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生(養生)

養生(養生)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養生,動詞也,亦可為名詞。原指道家通過各種方法頤養生命、增強體質、預防疾病,從而達到延年益壽的一種醫事活動。養,即調養保養、補養之意;生,即生命生存生長之意。現代意義的“養生”指的是根據人的生命過程規律主動進行物質與精神的身心養護活動

保養,是指遵循生命法則,通過適度運動,加之外在護理等手段,讓身體機能及外在皮膚得以休養生息,恢復應有機能,這是養生的第一層面;

涵養,是指開闊視野、通達心胸、廣聞博見,通過對自身的道德和素質的修煉和提升,讓身心得到一種靜養與修為,從而達到修心修神的目的;

滋養,是指通過適時適地適人,遵循天地四時之規律,調配合宜食療,以滋養調理周身,達到治未病而延年的目的。

實質上,養生就是保養五臟,使生命得以綿長的意思。

養生學是一門涉及諸多學科的綜合科學,它包括中華中醫學、康復學、營養學美學心理學國學物理學化學藝術烹飪運動學佛學道學儒學等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養生
  • 外文名:preserve one's health;keep in good health
  • 拼音:yǎngshēng
  • 出處:《莊子·養生主》
  • 適應對象:不同年齡、男性,中老年女人
  • 好處:環保健康,延壽,減壓
漢語詞語,引證解釋,文獻,通論類,食養類,煉丹類,道家養生,儒家修煉,四季養生,春季,夏季,秋季,冬季,

漢語詞語

基本解釋
養生 yǎngshēng
[preserve one's health;keep in good health] 保養身體
養生之道
得養生焉。——《莊子·養生主》

引證解釋

1、保養生命;維持生計。
漢 荀悅 《申鑒·政體》:“故在上者,先豐民財以定其志,帝耕籍田,後桑蠶宮,國無遊民,野無荒業,財不虛用,力不妄加,以周民事,是謂養生。”
唐 韓愈 《與李翱書》:“仆之家本窮空,重遇攻刼,衣服無所得,養生之具無所有。”
田北湖 《論文章源流》:“夫鳥獸雜處,角力以養生。”
2、攝養身心使長壽。
莊子·養生主》:“ 文惠君 曰:‘善哉!吾聞 庖丁 之言,得養生焉。’”
宋 陸游 《齋居紀事》:“食罷,行五十七步,然後解襟褫帶,低枕少臥,此養生最急事也。”
清 袁枚 《隨園詩話》卷二:“同年 儲梅夫 宗丞,能養生,七十而有嬰兒之色。”
3、畜養生物。
司馬光涑水記聞》卷十四:“ 趙閱道 為人清素,好養生,知成都 ,獨與一道人及大龜偕行。”
4、謂駐紮在物產豐富、便於生活之處。
孫子·行軍》:“凡軍好高而惡下,貴陽而賤陰,養生而處實,軍無百疾,是謂必勝。” 張預 註:“養生,謂就善水草放牧也;處實,謂倚隆高之地以居也。”
5、生育。
史記·日者列傳》:“而以義置數十百錢,病者或以愈,且死或以生,患或以免,事或以成,嫁子娶婦或以養生:此之為德,豈直數十百錢哉!”
魯迅 《集外集拾遺補編·娘兒們也不行》:“‘養生’得太多了,就有人滿之患。”
6、指奉養父母。
孟子·離婁下》:“養生者不足以當大事,惟送死可以當大事。” 焦循 正義:“孝子事親致養,未足以為大事,送終加禮,則為能奉大事也。”
漢 董仲舒 《春秋繁露·五行之義》:“聖人知之,故多其愛而少嚴,厚養生而謹送終,就天之制也。”
清 百一居士 《壺天錄》卷上:“送死養生,立後繼絕。”
7、指養生生之氣
養生又指養“生生之氣”。《黃帝內經》提到,一年四季,春夏秋冬,自然界的陽氣運行狀態分別有著“生、長、收、藏”的特點,所以春天要懂得養“生”氣,夏天要懂得養“長”氣,秋天要懂得養“收”氣,冬天要懂得養“藏”氣。

