託孤

託孤

託孤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是tuō gū,意思是指把身後的孤兒相托給別人,在歷史上有許多著名的例子,例如劉備白帝城託孤。詞語最先出自《東周列國志》第二回。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託孤
  • 讀音:tuō gū
  • 釋義:把身後的孤兒相托給別人
  • 出處:《東周列國志》第二回
基本解釋,託孤分類,最煽情的託孤,最成功的託孤,最失敗的託孤,最沒權威的託孤,歷史現象,評論,

基本解釋

把身後的孤兒相托給別人:白帝城劉備託孤。
讀音:tuō gū
東周列國志》第二回:“自知不起,不肯服藥。三日之後,病勢愈甚。其時周公久已告老仲山甫已卒。乃召老臣尹吉甫召虎託孤。”

託孤分類

最煽情的託孤

曹操的孫子曹叡託孤於司馬懿。如果說託孤是演場戲給旁人看,曹睿和司馬懿的這個段子絕對夠讓他們二人榮獲三國百年最佳演技獎。
三國原稿三國原稿
曹睿這個人,如果論能力,其實是在他父親曹丕之上的。像司馬懿這樣的人物,在他手下也服服貼貼,魏國上下,自然都緊密團結在第三代核心的周圍,讓以諸葛亮為首的內外顛覆分子無機可乘,勝利地捍衛了魏武開創的偉大的革命事業。但可惜的就是曹睿短命。諸葛亮死後,他以為自己可以高枕無憂,生活也開始奢侈放縱,脾氣也長了,連賢惠的原配妻子也給殺了。不想才36歲卻忽然接到了閻王爺的調令,要安排自己的身後事了。
君子之澤,五世而斬”,曹家才三代,本族裡竟然連個看攤的人都找不到了,選來選去選了個曹爽,可里里外外誰都知道那小子不是那塊料。所以,曹睿只好對司馬懿動之以情了:“朕惟恐不得見卿;今日得見,死無恨矣”。司馬懿什麼人物,自然能把這個對手戲演得珠聯璧合:“臣在途中,聞陛下聖體不安,恨不肋生兩翼,飛至闕下”。多么得體呀!但不知為什麼,仲達在說接下來的一句的時候,有點走神了“今日得睹龍顏,臣之幸也”,顯得太平淡,沒能進一步煽上去,反爾有點顯冷了。不過好在曹睿也顧不了這些了,自己時間不多了,趕緊切入正題,先提了諸葛亮這個榜樣“昔劉玄德白帝城病危,以幼子劉禪託孤於諸葛孔明孔明因此竭盡忠誠,至死方休”,然後對曹芳一句“仲達與朕一體,爾宜敬禮之”,把劇情的走勢再次推高。
接著,小配角曹芳真情演繹,老子曹睿因勢利導推波助瀾:‘芳抱懿頸不放。睿曰:“太尉勿忘幼子今日相戀之情!”言訖,潸然淚下。懿頓首流涕(這時不再走神,演技恢復正常)。魏主昏沉,口不能言,只以手指太子,須臾而卒;在位十三年,壽三十六歲。
歷史記載歷史記載
父子倆合力把這段劇情推向了最高潮,力壓白帝,成就了三國最煽情的託孤。

最成功的託孤

自然是白帝託孤了。但很多人往往忽略的一個細節是,劉禪其實當時並不在場,所以感情的色彩實際上並不那么濃厚,至少沒有了去抱諸葛亮脖子的角色;而劉備在託孤現場的言行就完全是針對諸葛亮和李嚴趙雲等人的,充滿了政治上的詭詐。且看這一段:先主泣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邦定國,終定大事。若嗣子可輔,則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為成都之主。”好傢夥,竟然把諸葛亮和曹丕相提並論,短短几句,直接給所有在場之人提出並且確定了諸葛亮日後的政治地位問題。
這一番話可真是非同小可,‘孔明聽畢,汗流遍體,手足失措,泣拜於地曰:“臣安敢不竭股肱之力,盡忠貞之節,繼之以死乎!”言訖,叩頭流血。看看,劉備作為厚黑鼻祖劉邦的傳人,掌握手下的能力比起黃口小兒曹睿來,勝過何止百倍。曹睿的煽情,實乃技窮之舉,這樣的大事,誰會為感情所累。所以,劉備託孤,絕對不是動之以情,不是靠眼淚(當然眼淚是一種不錯的有效的烘托和調劑),而是曉之以政治上的利害。
白帝城位於重慶奉節縣瞿塘峽口的長江北岸,三峽的著名遊覽勝地。原名子陽城,為西漢末年割據蜀地的公孫所建。白帝城是觀“夔門天下雄”的最佳地點。歷代著名詩人李白、杜甫、白居易、劉禹錫、蘇軾、黃庭堅范成大陸游等都曾登白帝,游夔門,留下大量詩篇,因此白帝城又有“詩城”之美譽。

