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憤著書

發憤著書

司馬遷總結歷史上許多偉人逆境著書的事跡,提出“發憤著書”說。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發憤著書
  • 提出者:司馬遷
  • 拼音:fā fèn zhù shū
  • 出處:晉.葛洪《抱朴子·交際》
基本信息,出處,

基本信息

【拼音】:fā fèn zhù shū
【釋義】:(作家)怨憤鬱結,借著書立說發揮疏通。與“發憤著論”詞義相近。
“憤”指作家意有所鬱結,心理上受壓迫而不得伸展,怨憤鬱結,借著書立說發揮疏通,這樣才能恢復心理平衡。“憤”包含了個人怨憤的情緒,同時也顯示了窮且益堅的意志,同時它又強調了創作者在逆境中奮起而不消沉的品格,以及極富於批判精神和戰鬥精神。

出處

晉.葛洪《抱朴子·交際》:“乃發憤著論,杜門絕交,斯誠感激有為而然。”。”
漢.司馬遷《史記·太史公自序》:“《詩》三百篇,大抵賢聖發憤之所為作也。”
唐.成玄英 《序》:“﹝ 莊周 ﹞當 戰國之初,降衰周之末,嘆蒼生之業薄,傷道德之陵夷,乃慷慨發憤,爰著斯論。”
明.何景明 《述歸賦》:“ 左氏 著《國語》, 馬遷 抽《史記》, 荀卿 董子 之流,皆有論撰,大抵困屈窮阨,發憤述作。”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