文獻

通論類

主要從養生的大旨、理論、指導思想等立論,全面分述各種養生方法,泛而不專,有助於人們了解養生理論,並指導一般的養生,如漢代魏伯陽著《周易參同契》、梁代[[陶弘景]]著《養性延命錄》、唐代[[孫思邈]]著《孫真人養生銘》、宋代陳直著《養老奉親書》、元代李鵬飛著《三元延壽參贊書》、明代高濂著《遵生八箋》及胡文煥著《壽養叢書》、清代曹庭棟著《老老恆言》等。

食養類

主要從飲食物性味、補泄滑腎的效用與人體狀態、天時氣候、地理方域等的關係論述養生之道,也包括節食、辟穀等內容。著作如元代忽思慧的《飲膳正要》、《道藏精華》收載的《服氣長生辟穀法》(著者佚名)、清代簡緣老人的《節飲集說》等。

煉丹類

主要是各種煉製丹藥法的有關記述,古人曾希望通過對各種礦石藥物的複雜燒煉過程製造出令人長生不死、霞舉飛升的靈丹,雖說構想荒誕,近於虛幻,但卻也得到了一些有療效的治病丹藥,開人類藥物化學研究之先河。療疾者如紅升丹、白降丹等,臨床已有定論。這類著作主要收藏於道家的彙編類道書《道藏》中,如宋代吳悞著《丹房須知》、金陵子著《龍虎丹訣》以及著者佚名的《黃帝九鼎神丹經訣》等,記載煉丹術最早、最著名且傳世者則是晉代葛洪的《抱朴子》。

