痙證

痙證

痙證,中醫病名。是以項背強急,四肢抽搐,甚則角弓反張為主要特徵的急性病。其發病原因,外則風寒濕熱之邪,內則臟腑失調、氣血虧虛、痰阻血瘀而筋脈失養。治療原則是急則舒筋解痙以治其標,緩則扶正益損以治其本。同時,必須辨明外感與內傷、虛證與實證,切勿濫用潛鎮息風之品。

基本介紹

  • 中醫學名:痙證
  • 其他名稱:痓
  • 疾病分類:內科-肢體經絡病證
  • 主要病因:感受外邪、久病過勞、誤治或失治
名詞解釋,歷史沿革,與西醫病名的關係,病因,病機,診斷依據,病證鑑別,相關檢查(實驗室檢查),辯證要點,治療原則(要點),症治分類,轉歸預後,預防調護,臨證備要,文獻摘要,醫案選讀,

名詞解釋

痙證是以項背強直,四肢抽搐,甚至口噤、角弓反張為主要臨床表現的一種病證,古亦稱為“痓”。

歷史沿革

1、《內經》對痙證有較多論述,《素問·至真要大論》說:“諸痙項強,皆屬於濕”、“諸暴強直,皆屬於風。”
2、《金匱要略》明確了外感表實無汗為剛痙,表虛有汗為柔痙。
3、《諸病源候論》描述痙證的臨床症狀為:“口噤不開,背強而直,如發癇狀”。
4、朱丹溪認為痙證也可由於氣血虧虛所致,切不可作風治而專用“風藥”。
5、《景岳全書》強調陰虛精血虧損致痙。
6、清代,隨著溫病學說的發展,對痙證的認識日趨完善。《臨證指南醫案》首先闡述了痙證和肝臟的關係,認為“肝為風木之髒,因有相火內寄,體陰用陽,其性剛,主動主升……倘精液有虧,肝陰不足,血燥生熱,熱則風陽上升,竅絡阻塞,頭目不清,眩暈跌仆,甚則瘛瘲厥矣”。
7、清·吳鞠通則進一步將痙證概括為虛、實、寒、熱四大綱領。
8、王清任《醫林改錯》提出了氣虛血瘀可以致痙。
9、《張氏醫通·瘛瘲》說:“瘛者,筋脈拘急也; 瘲者,筋脈弛縱也,俗謂之抽。”《溫病條辨·痙病瘛病總論》又說:“痙者,強直之謂,後人所謂角弓反張,古人所謂痙也。瘛者,蠕動引縮之謂,後人所謂抽掣、搐搦,古人所謂瘛也。”

與西醫病名的關係

西醫學中各種原因引起的熱性驚厥以及某些中樞神經系統病變,如流行性腦脊髓膜炎、流行性乙型腦炎、中毒性腦病、腦膿腫、腦寄生蟲病、腦血管疾病等出現痙證表現,符合本病臨床特徵者,均可參照本篇辨證論治。

病因

1、感受外邪 外感風寒濕邪,壅塞經絡,以致氣血運行不利,筋脈失養,拘攣抽搐而成痙;外感溫熱之邪,或寒熱郁而化熱,邪熱消灼津液,筋脈失養。或熱病邪入營血,引動肝風,擾亂神明而發生痙證。
2、久病過勞 久病不愈,氣血耗傷,氣虛血運不暢,瘀血內阻,血虛則不能濡養筋脈,久病臟腑功能失調,或脾虛能運化水濕,或肝火灼傷津液,或肺熱蒸灼津液,皆能產生痰濁,痰濁阻滯筋脈,筋脈失養而致痙。先天稟賦不足,操勞過度,情志不暢,久之致肝腎陰虛,陰不斂陽,水不涵木,肝陽上亢,陽亢化風而致痙。
3、 誤治或失治 誤用或過用汗吐下法,如表證過汗及產後失血,風寒誤下,瘡家誤汗等,導致陰精耗傷;汗證、血證、體虛等病證失治,傷精損液,導致津傷脫液,亡血失精,筋脈失養,均可導致痙病的發生。

