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347年

公元347年,東晉與拜占庭建交。東晉大將桓溫伐蜀,大敗李雄遺部李勢,滅成漢國,結束了四川長達50多年的混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公元347年
  • 農曆丁未年(羊年
  • 年代:東晉永和三年
  • 事件:東晉王朝占領巴蜀
紀年,年表,大事,

紀年

丁未年(羊年
東晉永和三年
前涼建興三十五年
後趙建武十三年
代國建國十年

年表

347年,東晉王朝占領巴蜀以後,通過張氏前涼政權,正式與拜占廷建交。早在西漢時期,中國就同古羅馬帝國有往來。他們稱中國為賽里斯國,意思是“絲國”。隨著絲綢之路的開闢與日趨繁盛,中國與羅馬的貿易關係越來越密切。3世紀初,三國曹魏增闢了與羅馬交往的新北道,由玉門關轉向西北,通過橫坑(今庫魯克山),經五船以東轉西進入車師前部(哈拉和卓)。然後,轉入天山北麓,穿越烏孫、康居、奄蔡,便可渡黑海或越高加索山脈和羅馬帝國相通,最後到達帝國的新都拜占廷。拜占廷是羅馬皇帝君士坦丁(306-337)執政期間建成的新都,拜占廷人通常以拂菻(首都)自稱。345~361年間, 拜占廷使者來到長江流域晉王朝統治地區。363年,晉哀帝司馬丕也向拜占廷派出使者,並通過河西漢族政權,使雙方在絲綢貿易上達成協定,保證了通往拜占廷的絲綢之路的暢通。東晉與拜占廷的正式的國家間交往,不僅使絲綢的供求交易更加便利,而且輸送交流了其他的文明,影響各自歷史的進程。
公元347年為東晉大將桓溫所滅。
成(漢)(公元304年~公元347年):成都(今四川成都)
後趙建武十三年(東晉穆帝永和三年,公元347年)後趙永貴侯張余上泰山廟金馬一匹,“高二尺余,形制甚精”,供奉於廟中的神器庫。《水經注》引《從征記》(南朝宋·伍緝之著。)
地名由來 公元347年,東晉大將桓溫伐蜀,大敗李雄遺部李勢,滅成漢國,結束了四川長達50多年的混戰。當桓溫凱旋而歸,途經縣境時,但見風和日麗,歌舞昇平,一派和平安寧的氣氛。這位長年征戰沙場的將軍感慨萬端,一種厭惡戰亂、渴望太平的思緒油然而生,因而在這裡設郡,定郡名為“遂寧”,表示 “平息戰亂,達到安寧”的意思。從此,川中丘陵中的這片紅土地,便有了一個吉祥的名字——“遂寧”。
古蹟 仙居歷史文化悠久,文物古蹟眾多。東晉永和三年(公元347年)立縣,原名樂安、永安。北宋景德四年(公元1007年),宋真宗趙恆以其“洞天名山,禁止周圍,而多神仙之宅”下詔改縣名為仙居,意為“仙人居住的地方”。

大事

(1)春,二月,桓溫軍至青衣。漢主勢大發兵,遣叔父右衛將軍福、從兄鎮南將軍權、前將軍昝堅等將之,自山陽趣合水。諸將欲設伏於江南以待晉兵,昝堅不從,引兵自江北鴛鴦渡向犍為。