道家養生

道家學說是春秋戰國時期以老子、莊子為代表的人們所提出的哲學思想。他們的學術思想在中醫養生學的形成過程中產生過一定的影響。道家因崇尚自然高遠,鄙棄狹隘功利主義,長期以來被今人錯誤的認為道家走向極端,因為今人錯誤的認為道家思想中有這些歷史局限性和消極面,對中國傳統文化產生了許多不良影響,也對中華民族精神具有一定的腐蝕性。其實,今人的這些觀點是極端錯誤的。要正確理解道家思想中的無為,並非不求有所作為,只是指凡事要“順天之時,隨地之性,因人之心”,而不要違反“天時、地性、人心”,憑主觀願望和想像行事。老子的“無為”學說,當代的哲學家和政治家們多把它當作一個消極的思想來理解,其實這是錯誤的。從《道德經》的全篇哲學理念的反映,無為其實就是無主觀臆斷的作為,無人為之為,是一切遵循客觀規律的行為。按通常的說法,無為,就是科學的作為,就是合理的作為,因而也是積極的作為。其實現代辭彙里的“消極”和“積極”,都是以訛傳訛被人們約定俗成地誤解了。消極,就是消除偏執和極端,是非常對頭的行為;積極,就是強化偏執和極端,是非常錯誤的行為。既然已經以訛傳訛,實在無可奈何。只望細心研究的人,讀到此處,知道有人糾正即可
1.少私寡慾
道德經》所說的“少私寡慾”。這種以養神長壽的思想,一直為歷代養生家所重視,浸透到養生學中養精神、調情志、氣功導引、健身功法等各方面。
2、貴柔、返璞歸真
老子在實際生活中觀察到,新生的東西是柔弱的,但卻富有生命力;事物強大了,就會引起衰老。他在《道德經》中指出:“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如果經常處在柔弱的地位,就可以避免過早地衰老。所以,老子主張無欲、無知、無為,回復到人生最初的單純狀態,即所謂“返樸歸真”。
3.形神兼養
莊子養生倡導去物慾致虛靜以養神,但也不否認有一定的養形作用。《莊子·刻意》說:“吐故納新,熊經鳥申,為壽而已。此道引之士、養形之人,彭祖壽考者所好也”。由此可見,我國古代的導引術是道家所倡導的,從其產生開始就是用於健身、治病、防病的。
《黃帝內經》
黃帝內經》中說:“昔在皇帝,生而神靈,弱而能言,幼而徇齊,長而敦敏,成而登天。”表面上,這個描述是說黃帝跟我們普通大眾不同,一生中每個階段都遠遠超過眾人——剛生下有神靈,柔弱時就能夠說話,幼小時就非常的迅速、果斷;長大後非常敦實、敏捷,成人後就登上了天子之位。其實,這不僅僅是說黃帝,而且是在說我們所有人——每一個人都是“生而神靈,弱而能言,幼而徇齊”。
小孩子都是手握著拳頭來到這個世界上的,這就叫“生而神靈”。剛出生的小孩是把拇指扣在裡面握拳。拇指都壓著一個穴位(在無名指和小指之間),即心經的少府穴。心藏神,心主神明,說明嬰兒是內含神靈,神氣不外泄的。所有人剛出時都由臍帶跟母親的精氣神連在一起,隨著“啪”的一聲把臍帶剪斷,人就變先天為。當人長大之後,手慢慢地鬆開了,之後的一輩子裡有的人抓權,有的人抓名,有的人抓利,有的人抓錢,有的人抓人,最後逐漸老去,撒手而歸,撒手就沒有神靈了,神靈散掉了,人就死了。老子也發現了這個秘密,老子發現嬰兒“骨弱筋柔而握固”,雖然筋骨柔弱,但握拳卻很堅固。所以提示我們,養生就要復歸,要慢慢地回歸到嬰兒的那個狀態去。
