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虛證治

陽虛證治

《陽虛證治》是2000年江西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的一本圖書,作者是田維君。

基本介紹

  • 作者:田維君                       /            等
  • ISBN:9787539010182
  • 頁數:324
  • 定價:15.00
  • 出版社:江西科學技術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0-01
  • 裝幀:平裝
內容介紹,作品目錄,

內容介紹

內 容 提 要
本書分上、下兩篇,共十六章。上篇溯秦漢對陽虛學
說理論,以探其源,旁及隋唐宋代,金元明清不同時期對
陽虛學說的研究和經驗,以竟其流。使讀者對陽虛學說理
論在歷史上有一個概括、完整的認識,這對繼承陽虛學說
精華,借鑑前人經驗,提高辨證論治水平將有所助益。下
篇以五臟為主體,按系統歸類,重點討論內、婦、兒科常見
陽虛病證的辨證論治。對每一種病證論點扼要,不拘體
例,從病因病機、臨床表現、治則方藥等內容進行討論,各
有不同內容,並前呼後應,蔚成一體,豐富翔實,俾學者既
有規律可循,又能知常達變,觸類旁通。
本書是《陰虛證治》的姊妹篇,是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普及與提高的中醫虛證專著。其特點說理性強,層次清
晰,力求深入淺出,明白流暢,有實用價值。可供中醫臨
床、科研和中醫愛好者參考。