病機

痙證病在筋脈,屬肝所主,尚與心、胃、脾、腎等臟腑關係密切。病理性質有虛實兩方面,虛者為臟腑虛損,陰陽、氣血、津液不足;實者為邪氣壅盛。痙證的病理變化主要在於陰虛血少,筋脈失養。

診斷依據

1、多突然起病,以項背強急,四肢抽搐,甚至角弓反張為其證候特徵。
2、部分危重病人可有神昏譫語等意識障礙。
3、發病前多有外感或內傷等病史。

病證鑑別

1、痙證與癇症
癇症是一種發作性的神誌異常的疾病,其大發作的特點為突然仆倒,昏不知人,口吐涎沫,兩目上視,四肢抽搐,或口中如作豬羊叫,大多發作片刻即可自行緩解,醒後一如常人。鑑別要點是:癇症多為突然發病,其抽搐、痙攣症狀發作片刻可自行緩解,既往有類似病史;痙證的抽搐、痙攣發作多呈持續性,不經治療難以自行恢復,痙證多有發熱、頭痛等伴發症狀。
2、痙證與中風
中風以突然昏仆,不省人事,或不經昏仆,而表現為以半身不遂,口舌歪斜為主要特點。痙證以項背強直,四肢抽搐,無偏癱症狀為臨床特點。
3、痙證與顫證
顫證是一種慢性疾病過程,以頭頸、手足不自主顫動、振搖為主要症狀,手足顫抖動作幅度小,頻率較快,多呈持續性,無發熱、神昏等症狀。痙證肢體抽搐幅度大,抽搐多呈持續性,有時伴短暫性間歇,手足屈伸牽引,弛縱交替,部分病人可有發熱,兩目上視,神昏等症狀,再結合病史,不難鑑別。
4、 痙證與破傷風
破傷風古稱“金瘡痙”,現屬外科疾病的範疇。因金創破傷,傷口不潔,感受風毒之邪,臨床表現為項背強直、四肢抽搐,角弓反張,發痙多始於頭面部,肌肉痙攣,口噤,苦笑面容,逐漸延及四肢或全身,病前有金創破傷,傷口不潔病史,可與痙證鑑別。

相關檢查(實驗室檢查)

痙證,項背強直較甚者,多與西醫學中的腦膜刺激征相似,四肢抽搐、角弓反張是中樞神經系統受到損害的臨床表現,見於多種神經系統疾病和各種原因引起的腦膜炎、腦炎、高熱驚厥。肝性腦病、尿毒症以及腦寄生蟲病。臨證應根據不同疾病進行相關的檢查,如感染性疾病可行血常規、細菌學檢查,已明確感染的性質。進行腦CT、MRI等影像學檢查及肝腎功能等檢查,有助於一般內科疾病和神經系統疾病的鑑別診斷。進行腦部影像學檢查和腦脊液檢查,有助於明確神經系統疾病的病變部位與病變性質。

辯證要點

1、 辨外感與內傷
外感致痙多有惡寒、發熱、脈浮等表證,內傷發痙則多無惡寒發熱。
2、 辨虛實
頸項強直,牙關緊閉,角弓反張,四肢抽搐頻繁有力而幅度較大者,多屬實證,多由外感或瘀血、痰濁所致。手足蠕動,或抽搐時休時止,神疲倦怠,多屬虛證,多由內傷氣血陰津不足所致。

治療原則(要點)