“弱而能言”是指柔弱的時候就會說話,我們試想小孩子剛開始說話時,都在說什麼?他們總在發問:“媽媽,我從哪裡來的?”還有的會問:“媽媽,人會不會死啊?死了以後到哪裡去呢?”這是對生命本質的發問,這是終極的問題,是哲學問題。嬰兒問的都是哲學問題,一個人離哲學越近,就離嬰兒的狀態越近;離嬰兒的狀態近了,你想不長壽都難啦。而我們長大後問的多是世俗問題,比如我們總是問:“吃了沒有?”“你一年能賺多少錢?”“你住多大的房子?”我們失去了我們幼小時的童心和超脫,不再關懷生命本質,越來越失掉天真。當我們吃穿不愁的時候,其實需要超脫一些,去關懷一下生命的本質,對終極問題發問,只有多考慮這樣的問題,你才能成為天真的人,才能長壽。
“幼而徇齊”是指幼小時做事情非常快,想做什麼就立即去做,不瞻前顧後、猶豫不決。每一個人小時候都是如此專注,比如說小孩子看到一朵花,他會一下把花抓住,不管花上有沒有刺,有沒有毒,也不管路有多么的坎坷不平。可長大後,想要什麼,我們常常瞻前顧後、思左想右、猶豫不決、左右搖擺。考慮問題太多了,不再“徇齊”,做事情有意無意地背離真實、專一,煩惱漸生,健康受損。
所以,《黃帝內經》中描述黃帝的一生,實際也是我們每一個人的人生,只是隨著長大,我們慢慢淡忘、失掉了“神靈”、“能言”、“徇齊”、“敦敏”,失掉赤子之心。而通過修煉,把我們越來越年老的生命回歸到兒童時代,復歸嬰兒的“敦敏”“徇齊”“神靈”,這就是養生。
養生困境
無人領導改革
重術輕學,信徒的素質難以提升
道士,要他演述科儀,可以長達三天三夜;但要他講經說法,則難以啟口,也難以維持半個小時。「學」與「術」嚴重失調。在台灣許多宮廟的住持,不僅看不懂道經,甚至誤把佛經當道經來誦念。宮廟的住持及信眾,普遍存在素質低落的問題。這種現象的形成,雖然原因很多,但是道廟重「術」不重嘉言錄》,一九八二年四月基隆十方大覺寺印贈等書,《印光法師文鈔》是收集印光文鈔最全的書,後來台中蓮社亦予出版,而不收錄此信,殆出自於為賢者諱的心態。印光受到太虛學生的攻擊,不止一次,印順《太虛大師年譜》民國十八年條云:「時印老(五月二十九日)《復某居士書》,痛斥大愚。」可見除佛化青年會的傳單外,太虛剃度的弟子大愚也撰文攻擊過印光。
「學」,則是主要原因之一
「術」是指科儀、風水、占卜、命相。「學」是指對經書道理的闡揚。台灣及東南亞一帶的華人社會,非常重視俗稱「山」、「醫」、「命」、「相」、「卜」等五術。山(仙道),指靜坐、鍊氣、養生、藥餌、靈修等。醫(醫療),指針灸、方劑、推拿、食療、心靈治療等。命(算命),指紫微斗數、八字、四柱等。相(勘察),指手相、面相、骨相、名相(姓名學)、墓相(陰宅)、宅相(陽宅)、風水勘輿等。卜(卜卦),指易占、六壬、太乙神術等占卜術。這些流傳久遠的術數之說,自有它存在的價值,唯過度重視「術法」科儀,而不從哲理著手配合來論述,易使人誣指為迷信。「術」須有「學」來做領導、介紹,才不致流於庸俗低劣,且術越深,修持應越高,才不會以術為惡。「學」是指經書中的哲理要義。道經中不乏好的經典,有些談論義理,如《道德經》、《南華經》、《黃帝陰符經》、《太平經》、《周易參同契》、《抱朴子》、《清靜經》、《悟真篇》等等,有些涉及民俗如《北斗經》、《南斗經》、《老子守庚申求長生經》、《受生經》、《玉曆至寶鈔》、《玉匣記》等等,這些均必須有人來加以簡擇,以古籍今譯的方式,將其義理及其對後世民俗的影響,介紹給世人。 道教的術法太過,而學理的認知則普遍受到忽略,造成了信眾的素質難以提升。
三、缺乏教團組織,傳教無方,無認同感
