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閣道

劍閣道

劍閣道之名不知源於何時。《戰國策》載:“今君(范雎)相秦,計不下席,謀不出廊廟,坐制諸侯,利施三川,以實宜陽,決羊腸之險,塞太行之口,又斬范、中行之途,棧道千里於蜀漢,使天下皆畏秦。”其中,“棧道千里”說明蜀漢棧道於先秦始建。

《三國志》有“劍閣”,而無“劍閣道”。鐘會伐蜀,姜維於劍閣列營守險,抵禦魏軍。

關於“劍閣”一詞,《水經注》釋曰:“……又東南逕小劍戍北,西去大劍三十里,連山絕險,飛閣通衢,故謂之劍閣也。”

“劍閣道”一詞最早出現於唐代類書《初學記》。《初學記》引《華陽國志》曰:“諸葛亮相蜀,鑿石架空為飛梁閣道,即古劍閣道也。”但傳世版本《華陽國志》無此句。宋《太平寰宇記》、《太平御覽》皆引此文,詞句稍異。

唐代地理學著作《元和郡縣圖志》釋曰:“小劍故城,在縣西南五十一里。小劍城去大劍戍四十里,連山絕險,飛閣通衢,故謂之劍閣道。”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劍閣道
  • 地點:劍門關
  • 年代:三國
  • 人物:諸葛亮
劍閣道由來,劍閣道介紹,劍閣道概況,劍閣道,劍閣道所在地,劍閣道的軍事地位,

劍閣道由來

清代道光年間昭化縣令李元,在他的《蜀水經》中記載:大劍溪峽谷石岩上還存有棧道的石孔。可見劍閣道是沿大劍溪架設的。其實劍閣道只指劍門關一段的道路。後因諸葛亮在蜀漢建興年間,率兵北伐,對金牛道的棧閣進行了大規模的擴建,故後代史家們將金牛道亦稱劍閣道。
劍閣道上有兩條短線道路,一條是馬鳴閣道,一條是景谷道。
馬鳴道。根據《昭化縣誌》記載:“馬鳴道在治北五十里,白水之岸。”在今白龍江東岸,西越白水關,即今青川縣永紅鄉五里埡,南至葭萌關,即今元壩區(縣級區)昭化鎮,長約60公里。現今青川境白龍江稅家沱一帶遺蹤尚存。據記載:諸葛亮伐中原,軍旅往來,皆由馬鳴道經過。白龍江岸有棧閣,舊有碑刻《棧道銘》(唐歐陽詹),今已毀。
景谷道。為劍閣道中的一段,北起陰平郡(今文縣),順白龍江東南行,至今四川青川縣姚渡鄉對河之餘家灣,折南達漢白水縣(今沙洲鎮),全長133公里,南經馬鳴道至葭萌關(今昭化)入劍閣道。
三國蜀漢時,姜維屯軍沓中,軍旅往來由馬鳴道經景谷道達秦隴諸郡。《三國志》記“鄧艾自陰平由景谷道旁入”。

劍閣道介紹

公元前4世紀,蜀人曾經劍山修築通往南鄭(今陝西漢中)的石牛道 (又名金牛道)。 秦惠文王十三年(公元前325),張儀司馬錯經石牛道滅蜀。三國時,諸葛亮為運送輜重糧草,在此鑿山架木,飛閣通衢,始成劍閣道。道長約15公里,北去漢中,南通成都。唐時於道中狹窄處置關,以兩崖嶔峙,其形如門,稱劍門關。劍門關形勢險要,易守難攻,為川陝交通咽喉,古人用“一夫當關,萬夫莫開”形容其險。過此南下,少險可據,故其得失,直接關係成都安危,歷來為兵家戍守要地。三國蜀炎興元年(263), 魏將鐘會伐蜀,蜀將姜維退屯劍閣,列營守險 ,魏兵雖眾,終不能越。 其後,東晉司馬勛、前秦苻堅、梁魏邢巒、西魏尉遲迥、北周梁睿、唐嚴礪、後唐李繼岌、宋王全斌等圖川,均先奪取劍閣以威脅成都。現劍閣道已擴建為川陝公路的一段,劍門關已毀,附近有寶成鐵路通過,蜀道險阻,已變通途。