痙證的治療原則為急則治其標、緩則治其本。治標應舒筋解痙,治本以養血滋陰,舒筋止痙為主。由於津傷血少在痙證的發生中具有重要作用,所以滋養營陰是治療痙證的重要方法。

症治分類

證名:邪壅經絡證
症狀:頭痛,項背強直,惡寒發熱,無汗或汗出,肢體酸重,甚至口噤不能語,四肢抽搐。舌苔薄白或白膩,脈浮緊。
治法:祛風散寒,燥濕和營。
代表方:羌活勝濕湯加減。
常用中藥:羌活、獨活、防風、藁本、川芎、蔓荊子、葛根、白芍、甘草。
加減:若寒邪較甚,項背強急,肢痛拘攣,無汗,病屬剛痙,治宜解肌發汗,以葛根湯為主方,葛根、麻黃、桂枝、生薑溫經散寒,解肌止痙,芍藥、甘草、大棗酸甘緩急,調和營衛。 若風邪偏盛,項背強急,發熱不惡寒,汗出,頭痛,病屬柔痙,治宜和營養津,以栝蔞桂枝湯為主方,方用桂枝湯調和營衛,解表散邪,栝蔞根清熱生津、和絡柔筋。 濕熱偏盛,筋脈拘急,胸脘痞悶,身熱,渴不欲飲,溲短赤,苔黃膩,脈滑數,用三仁湯加地龍、絲瓜絡、威靈仙,清熱化濕,通經和絡。
證名:肝經熱盛證
症狀:高熱頭痛,口噤齘齒,手足躁動,甚則項背強急,四肢抽搐,角弓反張。舌質紅絳,舌苔薄黃或少苔,脈弦細而數。
治法:清肝潛陽,熄風鎮痙。
代表方:羚角鉤藤湯加減。
常用中藥:水牛角、鉤藤、桑葉、菊花、川貝母、竹茹、茯神、白芍、生地、甘草。
加減:口苦苔黃,加龍膽草、梔子、黃芩清肝熱,泄肝火;口乾渴甚者,加生石膏、花粉、麥冬以甘寒清熱生津止渴;痙證反覆發作,加全蠍、蜈蚣、僵蠶、蟬衣,息風止痙;神昏痙厥者,選用安宮牛黃丸、局方至寶丹或紫雪丹,清心泄熱,開竅醒神,息風定痙,其中安宮牛黃丸清熱解毒力勝,至寶丹開竅醒神作用強,紫雪丹則長於息風鎮靜止痙。
證名:陽明熱盛證
症狀:壯熱汗出,項背強急,手足攣急,甚則角弓反張,腹滿便結,口渴喜冷飲。舌質紅,苔黃燥,脈弦數。
治法:清泄胃熱,增液止痙。
代表方:白虎湯合增液承氣湯加減。
常用中藥:生石膏、知母、玄參、生地、麥冬、大黃、芒硝、粳米、甘草。