最失敗的託孤

孫權託孤於諸葛恪(有點湊數的意思)。《演義》中也就寥寥幾句“權因此受驚成病。至次年四月內,病勢沉重,乃召太傅諸葛恪、大司馬呂岱至榻前,囑以後事。囑訖而薨。”(108回)
也許劉備託孤諸葛亮太成功了,後來的多少都想沾點光。曹睿想用諸葛亮這個光輝榜樣來教誨司馬懿(其實是給司馬懿提出了一個標準),孫權恐怕則是奉了“龍叔無犬侄”的信條。可是諸葛恪實在沒有諸葛亮的能耐,對外軍事失利,對內威震其主又沒有結成可靠的政治聯盟,結果被孫峻幹掉,連族都給滅了。倒是他老爸諸葛謹看得準,說諸葛恪:“此子非保家之主也!”可惜孫權沒聽這句。
曹操當初贊孫權“生兒當如孫仲謀”,可孫權選起託孤大臣來怎么就這么差勁呢?

最沒權威的託孤

吳國倒數第二個皇帝孫休,‘聞司馬炎已篡魏,知其必將伐吳,憂慮成疾,臥床不起,乃召丞相濮陽興入宮中,令太子出拜。吳主把興臂、手指太子而卒。’(120回)
從結果上說,這個託孤是三國幾次託孤里最失敗的,不僅死去的皇帝的遺願受到了臣子們的公然背叛,而且臣子們的背叛帶給他們自己的,竟然是被他們違命擁立的新君的屠刀。但這個後果其實不是託孤者孫休的錯,所以與其說孫休失敗,不如說他太沒權威了。
反正吳國到這個份上也真是沒有維持下去的理由了,一幫子大臣,竟然能眾口一辭地違抗主子的政治遺囑去擁立一個暴君孫皓,其政治智力真是退化得可以了。3個主謀中,丞相濮陽興左將軍張布被孫皓夷了三族,左典軍萬(?)被孫皓殺死,其三族不知怎樣。

歷史現象

漢武帝劉徹折騰了半天,弄得太子劉倨家破人亡,雞飛狗跳,皇后衛子夫和太子一系的勢力被摧殘得七零八落。
劉徹死之前,對修理太子似有懺悔,發表了《罪己詔》,對若干歷史問題作了輕描淡寫的決議,也省得後來的人瞎忙活。但是他沒有為太子徹底平反,還是把皇位傳給了最小的兒子劉弗陵,並且殺了這個8歲孩子的母親,因他擔心母后專權。
漢武帝劉徹選擇用託孤的方式解決接班人年齡太小、不能擔當皇帝重任的問題。劉徹把小皇帝和天下託付給霍光金日磾上官桀以及桑弘羊這幾個人。丞相田千秋不在顧命大臣之列,核心的人物只有霍、金。此二人何許人也?霍光是奉車都尉光祿大夫;金日磾是駙馬都尉、光祿大夫。霍光是秘書兼侍衛,金日磾是侍衛兼秘書,兩個人都是皇帝身邊的工作人員,是皇帝的親信,並非朝廷的重臣,是皇帝的“私人”,而非朝廷的“公人”。在皇帝專制時代,尚書房軍機處之類的皇帝辦公機構,一般比三公九卿、宰相六部的權力要大,用咱老百姓的話說,實權都在這些地兒。漢代最有權的是大將軍(掌握軍權)兼領尚書事(皇帝辦公廳主任掌握中樞住處及人事等權力),霍光同志在劉徹死後就是擔任這樣的職務,里外一把抓。
皇帝託孤不是個別的事件,而是中國歷史上很普遍的現象,老皇上總是想給兒子搭好班子,一般都會有N個託孤大臣,至少也得來兩位,結構一般是親信重臣+宗室(或外戚),也總是希望他們能夠同心協力又能相互制約,保證國家度過危險期,保證政權穩定交接。別看皇上平常挺牛的,到了這個時候也知道要求人了,流著淚拉著大臣的手,讓兒子給這些叔叔伯伯作揖行禮,拜託他們不要有野心不要篡黨奪權,有時也會說些大方話,像劉備,就對諸葛亮說,咱兒子實在扶不起來,你不妨取而代之。
我們熟知的劉備託孤其實也是托給了倆人,諸葛亮和李嚴曹操的孫子魏明帝曹叡也託了倆人,宗室曹爽和大臣司馬懿,清初順治託孤於鰲拜、索尼、蘇克薩哈遏必隆等四人,離我們更近的鹹豐皇帝託孤於當時的在任軍機,一共八個……
但是這些我們熟知的託孤後來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在權力交給小皇帝之前,託孤大臣們要么一人獨大,其他皆成為附庸,要么乾脆鬧分裂搞鬥爭,直到動刀動槍下大獄喝開水。反正前任皇上精心安排的相互制約的局面很難形成,集體保駕的設計總要落空,為什麼呢?
因為所謂託孤大臣,行使的是皇帝的權力,這個權力沒法制約的,一制約就有矛盾,一有矛盾就會想到把丫的肉體消滅來個徹底解決,有權壓倒一切。

