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宰

太宰

太宰是中國古代官職,在不同的朝代職責和地位不同。“”作為官名,在甲骨文中已經出現,責任是總管王家事務。西周時開始設定太宰,也叫大冢宰,或大宰,即冢宰的首領。太宰的職責是“掌管國家的六種典籍,用來輔佐國王治理國家。”其中六種典籍是治典、教典、禮典、政典、刑典、事典,可見當時的太宰是百官之首,相當於後來的宰相丞相。但後來由於王室的衰落,太宰這個官職的重要性在春秋時期下降了許多,以致於被排除在三公太師太傅太保)之外。周朝之後太宰一職被停止使用。參見周朝官制

秦朝時,太宰是負責皇帝飲食以及祭祀用食物供奉的官員。參見秦朝官制。在漢朝時,也有一名叫“太宰”的官職,但同周朝時的太宰職位大不相同,乃是輔佐主管宗廟禮儀的九卿之一太常的輔助官員。參見西漢官制

一直到晉朝,因避諱司馬師的名字,將太師改稱太宰,才恢復成為地位高尚的崇官之一。宋朝宋徽宗政和改制,以左僕射門下侍郎為太宰兼門下侍郎、以右僕射中書侍郎少宰兼中書侍郎,充首相次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太宰
  • 外文名:minister
  • 類別:古代官職
  • 詞性:名詞
歷史人物
宰孔:周朝周襄王太宰; 伯嚭春秋時期吳國夫差太宰; 田恆春秋時期齊國齊平公太宰。
參考文獻
周禮·天官冢宰陳茂同,《歷代職官沿革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