世界的宗教,如西方的基督教、天主教,甚至台灣的佛教、新興宗教等,大都有定期聚會(或經常聚會),有教團組織、傳道方式。但相對的,道教徒則是一盤散沙,平時各人拜各人的神,並無定期聚會,各宮廟也互不相屬,無人講經傳道。拜媽祖的,自認是媽祖信徒;拜關公的,是關公信徒;對道教神只毫無概念,對道教也無認同感,甚至不認為自己是道教徒;有的更刻意去攀緣佛教,弄成道廟由和尚住持,而成了非佛非道的怪現象。所以在台灣雖然有不少香火鼎盛的宮廟,但卻因各自為政,無認同感,而無法發揮應有的作用。
四、缺乏講經布道者
宮廟的住持及道士,終其一生,大都以科儀術數為職志,能講經說法者極少,也無定期公開的講經活動。台灣無線的電視台甚多,定時播出佛教講經節目的,有六七個,甚至有許多電視台是整日播放佛教節目的。佛教有自己傳道的專用電視台。除電視台外,擴播電台亦有佛教講經節目。相對的,在電視台或播音電台方面,幾乎全看不到道教的講經節目。如此傳道,如何能得信眾?而在培養人才上,雖有一間小規模的木柵道教學院,也一直沒培養出能講經傳道的人才。一個缺乏主動向民眾傳道的宗教,在起跑點上已輸了一大截。不培訓說經人才,不重視說經人才,將使道教在年青一代的信徒中迅速流失。老乾而無新枝,其後果可想而知。
五、修持法門過於雜散,未加整理
在世界各宗教中,常將信徒分為「聖」與「凡」二者。一般的民眾為「凡」,經過特定的宗教修持法門後,才能轉「凡」而為「聖」。「修持」在宗教活動中,占著極大的分量。以道教來說,悟道者為聖,未悟道者為凡。凡夫為凡,神仙為聖。一般民眾,未加修持為凡;對社會人民有貢獻死後成「神」,及由積善並加修持而來的「仙」,皆屬「聖」。由凡入聖,須以修持(修煉)為橋樑。 道教由於流傳久遠,所以派別眾多,修煉法門各異。正一重符籙,上清重存思,外丹主黃白,內丹煉精氣神,房中重男女和調;此外,禱祀、召遣、藥餌、避谷、食氣、守一、清靜無為等等法門不一而足。在好簡惡繁的功利社會中,須有人來簡化其修持次第,循序誘導。道教的眾多法門,如無人來加以綜匯整理,初學者將難以入手,也無法吸引信眾。
六、過度的包容,喪失了自己
兼容並蓄,本來是一種美德,也應是成功的條件之一;由於道教有寬廣的包容性,所以在中土,雖有宗教爭執,卻不會產生宗教戰爭。而爭執的結果,則是逐漸走向融合。但過度的包容,卻反而使優點變成了缺點,喪失了自己的特色,而成為失敗的主因。自宋以下,長期來大量混佛入道的結果,造成了的民眾不能區分佛教與道教,以為拜佛即是信道。這種情形不僅在台灣如此,在海外的華人社會也如此。筆者三月初曾到新加坡開會,道教界的李至旺道長告訴筆者說新加坡有的道廟甚至將印度神及回教神一起設在廟中來拜,但這種看似宗教融合、民族共存的寛大胸懷,不僅得不到認同,反而招來了印度教徒、回教徒的抗議,認為褻瀆了他們的神只。這個例子說明了過度的包容,不僅無益,反而有害。包容並非壞事,但必須有選擇性,也不能僅從包容對方神祗入手而已,而是須從哲學義理、科儀、傳教方式等多方面上著手,用包容來將對方長處攝取為己有,如此才能得蒙其利。道教包容,促成了佛、道的融合,但過度的包容,也讓道教喪失了自己。舉例而言,由於明末《西遊記》、《封神演義》等小說的倡導,於是道教將觀音、錠光佛、文殊等神吸收為己神,同屬玉帝所轄。但因給予過高的地位,這樣的做法,反而造成佛、道不分的後果。相對的,佛教雖也吸收道教的神祗,如關公在道教的階位是帝君,然而佛教卻把他說成是受智顗渡化的神而已,階位僅是佛教的護法神,地位低下可知。道教將佛教的神置於高階,佛教將道教的神置於低階,於是相形之下,造成了佛在道上的誤導。