(1)春季,二月,桓溫的部隊抵達青衣。成漢國主李勢大舉出兵,派叔父右衛將軍李福、堂兄鎮南將軍李權、前將軍昝堅等人率領兵眾,從山陽開赴合水。眾將領想要在長江以南設下埋伏以等待東晉的軍隊,昝堅沒有聽從,帶領軍隊從長江以北的鴛鴦渡過長江,奔赴犍為。
三月,溫至彭模;議者欲分為兩軍,異道俱進,以分漢兵之勢。袁喬曰:“今懸軍深入萬里之外,勝則大功可立,不可勝則噍類無遺,當合勢齊力,以取一戰之捷。若分兩軍,則眾心不一,萬一偏敗,大事去矣。不如全軍而進,棄去釜甑,齎三日糧,以示無還心,勝可必也。”溫從之。留參軍孫盛周楚將羸兵守輜重,溫自將步卒直指成都。楚,撫之子也。
三月,桓溫抵達彭模。有人提議應該兵分兩路,分頭並進,用以削弱成漢軍的威勢。袁喬說:“如今孤軍深入萬里之外,勝利可以建立大功,敗則盡死無遺,應當聚合威勢,齊心協力,以爭取一戰成功。如果兵分兩路,則眾心不一,萬一一方失敗,討伐蜀漢的大事就完了。不如以完整的軍隊前進,扔掉釜甑一類的炊具,只帶三天的軍糧,以顯示義無返顧的決心,肯定可以取勝。”桓溫聽從了他的意見。留下參軍孫盛周楚帶領瘦弱的士兵守衛輕重裝備,桓溫親自統率步兵直接開赴成都。周楚周撫的兒子。
李福進攻彭模,孫盛等奮擊,走之。溫進,遇李權,三戰三捷,漢兵散走歸成都,鎮軍將軍李位都迎詣溫降。昝堅至犍為,乃知與溫異道,還,自沙頭津濟,比至,溫已軍於成都之十里陌,堅眾自潰。
李福進軍攻打彭模,孫盛等人奮力反擊,趕跑了他。桓溫進軍,遇上了李權,三次交戰,三次獲勝,成漢的軍隊潰散逃回了成都,鎮軍將軍李位都迎到桓溫那裡投降。昝堅到了犍為以後,才知道和桓溫走的不是一條路,掉頭返回,從沙頭津渡過長江,等到抵達成都,桓溫已經駐紮在成都的十里陌,昝堅的兵眾自己就潰散了。
勢悉眾出戰於成都之笮橋,溫前鋒不利,參軍龔護戰死,矢及溫馬首。眾懼,欲退,而彭吏誤鳴進鼓;袁喬拔劍督士卒力戰,遂大破之。溫乘勝長驅至成都,縱火燒其城門。漢人惶懼,無復鬥志。勢夜開東門走,至葭萌,使散騎常侍王幼送降文於溫,自稱“略陽李勢叩頭死罪,”尋輿櫬面縛詣軍門。溫解縛焚櫬,送勢及宗室十餘人於建康;引漢司空譙獻之等以為參佐,舉賢旌善,蜀人悅之。
李勢把全部兵眾都調往成都的笮橋迎戰,桓溫的前鋒部隊出師不利,參軍龔護戰死,流箭射中了桓溫的馬頭。兵眾見狀十分害怕,想要撤退,而負責擊鼓的官吏卻誤擊了前進的鼓聲。袁喬拔出戰劍督促士兵奮力攻戰,終於大敗李勢的軍隊。桓溫乘勝長驅直入抵達成都,放火焚燒了城門。成漢人驚慌恐懼,再沒有繼續抵抗的鬥志了。李勢趁夜打開東門逃跑,到了葭萌,讓散騎常侍王幼給桓溫送去了請求投降的文書,自稱“略陽人李勢叩頭請求死罪。”不久便拉著棺材,雙手反綁於身後來到了桓溫的軍營門前投降。桓溫為他鬆開了雙手,焚燒了棺材,把李勢及宗室親屬十多人送到了建康。任用漢司空譙獻之等作為參佐,舉拔賢能獎掖善事,蜀人十分高興。
(2)日南太守夏侯覽貪縱,侵刻胡商,又科調船材,雲欲有所討,由是諸國恚憤,林邑王文攻陷日南,將士死者五六千,殺覽,以屍祭天;檄交州刺史朱蕃,請以郡北橫山為界。文既去,蕃使督護劉雄戍日南。
