顫證

顫證

顫證,中醫病名。是指以頭部或肢體搖動顫抖,不能自制為主要臨床表現的一種病證。輕者表現為頭搖動或手足微顫,重者可見頭部振搖,肢體顫動不止,甚則肢節拘急,失去生活自理能力。本病又稱振掉、顫振、震顫。多因年老體虛、情志過極、飲食不節、勞逸失當所致。基本病機為肝風內動,筋脈失養。治療當辨清標本虛實。根據本病的臨床表現,西醫學中震顫麻痹、肝豆狀核變性、小腦病變的姿位性震顫、特發性震顫、甲狀腺功能亢進等,凡具有顫證臨床特徵的錐體外系疾病和某些代謝性疾病,均可參照本節辨證論治。

基本介紹

  • 中醫學名:顫證
  • 其他名稱:振掉、顫振、震顫
  • 疾病分類:內科-肢體經絡病症
  • 常見症狀:頭部或肢體搖動顫抖,不能自制
  • 傳染性:無
名詞解釋,歷史沿革,與西醫病名的關係,病因,病機,診斷依據,病證鑑別,相關檢查(實驗室檢查),辯證要點,治療原則(要點),症治分類,其他療法,轉歸預後,預防調護,臨證備要,文獻摘要,醫案選讀,

名詞解釋

顫證是指以頭部或肢體搖動顫抖,不能自制為主要臨床表現的一種病證。輕者表現為頭搖動或手足微顫,重者可見頭部振搖,肢體顫動不止,甚則肢節拘急,失去生活自理能力。

歷史沿革

1、《內經》對本病已有認識。《素問·至真要大論》曰:“諸風掉眩,皆屬於肝。”《素問·脈要精微論》有“骨者,髓之府,不能久立,行則振掉,骨將憊矣”之論,《素問·五常政大論》又有“其病搖動”、“掉眩巔疾”、“掉振鼓栗”等描述,闡述了本病以肢體搖動為其主要症狀,屬風象,與肝、腎有關,為後世對顫證的認識奠定了基礎。
2、明代樓英《醫學綱目·顫振》說:“顫,搖也;振,動也。風火相乘,動搖之象,比之瘛瘋,其勢為緩。”還指出:“風顫者,以風入於肝臟經絡,上氣不守正位,故使頭招面搖,手足顫掉也”,“此證多由風熱相合,亦有風寒所中者,亦有風夾濕痰者,治各不同也。”
3、王肯堂《證治準繩·顫振》進而指出:“此病壯年鮮有,中年以後乃有之,老年尤多。夫老年陰血不足,少水不能制盛火,極為難治”,“病之輕者,或可用補金平木、清痰調氣之法,在人自斟酌之。中風手足彈拽,星附散、獨活散、金牙酒,無熱者宜之;摧肝丸,鎮火平肝,消痰定顫,有熱者宜之;氣虛而振,參術湯補之;心虛而振,補心丸養之;夾痰,導痰湯加竹瀝;老人戰振,宜定振丸。”中肯地論述了本病的發病特點、預後和治療。
4、孫一奎《赤水玄珠·顫振門》又提出氣虛、血虛均可引起顫證,治法為“氣虛顫振,用參術湯”,“血虛而振,用秘方定心丸”。此外又指出:“木火上盛,腎陰不充,下虛上實,實為痰火,虛則腎虧。”治法宜“清上補下”。至今上述治法仍有臨床價值。
5、迨至清代,張璐《張氏醫通·顫振》在系統總結了前人經驗的基礎上,結合臨床實踐,對顫證的病因病機、辨證治療及其預後有了較全面的闡述,認為本病多因風、火、痰、瘀、虛所致,並載列相應的治療方藥十餘首,使本病的理法方藥認識日趨充實。

與西醫病名的關係

根據本病的臨床表現,西醫學中震顫麻痹、肝豆狀核變性、小腦病變的姿位性震顫、特發性震顫、甲狀腺功能亢進等,凡具有顫證臨床特徵的錐體外系疾病和某些代謝性疾病,均可參照本節辨證論治。