儒家修煉

經典:《大學》、《中庸》、《孟子》、《十三經注》、《正蒙》、《儒藏》、出土儒家簡帛
儒家功法以心性修養為主要對象,其全體大用,均以心性為本。下手在此,了手補在此。佛家以“明心見性”為工夫,為頭腦,道家以“煉心煉性 ”為工夫,為頭腦,儒家以“存心養性”為工夫,為頭腦。《大學》提“正心誠意”,《中庸》提“率性盡性”,孟子除提 “存心養性”外,又提“盡心”。然此數者,以單提“存心養性”四字較為淺明,最切易入。
“存心”者,存其本心也;“養性”者,養其本性也,亦即養其天心天性也。人與天俱來之本來心性,無不純乎至善。故只須存養之勿失,勿為境地與乎物慾意念所轉,便自可入於聖地而與天合。故孟子曰,“盡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則知天矣。存其心,養其性,所以事天也。”存心為盡心之本,養性為盡性之本。《中庸》除開宗明義標提“天命之謂之性,率性之謂道”外,其言以至誠盡性時曰:“唯天下至誠,為能盡其性。能盡其性,則能盡人之性;能盡人之性,則能盡物之性;能盡物之性,則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則可以與天地參矣。”此明示人以如能修其率性盡性工夫,擴而充之,即可與天地參。這全是一套最簡要明白的“天人合一”工夫。
存心養性,不但為盡心盡性之本,且亦為煉心煉性與明心見性之不可欠缺的工夫。道家之煉心煉性,固須從存養下手;即佛家之明心見性亦然,不存之何以得明?不養之何以得見?且也,明之之後,猶須存之;見之之後,猶須養之,久而彌光。不然,修證工夫,於證得明見之後,固可立地成佛,然於明見之後,亦可立地失之。夫心性之存養,即於成聖成道成佛以後,仍不可有一時之失,不可有一念之動!稍一懈怠,此心一放,即爾敗之。故必須守而勿失,死而後已方可。歷來儒家中人,好剽襲佛家明心見性之旨以為用,庶不知儒門更有最上乘家珍在也!
心性原只是一件,分而言之,所以為方便說教也。舉心即性見,舉性即心存。即心即性,即性即心。不但此也,天與命與心與性與理與道,要皆是一體。亦可以說,皆統於道。分於道而具異名,名異而體同也。“天地與我同體,萬物與我為一”。言理如是,論工夫則尤然。由靜極定篤中,自家心上,自可證到。大程子曾云:“ 在天為命,在義為理,在人為性,主於身為心,其實一也。”又云:“只心便是天,盡之,便知性,知性便知天。”又云:“性與天道,非自得之則不知;故曰:‘ 不可得而聞。”蓋只能默而識之,契而會之也。又程子論及心性時亦云:“自理言之謂之天,自凜受言之謂之性,自存諸人言之謂之心。”又云:“性之本謂之命,性之自然者謂之天,性之有形者謂之心,性之有動者謂之情。凡此數者,一也。聖人因事以制名,故不同若此。”嗣又倡“性即靜、“性即理”說。其實不但天、命、性、心、理,可打成一片,而統歸之於一道;即天下萬事萬物,均無不可打成一片,而統之以道。故孔子曰:“朝聞道,夕死可也。”又曰:“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游於藝;”又曰:“道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故修聖,以修道為第一。
夫修聖人之道,貴先立乎其本!本立而道生。本者何?心是也。心為人之主宰,亦為宇宙天地萬物之主宰。故象山與陽明繼程、朱二子倡“性即理”說之後,力倡“ 心即理”。象山之“宇宙即吾心,吾心即宇宙”,及儒門“天地萬物人我一體”,與明道“仁者渾然與物同體”之說,較之佛家“即心即佛,即佛即心”與“佛即眾生,眾生即佛”等心佛一體、佛與眾生一體之說,實深為高遠矣!惟欲真能達到宇宙與吾心一體及天地萬物人我一體之無上境界,不能說以會得此理、說得此理即能達到,須從心地上性地上切實作工夫,腳跟確實踏到;且能在工夫上契得“心與物冥、理與事冥、性與道冥、道與天冥”之神聖境界,渾然一片性光流行,心光流行;無內外,無將迎,無物我,無動靜;此則已至由太極而無極境界矣(按:非由無極而太極境界)!
