承父兄的權力,弒魏帝曹髦,徹底控制了曹魏政權。掌權期間派鄧艾滅蜀;後揮師7萬伐吳,被諸葛恪4萬所擊敗,被削爵。其子司馬炎稱帝後,追尊司馬昭為文皇帝。有著名的成語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司馬徽

司馬徽(?—208),字德操,號水鏡先生,潁川陽翟(今河南禹州)人,住城東南20餘里洞林寺側(今曹徐村),徽清雅,以有知人之明著稱於世,是中國東漢末年著名隱士漢靈帝末年,群雄割據,有經邦濟世之才的司馬徽不願施展才能為時所用,他緘默固守,甘願陷居陽翟故里,躬耕度日。名士龐德公送號“水鏡先生”。由於他從來不說別人的短處,別人跟他說話,不管好事壞事,通通說好。李瀚《蒙求》詩曰:“司馬稱好。”所以後人又稱他為“好好先生”。其才華始終未得施展,一生湮沒不彰。徽平時從不討論別人,如有人向他求問,他也不品評高下,總是說好、好、好。當時,徽與襄陽名士龐德公相友善,德公的侄子龐統,字士元,少年純樸誠懇,無人知道他是奇才,唯德公甚為器重。龐統年十八歲時,以德公之名前往潁川拜見徽,二人交往,十分投機。最後,徽盛讚:“你真是個有才德的人,應當稱作“江南第一名士”。這之後龐統的聲名大顯於世。由此可見,徽確有知人之明。

司馬衷

晉惠帝司馬衷(259年—307年),字正度,晉武帝司馬炎第二子,母武元皇后楊艷,西晉第二位皇帝,290年-307年在位。在位17年。司馬衷於267年被立為皇太子,290年即位,改元永熙。他為人痴呆不任事,初由太傅楊駿輔政,後皇后賈南風殺害楊駿,掌握大權。在八王之亂中,惠帝的叔祖趙王司馬倫篡奪了惠帝的帝位,並以惠帝為太上皇,囚禁於金墉城齊王司馬冏與成都王司馬穎起兵反司馬倫,群臣共謀殺司馬倫黨羽,迎晉惠帝復位,誅司馬倫及其子。又由諸王輾轉挾持,形同傀儡,受盡凌辱。306年,東海王司馬越將其迎歸洛陽。307年,惠帝去世,相傳被東海王司馬越毒死。

評價

司馬氏統一中國:晉朝統一是推動中國歷史進步的重要事件之一,司馬氏作為著姓,不是大姓,人數相對不多的條件下,能領導統一中國,在三國歷史條件下是因為執行了仁義政策,得到人民擁護,是古代宗法環境中的必然結果。司馬氏在三國都發揮了重要作用,或者有密切的宗法關係,因此在三國都是受到統治階級和百姓擁護。司馬氏在曹魏政權的影響力起源於司馬氏與曹氏早期親密的關係,曹操本人就是司馬防薦舉出仕,司馬朗、司馬懿、司馬孚等八兄弟都是任職曹魏,很多功勳顯赫,發揮了重要作用,宗族司馬芝、司馬璉等也是曹魏大臣,他們都能執行進步政策,受到人民擁護。尤其是司馬懿一家為維護曹魏政權、守土開疆作出重要貢獻。在蜀漢政權和劉氏中,司馬氏同樣受到尊崇,東漢末司馬直是名臣,他廉潔愛民,連皇帝都敬重。蜀漢的建立者劉備與著名的司馬徽親近,在當時只有司馬徽器重寄人籬下、勢力單微的劉備,把自己最著名的學生諸葛亮龐統薦舉給劉備,其他的學生徐庶向朗尹默等也曾在蜀漢集團中任職,曹魏司馬氏集團重要成員裴潛的弟弟也在蜀國任職,因此司馬氏在蜀漢也有巨大影響。在東吳政權中,在宗法上講曹魏的司馬氏與孫氏就是通族,春秋時代陳田氏著名將領穰苴改姓司馬氏,在春秋末期,陳田氏的後人中有改姓孫,著名的軍事家孫武就是司馬穰苴的同族,與曹魏司馬氏在宗法上是關係最密切的,司馬懿、司馬孚是最積極主張孫曹聯盟,司馬昭又能釋放吳國戰俘,與孫皓停戰,主持南北議和,受到江南百姓的擁護。在三國時代司馬氏的同族程氏、馬氏也都是發揮了重要影響,對司馬氏統一中國也發揮了作用。其中在曹魏政權中,程昱是著名大臣,功勞顯赫;在東吳政權中,程普也是重要功臣;蜀漢中馬超、馬良是重臣。在封建社會政治基礎制度、民心向背、文治武功等方面看,司馬氏在當時都作出了傑出貢獻,在宗法上與當時著名人物都有密切的親戚關係,對孫劉曹宗室也能優待,封王公侯,沒有迫害、侮辱。因此司馬氏統一中國在當時是有利於人民,是代表進步、合理的。即使當時與司馬氏敵對的諸葛亮等人的後代都受到司馬氏優待,諸葛亮曾與司馬懿通信,他的孫子在晉朝任江州刺史。