病因

1、年老體虛
中年之後,脾胃漸損,肝腎虧虛,精氣暗衰,筋脈失養;或稟賦不足,腎精虛損,髒氣失調;或罹患沉疴,久病體弱,臟腑功能紊亂,氣血陰陽不足,筋脈失養,虛風內動。
2、情志過極
情志失調,郁怒憂思太過,臟腑氣機失於調暢。郁怒傷肝,肝氣鬱結不暢,氣滯而血瘀,筋脈失養;或肝鬱化火生風,風陽暴張,竄經入絡,擾動筋脈;若思慮太過,則損傷心脾,氣血化源不足,筋脈失養;或因脾虛不運,津液失於輸布,而聚濕生痰,痰濁流竄經絡,擾動筋脈。
3、飲食不節
恣食膏粱厚味或嗜酒成癖,損傷脾胃,聚濕生痰,痰濁阻滯經絡而動風;或滋生內熱,痰熱互結,壅阻經脈而動風;或因饑飽無常,過食生冷,損傷脾胃,氣血生化乏源,致使筋脈失養而發為顫證。
4、勞逸失當
行役勞苦,動作不休,使肌肉筋膜損傷疲極;或房事勞欲太過,肝腎虧虛,陰血暗損,虛風內動;或貪逸少動,使氣緩脾滯而氣血日減,筋脈失於調暢而不得任持自主,發為顫證。

病機

1、顫證病在筋脈,與肝、腎、脾等髒關係密切。上述各種原因,導致氣血陰精虧虛,不能濡養筋脈;或痰濁、瘀血壅阻經脈,氣血運行不暢,筋脈失養;或熱甚動風,擾動筋脈,而致肢體拘急顫動。本病的基本病機為肝風內動,筋脈失養。其中又有肝陽化風、血虛生風、陰虛風動、瘀血生風、痰熱動風等不同病機。
2、本病的病理性質總屬本虛標實。本為氣血陰陽虧虛,其中以陰津精血虧虛為主;標為風、 火、痰、瘀為患。標本之間密切聯繫,風、火、痰、瘀可因虛而生,諸邪又進一步耗傷陰津氣血。風、火、痰、瘀之間也相互聯繫,甚至也可以互相轉化,如陰虛、氣虛可轉為陽虛,氣滯、痰濕也可化熱等。顫證日久可導致氣血不足,絡脈瘀阻,出現肢體僵硬,動作遲滯乏力現象。

診斷依據

1、頭部及肢體顫抖、搖動、不能自制,甚者顫動不止,四肢強急。
2、常伴動作笨拙,活動減少,多汗流涎,語言緩慢不清,煩躁不寐,神識呆滯等症狀。
3、多發生於中老年人,一般呈隱襲起病,逐漸加重,不能自行緩解。部分病人發病與情志有關,或繼發於腦部病變。

病證鑑別

顫證與瘛瘲的鑑別
瘛瘲即抽搐,多見於急性熱病或某些慢性疾病急性發作,抽搐多呈持續性,有時伴短陣性間歇,手足屈伸牽引,弛縱交替,部分病人可有發熱,兩目上視,神昏等症狀;顫證是一種慢性疾病過程,以頭頸、手足不自主顫動、振搖為主要症狀,手足顫抖動作幅度小,頻率較快,而無肢體抽搐牽引和發熱、神昏等症狀,再結合病史分析,二者不難鑑別。

相關檢查(實驗室檢查)

顱腦CT、MRI等影像學檢查,有助於因腦部疾病引起顫證的診斷。眼底角膜色素環(K-F環)檢查,血銅、尿銅的測定和肝功能的檢查,有助於因銅代謝異常性疾病引起顫證的診斷;檢測T3、T4及甲狀腺機能,有助於內分泌疾病的診斷。

辯證要點

1、顫證首先要辨清標本虛實。肝腎陰虛、氣血不足為病之本,屬虛;風、火、痰、瘀等病理因素多為病之標,屬實。
2、一般震顫較劇,肢體僵硬,煩躁不寧,胸悶體胖,遇郁怒而發者,多為實證;顫抖無力,纏綿難愈,腰膝酸軟,體痩眩暈,遇煩勞而加重者,多為虛證。但病久常標本虛實夾雜,臨證需仔細辨別其主次偏重。

治療原則(要點)

本病的初期,本虛之象並不明顯,常見風火相扇、痰熱壅阻之標實證,治療當以清熱、化痰、息風為主;病程較長,年老體弱,其肝腎虧虛、氣血不足等本虛之象逐漸突出,治療當滋補肝腎,益氣養血,調補陰陽為主,兼以息風通絡。由於本病多發於中老年人,多在本虛的基礎上導致標實,因此治療更應重視補益肝腎,治病求本。