(2)日南太守夏侯覽貪婪放縱,侵吞掠奪胡族商人,又下令徵調造船用的木材,說準備討伐征戰使用,因此各國對他十分憤恨。林邑王範文攻陷了日南,日南的將士有五六千人死亡,殺掉了夏侯覽,用他的屍體祭祀上天。給交州刺史朱蕃送去檄文,請求以郡北的橫山作為與晉的分界。範文離開以後,朱蕃讓督護劉雄戍守日南。
(3)漢故尚書僕射王誓、鎮東將軍鄧定、平南將軍王潤、將軍隗文等皆舉兵反,眾各萬餘。桓溫自擊定,使袁喬擊文,皆破之。溫命益州刺史周撫鎮彭模,斬王誓、王潤。溫留成都三十日,振旅還江陵。李勢建康,封歸義侯。夏,四月,丁巳,鄧定、隗文等入據成都,征虜將軍楊謙棄涪城,退保德陽。
(3)成漢過去的尚書僕射王誓、鎮東將軍鄧定、平南將軍王潤、將軍隗文等人全都起兵反叛,各自擁有兵眾數萬。桓溫親自攻打鄧定,讓袁喬攻打隗文,全都大敗了他們。桓溫命令益州刺史周撫鎮守彭模,斬殺了王誓、王潤。桓溫在成都逗留了三十天,整頓部隊後返回了江陵。李勢抵達建康,被封為歸義侯。夏季,四月,丁巳(二十九日),鄧定、隗文等人進占成都,征虜將軍楊謙放棄了涪城,退守德陽。
(4)趙涼州刺史麻秋攻罕。晉昌太守郎坦以城大難守,欲棄外城。武成太守張悛曰:“棄外城則動眾心,大事去矣。”寧戎校尉張璩從悛言,固守大城。秋帥眾八萬圍塹數重,雲梯地突,百道皆進;城中御之,秋眾死傷數萬。趙王虎復遣其將劉渾等帥步騎二萬會之。郎坦恨言不用,教軍士李嘉潛引趙兵千餘人登城;璩督諸將力戰,殺二百餘人,趙兵乃退。璩燒其攻具,秋退保大夏。
(4)後趙涼州刺史麻秋攻打罕。晉昌太守郎坦因為罕城大難以防守,想放棄外城。武成太守張悛說:“放棄了外城就會動搖眾心,大事也就完了。”寧戎校尉張琚聽從了張悛的話,固守城池。麻秋率領八萬兵眾將護城河團團包圍,雲梯地道,各路俱進,城中的士兵頑強抵抗,麻秋的兵眾死傷數萬。後趙王石虎又派他的將領劉渾等人率領步、騎兵二萬人與麻秋會合。郎坦痛恨張悛不採納自己的意見,叫軍士李嘉悄悄地帶領一千多趙士兵登上城牆。張琚督促眾將領奮力戰鬥,殺死了二百多人,後趙軍隊這才後退。張琚焚燒了後趙軍隊進攻的器械,麻秋退守大夏。
虎以中書監石寧為征西將軍,帥並、司州兵二萬餘人為秋等後繼。張重華將宋秦等帥戶二萬降於趙。重華以謝艾使持節軍師將軍,帥步騎三萬進軍臨河。艾乘軺車,戴白,鳴鼓而行。秋望見,怒曰:“艾年少書生,冠服如此,輕我也,”命黑龍驤三千人馳擊之;艾左右大擾。或勸艾宜乘馬,艾不從,下車,踞胡床,指麾處分,趙人以為有伏兵,懼不敢進。別將張瑁自間道引兵截趙軍後,趙軍退,艾乘勢進擊,大破之,斬其將杜勛汲魚,獲首虜萬三千級,秋單馬奔大夏。