作品目錄

目錄
上篇 陽虛理論
第一章 陽及陽虛概念
第二章 陽虛學說的形成與發展
一、秦漢時期陽虛學說的奠基
二、隋唐宋代陽虛學說的發展
三、金元時期陽虛學說的完善
四、明清時代陽虛學說的完臻
第三章 陽氣的生理特性
一、推動激發功能
二、溫煦調節功能
三、防禦外邪功能
四、氣化轉化功能
五、固攝控制功能
六、具有營養作用
第四章 陽虛的病因
第一節 外來性致病因素
一、六淫
二、外傷
第二節 內傷性致病因素
一、情志因素
二、飲食所傷
三、房室、勞逸
四、痰飲、水氣
第三節 其它致病因素
一、誤汗傷陽
二、誤下傷陽
三、誤清傷陽
四、誤補傷陽
第五章 陽虛發病特點
一、正邪相爭
二、體質因素
三、情志與發病
四、居息環境
第六章 陽虛病機要則
第一節 陽虛基本病機
一、陽虛則寒
二、陰虛傷陽
三、陰虛損陽
四、陰盛格陽
五、陽虛血瘀
六、陽隨液脫
七、陽氣亡失
第二節“內邪”傷陽病機
一、寒從中生
二、內濕傷陽
第三節 臟腑陽虛病機
一、心陽失調
二、肝陽失調
三、脾陽失調
四、肺陽失調
五、腎陽失調
六、胃陽失調
七、小腸虛寒
八、大腸虛寒
九、膀胱虛寒
十、胞宮虛寒
第四節 臟腑陽虛相關病機
一、心陽虛與它臟腑相關病機
二、肝陽虛與它臟腑相關病機
三、脾陽虛與它臟腑相關病機
四、肺陽虛與它臟腑相關病機
五、腎陽虛與它臟腑相關病機
第七章 陽虛的治療原則
一、整體論治,平調陰陽
二、治病之道,必求其本
三、明辨標本,權衡緩急
四、補陽養陰,不可倒置
五、陰陽並補,兼顧氣血
六、分補五臟,虛補其母
七、並補運用,注意峻緩
八、陽虛溫補,注意禁忌
第八章 陽虛常用治法
第一節 助陽解表
第二節 溫肺降逆法
第三節 溫肺和胃法
第四節 溫肺益脾法
第五節 溫中祛寒法
第六節 溫中補虛法
第七節 溫中舉陷法
第八節 溫陽攝血法
第九節 溫陽化飲法
第十節 溫陽化痰法
第十一節 溫陽實脾法
第十二節 昇陽除濕法
第十三節 溫陽固澀法
第十四節 溫通開秘法
第十五節 溫胃散寒法
第十六節 溫胃降逆法
第十七節 溫補肝陽法
第十八節 溫肝和胃法
第十九節 溫通心陽法
第二十節 回陽救逆法
第二十一節 溫補心脾法
第二十二節 溫補腎陽法
第二十三節 溫陽利水法
第二十四節 補火生土法
第二十五節 溫陽化瘀法
第九章 陽虛養生保健
第一節 順應自然
一、春季養陽要則
二、夏季養陽要則
三、秋季養陽要則
四、冬季養陽要則
第二節 精神調攝
一、清靜養神
二、節制七情
第三節 節制色慾
一、收神息火
二、提倡晚婚
三、婚後節慾
四、早覺速懲
五、老年斷欲
第四節 飲食調理
一、合理調配
二、烹調有方
三、飲食有節
四、食宜清淡
五、忌食穢物
六、食後保養
七、補陽藥粥
第五節 補陽保健藥物與方劑
一、常用補陽益氣藥物
二、補陽延壽方選
下篇 陽虛證治
第十章 心繫陽虛證治
第一節 心陽虛證
第二節 心悸
第三節 胸痹
第四節 心痛
第五節 不寐
第六節 多寐
第七節 善忘
第八節 陰狂
第九節 癲證
第十節 陰癇
第十一節 奔豚氣
第十二節 陽虛自汗
第十三節 陽虛血瘀
第十四節 陰厥
第十五節 亡陽
第十六節 小腸虛寒證
第十七節 心肺陽虛證
第十八節 心腎陽虛證
第十一章 肝系陽虛證治
第一節 肝陽虛證
第二節 陽虛頭痛
第三節 眩暈
第四節 痙證
第五節 筋痿
第六節 脅痛
第七節 陽虛中風
第八節 陰黃
第九節 陽虛臌脹
第十節 痹證
第十一節 顫證
第十二節 虛寒疝氣
第十三節 肝脾陽虛證
第十四節 肝腎陽虛證
第十二章 脾系陽虛證治
第一節 脾陽虛證
第二節 陽虛胃痛
第三節 嘔吐
第四節 反胃
第五節 呃逆
第六節 吐酸
第七節 吐血
第八節 痞滿
第九節 噎膈
第十節 胃下垂
第十一節 濕阻
第十二節 痰飲
第十三節 腹痛
第十四節 泄瀉
第十五節 陽虛菌痢
第十六節 便血
第十七節 冷秘
第十八節 陽虛口瘡
第十九節 脾肺陽虛證
第二十節 脾胃虛寒證
第二十一節 脾腎陽虛證
第十三章 肺系陽虛證治
第一節 肺陽虛證
第二節 陽虛感冒
第三節 咳嗽
第四節 咳血
第五節 哮病
第六節 喘證
第七節 肺癆
第八節 肺脹
第九節 虛寒肺痿
第十節 咽喉痛
第十一節 鼻衄
第十二節 鼻淵
第十三節 大腸虛寒證
第十四節 肺胃陽虛證
第十四章 腎系陽虛證治
第一節 腎陽虛證
第二節 腰痛
第三節 陽虛消渴
第四節 水腫
第五節 淋證
第六節 癃閉
第七節 關格
第八節 小便失禁
第九節 尿濁
第十節 尿血
第十一節 腎瀉
第十二節 陽痿
第十三節 滑精
第十四節 男子不育
第十五節 耳鳴、耳聾
第十六節 膀胱虛寒證
第十五章 女科陽虛證治
第一節 月經失調
第二節 痛經
第三節 經閉
第四節 崩漏
第五節 帶下
第六節 陽虛惡阻
第七節 胎漏
第八節 滑胎
第九節 惡露不下
第十節 產後腹痛
第十一節 產後腰痛
第十二節 產後浮腫
第十三節 不孕症
第十六章 兒科陽虛證治
第一節 陽虛咳喘
第二節 寒吐
第三節 寒泄
第四節 夜啼
第五節 慢驚風
第六節 遺尿
第七節 滯頤
第八節 小兒脫肛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