症治分類

證名:風陽內動證
症狀:肢體顫動粗大,程度較重,不能自制,眩暈耳鳴,面赤煩躁,易激動,心情緊張時顫動加重,伴有肢體麻木,口苦而乾,語言遲緩不清,流涎,尿赤,大便乾。舌質紅,苔黃,脈弦。
治法:鎮肝息風,舒筋止顫。
代表方:天麻鉤藤飲合鎮肝息風湯加減。
常用中藥:天麻、鉤藤、石決明、代赭石、生龍骨、生牡蠣、生地黃、白芍、玄參、龜板、天門冬、懷牛膝、杜仲、桑寄生、黃芩、山梔、夜交藤、茯神。
加減:肝火偏盛,焦慮心煩,加龍膽草、夏枯草;痰多者加竹瀝、天竺黃以清熱化痰;腎陰不足,虛火上擾,眩暈耳鳴者,加知母、黃柏、牡丹皮;心煩失眠,加炒棗仁、柏子仁、丹參養血補心安神;顫動不止,加僵蠶、全蠍,增強息風活絡止顫之力。
證名:痰熱風動證
症狀:頭搖不止,肢麻震顫,重則手不能持物,頭暈目眩,胸脘痞悶,口苦口黏,甚則口吐痰涎。舌體胖大,有齒痕,舌質紅,舌苔黃膩,脈弦滑數。
治法:清熱化痰,平肝息風。
代表方:導痰湯合羚角鉤藤湯加減。
常用中藥:半夏、膽南星、竹茹、川貝母、黃芩、羚羊角、桑葉、鉤藤、菊花、生地、生白芍、甘草、橘紅、茯苓、枳實。
加減:痰濕內聚,證見胸悶噁心,咯吐痰涎,苔厚膩,脈滑者,加煨皂角、白芥子以燥濕豁痰;震顫較重,加珍珠母、生石決明、全蠍;心煩易怒者,加天竺黃、牡丹皮、鬱金;胸悶脘痞,加瓜蔞皮、厚朴、蒼朮;肌膚麻木不仁,加地龍、絲瓜絡、竹瀝;神識呆滯,加石菖蒲、遠志。
證名:氣血虧虛
症狀:頭搖肢顫,面色㿠白,表情淡漠,神疲乏力,動則氣短,心悸健忘,眩暈,納呆。舌體胖大,舌質淡紅,舌苔薄白滑,脈沉濡無力或沉細弱。
治法:益氣養血,儒養筋脈。
代表方:人參養榮湯加減。
常用中藥:熟地、當歸、白芍、人參、白朮、黃芪、茯苓、炙甘草、肉桂、天麻、鉤藤、珍珠母、五味子、遠志。
加減:氣虛運化無力,濕聚成痰,應化痰通絡止顫,加半夏、白芥子、膽南星;血虛心神失養,心悸,失眠,健忘,加炒棗仁、柏子仁;氣虛血滯,肢體顫抖,疼痛麻木,加雞血藤、丹參、桃仁、紅花。
證名:髓海不足證
症狀:頭搖肢顫,持物不穩,腰膝酸軟,失眠心煩,頭暈,耳鳴,善忘,老年患者常兼有神呆、痴傻。舌質紅,舌苔薄白,或紅絳無苔,脈象細數。
治法:填精補髓,育陰息風。
代表方:龜鹿二仙膏合大定風珠加減。
常用中藥:龜板、鱉甲、生牡蠣、鉤藤、雞子黃、阿膠、枸杞子、鹿角、熟地、生地、白芍、麥冬、麻仁、人參、山藥、茯苓、五味子、甘草。
加減:肝風甚,肢體顫抖、眩暈較著,加天麻、全蠍、石決明;陰虛火旺,兼見五心煩熱,躁動失眠,便秘溲赤,加黃柏、知母、丹皮、元參;肢體麻木,拘急強直,加木瓜、僵蠶、地龍,重用白芍、甘草以舒筋緩急。
證名:陽氣虛衰證
症狀:頭搖肢顫,筋脈拘攣,畏寒肢冷,四肢麻木,心悸懶言,動則氣短,自汗,小便清長或自遺,大便溏。舌質淡,舌苔薄白,脈沉遲無力。
治法:補腎助陽,溫煦筋脈。
代表方:地黃飲子加減。
常用中藥:附子、肉桂、巴戟天、山萸肉、熟地黃、黨參、白朮、茯苓、生薑、白芍、甘草。
加減:大便稀溏者,加乾薑、肉豆蔻溫中健脾;心悸者加遠志、柏子仁養心安神。