石虎任命中書監石寧為征西將軍,率領并州、司州的軍隊二萬多人作為麻秋的後繼部隊。張重華的部將宋秦等人率領二萬多戶人家向後趙投降。張重華任命謝艾使持節軍師將軍,率領步、騎兵三萬人進軍臨河。謝艾乘著輕車,戴著白色便帽,擊鼓前進。麻秋遠遠望見,憤怒地說:“謝艾是年輕書生,如此穿著,這是輕視我。”於是就命令裝備黑色矛的三千龍驤兵馳馬攻打他,跟隨在謝艾周圍的人大為驚憂。有人勸謝艾應該騎馬,謝艾不聽,下車以後,坐在交椅上,指揮部署,後趙軍以為有伏兵,因害怕不敢再前進了。別將張瑁率兵從小路截斷了後趙軍隊的後路,後趙軍隊兵退,謝艾乘勢進攻,大破後趙軍,斬殺了後趙將領杜勛汲魚,斬殺其兵眾一萬三千多人,麻秋單身匹馬逃奔大夏。
五月,秋與石寧復帥眾十二萬進屯河南,劉寧、王擢略地晉興、廣武、武街,至於曲柳。張重華使將軍牛旋拒之,退守罕,姑臧大震。重華欲親出拒之,謝艾固諫。索遐曰:“君者,一國之鎮,不可輕動。”乃以艾為使持節都督征討諸軍事、行衛將軍,遐為軍正將軍,帥步騎二萬拒之。別將楊康敗劉寧於沙阜,寧退屯金城。
五月,麻秋和石寧又率領十二萬兵眾進軍駐紮在黃河以南,劉寧、王擢攻略晉興、廣武、武街,直至曲柳。張重華讓將軍牛旋抵抗他們,後退固守罕,姑臧城內大為震恐。張重華想親自出征抵抗,謝艾退切勸諫。索遐說:“君王鎮攝一國,不可輕率行動。”張重華於是任命謝艾為使持節,都督征討諸軍事、行衛將軍職,任命索遐為軍正將軍,率領二萬步、騎兵抵抗趙軍。別將楊康在沙阜打敗劉寧,劉寧後退駐紮在金城。
(5)六月,辛酉,大赦。
(5)六月,辛酉(初五),晉實行大赦。
(6)秋,七月,林邑復陷日南,殺督護劉雄
(6)秋季,七月,林邑的軍隊又攻陷日南,殺掉了督護劉雄
(7)隗文、鄧定等立故國師範長生之子賁為帝而奉之,以妖異惑眾,蜀人多歸之。
(7)隗文、鄧定等人立前國師範長生的兒子范賁為帝,並尊奉他,他們靠妖異之辭迷惑民眾,蜀人大多歸附。
(8)趙王虎復遣征西將軍孫伏都、將軍劉渾帥步騎二萬會麻秋軍,長驅濟河,擊張重華,遂城長最。謝艾建牙誓眾,有風吹旌旗東南指,索遐曰:“風為號令,今旌旗指敵,天所贊也。”艾軍於神鳥,王擢與艾前鋒戰,敗,走還河南。八月,戊午,艾進擊秋,大破之,秋遁歸金城。虎聞之,嘆曰:“吾以偏師定九州,今以九州之力困於罕,彼有人焉,未可圖也!”艾還,討叛虜斯骨真等萬餘落,皆破平之。
(8)後趙王石虎又派征西將軍孫伏都、將軍劉渾率領步、騎兵二萬人與麻秋的軍隊會合,長驅直入,渡過黃河,攻打張重華,屯軍長最。謝艾在軍前豎起大旗與兵眾誓師,恰好風吹旌旗指向東南,索遐說:“風向就是號令,現在旌旗指向敵人,這是上天的助。”謝艾屯軍於神鳥,王擢與謝艾的前鋒部隊交戰,被打敗,逃回黃河以南。八月,戊午(初三),謝艾進軍攻打麻秋,大敗麻秋,麻秋逃回金城。石虎聽說以後,嘆息道:“我靠部分軍隊平定了九州,如今擁有九州的兵力卻受困於罕,他們有人才在這裡,不可圖謀!”謝艾班師返回,討伐反叛敵虜斯骨真等萬人部落,全都打敗平定了他們。
(9)趙王虎據十州之地,聚斂金帛,及外國所獻珍異,府庫財物,不可勝紀;猶自以為不足,悉發前代陵墓,取其金寶。