祠聯

四言

職官啟姓;河內閥閱:全聯典指司馬氏的郡望和源流。
河內世澤;太史家聲:上聯典指司馬氏的望族居河內郡。下聯典指漢朝時期的司馬遷,漢元封三年(公元前108年)繼父司馬談任太史令。
龍門良史;洛邑相公:上聯典指西漢朝時期的史家家、文學家、思想家司馬遷,字子長,夏陽龍門人。早年遊歷各地,考察風俗,採集傳說。初任郎中,又繼任父親司馬談的職務太史令,太初年間與唐都等人共訂太初曆,改革曆法。後因對大將軍李陵兵敗投降匈奴事有所辯解而下獄受腐刑,出獄後任中書令,發憤繼續完成所著史籍,人稱《太史公書》,後稱《史記》,是中國最早的通史,開創了紀傳體史書的形式。其中不少傳記語言生動,形象鮮明,是優秀的文學作品。對後世的史學與文學都有深遠的影響。下聯典指北宋朝時期的大臣、史學家司馬光,字君實,陝州夏縣人。宋寶元年間進士,宋仁宗末年任天章閣待制兼侍講知諫院,宋英宗時進龍圖閣直學士。他立志編撰《通志》,作為封建統治者的借鑑,宋神宗時賜名《資治通鑑》。王安石行新政,他極力反對。後退居洛陽,以書局自隨,繼續編撰《通鑑》。宋哲宗時任宰相,死後追封溫國公。
聖門高弟;水鏡先生:上聯典指春秋時期的司馬牛,孔子弟子。下聯典指東漢朝時期的潁川陽翟人司馬微,字德操,善於了解人,人稱“水鏡先生”。久居荊州,曾向劉備推薦諸葛亮、龐統。
史稱絕業;賦就凌云:上聯典指漢朝時期的司馬遷,作《史記》百三十篇,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下聯典指漢朝時期的司馬相如,工文詞,作《子虛賦》、《上林賦》等賦,漢魏六朝人多仿之。
洛濱耆碩;德行大賢:上聯典指春秋時期的司馬牛,孔子弟子,以德行著稱。下聯典指宋朝時期的司馬光,神宗時為御史中丞,以議王安石新法,不合去,居洛十五年。
題橋志奮;警枕功成:上聯典指西漢朝時期的司馬相如誓志為官,從成都去京,於城北升仙橋橋住上寫道:“不乘高車駟馬,不過汝下也!”下聯典指宋朝時期的司馬光,以圓木為警枕,少睡則枕轉而醒,乃起讀書,著《資治能鑒》、《司馬文正公集》。

五言

通鑑傳名遠;史記享譽高:上聯典指北宋朝時期的大臣、史學家司馬光,字君實,陝州夏縣人(今山西夏縣)。宋寶元進士,官至天章閣待制兼知諫院。宋英宗時,進圖龍閣直學士,獻《通志》八卷,命設局續修。宋神宗初期,任翰林兼侍讀學士。《通志》賜名《資治通鑑》。為中國重要編者年史著作。下聯典指西漢朝時期的史學家、文學家司馬遷,字子長,夏陽人(今陝西韓城)。太史令司馬談之子初任郎中,漢元封三年(公元108年)繼父任太史令,盡閱史官所藏舊史。又遍游名都大邑,探訪古蹟,漢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開始編撰史書。因替李陵敗降匈奴事辯解,觸怒漢武帝而下獄,受宮刑,出獄後,任中書令。仍發憤著書,歷十二年,於漢征和二年(公元前91年),撰成中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時稱《太史公書》。三國後,通稱為《史記》。全書上起黃帝,下迄漢武帝,總括三千餘年史事,計一百三十篇,五十二萬六千餘字。

七言

司空見慣渾閒事;馬到成功壯聲威:此聯為以鶴頂格鑲嵌司馬複姓“司馬”二字的嵌字聯
涑水淵源之華胄;龍門金石之奇英:上聯典指宋朝時期的司馬光,居涑水鄉,世稱“涑水先生”。著《資治通鑑》。下聯典指漢朝時期的司馬遷,生龍門,受腐刑後,著《史記》,藏之金匱石室。