評論

首先表示肯定的,是《三國志》的作者陳壽。陳壽的評價非常高,陳壽在《三國志·先主傳》的評語裡面說,劉備“舉國託孤於諸葛亮,心神無貳。誠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軌。”所謂“心神無貳”就是沒有任何保留,也沒有任何犯忌。也就是說君臣關係在這裡達到了最大公無私,這樣的一個境界,是古往今來君臣關係的最高典範,這是陳壽的評價。那么陳壽為什麼會做出這個評價呢?問題恐怕就在“如其不才,君可自取”這八個字上。那么這八個字是什麼意思呢?陳壽沒有說,我不能亂猜,但是一般人的理解,是說如果我這個兒子不中用,請先生取而代之,自己做漢的皇帝好了。那如果是這樣的話,那就不但是難能可貴,簡直就是偉大。為什麼呢?因為我們知道在辛亥革命之前,中國的傳統政治制度是君主世襲制,這個世襲制至少從夏商周就開始了,秦以後是君主世襲官僚不世襲,秦以前是君主和官僚都世襲。在這樣的漫長的世襲制的傳統中,居然有一個人來打破這樣一個傳統,讓賢於能夠安邦定國的人,那當然是大公無私啊。因為這意味著,他把國家和人民的利益放到了至高地位,為了國家和人民的利益,不惜放棄自己皇族這個家族的利益,放棄按照傳統觀念是上天賦予他的天賦的神權。因為我們知道,中國古代的政治制度是君權天授、君權神授,上天和神授給我的我都不要了,我讓給賢能的人,這是何等的偉大!
問題是,這可能嗎?我的結論是:不可能。為什麼不可能呢?第一,史無前例。中國歷史上沒有哪個皇帝是心甘情願把自己的皇位,把可以傳給自己子孫的皇位,讓給一個異姓人的,沒有過。所有的皇帝都是希望自己這個家族的統治千秋萬代,哪怕他的兒子是個蠢貨,是個弱智,是個殘疾,他都不會讓出去的,怎么會出來一個例外?第二,就算劉備是個例外,我也不知道他這種思想從何而來。因為中國古代從來只有改朝換代,沒有輪番為治的民主思想,如果劉備有此思想,豈不成為中國古代的一位華盛頓了?第三,就算劉備願意當華盛頓,諸葛亮也不敢當亞當斯。你想想看,當時是一個什麼樣的情況?曹操只不過是架空了皇帝就被罵作漢賊,諸葛亮如果真的取代了劉阿斗,該罵成什麼?這怎么可能呢?
所以很早歷史上就有人對這段託孤表示質疑。最先提出質疑的是孫盛,孫盛的評語說得很清楚,說劉備的託孤的這個說法是“詭偽之詞”。“詭”就是詭詐,“偽”就是虛偽,是詭詐虛偽的話,非託孤之謂也,這不是託孤該說的話。孫盛說,託孤時該說什麼話呢?應該坦誠。而且孫盛說,託孤的關鍵在於選準了人,你託付一個人,你這個人選對了就行了,不要說這些東西。孫盛說如果“所寄忠賢”,就是你選的人是一個忠誠的、賢能的人,用不著說什麼;如果你找的這個人找錯了,我們打個後面的比方,比方說找了一個司馬懿這樣的,那你不是教唆人家謀反嗎?孫盛說幸虧好啊,劉備運氣好,這個劉禪是個缺心眼的,這個諸葛亮威望又高,鎮得住,要不然滿朝都是閒言碎語。這是孫盛的觀點。今人張作耀先生的《劉備傳》就說得更不客氣了。張先生的《劉備傳》說,劉備的這個託孤之詞,“陰懷詭詐,其意甚明”。張先生說,實際上劉備對諸葛亮懷有很大的疑慮,正因為劉備猜忌諸葛亮,又不得不託孤於諸葛亮,才說出這樣的話來把諸葛亮逼到了沒有迴旋的餘地,逼到牆角上,不得不跪下來說“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貞之節,繼之以死”。這叫做陰懷詭詐,根本不是什麼心神無二。