(9)後趙王石虎占據了十州的地域,聚集收斂金帛,以及外國所進獻的珍異寶物,府庫里的財物,不可勝數,但自己還是覺得不夠,把前代的陵墓全都挖掘開,奪走了其中的金寶。
沙門吳進言於虎曰:“胡運將衰,晉當復興,宜苦役晉人以厭其氣。”虎使尚書張群發近郡男女十六萬人,車十萬乘,運土築華林苑及長牆於鄴北,廣袤數十里。申鐘、石璞、趙攬等上疏陳天文錯亂,百姓凋弊。虎大怒曰:“使苑牆朝成,吾夕沒,無恨矣。”促張群使然燭夜作;暴風大雨,死者數萬人。郡國前後送蒼麟十六,白鹿七,虎命司虞張曷柱調之以駕芝蓋,大朝會列於殿庭。
僧人吳進向石虎進言說:“胡族的命運將要衰落,晉王朝當要復興,應當讓晉人服艱苦的勞役,以抑制他們的氣勢。”石虎讓尚書張群徵發附近各郡的男女十六萬人,車十萬輛,運土到鄴城以北,修築華林苑及漫長的圍牆,占地方圓數十里。申鐘、石璞、趙攬等人上疏,陳述目前天文星象錯亂,百姓凋敝。石虎勃然大怒,說:“即使宮苑和圍牆早晨建成,而我晚上就死去,也死無遺憾。”石虎督促張群讓人們占燃燭火,夜不停工。天降暴風大雨,死亡的人達數萬。各郡國先後送上蒼麟十六隻,白鹿七頭,石虎命令司虞張曷柱調馴它們,用來駕芝蓋車,舉行盛大朝會時陳列在殿堂庭院。
九月,命太子宣出祈福于山川,因行遊獵。宣乘大輅,羽葆華蓋,建天子旌旗,十有六軍戎卒十八萬出自金明門,虎從其後宮升陵霄觀望之,笑曰:“我家父子如此,自非天崩地陷,當復何愁!但抱子弄孫,日為樂耳。”
九月,石虎命令太子石宣到各地的山川祈求福祉,順便週遊打獵。石宣乘坐大車,車子飾以鳥羽華蓋,樹立天子旌旗,十六路軍隊的十八萬士卒從金明門出發,石虎從後宮登上陵霄觀眺望,笑著說:“我家父子如此,除非天崩地陷,還有什麼可愁的呢!我只管去抱兒子逗孫子,終日享受天倫之樂吧。”
宣所舍,輒列人為長圍,四面各百里,驅禽獸,至暮皆集其所,使文武皆跪立,重行圍守,炬火如晝,命勁騎百餘馳射其中,宣與姬妾乘輦臨觀,獸盡而止。或獸有迸逸,當圍守者,有爵則奪馬,步驅一日,無爵則鞭之一百。士卒飢凍死者萬有餘人,所過三州十五郡,資儲皆無孑遺。
石宣每到一地停留,就讓人們結成漫長的圍圈,四邊各有一百多里,然後驅趕禽獸,到傍晚讓禽獸全都匯集在他的住所附近,讓文武官員全都跪立,再把禽獸圍攏起來,火炬把四周照得如同白晝,石宣命令強勁騎兵一百多人馳馬向圍圈中射擊,石宣和姬妾們乘車觀看,直到禽獸全被射死才停止。有時個別禽獸逃出圍圈,負責圍守該地段的人,有爵位的就剝奪他的馬讓他步行一天,沒爵位的就責罰一百鞭。士卒饑寒交迫,死亡的人有一萬多,所經過的三州十五郡,物資儲備全都揮霍無遺。
虎復命韜繼出,自并州至於秦、雍亦如之。宣怒其與己鈞敵,愈嫉之。宦者趙生得幸於宣,無寵於韜,微勸宣除之,於是始有殺韜之謀矣。
石虎又命令石韜繼石宣之後出行,從并州到秦州、雍州,情況和石宣一樣。石宣對石韜和自己勢均力敵很惱怒,對他越發嫉恨。宦官趙生得寵於石宣,在石韜面前不受寵愛,於是就暗地裡勸說石宣除掉石韜,從此開始有了殺石韜的圖謀。