夫人之求其成己、成人、成物、成務者,外求其道於天下萬事萬物,水世而不可得;反求之於吾心,便即得之矣。孟子曰:“萬物皆備於我。”故求其道於吾心,自可普萬事而無或遺。孔子曰:“道不遠人,人之為道而遠人,不足以為道。”《經》曰:“道在爾躬。”“道在爾心。”豈遠乎哉?余故常謂:“道外無心,心外無道。”用佛家語意說則“即心是道,即道是心”。故反求自心,當體即得。是故與其倡“心即理”、“性即理”,遠不若倡“心即道”、“性即道”也。理者,道之理也。一道備該萬理,萬理皆歸一道。自伏羲、黃帝、堯、舜、禹、湯、文、武以至孔子而迄孟軻止,聖聖相傳,皆言道而不言理,傳道而不傳理。所以然者,以舉道而理自在其中矣!宋儒之特舉理字,以立理學,除標新立異別開路徑而外,豈有他哉?韓愈力倡道統之說,宋儒意欲創“理統”以繼“道統”,井求之於禪釋;且後分裂道術,各執一端,而有程朱陸王之千古公案,紛爭不息,延及各家門人,亦復互相攻訐,又何其小哉?夫天下,本來無一物,本來無一事,一經各立門庭,互逞口舌,反使道愈辯而理愈紛,理愈爭而道愈晦矣!此正所謂“無事生事”、“無爭生爭”者也。
夫道,寂然無物、無形、無名、無體、無象,遠存於先天之上,近存於一心之內,廣被萬物而無或遺,中應萬事而無不當。故天下萬變萬化,要皆備於吾心,一心不動,肆應鹹宜。孟子曰:“自求即得。”自求者,自求於吾心也。舉心,則性自在其中矣;舉性,則道自在其中矣;舉道,則天地萬物自在其中矣!故言孺家之道統聖脈,一是以存心養性為工夫為頭腦。
或問:“心性存養之道及其下手方法如何?”曰:“要亦靜而已矣。心之體本靜,性體亦然。感於物而動,緣於欲而動,動則失其本,而違於道矣。道不可須臾離,故心不可須臾動。天地萬物,生於靜而長於靜,失於動而亡於動。余故曰:‘靜罔不吉,動罔不凶。’此古哲之所以謂‘一動不如一靜’也。《大易》所謂‘寂然不動’者,所以存其本心,養其性體也。所謂‘感而遂通’者,在其寂然不動,則湛然無物;湛然無物,則洞然虛明;洞然虛明,則有感即應,應而遂通矣。其所以能應而遂通者,蓋洞然虛明,則靈覺不昧;靈覺不昧,則一神獨耀,則無知而知,無得而得,不能而能,不神而神。故能有感斯應,而應無不通也。”
茲為世人修聖人之道與成聖人之道之方便起見,特再將歷代聖哲所述聖人修養之聖脈心法,無論其言道、言德、言學、言理,凡可套用於靜坐中,以之為內修工夫煉養者,擇要簡述之,並明其條理體系,用為儒家中人修養內聖工夫之,準繩與典則。並免徒讓道佛二家聖哲專美於前也!故就散見於往古經籍中之聖言聖法,歸納之共為十二條目,以為儒家中人修持“超凡入聖”工夫之心法。且此十二條目,不必一一全修,擇其性之所近者,任修一條或二、三條,均可幾於聖地。亦非謂除所舉條目外,便無修持之法,惟大體說來,此即為內聖修養之最重要綱目。至其靜坐中之訣法,亦當儘量擇要簡為指出,以供學者之所取法焉!其須自契自證,非言語文字之所可得而傳者,亦惟有略之矣。良以“大道常存文字外,真途不在語言中”。凡所述者,要亦不外古人之陳跡與糟粕耳!茲分別著錄如下:
一、守中法要
二、守一法要
三、守仁法要
四、存誠法要
五、養氣法要
六、格物法要
七、修止法要
八、修靜法要
九、修定法要
十、修觀法要
十一、修息法要
十二、至命法要
養生小妙招:
早晨起來,我們要先刷牙,再喝水,大多數人習慣都是先喝水,再刷牙,這樣會把前一晚殘留在口腔內經過一晚上發酵的食物細菌帶入體內
每天吃一個西紅柿或者蘋果,可以滿足一天的維生素c的需要
每晚睡覺之前用醋泡泡腳,可以幫助睡眠,起到健身安神之效