加減:熱邪傷津而無腹實證者,可用白虎加人參湯,以清熱救津;抽搐甚者,加天麻、地龍、全蠍、菊花、鉤藤等息風止痙之品;熱甚煩躁者,加淡竹葉、梔子、黃芩清心瀉火除煩;熱甚動血,斑疹顯現,舌質紅絳,加水牛角、生地、丹皮。
證名:心營熱盛證
症狀:高熱煩躁,神昏譫語,項背強急,四肢抽搐,甚則角弓反張。舌質紅絳,苔黃少津,脈細數。
治法:清心透營,開竅止痙。
代表方:清營湯加減。
常用中藥:水牛角、蓮子心、淡竹葉、連翹、玄參、生地、麥冬。
加減:高熱煩躁明顯,加丹皮、梔子、生石膏、知母;四肢抽搐,角弓反張,加全蠍、蜈蚣、僵蠶、蟬衣等涼肝息風止痙之品;伴有神昏譫語,躁動不安,四肢攣急抽搐,角弓反張,酌情選用安宮牛黃丸、至寶丹或紫雪丹;肢體抽搐無力,面色蒼白,四肢厥冷,氣短汗出,舌淡,脈細弱,證屬亡陽脫證,當予急服獨參湯、生脈散。
證名:痰濁阻滯證
症狀:頭痛昏蒙,神識呆滯,項背強急,四肢抽搐,胸脘滿悶,嘔吐痰涎。舌苔白膩,脈滑或弦滑。
治法:豁痰開竅,熄風鎮痙。
代表方:導痰湯加減。
常用中藥:羌活、防風、半夏、石菖蒲、陳皮、膽南星、薑汁、竹瀝、枳實、茯苓、白朮、全蠍、地龍、蜈蚣。
加減:言語不利者,加白芥子、遠志以祛痰開竅醒神;胸悶甚者,加瓜蔞、鬱金理氣行滯寬胸;痰郁化熱者,身熱,煩躁,舌苔黃膩,脈滑數,加瓜萎、黃芩、天竺黃、竹茹、青礞石;痰濁上壅,蒙蔽清竅,突然昏厥抽搐,可急用竹瀝加薑汁沖服安宮牛黃丸。
證名:陰血虧虛證
症狀:項背強急,四肢麻木,抽搦或筋惕肉瞤,直視口噤,頭目昏眩,自汗,神疲氣短,或低熱。舌質淡或舌紅無苔,脈細數。
治法:滋陰養血,熄風止痙。
代表方:四物湯合大定風珠加減。
常用中藥:生熟地、白芍、麥門冬、阿膠、五味子、當歸、麻子仁、生龜板、生鱉甲、生牡蠣、雞子黃。
加減:陰虛內熱,手足心煩者,加白薇、青蒿、黃連、淡竹葉;抽動不安,心煩失眠者,加梔子、夜交藤、炒棗仁、生龍骨、生牡蠣;陰虛多汗,時時欲脫者,加人參、沙參、麥冬、五味子;氣虛自汗,衛外不固,加黃苗、浮小麥;久病,陰血不足,氣虛血滯,瘀血阻絡,加黃芪、丹參、川芎、赤芍、雞血藤,或用補陽還五湯加減;虛風內動,肢體拘急攣縮,重用養陰潤筋之品,加全蠍、天麻、鉤藤。