我們交待了這些說法之後,我們就會發現問題的關鍵所在。關鍵在於什麼呢?“如其不才,君可自取”這八個字什麼意思?對此,四川大學歷史系方北辰教授另有說法,方先生說“自取”不是取而代之,就是這個“取”不是要諸葛亮劉禪的皇位;是什麼呢?是“自己選取”,就是這個“取”不是“取代”的取,是“選取”的取。你可以自己選,選什麼呢?再選一個皇帝。從哪兒選?從劉備其他兒子裡面選。也就是說,“如其不才,君可自取”這八個字是說:如果劉禪不行的話,就在他弟弟裡面你再挑一個。也就是說劉備賦予諸葛亮的是廢立之權,並非讓諸葛亮取而代之。
那么這個解釋是講得通的,為什麼是講得通的呢?有三點理由:第一點,劉備有三個兒子,劉禪劉永劉理,那老大不行老二來,老二不行老三來,這是第一點。第二點,劉備給他的兒子下了兩道詔書,一道是給劉禪的,要劉禪像對待父親一樣對待丞相,另外又下了一道詔書是給劉永的,說你們兄弟幾個要像對待父親一樣對待丞相。兩道詔書,這說明劉備很可能是把劉永做了第二梯隊。第三點就是,廢立之權已經是很大的權力了,作為一個那個時代的帝王,話說到這個份兒上已經很重了,不大可能說你取而代之這句話。我比較傾向贊成方北辰先生這個解釋,所以我在前面的表述中,我把“君可自取”這四個字翻譯成什麼呢——先生可以自行其是。
劉備這樣說,是有意施壓呢,還是無心失言?是真心相托呢,還是預設圈套?這個問題,只有一個人能回答,他就是劉備。只有他自己心裡清楚,後世的任何解釋都是猜測,包括陳壽,包括孫盛,包括王夫之,包括張作耀,也包括其他的人,包括我,都只能猜測。那么既然都是猜測,那么誰的猜測可能會準一點呢?那我們要弄清楚劉備是什麼人?劉備是帝王,最懂得帝王心思的人是什麼人?也是帝王。所以康熙皇帝的觀點就值得注意了,康熙皇帝對劉備託孤之詞的判斷是什麼呢?三個字:“猜疑語”,他說這是一段猜疑的話。而康熙皇帝說,劉備為什麼會說這種猜疑語呢?康熙認為這是三國時代的陋習,他說三國時代的人都是不說真話的,都是喜歡講一些猜疑、詭詐啊這些話。最後他用兩個字表示他的鄙視:“鄙哉”。
那么康熙的這個說法也只是一家之言,我認為劉備這個說法倒不是什麼三國陋習,而是帝王心思。我們要明白一點,就是不管劉備和諸葛亮君臣關係好到什麼程度,他也是君臣關係,他變不了我們現代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一個帝王對自己的丞相再信任,他也是君主,他們的頭腦里都有個根深蒂固的觀念,就是自己的江山,尤其是像劉備這樣的開國皇帝,他的江山是自己打下來的,我打下來的江山是絕不肯讓給別人的,我是一定要傳給兒子和孫子的。包括劉備,包括孫策這樣還沒有當皇帝的,但是實際上也是一個君主的人,都是這種思想。
但是不幸的是,他們兩個去世的時候自己的子弟還很年幼,孫權18歲,劉禪17歲,按照古人二十而冠的這樣一個觀點,叫做未成年人。未成年人年紀輕輕的就出來當主子,手下的那些人都是身經百戰的老臣、大將,他鎮得住嗎?如果他鎮不住,他們即將離開人世的父親和兄長能放心嗎?放心不下。放心不下沒有辦法,就只有託孤。那么託孤你選擇的人必須具備三個條件:第一要關係好,第二要威望高,第三要能力強。關係不好,你不敢托給他;關係好,威望不夠、能力不強,你托給他不中用啊。但是誰在做這個事情的時候都會想,他威望又高,能力又強,他就不會取而代之嗎?將心比心,他必定會產生這種疑問。我在前面的節目裡已經講了,劉備諸葛亮都是非同尋常的人,劉備是潛龍,諸葛亮是臥龍,這兩條龍在一起共事那么多年,大家都知道。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