其他療法

1、針灸治療
主穴前頂、懸顱、風池、風府、曲池、合谷、足三里、三陰交、太沖。肝腎不足加腎俞、肝俞、太溪;氣血虧虛加氣海、血海、太白;痰熱動風加豐隆、脾俞、中脘。操作毫針刺,用平補平瀉法。
2、頭針
選舞蹈震顫控制區。一側病變針對側,兩側病變針雙側,快速捻轉,每分鐘200次,每次行針1-2分鐘,間歇10分鐘,共行針3次。

轉歸預後

本病多見於中老年患者,起病緩慢,且多呈進行性發展,總的來說不易治癒。若肝腎精虧不甚,痰熱風陽不重,且能早期正確運用中醫治療或中西醫結合治療,部分病例能緩解症狀,延緩自然加重過程。若失治或調攝治療不多,或年老精虧,精氣衰竭,已屬晚期,或並發它證者,預後不良。顫證之脈,小弱緩滑者為佳,虛大急疾預後欠佳。沉浮澀滯為痰濕結滯之象。若久病而脈反實大,暴病脈反弱小皆為難治之象。顫證可因腎精虧損,腦髓空虛,神機失控,而轉變為痴呆。

預防調護

1、預防顫證應注意生活調攝,保持情緒穩定,心情舒暢,避免憂思郁怒等不良精神刺激,飲食宜清淡而富有營養,忌暴飲暴食及嗜食肥甘厚味,戒除菸酒等不良嗜好。此外,避免中毒、中風、顱腦損傷對預防顫證發生有重要意義。
2、顫證病人生活要有規律,保持心情愉快和情緒穩定。平時注意加強肢體功能鍛鍊,適當參加力所能及的體育活動,如太極拳、八段錦、內養功等。病室應保持安靜,通風好,溫濕度宜人。對臥床不起的患者,注意幫助患者翻身,經常進行肢體按摩,以防發生褥瘡,一旦發生褥瘡,要及時處理,按時換藥,保持創口乾燥,使褥瘡早日癒合。

臨證備要

1、顫證病在筋脈,與肝、脾、腎關係密切,肝風內動,筋脈失養是其基本病機。肝藏血主筋,脾為氣血生化之源,主肌肉,腎藏精生髓,肝、脾、腎虧損,則陰精不足,筋脈失養而致肢體震顫,因此,養肝健脾益腎是治本之法。痰濁瘀血阻滯經脈,氣血不暢,筋脈失養者,據“血行風自滅”之理,臨證當用養血活血、化痰祛瘀通脈之品,對提高治療效果有重要意義。
2、顫證屬“風病”範疇,臨床對各證型的治療均可在辨證的基礎上配合息風之法,而清熱、平肝、滋陰、潛陽等也常與息風相伍,常用的藥物有鉤藤、白蒺藜、天麻、珍珠母、生龍骨、生牡蠣、全蠍、蜈蚣、白僵蠶等。其中蟲類藥不但息風定顫,且有搜風通絡之功。正如葉天士所言:“久病邪正混處其間,草木不能見效,當以蟲蟻疏通逐邪”。運用蟲類藥物,以焙研為末吞服為佳,入煎劑效遜。臨床證明,羚羊角粉在顫證的治療上有肯定的療效,久顫不愈者可配合套用,但其價格較貴,臨證可用山羊角代替。
3、年高病久,治宜緩圖。因老年體衰,加之震顫日久,臟腑氣血失調,病理變化複雜,往往難以迅速收效,欲過分求速反易招致諸多變證,故治療只宜緩緩圖之,慎用耗傷氣血陰陽等攻伐之品。如能減輕症狀,控制發展,則應堅持治療。

文獻摘要

1、《素問·脈要精微論》:“頭者精明之府,頭傾視深,精神將奪矣。背者胸中之府,背曲肩隨,府將壞矣。腰者腎之府,轉搖不能,腎將憊矣。……骨者髓之府,不能久立,行則振掉,骨將憊矣。”
2、《素問·至真要大論》:“筋骨掉眩清厥,甚則入脾……頭頂痛重而掉瘛尤甚,嘔而密默,唾吐清液,甚則入腎,竅瀉無度。” “客勝則耳鳴掉眩,甚則咳;主勝則胸脅痛,舌難以言。” “諸風掉眩,皆屬於肝”。
3、《醫宗己任編·戰振栗》:“大抵氣血倶虛,不能養榮筋骨,故為之振搖不能主持也。” “須大補氣血,人參養榮湯或加味人參養榮湯;若身搖不得眠者,十味溫膽湯倍加人參,或加味溫膽湯。”
4、《醫碥·顫振》:“顫,搖也,振,戰動也,亦風火搖撼之象。……風木盛則脾土虛,脾為四肢之本,四肢乃脾之末,故曰風淫末疾。風火盛而脾虛,則不能行其津液,而痰濕亦停聚,當兼去痰……風火交盛者,摧肝丸。氣虛者,參術湯。心血虛,補心丸。夾痰者,導痰湯加竹瀝。老人戰振,定振丸。”