轉歸預後

本證預後由於病因不同,差異甚大。一般而言,危重者多,如救治不當,可以危及生命,或後遺頭痛、痴呆、癲癇諸疾。

預防調護

1、勞逸結合,積極鍛鍊身體,增強體質,防止外邪侵襲和外傷感染。一旦感受外邪,要進行積極有效的治療;若感受熱邪,熱盛於里,應及時清解並注意固護陰津。
2、痙證發病前往往有先兆表現,應密切觀察,及時處理。如發現雙目不瞬、眼球活動不靈活、口角肌肉抽動,即可在辨證治療的基礎上,加全蠍、僵蠶等止痙藥物研粉頓服,或配合針刺治療,防止痙證發作。
3、痙證病人多屬於急重症,病床要平整鬆軟,並設床欄,發病時應儘量減少搬動病人。居室要安靜,應有專人護理。急性發作時注意保護舌體和防止窒息,保持呼吸道通暢,清除假牙及呼吸道異物,以防堵塞氣道。對頻繁肢體抽動者,要避免強行按壓和捆綁,防止骨折。因高熱而痙,要給予降溫。在發作停止後,治療和護理工作要合理地集中安排,有利於病人安靜休養,減少痙證發作。

臨證備要

1、詳辨外感與內傷、虛證與實證。外感發痙多屬實證,內傷發痙多為虛證,另外可從其發作的程度、頻度、幅度辨別虛實。在治療上,外感者,當先祛其邪,宜祛風、散寒、除濕;若邪熱入里,消灼津液,當泄熱存陰。內傷者,在臨床上屬陰傷血少者為多見,所以其治療以滋陰養血為大法。此外,肝主筋,主風主動,故痙證治療,在辨證用藥的基礎上,常酌加天麻、鉤藤、石決明、代赭石、蜈蚣、全蠍等平肝息風止痙之品。
2、結合辨病治療。痙證常常是一種臨床危急重症的表現,大多發病較急,變化迅速,預後較差。因此,除必要的對症處理外,其關鍵在於對原發疾病的治療,應儘快明確診斷,進行有效的病因治療。例如對各種高熱致痙,應積極查找引起高熱的原因,並釺對原發疾病採取有效的防治措施。流行性乙型腦炎、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等各種急性熱病在疾病的發展過程中,均可出現項背強急、四肢抽搐、角弓反張等證的表現,此時應充分發揮中西醫各自的優勢,積極治療其原發病,防止病情惡化。
3。痙證發病常有先兆,應積極採取措施預防。一旦發生痙證,則應積極救治,以挽救病人的生命。病情較輕者,可根據辨證給以相應的方藥口服,如病情較重、較急者,則應立即選用紫雪丹、羚羊角粉,並採取相應的急救措施,以免貽誤病情。

文獻摘要

1、《靈樞·經筋》:“經筋之病,寒則反折筋急。”
2、《靈樞·熱病》:“風痙身反折。”
3、《素問·骨空論》:“督脈為病,脊強反折。”
4、《金匱要略·痙濕暍病脈證並治》:“太陽病,發熱無汗,反惡寒者,名曰剛痙”;“太陽病,發熱汗出,而不惡寒者,名曰柔痙”;“太陽病,其證備,身體強几几然,脈反沉遲,此為痙,瓜蔞桂枝湯主之”;“太陽病,無汗而小便反少,氣上沖胸,口噤不得語,欲作剛痙,葛根湯主之”;“痙為病,胸滿口噤,臥不著席,腳攣急,必骱齒,可與大承氣湯”。
5、《景岳全書·痙證》:“痙之為病,強直反張病也。其病在筋脈,筋脈拘急,所以反張。其病在血液,血液枯燥,所以傷筋”;“痙之為病,即《內經》之痙病也,以痙作痙,蓋傳寫之誤耳。其證脊背反張,頭搖口噤,戴眼項強,四肢拘急,或見身熱足寒,惡寒面赤之類皆是也”。
6、《溫熱經緯·薛生白濕熱病》:“濕熱證,三四日即口噤,四肢牽引拘急,甚則角弓反張,此濕熱侵入經絡脈隧中,宜鮮地龍、秦艽、威靈仙、滑石、蒼耳子、絲瓜藤、海風藤、酒炒黃連等味。”
7、《溫病條辨·濕痙或問》:“俗名痙為驚風,原有急慢二條。所謂急者,一感即痙,先痙而後病。所謂慢者,病久而致痙者也”;“以卒得痙病而論,風為百病之長,六淫之邪皆得風而人。以久病致痙而論,其強直背反瘛瘋之狀,皆肝風內動為之也。似風之一字,可以包得諸痙。要知痙者筋病也,知痙之為筋病,思過半也”。
8、《溫病條辨·痙有寒熱虛實四大綱論》:“六淫致痙,實證也;產婦亡血,病久致痙,風家誤下,溫病誤汗,瘡家發汗者,虛痙也。風寒、風濕致痙者,寒證也;風溫、風熱、風暑、燥火致痙者,熱痙也。”