八言及以上

奉使稱榮,藉湔婦恥;恤貧卻女,慨助妻奩:上聯典指西漢文學家司馬相如,字長卿,蜀郡成都人。景帝時為武騎常侍,因病免官。經臨邛時,結識了卓王孫的寡女文君,與她一起回成都,因家徒四壁,又返臨邛賣酒,卓王孫以為恥。相如工辭賦,所作《子虛賦》為武帝賞識,被召進京,又作《上林賦》,武帝任他為郎,曾奉使西南,後任孝文園令。卓王孫又引以為榮。“湔”(Jiān音煎),謂洗雪。下聯典指北宋司馬旦,字伯康,司馬光之兄,歷官秘書省校書郎、太中大夫。曾遇到一個因罪罷官的人,貧困而無法生存,司馬旦每月從俸祿中分出一部分接濟他。那人無以回報,願把女兒嫁給他為妾,他驚而辭謝,拿出妻子的奩中物幫那人嫁女。
奇志題橋,果駕高車駟馬;知人稱鏡,由識伏龍鳳雛:上聯典指西漢朝時期的辭賦家司馬相如的事典。司馬相如,字長卿,成都人。漢景帝時為武騎常侍。下聯典指歷史名人司馬的徵事典。

傳聞

因西晉末年八王之亂,司馬姓氏族大幅南遷。而東晉末年又被劉宋取代,司馬氏族人逐漸減少。多支族人為了避戰禍而改姓,到了北宋時就很少了,蒙古人入侵後,分支多改為為司姓、程姓、馬姓等,或出走海外。

西晉

廟號諡號姓名在世時間在位時間年號
-
舞陽文貞[1]魏廢帝曹芳謚)
179年-251年
-
-
舞陽文宣[1]魏廢帝曹芳改謚)
-
晉宣王(魏元帝曹奐追謚)[2]
高祖(晉武帝司馬炎追尊)
宣皇帝(晉武帝司馬炎追謚)[2]
-
長平忠武鄉侯魏元帝曹髦謚)
208年-255年
-
-
-
晉景王(魏元帝曹奐追謚)
世宗(晉武帝司馬炎追尊)
景皇帝(晉武帝司馬炎追謚)
-
晉文王(魏元帝曹奐謚)
211年-265年
263年-264年(晉公)
264年-265年(晉王)
-
太祖(晉武帝司馬炎追尊)
文皇帝(晉武帝司馬炎追謚)
世祖
武皇帝
236年-290年
265年(晉王)265年-290年(皇帝)
泰始 265年-274年鹹寧 275年-280年太康 280年-289年太熙 290年-290年
-
孝惠皇帝
259年-307年
290年-307年
永平 291年-291年元康 291年-299年永康 300年-301年永寧 301年-302年太安 302年-303年永安 304年-304年建武 304年-304年永興 304年-306年光熙 306年
-
284年-313年
307年-313年
永嘉 307年-313年
-
孝愍皇帝
300年-318年
313年-316年
建興 313年-317年

東晉

廟號諡號姓名在世時間在位時間年號
元皇帝
276年-323年
317年-323年
建武:317年-317年太興:318年-321年永昌:322年-322年
肅祖
明皇帝
299年-325年
323年-325年
太寧:323年-326年
成皇帝
321年-342年
325年-342年
鹹和:326年-334年鹹康:335年-342年
-
康皇帝
322年-344年
342年-344年
建元:343年-344年
孝宗
穆皇帝
343年-361年
344年-361年
永和:345年-356年昇平:357年-361年
-
哀皇帝
341年-365年
361年-365年
隆和:362年-363年興寧:363年-365年
-
342年-386年
365年-371年
太和:366年-371年
簡文皇帝
320年-372年
371年-372年
鹹安:371年-372年
烈宗
孝武皇帝
362年-396年
372年-396年
寧康:373年-375年太元:376年-396年
-
安皇帝
382年-418年
396年-418年
隆安:397年-401年元興:402年-404年義熙:405年-418年
-
恭皇帝
386年-421年
418年-420年
元熙:419年-420年

晉朝君主

追尊
▪司馬懿(高祖宣皇帝)
▪司馬師(世宗景皇帝)
▪司馬昭(太祖文皇帝)
程伯符(聖祖高皇帝)
程伯休父(始祖元武皇帝)
西晉
▪司馬炎(武皇帝)
▪司馬衷(孝惠皇帝)
▪司馬熾(孝懷皇帝)
▪司馬鄴(孝愍皇帝)
東晉
▪司馬睿(元皇帝)
▪司馬紹(明皇帝)
▪司馬衍(成皇帝)
▪司馬岳(康皇帝)
▪司馬聃(穆皇帝)
▪司馬丕(哀皇帝)
▪司馬奕(海西公)
▪司馬昱(簡文皇帝)
▪司馬曜(孝武皇帝)
▪司馬德宗(安皇帝)
▪司馬德文(恭皇帝)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