(10)趙麻秋又襲張重華將張瑁,敗之,斬首三千餘級。罕護軍李逵帥眾七千降於趙,自河以南,氐、羌皆附於趙。
(10)後趙的麻秋又攻襲張重華的部將張瑁,打敗了他,斬首三千多級。罕護軍李逵率領七千兵眾投降了後趙,自黃河以南,氐族、羌族全都歸附了後趙。
(11)冬,十月,乙丑,遣侍御史俞歸至涼州,授張重華侍中、大都督、督隴右·關中諸軍事、大將軍、涼州刺史、西平公。歸至姑臧,重華欲稱涼王,未肯受詔,使所親沈猛私謂歸曰:“主公奕世為晉忠臣,今曾不如鮮卑,何也?朝廷慕容為燕王,而主公才為大將軍,何以褒勸忠賢乎!明台宜移河右,共勸州主為涼王。人臣出使,苟利社稷,專之可也。”歸曰:“吾子失言!昔三代之王也,爵之貴者莫若上公;及周之衰,吳、楚始僭號稱王,而諸侯不之非,蓋以蠻夷畜之也;借使齊、魯稱王,諸侯豈不四面攻之乎!漢高祖封韓、彭為王,尋皆誅滅,蓋權時之宜,非厚之也。聖上以貴公忠賢,故爵以上公,任以方伯,寵榮極矣,豈鮮卑夷狄所可比哉!且吾聞之,功有大小,賞有重輕。今貴公始繼世而為王,若帥河石之眾,東平胡、羯,修復陵廟,迎天子返洛陽,將何以加之乎?”重華乃止。
(11)冬季,十月,乙丑(十一日),晉派侍御史俞歸到涼州,授予張重華侍中、大都督、督隴右、關中諸軍事、大將軍、涼州刺史、西平公。俞歸抵達姑臧,張重華想稱涼王,不肯接受詔命,讓親信沈猛私下裡對俞歸說:“主公世代都是晉王室的忠臣,如今卻竟然不如鮮卑,為什麼?朝廷封慕容為燕王,而主公僅僅才是大將軍,靠什麼褒獎勉勵忠臣賢良呢!您應該向黃河以西的民眾發布文告,共同勸州主作涼王。臣下出使於外,如果是對國家有利的事情,擅自決定也是可以的。”俞歸說:“閣下說錯了!過去三代稱王的時候,尊貴的爵位沒有什麼能比得上上公;等到周室衰微吳國、楚國開始僭越封號稱為王,而其他諸侯國不加非難,是因為把他們作為蠻夷來對待,假使齊國、魯國稱王,其他諸侯國豈不四面攻擊他們嗎!漢高祖封韓信彭越為王,不久把他們全都誅滅,這是一時的權宜之計,不是厚待他們。聖主因為主公忠誠賢明,所以賜爵上公,授以一方重任,恩寵榮耀登峰造極,難道是鮮卑夷狄所能比擬的嗎?況且我聽說,功有大小,賞有重輕。如今主公剛剛繼位就稱王,如果率領黃河以西的民眾,東進平定胡人、羯人,修復陵廟,迎接天子返回洛陽,將會被加授什麼職位呢?”張重華於是放棄了稱涼王的打算。
(12)武都氐王楊初遣使來稱藩,詔以初為使持節、征南將軍雍州刺史、仇池公
(12)武都氐王楊初派使者前來向晉稱藩,朝廷下詔,任命楊初為使持節征南將軍雍州刺史、仇池公
(13)十二月,振威護軍蕭敬文殺征虜將軍楊謙,攻涪城,陷之,自稱益州牧;遂取巴西,通於漢中
(13)十二月,振威護軍蕭敬文殺掉了征虜將軍楊謙,攻打涪城,攻了下來,自稱益州牧。占據了巴西,直達漢中。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