醫案選讀

病案一
董姓女,1歲半,1951年8月13日初診。
病史:患兒於8月9日開始高熱,精神萎靡,不思飲食,時有嘔逆,曾嘔吐兩次,呈噴射性,於11日急診入某醫院,經檢查為流行性乙型腦炎。治療未效,病勢反進,壯熱無汗,四肢厥冷,體溫持續在39.5〜40.5℃,嗜睡,躁動不安,不進飲食,小便短赤,大便不行,並時有陣發性抽風,發作時四肢抽搐,兩眼上翻,呼吸閉止,口唇青紫。因病情日趨重篤,家長乃攜患兒於13日來診。
檢查:患兒神憒,眼閉,唇青,呼吸短促,四肢厥冷,舌質絳,舌苔黃厚少津,指紋紫紅透過命關,脈浮數。
辨證:暑熱亢盛,內動肝風,氣營兩燔,邪傳心包。
治法:清營解表,透邪滌暑,清心開竅,平肝息風。
處方:鉤藤二錢,薄荷一錢半,生石膏八錢(搗),金銀花二錢,石菖蒲二錢(搗),生滑石三錢(搗),石斛二錢,香薷一錢,半全蠍一錢半(搗),蟬衣一錢半,甘草一錢,淡竹葉一錢,半燈心五分,煎兩遍約150毫升,第一次餵下後,待20分鐘,餵大米湯 少許,過半小時後,再餵第二次藥,取汗。
另仿至寶丹、珠黃散、鎮痙散、撮風散等方義,配清熱鎮痙藥粉一料。
牛黃一錢,硃砂三分,全蠍三錢,琥珀六分,蜈蚣七條(隔紙炙),羚羊角粉一錢半,羚羊角骨二錢,犀角一錢天,竺黃一錢,半僵蠶一錢,半熊膽五分,麝香三分,共為細粉。服用法:每次服二分,一天三至四次。
13日晚7點二診:藥後全身微汗出,體溫稍退,已能吃奶,仍嗜睡,偶有抽風,大便仍未解,舌苔脈象同前,指紋紅色,退至氣關,病勢已見好轉。為其改方,清熱涼血,息風止痙,蕩滌陽明熱結。
鉤藤二錢,生石膏八錢(研細粉),石斛三錢,生滑石三錢,石菖蒲二錢(搗),全蠍一錢(去刺搗),酸棗仁二錢(搗),玄參二錢,大黃二錢,香薷一錢,半枳實三錢,白豆蔻一錢半,犀角一錢,甘草一錢,燈心五分,玄明粉二錢(分沖),煎兩遍約150毫 升,分兩次服,並繼服清熱鎮痙藥粉四次。
14日三診:體溫降至38°C,抽風已止,大便已解,下黑糞塊二次,稀黑糞三次,神識已清,能認父母,稍能進食,舌苔略退,稍乾少津,脈仍有數象。
大熱已減,腑氣已通,余焰未盡,津液虧損。再改方,清泄餘熱,養陰生津。
鉤藤二錢,生石膏五錢(研),生滑石三錢(研),石菖蒲二錢(搗),石斛三錢,麥冬四錢,川貝一錢半,人參一錢,白芍一錢半,甘草八分,全蠍一錢(搗),燈心五分
繼服上方兩付,脈靜身涼而愈,無後遺症。
(戴岐等.劉惠民醫案選.神經精神科.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1978)
病案二
陶某,女,7歲。
發熱數日,忽然昏迷不醒,目閉不開,兩手拘急厥冷,牙關緊閉,角弓反張,二便秘澀。診視脈伏不應指,口噤,舌不易察,面色晦滯,手壓其腹則反張更甚,其腹必痛。《金匱要略》:“痙為病,胸滿口噤,臥不著席,腳攣急,可與大承氣湯。”此為厥深熱深,議用急下存陰法。
炒枳實5g,制厚朴5g,錦紋黃(泡)10g,玄明粉(泡)10g
複診:抉齒連續灌服,服藥後一時許,擾動不安,呻吟一聲,瀉下黏液夾血的糞便極多,痙止厥回。更進一劑,熱退神清,但口渴甚,腹部陣痛拒按,顯然“胃家實”也。
杭白芍10g,炒山梔5g,淡黃芩5g,川黃連3g,炒枳實5g,牡丹皮5g,天花粉7g,錦紋黃(泡)7g飛,滑石10g,粉甘草3g
複診方服至3劑,渴止,二便暢利而愈。
(李聰甫.李聰甫醫案·痙證.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1979)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