四季養生

春季

一年四季,春生、夏長、秋收、冬藏。春天是萬物復甦的季節,是養生的最佳時機。醫學上認為,春養於肝,夏養於心,秋養於肺,冬養於腎,所以春天進補,重在養肝。
春季喝湯宜選用較清淡、溫和且扶助正氣、補益元氣的食物,同時還應根據不同的體質來調養。
偏於氣虛的人,可多選一些健脾益氣的食物煲湯,如紅薯、山藥、土豆、雞蛋、鵪鶉蛋、雞肉、鵪鶉肉、牛肉、瘦豬肉、鮮魚、花生、芝麻、大棗、栗子等;偏於氣陰不足的人,可選一些益氣養陰的食物來煲湯,如胡蘿蔔、豆芽、豆腐、蓮藕荸薺、百合、銀耳、蘑菇、鴨蛋、鴨肉、兔肉、蛙肉、龜肉、甲魚等。另外,春季飲食還要注意多食低脂肪、高維生素、高礦物質的食物,如新鮮的薺菜、芹菜、菠菜、馬蘭頭、枸杞子、香椿頭蒲公英等,可起到清熱解毒、涼血明目、通利二便、醒脾開胃等作用。

夏季

夏天,酷熱天氣使人體出汗很多,消耗了大量體液,並消耗了各種營養物質,因此很容易感覺到身體乏力和口渴。這是一種耗氣傷陰的表現,通常會影響到脾胃功能,引起食慾減退和消化功能下降,所以不少人在夏季都會感到,箋虛或氣陰兩虛。根據藥鄉購中醫“虛則補氣”的原則,夏天飲食也應該注意進補。
夏天進補,以清補、健脾、祛暑、化濕為原則,一般以清淡的滋補食品為主,如鴨子燉冬瓜就是夏天食補之佳品。另外,如瘦豬肉、鮮瓜果、芡實、綠豆等食品都是夏天用以清補的食療佳品。

秋季

初秋之時,食物宜減辛增酸,以養肝氣。古代醫學家認為,秋季,草木零落,氣清風寒,人體容易受疾病的侵擾,所以此時宜進食滋補的食物。
中秋炎熱,氣候乾燥,容易疲乏。此時應多吃新鮮少油的食品,其次,還應多吃含維生素和蛋白質較多的食物。現代醫學認為,秋燥症應多食含維生素A、B族維生素、維生素C、維生素E類營養素的食物,如胡蘿蔔、藕、梨、蜂蜜、芝麻、木耳等,以養血潤燥,從而提高抗秋燥、抗病毒的能力。
晚秋季節為心,肌梗死的高發病期.高血壓病人在秋冬之交時血壓往往較夏季增高,因此容易造成冠狀動脈循環障礙。此時日常飲食中應注意多攝入含蛋白質、鎂、鈣等營養素的食物,這樣可有效地預防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
秋天宜收不宜散,因此秋季煲湯宜多選甘寒滋潤之品,如百合、銀耳、山藥、秋梨、藕、鴨肉、柿子、芝麻等,以潤肺生津,養陰清煤。還需注意的是,夏季剛過,暑氣消退,人們食慾普遍增加,此時不宜進補過度,以免過極傷胃。

冬季

進入冬天,又到了進補的最佳時節。現代醫學認為,冬季是一年中最寒冷的季節,萬物處於封藏狀態,是一年中最適合飲食調理與進補的時期。冬季進補能提高人體的免疫功能,促進新代謝,使畏寒的現象得到改善;還能調節體內的物質代謝,使營養物質轉化的能量最大限度地貯存於體內,有助於體內陽氣的升發,為來年的身體健康打好基礎。俗話說“三九補一冬,來年無病痛”,講的就是這個道理。
冬季煲湯進補應順其自然,注意養陽,以溫補為主。根據中醫“虛則補之,寒則溫之”的原則,同時因人們的年齡、性別、職業等差異很大,在選擇冬季進補的方案時,應因人而異。如形體偏瘦、性情急躁、易於激動者,應以“淡補”為主,採用滋陰增液、養血生津的食材煲湯,禁用辛辣等食物;而形體豐腴、肌肉鬆弛者,宜採用甘溫食物,忌用寒濕、冷膩、辛涼的食物;腦力工作者,則宜多進食有益心、脾、腎三髒的食物,如富含蛋白質、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的蛋類、海產品、新鮮的蔬果等。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