劍閣道概況

景谷道是戰爭時期開闢的一條道路,它可以與北段的故道、連雲棧道、褒斜道中的任何一條路相銜接而通向中原。景谷道因隋代在白水設立景谷縣而得名。
劍閣道,屬金牛道(石牛道)南段。其行程是從昭化(葭萌關)越牛頭山,入劍門至劍閣縣。此段乃石牛道上有名的險峻去處,約100公里,沿途坡陡路險,十分難行。特別是未入劍門關前的15公里,原本無路,三國時,諸葛亮北伐在峭壁懸崖上修了15公里閣道,劍閣道也由此而得名。
劍閣道上,名勝古蹟很多,除聞名天下的劍門關、翠雲廊之外,還有鐘會故壘,是當年鐘會率軍攻打劍門關的屯兵之地,位於劍門關外的志公寺旁,是一片開闊的坡地,兩邊臨溪,一邊靠山,與劍門關遙遙相望,相距不足兩公里。向南行,入劍門關,走翠雲廊林蔭大道,至漢陽鎮境內,翠雲廊古柏參天,尤為茂密,其中有一棵高聳挺拔的古柏,編號是1027號,其樹似松似柏,名曰“劍閣柏”,世界獨此一株,可見其珍奇,原江西省委書記江渭清題“國之珍寶”幾個大字石碑立於右側,朱德委員長1963年來劍門曾經查尋過此樹,並命名為“松柏長青樹”。
沿劍閣道繼續前往,過劍閣縣城,到達柳溝鎮。此處有一泉水,終年不枯,水甘甜,相傳唐代時唐僖宗幸蜀,路過此地,身患重病,醫治無效,飲此泉而愈,賜名“報國靈泉”。現在,鄉政府辦了一個酒廠在此,釀“報國靈泉酒”,其酒清香爽口,遠近暢銷。
再往前行,穿過武侯坡、演武鋪,到達上亭驛,又名琅璫驛,傳為唐明皇奔蜀時到達此地,聞鈴聲而懷念楊貴妃的地方。歷代詩人詠嘆頗多,大都是譴責唐明皇與楊貴妃的那段風流誤國的歷史。清代詩人劉斯棟這樣寫道:“誰聞鈴響似三郎(唐明皇乳名),玉輦曾經古驛旁。千古傷心黃土盡,開元遺事最淒涼。”
劍閣道到梓潼縣的送險亭結束,以下的石牛道便無險要之處,故名送險亭。亭內有一對聯這樣寫道:“步步知艱,夷可送,險亦可送;頭頭是道,路放平,心乃放平。”
在劍閣道上旅遊,不但可以觀賞風景,而且能探險、考古、研究歷史,不走此道,實為人生憾事。

劍閣道

嘉陵江水可憑,蜀北古棧道——劍閣道

劍閣道所在地

因境內有“劍閣道”而稱“劍閣”。劍閣縣歷史悠久,早在公元前三世紀,劍閣的先民就聚集、繁衍於斯,以他們辛勤的勞動和智慧創造了極富特色的川北農牧文明。東漢末年,劍閣境內即有漢德縣建制,東晉永和三年(公元347年),於晉壽縣境內新置劍閣縣(治地在下寺鎮大倉壩)與漢德縣同屬梓潼郡。唐先天二年(公元713年)設劍州,民國二年改州為縣,因境內有“劍閣道”而稱“劍閣”。1949年12月18日劍閣解放,初屬川北行政公署劍閣專員公署,1953年後改隸四川省綿陽專員公署,1985年5月再改屬廣元市管轄。

劍閣道的軍事地位

中國古代蜀北要道。因劍山峭壁間棧(古稱閣)道而得名。位於今四川省劍閣縣東北。亦泛指漢中經劍閣至成都間通道。龍門山東北支脈大劍山,東西橫亘,72峰綿延起伏,形若利劍,直插雲霄,穿行南北的大劍溪將其攔腰斬斷,致此絕崖相對,昂首一線天。公元前4世紀,蜀人經此築有通往南鄭(今陝西漢中)的石牛道(又名金牛道)。三國時,諸葛亮為運送軍資,沿此道鑿崖架飛梁,拓寬險路約15千米,始名劍閣道,並置閣尉駐守。後於劍閣道南端隘口處,以兩崖相嵌置關,其形如門,稱劍門關。關口寬約20米,長約600米,關樓鎖口,易守難攻,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譽,為川陝交通咽喉。過此南下成都,少險可據,故歷為兵家必爭之地。三國蜀炎興元年(263),魏將鐘會伐蜀,蜀將姜維退守劍閣,使10萬魏軍終不能越。東晉司馬勛、前秦苻堅、西魏尉遲迥、北周梁睿等圖蜀,均先奪取劍閣,以逼成都。1935年,中國工農紅軍第四方面軍在嘉陵江戰役中,第30、第31軍各一部西渡嘉陵江後,直插劍門關南,殲國民黨守軍3個團,一舉奪關後乘勝北進,攻占昭化城,順利地控制了四川北部嘉陵江以西廣大地區。劍門關現已毀。劍閣道今擴建為川陝公路之一段,附近還有寶雞-成都鐵路通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