醫案選讀

病案一
李某,男,85歲。
震顫,四肢失靈活,右重,形胖痰甚,顏面青黃微浮,飲食尚可,二便調和。壯年飲酒過多,濕甚生痰,隧道寒凝,痹而不通,筋失濡養,以致震顫,手足運動失靈。六脈皆沉,是為六陰之脈,俗謂寒濕之體。舌質淡而不紅,苔白而滑膩,也屬痰濕之徵。治宜溫運中州,化痰柔筋,用導痰湯化裁。季秋之後,合苓桂術甘湯、四斤丸加減為丸,冀痰消筋柔,隧道暢通,營衛調和,震顫之患,可能減輕。處方:
茯苓6g, 半夏6g,化橘紅45g,炙甘草3g, 姜制南星4.5g,炒白芥子6g,明天麻6g,鉤藤6g,遠志3g,生薑3片。
丸藥方:明天麻120g,淡蓯蓉120g,香木瓜120g,川牛膝120g,前四味用米醋半斤浸一宿曝乾,法半夏60g,雲茯苓60g,化橘紅30g,白芥子(炒香,研細)30g,姜南星30g,熟附子15g,虎脛骨(另為細末)15g,沉香(另為細末,勿用火烘)15g,桂枝(去皮)30g,生白朮30g,甘草15g。共研為細末,和勻,煉蜜為丸,每丸重6g,早晚各服1丸,細嚼白湯下。
(中醫研究院.蒲輔周醫療經驗·痰濕痹證震顫.人民衛生出版社.1976)
病案二
張某,男,73歲。初診:1991年6月15日。
主訴:右手震顫2年余,伴反應遲鈍半年。患者來診時右手不停振掉,如搓丸數票。平時不能持筷拿物,經常打碎碗碟,行走不穩,起步維艱,兩年來逐漸加重。精神不振,反應遲鈍,近事過目即忘。腰酸足麻,小便淋瀝,夜尿頻多,面色黯紅而枯槁。舌質暗紅,苔薄黃, 脈細滑。腦CT提示:“腦萎縮、腔隙性腦梗死”;腦血流圖示:“兩側供血不平衡,左側血流速度及流量下降,腦血管外周阻力增大”。患者高血壓、高脂血症、糖尿病、腰椎病多年。
此乃高年體虛,多病交織,肝腎虧虛為本,風痰阻絡為標。治當息風潛陽,化痰祛瘀,兼顧培補肝腎,方用:炙鱉甲15g(先煎),生石決明30g(先煎),牡蠣25g(先煎), 炮山甲10g(先煎),炙水蛭5g,赤白芍各12g,炙僵蠶10g,廣地龍10g,制首烏12g,大生地12g,制黃精12g,川石斛10g,懷牛膝12g。
服藥7劑有效。服2個月再診:原方去炮山甲,加枸杞子10g,加重培本之效。
又診:服藥4月來,精神良好,反應靈敏,舌色改善,面容亦稍豐澤,右手震顫明顯減輕,有時已可不抖,生活亦已自理,惟有下肢仍有時麻木,二便正常,苔薄舌淡紅,脈細滑。原法有效,因風象大減,轉以培補肝腎為主,方用:大生地15g,制首烏15g,制黃精10g,枸杞子10g,赤白芍各12g,潼刺蒺藜各10g,黃芪15g,炙鱉甲15g(先煎),生石決明30g(先煎),制南星10g,水蛭5g,川芎10g,丹參12g。
又服2月,右手震顫基本消失,惟激動和緊張時仍抖。遂以本方稍事加減,予以鞏固。 連續服藥近5年,震顫已完全不發,其他自覺症狀也均消失,血壓平穩,糖尿病等兼病也得到控制。
[樊鎣.周仲瑛治療震顫麻痹的經驗·中醫雜誌1996; 37 (11): 663]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